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是如何評價貞德的?
既然法國人把貞德營銷成聖女概念全世界推廣。那英國人又是如何評價貞德的呢?
聖女貞德在她死後不久就被迅速淡忘,直到大革命法蘭西民族主義高熾,才發掘記憶重新發明歷史。然而好玩的是,不僅法蘭西人視貞德為民族英雄,部分英格蘭人也同樣認定這位奧爾良少女是英格蘭人的民族英雄,我忘了是丘吉爾還是麥考萊說過,貞德與其說是法國人的聖女,毋寧是英國人的聖女才對。
如果我們梳理歷史,不難發現第一次英法百年戰爭法國人固然獲得勝利,卻是以中央政府高度集權為代價取得的。查理七世加深了從中世紀後期卡佩諸王開始,建立專制王權的路徑依賴,打壓地方自治,破壞傳統特權,百年戰爭的勝利留給法國人除了民族自豪以外,更多的是一個更加專制和高稅負的政府,絕對主義君主制度將困擾法蘭西人民接下來的兩百多年,並成為法國人提高生活水平的最大阻礙——法國總人口長期是英國人的四倍左右,人均GDP與生活水平可能不到後者的一半,印象里要到二戰因為戰爭破壞的緣故才追平。
而對於英國來說,百年戰爭的失敗比勝利更有意義,如果英王征服了法國,那麼他完全可以依靠在法國獲得的資源破壞英國的成憲和自由,法國未必比英格蘭更富庶,其人口卻超過西班牙與奧地利的總和,是歐洲第一等的大國。早在英法百年戰爭期間,英國國會就意識到這一點因此經常給英王拖後腿,每當英王在戰場上獲得大捷,急需乘勝追擊擴大戰果時,負責給錢的國會就變得拖拖拉拉,避免國王做大,破壞英國內部的勢力均衡。
在百年戰爭以後,英國就徹底放棄在歐陸獲得土地,轉而向海外擴張,贏得殖民地,愛爾蘭是英國人新國策的第一個犧牲品。這樣的好處在於一方面取消常備軍,也就是陸軍,島國的特性在很長一段時間決定了精銳的海軍和自發的民兵就可以自保,陸軍反倒能鎮壓對專制政府的反抗,因此長期被視為自由的敵人,而海軍上了岸就未必了。另一方面,這使得英國不必牽扯進大陸的爭霸中,免除常備軍的負擔,又可以施展離岸平衡的政策,獲得外交上的主動。
因此,一些英國人以為領導法國獲得勝利的貞德是英格蘭人的聖女,而不是法國人的聖女。
不過嚴格來說,他們是將貞德在百年戰爭當中起到的作用給誇大了,貞德主要起到了在法國接連慘敗後凝聚起法國人心,鼓舞鬥志的作用。真正的勝負手其實是百年戰爭獲益最大的勃艮第公爵好人菲利普,如果不是菲利普背棄了與英國人的盟約,轉而與法王合作,法國絕對不可能贏得勝利。
歷史的真實與詩性的真實畢竟不是一回事。
又:雖然莎士比亞在《亨利六世》里將貞德黑成妖女,不過另一位大戲劇家蕭伯納寫了本《聖女貞德》黑了回去。
丘吉爾在《英語民族史》里這樣看待貞德」貞德遠遠超出普通人之上,在千年里無人能與她相媲美。關於她的審訊記錄提供給我們的細節,經過數百年光陰的消蝕仍躍然紙上。我們每一代人都可以根據她的言語對她作出公斷。她完美的體現了人類本性的善良和勇敢。不可征服的勇氣、無限豐富的感情、單純者的美德、正直人的智慧,這一切都在她身上放出了光彩。她解放了養育自己的土地,因此贏得了光榮。每個軍人都應該讀一下她的故事,思索一下這個真正的軍事家的言論和行動。她雖然沒有學過戰爭藝術,卻在短短的一年時間裡在各種形勢下揭示了制勝的訣竅」如果可能,寫一篇英國人對貞德的觀念史會是很有事情的事情。但是,我今天下午要回家,嗷嗷嗷嗷!
反對樓上的@的到 的回答。
看一看bbc的紀錄片,對貞德是很推崇的。如果只想了解英國人對貞德的態度,看第三集就可以了。
BBC:騎士精神與無情背叛:英法百年戰爭【夏末秋字幕組】【全三集】_BBC紀錄片
僅僅是士氣是無法解釋法國的勝利的。一個顯然易見的事實是,在貞德之後,法軍的戰術運用明顯改變,這是士氣能解釋的嗎?
五先令莎士比亞對貞德一生黑~
不過丘吉爾和喬伊斯都是貞德粉(喬伊斯是愛爾蘭人,不過還是明顯受英國影響的)女巫,參看莎士比亞的亨利六世。極度貶低貞德
英國做過幾個投票 你認為最偉大的女性 貞德都在前十。。。這個貞德吧有發過
英國政府一戰時曾用貞德激勵愛國精神 這個貞德吧也發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 李贄這個人?
※為什麼歷史上總有一些經常失敗的人,最後卻成功了?
※《反三國演義》中楔子里對諸葛亮的這段評價是否有依據?為什麼?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是否是個笑話?陳勝吳廣是否擔得起在課本上的英雄形象(從各方面來說)?
※你見過哪些精彩的人物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