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信機構與信用評級機構的區別?

在課堂上徵信機構和評級被分為了兩個分支,但我認為徵信和評級是密不可分的,那麼這兩者到底有什麼具體的區別呢?謝謝~


世界上最大最全的徵信機構是美國。美國的徵信機構存在精細的而市場劃分。把這些劃分搞清楚,就明白你的問題了:
美國徵信體系分為機構徵信和個人徵信。機構徵信還包括資本市場信用和普通企業信用,資本市場信用機構有Standard and Poor』s(標準普爾)、Moody』s(穆迪)、Fitch(惠譽),普通企業信用機構有DunBradstreet(鄧白氏)。

在個人徵信行業,則以Experian(益博睿)、Equifax(艾可菲)、Trans Union(全聯)為核心,三大徵信機構之間既相互合作又憑藉各自的產品差異形成競爭,其餘400多家區域性或專業性機構都是依附於這些機構,或者向其提供數據。1980年前後,這三大個人徵信巨頭已經完成了美國成年人口的全覆蓋。


社會信用體系的核心是指與信用信息服務活動有關的體制框架和體系,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信用評級;另一類是徵信(credit investigation或credit checking),亦即習慣上所稱的信用調查活動。相應的,從事信用信息服務的機構也大體上分為兩大類,即評級機構和徵信機構。信用評級公司提供的信用評級報告主要向社會公眾公開,為公眾決策提供參考。徵信包括企業徵信和個人信用徵信,是指徵信機構受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委託,通過採集、加工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提供關於企業和個人信用狀況的調查、評估或者評級報告等徵信產品的經營性活動。徵信公司提供的信用調查報告不向社會公開,僅供委託人決策參考。信用評級活動是屬於徵信活動的高級階段,是建立在徵信活動所收集的數據資料的基礎上,對徵信活動獲得的數據進行加工處理,以獲取更有價值信息的活動。


徵信機構和評級機構是密不可分的,這裡沒錯。
但是徵信機構是對數據進行調查、證實、加工和排版,形成信用數據。大體思路如下
信用信息數據源--信用信息—信用數據—徵信報告。
在徵信集團的工作內容下,其主要工作核心到信用數據的製作。而信用評級機構是將徵信機構的最終結果應用於數學模型,去構建一個風險等級出來。
你認為一致,很可能是你認為一家公司可以存在徵信機構和信用評級機構。這是允許的,但是分清楚兩個部門之間工作內容的差異


在我國,曾經存在8家全牌照許可的評級機構,這些機構的主營業務是針對企業債、公司債發行做配套的債項評級服務,所有在國內通過中債登、上清所、銀行間交易協會發行的所有融資債券都需要此8家機構提供的債項主體信用評級和債項評級。
而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徵信機構,是基於央行在2014年國辦發21號和國發5號文件基礎上授予136家機構企業徵信牌照,8家機構頒發個人徵信準備許可的大前提下,由於資本的趨利性和跟風,以及市場所謂前景良好的背景下湧現出來的一大批從事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所謂信用報告和信用評級的類中介機構。不排除20%市場份額的公司擁有央行頒發的企業信用評級資質,但大多數打著大數據徵信和提供徵信評級的公司都是追一波熱錢的節奏,缺乏相關行業積累的從業經驗,提供的產品可見一斑。國家雖然大力推行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推行中小微純信貸模式,但是在實際運行中困難和阻力極大,缺乏長期,準確的信用庫是國內目前所有徵信公司面臨的最大問題,目前各機構的套路都是瘋狂布點,瘋狂收集「數據」,希望在將來國家布局中佔據一席之地。


推薦閱讀:

TAG:信用 | 信用管理 | 信用體系 | 信用評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