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食肉時的負罪感?
這是最近兩三年一直困擾我的問題,不知道怎麼組織語言,盡量說清楚我的邏輯,希望大家能暢所欲言。
我是一個正常飲食的普通大眾,吃各種食物,包括蔬菜、水果肉、蛋、奶。同時也熱愛小動物,長期購買食物餵養流浪貓狗,對於網路或者電視媒體報道的各種關於動物保護持支持態度,反對濫殺。但是我不是素食主義者,我不知道以後會不會變成素食者。
最近幾年經常有一個矛盾心理跟隨我,就是我愛小動物,反對那些濫殺行為比如什麼狗肉節之類的,可是我自己吃肉,我跟那些人有什麼區別?尤其有一次我自己做魚,面對那雙魚的眼睛,我簡直崩潰了。現在我有了孩子,我更急切的想得到一個答案,就是假如有一天我女兒面對餐桌上的肉或者魚問我,小魚那麼可愛我們為什麼要吃它,我不知道怎麼回答。
可能有的人看到這會說,那就做素食主義者好了,但是我會覺得,難道我們吃的蔬菜不是一個生命體么?它從一個種子變成一顆蔬菜,也是生命啊,我們吃蔬菜和吃肉並沒有什麼區別。還有就是蛋奶,我是個烘焙愛好者,雖然現在大環境說那些動物奶之類的都是工業生產下用激素或者更卑劣的手段折磨動物得到的,但是我覺得做蛋糕也是我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把這部分捨棄,我不知道這樣的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此外還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即使我做了素食主義者,純素,肉蛋奶都不吃,那些成為肉蛋奶的動物就不會被殺么?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化身成為我面前的食物,我拒絕,會不會也是一種不尊重。
最後我要說一句,我沒有任何為自己肉食這件事開脫的意思,我只是很矛盾,我不知道如何在這個問題上教育我的孩子,我現在能堅持的底線,就是不濫殺,不過度浪費,懷著無比感恩的心對待這些成為食物的曾經的生命體,將它們的能量轉化到我身上。
以上,如果有言論對素食及動物保護者構成傷害,在此表示歉意。
首先感謝提問者的求索態度。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
我本人是環保專業出身,從事動物福利相關的工作,同時卻是一名重度肉食愛好者。從環保上來看,肉類對能源的消耗及氣候變化的影響通過科學研究已經大量證實;從動物福利方面來說,工業化養殖過程中存在大量的動物福利問題,題主的問題中已經說到了一些例子;但是從生活品質和營養需求上來說,肉類口感較佳、並能夠提供一些滿足人類營養基本需求的蛋白質,這也是不爭的事實。所以題主的困惑完全也可以反映在我的身上。
前面有些網友已經摘取了一些書本的內容,我就簡單介紹一下我個人的態度和經驗:
在實驗動物福利的研究領域往往遵循著一個3R原則,即『減少』(reduce)『優化』(refine)和『替代』(replace),我個人發現如果應用這一原則於日常生活的肉食選擇也是完全可以的。
- 『減少』。簡單來說就是減少肉食攝入量。我們承認肉類基本滿足營養的基本功能,但同時也知道過量攝入肉食相比於食素更容易引發健康問題。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宴會和宴請的場合,大可不必過度追求大魚大肉,覺得一桌子肉菜才是好客、夠面子。葷素搭配、營養均衡才是健康和前衛的選擇。
- 『優化』。這一條可以稍微展開為幾個層面:1)增加肉類利用率:當我們食肉的時候,必然伴隨著一條或者多條生命的死亡,那麼在不影響健康的前提下,我們最好儘可能高度利用這一條或者多條生命的全部部分,能吃的部分盡量都吃,不要只選擇精華的部位。2)減少浪費:在肉食進入家庭的餐桌前,已經在飼養、運輸和儲存過程中產生了很大的浪費,因此我們應該盡量做到合理計劃採購量和烹飪量,不要做了(或點了)一桌子菜卻沒吃幾口,剩菜盡量打包和冷藏。3)儘可能選擇可持續和高動物福利標準的食材來源,降低環境和動物福利的負面影響:例如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選擇有機或散養禽肉類製品,盡量原則人道屠宰的肉類產品(現在國內在這一方面的認證已經逐漸起步),避免工業化養殖體系下的肉類產品(提高動物福利);盡量選擇海洋管理委員會(MSC)認證的海鮮產品(支持漁業可持續發展)等等:一個家庭的消費選擇會最終影響甚至決定市場的走向。
- 『替代』。在不影響健康的前提下,從食材的選擇上來看可以盡量『創新』:我們可以考慮用其他營養和口感類似的食材來代替肉類,例如用豆奶代替牛奶,用豆製品來代替肉類等等。但是與此同時,在肉類產品的類別選擇上,我們卻應當相對『保守』:僅僅食用常規的農場動物,例如豬牛羊雞鴨魚等,因為這些種類的動物往往經過了人類上千年的人工培育和選擇,在滿足營養和能量需求方面比較高效;少食用或不食用工作動物和伴侶動物,例如貓狗兔馬等(營養上並不高效,且伴隨著倫理或信仰的衝突);堅決拒絕食用野生動物(避免違法和破壞生態鏈)。
簡單來說,我們之所以吃肉,是一種現實層面的必須選擇(選擇純素食可能會犧牲生活品質,且往往需要更多精力和資金來維持營養)。但我們不應覺得食肉是理所當然,而應當時刻對我們的食物懷有感激,加以充分利用。同時儘可能做出符合法律道德和倫理的選擇。
希望我的回答對題主降低食肉的負罪感能起到幫助。
謝邀~
建議先看看這篇文章《動物倫理與道德進步》:https://www.douban.com/note/578353795
彼得·辛格在《動物解放》一書中指出:一個生命體應否受到倫理關懷的理由是能否感受痛苦,但現有的科學事實和理論都不能證明植物能感受痛苦:植物沒有產生意識的大腦或類似的組織;植物不能移動,所以沒有必要藉助痛覺來躲避傷害。
假設有一天研究人員真的找到了植物能感受疼痛的證據(不過看來毫無可能),吃植物仍然比吃動物好,因為能量在食物鏈中的傳遞是逐級遞減的,生產肉類需要數十倍的植物用於飼養動物。而且至少動物和人的親緣關係更近一些。
蛋糕也可以做成純素的:http://mp.weixin.qq.com/s/rYkD0gms2IkoUDpPONawcw
沒有消費就沒有生產。多消費一些肉類不會傷害那些已經死去的動物,但這會導致未來更多動物被宰殺。那麼在一個人人吃肉的社會中,我一個人決定不消費(或少消費)肉類有用嗎?我一個人能對肉類生產業造成何種影響呢?有學者指出:「商品需求量的變化必須超過一定閾值,才能對商品的生產有所影響,如果達不到這個閾值,個人需求的改變就無法造成任何影響。」這很有道理。但這個原理也預示了,如果我個人素食導致了肉類需求總量的變化超過了某一閾值,則必然會通過商品供求機制對養殖業施加一定的影響。舉例而言,假設10000個素食者可以導致20000個雞籠的減少(這是假設的數字,僅作舉例方便用)。那麼,如果我恰好是那第10000個決定素食的人,那麼我的這個決定將意義重大,它將導致減少20000個雞籠。一個人的決定對市場的影響很微小,就像是一根稻草,雖然它本身的重量微乎其微,但誰也不知道如果把它加在其它眾多稻草之上,它會不會成為那根突破閾值的最後一根稻草。
前邊也有很對多人回答的很好了,想補充一些。
我也覺得題主很明顯是有很強同理心的人,從同理心出發,又特別關注在這個問題上對兒女的影響。我想一個素食者看到題主的思考,就會意識到素食的初心,應該感謝題主才對,題主的歉意實在是多慮了。
我覺得的同理心,正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種動力,同時我們人類還具有思考與道德的特質。比如弱肉強食雖是生物本能,但不是人類的理想,社會的前進方向,正是逐漸遠離了暴力、壓迫。從題主今天的提問已經可以看到,人的善意已經從人與人的範圍,拓展到人與其他生命。心中善意可以拓展,其實惡意也會拓展。消費的影響不只是在當下,更是給未來的投票。
當然,任何發展進步都有過程,比如在奴隸社會考慮食素的問題,或許就過於遙遠了。就像今天我們還沒有避免對動物的殺戮,就去考慮植物的權益,這在今天也過於遙遠了。
因為還做不到連植物的生命也一起考慮,就降低了食素的意義,我覺得也沒有比要嘛。勿以善小而不為,路也是一步一步走的。
這裡再多說2點,動物權益放在植物前邊,前邊也有朋友回答過了,因為動物的感官同人類是一個等級的,甚至有些更敏銳,所以對痛苦的感知也和人一樣強烈。對於植物生命的問題,其實現在已經有途徑了:果食主義,不太準確的描述就是,只吃植物的果實部分,包括種子也就是穀類。
『減少』『優化』『替代』這個素食實踐途徑前邊的朋友說的很好了,我想多說一點就是,我非常肯定題主對食物的重視程度,這代表了對生活的重視。如果題主願意開始嘗試一些素食實踐,我想建議的一些是,可不可以換一種觀點,就是不用擔心素食會強迫自己「捨棄」什麼,而只是做出一些轉變,就像前邊朋友說的替代,現在即便是在中國,也有越來越多的純素餐廳,比如老字號的功德林,外國走的就更遠了,除了用豆製品、蘑菇替代肉的口感,乳酪、黃油、沙拉醬都有用植物油製造的,而且新的技術也可以避免反式脂肪酸。我相信題主只要願意去了解素食,會發現的更多。
「捨棄」只會給自己帶來負擔,造成心理上的矛盾和焦慮。而轉變是人類發展的途徑,人從吃生肉到吃熟肉也是轉變,我相信未來人類的飲食也會轉變。轉變不意味著捨棄,科技可以實現替代(包括口味上的,營養上的,題主如果願意關注,其實現在研究成果很多),轉變可以為我們帶來更多。比如題主有一天轉變了,現在的這些困惑就沒了,為其他生命帶來福音,我相信以題主的善意能體會到更多的收穫。即便沒有轉變,題主的這份同理心其實也已經為子孫後代們奠定了精神財富。
能考慮到這麼多已經特別好了,說明題主是有強烈善心和同理心的人。
挨個回答你的問題吧。
植物和動物都是生命沒錯,但他們是不同的生命形態。素食的標準是痛覺而不是生命,因為已知動物和人類相似,都有神經系統,動物明顯會感到痛苦而植物不會,也由此會讓人產生同理心,覺得殺動物很殘忍。
素食者的種類很多,如果你無法放棄烘焙,可以嘗試蛋奶素。如果心理上還過不去,可以研究素食烘焙。剛剛買了本書叫健康綠色烘焙書,全部用素食,好神奇的。既不違背良心又能做出好吃的東西,也是很棒的一件事對吧。
即使你吃素,那些動物一樣被殺,一點錯沒有。最近又到年關,人的節日,動物的死日,是我一年之內最受不了的時候,但是至少至少,我的胃裡面,沒有任何一塊這些受盡折磨的動物的屍體,這些殘忍與我無關,並且因為我是素食者,也給了未來的動物不出生免遭折磨的機會,哪怕僅僅一丁點。素食者越多,被養殖屠宰的動物越少,現在的動物救不了,未來的可以救。
素食是個人的選擇,如果內心告訴你應該改變,那麼就去嘗試一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好。
最後推薦微博的素食綾也,素食也可以很精彩。看到這個問題就在想,或許題主以後會成為素食烘焙專家也說不定。
推薦《世界和平飲食》
孩子會為此感謝你的。
我就回答一下你對蔬菜也是生命的疑惑,以及蛋奶的問題。再說說自己的看法。
節選自《學佛群疑》。
有人說,植物也有生命,植物也有感情,若說不殺生,應該既不殺動物,也不殺植物。
其實生命有它的層次,植物是無情眾生,動物是有情眾生。所謂眾生,可分作三級,高級的為人類,具有三個條件:
一、有活的細胞;
二、有神經的反應;
三、有思想及記憶。
低級的為植物,只有活的細胞,沒有神經和記憶,雖有生死的反應,沒有苦樂的感覺,更沒有思想及記憶,所以叫做無情。
中級的是動物,只有少數如狗、猴子、馬、象等高等動物有若干的記憶力,但沒有思想力。
至於下等動物除了神經的本能反應,沒有記憶和思想,然其既有神經就有痛苦,就會怕死。所以蟲蟻都會自然地知道逃避死亡的危險,植物則不然。
因此,殺生的界定,就是能夠知生怕死的動物而不及於植物。
至於蛋類,應該是屬於腥類,因為它可以孵成為雛,而且它的味道,就是腥味,如果持素清凈的人,最好不吃。雖然現在養雞場所產的雞蛋,是無性的,在消費市場所買到的都是屬於無生命的;但它很顯然地並非植物,若從殺生的立場,吃無性卵,不算犯戒,也無損於慈悲,若以素食的習慣而言,便應當避免了。
最後,關於乳製品,不屬於肉食,也不屬於腥食,因為牛羊吃草及五穀,所產的乳汁也
不含腥味。飲乳既未殺生,也不妨礙牛犢、羔羊的飼育,而且是由人來飼養、控制乳量的生
產,不會影響雛兒的生長與發育,所以,在佛的時代,普遍飲用牛乳,而且將乳製品分為
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五級類,是日常的食品,也是必需的營養品,不在禁戒之列。
所以如果你想用蛋奶來烘焙是沒有問題的,吃蛋奶不算殺生。素食者也分為純素、蛋奶素、蛋素、奶素。
如果你做了素食主義者,的確還會有動物被殺,但是至少不會為你而被殺。主張不殺生,主旨在於眾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一切眾生都有生存的權利和自由,我們自己怕受傷害、畏懼死亡,眾生無不皆然。
關於如何教育你孩子,你可以告訴他肉是怎麼回事,讓他自己選擇。畢竟你沒法替他做決定。
科學的吃素也是可以保證各年齡層的人健康成長的。不管如何選擇,自己無愧於心最好。這個問題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是。吃肉為什麼有負罪感。從進化論講弱肉強食。這才是生物的本能。為什麼要抵觸自己的本能。
推薦閱讀:
※胡蘿蔔裡面為什麼會有一根心?
※自己吃素可以幫助家人擺脫困境么?
※長期素食會導致腦力下降,長不高,是真的嗎?
※男人長期吃素會有什麼反應?
※聽說吃素可以變美 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TAG:素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