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例如雙黃連的中藥提取液可以用作注射液?

對於醫學一竅不通,但是我覺得雙黃連這類的注射劑是並不像青黴素注射劑那樣是單一化學品與鹽水的混合物,其中除了真正能夠治療病症的成分之外,其他的成分直接注射到血管中,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么?我小的時候注射雙黃連還很常見,這兩年卻基本見不到了,是何種原因?


堅持拒絕中藥注射。
堅持拒絕中藥注射。
堅持拒絕中藥注射。

不知是哪個人發明的中藥注射製劑,害人不淺。中藥單品再怎麼過濾,其溶液里都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大分子,這些作用不明的大分子直接注射進體內,產生的反應是真正的未知。具體就不說了,大把學術文章。

再說,中藥提純了,就不是中藥了,指導思路完全不能使用原有的中醫醫理,跟其他現代製藥沒有什麼不同,即使是屠呦呦的青蒿素也不例外,關於青蒿素耐藥性的學術文章也是一堆。


題主思路很正確,看了下其他答主的也回答的很好。
就是因為不良反應太多了。
中藥就算單味葯,裡面的化學成分也是複雜多種的。有些成分有用,有些成分沒用,沒用的成分里就有可能存在引起不良反應的化學成分。
也許會問「那過濾一下,只留下有效成分不就好了嗎?」
難就難在過濾上
現在的中藥大概已經遠非一些對中醫敏感的人那樣的想像了(面前一排爐子跟燉雞湯那樣)
吾輩學習中藥,學的多的不是什麼四氣五味,升降浮沉(當然這些是基礎),而是中藥化學,研究這位葯里到底哪個成分起作用,接著如何提取出來
中藥成分提取分離(也就是沖柱子)是按年算的,層析柱動不動就碗口粗細,一人這麼高(抱歉手邊沒有學校拍的照片)
跑題了
以前有注射液,說明當時是證實有用的
現在看不見了,說明隨著臨床報告的不良反應的增加,停用了
將來還會出現嗎?有可能,等提取工藝上升對藥物研究更深入後,也許會有新製劑
值得嗎?不一定,成本角度來講可能比西藥高

放一張佟大為的,以此獻祭一下諸多在化學路上前赴後繼的同學冷凝管表示「你不要把那髒東西灌進我身體里!」


世衛組織的原則是, 能口服 不打針 能打針 不輸液。


因為一本正經的研究,自以為掌握了真理,我見過打雙黃連治區區感冒反而加重病情的多了去了,它們沒有消失,仍然活躍在各大私立醫院,只要有病人需求,就有市場。不是說西藥注射劑就沒不良反應,而是中藥注射劑的不良反應率實在太高了!就算真的完全提純,風險也不可控


近年來,各類中藥有效提取成分注射使用的越來越少,這是由使用效果下降決定的,和抗生素在感染病中使用的越來越少一樣。
為什麼中藥藥材照常使用,藥材提取物卻越用越不盡人意?我們可以從【黃連素】說起。
首先,古代的中醫並沒有所謂的「藥物有效成分」之說,而是將每種藥材從整體上分為四性五味:寒涼溫熱與辛甘酸苦咸。比如說我們孕婦坐月子時總會喝老母雞湯,因為雞是溫補的,而老母雞是非常溫補的,這種傳統是根據雞肉「溫、甘」的食性(藥性)決定的,溫能補陽、甘能滋脾。沒有人會說老母雞之所以補的原因是因為老母雞含有某種對身體有好處的「有效成分」,所以古人看整體,不論是藥材還是食材都將其按照食性歸類,沒有分解成不同的「有效成分」並提取一說。換句話說,中藥之所以能治病,在傳統中醫看來從來不是某種「有效成分」起作用,而是「取藥材之偏性補人之全性」。你陽氣不足容易冷,給你開溫補的白朮、肉桂、附子、桂枝;你陰虛火旺容易熱,開點滋陰的熟地、枸杞子、玉竹、麥冬等等。中藥治病的本質就是以偏治全,而非有效成分
當西醫進入中國並成為「主流醫學」,西醫藥理學的思維方式也使一些中醫工作者開始從事「提取中藥有效成分」的研究,最典型的就是「黃連素」。
黃連素是從黃連、黃柏等中藥提取的。黃連和黃柏都是清熱解毒的寒涼葯,在臨床中廣泛使用於溫病,如熱性感冒(你不會感覺冷還口乾舌燥的感冒)、胃炎(胃火導致的),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黃連素的提取使「中藥西化」有了里程碑式的發展,在臨床中黃連素有很好的抗菌消炎作用,能夠代替抗生素起到殺菌的效果。而隨著黃連素使用範圍的擴大和使用時間的增加,醫生們有了一個重大發現:黃連素的不斷使用也會增加細菌的耐受性,曾經的量已經不足以起到殺菌的效果,而直接使用黃連則不會有這個問題。究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目前中藥界仍然在探討,不得不否認黃連素是一款成本低、較有效的抗菌消炎藥物(西藥角度),但黃連素的使用還是受到了限制。
筆者接下來從中醫專業的角度來談談原因:
一.西藥也有藥性,中藥也含有有效成分;我們在區別中西醫的時候實際上是思維區別,使用中醫思維連開阿斯匹林(類似石膏,解熱發汗)都是中藥,而使用西醫思維連開黃連(消炎滅菌)都是西藥。關於中醫思維是什麼,知乎有太多的科普文章可供參考,不再贅述。
二.提取物容易產生細菌耐受性的原因恰好就是它的純度太高!中醫治病很少只用一味葯,常常是開方劑,這是因為與單純使用一味葯相比,方劑中的藥材能相互制約偏性,減少副作用(中藥方劑出了開錯方向的,很少有不良反應,峻劑都不怕)。而單純使用一味葯就存在偏性過強的問題,偏性過強就是毒性,大寒大熱的葯對健康的人來說就是毒藥(硫磺大熱,不是寒底子陽虛的人使不得)。而西藥的原理基本就是通過化學合成或自然提取成的「有效成分」,這種純度高的化合物是具有毒性的,而且就算能夠起到作用也很容易被細菌針對,就像一個國家的軍隊里只有弓箭手沒有其他兵種一樣。

題外話:中西醫人的思維方式不同,藥理也不同。西醫藥理的基礎是化學,研究各類化學成分對生命活動的影響,這才產生了某一種「有效成分」的說法。中醫藥理的基礎是陰陽五行、五味四性,從來都是「天人合一」 的產物,用自然屬性修正人體屬性。中藥的有效成分研究至今還在發展,我們不管這種方式是否正確,也不論中西醫的高下,筆者認為這是中醫跟上時代的必經之路。


謝邀。能口服盡量別打注射液


推薦閱讀:

我知道西斯龍可以注射填充肌肉,也知道西斯龍是一種油脂,最後會被身體吸收。那為什麼不用自體脂肪填充肌肉?
打了乙肝疫苗之後的兩三天胳膊那塊為什麼會疼,其中發生了什麼?
關於被強迫注射毒品的至癮性?

TAG:中醫 | 藥物 | 注射 | 藥物安全 | 注射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