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死後,司馬懿為何終生不敢伐蜀?
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從諸葛亮死後司馬懿在曹魏擔任職務變化的情況去分析。
234年,諸葛亮去世,司馬懿此時任曹魏大將軍,相當於武裝部隊總司令,坐鎮長安,全面負責對蜀漢的戰事。諸葛亮去世時司馬懿正在五丈原前線,此時蜀漢發生內訌,魏延、楊儀爭鬥,司馬懿其實是想趁勢發起進攻的,《晉書》記載,司馬懿「欲乘隙而進,有詔不許」。
也就是說,不是司馬懿不想伐蜀或者不敢伐蜀,而是魏明帝不想。魏明帝是站在全盤的角度進行考慮的,因為除了蜀漢那邊還有一個敵人孫吳,與蜀漢對峙日久,曹魏損耗也很大,需要修整一段時間,並不具備馬上伐蜀的條件。伐不伐蜀不是司馬懿說了算的,司馬懿當然得聽命令。
235年,司馬懿轉任太尉,仍負責軍事並坐鎮長安,他在這裡一邊備戰一邊發展經濟,《晉書》記載:「關中連遭賊寇,谷帛不足,遣冀州農丁五千屯於上邽,秋冬習戰陣,春夏修田桑。由是關中軍國有餘,待賊有備矣。」
237年,遼東的公孫淵在遼東自立為燕王,要搞分裂活動,魏明帝派別人去打了一下,結果失利,只得讓司馬懿這位老將出馬。司馬懿次年以太尉的身份征遼東,離開了與蜀軍作戰的主戰場,歷時約一年將遼東平定。
239年,正月里曹睿駕崩,司馬懿還在從遼東回師的路上,他接到數道急詔,坐追鋒車趕到洛陽,總算見到曹睿一面,曹睿向他託孤,讓他與新任大將軍曹爽一起共同輔佐年僅8年的少帝曹芳。
曹芳繼位後司馬懿仍任太尉,同時兼任侍中,持節、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和曹爽各統精兵三千人,共執朝政,從此他沒有再回西線戰場,是否伐蜀也不由他一人決定。不久,曹爽一夥以少帝的名義升司馬懿為太傅,其實是將其架空,司馬懿雖位高、名高、功高,但其實逐漸淡出了曹魏核心層,後來司馬懿索性稱病不上朝了。
244年,曹爽策划過一場伐蜀之戰,目的是立下軍功徹底壓住司馬懿,對於此戰司馬懿表示反對,他認為魏軍準備不足,伐蜀只能無功而返。司馬懿的這個態度可以理解為他作為經驗豐富的將領,且長期在西線與蜀軍作戰,了解實際情況,故爾認為伐蜀不妥。也可以理解為,他看出曹爽的私心,不想讓曹爽一夥更為得勢。這一仗果如司馬懿所料,魏軍出征後遭到蜀軍周密且頑強的抵抗,陷入進退兩難之地,只得灰溜溜撤回。
249年,忍無可忍的司馬懿發動了高平陵之變,將曹爽一夥誅除,大權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時才真正「說了算」,但他首先面臨的急迫問題是那些忠於曹魏的人發起了叛亂,根本無瑕去想伐蜀的事。
250年,王凌在淮南叛亂,司馬懿親自征伐,消滅了王凌。
這時他能不能考慮一下伐蜀之事呢?不能了,因為幾個月後他就去世了,終年73年。
通過以上史實回溯,可以看到諸葛亮死後司馬懿確實沒有再伐過蜀,不過不是他不敢,而是另有其它原因:前一階段是因為他說了不算,想伐也伐不了;中間則是朝廷鬥爭逐漸白熱化,伐蜀成為鬥爭的一項內容,出於自身利益考慮司馬懿不希望別人去伐蜀;後期司馬懿總算獨攬了大權,但留給他的時間太有限,伐蜀已無從考慮了。
因為曹魏內部的政治形勢不利於司馬懿。
諸葛亮死後,據說司馬懿大哭了好幾天。我相信他是真哭,過去人有個詞叫做「養寇自保」就是這個道理。司馬懿之所以能夠掌兵權,完全是因為諸葛亮北伐,曹真等人抵擋不住,萬不得已才把司馬懿請出來的。就像後世的辛亥革命,清政府實在平不了革命黨,這才請我袁世凱出山的。
當時的曹魏朝廷和請袁世凱出山的清朝是一樣的,對司馬懿是極度的不信任。一旦有機會能夠剝奪他的兵權,就一定要罷免他的兵權。而諸葛亮在,沒人能抵擋諸葛亮,諸葛亮在一日,司馬懿掌一日的權。諸葛亮一死,如果司馬懿真的乘勝追擊滅了蜀漢,司馬懿就失去了掌權的理由,而沒有了軍權,則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了。
所以養寇自保是歷代野心家的一個基本策略,防的就是兔死狗烹。明末的時候左良玉追著張獻忠打,眼看著就要滅了張獻忠,張獻忠一封信說:你之所以能夠有今天,全靠著打我。把我滅了,朝廷還不追究你軍紀不好的責任?於是左良玉為自己考慮,放了張獻忠一馬。
再比如趙匡胤,明明沒有軍情,硬是要謊報軍情說遼國來犯,以此為機會成功統領大軍,剛走到了陳橋驛就黃袍加身了。所以對於野心家來說,他們內心是希望國家有一個敵人的。
實際上別說滅蜀漢,諸葛亮死後沒多久,司馬懿就被明升暗降剝奪了兵權。之後北伐舊事重演,他又帶兵去了一回遼東,之後就陷於曹魏朝廷的權力鬥爭之中不能自拔。終其一生都在小心謹慎的避免鋒芒外露,只是在後來,曹爽等人已經把他逼到了絕境,這才狗急跳牆發動了高平陵之變,曹爽在自己仍有優勢的情況下居然信了司馬懿的鬼話投降了,既沒有骨氣也沒有腦子,惜乎魏武帝曹操英明一世,終究還是把江山斷送在自己早就看穿的野心家身上了。
其實司馬懿的志向不在滅蜀,而在代魏,最後"并吞八荒".所以他的真正敵人不是諸葛亮,而是曹魏。
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蜀政權真正構成是對魏的威脅,這在客觀上幫了司馬懿,加重了司馬懿在魏的作用.這也是司馬懿所希望的.你想呀,要是沒有諸葛亮出祁山,司馬懿能被重用嗎?
有人認為司馬懿和諸葛亮是對頭,其實不是.他們是真正的朋友,知音!!!
如果沒有諸葛亮的六出祁山,司馬懿不會有展才機會;如果沒有司馬懿的英勇抵抗,諸葛亮也難坐相父的位置.所以他們都不希望對方死.據說,諸葛亮死後,司馬懿七天沒吃飯,哭得死去活來
諸葛亮在五丈原死後退軍,這是司馬懿消滅蜀軍的大好時機.為什麼不追?司馬懿怕真滅蜀以後自己就成了韓信第二,他的帝王之志也無法實現了.同時,追擊蜀軍也有一定的風險,"還是保存點軍事實力吧",也讓對方繼續構成對魏的威脅.這樣自己才能從中得利。
在五丈原相持階段,諸葛亮還幫司馬懿上演了一出"巾幗"喜劇,以至於魏主下令不許出戰---皇上都說不戰了,誰還戰呀?其根本目的是為司馬懿不出戰找借口.正是虛則實之,實則虛之。
同時,司馬懿還開展造神運動,大力吹噓諸葛亮的才能,以致於"見木像魏都督都喪膽」,那麼大的魏都督,就這個膽呀?這可能嗎?其實這是司馬懿給自己不追擊蜀軍製造借口,是在欺騙魏主。
司馬懿是一個目光遠大的人,終身志向是肅清萬里,總齊八荒,一統天下。蜀漢諸葛亮雖然厲害,是他軍事上最大的敵手,但諸葛亮並不是他政治上最大敵手。恰恰相反,諸葛亮的存在,對他掌控魏國軍權,有莫大的好處。因為只有他才有才能剋制諸葛亮,諸葛亮存在,魏國君王才會重用他,他才會掌握軍政大權。諸葛亮去世了,魏國國內反而可能對他形成威脅。
所以,諸葛亮去世後,對於司馬懿來說,最大的任務不是平蜀,也不是伐吳,而是奪取魏國的軍政大權。這時侯機會來了,魏明帝曹叡身體不好,將要去世。去世之前,從遼東將司馬懿緊急調回。司馬懿去遼東幹什麼去了?平叛。司馬懿升任為太尉,諸葛亮去世後,遼東太守公孫淵反水曹魏,司馬懿以太尉的身份率兵征討公孫淵,用了一年時間將大敵公孫淵徹底消滅,此時曹叡調回司馬懿託孤。託孤大臣有兩個,一個是司馬懿,一個是曹真之子曹爽。小皇帝為齊王曹芳。司馬懿為何不伐蜀,因為此時他性命都難保,這個曹爽整天與他爭權奪勢,恨不得將所有權利都攬在手裡。司馬懿的主要任務,是從曹爽手裡奪回真正的軍政大權,重整朝綱。但曹爽顯然是個草包將軍,哪裡是司馬懿的對手,高平陵之變,讓司馬懿將整個曹氏家族幾乎一鍋端,曹爽集團被夷三族。此時整個曹魏政權全部掌控在司馬氏手裡,曹操活著時做的三馬同槽噩夢竟然成真。
老規矩,繼續歷史推演。
我認為,司馬懿終身志向是肅清萬里,總齊八荒。諸葛亮既死,司馬懿斷無理由故意停滯不前,就算留寇自重,但借寇掌兵豈不更好?再加上孫權一向自保為主,魏國有極好的戰機伐蜀。
所以實際情況應該不是不敢而是不能。
第一,魏國朝堂,曹爽等親貴拚命打壓掣肘,不惜損失天下一統的戰機,也要死死壓制司馬懿及其他世族,實在是極其鼠目寸光。
第二,雖然天時已有,但地利尚有不足,因為江東即便固守一隅,但吳蜀聯手抗魏,這關係根本生存,所以是絕對不會捨棄的戰略國策,因此,魏伐蜀,則吳援,反之亦然。當時三國的政經差距並未懸殊,因此,地利不具絕對優勢,更加上內部人事不和,所以三者僅占其一,良機雖好,情事有變。
大略基本如此。
但是,歷史的推演的妙處在此,進入後三國時代,是誰在真正主導天下一統?究竟是哪股勢力在影響三國政局戰策?這值得深思。曾仕強先生提出過水鏡集團(即謀士集團)理論,誠然,但後三國時代,大的洗牌已經結束,各自利益集團已經穩定,剩下的就是誰更能佔有最大的利益。所謂謀士定國已遠不能滿足整合後的時代實況。
我認為後三國時期,主要的利益集團分為三種,第一世族集團,這個集團的核心在魏國;第二地方豪強集團,這個集團的中心在江東;第三前漢官僚集團,這個集團在川蜀。
第一集團的目的是統一天下,把分裂的土地重新統一,然後重新劃分;第二集團的目的是搞分裂,佔據一方,維護一族利益;第三集團是復辟漢室,重新走回歷史舞台,搶回失去的利益。
因此,從格局上看,吳蜀的敗亡是歷史的必然,因為地方豪強目光短淺,小富即安,一旦利益分配不均,馬上內亂。前朝遺老在後三國時期已把漢朝的殘存優勢消耗殆盡,繼續透支,反而會出現負作用。
所以,司馬懿的高明正是看穿這一點,既然不能或暫時時機不對,乾脆示敵以弱,讓你們自己去瞎搞,因為已經能遇見其他兩方的下場,放手讓他們自損自耗,騰出手來抓緊為以司馬一族為領袖帶領世族階層(甚至我認為他一定私下聯繫其他兩國的世族大家,將世族掌權的好處說透。)繼續鞏固既得利益,逐步蠶食曹魏政權。
由此,不伐就是伐,不伐是為了放棄局部勝利,主導掌控大局。
這才是冢虎真正可怕的地方,絕非一個忍字可囊括。
不是不敢,而是抽不出手來。
第一,諸葛亮死後他的侄子東吳的諸葛瑾一直在東線搞事情,使得曹魏沒有辦法集中精力去對付蜀漢。這一點皇帝曹睿很清楚。所以司馬懿有想法也要服從皇帝的整體考慮。
第二,沒過多久遼東公孫淵叛變,司馬懿出征平判,又耗了一年時光,他還沒有班師曹睿就重病,等他回朝時曹睿就交代後事,齊王曹芳即位,託孤司馬懿和曹爽。接下來曹爽和司馬懿開始明爭暗鬥,伐蜀也是曹爽去,但是打了大敗仗,曹爽更不會讓司馬懿沾染兵權了。
第三,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消滅了曹爽黨羽自己掌權了,可惜曹魏反對他的勢力很多,他還要一一消滅。所以夏侯霸投降後姜維問他司馬懿會伐蜀么?夏侯霸說他內政都忙不過來,不會伐蜀。
等到司馬懿再次騰出時間來他歲數也大了,生命也走到了盡頭,也不會再伐蜀了。因此這就成為了巧合,不是不敢,而是一直沒有騰出時間。
可從主觀和客觀上來看。
從主觀上說,司馬懿其實是希望蜀漢政權存在的。
如果沒有諸葛亮的六出祁山,司馬懿不會有機會獨掌兵權,之前大都是在曹魏勢力的中部地盤抵禦東吳,是被動防守,沒有主動進攻的權力,因為曹丕曹睿還記得曹操的話,不能讓司馬懿掌握太大的權,而西部戰區由於諸葛亮的進攻,曹真、郭淮等曹魏名將都抵擋不了了,不得已讓司馬懿去了西北,司馬懿才能真正的可以往軍方滲透.據說,諸葛亮死後,司馬懿七天沒吃飯,哭得死去活來。
諸葛亮在五丈原死後退軍,這是司馬懿消滅蜀軍的大好時機.為什麼不追,也是因為司馬懿怕真滅蜀以後自己就成了韓信第二。
客觀上說,曹睿身體有恙,朝廷內部也面臨權力變更,司馬懿不能將太多精力放在西部戰區,他得在曹魏朝廷去布置自己的勢力。這也就有了司馬懿在外平叛公孫淵,收到曹睿的詔書讓他趕緊回去,那是因為曹睿的機要秘書孫資、劉放是司馬懿的人,本來輔政大臣是沒司馬懿的份的,關鍵時刻這二人勸說曹睿改了詔書。
不是不敢,實不為也。
其實,之前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司馬懿就不是特別上心。比如,諸葛亮擺空城計的時候,幾萬對幾百的兵力,作為一個統帥,會不捨得派個小隊就去探探路?冒著損失幾個人的風險,卻可能抓到蜀漢軍師,這多划算啊。可是,司馬卻裝作中記了一般,放過了諸葛,為什麼?因為,怕蜀漢亡了,他的領兵大將的地位就動搖了啊。
換句話說,司馬懿為了在曹魏集團中保持住自己的地位,在三國中,養了個外患,時刻提醒朝中眾大臣,你們不能忘了我,得給我權。
綜上,我認為,司馬懿不伐蜀漢,非不能,實不願也。
一點薄見,歡迎討論。歡迎移步頭條號,看不一樣的三國。
1.皇帝下令,失去良機
亮部將楊儀、魏延爭權,儀斬延,並其眾。帝欲乘隙而進,有詔不許。《晉書》
2.平叛遼東四年,獲白鹿,獻之。天子曰:「昔周公旦輔成王,有素雉之貢。今君受陝西之任,有白鹿之獻,豈非忠誠協符,千載同契,俾乂邦家,以永厥休邪!」及遼東太守公孫文懿反,征帝詣京師。天子曰:「此不足以勞君,事欲必克,故以相煩耳。君度其行何計?」對曰:「棄城預走,上計也。據遼水以距大軍,次計也。坐守襄平,此成擒耳。」天子曰:「其計將安出?」對曰:「惟明者能深度彼己,豫有所棄,此非其所及也。今懸軍遠征,將謂不能持久,必先距遼水而後守,此中下計也。」天子曰:「往還幾時?」對曰:「往百日,還百日,攻百日,以六十日為休息,一年足矣。」是時大修宮室,加之以軍旅,百姓飢弊。帝將即戎,乃諫曰:「昔周公營洛邑,蕭何造未央,今宮室未備,臣之責也。然自河以北,百姓困窮,外內有役,勢不並興,宜假絕內務,以救時急。」
3.東吳來犯二年夏五月,吳將全琮寇芍陂,朱然、孫倫圍樊城,諸葛瑾、步騭掠柤中,帝請自討之。議者咸言,賊遠來圍樊,不可卒拔。挫于堅城之下,有自破之勢,宜長策以御之。帝曰:「邊城受敵而安坐廟堂,疆場騷動,眾心疑惑,是社稷之大憂也。」六月,乃督諸軍南征,車駕送出津陽門。帝以南方暑濕,不宜持久,使輕騎挑之,然不敢動。於是休戰士,簡精銳,募先登,申號令,示必攻之勢。吳軍夜遁走,追至三州口,斬獲萬餘人,收其舟船軍資而還。
4.裝病賺曹爽,獨掌大權八年夏四月,夫人張氏薨。曹爽用何晏、鄧揚、丁謐之謀,遷太后於永寧宮,專擅朝政,兄弟並典禁兵,多樹親黨,屢改制度。帝不能禁,於是與爽有隙。五月,帝稱疾不與政事。時人為之謠曰:「何、鄧、丁,亂京城。」
九年春三月,黃門張當私出掖庭才人石英等十一人,與曹爽為伎人。爽、晏謂帝疾篤,遂有無君之心,與當密謀,圖危社稷,期有日矣。帝亦潛為之備,爽之徒屬亦頗疑帝。會河南尹李勝將蒞荊州,來候帝。帝詐疾篤,使兩婢侍,持衣衣落,指口言渴,婢進粥,帝不持杯飲,粥皆流出霑胸。勝曰:「眾情謂明公舊風發動,何意尊體乃爾!」帝使聲氣才屬,說「年老枕疾,死在旦夕。君當屈并州,并州近胡,善為之備。恐不復相見,以子師、昭兄弟為托。」勝曰:「當還忝本州,非并州。」帝乃錯亂其辭曰:「君方到并州。」勝復曰:「當忝荊州。」帝曰:「年老意荒,不解君言。今還為本州,盛德壯烈,好建功勛!」勝退告爽曰:「司馬公尸居餘氣,形神已離,不足慮矣。」他日,又言曰:「太傅不可復濟,令人愴然。」故爽等不復設備。
5.王凌叛亂,撒手人寰三年春正月,王凌詐言吳人塞塗水,請發兵以討之。帝潛知其計,不聽。夏四月,帝自帥中軍,泛舟沿流,九日而到甘城。凌計無所出,乃迎於武丘,面縛水次,曰:「凌若有罪,公當折簡召凌,何苦自來邪!」帝曰:「以君非折簡之客故耳。」即以凌歸於京師。道經賈逵廟,凌呼曰:「賈梁道!王凌是大魏之忠臣,惟爾有神知之。」至項,仰鴆而死。收其餘黨,皆夷三族,並殺彪。悉錄魏諸王公置於鄴,命有司監察,不得交關。天子遣侍中韋誕持節勞軍於五池。帝至自甘城,天子又使兼大鴻臚、太僕庾嶷持節,策命帝為相國,封安平郡公,孫及兄子各一人為列侯,前後食邑五萬戶,侯者十九人。固讓相國、郡公不受。六月,帝寢疾,夢賈逵、王凌為祟,甚惡之。秋八月戊寅,崩於京師,時年七十三。
司馬懿一輩子有沒有想過伐蜀!
沒必要,有害。
蜀漢幾十年,六出祁山,九伐中原,都是蜀國打魏國。
第一,養寇自重,不必多說。
第二,魏國沒有打蜀國的預算,預算全在合肥打東吳。東吳才是北魏的最大敵人。涼州一帶的預算只有張合的五萬人。諸葛亮和姜維的預算是十萬人,你說這怎麼打?能守住長安就行了,哪知張合幹掉了馬謖,涼州都保住了。
其實諸葛亮在跟司馬懿唱雙簧,成功的把魏國家底打癟了一半。
推薦閱讀:
※為什麼孫皓聰明又殘暴?
※如果蜀國北伐的不是諸葛亮,而是韓信,北伐能否成功?
※三國魏延真的會反叛嗎?為什麼一直不受孔明待見?
※如何評價《火鳳燎原》中的呂布?
※東漢末年西川劉璋有兵將眾多,為何不攻取城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