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曹操在位的時候,司馬懿興不起來?
瀉藥。@康康愛歷史
曹操生於公元155年,司馬懿生於179年,曹操比司馬懿大24歲。220年,曹操去世,享年65歲,司馬懿時年41歲。
建安六年,也就是公元201年,荀彧舉薦了自己的同鄉司馬懿。這一年,司馬懿22歲了,但他並沒有出仕,而是選擇了拒絕。
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赤壁大戰後,天下大局已定,司馬懿終於決定出仕曹操。這一年,司馬懿已經29歲了。這時候,比司馬懿小兩歲的諸葛亮時年27歲,已經出仕了,輔佐劉備,剛取得荊州的一部分作為根據地。而赤壁之戰的主角之一周瑜,雖然僅僅比司馬懿大四歲,卻已經快要走到生命的盡頭了。
也是在這一年,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師出生了。
曹操起家和平定北方,賴以成事的一般都被認為主要是兩個集團,一個是以荀彧為核心的汝穎文士集團,一個是曹操自己為核心的譙沛宗親,主要負責軍事。
司馬懿屬於汝穎文士集團。但到他出仕的時候,曹操已經基本平定北方,天下三分的格局大體上已經能看出來輪廓了。司馬懿受到荀彧舉薦,加入曹操集團,擔任文學掾,後來又受曹操之命,為曹丕賓客。在曹丕與曹植爭儲的過程中,司馬懿為曹丕出過不少主意,成為曹丕的心腹。
在這裡順便說,司馬孚實際上就比司馬懿小一歲,在司馬懿出仕不久後,司馬孚也出仕了,加入曹操集團,並且與司馬懿一樣,擔任丞相府文學掾。不過,司馬孚與司馬懿不同的地方在於,司馬孚受到了曹植的欣賞,並且他出仕就是司馬孚舉薦的。但在曹丕已經被確立為魏王太子之後,司馬孚就被任命為太子中庶子,成為曹丕的人了。
戰亂年代,要想快速晉陞,在競爭中勝出,其實只有一個出路,就是能夠通過在戰場上扎紮實實的軍功,才能獲得快速晉陞的機會。但終曹操之世,司馬懿都只是文士,沒有機會接近兵權,更無機會建立戰功。
從司馬懿出仕到曹操去世,這期間總共有12年的時間。這期間,司馬懿從一開始的文學侍從官員,逐步晉陞為主簿等有一定職權的事務性官員,地位是一直在上升的。曹丕被確立為魏王太子後,司馬懿被任命為太子中庶子。220年,曹操去世,司馬懿升任丞相府長史,已經是丞相府幕僚官員的最高級別。
司馬懿出仕的時候,曹魏的政治格局已經基本確立下來,司馬懿在汝穎文士集團中本來就已經屬於後進,而他這時候又被界定為文士,所以很難得到建立較大功勛的機會,也就不容易出頭。此外,曹操時期,曹魏的軍權始終由曹魏外圍宗親軍功集團把持,司馬懿更加難以得到表現的機會。
所以說,在曹操時期,司馬懿並不是沒有出人頭地,其實晉陞速度已經不算很慢了,而且很快就成為曹丕的心腹,得到比較大的信任,這已經非常難得了。只不過,與他後來在戰場上變現出來的獨擋方面的軍事能力相比,這時候他的履歷顯得比較單薄一些而已。
曹操死後,在曹丕時期,司馬懿雖然地位在逐漸升高,權位越來越高,但他扮演的仍然是文士角色,並沒有外放擔任州郡刺史或領兵的機會。
一直到明帝曹叡時代,曹魏的開國功勛們基本上凋零殆盡,司馬懿才開始得到領兵的機會,誅孟達,抗孫權,拒諸葛,平公孫,四方征戰,積累功勛。在明帝去世的時候,他和曹爽同時成為託孤大臣。高平陵之變後,才終於將曹魏政權整個納入自己的掌握之中。
曹操生於公元155年,司馬懿生於179年,曹操比司馬懿大24歲。220年,曹操去世,享年65歲,司馬懿時年41歲。公元201年,荀彧舉薦了自己的同鄉司馬懿。這一年,司馬懿22歲了,但他並沒有出仕,而是選擇了拒絕。
公元208年,赤壁大戰後,天下大局已定,司馬懿終於決定出仕曹操。這一年司馬懿已經29歲了。這時候,比司馬懿小兩歲的諸葛亮時年27歲,已經出仕了,輔佐劉備,剛取得荊州的一部分作為根據地。而赤壁之戰的主角之一周瑜,雖然僅僅比司馬懿大四歲,卻已經快要走到生命的盡頭了。
戰亂年代,要想快速晉陞,在競爭中勝出,其實只有一個出路,就是能夠通過在戰場上扎紮實實的軍功,才能獲得快速晉陞的機會。但終曹操之世,司馬懿都只是文士,沒有機會接近兵權,更無機會建立戰功。
司馬懿出仕的時候,曹魏的政治格局已經基本確立下來,司馬懿在汝穎文士集團中本來就已經屬於後進,而他這時候又被界定為文士,所以很難得到建立較大功勛的機會,也就不容易出頭。此外,曹操時期,曹魏的軍權始終由曹魏外圍宗親軍功集團把持,司馬懿更加難以得到表現的機會。
所以說,在曹操時期,司馬懿並不是沒有出人頭地,其實晉陞速度已經不算很慢了,而且很快就成為曹丕的心腹,得到比較大的信任,這已經非常難得了。只不過,與他後來在戰場上變現出來的獨擋方面的軍事能力相比,這時候他的履歷顯得比較單薄一些而已。
一直到明帝曹叡時代,曹魏的開國功勛們基本上凋零殆盡,司馬懿才開始得到領兵的機會,誅孟達,抗孫權,拒諸葛,平公孫,四方征戰,積累功勛。在明帝去世的時候,他和曹爽同時成為託孤大臣。高平陵之變後,才終於將曹魏政權整個納入自己的掌握之中。
第一方面,曹操手下人員齊備,並不需要培養年輕的親信。選定一個人才,並重用,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也不是剛起家那會兒,見到個人才就跟見到親人一樣。老牌的親信還沒退去,現在就想培養新的親信,那就是想培養一股新的勢力。這對於一位晚年的君主來說是不明智的,新老勢力的對抗需要君主劇中調和,會浪費很多精力。
第二方面,為後代儲才。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在前朝就受到重用,那麼此人會感恩與先帝,難免對新君不敬。這是很多帝王的御人手短,臨終前打壓一批能臣,然後讓新君起複,這些大臣就會對新君感恩,無論在感情上還是在道義上,都會忠於新君。朱元璋就用這種手段留給朱允文三大能臣,方孝孺、齊泰和黃子澄,最終三人都選擇了為朱允文殉葬,方孝孺更是被誅十族。
還有一些說法,司馬懿久負盛名,但是並不願意效力於曹操,曹操多次徵召,都不願意出山。所謂強扭的瓜不甜,但是肥水更不能流於外人田,所以曹操寧願脅迫他入曹營,也不願讓他輔佐他人。況且曹操自視甚高,並不缺司馬懿這麼號人物,還不如讓他受恩於太子,備後世所用。
司馬懿本身是個聰明的人 他了解曹操的性格 對於曹操的委任 多以拖延來應付 司馬懿屬於那種夾著尾巴做人的人 而且曹操活著的時候身邊可謂是人才濟濟,想司馬懿這樣的人也有 比起說 荀彧 荀攸 賈詡等。
而曹操死後 人才大量流失 ,這時司馬懿就起到了不得或缺的作用。而且司馬懿了解曹操是真正的猛虎,而曹丕則不然。
謝邀,問出這樣的問題,基本上都是被演義給誤導了。潛台詞就是,曹操是不是有先見之明,知道司馬懿不臣,所以不用他?這樣想本身就是毫無道理的。首先,以曹操的性格,如果你不臣,那可不是不重用那麼簡單,隨便找個理由就可以把你咔嚓了。其次,司馬懿掌權時,接連受到曹丕、曹叡的託孤,司馬懿臨終時還囑咐子孫要忠於曹芳。可見,司馬懿是很忠於曹家的,並不像演繹的那樣,狼子野心。
明確了這些之後,我們再討論提問。在我看來,主要是有兩方面,總結起來就一句話:一代人用一代人。
第一方面,曹操手下人員齊備,並不需要培養年輕的親信。選定一個人才,並重用,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也不是剛起家那會兒,見到個人才就跟見到親人一樣。老牌的親信還沒退去,現在就想培養新的親信,那就是想培養一股新的勢力。這對於一位晚年的君主來說是不明智的,新老勢力的對抗需要君主劇中調和,會浪費很多精力。
第二方面,為後代儲才。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在前朝就受到重用,那麼此人會感恩與先帝,難免對新君不敬。這是很多帝王的御人手短,臨終前打壓一批能臣,然後讓新君起複,這些大臣就會對新君感恩,無論在感情上還是在道義上,都會忠於新君。朱元璋就用這種手段留給朱允文三大能臣,方孝孺、齊泰和黃子澄,最終三人都選擇了為朱允文殉葬,方孝孺更是被誅十族。
還有一些說法,司馬懿久負盛名,但是並不願意效力於曹操,曹操多次徵招,都不願意出山。所謂強扭的瓜不甜,但是肥水更不能流於外人田,所以曹操寧願脅迫他入曹營,也不願讓他輔佐他人。況且曹操自視甚高,並不缺司馬懿這麼號人物,還不如讓他受恩於太子,備後世所用。
謝邀!曹操何許人也?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人稱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睡覺在夢中都能殺人,都能夢知四馬並槽,雖然有些神化和誇張,但也足見曹孟德非一般之人。如果曹操沒有兩下子,他怎麼能夠滅呂布,敗袁紹,統一中國北方?有這樣一個有文韜武備、雄才大略的主子在,司馬懿豈敢造事?事實上司馬懿在曹操面前百般謹慎,萬千小心,唯恐被曹操看穿,有時嚇得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可見曹操有多厲害,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司馬懿何等韜光養晦!曹孟德和司馬懿都是三國時期有名的能人,只不過一個是主,一個是臣,一個擁有生殺大權和百萬大軍,一個是獨來獨往的帳下幕僚,在這種雞蛋和石頭情況極為不利的環境中,司馬懿能存活下來就已經不錯了,哪裡還來興起一說?司馬懿也不愧是三國的第一忍者和最大的勝者,他能騙過多疑的曹操也算是不亞於官渡之戰的勝利,所以才有他後來導演的三國歸晉。謝謝!
曹操以兩萬左右的兵力,出奇制勝,擊破袁軍十萬。這個戰例成為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官渡之戰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氣,寫下了他軍事生涯最輝煌的一頁。
這個時期的司馬懿才剛剛成年。
謝邀,曹操在位時,司馬為什麼興不起來?魏武帝曹操,文統武治雄才大略,以武治國,使魏國發展日如中天,達到頂峯。曹氏宗族勢力權衡朝野,曹洪、曹仁、夏侯惇、夏侯淵、曹真、曹休俱是有勇有謀文武兼修之人,都手握兵權,曹操唯親使用,曹氏勢力如同銅牆鐵壁,堅不可破,外人得不到重用,而奸雄曹操又生性多疑,順我昌逆我者亡,寧可錯殺一千絕不放過一個。曹操曾經說過:「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為了一個所謂三馬同槽的夢,懷疑是姓馬的反對自己,殺了馬騰父子三人。司馬當時稍有異地,就會被曹操砍了腦袋,
陞官講究個按資排位,他起步晚了一步。新舊勢力交替,雖考究站隊,卻最易產生新權貴。
曹操起家時跟隨,落難時不棄的那些人可以叫做曹操的從龍之臣,進沒有從龍之功,退不是曹操嫡系,驟然興起,怕是有點不可思議,更怕是要破壞某些規矩。
同理幫二公子把弟弟拉下馬的那批幕僚就是曹丕的從龍之臣,那麼像吳質,司馬懿,陳群這些人的其興也悖焉就在情理之中了。
這個問題兩點即可。其一,曹操一代雄才,能否斗得過曹操,我相信司馬懿肯定心裡清楚。此時的司馬懿若有半點不臣之心,必然死路一條。唯一的方法就是等待時機,為將來奪權做準備,後經歷曹丕,曹睿二帝之後,多年的準備終於到了收穫的季節,機會一出現,就迅速奪取了政權。
其二,朝堂,軍隊重要職位之中,儘是曹操心腹,司馬懿無兵無權,如何奪權。司馬懿也是等到死忠魏室的人死完之後,方敢叛亂的。
謝邀!曹操何許人也?那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主,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偉大的詩人,可以說是三國時期的第一人。就是連我們的毛主席也非常佩服他,寫詞頌揚他,「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魯迅先生也稱他為改造文章的祖師。這時司馬懿如果得瑟的話,那是壽星老上吊,嫌命長了。不要說曹操在位的時候,他不敢有二心,就是曹丕在位,他也得老老實實的夾起尾巴做人。諸葛亮不死,他只有乖乖接受婦女衣服的分,很難泛起浪來。他只能是欺負欺負曹家的孤兒寡母罷了,「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說的就是他這一類人。
司馬懿本身是個聰明的人 他了解曹操的性格 對於曹操的委任 多以拖延來應付 司馬懿屬於那種夾著尾巴做人的人 而且曹操活著的時候身邊可謂是人才濟濟,想司馬懿這樣的人也有 比起說 荀彧 荀攸 賈詡等
而曹操死後 人才大量流失 ,這時司馬懿就起到了不得或缺的作用。而且司馬懿了解曹操是真正的猛虎,而曹丕則不然。
推薦閱讀:
※三國前五最厲害的父子是誰?
※呂布死後貂蟬為何沒被曹操霸佔?
※陳宮到底想要什麼?
※曹仁和曹丕同輩?
※如何評價曹操,孫權,劉備的領導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