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新手,到底該如何面對生命的意義?
初學佛教,境界不夠。佛經有說:不要著相,破我執,苦集滅道。可是作為新手來說慾望著實有些難以消去,而且由於可能對佛學並沒有一個足夠的理解,不二亦或是涅槃之路理解的也不是很透徹,導致就算自我修行也是帶有一絲絲的懷疑不安的情緒。生活最多只能做到起心動念後告訴自己:「嘿,你這是在執著了哦,別這樣。」不過有時候這樣的念頭也著實有些煩擾。
我個人認為如果一個人對生命的終極問題沒有完全搞清的話,不論他做什麼可能內心深處都會有一絲絲的恐懼吧。畢竟佛法還是有些難度的,佛經都能看懂,但是一到實踐中哪怕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一句也不敢說完全掌握了。
還望高人開示,或能提供一些學習資料或路徑。謝謝。
生命的意義在於提升內在意識的自由度。人類的一切智慧系統(注意:非宗教),都是對我們提高內在意識自由度的指引。
人的終極問題,就是關於生命的問題。關於宇宙如何誕生,而我的生命又是為何的問題。千萬年來,所有人類都思考這個問題,而產生了不同的學說——哲學,物理學,道家,佛家,基督教等等。所有的思考,先無論對錯,都只是用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思考方式,來表達了一些先哲對這個問題的答案而已。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在思想上漸漸偷懶,當你看到一個一輩子都讀不完的圖書館的時候,你就開始認為——我一定可以通過閱讀這些書找到答案,以前的人,應該有答案了。所以,那些閃光的思想家,被塑成雕像,供進廟堂,受人膜拜—— 這與任何偉大思想的本意,都背道而馳—— 因為,真正的意義和解答,從來都不在廟堂之上,書本之中。而在於,我們自己的內心之中,這些解答,與佛,與老子,與耶穌都沒有任何關係。我們思想上的懶惰,和渴望捷徑的本能,讓我們天然地喜歡宗教、喜歡概念,喜歡門派,喜歡捐一萬塊錢就能跟菩薩做一場買賣。所以,我閱讀佛教,我打坐,閱讀聖經,也閱讀各個流派的西方哲學,了解各個智慧系統,但是,我不學佛,不出家,更不是任何宗教的教徒,這是學霸貓的基本立場。
我是我,一個純粹的意識體和一個獨立的思考者。任何一個思考意義和本質的人,應當首先有如此覺悟。
「未經反思的生活是盲目的,而未經認真生活的反思卻是空洞的。」 生命本身的經歷,與高度抽象的思考,兩者相輔相成。人為什麼開始追求終極意義,追求終極體驗呢?也許,是在某一個時刻,你突然有了一種虛無的感受,這種虛無就是你意識到所有的快樂和悲傷都是轉瞬即逝的,生活就像是一個夢,是一場了無痕迹的春夢。人為什麼懼怕孤獨,不肯安靜下來呢?當我們孤獨和安靜的時刻,都會容易產生這種強烈的幻滅感,這時候,我們無法透過他人,無法透過其他物品,來體驗自己的「存在」,客觀意義上的「存在」不見了,而產生強烈的「虛無感」。在這個層面上的虛無,是一切感官滿足無法消解的虛無——我吃的火鍋,我看的電視劇,我賺的錢,在這個層面上看,都是無意義的。它們無法消解,人,最根本的虛無感。
正是這樣的體驗,實實在在的生命體驗,讓我們開始仰望星空,追求意義。如果一個人尚未自己感悟到生命的虛無和夢幻,他也毫無必要認真地思考生命的意義何在。
當我們意識到,生命原來只是一場空之後,我們又如何安身立命呢?意識到是「空」的那一刻,我們對所有有形有相的事物,妄想執著,就都破滅了。名利,愛情,華服,美食,這些原本把我們牢牢捆住的事物,剎那間失去了捆綁的能力。我們開始發現,其實自己活在一場自欺欺人的騙局裡,商家說,你需要這個,需要那個,你才能快樂。父母說,你需要努力讀書,你需要好好工作,你需要結婚,你才能活一輩子。了悟「空」性,你會剎那明白,什麼叫「自性圓滿,本自具足」——我們活著就是活著,就已經很圓滿了,什麼都不需要。我們由此獲得一種自由,一種不再為「外物所勞逸」的自由。這時候,「人」重新拿回來人之為人的主體性,而不再是自己慾望的工具和奴隸,他重新拿回了對自己生命的主導權。
那麼,當人拿回自己的生命主導權之後,就是可以什麼都不做嗎?就是可以只管打坐,只管修行,不問世間事嗎?如果你沒有了解到真正的「空」,你很大程度上只能以「人作為一種工具」的視角來看問題,所以,你會認為,一切行動必須指向某種目的,人的存在本身也要完成某種目的。我們會被牢牢地捆綁在這種工具邏輯之中:讀書是為了找工作,談戀愛是為了結婚,生活是為了吃飯,修行是為了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只有當一個人完全了解了生命的「空」之後,他剎那意識到,這些目標和工具,都是「自我設定」,都是我們頭腦中虛構出來的幻象和念相:你覺得它是真的,它就是真的。你相信它的那一刻,你便成為它的奴隸。——說到底,了悟空性,不過是讓我們從各種社會建構,各種想像的意義、概念、框架、捆綁中,解脫出來。需要很多很多的勇氣,也需要很多很多的智慧,我們才能明白目標-工具理性是多麼狹隘的觀念,而生命本身,既不是目標,也不是工具,它只是它自己。
那麼,當我們的意識獲得如此的自由度之後,我們日常生活該幹什麼呢?難道,我們就不吃飯了?難道,我們就不上班了?難道,我們就回家做菩薩了嗎?恰恰相反,當你獲得內在意識的更大自由度之後,你還是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該上班上班。從外在行為上來看,幾乎沒有分別。然而從內在感受,和內在狀態上來看,你在生命的每時每刻,都是修行。在每一個當下,你都認認真真活在當下。在每一個事情上,你都帶著清醒的意識,來把這件事情完成。你開始意識到,生命本身就是這個樣子的,你不再用各種各樣的念頭、執著,去扭曲你和生命的關係。你不再自尋煩惱,不再追求「某種境界」,你只是認認真真地把自己意識,把自己的念頭,收回到自己心中,自己的生命之上—— 行住坐卧都是禪。西方人的表達是,對生命說是,對一切說是,把小我空掉,讓生命來活你。《金剛經》的表達是:「應如是住,如實降伏其心。」 鳩摩羅什的表達,是三個字:「善護念」。無論你在做什麼,抑或是不做什麼,你都認認真真地護持著自己的心念,單純,專註,一絲不亂,月映千江。
一個人能完完全全地進入當下,他就會體會到制心一處的快樂。積極心理學家把這種狀態叫做「心流」(FLOW), 當我們進入高度專註的心流狀態時,時間彷彿停止了,他人和自我都完全消融進了當下的時空之中,存在的煩惱和虛無感也蕩然無存。在這樣的時刻,我們和生命共同譜寫著一種極為和諧的旋律。
所有的意義,都在「當下」。三維空間中最大的執著,是「時間是一種常量」,而我們常常可以感悟到,時間事實上是不存在的。所謂「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所以,我們真正活在的,都只是此時,此刻,此地,此心的當下。活在當下,這四個字,從時間角度,就已經解釋了全部。
那麼,年輕的朋友,又會問,我對未來有目標,有追求啊,難道讓我活成一個懶惰的人,沒有目標沒有追求?那是會讓我不恥的。其實,這個問題,我自己也問過,還思考過好久。確實啊,有理想的上進青年,都是被對未來的美好願景激勵著,為了明天會更好的生活而不懈奮鬥。你跟我說,要」空「,要把這些執著都放掉,要「活在當下」,這和我達成目標的價值體系是完全衝突的呀!
人活在世上,總要有點使命感。而這種使命感,是你從內心深處為自己選擇的使命?還是自欺欺人的社會集體無意識,灌輸給你的使命?
在我們了悟「空性」之前,大量的理想,追求,目標,都只是一種外在的枷鎖,被他人灌輸,被慾望牽引,面對這些目標,我們變成「工具」,這些目標讓我們產生焦慮,產生自我貶低,也產生一個又一個更逼仄的牢籠,讓我們的心靈和意識被捆綁得越來越緊。
而在了悟「空性」之後,我們抱著生命是一場空的心念,仍能積極地為自己的人生創造價值,創造使命,基於我們內心深處真正的渴望和價值觀,而產生的使命—— 才能使我們掙脫牢籠,使我們成為真正的創造者。我不再將自己當做達成某個使命的工具。如是,如來,如去,沒有什麼「在外面要去追求到的」東西。只有我的心念,真誠的願望,堅定的信念。「起心動念,振動十方」。
追尋意義的路很長嗎?很艱難嗎?需要閱讀《華嚴經》,《楞嚴經》,《地藏經》,皓首窮經一輩子嗎?需要每天打坐5小時嗎?需要跟著師傅在山上苦修多少年嗎?需要吃素嗎?需要禁慾嗎?需要拋棄妻子嗎?
都不需要。
也許你看完這個答案,你就突然明白了。也許你在某天一呼一吸中,你就突然明白了。所有理解,其實都產生於一時一刻的頓悟。
也許你認認真真練習放下,練習打坐,練習觀察自己的心念,漸漸到了某一天,你發現自己放無可放,空無可空,然後忽然明白了,其實一切都如此簡單。
也許,就像我一樣,一個平凡普通的人,過一種平凡普通的生活。認真的思考,認真的寫作,認真地勾引,認真地失身。在每一天,都和自己認認真真地呆在一起。你也會覺得,其實也不必去什麼佛堂,讀什麼經。好好生活,就是一顆金剛心。
所以:我在知乎上很少嚴肅的回答佛學問題,本質上是因為我沒什麼佛學素養,經典讀的少,平時抄經、讀經等練習也很少。我覺得每天好好答個題,無論什麼問題,好好寫點東西,認真喝杯水,其實帶給我的生命滋養,都挺大的。
此外,如果你正在考慮是否信仰某種宗教,我認為有沒有信仰都是很好的事情。但我希望你能夠了解,人類的所有智慧,本質上是不分門派的。如果信仰讓你變得狹隘,讓你喪失了批判性思維和對自己生命的主導權,也許你應該停下來,試著怎樣把自己的頭腦和心智,都打開一點。廣泛閱讀一切書籍,保持自己的好奇和旺盛的求知慾,鑽研那些你想要精通的技能,把所有的時間精力花在創造你想要的生命上。
《西藏生死書》說:「明知浮生若夢,在夢中保持積極的願力,才是真正的修行。」
波伏娃說:「需要很多的力量,很多傲氣,或者很多愛,才能相信行動是有價值的,相信生命勝過死亡。」
其實,他們說的都是一件事:「請認真擁有你全部的生命,但同時知道,這只是一場遊戲。」
—— 2016.10.7 學霸貓於廣州
人最根本的掙扎來源於對無我不承認的掙扎。
人的意識和靈魂是一個間斷的連續體。就像說人的思想是0.02秒一個間斷。人的靈魂與肉體的關係更像是一個點燃的蠟燭。靈魂就是燭火,肉體即是蠟燭。靈魂基於肉體。而燭火你看它好像是一個一直連續的不變體,但你仔細想就能意識到,燭火每時每刻都與前一刻不同,它延續前一刻的光與熱又在下一刻由於蠟燭生成新的光與熱。靈魂就是這個樣子,他繼承前一刻的記憶而在下一刻依託於腦迴路的反應生成新的念頭和決定。由這個決定再反作用於身體。大概如此。叔本華《人生的智慧》有談過意欲與本我。
所以我一直堅持認為我是不存在的。就像電腦,在程序的基礎上虛擬出來的一個人格。這個人格可以讓我們更好的使用我們的身體,趨利避害。但就像電腦,很多許可權是程序所沒有的。比如關機比如超頻。你終而會意識到人對自己身體的掌控是有極限的。這個道理是我在跑步跑了22圈後意識到的。人的意志並不足以超脫身體的極限。
那麼人生的意義呢。人生的意義何在。我個人前半生的看法是,人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快樂與體悟。但我最近才明白一個道理。人的快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不可記憶的。即人不可能通過回憶得到快感。人的快樂是一種生物反應,是你身體在一定情況下應激後分泌激素產生的感受。感受只可描述記憶,但不可重履。就像我不能通過回憶上一次做愛就高潮一樣。
基於這個,我意識到人生來是平等的,無論一個人高貴低賤,活法高低,他的感受。即快感痛苦感興奮感等等這些有激素分泌的感受都是平等的。我們當下只不過是用一種社會框架結構人為的定義了何種為高,何種為低。但人本來平等。無論如何一個人感受的痛苦與快樂多寡都是對等的。而不會因為生活的優渥而有所不同。有不同的只是因為活法的不同,每個人對幸福的閾值不同。比如你吃一頓1萬塊的飯稱之為大餐,帶來一個計量度的快感。我窮,我吃個100塊的大餐就能帶來相等計量度的快感。你被人頂了一句就承受了一個計量度的不適感。我不會,我大約被逼下跪了才會承受同等計量度的不適。你可能會說這樣是不是有點賤或者卑微啊。但其實沒有,只是這個社會框架的價值觀定義人格的高低。但是如前面所說,人的人格不只是一種虛擬的非非存在物嗎?從根本上來說,是平等而無分別的。人追求的應該是快樂,是當下的快樂。而不是未來的高尚和過去的卑微。
進一步,人的最終目的就僅是為了快感嗎?除快感外,應該意識到,人的快感和痛感的得到是由於她的體悟不同而不同的。每個人得到快感與痛感是存在不同的區間閾值的。所以我一直追求的是體悟。當你經歷體悟的更多,那麼你多這個世界的一切耐受度就會越大。那麼這個世界上能激起你情緒的波動的東西事物就會越來越少。這就是我說的人生的意義在於追求體悟的原因所在。
但說到這裡了。真的體悟就是人最終追求嗎?我們為什麼會追求更廣闊的體悟,是為了追求心境的不波動,提高自己的耐受度。我觀察發現其實人的痛感和快感加在一起是平衡的。彷佛就像守恆定律。你感受過多少痛苦,就會得到多少快樂。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你當下的快感正是基於前一刻的焦慮不適。比如我考試過了瞬間的快樂其實是由於我前面幾天日夜擔憂的痛苦換來的。我如果前面擔憂的越厲害,我過的時候幸福感快感就會越強烈。當然學霸不擔憂所以過了也只是沒什麼感覺。
所以我發現人的追求更可能是心境的平和。從整個人生角度來看,他的痛感和快感加在一起應該是為o的。人最終的狀態應該是平和。人整個角度來看應當說是無得無失。得失心重的人就會情緒波動特別大。我自己就是這樣。等到了這個時候我才學佛,才意識到佛學的真諦,所謂禪,所謂平等,所謂分別心,慈悲。等等都是在教你學會保持平和。而佛祖的偉大在於,並不需要體悟來提高你對快感痛感的耐受度。只是通過修心閉目就達到內心的平和。我覺得。我奔波體悟就像時時勤拂拭,而佛,只是喝茶吃水,挑擔睡覺,處處是修行,心境本來平和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裡大概就見了高低。
所以我學佛是從知道了體悟,知道了人生的追求和目的後才真正開始的。生命的意義是在於追求內心的平和。這大概就是禪的意義所在。
那我當下就不努力不奮鬥了嗎?我覺得不,我雖然覺得好像人生的意義就那樣,人的靈魂也是不存在的。好像人生沒有意義,但我不管是在佛經里,還是在心底里。看來閱去,腦海里始終有一個詞不斷出現,不斷出聲。這個詞,叫做精進不休。我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反正每當我讀書還是思考時想到人生好像就這樣,人生沒意思啊,如夢幻泡影啊這些時。精進不休就會出現。振聾發聵。我解釋不了。我覺得可能人生來就是有使命的吧。每個人觸摸到生命的意義後都會有個伴隨一生的使命。
有的時候我想想,大概這個東西就是什麼天地之正氣,浩然正氣什麼的。但其實沒有的。人如果生來沒有意義,我依舊願意去拓寬自己思維的廣度。奮鬥不止,精進不休。
以上。大概這樣。
現在可以不知道生命的意義,但是不能沒有生命力,生命力是探索一切的基礎,所以先把身體搞好。
舍利弗言。
不可思議。如來常以如實而化眾生如是實義。多文廣義。利根眾生乃可修之。鈍根眾生難以措意。云何方便令彼鈍根得入是諦。
佛言。
令彼鈍根受持一四句偈。即入實諦。一切佛法。攝在一四偈中。
舍利弗言。
云何一四句偈。願為說之。
於是尊者。而說偈言
因緣所生義 是義滅非生
滅諸生滅義 是義生非滅
爾時大眾。聞說是偈。僉大歡喜。皆得滅生滅。生般若性空智海。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佛
南無阿彌陀佛
題主的問題很好,其中有很多是在學佛之路上很典型的問題,我斗膽「誤人子弟」一把。
在佛教看來,生命的意義很簡單:離苦得樂;常、樂、我、凈 (《涅槃經》說的佛有涅盤四德 )
但苦是什麼苦,樂是什麼樂,在佛教的定義中需要搞清楚。
佛教我理解,把握好核心,其實很簡單:
佛教看中以般若智慧破除「小我」的重要方法來解脫痛苦,追尋到從絕對真理角度來說,無害、純正的快樂。
———————解答題主的一些疑惑——————
1、
Q:作為新手來說慾望著實有些難以消去,
A:這個確實是修行大問題,就是性慾問題,出家人一般修白骨觀、不凈觀配合觀呼吸法門,稱為甘露二門,但白骨觀、不凈觀修不好容易自殺,所以在家居士一般是修觀呼吸法門,如果修得好,也能部分消解性慾問題。另外,因為大陸出家人不大修白骨觀、不凈觀,據我了解的有些師父是通過拜佛,把體力消耗,來解決當下的慾念,雖然不徹底但也有效。在家人的話,持不邪淫戒,也可以有正常的夫妻生活。
關鍵核心可以通過時刻觀察自己的思維,來保持警覺。
了解一下自己的念頭——超然法師 開示——非常重要...
凈界法師:兩大妙招對治煩惱
【凈界法師】深入觀察:你的想法從哪裡來?
再者,對於處理美色的攀緣心,我由佛陀的成佛大戰魔王的故事(魔王當初為了阻撓佛陀成佛,向佛陀射出箭雨,但佛陀沒有把箭雨阻擋或使其消失,而是把箭雨轉化成了花朵,所以人們遇到煩惱,應該學會用智慧來轉化,)而思考得出一個小方法:
攀援的對象由無常虛妄的美貌,轉化成了隨喜讚歎真實的功德。
具體思維過程
1、看到某個美女(女生角度就是帥哥)美貌動人,(你)起心動念攀援美色。
2、你轉念一想,美貌依據佛教理論,是之前的功德,比如供佛(鮮花)、持戒嚴謹,而今生感得的美麗、高大、有威嚴的果報。
3、依據普賢菩薩,十大願王,這個人久遠前的供佛、持戒功德我也隨喜讚歎。
4、那麼你也會有供佛、持戒的功德
這樣就由對美女(無常而虛妄的)美貌,轉而隨喜讚歎她的真實功德,也是有一定幫助的。
但這也是凡夫,因為是在念頭生起了之後,出現了愛恨取捨(由十二因緣的理論,這已經是在生死輪迴中了),才發覺並處理的方法,落了下乘。
2、
Q:導致就算自我修行也是帶有一絲絲的懷疑不安的情緒。
A:這種不安,說白了其實就是因為從小受的教育方式,從科學角度對佛教還有懷疑,還有不信任,還是怕別人說你是迷信,而你因為學習得不夠卻無法反駁。
特別是業力輪迴,地獄之類,讓人覺得是宗教迷信而加以鄙夷。
對於此問題,這裡有篇四祖寺主持明一法師(出家前是學理工科的)寫的文章,很典型,我摘錄一段:
......我才有機會問:「既然有三世因緣、六道輪迴,那我的前世在什麼地方?」大和尚豪不猶豫地說:「在你的腳下。」我被他的回答搞暈了,我傻傻地看了看腳,我的腳下?是的,一切是我自己所為。接著就聽到大和尚慈祥的聲音:「你不要用分段生死看問題,你應該用剎那生死看問題。」我聯想到我的童年、我的學業、我的工作、我的婚姻、我的父母、我的同事、我的親朋好友,乃至於我的喜怒哀樂等等,無不是我一步一步自己走出來的,我天人般的快樂,我地獄般的痛苦,我的人生計劃完全被否定......
全文:信心的來源
3、
Q:生活最多只能做到起心動念後告訴自己:「嘿,你這是在執著了哦,別這樣。」不過有時候這樣的念頭也著實有些煩擾。
佛經都能看懂,但是一到實踐中哪怕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一句也不敢說完全掌握了。
A:這個問題也很典型,就是沒有力量來轉變自己的思想、思維、語言、行為。佛經里講到過:
《佛說長者女菴提遮師子吼了義經》:爾時文殊師利又問曰。頗有明知生而不生相。為生所留者不。答曰有。雖自明見其力未充。而為生所留者是也。
河神問文殊菩薩:為什麼明明知道生死的道理,仍然還是沉淪在生死輪迴中?
文殊菩薩回答:是因為你解脫生死輪迴的力量不足
這種力量,就是戒定慧的力量,特別是現代人不注重皈依、持戒,所以力量就很差。上來就打坐因為沒有好好皈依、受戒、懺悔、培福,所以打坐要麼效果不大,要麼就是因為身體、家庭的各種事情而坐不住,不打坐便好,一打坐各種事就來找你了(沒福報的表現)
之前的出家人,在真正修行之前,都是先在寺院做幾年的苦活累活,消磨業障、培養福報,之後才被允許進入禪堂參禪打坐的。via 明一法師 懺悔業障作功夫
———————詳細論述,可能有點枯燥,但有一些幹活和好資料——————
佛教講聞、思、修,戒、定、慧。我就從聞思修為大綱吧。
大綱:
0.0 緣起
1.0 聞
1.1 初學
1.2 深入學習
2.0 思
3.0 修
3.1 修行的準備工作
3.2 修行
0.0 緣起
題主未說明,為什麼要學佛,失戀?親人去世?痛苦的當下,是怎麼接觸並接納的佛教的說法?(比如去旅遊有師父指點?自己看書、視頻?家人或朋友信佛引導?)
總而言之,你希望佛教能帶給你什麼?解決你什麼問題?解決到什麼程度?(佛教能做的)
更重要的,你能給佛教帶來什麼?或者說你希望通過佛教,達到什麼層次?(你能做的)
注意,不要帶入世俗是非對錯觀念,只有層次高低之分。比如你不能說我求佛保佑發財是錯的(因佛門中很重要的方法: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但不是給佛、菩薩上香上供做"交易",依照佛教理論,發財不是給佛菩薩上香上供交易、賄賂式的,不是給佛菩薩錢、東西,佛菩薩給你辦事的,而還是業力輪迴理論:上香上供之後自身有功德的"業力",有功德的業力在因緣成熟的條件下產生有福的果報,從而才會有身體健康、升官發財之類),只不過這種求願是低層次的。
這個很重要,因為佛教分自力和他力之說,重要的是自力,就是你認知到什麼程度(見地高低),以及自己願意走到什麼程度(精進)。
求當下福報(健康、發財、陞官、孩子)、求死後輪迴善道、求僅僅個人解脫生死、求普度眾生是代表了完全不同的學佛見地、初心層次。
1.0 聞
1.1 初學,梳理正見為第一,樹立正見,要多聞。
不論學什麼,基礎都要打好。特別是定義、概念。佛教也不例外。佛教的理論、原理要花大量時間搞清楚,即梳理良好的正見,否則會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影響學佛修行,輕則退心入外道,重則謗法入魔道。
培養良好正見的方式,就是花大量時間多問、多聞。(同時也可以修行藥師法門。)
學佛,確實是經典浩瀚,各家著述眾多,初學確實不好下手總覽。但一定先把基本概念、理論、原理要搞清楚:
佛、法、僧,皈依,出家,四聖諦,八正道,四念處,輪迴、業力,涅槃,戒律,戒體,菩提心。
推薦資料:
聖嚴法師 《正信的佛教》
宗薩仁波切《正見》、《佛教的見地與修道》
陳兵 陳兵:學佛三要
吳信如 《中國佛教各宗大義》、《般若與業力》
因果明鏡論-堪布益西彭措
莆田廣化寺 居家學佛行儀
1.2 深入學習,重點推薦戒律(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的學習、《楞嚴經》的學習、《圓覺經》的學習。
推薦資料:
凈界法師 凈界法師視頻講座在線觀看 重點推薦:菩薩戒、楞嚴經的講解,優酷也有視頻
廣超法師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講記》廣超法師講述2009
良因法師 南山律在家備覽(凈律學佛院·完整版)-良因法師
虛雲法師 《禪修入門》虛雲著,紀華傳編
宗舜法師 【《藥師經》講座(宗舜法師)】在線收聽_mp3下載
2.0 思
不要把聞和思分開,你聞多少,可以同時結合自己身邊的人和事,依據佛陀所說,質疑、觀察、思考、得出結論。這樣通過學習、質疑、觀察、思考可以得到智慧,這個智慧要比僅僅學習佛教的知識,會更加堅固你對佛教的信心。
3.0 修
把佛教當做知識研究成佛學,終其一生,僅能算是一種善緣,對於自身解脫生死輪迴的基本沒什麼作用,詳見《佛說箭喻經》(還有包括問一些類似宇宙邊界這種物理、哲學問題,可以搜一下什麼叫「十四無記」)。
修行的開始,從皈依佛法僧三寶,否則即便修行水平再高,也是外道(非貶義)。
修行就要實實在在的付諸行動。
3.1 修行的準備工作:
3.1.1、皈依
真正邁入佛門、非常重要的一步,而不是把佛教當佛學知識,做猶猶豫豫的門外漢。這個可能題主要過好久才能真正想自己去受皈依,但一旦去了,肯定是自己想去的,肯定是明白皈依是什麼意思的,肯定是對佛教有一定了解,有了信心的。
推薦資料:
《皈依修學手冊》濟群法師講2005
皈依那些事兒——宗舜法師解答
宗舜法師:電話里能夠皈依嗎?
宗舜法師:你以為自己皈依了 但可能並沒有!
另,拜佛姿勢要領,推薦懺雲法師(懺公上人)教的,優酷有視頻,很詳細。
3.1.2、受戒
五戒、優婆塞戒、八關齋戒、菩薩戒,受戒怎麼受(可以受哪怕1條),怎麼持,怎麼舍戒,怎麼得戒體,怎麼算破戒,破戒之後怎麼處理。
推薦受五戒、八關齋戒。
3.1.3、懺悔,清除業障。
懺悔的原理是什麼,有哪些懺悔方式。
推薦拜八十八佛
3.1.4、培養福報
什麼是福報,為什麼要培養福報。
推薦 供養三寶,隨緣供養即可。另,如果要放生,一定要科學放生,別亂放危害環境和他人安全的生物。
3.2 修行
不論哪宗哪派,修行都是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依照般若智慧解脫生死輪迴。可以著重看看《中國佛教各宗大義》。
靠自力的話,在家居士一般是用觀呼吸的法門,當然七支坐法也要好好學學。學習觀呼吸,一般是《安般守意經》,天台宗的六妙門。以及楞嚴經文殊菩薩對觀呼吸法門的批判也很值得一看。
我個人推薦凈土宗,自力+他力,此法門比較穩當,萬修萬人去。但一定要信入,因信才可以去凈土。
推薦資料:
蕅益大師、蓮池大師、印光大師的著述,
《凈土奧義 上下》顧凈緣講授;吳信如等編著2004
凈界法師:靜坐念佛五點記數法--學佛網
另,可以兼修藥師法門,培養福報,同時也和凈土宗不衝突。我個人去過廈門的石室禪院,藥師佛道場,很不錯,每年固定時間都有修行活動。可以去官網了解:石室禪院
這個階段,在家修行,可以自己制定一些簡單的功課,比如供佛、拜佛、懺悔、念佛(經、咒),都可以,但一定注意量力而行,堅持不懈。學佛修行修心修的是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修心修的是對自己執著和情緒的摒除和對眾生理解與寬容。
前者做到了,再高層就是心無所相,度一切眾生。不發願度一切眾生,心中就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心無所住和度一切眾生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修這兩者看似是二法門,其實是一法門,俗稱不二法門。
因為說一法門落入法相,說二法門又有了分別心,所以說修的是不二法門。
前者修到了是羅漢境界,後者修到了是佛菩薩境界。
同修們一起努力吧。學佛的覺醒
念佛三昧修學次第
無相念佛
我的菩提路(一)
直接轉一篇來自星雲大師的文章作為回答
看心
我們平常看山、看水、看花、看草、看人、看事,看盡男男女女,看盡人間萬象,卻很少人「看心」。因為儘管我們看盡了世界上的美景奇觀,卻看不到自己的「心」!心是我們自己的,我們要能明心見性,才能找到自己。惠能大師在《六祖壇經》里有四句話,教我們看心:
一、聖人求心不求佛:聖人看心,不一定要求佛;他向自己要求,不向佛求。有一首詩偈說:「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求自己,比求佛重要,開發自己佛性的潛能,比終日空想成佛卻不去修行實踐更要緊。
二、愚人求佛不求心:愚痴的人天天求佛拜神,跟神明求平安、求發財、求順利,這是把信仰建築在貪心上面。一個人如果不反求諸己,不觀照自己的內心,不凈化自己的心,求佛有什麼用?
三、智人調心不調身:有智能的人,平常就懂得治心,因為心為一切萬法之本,所以平時要以戒來對治貪心;以定來對治瞋心;以慧來對治痴心,這樣妄心就調伏了。心一調治好,相貌自然端莊。
四、愚人調身不調心:愚痴的人往往只注重身體的保健,只知道要注意營養、運動等保健之道。調身雖然要緊,調心更重要。如果只調身不調心,心沒有治好,光有健康的身體而沒有好心,這個身體不會做好事。如果把心治好,就算身體不健康,但有清凈的思惟,有善良的言行,他的生活自然就能解脫。
所以,看心的四種方法就是:
一、聖人求心不求佛。
二、愚人求佛不求心。
三、智人調心不調身。
四、愚人調身不調心
你願意跟我修行嗎?要擺脫凡塵的糾纏,你跟我修行十年,把你的所有都給我,我負責帶你去要飯。
執著靠生壓解決不了,要有方法。先口念,心念佛號,迴向給自己,得遇因緣,獲善知識引領。
在我看來,人生本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我問過我得松鼠,它鼠生的意義,它沒回答我。大多人可能覺得,它嚮往自由,子非鼠,安知biubiubiu?
生命沒有意義,人生也不存在先驗的目的。有個叫「分析哲學」的流派應該研究過這個問題,不過我是在知道這個流派之前自悟的,所以無法說明具體是哪個哲學家或者哪本書。
從佛法的角度講,人生雖然沒有先驗的目的,但一切所做都會有因果,所以活著要謹言慎行。並且如果你認可佛陀「色無常,無常是苦,苦者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的判攝的話,那人生的目的就是「獨一靜處,專精思維,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另外,你需要格外留意的,不是你這個問題的答案,而是你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有條件的話建議去看一下心理醫生,看是不是有輕度的抑鬱症傾向。246問:真正的生命意義是什麼(或者說,一個人活著的目的是什麼)?高月明:簡單、清楚、明確地說:真正的生命意義不是實現了某一結果(例如:財富、權力或自身某一價值),而是生命本身!你猜這是為什麼?你又是怎麼認為的呢?
247問:什麼是生命本身?高月明:生命本身指的當然不是死去,而是"活著"。那麼活個什麼呢?正如心經云:五蘊皆空,即一切皆是心生幻相,所以,知道生滅的是不生不滅的,知道垢凈的是不垢不凈的,知道增減的是不增不減的,知道生死的不在生死中,因此,活生生的知道著就是生命本身。這又啟示著什麼?
248問:活在生命本身中啟示著什麼?高月明:正如<心經>第一句話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生命的意義不是獲得更多的財富或權力,而是"心靈"活在無限自由、無限愉悅之中,即"大自在"之中!那麼,人們又為什麼會"不自在"呢?
249問:人們為什麼會"不自在"?高月明:通俗地說是因為貪慾。而以佛法來說是因世人的"無明",即人們對於世界的認識是顛倒的。對於世人的顛倒認識在南懷瑾老師<圓覺經略說>中有一句禪詩做了很形象的形容:"半夜起來賊咬狗,撿個狗來打石頭,從來不說顛倒話,陽溝踏在腳裡頭。"到底什麼是無明?
250問:什麼是無明?高月明:佛在經中說:"云何無明?一切眾生,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即:一切眾生錯誤地認為由地水火風組成的肉身是"自己的身體",由眼耳鼻舌身意對世界的感知是"自己的心",而這種"邏輯性"的認識就是"無明",即不明白真相。那麼非邏輯性的"有明"是什麼
251問:什麼是"有明"?高月明:即是認識到肉身為幻有,肉心乃假心。正如佛經言:"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和合,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明為心"。非邏輯的真相,即最、最奧義的是: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即連"此時此刻"也是心生幻相很難給你經驗哦,只能說最開始我在盲修瞎練,後來結識了聖嚴師傅,就開始看他的著作並且用他歸納的方法開始指導自己的生活。慢慢的對佛法開始產生了理解,也開始漸漸對生命的意義有了非常淺顯的了解。人生經驗和必要的修行對於學習佛法來說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你要了解生命的意義,純粹靠看大德的書籍是不行的,要有體會的。
不要著相,破我執,苦集滅道。&<==這個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脫離六道輪迴直至成佛。
把目標放低一點,先脫離六道輪迴,就是進入佛世界呀。
有的喜歡修行高深佛法,有的喜歡「好懂一點的」,我就是。
幹嘛非要看自己很難理解做不到的,先看自己能理解但是做不到的嘛
呵呵。
我一直在找佛經里明確說念了某部經書即有多少功德福德的方便法門。其實很多的。信心也很足。
有很多人說你不悟不修是沒用的,我就跟他說,如果是這樣的話,佛為什麼沒說?
所以,先去看自己比較看得懂的佛經呀。很多的。藥師經,阿彌陀經,地藏經,僧伽吒經,善生經,太多了
我估計很難在知乎上找到這個答案。有這個答案的人可能根本不用知乎。而即使知道答案的人,他能講解,而聽的人可能也只是理解字面的意思。對於色空,我執,我個人覺得大部分人想複雜了。也把修行搞得很神秘很高端。想得複雜了也就更迷更執著了。有一個思路,僅供參考哈,或許問題不是在於外求被賦予的意義,而在於內部思考,每時每刻你自己是誰,做什麼,想什麼。先把內求做好,再看。
應該把一生怎麼活 都想好!並且發願
大般若經 無住品 諸法 如來 菩薩 若有罪若無罪 若屬生死若屬涅槃法 不得不見若集若散 無所住亦非不住
https://pic1.zhimg.com/da8e974dc_xs.jpg爵士貓2 小時前初分無住品第九之一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我於菩薩摩訶薩及於般若波羅蜜多皆不得不見,云何令我以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之法教誡教授諸菩薩摩訶薩?世尊,我於諸法不得不見若集若散,若以此法教誡教授諸菩薩摩訶薩,或當有悔。
「世尊,我於諸法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菩薩摩訶薩?此是般若波羅蜜多?世尊,是菩薩摩訶薩名及般若波羅蜜多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是二名義既無所有故,是二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色、受、想、行、識,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色乃至此是識?世尊,是色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色等名義既無所有故,色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眼、耳、鼻、舌、身、意處,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眼處乃至此是意處?世尊,是眼處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眼處等名義既無所有故,眼處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色、聲、香、味、觸、法處,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色處乃至此是法處?世尊,是色處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色處等名義既無所有故,色處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眼界、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眼界乃至此是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世尊,是眼界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眼界等名義既無所有故,眼界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耳界、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耳界乃至此是耳觸為緣所生諸受?世尊,是耳界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耳界等名義既無所有故,耳界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鼻界、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鼻界乃至此是鼻觸為緣所生諸受?世尊,是鼻界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鼻界等名義既無所有故,鼻界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舌界、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舌界乃至此是舌觸為緣所生諸受?世尊,是舌界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舌界等名義既無所有故,舌界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身界、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身界乃至此是身觸為緣所生諸受?世尊,是身界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身界等名義既無所有故,身界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意界、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意界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世尊,是意界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意界等名義既無所有故,意界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地、水、火、風、空、識界,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地界乃至此是識界?世尊,是地界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地界等名義既無所有故,地界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苦、集、滅、道聖諦,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苦聖諦乃至此是道聖諦?世尊,是苦聖諦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苦聖諦等名義既無所有故,苦聖諦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嘆苦憂惱,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無明乃至此是老死愁嘆苦憂惱?世尊,是無明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無明等名義既無所有故,無明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無明滅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滅、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無明滅乃至此是老死愁嘆苦憂惱滅?世尊,是無明滅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無明滅等名義既無所有故,無明滅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貪、瞋、痴、一切纏結、隨眠、見取、不善根等,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貪乃至此是不善根等?世尊,是貪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貪等名義既無所有故,貪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四靜慮乃至此是四無色定?世尊,是四靜慮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四靜慮等名義既無所有故,四靜慮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十七
初分無住品第九之二
「世尊,我於五眼、六神通,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五眼?此是六神通?世尊,是五眼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五眼等名義既無所有故,五眼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我、有情乃至知者、見者,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我、有情乃至此是知者、見者?世尊,是我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我等名義既無所有故,我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舍隨念、天隨念、息隨念、厭隨念、死隨念、身隨念,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佛隨念乃至此是身隨念?世尊,是佛隨念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佛隨念等名義既無所有故,佛隨念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無常想、苦想、無我想、不凈想、死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厭食想、斷想、離想、滅想,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無常想乃至此是滅想?世尊,是無常想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無常想等名義既無所有故,無常想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空、無相、無願,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空乃至此是無願?世尊,是空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空等名義既無所有故,空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布施、凈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布施波羅蜜多乃至此是般若波羅蜜多?世尊,是布施波羅蜜多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布施波羅蜜多等名義既無所有故,布施波羅蜜多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四念住乃至此是八聖道支?世尊,是四念住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四念住等名義既無所有故,四念住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佛十力乃至此是一切相智?世尊,是佛十力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佛十力等名義既無所有故,佛十力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如幻、如夢、如像、如響、如光影、如空華、如陽焰、如尋香城、如變化事、五取蘊等,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如幻等、五取蘊等?世尊,是如幻等、五取蘊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如幻等、五取蘊等名義既無所有故,如幻等、五取蘊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寂靜、遠離、無生無滅、無染無凈、絕諸戲論、真如、法界、法性、實際、平等性、離生性,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寂靜乃至此是離生性?世尊,是寂靜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寂靜等名義既無所有故,寂靜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若常若無常、若樂若苦、若我若無我、若凈若不凈、若空若不空、若無相若有相、若無願若有願、若寂靜若不寂靜、若遠離若不遠離、若雜染若清凈、若生若滅、若有為若無為、若有漏若無漏、若善若非善、若有罪若無罪、若世間若出世間、若屬生死若屬涅槃法,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常乃至此是屬涅槃法?世尊,是常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常等名義既無所有故,常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善若不善若無記、若欲界系若色界系若無色界系、若學若無學若非學非無學、若見所斷若修所斷若非所斷、若在內若在外若在兩間法,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過去乃至此是在兩間法?世尊,是過去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過去等名義既無所有故,過去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及諸菩薩、聲聞僧等,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十方世界乃至此是聲聞僧等?世尊,是十方世界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十方世界等名義既無所有故,十方世界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如上所說諸法,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菩薩摩訶薩?此是般若波羅蜜多?世尊,我於菩薩摩訶薩及於般若波羅蜜多既不得不見,云何令我以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之法教誡教授諸菩薩摩訶薩?是故若以此法教誡教授諸菩薩摩訶薩,必當有悔。
「世尊,諸法因緣和合,施設假名菩薩摩訶薩及般若波羅蜜多。此二假名,於五蘊不可說,於十二處、十八界、六界、四聖諦、十二緣起不可說,於貪、瞋、痴、一切纏結、隨眠、見取、不善根等不可說,於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不可說,於五眼、六神通不可說,於我、有情乃至知者、見者不可說,於十隨念、十想不可說,於空、無相、無願、六波羅蜜多不可說,於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不可說,於佛十力乃至一切相智不可說,於如幻乃至如變化事、五取蘊等不可說,於寂靜、遠離、無生無滅、無染無凈、絕諸戲論、真如、法界、法性、實際、平等性、離生性不可說,於常無常乃至屬生死、屬涅槃法不可說,於過去、未來、現在乃至在內在外在兩間法不可說,於十方殑伽沙等世界若佛、若菩薩、若聲聞僧等不可說。何以故?如上所說諸法集散皆不可得不可見故。
「世尊,如上所說五蘊等名無處可說,如是菩薩摩訶薩及般若波羅蜜多名亦無處可說;如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名無處可說,如是菩薩摩訶薩及般若波羅蜜多名亦無處可說;如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如來及彼諸法名無處可說,如是菩薩摩訶薩及般若波羅蜜多名亦無處可說。世尊,如一切若有名若無名皆無處可說,如是菩薩摩訶薩及般若波羅蜜多名亦無處可說。所以者何?如是諸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是諸名義既無所有故,是諸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世尊,我依是義故,於諸法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名菩薩摩訶薩?此名般若波羅蜜多?世尊,我於此二若義若名既不得不見,云何令我以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之法教誡教授諸菩薩摩訶薩?是故若以此法教誡教授諸菩薩摩訶薩,必當有悔。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聞以如是相狀說般若波羅蜜多時,心不沉沒亦不憂悔,其心不驚不恐不怖,當知是菩薩摩訶薩決定已得住不退地,以無所住方便而住。」
爾時,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色,不應住受、想、行、識。何以故?世尊,色色性空,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性空。世尊,是色非色空,是色空非色,色不離空,空不離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色,不應住受、想、行、識。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眼處,不應住耳、鼻、舌、身、意處。何以故?世尊,眼處眼處性空,乃至意處意處性空。世尊,是眼處非眼處空,是眼處空非眼處,眼處不離空,空不離眼處,眼處即是空,空即是眼處;耳、鼻、舌、身、意處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眼處,乃至不應住意處。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色處,不應住聲、香、味、觸、法處。何以故?世尊,色處色處性空,乃至法處法處性空。世尊,是色處非色處空,是色處空非色處,色處不離空,空不離色處,色處即是空,空即是色處;聲、香、味、觸、法處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色處,乃至不應住法處。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眼界、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世尊,眼界眼界性空,乃至眼觸為緣所生諸受眼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世尊,是眼界非眼界空,是眼界空非眼界,眼界不離空,空不離眼界,眼界即是空,空即是眼界;色界乃至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眼界,乃至不應住眼觸為緣所生諸受。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耳界、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世尊,耳界耳界性空,乃至耳觸為緣所生諸受耳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世尊,是耳界非耳界空,是耳界空非耳界,耳界不離空,空不離耳界,耳界即是空,空即是耳界;聲界乃至耳觸為緣所生諸受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耳界,乃至不應住耳觸為緣所生諸受。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鼻界、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世尊,鼻界鼻界性空,乃至鼻觸為緣所生諸受鼻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世尊,是鼻界非鼻界空,是鼻界空非鼻界,鼻界不離空,空不離鼻界,鼻界即是空,空即是鼻界;香界乃至鼻觸為緣所生諸受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鼻界,乃至不應住鼻觸為緣所生諸受。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舌界、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世尊,舌界舌界性空,乃至舌觸為緣所生諸受舌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世尊,是舌界非舌界空,是舌界空非舌界,舌界不離空,空不離舌界,舌界即是空,空即是舌界;味界乃至舌觸為緣所生諸受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舌界,乃至不應住舌觸為緣所生諸受。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身界、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世尊,身界身界性空,乃至身觸為緣所生諸受身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世尊,是身界非身界空,是身界空非身界,身界不離空,空不離身界,身界即是空,空即是身界;觸界乃至身觸為緣所生諸受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身界,乃至不應住身觸為緣所生諸受。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意界、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世尊,意界意界性空,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意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世尊,是意界非意界空,是意界空非意界,意界不離空,空不離意界,意界即是空,空即是意界;法界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意界,乃至不應住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地界,不應住水、火、風、空、識界。何以故?世尊,地界地界性空,水、火、風、空、識界水、火、風、空、識界性空。世尊,是地界非地界空,是地界空非地界,地界不離空,空不離地界,地界即是空,空即是地界;水、火、風、空、識界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地界,不應住水、火、風、空、識界。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苦聖諦,不應住集、滅、道聖諦。何以故?世尊,苦聖諦苦聖諦性空,集、滅、道聖諦集、滅、道聖諦性空。世尊,是苦聖諦非苦聖諦空,是苦聖諦空非苦聖諦,苦聖諦不離空,空不離苦聖諦,苦聖諦即是空,空即是苦聖諦;集、滅、道聖諦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苦聖諦,不應住集、滅、道聖諦。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無明,不應住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嘆苦憂惱。何以故?世尊,無明無明性空,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老死愁嘆苦憂惱性空。世尊,是無明非無明空,是無明空非無明,無明不離空,空不離無明,無明即是空,空即是無明;行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無明,乃至不應住老死愁嘆苦憂惱。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四靜慮,不應住四無量、四無色定。何以故?世尊,四靜慮、四靜慮性空,四無量、四無色定四無量、四無色定性空。世尊,是四靜慮非四靜慮空,是四靜慮空非四靜慮,四靜慮不離空,空不離四靜慮,四靜慮即是空,空即是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四靜慮,不應住四無量、四無色定。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五眼,不應住六神通。何以故?世尊,五眼五眼性空,六神通六神通性空。世尊,是五眼非五眼空,是五眼空非五眼,五眼不離空,空不離五眼,五眼即是空,空即是五眼;六神通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五眼,不應住六神通。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布施波羅蜜多,不應住凈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何以故?世尊,布施波羅蜜多布施波羅蜜多性空,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性空。世尊,是布施波羅蜜多非布施波羅蜜多空,是布施波羅蜜多空非布施波羅蜜多,布施波羅蜜多不離空,空不離布施波羅蜜多,布施波羅蜜多即是空,空即是布施波羅蜜多;凈戒乃至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布施波羅蜜多,乃至不應住般若波羅蜜多。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四念住,不應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何以故?世尊,四念住四念住性空,乃至八聖道支八聖道支性空。世尊,是四念住非四念住空,是四念住空非四念住,四念住不離空,空不離四念住,四念住即是空,空即是四念住;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四念住,乃至不應住八聖道支。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佛十力,不應住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何以故?世尊,佛十力佛十力性空,乃至一切相智一切相智性空。世尊,是佛十力非佛十力空,是佛十力空非佛十力,佛十力不離空,空不離佛十力,佛十力即是空,空即是佛十力;四無所畏乃至一切相智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佛十力,乃至不應住一切相智。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諸字,不應住諸字所引、若一言所引、若二言所引、若多言所引。何以故?世尊,諸字諸字性空,諸字所引諸字所引性空。世尊,是諸字非諸字空,是諸字空非諸字,諸字不離空,空不離諸字,諸字即是空,空即是諸字;諸字所引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諸字,不應住諸字所引。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諸法若常若無常,不應住諸法若樂若苦、若我若無我、若凈若不凈、若寂靜若不寂靜、若遠離若不遠離。何以故?世尊,諸法常無常諸法常無常性空,乃至諸法遠離不遠離諸法遠離不遠離性空。世尊,是諸法常無常非諸法常無常空,是諸法常無常空非諸法常無常,諸法常無常不離空,空不離諸法常無常,諸法常無常即是空,空即是諸法常無常;諸法苦樂乃至諸法遠離不遠離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諸法常無常,乃至不應住諸法遠離不遠離。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真如,不應住法界、法性、實際、平等性、離生性。何以故?世尊,真如真如性空,乃至離生性離生性性空。世尊,是真如非真如空,是真如空非真如,真如不離空,空不離真如,真如即是空,空即是真如;法界乃至離生性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真如,乃至不應住離生性。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一切陀羅尼門,不應住一切三摩地門。何以故?世尊,一切陀羅尼門一切陀羅尼門性空,一切三摩地門一切三摩地門性空。世尊,是一切陀羅尼門非一切陀羅尼門空,是一切陀羅尼門空非一切陀羅尼門,一切陀羅尼門不離空,空不離一切陀羅尼門,一切陀羅尼門即是空,空即是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一切陀羅尼門,不應住一切三摩地門。」
爾時,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色,住受、想、行、識;由此住故,於色作加行,於受、想、行、識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眼處,住耳、鼻、舌、身、意處;由此住故,於眼處作加行,乃至於意處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色處,住聲、香、味、觸、法處;由此住故,於色處作加行,乃至於法處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眼界,住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由此住故,於眼界作加行,乃至於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耳界,住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由此住故,於耳界作加行,乃至於耳觸為緣所生諸受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鼻界,住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由此住故,於鼻界作加行,乃至於鼻觸為緣所生諸受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舌界,住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由此住故,於舌界作加行,乃至於舌觸為緣所生諸受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身界,住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由此住故,於身界作加行,乃至於身觸為緣所生諸受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意界,住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由此住故,於意界作加行,乃至於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地界,住水、火、風、空、識界;由此住故,於地界作加行,乃至於識界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苦聖諦,住集、滅、道聖諦;由此住故,於苦聖諦作加行,於集、滅、道聖諦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無明,住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嘆苦憂惱;由此住故,於無明作加行,乃至於老死愁嘆苦憂惱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四靜慮,住四無量、四無色定;由此住故,於四靜慮作加行,於四無量、四無色定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五眼,住六神通;由此住故,於五眼作加行,於六神通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布施波羅蜜多,住凈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由此住故,於布施波羅蜜多作加行,乃至於般若波羅蜜多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四念住,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由此住故,於四念住作加行,乃至於八聖道支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佛十力,住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由此住故,於佛十力作加行,乃至於一切相智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諸字,住諸字所引、若一言所引、若二言所引、若多言所引;由此住故,於諸字作加行,於諸字所引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諸法若常若無常,住諸法若樂若苦、若我若無我、若凈若不凈、若寂靜若不寂靜、若遠離若不遠離;由此住故,於諸法常無常作加行,乃至於諸法遠離不遠離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一切陀羅尼門,住一切三摩地門;由此住故,於一切陀羅尼門作加行,於一切三摩地門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何以故?世尊,色不應攝受,受、想、行、識不應攝受;色既不應攝受便非色,受、想、行、識既不應攝受便非受、想、行、識。所以者何?本性空故。乃至一切陀羅尼門不應攝受,一切三摩地門不應攝受;陀羅尼門既不應攝受便非陀羅尼門,三摩地門既不應攝受便非三摩地門。所以者何?本性空故。其所攝受修行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亦不應攝受,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既不應攝受便非般若波羅蜜多。所以者何?本性空故。
「如是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應以本性空觀一切法。作此觀時,於一切法心無行處,是名菩薩摩訶薩無所攝受三摩地。此三摩地微妙殊勝廣大無量,能集無邊無礙作用,不共一切聲聞、獨覺。其所成辦一切相智亦不應攝受,如是一切相智既不應攝受便非一切相智。所以者何?以內空故,外空故,內外空故,空空故,大空故,勝義空故,有為空故,無為空故,畢竟空故,無際空故,散空故,無變異空故,本性空故,自相空故,共相空故,一切法空故,不可得空故,無性空故,自性空故,無性自性空故。何以故?世尊,是一切相智非取相修得。所以者何?諸取相者皆是煩惱。何等為相?所謂色相,受、想、行、識相,乃至一切陀羅尼門相、一切三摩地門相。於此諸相而取著者,名為煩惱。
「若取相修得一切相智者,勝軍梵志於一切智智不應信解。何等名為彼信解相?謂於般若波羅蜜多深生凈信,由勝解力思惟觀察一切智智,不以相方便,亦不以非相方便,以相與非相俱不可取故。是勝軍梵志雖由信解力歸趣佛法,名隨信行者,而能以本性空悟入一切智智;既悟入已,不取色相,不取受、想、行、識相,乃至不取一切陀羅尼門相,不取一切三摩地門相。何以故?以一切法自相皆空,能取、所取俱不可得故。
「如是梵志不以內得現觀而觀一切智智,不以外得現觀而觀一切智智,不以內外得現觀而觀一切智智,不以無智得現觀而觀一切智智,不以余得現觀而觀一切智智,亦不以不得現觀而觀一切智智。所以者何?是勝軍梵志不見所觀一切智智,不見能觀般若,不見觀者及觀所依處。是勝軍梵志非於內色觀一切智智,非於內受、想、行、識觀一切智智;非於外色觀一切智智,非於外受、想、行、識觀一切智智;非於內外色觀一切智智,非於內外受、想、行、識觀一切智智;亦非離色觀一切智智,亦非離受、想、行、識觀一切智智。乃至非於內一切陀羅尼門觀一切智智,非於內一切三摩地門觀一切智智;非於外一切陀羅尼門觀一切智智,非於外一切三摩地門觀一切智智;非於內外一切陀羅尼門觀一切智智,非於內外一切三摩地門觀一切智智;亦非離一切陀羅尼門觀一切智智,亦非離一切三摩地門觀一切智智。何以故?若內、若外、若內外、若離內外皆不可得故。
「是勝軍梵志以如是等諸離相門,於一切智智深生信解;由此信解,於一切法皆無取著,以諸法實相不可得故。如是梵志以離相門,於一切智智得信解已,於一切法皆不取相,亦不思惟無相,諸法以相、無相法皆不可得故。如是梵志由勝解力,於一切法不取不舍,實相法中無取捨故。時,彼梵志於自信解乃至於涅槃亦不取著。所以者何?以一切法本性皆空不可取故。
「世尊,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於一切法無所取著,能從此岸到彼岸故;若於諸法少有取著,則於彼岸非為能到。是故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取一切色,不取一切受、想、行、識,以一切法無所取故,乃至不取一切陀羅尼門,不取一切三摩地門,亦以一切法無所取故。是菩薩摩訶薩雖於一切色,一切受、想、行、識,乃至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若總若別皆無所取;而以本願所行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未圓滿故,及以本願所證佛十力乃至一切相智未成辦故,於其中間終不以不取一切相故而般涅槃。是菩薩摩訶薩雖能圓滿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及能成辦佛十力乃至一切相智,而不見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及不見佛十力乃至一切相智。何以故?是四念住即非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即非八聖道支,及佛十力即非佛十力,乃至一切相智即非一切相智,以一切法非法、非非法故。是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於一切法雖無所取,而能成辦一切事業。
生命的意義
就是存在和覺知
沒有執著仇恨嫉妒
不要強求。
看書看來的破執,其實是在你的心裡留下一顆種子,這顆種子當下是沒有用的。也很少有人憑藉一個概念破執。
走到社會上、不斷碰撞、不斷吃虧。經歷多了,見識多了,很多以前的大事都顯得一般了。知道什麼地方彆扭了,回過頭來看,才知道為什麼要破執。
這時才能真的破執。
所以,不要強求,學佛是為了自身解脫,不是為了完成什麼任務。
實際上,解脫為上,文字概念,是為了活人服務的。
是非破執,是名破執。推薦閱讀:
※感性抑鬱質的人該如何減少雜念以及對"人生意義"的思考,而投入當下的生活?
※年輕時不知輕重,女友和妻子都有墮胎,和佛法接觸後實有悔意,怎樣有效的消業啊?必須去寺廟法事嗎?
※你有哪些【不知不覺就流下眼淚】的故事?
※佛說勸酒500世無手,會不會過分了?
※請教佛學師兄 剛才被鬼壓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