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學院讀書是什麼感覺?

傳說中的"高中復讀五年"是真的嗎?

醫學知識的學習,到底偏理解還是記憶?用的到數學嗎?

就業怎麼樣?培養一個醫生到底要多少年?

如果做到工作中理性的把人當成機器,回到生活有把人當成活生生的人呢?解剖課是必過的坎嗎?


以一句半開玩笑的話為引子吧:升官發財請走別路,貪生怕死莫入斯門

先作為概況回答題主的疑問,私貨在後面:

傳說中的「高中復讀五年」是真的嗎?
無論什麼專業,什麼學校,都有勤奮學習和得過且過的人,但醫學院的學習氛圍往往是同校最好的之一。

醫學知識的學習,到底偏理解還是記憶?用的到數學嗎?
個人認為記憶比理解重要得多。當然會有理解起來比較困難的部分,比如初學酸鹼平衡和心電圖,但仔細想想也並非想不通。但想通了仍然有大量的東西需要背下來。數學知識主要是統計學和流行病學,而且是在做科研的時候才會用到。

就業怎麼樣?培養一個醫生到底要多少年?
就我們這個北方地級市而言,我家鄉的縣醫院前年招收了第一批碩士,市人民醫院的重點科室已經很多年只招收博士了,當然我們這種小地方,名校博士不多。高考後,讀到博士畢業至少需要8年(八年制,本碩博連讀),多的話……本科5年+碩士3年+博士3~4年。將來據說要推廣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如果你的碩士是科研型,那麼就業後還要進行3年的轉科。「培養一個醫生需要多少年」如果單追究數字可以有很大的浮動,但「25歲-30歲成為一名正式住院醫」應該可以覆蓋絕大多數人。至於多久能獲得較大的獨立性,不同科室差別很大,「獨立」的標準也不盡相同,不贅述了。至於收入,同樣是不同科室相差比較大。而做醫生,絕大部分人是發不了財的。你看到的業界頂端的人物,不能代表全部——而且你知道他熬了多少年才到今天?

如果做到工作中理性的把人當成機器,回到生活有把人當成活生生的人呢?解剖課是必過的坎嗎?
現代醫學「把人當成機器」其實是科技進步的結果,分工細化,每個科室在自己的領域專精程度越來越高,自然無暇在其他科室的知識上鑽得多麼深入。但作為一個醫生,工作起來是一回事,生活是另一回事,把二者分開是醫生們能保持正常生活心態的基本素質。而這些當然也會在求學的過程中逐漸完成。至於解剖,從事這個行業之後你會逐漸見到更「噁心」、更「重口味」的場景,但所謂醫者父母心,做醫生的怕臟怕累怎麼行。
關於解剖多說幾句,當我們第一次圍在解剖台旁邊的時候,所有的同學都是從高三剛剛過來的懵懵懂懂小青年。但即使是那些高中時見到蟲子都害怕的女孩子,也在很積極地往前擠(人太多,不擠在前面看不到)。第一次解剖課之前,我們自己也會想像得很恐怖,但到了教室才發現完全沒有什麼恐懼、緊張、噁心需要你去克服。當大家都在老師平靜的聲音里把這堂課當成一門普通的專業課(其實確實也是啊)的時候,課堂氣氛就是正常的課堂氣氛,跟你在高中的時候沒有區別(該聊天睡覺的還是會聊天睡覺的)。當然以後學到寄生蟲學之類的一開始也會覺得有點噁心,但很快也就習慣了。與以後你將面臨的挑戰相比,解剖只能算是入門的一個小小的階段吧。所以解剖課你必須得過(學分很高的),但算不上什麼坎。
(順便吐個槽:樓下有個回答說到女生問是不是陰莖的是真的么……求知慾這麼強一般都是女學霸啊,學霸怎麼可能向我等學渣詢問這種低水平的問題……)

如果涉及高考選專業想選醫學大類(臨床、口腔、護理,甭管幾年制),記住這個回答里的第一句話就行了:升官發財請走別路,貪生怕死莫入斯門

再加點私貨:
人民衛生出版社版的教材,真正還能稱得上有用的大致包括:
系統解剖學、局部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物化學(包括分子生物學)、生理學、醫學微生物學、人體寄生蟲學、免疫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診斷學(五年制就一本,七八年制分成了兩本,但內容差不多)、醫學影像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內外婦兒診大殺器!)、神經病學、精神病學、皮膚性病學、眼科學、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核醫學、流行病學、傳染病學、醫學統計學。

每一門都有用。而且是真正多少能用上的那種有用(相比於醫用物理學、西醫學生的中醫學、醫學倫理學之類的課,這些課當然也不是沒用,但對於一個醫生的專業水平影響有限)。

這其中,有些是作為一名臨床醫生必須學會的。不會病理生理,就不懂最基本的補液(你可以理解為輸液);不會影像學,就不會看片子(包括X線、B超、核磁、CT等);不會診斷學,就不會最基本的查體和判讀化驗單心電圖;而內外婦兒就是將來從事的行業的基礎——作為骨外科醫生你不能只會接骨頭,作為內分泌大夫你不能只會調胰島素,道理很簡單,你很少遇到只有一種病的患者。
也就是說,這些內容你至少都要知道些,未必精通,但不能不懂,是需要實打實地學會的,是作為一名醫生最基本的知識基礎。但是——五年七年出來,你仍然只算是「打了基礎」,因為這時你只是一名什麼都知道一點但什麼都不會的畢業醫學生而已。比如,藥理學告訴你各種藥物的作用機制,但不會告訴你各類藥物的常用劑型劑量用法用量,也不會告訴你同樣成分的藥物哪種好那種差一些,更不會告訴你什麼葯停產了而什麼更新更先進的藥物已經在使用了。
而上述課程里的另外一部分,是從事醫學基礎性研究需要的。在當今的體制下,不會搞科研的醫生難以在大醫院晉陞,因此基礎的東西,不學也會吃苦頭。
而這些東西……都特么真不好學啊……一群理科生,憑同等檔次的學校里不算太低的高考分數,考來醫學院,一天天過的是文科生一般背書的日子……道理同樣很簡單,你不可能在病人問你「大夫化驗單上這個指標是怎麼回事」的時候回頭翻書去吧。
所幸這些科目的難度幾乎是逐年遞增的,於是我們就經常遇到這樣的對話:

「師兄我要考解剖了怎麼辦啊……」
「解剖算個球,我要考生理生化呢……三理一化(生理病理藥理生化)必有一掛啊。」

「師兄我要考生理生化了怎麼辦啊……三理一化必有一掛啊。」
「三理一化算個球,我要考診斷呢……」

「師兄我要考診斷了怎麼辦啊……」
「診斷算個球,我要考內外婦兒呢……」

「師兄我要考內外婦兒了怎麼辦啊……」
「內外婦兒算個球,我要考研呢……」

「師兄我要考研了怎麼辦啊……」
「考研算個球,我要考規陪一階段呢……」

當你考過了一門狠課覺得自己很牛叉的時候,發現你翻過的不過是前輩們眼裡的球而已……

很多專業,不懂了可以隨時翻書,犯了錯誤未必造成人命關天的巨大損失,而醫生在門診、在手術台上是不可能隨時翻書的,犯了錯誤,就有可能誤診漏診、致殘致死,哪怕是很小的錯誤和疏忽。你可以覺得是危言聳聽,但我的很多老師都告訴過我類似的經歷,或者後怕,或者教訓。

於是你讀書期間,經常會遇到這些言論:
「幹嘛呢?又自習?你丫怎麼天天自習啊?」
「醫生好啊,掙錢多,還有紅包拿,還有回扣吃。」
「現在在哪高就呢?啊?你怎麼還在念書啊?什麼時候找工作啊?什麼時候結婚啊?什麼時候能獨立做手術啊?什麼時候當主任啊?這個月收了多少紅包啊哈哈哈哈……」
「你七舅姥爺/五表叔/二堂嬸/大姨媽×××不舒服,你給瞧瞧咋回事啊?」

總之,什麼重口味什麼的,都不是事。真正會讓你偶爾或者一直覺得後悔的,是上學期間,你的同學輕輕鬆鬆求不掛的時候,你天天自習,最後可能也只能求不掛;升到大三,你的同學們開始用大把的閑暇時間規劃未來,你真正的學業才剛剛開始(大三開始學診斷);畢業之後,你的同學或許也會考研,也可能不考研能找到尚可的工作,但不會像你一樣,想求最好的出路最好讀到博士(女生尤其關注這一點吧);工作之後,年屆30的你可能剛轉完一階段,正式成為一名住院醫——最基層的正式醫生。而這時候你面臨的,除了職業本身的忙碌(不是一般的忙碌,兩口子都是醫生的家庭幾乎是沒人有時間顧家的)和晉陞的壓力,還有層出不窮的醫患惡性事件、劍拔弩張的醫患關係、一邊倒的「良心」媒體和醫生被砍死之後一片叫好的社會輿論。當然,那個時候忙得焦頭爛額的你可能根本沒心思去管這些人都在嚷嚷些什麼。

當然,如果想做一名醫生,你的前途沒那麼多迷茫和冗餘的選擇——一路考下去就是了。你也不需要考慮過多其他的東西,學到了手藝和本事總是自己的。

個人經驗,不能覆蓋全部,但很多醫學生——尤其是真正想在醫學這個領域走下去的人,大多經過的都是這麼一條路吧。


本人學醫也有幾年了,感到一種溫柔的痛。

記得剛剛踏入醫學院那會,對什麼都期待,

然而幾年生活下來,只能說當時的我們太年輕。

  • 著裝篇:

首先先來說說服裝。


原來高中看了三年的《豪斯醫生》,《實習醫生格蕾》,裡面白衣天使啊,白衣少年簡直帥翻我雙眼。對於白大褂這種高逼格的服裝,在發下來之前全寢室都很期待。


心裡最初覺得應該是這樣的:

或者起碼這樣子

但是最後發現其實是這樣的

發現區別了嗎?


除了衣服的厚度,主要是袖口啊!!!

我知道這樣對我們做實驗的時候

更保險更方便點更不會弄髒衣服

但是這個設計實在極大降低了逼格

為什麼呢,我必須用一個組圖來表達我一直以來看到這個袖口的心情

這個心情叫「如何讓醫學生在患者面前更具親和力」

試想一下,如果最後一個圖不是在自拍,而是拿著一個饅頭,那捲縮的袖口部分再拍出來,那簡直更親切了。不過我不知道其他學校袖口是不是這樣,反正我看見的大部分都是這樣子滴。

但是即使這樣的袖口,擺擺POSE還是可以有很多逼格高的照片出來的,比如以下抓拍的

看↓

關鍵是看穿著白大褂做什麼,任何人專心致志做事的樣子都最酷,更何況是穿著白大褂的時候。

  • 實驗篇

那麼既然說到白大褂,那肯定不得不提醫學院里的各種實驗。

實驗起碼佔了我們醫學院生活的一大半啊!


網上說一到開學初每年進貨屍體什麼,言過其實了。

目前的現狀是,屍源缺少的問題都已經被放到兩會討論了。

在醫學院人體標本是很貴的,每年進貨不大可能,說法也不夠有禮。

在醫學院除了大一剛剛進來的時候,除了個別一些學生不懂事,會喜歡拍人體標本曬逼格外,大部分的人都把這些人體標本 尊稱為大體老師。

而解剖這些,真正有動手術刀的,大部分是臨床高年級的局解,或者研究生這些人,像護理檢驗藥學等非臨床專業的,其實除了在系統解剖的時候摸摸骨頭,看看標本外,醫學院里大部分的時候都只是和動物有關。有關人體的實驗,那可是很珍貴的,而醫學院學費比一些學校貴,也都貴在實驗這方面上。


當然,可別小看動物有關的實驗。


現在我們來介紹一下醫學院三大神獸

從蟾蜍到小白鼠再到大白兔。

如何一步步玩死自己。


蟾蜍還好,因為樣子丑,又會分泌毒液,大家對它也稍微小心點。見過最刺激的一次是做屈肌反射的時候。老師提來一桶東西,剛開始我們以為幹嘛今天做實驗還提了一桶蒸餾水,後來打開一看,滿是一片黑壓壓的蟾蜍。密集恐懼症的當時直接嗝屁,我就不上圖了。


最刺激的不是這個,而是老師叫我們徒手去抓。當時就有一個女同學哭了,有人跟老師報告要不讓這位同學緩緩。老師看著我們的眼睛,真誠的說,「你還是趕緊吧,不然好用的蟾蜍就都被挑完了。」


當時她聽了,就斯巴達了!

眼淚還沒幹,就直接挽起袖子邊哭邊抓了。

後來慢慢適應了,特么竟然還跟我搶起來了

「唉唉,你那隻看起來大一點,跟我換換吧。」


當時我就驚呆了···


要不要這樣,這妹子漢化太快了吧!!!

(PS:選大的是因為,有些蟾蜍太小又亂動,不好操作)


再說關於小白鼠的實驗就多了。

跟小白鼠比起來,蟾蜍不過是新手練級的初級任務。

簡單回顧的話,那就是關於小白鼠的N種死法。當然,網上拍的都是小白鼠,那看起來是有點可愛,可還有大白鼠啊!

你別看圖片上看起來白白的還很乖巧。


那是因為他們體毛是白的啊!!換成灰的看你嫌不嫌棄。

每次給他們打麻藥都要拎著他們的尾巴把他們轉好幾遍,把他們轉暈了才敢抓,它們動作可靈活了,除了嘴巴能咬,有前爪,還有後抓!

每次他們被我們惹毛了,毛都會豎起來,我們就只能讓他們休息一下,然後繼續轉暈了抓。大白鼠剛開始的時候都需要兩個人抓才能抓穩。一不小心被咬了,輕則消毒,重則可都得去醫院打疫苗。

當然老鼠里,也有乖的,比如豚鼠。

它真是我見過最溫順的鼠類!幾乎不掙扎。

對比一下,小白鼠得先抓了打麻藥再綁起來固定

而豚鼠呢,安安靜靜做個美男子

不過只拿它做了一次實驗,據說還是因為比較貴。


最後說說實驗里的白兔。

哎呀

在你們眼裡兔子是不是這樣的

或者這樣??

哎呀,起碼也要這樣

簡直可愛的360無死角,抱著一起睡都沒問題!萌萌噠,么么噠!


但實際上,僅僅從體型上,它們就有這麼大隻↓↓

這個桶也有兩米多長框,所以你自己估量一下,這兔子,你是一隻手捧不起來的。

我們固定都要兩隻手啊!!!

再看看這眼神

這睥睨的眼神,這高冷的表情!!

完全一副你們這群愚蠢的人類有木有!!!

如果上幅圖還感受不到,再看這一副

我天,再打麻藥前的兔王,眼神,爪子!戰鬥指數簡直爆表啊有木有


但是仔細想想,我們連它們膀胱都動了,也不能怪它們這麼不爽

但是,你不要以為麻醉了綁起來了就沒事。

以前一個同學把它固定後,看著兔子那一口門牙挺好玩的

還用手去彈它門牙

結果

.

.

.

.

.

.

.

.

.

.

.

.


竟然還能被咬了!!


打了一個月的狂犬疫苗

這就是小看神獸的下場啊。

醫學院的三大神獸就這樣簡單講完了,當然,說他們兇猛什麼的。其實都是因為在做實驗過程中一些正常應急反抗,或者有時候操作不當,造成他們痛苦,平時,它們還是萌萌噠!真的,兔王在上,我絕不敢說謊。&> &<


除了動物實驗這些,

像護理藥學檢驗等還要上更多操作實驗

於是,我們又總結了三大神器


first:價值不菲的初吻收割機,一次人工呼吸一個吻,用來學習急救。

second:

扎來扎去連自己都沒有放過的小細針

看看我們的護理妹子多麼認真,在學習打針之前,真的都是先拿自己試,所以下次你在碰到不小心犯錯的護士時,也不要太生氣,每個專業都不容易


third:

以及連微升都能精確到的加樣槍

  • 日常活動篇

其實還有很多實驗一下子根本講不完,只是簡單說完了醫學院生活里的實驗室生活,除了實驗室里的學習,平常生活也都很拼

我一個臨床的學長準備考研,他幾乎要把這7斤多的書看完。

平常即使不是期末都會有很多人讀到11點多

正好學校里有通宵教室,這一副漫畫完美詮釋。

不多說,上圖。

當然,除了學習,其實平常醫學院生活也跟其他大學差不多

有籃球賽、文學大賽、辯論賽等,特別是在活動中醫學院的護理妹子顏值一點都不輸於其他學校,除了能照顧人,還會跳舞。

而且印象每年五月份都會有一次護士節的授帽儀式,那場面比臨床希波克拉底的誓言有過之而無不及。


護士服並不是像網上穿的那麼性感,其實全身上下設計得挺封閉的。

但這一點都不影響她們形象氣質,特別是當護士節來臨的時候,這幾乎是所有活動里看起來最唯美而又神聖的。

看到這裡,你是否改觀了。

醫學生其實沒那麼苦,但也沒那麼空。


醫學院的護理妹子們雖然經常在網上自稱自己是女漢子,但其實只是沒有刻意地去表現自己的柔美嬌嫩。畢竟,誰不希望下雨的時候有人幫你撐傘;心情不好的時候有人陪你聊天;木訥的時候有人說你單純說你可愛。


可是連平時可愛的小動物都會斯巴達的訓練環境,又能要求這些孩子們如何成為軟妹子?和其他大學生比起來,也許生活在這裡的大學生可能不怎麼會打扮自己;不怎麼會撒嬌;說話也更奔放,所擁有的時間也更少。


但如果你能看到這裡,你會發現

不多打扮,那是因為他們把化妝的時間拿去學習急救打針;

很少撒嬌;那是因為他們總在學習如何去照顧別人

有點奔放;那是因為歷經種種實驗,他們把器官看做人體的零件而已。

不常聯繫;那是因為醫海無邊,要背要學的真的太多太多。


你知道,落花三千,有嬌嫩粉艷的;有清麗脫俗的;有小巧玲瓏的;但也有那種從來只夢想成為太陽的,所以她們的枝幹更高,花瓣更大。


而所有那些她們曾經渴望的,都會在濕潤的盼望中逐漸開成一種善良的回報。只不過,她們選擇把這份回報放在一些陌生人身上,一些像曾經無助的自己。


所以題主,若你遇到一個下雨天幫你撐傘,難過會安慰你的,木訥說你單純可愛的醫學生,你不用太感謝,因為,我們醫治的,都是曾經承受的,因為經歷痛,所以懂得醫。


陽光萬里,路途雖遠。也許這一路有點苦,生活也沒有想像中的有趣,但是請記住,向陽的方向一定不缺溫度,堅強的人最懂得照顧,荊棘叢生,刀山火海,這一路的苦難將會是未來最溫柔的傳奇。


我們一起加油。


就是分分鐘都在怒吼「以後老子的小孩敢學醫老子tm打斷丫的腿」的感覺


重新排版了 文字不少 沒耐心沒興趣者不不看啊

這個我必須回答下 還要認真回答下 :
本人臨床醫學生 五年學制 去年剛畢業
一上大學時候 有人問我 讀五年啊 那麼長 怎麼熬 當時我也覺得 哎 慢慢熬吧 結果一轉眼就過了 真的是一轉眼 回想過去 發現五年時間比從小到大任何時間都過得快 怎麼說呢 就兩字 充實

題主問是不是高中復讀五年的複製版 可以和你說絕對不是啊 高中復讀那是很有壓力的一年 不瞞你說 我也是有復讀過的 深深知道那是什麼感覺 就是你的高中同學在大一時候吃喝玩樂 談戀愛 旅遊 等等 你卻在背數理化英 在每天倒計時高考 在背負著重重的壓力 萬一還是考不上理想的學校怎麼辦 考完英語出來我眼淚就掉下來了 後面英語考了131

學醫是我從小的志願 去到了雖然不是名校 但還算過得去的院校 因為剛高考完 上了大一 覺得哇 五年那麼多時間 大一還是好好玩玩吧 就這樣 和其它非醫學專業的學生一樣 吃 喝玩 樂 到考試了 就突擊 挑燈夜戰 就這樣晃晃過了一年 後來

大二發現 其實我第一步走錯了 雖然看起來大一是學有機化學等 似乎和醫學沒什麼關係 除了系統解剖學 但是上大二 發現非常有關係的 因為你大一沒有打好基礎 開始學醫學的基礎課程了 發現好難 而且都有聯繫的 特別思維上的 大一的學程不只是要學到東西 還要學會怎麼去學 怎麼建立自己的學習模式及思維 還是很後悔 因為自己沒有重視 所以後面大二上學期摸索著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 好艱辛 現在想想還好那時候沒放棄 經過一個學期的摸爬打滾 終於到下學期 成績開始有點成效了

大二學的是生理 生化 病理這些非常基礎 但是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臨床基礎醫學課程 如果你沒有大二打好基礎 大三學內 外 婦 兒的話 只會越學越吃力 因為都是有聯繫的 一個疾病 比如肺炎 如果你不懂它的病理 只是死記硬背 背它的臨床表現 你以為你考試高分就算厲害了么 no 一考完試就會忘了 如果你知道它的誘因 發生 發展過程 以及各種抗菌葯對什麼什麼菌敏感等 那你比其它死記硬背的同學會記得牢很多 而且慢慢的就形成了自己思維 我們有二十幾本書要學 所以死記硬背是永遠記不完的 正確的方法是書多越多 但是越學越薄的 主要還是考思維 而且臨床上的疾病很多不是按書長的呀

大三了就是內外婦兒了 要記東西很多很多 所以不可能考試才去看的 如果你學學好 就是像高中那樣學咯 上課前預習 課堂認真聽課 學的是老師的思維及學習方式 下課後複習 得空做做習題 課堂很重要 主要還是要考自己學 我是屬於課堂認真聽課 課後 自己喜歡獨自研究那種


大二下學期以後到畢業 除了選修課 我是一定要坐第一排的 那樣越聽越有精神 不會打瞌睡 每天白天上課 晚上去自習室或是泡圖書館 大三就這樣過了

大四隻上了一個學期的課 也是大三那樣很充實的過了 只是後面快實習時候有些傷感 因為各個同學會被分到不同的醫院實習 不能在一起學習了 所以 那種感覺挺難受的 雖然學校時候看書都是各看各看的 但是回到宿舍我們還是很瘋的 後來實習了一年 實習更加時間過得快了 每個科室兩三周 一轉眼實習結束了

大五後下學期回學校 沒什麼課了 基本是完 然後就是誰都不想的事情來了 那就是畢業 當然有些人也想早點畢業 可以當醫生啦 可以自己管病人啦 等 我等小輩畢業時候與同學分離時候眼淚一直掉的人 怎麼會想畢業呢

畢業這一年裡我有多想多想回到學校 我會告訴你么 可是我知道都回不去了 只有往前走 因為時間永遠不會倒流 即使倒流我們又能抓住什麼呢 其它專業同學以為我們很辛苦 希望早些畢業 辛苦是必然的啦 我們學的是性命相托的知識呀 以後要救死扶傷的呀 態度不認真 那是要害人的呀 但是我們過得很充實 每天都在接受新的醫學知識 有新的神秘感 而且同學一起看教室看書 看到十二點多 一起相約回來 (我們是各看各的 在不同教室 那樣不影響)吃宵夜 聊天 八卦 第二天早早的起來 背英語 考完試後一起瘋狂 一起吐槽哪個老師講得不好balabala 那種感情是只有大學才有的 只有醫學院校才有吧

大學我有談戀愛 但是沒有影響學習 我們是相互鼓勵的 我們班都是精英 第七八名都比別人班的第一名高分 所以大學只拿過一次獎學金 回想過去五年的點點滴滴 是人生中最寶貴的校園時光了

我的其它好朋友非醫學專業的 對我們的評價就是好勤 因為很多時候她們叫我去玩 去旅遊 的時候我都說沒有空 要看書 準備又要考試了 即使是畢業了 如果你選擇醫學這條路 考試 考核會陪伴終生 因為我們需要不斷複習 不懂更新 不懂學習高技術 新科技 會很辛苦 但是看到痊癒了的 病人及家屬臉上的微笑 覺得一切都值了 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 我們都會永遠記住這一宗旨

dz我今年考執業醫 現在也是白天上班 晚上看書到十二點 一點 不只我 還有其它醫學生也一樣 手機打字
就寫那麼多 不喜歡打標點 請見諒 要是有什麼說得不對的 希望各位大師指點下 小女看書去了

哦 忘了回答啦 培養一個醫學生 培養最多到博士後咯 但是醫學生一生都要不停的自己學習 自己培養自己

解剖課肯定是必經之路呀 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連解剖都不懂 那還學什麼醫啊 同學如是說 我們要解剖真正的屍體 但是是用福爾馬林泡了很久的 不是新去世的 而且屍體都是從正規渠道獲得的 為了學醫研究用 沒有那麼恐怖的 誰學誰知道 醫學是很神秘的一個專業 很多疾病不為人類所知 也有很多即使知道 卻有不同的變異 治療還是有很大難度

tz是要剛高考玩 要選擇學醫么 只能建議說如果你不怕苦 並有興趣的話 歡迎加入我們 肚子餓了 覓點食 繼續看書去咯 有什麼想問的 評論見--------------------------------------------------------------------------本來不想再寫了 第一次那麼認真回答問題 即使沒人看 也要對自己負責點吧
寫了那麼多 因為排版問題 或者根本不是排版問題 居然沒人給點肯定 哪怕那麼一點點 真有點傷心
也罷 像我們那麼這種默默無聞的 已經習慣了 我不是抖機靈 這都是真實感受跟體驗 也算志同者相互鼓勵 不是雞湯記住
最近看書很累 能寫那麼多已經很不錯了 額 下午給自己個冰激凌鼓勵下


上課的時候感覺老師講的癥狀自己都有,下課的時候看誰都像病人。


其實也還好,就是頭天看世界盃,第二天犯困想裝病請假,比較難。


醫學院念書一定要弄個結實的書包。。。

記得當年考內外科,抱著兩本書去吃飯,兩個大一的妹子在邊上說:那人抱著兩本新華字典來吃飯耶。是啊是啊,有病。呵呵呵呵呵呵呵


昨天,我們學校十教一個男生在自習室暈倒了,周圍一群師兄師姐立刻心肺復甦給按回來了。你覺得是什麼感受呢。


這是跟「在XX讀書是什麼感覺?」的風么?現在課都上完了,答這個題也算是自我總結

回答樓主的問題,醫學院學習真的很辛苦,高考復讀那強度差太多了(精神狀態不一樣);當然,人各不同,偷懶的也有。

室友幫女友準備考研資料,弄完後他跟我說「哥,就這一般的信息管理類專業的考研,咱們看三個月去考,過國家線肯定沒問題」。

醫學知識真的不難,很少有那種「單拉出來看每個字認識拼一起我咋就啥都不明白」的知識點,大部分內容腦筋轉3個彎以內就能明白。但是量實在是太過恐怖, 對比下來看,大學階段,僅論知識量,能勝過臨床的,也只有課程設置趕著去投胎的口腔了!

大一時,我們一周的必修課(包括公共必修,像英語體育什麼的)是47個學時,口腔是51個(一般工科專業在20個左右)我看著他們的課表笑了5分鐘,被人反擊「你笑個蛋蛋!」話說我不明白,為何公共必修包括「大學語文」?

一般專業升年級後,課程逐漸減少,而醫學是逐漸增加,長學制相對課程要輕鬆,但和其他專業大三大四一周個位數字的課時數相比,3、40個學時還是蠻有「優越感」的

高數要學,長學制還要學2個學期;考研不考,應用上來講,基本上高中數學就夠用了,除非是日後做科研或者是搞統計學,一輩子用不上是正常。

就業還是學生,了解的不全面。不過,我們輔導員的話是,「咱們專業,是全校就業率第一!」當然,錢拿的比人少他是不會說的。

一個醫生的成長是需要時間的。至於時間多久嗎,現在只能說,這個時間不短。現在醫院的主力是45歲左右的壯年,35歲的中年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至於30的新人,嫩的連實習生都能看出來。另外不必過分迷信60以上的老頭,因為醫學技術革新在上世紀80年代有一個飛躍,不是誰都能跟上時代潮流的;老前輩的基本功玩爆中生代,可中生代靠著先進的機器和技術,能提供更快更準的診斷,損傷更小恢復更快的治療。

至於機器和人,把你當成機器是為了更好的提供治療,醫生對於生活和工作大多還是分的開的。基本上,只要不道德綁架,醫生作為高學歷群體,是敢說素質比一般人高的。

解剖嗎嘛,其實最討厭的是熏眼睛熏鼻子的福爾馬林,以及悲劇碰上的胖子。基本上,人的接受能力比你想的要高;想當年,一女生提起陰莖問「這是陰莖嗎?」我們一幫男生笑得跟花兒一樣捂嘴跺腳,人姑娘沒事人一樣開始辨別海綿體了……


我不好說大學學醫和高中準備高考誰更辛苦,畢竟大學沒人管你,相比之下,只要你願意,還是可以有更多的閑暇生活。但可以絕對肯定的是:我在醫學院體會到的學習的痛苦絕對是我進大學之前不曾體會過的。
高考填志願前,有當醫生的長輩告訴我:學醫其實沒那麼難,雖說要背的很多,但主要靠理解記憶。當時我天真的以為那意思是:只要理解了就可以記住了。我就相信這確實不會很難,畢竟數學也有定理要背,物理也有公式要記。
直到學了醫,才對「理解記憶」認識得深刻。絕對不是「理解了就記住了」,學基礎醫學時,你只有理解了,才存在記住的可能,否則那些佶屈聱牙的句子就像外語一般,更何況每本書都超過五六百頁。學臨床時,書明顯更厚了,說實話,如果基礎醫學學號了,就會覺得已經懂了這種語言,書更容易看懂了,但這也並不表明更容易記,每一個病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治療,有不同有相似有聯繫,如果能學會區分比較,會覺得舒服一點。但這時候,考試的病例題就更強調運用了。還要強調一點:不能靠邏輯推理,只能死記的東西還是很多:比如腫瘤的分級分期,比如很多藥物的用法。
多年理科狗背成文,這是我們很多同學的感慨。但我絕對相信,沒有良好的理科基礎,真的不可能很好理解醫學的知識,記憶再好也沒有用。
每一門專業課的學分考試都是痛苦的,比以往其他任何考試都痛苦,包括高考。高考前其實大局已定了,而考數學物理這樣的科目前你還必須逼自己睡個好覺。醫學院的風氣是:不管你平時學習多麼認真刻苦,你總要逼自己一把,把不太理解的東西(對絕大部分人來說,總會有的)反覆看懂理解;把需要死記的多記幾遍,你想多考幾分,這種追求永遠沒有底。你會強迫自己進入應激狀態,希望自己輕躁狂,整天看書,有總年輕人就算把自己搞累搞病也沒關係。考試前一晚,很多同學都基本只睡三兩個小時,他們都相信:考試那麼緊張,不會不清醒的;覺得不清醒一點也沒關係,反正很少有數字要算。我一直是反對熬夜的,我反正熬夜了也記不住,看書只當認字。但考試那段時間,我也時常失眠。大概是每天1點睡8點起,躺在床上覺得沒有想事,也沒有亂動,也不煩躁,只是睡不著;有一次一看錶,已經4點了。食堂吃飯時一問,原來失眠的人還很多,也就安心一點了。有一個學期從清明節就開始陸陸續續地有考試了,於是就昏昏沉沉了大半個學期。家人也都算理解我;有些女生到考前會打電話回去哭。
關於培養周期有多長,我沒辦法答覆。看科室的選擇,學校的制度,老闆的風格,自己的本事。普遍的觀點:只是當好一個普通的臨床醫生不會太難,也不一定要熬太久;但一個優秀人才應該努力去成為一名醫學家。在我們學校只要能熬出頭(臨床至少碩士研究生畢業),就業都很好。
關於對人的理性,從來不需要刻意去訓練。第一次看屍體解剖屍體,絕對沒有人尖叫;男生第一次去婦產科,也絕對沒有民間傳言的「爽不爽」的問題,很自然就進入狀態:不管病人年輕年老高矮胖瘦美醜,做婦科雙合診的感覺和腹部觸診其實是一樣的,平靜到你自己開始都可能沒想到。只是病人和家屬給的壓力不同。雖然到了大街上,我們還是只挑美女看,課後還是會開年輕男性必然會開的玩笑。


生病自己診斷,去門診自己說開什麼葯。
這是真的。。前天發燒,等小夥伴跟我說「多喝熱水」的時候我都已經好了,半天從38.5回到健康狀態(不是退燒是健康,最起碼可以五樓六樓跑可以胡吃海喝+刷夜了=_=)再一次刷新了我最快的康復記錄( ̄▽ ̄)

然後還有就是會有很久不聯繫的已經想不起來是誰的同學,突然聯繫你,XX地方痛怎麼辦,或者是XX朋友XX親戚得了什麼什麼病,怎麼辦,醫生說bulabula,要相信醫生嗎。。。
這些問題其實很奇怪啊TT我怎麼知道你那個地方痛具體什麼問題,我怎麼知道那些什麼什麼病怎麼辦,去醫院啊,醫生說bulabula你跑來問我,你要我怎麼回答嘛=_=你不相信醫生你就這麼相信我啊,我沒有這個水平啊!!
還有個心外科的小夥伴有一次接到了一個來自老同學的皮膚科方面的詢問。。。
===多圖預警!!!
坊間有一句話、生娃學醫打斷腿(笑

醫學知識當然是要記憶的。但是你怎麼記住呢?of course需要理解
像沒說一樣是吧~因為事實就是這樣,要是不理解也能完整背下來應該也可以?但是我沒見過有人做到這樣。。。

至於培養,我想選擇了這個職業,就要做好不斷成長不斷學習不斷推翻的準備吧,畢竟沒有哪個病人會按照書上說的來病。。。

最後,解剖是基礎之基礎,沒有選擇。

===我思考了一下還是酌情補幾張圖吧

美麗的有機實驗~

還有這個~美麗的。。驗孕實驗

自己的血做的塗片~

出於尊重,我們一般不會拍大體老師和大體標本的照片,就放個模型君給大家感受一下吧,解剖樓每個教室都有一個,這個是下頜骨被卸下來了。。。

是不是很顛覆。。我萬萬沒想到除了水浴箱實驗室居然還有水浴鍋。。而且真的是個鍋!哦對了,還有微波爐和冰箱~

某教室門把上凌亂的奇形怪狀的外科結。。

補上一張扎手指的圖,這是我舍友的手、不過是我扎的(因為我們那桌六個人的手都是我扎的包括我自己。。。)

屠書館走廊。看到過一個鋪了一張小床的,沒好意思拍。。。

冰火兩重天。冬天的時候我在電爐上烘過手(噓

最經常做的事情就是。。。跑蛋白

還是跑蛋白


通宵教的燈光從未黯淡過,期末凌晨兩三點時不時三兩行人路過。也許別人的期末是幾天,你的是一兩個月;別人已經放假你還在期末,別人還在家中你已在學校苦讀。就好象我現在默默的在通宵教背書一樣。
小學以後再沒背過書包,大學背壞三個書包~

人體的構造,背;生理生化的循環,理解;寄生蟲微生物,背;內外,理解…最終的事實就是不管什麼樣的科目,在理解的基礎上背下來,因為你要面對一份有著選擇,填空,名解,問答,論述或者病例分析的考卷。
數學,不懂有木有用,反正我學了,對了,還有物理,化學…

所有的就業都是高處難低處易。
本科五年規培三年住院醫住院總主治副主任主任…具體年限自行百度。醫生就是一個越老越值錢的職業,但是當你有想法有動力的時候沒錢,當你老了…

醫生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機器不是工具,也許看多了生老病死會麻木,但不是沒有心!

大部分的時候看屍體居多,而真正的解剖居少,畢竟屍體很稀缺的。看這條坎隨隨便便就過了。動手的話,當你過了看這條坎,你會發現動手是一件很期待很興奮的事情!

最後,如果不是熱愛這個行業,建議不要踏入,一入毀終生!短期看來,你的付出和收穫不會成正比;長期看,不好意思,你老了~


勞資的子子孫孫十八代,誰特么再學醫勞資爬出來打斷他的腿,尤其是臨床


這麼厚的書和講義是我們一個學期的量。神經病學以上的這麼厚需要在20天內考完。好了我去上自習了


1.高中復讀5年,看是誰。首先,最後一年實習,不算在內,不過最後一年面臨考研,分開說。

前4年大學,幾乎每天自習,每天定下的目標是,複習這一天所學的課程,做完這些課程的練習題。

我曾經有段日子6點多起來讀英語,晚上2.3點睡覺。本人英語基礎弱,為了應付六級,每天堅持聽一個小時聽力。

解剖課只是一個小部分,其實考完很多課都會忘差不多,醫學的書是要留著的,隨時需要用,隨時需要翻。

大學4年課程,年年獎學金,平均分接近90。負責任的告訴你,數學沒啥用,高數當年我只考了70多分,從此都忘掉。

我算努力了,但很多課學過都會忘記,很多在考研,考職業醫師的時候撿起來。

再說說我高考前,曾試過幾個月的時間,6點多起,喝杯咖啡,晚上1點半睡覺,中午休息半個小時,上課每一分鐘都注意力集中,課間十分鐘不睡覺,偶爾課間打個盹。

差別在於,大學你可以不學,我也有同學不曾好好學醫學課程,或者沒興趣,最後背背照樣能過。對於我來說,這輩子除了高考最努力,就是本科。最大的不同是壓力,本科每門課我都是信心滿滿,考不好也沒啥大問題,高考不同,一輩子的事兒,每天都在給自己鼓勁,給自己壓力,給自己暗示,我下次模擬能更好。

現在研一馬上研二了,沒有本科那種感覺,畢竟做的事兒不一樣了。

2.數學沒用,醫學偏記憶,但是很多東西要理解,不然內容這麼多記得住才怪。要理解的通常是機制,原理,這會幫助你記憶產生的癥狀,體征,以及為什麼用這個藥物。

3.工作,一方面看個人能力,另外一方面學歷什麼的也挺重要。找個工作很容易,找個很滿意的工作不容易,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提升自我能力。培養一個醫生多少年?我學醫6年了,將來還要讀博士,博士出來也是小醫生,很多不懂要慢慢往上爬,等獨當一面的時候,怎麼也30多快40了,你說呢?需要多少年?

4.工作中可以理性,但不要把人當機器,無論是自己還是病人。記住永遠對病人有同情心,永遠不要傷害患者的根本利益,善待每一個患者,在此前提下提高自己收入無可厚非。當然,有些刁民不理解你的好心,這畢竟不是特別多。大部分患者我還是相信,你真心為了他好,他也會覺得你是好醫生。至於自己,醫生很忙,很累,但也要注意休息,要把自己的健康利益放在首位。
至於你說的,工作中理性和生活中的分離?我在腫瘤科,已經是外人認為工作和生活很不一樣的基調,但我在科室,並沒有覺得外人想像的壓抑,悲觀和絕望。相反,很多病人會樂觀對待,很多病人仍然跟我們說說笑笑。我的工作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為了提高他們的生存期和生活質量工作著,沒有覺得需要抽離什麼。
有句話說,很多情況沒有你想像那麼糟糕,正如很多情況沒你想像那麼美好一樣。


最後…………手機碼字好辛苦~~


讀著讀著發覺這輩子是停不下來了


解剖課不是什麼坎兒,假如讀了醫,比這大的坎兒多了去了。。


現在中醫被黑的都不知道能不能算醫學類院校。。。
其實中醫專業蠻辛苦地說,針灸推拿專業更是,雖然以後不一定用得上這些知識。
一般來說,中醫專業 = 西醫基礎課程(解剖 組胚 局解 生理 生化 病理 藥理 免疫 神經 診斷 內科)+中醫課程(中基 中藥 方劑 診斷 中內 經絡 婦科 外科 兒科 傷寒 內經 金匱 溫病)
如果不幸的,比如像我,是針灸推拿專業的,那麼還要加上 經絡腧穴學 刺法灸法學 推拿學 推拿治療學 小兒推拿學 針灸治療學 。
不過,好在沒有高數這類課程,西醫專業的要求也不算很高,課本也和西醫專業的不一樣,大概只有人衛的三分之二,不過編寫質量個人感覺呵呵。。。


某邊遠地區影像學五年制本科生在此回答:其實還好,只看你想怎麼過。
沒錯課程是很多啦~頭三年連周末也沒有全天滿課;沒錯考試是很多啦~學那麼多門總得一門門考啊;沒錯實驗是很多啦~一白衣的血和各種化學物質傻傻洗不幹凈;沒錯解剖是很嚇人啦~其實福爾馬林更招人恨。但是,照樣有那些掛科無數,課不上、考試連抄也懶得抄的人存在。而且畢業季,他們第一個找到工作簽合同。不,不是因為有背景,而是人家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找一個省內的旗縣級小醫院,起始工資三千一月,主任過兩年退休你就是副主任。其實也挺好。(開始擔心基層醫院的水平了?沒關係,一旦有不好診斷不好看的病直接轉上級醫院嘛,哈哈)
如果你想作為一名合格的醫生,在一家有發展的醫院發光發熱,那麼恭喜你,(醫)院門如豪門,一入深似海。5年本科+3年碩士+3年規範化培訓只是起步價,進修是必經之路,讀博是錦上添花(即將變成必經之路)。且不說進醫院之後的奮鬥和掙扎,光說起步的這幾年,你眼看著別人都工作賺錢娶妻生子了你還在讀書和考試…那種酸爽,大四大五經歷的不能再多…
讀醫我最高興的一點是終於擺脫數學!醫用高數很簡單的說(對大學高數而言),考研不考!背書是肯定的,起碼的免疫病理生理病生生化微生物內外婦兒診斷學、還有各種解剖、還有專業課的書肯定要背的,考試不劃範圍也是真的(曾經有個老師划了重點結果全沒考,坑了一票人,哈哈哈),所以背書功力一定要紮實!
但是為什麼不招文科招理科呢?因為背書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邏輯!啊,不是黑文科生邏輯差…背了那麼多書,病人過來你必須得有方向的問病史!查體、就像翻詞典一樣得有索引。
啊,還有關於解剖課,如我所言,屍體有什麼好怕的!怕的是福爾馬林……熏的眼睛要報廢了……


首先醫學院校校風都比較嚴(si)謹(ban),我們專業第一年是在附近的福州大學就讀,後面才回本校,之前在福州大學時候有擔任過學生會的幹部,個人感覺那時候申請活動相對比較容易,學校方面也管的比較寬鬆,甚至有時候對一些事情不滿還可以組織學生抗議反饋,而後回到本校,明顯感覺到醫科類院校和綜合性院校的作風差異,學校有意減少了許多活動,反覆在強調醫學生要以功課為主,業餘活動可以相應的少開展一些,犯點事輔導員馬上一個電話過來,在其他大學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我們學校可以搞得跟偷窺女廁所一樣嚴重,我舍友在宿舍用電磁爐煮火鍋吃不幸被發現,當年這貨的獎學金就直接再見了,不僅錢沒了,獲獎名單上也除名了,然後整個宿舍德育分扣三分,取消一切評優評先資格還全校通報,輔導員那邊也不給通融,我們宿舍四個人一臉囧rz,好幾天眉毛都是八字型的,走在路上跟行屍走肉似得(the walking dead)
然後讀書的風氣當然不用說,據一位畢業多年的學長說,當年他們出去踢比賽的時候,中場休息時整隊的人一屁股往草地上一坐,轉身就把磚頭書拿出來背,對方首先驚訝於他們是哪裡抽出的這本500+頁的書,另外也被這種好學不倦的精神所擊潰,遂成「醫科大,書獃子」的美名(用福州話讀特喜感)。我自己的經歷來看,比較值得說的就是一個地方——圖書館,這是一個我在大學城內唯一能看到的幾乎天天爆滿的圖書館,期末的時候人多到樓梯的台階上都坐滿了人,排隊等熱水的隊伍里幾乎人手一本白皮(我們的複習材料),恍然間總有一種住在沙丁魚罐頭裡的感覺。從圖書館回到宿舍,每次都能看到三張熊貓臉哭天喊地的說要掛科結果天天熬夜到4點(結果舍友還真掛了……),有次期末看到一學霸發了如下內容的說說:「太好了原來明天是下午考試 ,今天不用通宵了哦耶~」我一看發布時間,卧槽昨天凌晨4點52分,學霸你丫夠實誠的啊…當然天外有天樓外樓,學霸之外有學神,總有一個天天弔兒郎當襯衣永遠不扣上面三顆扣子,領子歪一邊的清秀少年,到了期末依然悠哉如故,卻總能坐擁第一,學習方面總有些人讓你不得不承認有天資這種東西存在,不過是極少數,大部分人都是靠實打實的天天熬夜自習硬橋硬馬的考出來的。
至於屍體解剖,動物實驗什麼的,初來乍到時捂著臉尖叫下不去手的總是女生,不過後面心狠手辣,面不改色手起刀落快准狠號稱王一刀李一刀陳一刀XX一刀的也大多是女生,女人啊女人……(有人看再更吧,寫的累死我了)


推薦閱讀:

現在醫院是不是急缺兒科醫師?兒科醫師是不是越來越少?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為什麼很多醫生態度都那麼糟糕?
你見過最令你印象深刻的理性的患者與家屬是什麼樣的?
如何看待「英國將發生40年來最大規模的醫生罷工事件」?
为什么媒体爱报道医生累倒的新闻? 纯粹好奇,因为累和辛苦,有很多职业比这个辛苦。还是高尚? ?

TAG:醫生 | 醫學 | 醫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