古代時春節有哪些風雅的習俗?
他們是如何拜年和過年的?
謝邀。很多呀:)已更新完畢~
歷史上有很長一段時間,春節被認為就是立春。所以我把立春和春節的習俗放在一起講了哈。
中國一直是典型的東亞農業社會,因為農事基礎,所以對「春」這個季節最具感情。立春/春節一般被認為是古代最重要的節日,所以相關民俗文化極多,而且根據年代、地域各有不同。如放鞭炮、貼春聯、穿新衣之類流傳至今的大眾習俗就不說了,先介紹一些比較小眾和「風雅」的~
1. 穿青衣迎春
立春日,夜漏未盡五刻,京師百官皆衣青衣,郡國縣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幘,立春旛,施土牛耕人於門外,以示兆民。
——《後漢書禮儀志》
古人相信春季萬物生髮,天地翠色,故屬性上對應的顏色是「青」(青綠)。統治階級為表示自己與「天」的關聯性,所以也把穿青色衣服視作儀式之一。
同理,立夏紅色(朱),立秋白色,立冬黑色。
同理,春季對應的方位是「東」。所以天子和文武百官要前往東門之外迎春。
2. 飲梅花酒/椒柏酒
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董勛云:俗有歲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採花以貢樽。正月飲酒先小者,以小者得歲,先酒賀之。老者失歲,故後與酒。
——《荊楚歲時記》梅花酒,元日服之卻老。
——《四民月令》
椒柏酒即以花椒、柏枝所制之酒。是的你沒看錯,古時候很流行喝花椒相關飲料。如《楚辭》亦有「蕙餚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由此衍生而來又有「屠蘇酒」,配料更多些。
梅花酒不確定。立春時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梅花尚未開放,應是上一年採摘梅花釀製而成。類似的食譜《山家清供》里有,不詳述。
3. 食七菜粥
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
——《荊楚歲時記》
中國上古時代的傳說里也有類似《聖經》中創世紀的情節,如「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七菜粥即取七種早春新鮮蔬菜做粥/羹,取迎新去晦之意。
詳情我以前寫過~參見:【節氣手帖】立春:春之七草-蔓玫的專欄
七菜粥如今在日本更為流行,曰「七草」。國內倒是式微了。
4. 食春盤/咬春
立春日,春餅生菜,號春盤。
——《四時寶鏡》
東晉李鄂立春日,命以蘆菔、芹芽為菜盤,相餽貺。
——《摭遺》(沒查到這本書)
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
——《齊人月令》新春日獻辛盤。雖士庶之家,亦必割雞豚,炊麵餅,而雜以生菜、青韭芽、羊角蔥,沖和合菜皮,兼生食水紅蘿蔔,名曰咬春。
——《帝京歲時紀勝》
古人認為春日的氣息是向外發散的——經過冬季蟄伏後,草木蓬勃生長,氣溫回升。所以流行趨勢是食用有「辛味」的東西(如前面提到的椒柏酒),新生的野菜(如七菜),「春盤」「咬春」也是由此發展而來。
一般是韭菜、蔥、水芹、蘿蔔之類新生的鮮嫩蔬菜,有清新口感的。攤在盤子里,是「春盤」;捲成春卷、春餅之類吃,就是「咬春」。
春菜+梅花酒,就是下圖的樣子啦:)
5. 剪綵綢為燕子,做頭飾迎春
立春之日,悉剪綵為燕戴之,帖「宜春」二字。
——《荊楚歲時記》
綵即五色綢之意。
燕子被認為是春天最具代表性的鳥兒之一,七十二候里也有「春分,玄鳥至」的說法。彩燕迎春,大概就是想要像它們一樣輕巧地迎接新春天吧;)
6. 御風
列子御風常以立春歸於八荒,是風至則草木發生。
——《要覽》
立春日,取弘農宜陽金門山竹為管,河內葭草為灰,以候陽氣。
——《玉泉記》
「御風」的正式含義是駕馭著風,乘風而行,我這裡姑且把它理解為「人對春日氣息的關注和實驗」~~~
古人相信四季的「氣」有所不同,春日的「氣」是「陽氣」,輕清上升,所以如果在竹管內放入一些草木灰,即使沒有人動,春氣也會帶動飛灰,甚至發出聲音。古時稱之為「葭管」。
但有的時候「葭管飛灰」也被認為是屬於冬至的——冬至一陽生,已經有陽氣了。
7. 簪花、採花、賜花
立春日,自郎官御史以上皆賜春旛勝,入賀訖,戴歸私第。又士大夫家翦綵為春旛,或綴於花枝之下,或翦為春蝶、春錢、春勝以為戲,東坡立春日,亦簪旛勝過子由,諸子姪笑指雲,伯伯老人亦簪花勝耶。
——《東京夢華錄》正月八日立春,內出綵花賜近臣。
——《景龍文館記》
紹聖二年上元,幸集禧觀,出宮花賜從駕臣僚各數十枝,時人榮之。
——《聞見近錄 》
立春在公曆2月4日前後,春節也是2月。這時候盛開的鮮花並不多,所以這一習俗最初只有貴族/統治階級才能享受。民間多是把彩紙、金箔做成花朵的樣子,插戴。
唐宋以降,人們開始熟練調配鮮花的開放時間,這時候就有更多的花可供選擇了。
8. 剪綵紙、金箔為人
翦綵為人,或縷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花勝以相遺,登高賦詩。
——《荊楚歲時記》
這個做法好像是為了祈願,希望自己的形貌精神都煥然一新的樣子。
9. 放燈、觀燈
初八日傳為諸星下界,燃燈為祭。燈數以百有八盞為率,有四十九盞者,有按玉匣記本命星燈之數者。
——《帝京歲時紀勝》
一般認為從立春後到上元節(即元宵節,正月十五),都要以彩燈裝飾屋宇。初八開始就是賞燈的高潮了。「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什麼的就不用多說了吧:)
來繼續補充咯~那些不是太風雅但也很有趣或很重要的。
· 鞭春牛
臨安府進春牛于禁庭。立春前一日,以鎮鼓鑼吹妓樂迎春牛,往府衙前迎春館內,至日侵晨,郡守率僚佐以彩仗鞭春,如方州儀。
——《夢梁錄》
立春日,各省會府州縣衛遵制鞭春。京師除各署鞭春外,以彩繪按圖經制芒神土牛,舁以彩亭,導以儀仗鼓吹。交春之刻,京兆尹帥兩學諸生恭進大內。
——《帝京歲時紀勝》
進入春天后,農耕成為第一要緊事,牛當然就是最重要的角色之一。自周朝起便有制土牛,鞭策以鼓舞大家春耕的做法。
· 貼雞
帖畫雞戶上,懸葦索於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
——《荊楚歲時記》
這一做法好像是起源於一隻天雞,說是最早迎接春日曙光之類的。。。也有說法認為是起源於神話中的重明鳥。不贅述。
· 吞雞蛋
正旦,當生吞雞子一枚,謂之練形。
——《風土記》
大概是以雞蛋助元氣。
· 杖打糞掃
以錢貫系杖腳,回以投糞掃上,雲令如願。
——《荊楚歲時記》
譯文的解釋是:「把串起來的錢綁在竹竿的末端,拿在手裡圍繞糞土轉幾圈,然後投打在糞土堆上。說令人如願以償。」
【插播小廣告】
如果你喜歡這則內容,那你應該也會喜歡我的書《節氣手帖:蔓玫的花花朵朵》。各大電商有售:)
春節前具體習俗
臘月二十四
掃塵
?
掃塵
民諺稱「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舉行過祭灶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中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掃塵之日,全家上下齊動手,用心打掃房屋、庭院,擦洗鍋碗、拆洗被褥,乾乾淨淨迎接新年。其實,人們藉助"塵"與"陳"的諧音表達除陳、除舊的意願。
史料
據典籍記載,上古就有年終掃除的習慣。 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清嘉錄》卷十二記載:「臘將殘,擇憲書宜掃舍宇日,去庭戶塵穢。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塵埃』」。 臘月二十四「掃房」,對庭院內外進行徹底的大清理。可見,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也是中華民族在漫長歷史中積累的在冬季講究衛生,預防疾病的傳統美德。
臘月二十五
做豆腐
?
推磨做豆腐
民諺稱:「臘月二十五,磨豆腐。」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民間傳說灶王上天彙報後,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樣,於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示清苦,瞞過玉皇的懲罰。傳說歸傳說,其實吃豆腐渣實則是古代生產力低下,沒有那麼多好吃的,(但有時人們也會買一大筐豆腐以吃其來充饑等)。
接玉皇
?
舊俗、新俗都認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趕亂歲
?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閑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閑暇娛樂好時機。因此,人們根據現實生活需要,發明了這一特殊的時間民俗。
照田蠶
?
照田蠶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舉行這一活動。
千燈節
千燈節是蒙古族、達斡爾族的宗教性節日。蒙語稱「明干卓拉」,意即千盞燈節。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廟裡點燃,認為點得越多越吉利。這一節日習俗,在新疆維拉特蒙古族中最為盛行。當地群眾
?
在這天吃烤牛羊肉,舉行傳統的體育遊藝等活動。
臘月二十六
俗話說「臘月二十六,殺豬割肉」或「二十六,割刀頭」,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往往在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
臘月二十七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
?
二十八洗邋遢」的俗語。臘月二十七洗浴為「洗福祿」。
臘月二十八
?
宰雞趕大集
年謠云:「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或「二十八,把面發」。所謂貼花花,就是張貼年畫、春聯、窗花和各種春節張貼之物。
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到了五代時,後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學,他每年都命人題寫桃符,成為後世春聯之濫觴,而題寫於桃符上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便成為有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副「春聯」。後來,隨著造紙術的問世,才出現了以紅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的習俗。
臘月二十九
祭祖
?
上供請祖
年謠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對於祖先的崇拜,在中國由來已久。視死如生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誌,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鄭重。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請祖。據漢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記載:「正月之朔是為正月,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室家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於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這說明,早在漢代中國的祭祖活動就已經是春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了。
小除夕是什麼?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也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才能燒完。
臘月三十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迎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裡要舉行「跳鍾馗」、「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貼門神
中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門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
貼春聯
春聯亦名「門對」、「對聯」、「桃符」等,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而得名。它以工整、對
?
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具、影壁中。
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它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
?
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至今風靡全國。
守歲
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年後具體習俗
正月初一
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拜年了
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親朋好友家和鄰居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便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
朱仙鎮木板年畫《貼畫雞》
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彼此的社會關係,大體可分四類:
一是走親戚。初一到本家,初二到岳父家、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行禮。可以逗留吃飯、談心。
二是初三到親朋禮節性的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暄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
三是感謝性的拜訪。凡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際,表示謝忱。
四是串門式的拜訪。對於部分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喜發財」、「一順百順」,在屋裡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現如今,有些機關、團體、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給壓歲錢
壓歲錢(在廣東叫做「俾利是」)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裡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係的民俗活動。
占歲
舊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占本年年成。其說始於漢東方朔的《歲占》,謂歲後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八日為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後代沿其習,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後代由占歲發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祝活動。有初一不殺雞,初二不殺狗,初三不殺豬……初七不行刑,初八不打穀的風俗。
貼畫雞
古時春節在門窗上畫雞來驅鬼怪邪氣。晉朝人著的《玄中記》里講到了前面說到的度朔山上的這隻天雞,說是當太陽是剛剛升起,第一道陽光照到這株大樹上時,天雞就啼鳴了。它一啼,天下的雞就跟著叫起來了。所以春節所剪的雞,其實就是象徵著天雞。然而古代神話中還有雞是重明鳥變形的說法。據說堯帝時,過方的友邦上貢一種能辟邪的重明鳥,大家都歡迎重明鳥的到來,可是貢使不是年年都來,人們就刻一個木頭的重明鳥,或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嚇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來。因重明鳥樣類似雞,以後就逐步改為畫雞或者剪窗花貼在門窗上,也即成為後世剪紙藝術的源頭。中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為「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斗,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剪雞,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為雞日。
聚財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這一習俗,大年夜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團圓飯
一年一次的團圓飯充分的表現出中華民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而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來表達感激之情。
正月初二
祭財神(開齋日)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到來的這一年要發大財。
姑爺節
正月初二是傳統的姑爺節,姑爺們要紛紛去給岳父家 、岳母拜年。潮汕人將初二姑爺回岳父母家吃飯稱為「食日晝」,就是吃午飯的意思,姑爺和女兒必須在晚飯之前回到自己的家(某些地區由於路途的原因可能會住下並吃完飯)。
正月初三
燒門神紙
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併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穀子生日
民間以為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小年朝
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正月初四
羊日
正月初四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里,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裡,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羊日是漢族民間迎神的日子。在老皇曆中占羊,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徵,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 大年初四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羅,所謂折羅,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清掃室內,把垃圾收集堆到一處,這也是漢族民俗中說的「扔窮」。 在北方有些農村風俗是大年初四,綁火神,用玉米梗或麥梗幫在棍子上,點燃後從自己家送到河裡去,代表一年家裡無火災。在福建的莆仙地區的人們的風俗是重新圍爐過大年,這是全國唯一、獨特的地方風俗,反映了漢族勞動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五日,北方叫「煮餑餑」。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女子在這一天歸寧。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到來的這一年裡遇事破敗。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
迎財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迎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清代顧祿《清嘉錄》云:「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又說:「今之路頭,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謂五路,當是東西南北中耳。」上海舊曆年有搶路頭的習俗。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祭財神」。
五祀即迎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
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正月初四24點後),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
路頭神
?
路頭神畫像
路頭神是吳地所信奉的一位財神。俗以是日為他的生日,祭曬迎接,頗為壯觀。
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搶路頭」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護者,人們便不再在赴旅時祭祀它了。
至於人們在元月初五祭拜路頭神,並以此日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與初五之「五」牽連之故。北方於此日祭「五窮」也是一樣。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氣象,圖一年吉利,財源茂盛,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並進。
送窮
正月初五「送窮」,是中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
開市
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聖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正月初六
農曆正月初六又稱馬日,在這一天要送窮,是漢族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在中國各地還有自己的送窮辦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於送走窮鬼。反映了漢族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石頭生日:在這天是石頭的生日,所有石製品都不可使用。
正月初七
人日
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從晉朝開始有剪綵為花、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髮上。
撈魚生
南方一些地區,人們有在人日節「撈魚生」的習俗,撈魚生時,往往多人圍滿一座,把魚肉、配料與醬料倒在大盤裡,大家站起身,揮動筷子,將魚料撈動,口中還要不斷喊到:「撈啊!撈啊!發啊!」,越撈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攤煎餅
?
3張
春節美食
民間此日要吃「春餅卷」、"盒子菜"(熟肉食品),並在庭院攤煎餅,「熏天」。
踏青
正月初七踏青郊遊,源於宋代夔州(今重慶市奉節縣)的踏磧(qi)。磧(俗稱磧壩),三國時期諸葛亮在磧上排兵布陣,以退吳兵,名「八陣圖」。《荊州圖經記》:「夔府人重諸葛武侯,以人日傾城出八陣磧上,謂之『踏磧游』,婦人拾小石之可穿者,繫於釵頭,以為一歲之瑞」。宋陸遊在奉節做官時,作《蹋磧》詩:「鬼門關外逢人日,踏磧千家萬家出。」南宋狀元王十朋在奉節為官時,更常與民同樂,正月初七帶頭游磧,男女老少,傾城出動,熱鬧非凡。其《人日游磧》詩曰:「今日日為人,傾城出江皋。」
?
登高
人日節也是文人墨客登高賦詩的日子。唐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詩云:「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
正月初八
穀日
傳說初八是穀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天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順星
民間以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祭祀用兩張神碼,第一張印著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張是"本命延年壽星君"。二張前後撂在一起,夾在神紙夾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後方正中受祀。神碼前陳放著用香油浸捻的黃、白二色燈花紙捻成的燈花,放入直徑寸許的"燈盞碗",或用49盞,或用108盞,點燃。再供熟元宵和清茶。黃昏後,以北斗為目標祭祀。祭祀後,待殘燈將滅,將神碼、香根與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祀成。
正月初九
天日
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稱」天公生「,傳說此日為玉皇大帝生日。主要習俗有祭玉皇、道觀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時,婦女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
正月初十
石不動
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設祭享祀石頭,恐傷莊稼。也稱「石不動」「十不動」。河南風俗這一日家家向石頭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饃餅,認為吃餅一年之內便會財運亨通。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之舉。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由十個小夥子或十個小姑娘輪流抬著瓦罐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
賀老鼠嫁女
舊時民間俗信。在正月舉行的祀鼠活動,亦稱「老鼠嫁女」「老鼠娶親」。具體日期因地而異,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區是正月初十。山西平遙縣初十日將麵餅置牆根,名曰「賀老鼠嫁女」。湖南寧遠則以十七日為「老鼠嫁女」這一日忌開啟箱櫃,怕驚動老鼠。前一天晚上,兒童將糖果、花生等放置陰暗處,並將鍋蓋簸箕等大物大敲大打,為老鼠崔妝,第二天早晨,將鼠穴閉塞,認為從此以後老鼠可以永遠絕跡。還有的地區於老鼠娶婦日很早就上床睡覺,也不為驚擾老鼠,俗謂你擾它一天,它擾你一年。
正月十一
子婿日
民歌中有「十一請子婿」的說法,即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岳父們在這一天宴請子婿。相傳,這是因為初九慶祝」天公生「的食物到初十還吃不完,所以,就在十一這天用來請子婿吃飯,娘家也不必再因此破費了。
正月十五
元宵節
元宵節是中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而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為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
燈會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
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演社火
在北方一些地方,正月十五還要幾個村子聚集在一起演社火。社火里包括踩高蹺、跳鍾馗、花車等等。
春節習俗變遷
現如今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卡」。發壓歲錢啊,我們學生一個很大的經濟來源。
瀉藥
古代拜年啊,臆想一下吧
令郎科舉是否高中啊?
啥時候準備和隔壁王二丫拜堂啊?
還納妾嗎?我看村口的黃小二不錯啊
令郎在誰手下做事啊?俸祿怎麼樣啊?
令媛何時嫁人啊?
哈哈哈,其實和現在都差不多吧,。當然是: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還有放河燈啊,孔明燈啊,看舞龍啊,看燈火啊等等。說說我們那裡保留下來的一些傳統習俗吧,跟風雅搭不上邊
● 年前殺雞宰豬,以祭祀各路神仙
(準備年糕,菓)
● 大年三十早上開始去祭拜神仙,中午全家去祠堂祭拜祖先,回來後開始吃團圓飯,到了晚上十點左右家家戶戶要放鞭炮叫開門炮
(唱曲的)
(虎獅表演)
● 初五開始搭戲台,請當地的戲劇團來村裡唱戲,白天唱武戲,晚上唱文戲,其中還有請神,送子等環節
● 初九天地祭,家家戶戶聚集到村集中心,擺整豬祭天地公
● 元宵擺花燈
可能這些在別人看起來像是陋習或迷信之類的,但是對我來說這就是家鄉的年味,就是小時候最期待的過年
謝邀!第一次被邀非公共衛生相關問題,而且還邀的是我平時很感興趣的話題。邀請人我一定要認識認識。
~~~~~~~講正事專用分割線~~~~~~~
說到風雅,我想我老家的一些習俗也只能勉強和「風」沾一點邊。不過是大魚大肉,大吃大喝。值得說道的也最多是特色的菜式,基本上也都是古時候傳下來的,但是並不具有很大範圍的代表性。這裡不敘。
說一說拜年吧。
古時候拜年主要分兩種,一種親自上門的,一種只是「望門投帖」。竊以為相比而言,後者的誠意就大打折扣了。
親自上門,自然是要互相道賀,敘敘寒暖。這一點,如今也是一樣。從小到大,我爸爸總是要騎電動車,帶上許多賀禮,在年前把縣城裡住著的父族母族長輩拜問一遍。只是古時興扣頭拜年,如今只是作揖。沒有了過分的縟禮,但賀年的心意卻是一脈相承。
再就是「望門投帖」了。古時候過年時,寫上一封賀年的帖子,命下人送到對方府上。大概類似如今的賀年明信片吧。想來,最開始一定也是有人確有緩急之事,不能親自上門想出的彌補辦法。後來就成了普通來往的程序,想想也是無味。
如今的科技另人們更加懶了。簡訊群發,省時省力;更有電子賀卡,現成的模板,一鍵即可祝賀。
雖然現在的交通也很發達,高鐵飛機,遠勝車馬。~~~~~~~~~
常回家看看吧,這即是永遠不變的風俗。
什麼都能恢復,只有一條恢復不了啦…
皇上明窗開筆…
以下內容來自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8%A5%E7%AF%80,
上古傳說,往往春節期間,冬天野外會出來一種叫年的野獸,也叫「夕」。年獸一年出沒一次,這一天叫「過年」(年來了),把過年這一夜叫「除夕」(除掉夕)。年獸「夕」十分兇殘,半夜走家串戶吃人,炎黃先祖為了躲避年,舉家團圓在一起,圍坐在一起抵抗年獸。由於年獸每年出沒一次,炎黃先祖在於其無數次鬥爭中,摸索出了鬥爭訣竅,年獸雖猛,但懼怕紅色、火光和巨響,因此,家家戶戶在門口貼紅春聯,在家門口燃起篝火,放爆竹,年獸看見人家門上貼著紅對聯,門口有紅火燃起,爆竹霹靂亂響,就嚇得不敢進家。當到了過年這一天的除夕,家家戶戶都大門都貼好了紅對聯,傍晚就在門口燃放篝火,門口掛起紅燈籠,小孩除夕之夜走夜路要打燈籠嚇走年,人們舞龍耍獅,放鞭炮,好熱鬧,到了除夕之夜子時,全家老小圍著桌子吃年夜飯,因年獸「夕」半夜子時出沒,子時為了補充體力,人們就進食一種補充陽氣食物,因在這種食物在子時交接之時吃了最有力,故叫「餃子」。人吃了餃子就體內一陽復生,力大無窮,可與年獸持久搏鬥,年獸就不敢輕易進家門吃人了!除夕這一夜,家家戶戶可謂膽戰心驚,鬧騰了一夜。到了大年初一凌晨,炎黃老少全家都五更起床,起來問候家中老人小孩,是否平安,即拜年。於是起床後,首先在院中,向老天供案上香,磕三個頭,感謝上天保佑自己免受年獸所害,並祈禱來年願望。然後向家裡父母等老人問候平安,晚輩要向長輩磕頭拜年,表示感謝長輩保護自己免遭年獸傷害,並問候長輩平安。大年初一,向家人問安後,再向家族長輩問安。最後再向街坊拜年,按輩分疏遠次序,互至平安。除夕之夜,年獸已過,人人嬉笑,個個平安。
作為一個吃貨,必然要說吃的。大年三十的晚上,守歲的時候,我的爺爺奶奶會去下餃子,在接近整點的時候端出來給我們吃,餃子在春節期間會被冠以特別的名字「彎彎順(萬萬順)」,這是因為餃子的形狀是兩頭彎,寓意來年風調雨順,萬事順心。大年初一的早上,在我們這些小輩醒來之後,奶奶一般就會把一片切片糕塞入我們嘴裡,在吃完切片糕之後再說話,這時候切片糕不叫切片糕,叫「開口糕」,寓意一年開端於甜甜蜜蜜。之後的早飯除了「彎彎順」還有湯圓,此時的湯圓叫「元寶」,雖然我覺得餃子與元寶的外形更像,但是湯圓此時還是承擔起元寶的職責,裡面是會包有硬幣的,吃到硬幣者寓意來年財運滾滾。我所知道的春節飲食習俗大致如此!
謝邀請!第一次哦!我能想到的 風雅習俗是 寫春聯。真心的,現在春聯都是工廠印刷,沒有紙墨的香味,更加沒有吟誦句子的韻律
從小到大年年不變的是在吃團圓飯之前要先將犯上桌祭給家族祖先,然後在外面點燃萬鞭,這時候孩子跪拜祖先,之後大人跪拜,依次感謝庇佑,祝福平安。
傳統的很,但是很有家族儀式感,鄭重而感覺家族昌盛欣榮。
謝邀,還是第一次有人邀請我回答問題,開心~
關於古代時春節有哪些風雅習俗,在《清嘉錄》上看到一些,《清嘉錄》卷十二記載:「臘將殘,擇憲書宜掃舍宇日,去庭戶塵穢。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塵埃』」。 臘月二十四「掃房」,對庭院內外進行徹底的大清理。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除此之外還有:行春、打春、拜牌、歲朝、掛喜神、上年墳、飛帖、開門爆仗等等,書在家裡,記不住了~
《清嘉錄》是清代道光間蘇州文士顧祿的著作,此書以十二月為序,記述蘇州及附近地區的節令習俗,大量引證古今地誌、詩文、經史,並逐條考訂,文筆優美,敘事詳實,條目很短卻極有趣,沒事的時候隨意翻翻也是極好的~推薦中華書局版,我好像偏題了~哈哈手頭剛好有一本《圖解台灣民俗》,搬運工捂臉強答。
利益無關,歡迎交流。
春節最先源自中國古代在立春之日祭祀農具神的儀式,漢代以後,逐漸過渡到以正月初一為中心的複合新年節慶,並融入歲末祀神、祭祖和除疫等儀式,形成了一段橫跨臘月和正月的超長戰線系列活動。臘月「忙年」,以臘八(十二月八日)為始;春節「過年」,以上元(一月十五日)結束。大部分活動為祭祀、祈福。選取了部分個人認為比較有人文情懷的時間節點/活動,覺得也算得上風雅吧。
【活動】
十二月八日,臘八。
中國古代最重要的節日,民間舉行「大儺(nuo)」祛疫辟邪,門上畫虎或神荼、鬱壘二神。
十二月十六日,做尾牙。
民間商家準備豐盛的三牲來祭拜,祭拜後的食物犒賞給員工,稱為「吃尾牙」,類似於現在的年會。
十二月二十二日,尾期。
傳統的年終結算日,原則上二十五日之後不再催討外債,以便債務人也能過個好年。
十二月最後一天,除夕,又稱除夜、除歲。
在古代,除夕是個以夜晚為主要活動時間的節日,進行辟邪、守歲、聚餐為主的民俗活動。全家圍繞著火爐共進一年最後一餐,名曰「圍爐」,表示團圓和家運興旺之意。這一餐要多談話、慢慢食。圍爐結束後,長輩將銀錢分給晚輩,稱「分過年錢」,祝福長命百歲之意。
一月一日,初一。
家家梳洗更換新衣,迎接新年到來。首先開門焚香點燈、供奉、放鞭炮,名曰「開正」;吃完早餐前往親友家拜賀,稱為賀正或拜年;拜年之外,到信仰的寺廟去拜神,稱為「燒金」;或者郊外踏青,稱為「走春」。初一這天走出大門的第一步,叫作「出行」。古人很講究出行,會以干支和自己的生辰來決定出行的方向。
這天是傳統春節的最後一天,所以又有「小過年」之稱。這個節日娛樂氣氛濃烈、遊藝內容豐富。民家及各廟宇會舉行祭拜儀式;富裕家庭會於門前懸花燈、放煙火,宴飲通宵者;讀書人結壇品評古董、書畫、猜燈謎等;街境內會有舞鬧各式花燈的活動,如龍燈、魚燈、獅子陣等;小孩子會提著「鼓子燈」四處走玩。
謝邀,話說古代春節嘛……
話說古代不是每年春節都要進行 怪物獵人 嘛?
大年初一一大早所有宗親的小孩們一起組隊去拜年^_^
踏雪尋梅
正月里要剃頭
我最懷念的過年風俗是:上門辟邪、討錢的舞獅隊。從除夕開始一直到十五,廣東陽江、陽春這邊就有許許多多的的舞獅隊挨家挨戶的上門辟邪、討錢。舞獅隊至少要有5個人,一個領隊,拿一個長三齒叉,兩個舞獅,兩個挑鑼鼓,後面的敲鼓,前面的打鑼。因為舞獅是體力活,過幾個小時就得換人,所以舞獅隊一般在10個人左右。
舞獅隊進門的時候,領隊先進,獅子踩著鑼鼓聲音得意洋洋的舞進來,鑼鼓和其他人都在外面。領隊和主人家說些恭賀新年,萬事勝意、新年行大運的吉祥話,主人家把準備好的紅包拿給領隊,然後點著一包鞭炮,扔到獅子腳下。這是舞獅的人要賣力的舞獅,獅頭要高高的舉起舞上小段。最後,獅子就低頭彎腰,跟著鑼鼓的節奏,一下一下慢慢的倒退著出門,再到下一家去。
如果哪家不想獅子進門,就把門關上。舞獅隊就直接到下一家。如果包個大紅包,還可以讓獅子表演采青。紅包一般用竹竿吊到5至6米的高度,舞獅隊空閑的人就用身體加上扁擔和鋤頭疊出一個金字塔形狀,獅子就爬到最高處,用嘴把紅包吃進去。
小時候過年的時候,到處都是鑼鼓和鞭炮的聲音,熱熱鬧鬧,喜氣洋洋的。
謝邀。。。
古代人過年拜節我沒怎麼研究過歷史。但是我可以說說我們那保留得比較好的風俗。
我出生在南部小城鎮裡面,我們家鄉保留了很多歷史遺留的鄉土風情。上元,夏至,端午,清明,中秋,過年等重要節日都是村裡的大事。當然小時候那會感受更濃厚,說說春節吧,春節的時候一定不可少的就是鞭炮,門神,年三十團圓飯前一定要貼門神,還有過年前10天集市會很熱鬧,大家都在囤年貨,因為小城鎮嘛,家家戶戶怕大年初一到初七沒開集市,就一定要囤年貨,包括吃的,拜年要用的。年二十六這樣會買兩根甘蔗豎在灶君神位那裡,到了年三十貼完門神還要把地方都清理乾淨。然後各家各戶開始拜神了,農村的各戶家裡供奉著都有神位,有天宮,昭告著天上的神靈,有門神,有五土,有先祖,有
灶君,有夢婆,有逝去的親屬,要先在天宮那裡擺個大的祭台,把所需要供奉的東西都擺上去,豬手,有慈菇,有生蓮藕,有水果,餅乾,糖果還有熟公雞,熟豬肉,生粉丸子,黃飯等,供奉在天宮神位那裡,在分出一部分在其他各神位。家家開始上香,上蠟燭,燒紙錢禱告著,再放響鞭炮,預示著新的一年開始了,家家戶戶的鞭炮相互放響,在農村的山上交錯回想熱鬧非凡,然後人們會開始走寺廟,有同村同姓的,有全村一個的寺廟,大家都會帶上祭品去,帶上香火蠟燭等去,見到大家都會大聲問聲新年好。記得小時候孩童時候的我們最期待都是過年了,因為外出打工的父母會回來過年,他們也總會帶上新衣裳,我們穿著新衣裳串門真的不亦樂乎。等大人們走完寺廟,就開始吃團圓飯,一般走寺廟是婦女們的事,男人們負責張羅飯菜。所以人一齊就開飯。然後就開始各鍾飯後活動,有猜燈謎,逛花街等,到了午夜12點,有人會去最大的寺廟搶上頭柱香,然後家裡的老人一般是我奶奶會在屋中央放張席子帶領兒媳婦就會跪拜神靈。。
待續
推薦閱讀:
※各位皇帝在死前說了什麼?
※蕭峰父子真的會在二對三情況下死在慕容父子和鳩摩智手裡嗎?
※銀環蛇為什麼被稱為過基峽?
※皇太極為何要更改國號為清?
※如果亞歷山大大帝沒有英年早逝,會對現在的全球格局造成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