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才是結構工程的核心競爭力?
初進設計院,沒什麼方向感。如果到了學懂軟體,真的全部摸清楚軟體,算什麼狀態了呢?
不同意將經驗的權重提的那麼高。
會手算是核心,這樣才能明白軟體是怎麼計算的。
然後是結構概念,判斷計算結果是否合理,計算模型是否能反映真實情況。
最後才是經驗。
目前沒看出結構工程有什麼核心競爭力。其實最重要的還是你所處的位置和你的外部資源。同樣一個問題,同樣的一個解決方案,你說出來和你的總工說出來,得到的回應就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是審圖的,那麼你就有話語權,你對規範理解錯誤,但是別人就是不得不按你的修改。
所謂的結構的經驗,以前的那些老總,專家,說句不好聽的話,他們10年做的工程有沒有你3年做的多?比經驗他們還不如你,你有什麼好擔心的。他們做的所有工程都沒有經歷過地震,就算經歷了地震也不知道後續實際情況,哪裡來的經驗?
結構的核心競爭力,就是話語權,就是地位,你地位上來了,你是半桶水都不用怕,你是做指示嘛,具體工作其他人去做就行了。至於你地位怎麼上去,做人比做事更重要,這個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 更新2 --------- #
學好編程吧....另外,現在人工智慧已經成為趨勢了,門檻已經很低,deep learning在土木領域大有作為將來,只是現在能夠實踐的產品沒出來。
# --------- 更新 --------- #
時隔一年半,再看這個答案,說的其實更多的是在結構工程做學術的核心競爭力,除了註冊結構工程師證書以外,基本都是做學術的工具,談不上是核心競爭力。
現在我認為核心競爭力,可能是累積的工程經驗。
更重要的是學習和總結的能力和意願。願意認真學習,經常總結,不管在那個領域都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術永遠都是最好掌握的,道才是困難的地方,與大家共勉。
# ---------- 原答案 --------- #
不請自來,我覺,作為結構工程師,學好大學裡面的每一門課程,鋼結構、混凝土、荷載、抗震等等都是必須的,了解常見設計軟體,如PKPM、Midas等等也是必要的,這些都是基本功。
而所謂的核心競爭力,我覺,就是:
那些讓你與眾不同的地方,那些你能做別人不能做的東西。
我認為的核心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1:國家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證書
這個不解釋了吧,結構工程師的象徵!
核心競爭力2:掌握至少一種通用有限元軟體
可以是Ansys、Abaqus或其他可靠的通用有限元軟體。通過掌握通用有限元程序分析流程,可以強化有限元理論的應用。這些程序可以處理複雜節點、異形結構分析等問題,而這些問題一般的設計類有限元軟體,如PKPM、MIDAS等是不易處理。
核心競爭力3:掌握一門計算機語言
我個人選擇了Python,一來,Python是Abaqus二次開發用的語言;二來,Python用起來很方便,有很多語法糖,很多庫可以用。不推薦Matlab,因為...(此處省略1000字,好吧。。我只是很喜歡Python社區的氛圍而已。你想把,一個以喜劇團命名的語言,社區同樣是很歡樂的!)。現在設計分析工作,都離不開計算機,而計算機語言是人同計算機交流最高效的途徑,掌握一門語言,才能讓計算機聽話,為我所用。
————————————補充一點——————————————
核心競爭力4:在工地摸爬滾打過...
夏工:
必須得懂施工,懂施工跟甲方施工單位打交道就特有底氣。
關於題主想知道像規範編者一樣思考是什麼樣的,我舉一個我知道的樁基規範主編劉總的例子來說一下。在答題之前先說一句,不要輕易說把軟體全搞懂了這樣的話,會被人恥笑的好不,別說剛入職的人,就是十年以上的老工程師又有幾個敢大言不慚的說自己把軟體全搞懂了,會用不等於全摸透。話題轉回劉總的例子。背景是一個老建築拆除後重建。對於老建築下的樁怎麼辦,繼續用不知道完整性怎樣承載力怎樣,全部拔除好像也不太好實現。劉總說忽略掉,直接打新樁。審查意見是,不滿足樁間距要求,不能因為你是編規範的就不遵守規範。劉總的答覆就是,我的舊樁沒有與承台連接,就當地基處理了,它們總比土要強吧。
結構設計的工作八分經驗兩分設計。
現有的絕大部分新工程在以前的工程中都能找到先例。積累的越多,經驗越豐富,完成的效率就越高。當然這些是對於絕大部分不太複雜的一般性工程,比如住宅。
而從事這一級別結構工作的人也佔到了九成以上。也就是說,大部分比你強的人可以指導你的人,不過是經驗比你豐富罷了。你的工作經驗上來,接觸了各種各樣的項目,你到他們的年紀也能成為接近的人。所以其實這一行絕大部分的人其實沒什麼區別,都很普通,沒有誰是出類拔萃鶴立雞群的,除了經驗也談不上有什麼核心競爭力。
但是還有一小部分人,碩士甚至博士畢業,有一定的專業研究背景,就職於國內知名大院或著名外企事務所,接觸的都是大項目,超高層,嚴重不規則,大跨度,高烈度等等非常規的項目,常用的軟體和常見的方法已經不再適用,而且很少能有先例可以參照,每個項目都是全新的,需要從頭開始設計分析和計算。比如建築結構工程最常用的pkpm軟體,但對於一些200米以上的超高層,樓板開大洞,高空轉換,扭轉嚴重,大跨度的體育館體育場歌劇院等等,pkpm軟體的假定的前提條件、計算模型、計算的結果不再可靠,需要其他有限元軟體比如MIDAS,sap2000,PREFORM3D等來計算。如果還是不能滿足規範要求,還需要做動力時程分析,彈塑性分析之類的研究。需要對規範有比較深入的理解,對結構設計的目標進行精確把控。
所以如果你是前者,核心競爭力就是豐富的經驗,熟悉規範和軟體,足以解決問題,
如果你是後者,依然是以上幾點,再加上紮實的力學和數學基礎,以及像規範的編者一樣思考問題的能力。能力,及與能力想匹配的人際交往能力與社會關係
經驗,預估值與計算值幾乎完全一致。
膽大,敢蓋章。
多種結構形式都可以設計。
剛工作的時侯,我也和題主一樣,覺得學會各種有限元計算軟體就厲害了。事實是,會不會軟體根本不重要,我知道有一條地鐵線的技術負責人,年齡較大,civil除了會看結果,其他一竅不通,但是技術照樣牛逼。所以說對規範熟悉才是最重要的,但這也不是說要去拿著規範天天看,其實那樣真的看不出來什麼,還是在工作中做到多思考,多看書,比如大學的結構設計原理,你要是弄的非常清楚了,那就真的是有底氣了。總之不要太把軟體當回事,他只是一種工具,以前沒邁達斯時侯難道就不做橋了么?
我目前在甲方,甲方看重結構優化設計,說白了就是省錢 既安全又經濟,懂些造價方面的知識比較好,方案對比的時候就要用到。
一專多能。結構方面有概念,有技術,還要自己獨到的見解,有創造力。其它方面譬如施工、建築、水暖電、造價、各種相關的行政流程程序都要比較懂。當然交際方面不能太差。
施工 +造價+設計。。。。
結構的出路越來越窄了,看來要考慮轉行了!!
Proficiency and guts.
Age.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