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活著為了什麼?難道為了長壽可以不吃晚餐,不吃葷腥,還要早起早睡,每天鍛煉嗎?
為了長壽就要不吃晚餐?不吃葷腥?這是哪位高人給您指點的?每一個人,不僅僅是老人,活著當然是為了享受生活的快樂,但是如果你不吃晚餐,不吃葷腥,不僅享受不到美食帶來的快感,而且是一種自我摧殘,老年人要想長壽,那真是天方夜譚。
- 一日三餐,對每個人都非常重要,這是維持我們每天正常工作生活的基本要求,晚餐與次日早餐間隔時間很長,所提供能量應能滿足晚間活動和夜間睡眠的能量需要,對正常人而言,晚餐所能提供的能量應佔全天所需要總能量的30%-40%。而對老年人來說,由於消化吸收能力都比較弱,建議少吃多餐,少吃即每餐吃到五、六分飽即可,便於腸胃有充分的時間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多餐即為保證營養攝入,不但要吃好一日三餐,還要在此基礎上加餐1-2次在兩餐之間選擇適當時機補充進食。所以,老年人晚餐切不可省。當然,晚餐後的活動量減少,晚餐要相對清淡,選擇低脂肪、低能量的食物,烹調方法更要少油、少鹽為宜。
飲食清淡絕不意味著不吃葷腥。對老年人來說,身體中的肌肉逐漸減少,首先影響關節的穩定,繼而導致骨性關節炎、骨關節退行性變、骨質增生等疾病。肌肉減少還會使身體虛弱,走路不穩,免疫力下降,代謝降低,患慢性病的風險增加。所以老年人的食譜中,蛋白質的比例絲毫不能降低,相反優質蛋白的比例還要有所上升,所以老年人要多吃肉類、魚蝦、蛋、奶等富含優質蛋白高的食物,特別是肉類及奶類所含的蛋白質(乳清蛋白)對延緩肌肉衰減格外有效。需要注意的是,高蛋白食物不要集中到一餐當中,而是要均勻分配到三餐中,確保餐餐都有蛋白質,對延緩老年人肌肉衰減非常重要。當然,五花肉、肥肉、排骨、肥牛等的確含有較高的飽和脂肪和膽固醇,老年人就盡量不要選擇了。
至於運動,相信每個熱愛運動的人都是精力充沛和精神矍鑠的,有規律有作息時間,可以幫助你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身體有一個良性的循環機制,老年人只要避免選擇高強度、高風險的運動形式,都會體會到適度運動帶來的快樂。
花匠:遲萍(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王興國營養師特訓班四期班學員 營養科普原創作者 營養問題家常說)
感謝邀請。
人會老是自然的法則,生物都會漸漸衰落、回歸自然,人也是一樣,活著更應該享受活著還能夠感受到的生命的價值,學會尋找生活中的樂趣,而自己活著同樣也是讓周圍的人感到幸福,比如說你的家人和朋友,你的生命,你的健康狀態,同樣也牽連著他們的思念。所以應該更加樂觀,找到生活更加健康的節奏,心態正常地生活。
在這裡要糾正一下這個命題,並不是吃素、不吃晚餐、每天必須要強迫鍛煉才能長壽。老年人可以和正常人一樣,葷素兼備,注意營養搭配,多清淡飲食,素食者並不等於長壽,不享受肉食也並不等於不生疾病,動物性食物中比起植物性食物含有更多豐富的蛋白質、鐵元素、鋅元素,而且動物性食物中的鐵是血紅素鐵,植物性食物中的鐵是非血紅素鐵,前者比後者的吸收率多5倍左右,對於預防貧血和治療貧血有著更好的效果,特別是老年人,更應該注意鐵、鋅元素的缺乏,即使補充,所以,日常適當吃肉應該是很關鍵的。
另外晚飯是肯定要吃的,沒有一項完整和權威的實驗能夠證明不吃晚飯對身體有好處,無論是男女老少,正常吃晚飯的意義都是很重要的,從中午到晚餐時間時隔6~7小時,人胃的排空時間是3~4小時,也就是說其實還沒到晚餐時間已經需要補充一些能量了,如果不吃晚餐,很容易缺乏能量營養來供應晚上的代謝和正常活動,對身體反而是沒有益處的。我們需要做的是每餐適量飲食,不暴飲暴食,並且盡量清淡。
這些並不是單單為了要長壽才執行,而是一種自然界最科學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清淡和適量的飲食可以讓我們身體更舒適,而並非單單能長壽,如果總是胃脹腹脹、油膩噁心,辛辣刺激導致胃腸不適,難道這樣會更有意義?難道是熬夜打麻將,夜深人靜獨自思考,早晨太陽曬屁股了還不起床讓人們覺得更舒服?恐怕並非如此吧!應該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選擇最適合生活的方式,並且學著去體會生活的樂趣!
我個人覺得,有老人在,下一輩的人就不會活得沒有章法。這不需要風俗家規來說明,這是一種情感延續的慣性。
目前網路上關於老年廣場舞啊、老人KTV啊、老年旅遊團的新聞比較多,這些老人秀存在感,精力充沛的「求生」慾望也許並不是僅僅為了活得更長久。他們背後都有一群子子孫孫在。老人的健康和快樂,代表了一個家族的穩定和健康。
我奶奶今年89歲,時而糊塗,時而明白。她半身不遂,獨眼,連吃飯都要護工幫忙。
中秋回家看望她。近五年見面她都不認識我。這次她終於認出我來了。她說「你是我大孫子啊。孫媳婦回來了嗎?這是你女兒啊。我重孫女。」
她現在無論葷腥,都能吃一些,因為能吃下去就不錯了;她不早睡早起,她除了偶爾曬太陽,吃了就睡,坐著睡;她除了「鍛煉」剩下的那個眼球,她什麼鍛煉都做不了。
這次見到她,我也在想,老人活著為了什麼?也許我奶奶現在並不能回答這個問題了。她偶爾會失憶斷篇兒,沒有邏輯,也不能思考原因和結果了。她不知道,去年她的大兒子車禍意外身亡,她不知道,就在這個中秋節後,她的親弟弟也亡故了。
老人活著為了什麼?作為年輕人,作為晚輩我們能回答這個問題嗎?為什麼我們逢年過節要去看望老人?為什麼有些事情,我們不會告訴老人?
因為有老人在,我們就有了回去的理由。
就在準備提交發表的時候,我還想到一句話,有老人在,家族裡的其他人都不能稱老。有老人在,他們的子子孫孫在心態上也就更年輕。
每一個家庭的老人,都在承擔著衰老的職責。致敬。
謝謝邀請!
為了長壽而不吃晚餐、不吃葷腥在我看來是個假命題:
首先沒有任何一個權威指南或研究顯示不吃晚餐可以長壽,而不吃葷腥對於老年人是有害的,人體每天正常需要的優質蛋白、脂肪酸以及血紅素鐵、維生素B12等都來自動物性食物或油脂,所以不能不吃葷腥,而是少吃!而說起每天吃幾餐,雖然是因人而異的,但每日三餐仍然是個普遍適用的原則,基本不會出錯;而對於糖尿病人群可千萬不要隨便省掉晚餐,會出現低血糖的,很危險;而存在肥胖、高尿酸血症或痛風、代謝綜合征、血脂異常的人群可以在晚餐是少吃或不吃主食,增加蔬菜和豆製品攝入,對於健康的促進是益的,但完全不吃恐怕會餓得很難受,甚至會影響夜間睡眠,反而影響了老年人的健康;身體較為虛弱的老年人不吃晚飯甚至出現了低血壓、低血糖,很容易引發危險事件,比如跌倒、昏迷,所以不要隨意改變餐次,而適合別人的真不一定適合您!
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老年人每天需輸入禽畜肉一兩(50克)、水產品一兩半(75克)、雞蛋一個、牛奶半斤、植物油(玉米油、花生油、豆油、亞麻籽油、橄欖油皆可)20克~30克,所以除非長期素食者,老年人是不可以不吃葷腥哦!
再說說早睡早起和鍛煉,這在瑋瑋看來就是健康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您缺失了這一部分說明您的生活方式不夠健康!尤其老年人,退休後的生活還是蠻清閑的,如果總是晚睡晚起、窩在沙發或床上不動,是很容易引發健康問題的,而且目前老年人中抑鬱症十分高發,與缺乏社會活動、缺乏社會交往有很大關係,所以老年人在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一定要走出去,散散步、聊聊天,甚至跳跳舞、唱唱歌都很好!
再說說瑋瑋個人的體會,雖然我尚數青年人,但深切的體會到想做的事情太多了,時間卻完全不夠:想好好鍛煉身體、保持健美體型——沒時間;想好好研究烹飪,製作健康美食——沒時間;想多出去走走,看看世界——沒時間;想多讀點書,豐富自己的頭腦——沒時間!但我們的老年朋友卻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即使要幫助兒女帶孩子、買菜做飯,也不要把自己的時間完全交付出去,要有自己的愛好和娛樂,保持健康的生活模式之外還要老友所樂,活出精彩的自己!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歡迎關注營養瑋瑋道來~
健康是老人生活幸福之基
現在國人的溫飽問題早已經解決,老年人兒孫繞膝,含飴弄孫,當然是人生一樂!退休了,有自己的時間了,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也是悠哉樂哉!少、青、壯、老是每個人都需要經歷的4個階段,又稱太極四象或陰陽四時,人生歷練之後的睿智,經歷坎坷之後的練達,人生豈能無味?
人生有兩個階段比較弱,一個是少,一個是老。少在成長,人生還沒有開始;老在沒落,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但健康是老人幸福的根基所在,沒有了健康,不僅自己痛苦,也成了子女沉重的負擔。而且古語云:久病床前無孝子!一旦沒有了健康,人生之凄涼晚景在所難免!
晚餐大吃是現代文明病的重要根源之一
中國人有「謀兩餐」、「混兩餐」和「管兩餐」之說,為什麼?因為整個農耕文明時代都是實行一日兩餐制。根據史書記載,不僅普通人是一天吃兩頓飯,包括李世民、朱元璋和乾隆等帝王都是一日兩餐制。兩餐制一般辰時(7-9時)早餐,申時(3-5)晚餐。一日三餐制是工業文明的產物,因為可以有效的提高日工作效率。
《素問·四氣提神大論》曰:「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
就一天的陰陽四時而言,上午少陽,中午老陽,下午少陰,晚上老陰。之所以要控制晚餐或節制晚餐,是因為晚上氣機轉陰。消化耗的是陽氣,在陰的時間干陽的事就會事倍功半。當生命把主要的能量浪費在消化這種低級慾望上面的時候,就沒有充沛的能量即元氣來做代謝排毒和修補損傷的工作。現代人90%以上死於慢性代謝類疾病就與多數人晚上大吃大喝有關!
動物性食品是爛腸之食嗎?先秦包括秦漢時期的很多養生類文獻都把動物性食品當成是「爛腸之食」。腸子爛看不到,心腦血管病和癌症的發病原因與大量攝取動物性食品有關。想一想40年前,人們一年能夠吃到幾回肉?現在很多人一天就吃幾回肉。而身體的生物設定並不是按照經常性的吃肉設計的!
(未完待續)
文喜有話說 2017.10.31.
「老人活著為了什麼?難道為了長壽,可以不吃晚餐,不吃葷腥,還早起早睡,每天鍛煉嗎?」,
這個話題,是個實打實的極端的謬論!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活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態和狀態,不管你有什麼想法和活法,也不管你有什麼心態和狀態,也不管你處於什麼年齡階段,萬變不離其宗的是健康,尤其是老人活著就是為了如何輕鬆營健康的。「不吃晚餐、不吃葷腥,還早起早睡鍛煉,一定會損害健康的。
每個人的生命周期的長短,取決於你的機體免疫力,你一直習慣的每日三餐就是維持和鞏固你機體免疫力的,如果你改變了每日三餐的進食習慣,甚至不吃早餐或是不吃葷腥,勢必影響你機體的新陳代謝功能,一旦你的基礎代謝功能紊亂,你還堅持鍛煉身體,就更加重機體免疫力下降,甚至一病不起了。
聽我朋友說的:他的父親,這老人以前身體棒棒噠,自從檢查有常見的老人慢性病:高血壓病、高血脂症和輕微腦梗後,老人每日三餐少油鹽醬醋,少葷腥多素,每天早睡早起,不吃早餐就外出堅持走10000步了,以至於現在他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了,有一次沒有完成10000步,膝關節疼痛難忍,連自己家都走不回去了,直接呼叫120送醫院治療了。經過醫生確診為膝關節滑膜炎,運動量過大以至於韌帶損傷,在不知病情的情況下,還堅持鍛煉身體,加上老人基礎代謝功能弱,每天營養失衡,導致自身修復能力減弱。醫生建議:老人要卧床休息,改善每日三餐的飲食結構,隔幾天下地適當的活動,關鍵在於控制自己的心情,改變自己的習慣認識,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
綜上所述,老人健康長壽是離不開「樂觀的心態、均衡營養、適當的運動和充足的睡眠」這個健康四大「基石」的。這是適合每個年齡階段的的健康四大「基石」,一定要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健康四大基石吧!
老公的奶奶活了96歲,不吃晚餐,年輕時是因為窮,她說晚上不幹活了就睡覺所以不用吃,老了形成習慣不吃了。無疾而終的,老人倔強,不允許送醫院,最後幾個月,進食很少,老公和我是孫子輩的,主張送醫院,公公愚孝,聽老人的,不送醫院,說沒病,每天一盒牛奶早晚各半盒,中間吃餃子多說5個,有時一小碗麵條,後來睡著時走了。一生勤勞,八十多還下地幹活,做飯喂牲口,也就是九十後才不能完全自理,可是走動不要人攙扶,寧可自己慢慢移動,就卧床了最後幾個月。發現長壽的老人一般都是體型不是特別高的,是那種特別瘦的,可以說乾瘦形的老人容易長壽,我姑父今年99了,也是特別瘦,175身高,姑父的媽媽也是精瘦,活了105歲。
作為老人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也曾年輕過,也有報負理想,也曾努力奮鬥過,祖國的強大也有我們一份功勞,現在老了國家尊重,保護,有些年輕人看不起老人,使人痛心,至於老人話著為了什麼,我的想法是社會在快速變革進步,祖國越來越強大,人民的生活一天一個樣,真的是日新月異,我們想好好活著看看祖國會變成什麼樣,世界會變成什麼樣,人民的生活會發生什麼變化,當然是要好好好的活著,健康的活著,吃:的要健康,我們早餐,(牛奶,燕麥片,雞蛋,玉米面南瓜白面窩窩頭,饅頭)第二天黑米核挑黑芝麻紅棗薏米糊,雞蛋,窩窩頭,第三天黑豆黃豆豆漿,窩窩頭,中餐山藥來飯,兩菜一湯,晚飯小米紅棗構杞粥,窩窩頭,饅頭,一萊,第二天薏米紅豆綠豆三豆湯,苐三天銀耳蓮子百合粥,一個禮拜吃兩次銀耳湯,可以配雪梨,紅棗,構杞,安全蛋,菊花,茉莉花,換著吃,雞鴨,鯽魚大骨頭湯,牛肉,蝦都吃,量不多,跟上營養就行,2個人1500元一月就夠了每天按摩穴位,艾灸穴位,慢跑半小時,再做做其它健身操,總之把身體調理好,不跟國家增負擔,少跟兒女添麻煩,這就是我們活著的意願。
人活著是為了什麼?一萬人會有一萬個答案!
但對大多數人來說,不為生計發愁,有個健康的身體,精神快樂,應該是大多數人的幸福標準!
年輕的時候,奮力拚搏,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上了年紀,從職場上退了下來!無論成功與否,都是人生路上的一個休止符!
到了這個時候,人生的閱歷告訴我們,珍愛健康,珍愛生命,享受人生快樂更重要!
趁著腿腳還行,年輕時沒去過的地方,可以去看看!
趁著牙口還好,想吃的就去嘗嘗
!
不要聽一些人不負責任的說法,這個不能吃,那個對健康有損害……
到了這個年齡,該吃吃,該玩玩,愛誰誰……
但需要注意的是,畢竟上了年紀,身體及消化功能不如以前了!
運動需要注意強度及時間,不能過力,以免對自己的身體造成不必要損害!
飲食要精緻清淡一些,但要注意營養!每天要攝入足夠的營養,特別是優質蛋白質不能缺少!另外飲食不要過飽,特別是晚餐!
不要再為兒孫操過多的心……
兒孫自有兒孫福!!
不要再為錢財困擾……
錢這個東西,夠用即可!沒有不行,多了帶不走!
有個健康的身體,有個良好的生活習慣!老有所為,老有所樂,比什麼都重要!!
人的問題,我來回答:
第一,老年人的內心,是有根深蒂固的,對死亡的恐懼,這是年輕人打死都體會不了的。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70歲往上數的人呢,過一天掙一天。因為潛在的風險太大了,這話說的很客觀,一點都不重,每個人都會面臨死亡的恐懼,你在年輕的時候根本沒有辦法感受,因為總感覺還遠著呢。這就像考試一樣,任何一個學生,離考試還有半年的時候,沒有人去複習,離考試還有半個月的時候開始有人複習,離考試還有半天的時候急得跟螞蟻一樣。
老年人的狀態,大概,過幾天就要考試了。
可能有些人說,或者說像這個提問的人說的一樣,好像這樣太拘束了,什麼東西都規律,都壓抑,沒什麼好玩。
但是,你不多活長一點,很多好玩的東西慢慢創造出來,你玩都玩不到,你見都見不到,就像十年前,移動互聯網手機還沒來的時候,如果那時候你掛了,你怎麼可能感受到現在這麼好玩的東西?像現在這些手機這麼好玩呢。
所以活得長很重要啊。人說到底呀,最後還是拼誰活得長。
第二,人類的本質,第一本質就是,求生存,所以一般的老年人誰不願意多活幾年?為了多活幾年,當然要約束自己啦!更有遠見的人從中年的時候就約束自己,更有遠見的人從青年的時候,就懂得控制性慾,控制慾望,有節制的生活,有規律的生活,更更更懂得,更有遠見的人,從小學的時候開始就已經很規律的生活了。熬夜喝酒K歌,任性這些東西呢,在求生存為主的生活狀態下,基本是不可能出現的,你看,鄧小平同志,在老年的時候,還把煙給戒了,你說呢。一般人可是戒不了煙的呀,你要想想。
你說一個老年人,是瘋狂的大吃暴吃,喝酒,夜裡去唱歌,再去酒吧混,混到天亮,然後這樣很high,這種高音喇叭下,非常的舒服,非常的享受,這種心理的狀態確實蠻好的,蠻嗨的,但是呢,折壽啊,誰願意呢?任何一個老人你抓他去幹這種事兒,沒人願意的,
所以這個人類社會的現實性,就是說,到了老年的時候呢,其實每個人該經歷的東西都在前半輩子都經歷了,你覺得他們這樣很無聊,每天很節制的生活挺無聊的,那是因為你年輕啊,你年輕你沒辦法感受的,知道吧?
或者說你還沒見識夠,你還沒玩夠,人家什麼都玩夠了,人家什麼都見識過,經歷過了日什麼家庭瑣事,什麼社會上的這些各種享受的途徑,什麼的全都體驗過了,人家到那個時候也沒那麼刺激了,感覺。而且人的身體,年紀大了之後呢,有各種功能也會退化,也就是說,對周圍事物的感受呢沒那麼刺激了,知道嗎?沒有年輕人感覺的那麼刺激了。
所以人最後的時光呢肯定是輕鬆,然後不要有太多的生理上的刺激,平平淡淡的,這樣就行了,你說老年人跟年輕人一樣,整天很瘋狂,大起大落,那哪行啊?精神上沒那個需要了,生理上也接受不了。
最後說一句啊,老年人是寶貝啊,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年人的智慧和他的人生經驗,很多值得後輩人學習的,別以為老人沒什麼用,不要這樣想,咱們中國人說尊老愛幼還是挺對的,啊,老年人要尊重的。
本文作者,張澤鋒,代表作品,《坐上財務總監》,更多職業,社會的問題,關注我,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