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張愛玲是什麼樣的一個人?


對於張迷來說,張愛玲的死法是令人唏噓的。一個人靜靜地躺在行軍床上,等待死神的來臨,死了三四天才被人發現。警察在最顯眼的地方發現了她的各種證件和重要遺物——她是知道自己大限已到,親手做了準備。

張愛玲在她的散文《「卷首玉照」及其他》中寫道:我立在陽台上,在黯藍的月光里看那張照片,照片里的笑,似乎有藐視的意昧——因為太感到興趣的緣故,彷彿只有興趣沒有感情了,然而那注視里還是有對這世界的難言的戀慕。

張愛玲晚年經常搬家,每搬一次都會整理一次物件,最後一次整理時,她眼裡流露的就該是對這世界難言的戀慕。她整理得格外認真細緻,當她封好口,把東西放在門口的位置,投去最後的一瞥,她的感受就應該是她在《小團圓》里屢次寫道的:石門訇的一聲永遠關上了。她親手關上了生命盡頭的石門,石門外面是永恆的虛空。

張愛玲是無神論者,她沒有幻想還有一個天堂在等著她。她也不會通過浪漫的想像來美化死亡,認為這是一次新的旅行。她從容地面對死亡,走得如此安詳,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張愛玲的小說有兩個永恆不變的主題:1、人是不自控的;2、「我們的不甚徹底的道德觀念。」因為前者,所以人生充滿意外和失望;因為後者,所以日子很難過得乾脆利落。她的小說人物的活法其實就是普通人的活法,但她不要這樣的活法。

她從很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儘可能地做到自控,逃離她富有的父親,意味著她主動放棄優越的生活條件和大筆遺產。到了晚年,她的物質條件僅能維持基本生活和寫作需要。感情方面,她割捨了親情,離開大陸時,和她姑姑說好從此當她死了,懷了孩子毫不猶豫墮胎,她母親臨終要見她最後一面她也沒去。她做到了徹底擺脫物質和感情對人的控制。

正因為她的自控和徹底,她才能做到徹悟人生,才能集中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加上她天才的筆,我們才有幸讀到她的作品。上天對她最大的獎賞就是讓她不懼怕死亡,她整理好物件,換上平時出門穿的衣服,靜靜地躺下。這一躺,是文壇巨星的隕落,悄無聲息,卻震驚華人世界。

張愛玲並非無情,她只是不要牽絆她的感情。她的遺囑執行人林式同,遺產繼承人宋琪夫婦都是她的摯友,他們都沒有辜負她的遺願。她走得很安詳,也有他們的因素,因為信任他們。

張愛玲不畏死亡,不是慾望或信念使然,而是因為她做到了自控和徹底,她的人生是一種極致,自由和尊嚴的極致。


冷淡聰明,知道人情世故,但是用不好它,就像她描寫小孩子「大人以為孩子什麼都不知道,但是小孩子隨時準備著說出來嚇所有人一大跳」,她知道人情世故和背後的利益糾葛但是不說出來就只在書中輕描淡寫地講,也說不上是諷刺,因為她並沒有瞧不起,張就像自己說的那樣是一個小市民,但是她自知,愉快地享受小市民的身份,人性中的醜陋和閃爍的美好都被她看見,她也沒有原諒或者褒揚,因為她把自己身處其中啊,怎麼也說不上她是傲慢,用不好人情世故罷了。真正的傲慢是把自己置身事外地批評。張說過魯迅罵中國是愛之深責之切,而她卻是深愛小市民的計較盤算,愛這個世界的塵土,有著人世的煙火氣息,對於這個世界張是非常親切的。她的高冷是來自她的天才,天才的朋友哪有那麼好當,不在一個思維階層怎麼溝通,所以又說她高冷,高處不勝寒罷了


在我看來,張愛玲骨子裡其實是很天真的一個人。

前段時間微博里有句話說,「我紋身,我抽煙,我喝酒,我混夜店,但我是好女孩」。雖說聽上去有些矯情和諷刺,但是,長大到現在,遇到過一些女生,倒是那些大剌剌的行事風火的,讓我覺得「好人」的概率是要大一些的樣子。因為他們並不懂得保護自己,或者懶得去保護自己,又或者是太中二不知道怎麼去做,所以才會五彩斑斕,好像活得很使勁,而不是一副「晴天安好」的模樣。是啦,我承認我是喜歡敢愛敢恨可以一起哭笑喝大酒的女生更多些。

所以看上去很厲害很高明很洞察一切的女子,可實際上呢,反而傻得很呢。

張愛玲看婚姻,是依稀華美的爬滿虱子的袍子。可在胡蘭成寫的婚帖上的,歲月靜好,現世安穩,愛玲好像相信得更多一些。不然她不會一次又一次為胡蘭成犧牲,退讓,如果她夠精明而又夠理性,如果她真看透了婚姻,又怎會和18歲少女一樣,表現得如此痴情?早年的家庭經歷讓她性子生冷,可內心裡,我覺得她對於溫暖和純粹的愛的嚮往比其他人來得更加強烈。不然,在《小團圓》里,她不會那麼留戀著和胡蘭成在雲水之歡時所看到的金色的永生。彷彿童年缺失的一切都在這絢爛迷惑而又短暫的愛里被彌補回來了,一切破損彷彿不存在,她可以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小女孩,被寵愛被保護。大概因為這樣好的東西她太愛了,不論胡蘭成是漢奸,又或是多麼渣的一個男人。只可惜真心錯付。

為什麼說張愛玲天真?因為她不會為自己謀劃。她要的純粹的東西被壞人看穿,壞人利用了她,給了她幻覺,而她交換了她的愛情身體金錢和才華。說說那些個會為自己籌劃的女人。比如林徽因。假如有機會能見到林徽因,相信她是清淡而素雅的,親切的和氣的,不似張愛玲濃墨重彩,冷峻肅殺。可是林徽因是理性而精明的,她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知道愛情是什麼,婚姻是什麼,所以能放棄徐志摩選擇梁思成,當然徐志摩我是當然不認可的作為丈夫的一個人,可以說林徽因是相當聰明的,充滿了入世的智慧。相比張愛玲,她更知道男人需要什麼,世界對她的期待是什麼,她把自己裝扮成外界期待的樣子,來獲得她所需要的事業,名聲,好的丈夫和所有的一切。

大概,俗語說,扮豬吃老虎,已經很好地概括了這所有的因果聯繫了。
只是,是豬是老虎,吃還是被吃。總是當局者迷。

再看看張愛玲的幾個作品吧。也充斥了她對愛情的理想。

很喜歡的《沉香屑 第一爐香》,薇龍愛上了喬其喬,聰明如薇龍,最後卻選擇了一個需要靠出賣自己肉體去養活的男人。倒是有些張愛玲和胡蘭成的映射。這又是為什麼?說愛情是盲目的也好,說薇龍傻的也罷,而顯然薇龍不是傻的。在香港的交際圈混下去,人情世故不會差的。大概是她自己選的,願賭服輸。就算是這樣的結局也要堅持當初最開始愛上喬其喬的美好的樣子。和與胡蘭成在一起的金色的永生,又有多少二致呢。

又比如《傾城之戀》的白流蘇和范柳原。張愛玲筆下少有的完滿結尾。范柳原有多愛白流蘇,不得而知,大概是有點愛的,可是卻又踏不出現實的禁錮。白流蘇呢,喜愛范柳原本身和他能帶給她的生活,都是有的。兩個人玩著成人的遊戲,都是高手,卻又不肯越過雷池。最後還是頃了一座城,來成全他們兩個的愛。張愛玲心裡是期待這樣的愛情的,只是現實的羈絆太多,多希望有這樣的一座城可以為愛玲而傾倒,成全她的愛情。

《色戒》。只看過電影版。看了兩遍。李安導演一次都沒有讓人失望。王佳芝做卧底最後卻愛上了易默成。易默成是個漢奸,但其實也是受日本的控制。注意他的秘書張先生。到底是精神上戀愛,還是因為肉體的交織導致了感情的變化,我不得而知。易默成也是愛王佳芝的。只是最後迫於整個環境也還是得殺她,必須得殺。倒不是易默成喪病。最後愛玲還是投票給了愛情。而不是一個冷血的卧底女殺手,和對方老大顛鸞倒鳳,但是內心冰冷如鐵,殺起人來毫不留情。這樣的話,是美國大片的風格了。

所以我覺得張愛玲是最聰明的,也是最傻的,最天真的,也同時惹人戀愛。她內心的小女孩在亂世里終究沒有遇到牽起她手的良人。

——————————————————————分割線
拍好看的皂片 寫可口的文字 到處走走 寫寫代碼 關注我的公眾號呀 janehwzn

http://weixin.qq.com/r/a0PUzOnEkbTura2v9xZ5 (二維碼自動識別)


來看看我的個人網站呀 http://herfashionscript.com


1.她什麼都懂,但還是忠於自我。
比如她在解放後,改了十八春的結局迎合共產黨,卻仍然在開文藝座談會的時候穿了與其他人格格不入的旗袍。最後去了美國。

2.她想法很浪漫,對人卻很尖刻。
她姑姑告訴她爺爺奶奶並不是像野史上記載的那樣才子佳人般的傳奇相遇,她就簡直聽不進去。她喜歡磕頭,喜歡追究自己家的舊事。但她寫的文章又都是罵這些舊禮教的,金鎖記寫的就是她的親戚,後面這家親戚看了書怒和她家斷了聯繫。她喜歡她媽的反抗精神,裹著小腳還能上阿爾卑斯山上滑雪,有風情懂情趣,但她也尖刻她媽「只是要人愛她。
圖為張愛玲母親

3.她把自己武裝得冷漠自私,只是因為善良。

她為了胡蘭成打胎【此條有誤,應該是為了第二任丈夫打胎,感謝提醒!】容忍胡蘭成在她面前提遇到的護士小周,她還體諒他為什麼偏愛小周,因為小周頭髮卷卷的,像她媽媽和她描述的年輕女孩該有的模樣。但她書中說起這一切的時候,很平靜,好像再說別人家的事,還帶點冷笑。
她看到弟弟被她爸和後媽折磨,躲在廁所里哭,要攢錢給她弟弟。但她後面也說了自己看不起他弟弟。其實很可憐,但她總要把自己說得沒事人似的。
因為她說她自己「不喜歡大驚小壞。」

一直都心疼她,從書到她這個人都在不停被消費著。她沒死胡蘭成就寫信來討要他們的情書可以讓他寫他的《今生今世》,她沒死她的弟弟就寫了關於她的書,她沒死三毛也寫了《滾滾紅塵》映射她和胡蘭成…即便是當代,她也養活了多少所謂的大學中文教授,文壇作家,誰都覺得是她的知己但她卻心臟病突發孤獨地死在美國的寓所里。據說臨死前她看著自己在燈光下映出的影子,叫它媽媽,只有媽媽。

一切關於張愛玲的乾貨請大家去看她寫的《小團圓》和《對照記》。
另外就是《海上花列傳》,張愛玲曾經極推,還為其翻譯(因為文章對白多用吳語寫成)。


張愛玲在中國文壇的顯赫名氣以及她一貫的冷冽筆鋒,總讓人誤以為她遺世獨立不食煙火。其實她只是強迫自己藏起柔心站在局外看紅塵。她生逢戰亂,童年為家庭所傷,成年後被胡蘭成拖累,晚年孤死他鄉。一代文壇才女終生孤苦飄零。想來不免痛惜,又不禁問,何以至此?

近年印發的張愛玲遺作《雷峰塔》、《易經》、《小團圓》被視為她本人的自傳,分別講述了張18歲前、18-22歲、22歲及以後的三段人生經歷,一定程度上披露了她情感黑洞形成緣由。以往的張愛玲傳記總在陳述她一生為兩個男人所累,一是父親,再是胡蘭成。《易經》推翻了這番論點。

張瑞芬在導讀中提及:「一般人總以為父親和胡蘭成是張愛玲一生的痛感,看完《雷峰塔》與《易經》,你才會發覺傷她更深的,其實是她母親」。

張愛玲亦在書中寫道:「不!琵琶想大喊,氣憤於露像個點頭之交,自認為極了解你。爸爸沒傷過我的心,我從來沒有愛過他。」琵琶是書中愛玲,露是母親。

童年父母離異,母親遠走英國,張愛玲先是跟父親後母同住。後來母親回國,她便遷出父親的家,住入母親、姑姑租來的公寓。在由三個女人組成的公寓里,張愛玲明顯與姑姑更為交好,對母親則是帶著生份的疏離。不是不愛母親,是不知如何親近,況且母親總在抱怨被張愛玲拖累。


張愛玲極其敏感。母親口頭禪「為了你,我如何如何」,張愛玲聽來深感負罪。後來在香港求學時,母親再次提及,張笑著反駁,「我一直非常難受,花了媽那麼多錢。我不該帶累了媽。不用在意我,葬送了這麼多年,不值得。」母親聞言陷入沉默,爾後告知張,她準備再婚,「也都是為了你」。

這種沉重的負罪感或許正是張母女情感疏離的最根本原因。但追根尋因,母親所作所遇都為了女兒嗎?未必。

其一,書中描述母親的婚禮如同葬禮,母親是裹著紅頭布的屍體。父母兩人的婚姻沒有感情基礎,母親嫁給父親是為了向社會證明自己是處子之身,以便證明日後離婚不是為了其他男人。母親開放的婚姻態度及追求自由的天性決定她必須離婚。不是為了女兒

其二,《易經》雖未細述母親為何從英國歸來,但可知即使歸來她也仍作了再次離開的打算,暫時滯留上海,因為她的錢借給了姑姑。不是為了女兒

其三,張在香港讀書的暑假,母親來信婉勸張不需歸家。爾後母親來到香港,是因為她決定再嫁國外,需到香港中轉。不是為了女兒

其四,母親決定再嫁,是因為她想要一個後半生的依靠。不是為了女兒

「都是為了你」這句話太過於熟悉,時今仍掛在各式母親嘴邊。明明是一個成年人自身的正常行為,承載著種種私心私願,為人父母者偏不顧事實,把帳強記在一個稚子幼兒身上,以彰顯自我的無私與偉大;萬一行為失敗,還可順勢推脫非我所願。這種做法說穿了不免陰暗詭異,欠乏愛之光明磊落,卻常見於人生中最初最親密的人,施與你身。細思膽寒。

我時常警惕自己不要成為這種母親。說到底,孩子並無權利選擇父母,是為人父母者選擇把孩子帶到世上來。既生之,則有責撫養之成長,爾後得體退出。而非將自身想法或遭遇之緣由強加孩子身上。一個成熟的母親,敢於一人做事一人當——我可以為你付出一切,可所做一切不只為了你,同時也滿足了我想要成為一個合格母親的心情,實踐了一個母親的自我要求及人生願望。這份感情付諸你身並非希求回報,你只管大步往前走,追逐值得擁有的未來。直至某天你也停下來,成為一個母親。

此外,母親從不對張愛玲作出肯定,亦不肯對她付與真誠的信任。在她8歲畫作登報時,母親只淡淡一句在國內畫家沒有出路,「她母親對兒女的態度仍是舊式的,很節制,從不誇獎,怕會慣得她太過自負」;在她獲得教授資助獎學金時,母親借故衝進她正在洗澡的衛生間,上下打量狐疑她為此付出了身體。

張愛玲對這種輕飄飄又冷冰冰的母愛深感不適。兩人母女一場,似乎為了彼此折磨。若從未動情也好,偏張渴望一份母愛,渴望藉此與世間繫上關聯。最終母親辜負了她,她亦辜負了母親。在母親離開香港後,適逢戰亂,她想如今報平安亦不知報與誰,姑姑不會關心,惟願告知鄉下的老媽子。她甚至沒有想起母親,當是斷絕了關係。

事實上,張愛玲曾認為母親是世上最美麗的女人。她自知不及母親貌美,便努力在功課、舉止上向母親靠近。她的功課總是最好的,舉止也總得體有禮,她在努力盛放,為襯托母親的美麗而盛放,窮其所有想要獲得母親的認可。可惜母親只愛自己,儘管她口口聲聲一切為了愛玲。

張愛玲與母親間不對等的關係,成為張愛玲心中深裹肉里的刺,碰不得,剔不得,觸及都是鑽心的痛。看慣張愛玲寫他人的冷情冷意,看她回過頭來寫自己,更是刺骨的寒冰。原應最親密、最信賴、最安全的母愛何以化成傷人利器?

答案許是沒有找到愛的均衡點。無論父母之愛、男女之愛、兄妹之愛或是朋友之愛,每份健康持久的愛都有一個均衡點支撐。

為人母后,愈發覺得建立健康、對等的母女聯繫尤為重要。

它應剋制,但非吝嗇說出我愛你;

它應信任,但非任其胡作非為;

它應得體的退出,但非不聞不問。

不能漠不關心,那將殘忍切斷孩子與世界最初聯繫;

不要傾盡全力,它與漠不關心一樣可怕。

適度最好。人與人之間最舒適的距離不是緊密相擁,而是承載在均衡點兩頭的只臂之距。這個安全距離,可傾聽,可後退,可指點,容轉身。

若一個女子曾被母親適度愛著,她長成母親後亦會適度愛人。

願每個女兒都被適度相待。

走得再遠的閱讀
終將回歸生活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夏初啟(xiachuqi277)
與你共讀好書

http://weixin.qq.com/r/n0RsdA-EYlIdrUsX9xGN (二維碼自動識別)


創建於 00:04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評價張愛玲,胡蘭成是繞不過去的一個坎。文史學者房向東《漢奸的性愛問題》一文,開篇即引用何滿子先生的話來表達對張愛玲的憤慨:「大節上的順逆是非哪個民族都重視,絕不會像中國某些人這樣,向喪失大節的叛(棍)徒獻玫瑰花而行若無事的。」

與迅哥這樣的大家比較,張愛玲格局太小,不是很喜歡她的作品,但對她因為與胡蘭成的婚姻而屢招「修理」,我始終不以為然。

二戰期間為法西斯背書,是埃茲拉·龐德的人生污點,難道能夠因此否定他意象派大詩人的地位?何況,張愛玲又不是什麼漢奸,作文行事從未涉及政治,獲聘所謂的「大東亞文學者大會」代表,她亦潔身自好,敬謝不敏。

《漢奸的性愛問題》甚至從《小團圓》疑似筆誤的「子宮頸折斷」(醫學上並無「子宮頸折斷」的說法,可能是宮頸糜爛或引產導致的子宮撕裂),推斷出「胡蘭成對她的摧殘和蹂躪如暴風驟雨」,「胡蘭成外表不像李逵,卻也有一股李逵一般的黑旋風」,幻想「她的波濤洶湧的大海呼喚著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一些!」

張愛玲說:因為懂得,所以慈悲。沒有基本的醫學常識,奢談「性愛問題」,結果可想而知。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因為不「懂得」自己,張愛玲這位漢語言文學罕見的才女,一生情路坎坷,滿腔怨憤自筆尖噴涌而出,文字陰冷、峭拔,剖析人情世故犀利如刀。

1943年8月,22歲的張愛玲在上海《萬象》月刊發表《心經》,借「有一種奇異的令人不安的美」的許小寒,一吐戀父情結之塊壘:兒時「是最可留戀的時候,父女之愛的黃金時期」,對自己感情生活的彷徨和痛苦作了最直白的文本宣洩。

1944年7月,張愛玲在《天地》月刊發表自傳性質的散文《私語》:「向來覺得在書上鄭重地留下姓氏,註明年月,地址,是近於啰唆無聊」的她,「卻很喜歡」父親1926年在一本書上留下的英文題示,「因為有一種春日遲遲的空氣」,勾起了她兒時在天津的美好回憶。

父母離婚,她「表示贊成」,對母親遠走法國,「沒有任何惜別的表示」。

她知道,父親寂寞的時候才會喜歡自己,「父親的房間里永遠是下午,在那裡坐久了便覺得沉下去,沉下去。」

聽到父親要再婚,張愛玲悲痛地哭了,「只有一個迫切的感覺:無論如何不能讓這件事發生。如果那女人就在眼前,伏在鐵欄杆上,我必定把她從陽台上推下去,一了百了。」

與後母、父親的爭吵和撕打,致使掙扎在情感激流中的少女張愛玲,對歲月發出了「可愛又可哀」的感嘆。說不清道不明、難與人言的痛苦伴隨了她的一生。

1943年11月發表的《封鎖》,別人只道是無病呻吟,而胡蘭成讀出了作者對人性、人情的非凡洞察。比張愛玲大15歲的胡蘭成,成為張愛玲最佳的移情目標和情感生活的救命稻草,不顧使君有婦、謾罵以及扇耳光一類的羞辱,毅然投入大漢奸的懷抱,甚至跟胡蘭成的情婦同桌吃飯,言談甚歡。

張愛玲說:「我們只看見自己的臉,蒼白,渺小:我們的自私與空虛,我們恬不知恥的愚蠢。」

孤獨面前,人人平等。

1945年日本投降,樹倒猢猻散,風流成性的胡蘭成逃亡溫州期間依舊拈花惹草,同時接受張愛玲的稿費資助。1947年6月10日,張愛玲終於到了夢醒時分:

「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經不喜歡我了。這次的決心,我是經過一年半的長時間考慮的。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也是不看的了。」

請注意:我不喜歡你,是因為你早已不喜歡我,而且是經過長達一年半的時間考慮才做出的決定。萬般無奈,一言難盡。

張愛玲的劇本《不了情》(男主夏宗豫比虞家茵大10歲),1947年被導演桑弧搬上大銀幕,兩人的戀情非常短暫。對於張愛玲來說,僅比她大5歲的桑弧實在是太年輕了。

一個男人,唯有兼具文學的志趣、長輩的呵護與愛人的溫柔,融親情、友情、愛情於一爐,創造出綿長而又強烈的激情氛圍,才可能俘獲她那顆敏感、脆弱、容易受傷的心。

1956年3月13日,35歲的張愛玲來到美國新罕布希爾州的麥道偉文藝營,與體弱多病、比她大了整整30歲的左翼劇作家賴雅邂逅相遇,很快陷入熱戀,於8月18日結婚。婚姻生活雖因經濟困難窘迫不堪,但夫妻二人相濡以沫,情感甚篤:

1958年9月1日,賴雅在日記里寫道:「愛玲幫我搓揉後背,帶著對父親的仰慕,真舒服。」賴雅癱瘓在床兩年,大小便失禁,全由愛妻精心照料。

1967年10月8日,賴雅去世,張愛玲就此掩上情感的門扉,至死以賴雅為姓。

張愛玲私生活的批評者們應該已經注意到:自命風流、自私自利的胡蘭成與同情弱小的馬克思主義者賴雅,唯一的共同點就是他們的年齡遠遠大於張愛玲。

有時候,奉獻也是一種索取,是對自己孤苦靈魂的安慰。

1978年4月11日,《色,戒》於台北《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發表,「域外人」斷言這是一篇「歌頌漢奸的文字――即使是非常曖昧的歌頌」。(《不吃辣的怎麼胡得出辣子?――評〈色,戒〉》)

只向愛人低頭的張愛玲當即反駁:「我寫的不是受過專門訓練的特工,當然有人性,也有正常的人性的弱點,不然勢必人物類型化。」(《羊毛出在羊身上――談〈色,戒〉》)

上綱上線的「域外人」固然表錯了情,張愛玲又何嘗不是言不由衷,將錯就錯。

《色,戒》少女和成熟男子的愛恨纏綿,不過是戀父情結的再次投射;情色間諜的包裝和令人不寒而慄的慘烈結局,既是作者「愛就不問值不值得」的感情宣言,也是對自己傷痕纍纍的青春的祭奠。

《漢奸的性愛問題》的作者認定「張愛玲就是我心目中的林妹妹」,令人哭笑不得。低到塵埃里開出花來,那是人家心甘情願;疼痛、謙卑、柔弱之外,上海玫瑰率性、剛強——

1946年11月出版《傳奇·增訂本》,張愛玲以《有幾句話同讀者說》為序:「有許多無稽的謾罵,甚而涉及我的私生活,可以辯駁之點本來非常多。而且即使有這種事實,也還牽涉不到我是否有漢奸嫌疑的問題;何況私人的事本來用不著向大眾剖白,除了對自己家的家長之外,彷彿我沒有解釋的義務。」冷如冰霜,傲若寒梅。

漢語文學對男人的描畫高踞東方之巔: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

沒想到詩經、稼軒、水滸、迅哥、郁達夫之後,寫男人寫得最好的居然是張愛玲!

男人的眼淚不好寫,《紅玫瑰與白玫瑰》一出,誰與爭鋒:

嬌蕊道:「你呢?你好么?」振保想把他的完滿幸福的生活歸納在兩句簡單的話里,正在斟酌字句,抬起頭,在公共汽車司機人座右突出的小鏡子里,看見他自己的臉,很平靜,但是因為車身的嗒嗒搖動,鏡子里的臉也跟著顫抖不定,非常奇異的一種心平氣和的顫抖,像有人在他臉上輕輕推拿似的。忽然,他的臉真的抖了起來,在鏡子里,他看見他的眼淚滔滔流下來,為什麼,他也不知道。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身世之嘆結合自然現象,藝術境界很高;車身搖動、臉部顫抖可謂異曲同工:客觀糾纏主觀,猝不及防,痛徹心扉……

1995年中秋,張愛玲香消玉殞。生命這襲爬滿了虱子的華美的袍,終於不再給一代才女增添「咬嚙性的小煩惱」了。倘若看到當下鑼鼓喧天一地雞毛的文壇,她會發出「可愛又可哀」的感嘆嗎?


1

1950年,30歲的張愛玲已經與胡蘭成離了婚,現世安穩,歲月靜好的承諾一別兩寬。拋開她的光鮮亮麗,遠遠望去,這個三十歲的女子,也與其他漸漸有了皺紋的婦女無異。

她被丈夫劈過腿,離了婚,與某個著名導演有著曖昧不明的關係。

但另一面,她依舊燦爛風光,應邀寫了電影劇本,話劇《傾城之戀》也在不斷上演,這一年,她用筆名梁京在亦報發表長篇小說《十八春》,這是她擅長的角度,中層家庭里的情愛糾纏,這部小說更為大家熟知的名字是《半生緣》,人生間的顛簸流轉在她顧盼生輝的目光和犀利的筆觸下成為經典。

在《十八春》中張愛玲寫道:「 對於三十歲以後的人來說,十年八年不過是指縫間的事,而對於年輕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那是顧曼楨與沈世鈞的三十歲,也是張愛玲的三十歲。

電視劇《半生緣》劇照

《十八春》的名稱由來源於京劇《紅鬃烈馬》。裡面有王寶釧困守寒窯十八載的青春年華。

十八春,一個春字無限恨意。

張愛玲說她好比擱在寒窯冰箱里的一尾魚,整個人都被凍住了,在那些個奼紫嫣紅的歲月里,一個痴情女子凄寒地走完了她的一生一世。

這個20多歲就在十里洋場的大上海成為傳奇的女子,30歲的時候有沒有遭遇中年危機呢?

2

關於張愛玲的文章看過萬千,竊以為都比不上胡蘭成的一句:張愛玲是民國世界的臨水照花人。

臨水照花一詞最初是形容林黛玉的:「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最終,用以讚美張愛玲也是出奇地契合。

這個形容,她很喜歡。他是懂她的,她說過:「因為懂得,所以慈悲。」也因為懂得,所以才有了相愛。

這是30歲之前的張愛玲。

確切的說,是24歲到27歲的張愛玲。

1944年11月,胡蘭成在報紙上讀到一篇《封鎖》,讓他對這位作者充滿了期待,從蘇青處得到地址後,第二天就登門拜訪,心裡想的是:「想把能發生的都發生了。」

張愛玲與他對坐暢談了5個小時,後又把刊登在報紙上的照片贈予胡蘭成,背面寫著:「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

1947年6月10日,胡蘭成收到張愛玲的訣別信,「我已經不喜歡你了。」

彼時他在逃亡的路上喜歡上護士小周,又跟斯家小娘秀美過起了日子。

「愛過之後的心,像被水洗過一樣潔凈。」胡蘭成的背棄,確實令張愛玲悲戚,可她依舊淡淡地說:「倘使我不得不離開你,不會去尋短見,也不會愛別人,我將只是萎謝了。」

她信中還附了三十萬元給他,那是她新寫的劇本《太太萬歲》與《不了情》的稿酬,他逃亡兩年,基本都是她寄錢來,最後訣別仍如此。

只有短短三年,卻是張愛玲一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她同他講漢樂府的詩,「來日大難,口舌乾燥,今日相見,皆當喜歡。」她不是不清楚胡蘭成的「漢奸」身份,但是能愛一時一刻,便有此刻的歡喜。

她也講甜膩的情話,說「你這個人,恨不得拿香包給你包起來,整日戴在身上。」

胡蘭成說日後時局變動,或要逃亡,她笑著說:「那時你變姓名,可叫張牽,或叫張招,天涯地角有我在牽你招你。」

當初我看到這句話時,想到了所有浪漫愛情里的女主角。

「胡蘭成與張愛玲簽訂終身,結為夫婦。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這簡單的兩句話都是由他們合寫的,當時的情懷可見一斑。

張愛玲的這場戀愛似乎用盡了她的氣力與才華,從此再沒有寫出過年輕時候那樣的文字,《沉香屑》已成往事,《傾城之戀》也變成了回憶。晚年有一本遺作,實際也是從溫州回上海那段時間所寫,名曰《小團圓》,滿篇都是胡蘭成的影子。

3

寄給胡蘭成的30萬元稿費是《太太萬歲》和《不了情》這兩個張愛玲寫的劇本收入,1946到1947年間由桑弧導演,在上海大獲好評。

1975年,55歲的張愛玲在《小團圓》里寫下另一句為世人熟知的情話:「雨聲潺潺,像住在溪邊。寧願天天下雨,以為你是因為下雨不來。」

「你」,是導演桑弧,胡蘭成之後,賴雅之前,張愛玲與桑弧的緋聞也曾刊登在當年的小報上,只是兩個當事人,從來沒有發表過隻言片語。

張愛玲與桑弧的戀情屬實嗎?事隔多年,兩人皆對此事諱莫如深,關於他和她的那些事兒,我們還是要去《小團圓》里尋找痕迹。

桑弧在《小團圓》中的化名是「燕山」。燕山和小說中的盛九莉(張愛玲的原型)談了一段無疾而終的戀愛。

《小團圓》里寫自己初與桑弧的見面:「燕山來了,含笑走來在她旁邊坐下,動作的幅度太大了些,帶些誇張,她不僅想起電車上的荀樺,覺得來者不善,近於『樂得白撿個便宜』的態度,便淡笑著望到別處去了。」

燕山在電影公司的老闆那裡認識了九莉,想把她的小說改編成電影,三個月後,他跟另外一個人來找她,之後,張愛玲就寫他們依偎著坐在黃昏里了。

「九莉的心裡永遠沒有底,她從來不覺得,他最終想要跟自己在一起。」

愛玲在桑弧面前有隱隱的自卑, 因為「他是這樣青衫磊落的有成青年,家世清白,相貌英俊,在他面前,她自慚形穢。

」兩人一塊去看電影,出來時,她感到他的臉色變得難看了,她照照粉盒裡的鏡子,發現是自己臉上出了油。——那粉盒,也是認識他之後才有的,她為他試著學習化妝。」

他不曾公開他們的關係,「出於自尊,她自覺地不去問他們的將來,卻也在心中暗暗地擬想過與他一道生活的情景」。

反正,張愛玲寫桑弧,比寫胡蘭成時更為小心翼翼,有點情到濃時情轉薄的意味。

用力愛過的人,再去愛的時候,總怕撐開舊日傷口。

1950年,張愛玲寫小說寫劇本,筆名是梁京。

這個筆名是桑弧為她擬的,取「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的意境。

《色戒》小說寫得殘酷,王佳芝跟易先生之間沒有那麼多有的沒的,她一步步把易先生引向他們布下的陷阱,卻突然之間,被老易的一個神情打動,心中一聲轟然:「這個人是真愛我的」。

電影《色戒》劇照

這樣的話,在《傾城之戀》中也出現過,白流蘇與范柳原走在斷牆殘壁下,范:「有一天,我們的文明整個的毀掉了,什麼都完了,燒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許還剩下這堵牆。流蘇,如果我們那時候在這牆根底下遇見了... ...流蘇,也許你會對我有一點真心,也許我會對你有一點真心 。」

這讓人不禁想到張愛玲的愛情境遇,或許那時候的她,還是想要現實中的一點真心。

後來有知情人說起內幕,當年是桑弧的家裡不同意這門親事,原因是遭到了大哥和家裡人的反對,他的家裡人認為張愛玲靠寫作為生,沒有正當工作,當時在社會上並不被看好,同時也許知道了張愛玲與胡蘭成的那段婚姻。

與胡蘭成的情事已經讓她身心俱疲,而此時與親密接觸的導演桑弧那些晦澀不明的感情也如懸崖峭壁。

桑弧安然幫她做些拾遺補缺的事,幫她寫書評,大張旗鼓地推薦,帶她去朋友家,想幫她謀點事體,同時,他訂婚。

小報上登出他新婚的消息,他擔心她看了受刺激,託人去報社說,不要再登關於他私生活的事。他知道她的心碎。

作家西嶺雪在《張愛玲與電影的華麗緣》一文中有所記述:「去國後,她絕口不提胡蘭成,亦不肯提起桑弧,每每好友宋淇問起,她只說:』你不要提,你不要提。』

張愛玲於1952年動身去了香港。

張愛玲與桑弧從此再也沒見過面,他們好像是兩顆流星,擦肩而過,碰出火花,但很快又轉還到各自的人生軌道中去了。

4

1955年秋天,張愛玲從香港移民美國。

移居美國幾個月後,她求助於某個基金會組織,加入了免費提供食宿的文藝營,在這個文藝營的沙龍活動中,她遇見了美國白人作家賴雅。

張愛玲在人群之外聽著這位白髮長者講著好萊塢的種種笑話,突然回頭兩個人眼神相遇,張愛玲心中一動,腦海里湧起這樣的句子:「這張臉好像寫的很好的第一章,讓人想看下去。」

這是她與賴雅的初相見。

人群中初初見你,獨自美麗。

不知道這是不是有點像《情人》中的畫面,比起你年輕時的容顏,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容顏。

賴雅在作家圈中名聲極高,一度被認為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作者。後來卻每況愈下,

和賴雅相戀後,張愛玲發現自己有孕,告訴賴雅,賴雅寫信向張愛玲求婚,同時希望她能打掉孩子,因為按照兩個人現在的狀況,是不能負擔一個孩子的生長教育。懷孕後的張愛玲選擇了墮胎。

《小團圓》中關於這段墮胎經歷,描寫得令人毛骨悚然,請了私人醫生來家中墮胎,然後張愛玲自己把胎兒衝進了馬桶里。

做完手術,「翻江倒海的吐」,「看著抽水馬桶里10吋高的這麼一個男嬰,恐怖到極點,就衝下去。」

婚後兩年,賴雅便因為中風卧床不起。

張愛玲為了寫劇本賺取兩人的生活費在香港和美國兩地往來。

40歲的張愛玲,在飛機上寫信給賴雅抱怨:「自搭了那班從舊金山起飛的飛機後,我一直腿腫腿漲。看來我要等農曆年前大減價時才能買得起一雙較寬鬆的鞋子……我現在備受煎熬,每天工作從早上十時到凌晨一時。」

讀到張愛玲信中的句子「要等到農曆年前大減價時才能買得起一雙較寬鬆的鞋子」時,我好像跟著她,從24歲活到了40歲,真累啊!

她那麼高傲華美的人,在自己的人生中,也是不停地愛,不停地找愛。

但是她是堅強的,她沒有把自己的艱辛訴諸筆端,她選擇了承擔自己的命運。哪怕從中年開始便背負著它踽踽獨行。

若是到了現在,不管是拿著保溫杯泡枸杞也好,自黑90後的中年女子也好,總之總有體面一點的姿態活下去。

她選擇了活在屬於她的時代,既然不能決定怎麼生,怎麼死,但是可以選擇怎麼活。

要愛要恨,要活要死,都是我自己的事。

因為內心有足夠篤定的選擇,危機也就不再成了致命的東西。

文藝女青年的軟肋不過是沉迷多年不願醒來的美夢,也知道理智現實、權衡取捨不失為更加高明的生活智慧。

以張愛玲的資質,她不見得不明白什麼是更好的歸宿,卻依舊做出了如今我們都看得到的選擇。

這才是我們心中的張愛玲。


如果她看到這個問題一定會說,
我是什麼人干你何事!


很高冷,自私,敏感,內心絮叨的人,但真的很懂得用文字表現一些情感,如果再生活中,我不會和這樣的人做好朋友,只會敬而遠之,甚至是討厭


我最愛她寫的一句話:「盡我最大努力,別的管他娘!」
----
沒人比她更知道俗,
更沒人比她俗得漂亮!


是我認知里,極為喜歡的人。至少從初中接觸到現在。
想起她來印象是像浸透了花湯的絲線,陰涼,潤澤,柔韌,或者在風雪裡淬過的繡花針,不是刺你。而是摩擦過去,綉著一副只有一個人的圖景。冷靜,艷麗,自顧自。
字句艷麗的人有許多,張愛玲只有一個。


ps,太晚了,先碼住答案,寫點碎片吧。明天再接著寫。


明明心中有一團火 卻裹著冰涼的外殼冷艷地傲視群芳


是我們都想成為的那種擺脫世俗活得自由瀟洒的人,也是那種如果身邊有的話我們是不願意和她做朋友的人。


有腔有調 天真 真誠 天才 敏銳的感性和幽默感 善於寫實 人事上洞悉分明 水晶心肝玻璃人 但方法論卻是拙的。
活得太明白,又太不明白了。
有點像黛玉,又靈 又通透 又有點痴。
和黛玉的不同:對於自己的傷口她沒有哭哭啼啼 而是戲謔著自嘲著過去的 想一想更悲傷了。
《小團圓》真是愛不釋手。
自己有深愛的人的時候,更覺得寫得已臻絕跡。
掬水月在手,入木三分


她是個怎樣的人 說實話 我無法用語言來表達
非要說的話 那她一定是一個對世間有著價值和貢獻的人
她世俗 冷漠 無情卻又多情
眾所周知 她從小便是一個文學天才
有人總把她與蕭紅進行比較 不管是文學方面還是做人方面
要真說的話 我自然更喜歡張愛玲
張是一個在愛情方面把自己放在塵埃里的一個人
而蕭紅卻是一個缺了男人就不行 把自己的人生放在了塵埃里
張愛玲出身一個落敗的名門貴族 即使落敗 但骨子裡的那一種驕傲和高人一等是與生俱來的
因為家庭原因 她所受到的教育是先進的 開放的 而她自己也是很獨立的 脫離家族 自己靠才華謀生
而文學在她的筆下 才有了生命
我喜歡她的清冷 她的驕傲 她的敢愛敢恨 她勇敢又堅強
她有著敏感的靈魂與精緻的生態
她風韻猶存
她本人就是傳奇


張奶奶的生,我沒趕上。死,卻有幸參與~1995年,9月,我也擁有過這段時間,這是她最後的時間。也是她早知會如此的時間。除了每日需與不甚擅長的生活忙碌,剩下的時間便可以無人打擾的活在自己的思緒中,玩味著自己的眷戀,她放不下的上海,她雖然離開了那裡,卻又終身活在那的記憶里,這種一種怎樣的感情,對那個其實充滿戰亂不堪生死離別時代的深情,這是一個傻女人。


一個因為被甩而導致三觀不正的女人。


把人性看得透徹,清楚人心的涼薄,卻還是義無反顧地去愛。


嚴歌苓是女神,三毛是知交、大姐姐,而張是敬仰、愛慕的人。


在廖廓的人間劇場,一個人從開場走到落幕,是多麼不易。浮沉幾度,回首曾經滄海,她最終選擇華麗轉身,遠走天涯,冷傲如她,從不輕易愛上一個人,亦不輕易辜負一個人。她是令人真愛的女子,亦是不會老去的靈魂。


推薦閱讀:

當張國榮遇上張愛玲,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你認為張愛玲的作品中,哪一部小說或是哪一篇散文最為悲涼?
三毛和張愛玲的對比,哪位達人能給談談? 感激不盡?
《傾城之戀》到底是不是在說愛情?
張愛玲的《愛》究竟表達了什麼?

TAG:張愛玲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