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陳道明,孫紅雷,王志文這些一線演員堅持拍電視劇?

多數大明星基本上以大銀幕為主,尤其是港台的明星。他們堅守在電視劇領域,是出於什麼考慮?


嗯,作為一個行業從業人員,我來簡單說說。

首先,大火的電視劇咖為什麼不去拍電影大概只分為兩種。

第一,年齡稍大的各位殿堂級的人物,比如題中的陳道明老師和王志文老師,對於他們來說,他們現在整個表演體系和江湖地位包括個人的財富,上升的空間已經非常小了,而拍戲是非常辛苦和熬人的,我在拍上一部網劇的時候平均一天要19個小時,所以他們並不需要靠這種方式來生活,相對的,他們現在最想要的是一個打動自己,打動觀眾的好劇本,這是他們目前拍電影的動力,比如陳道明出演張藝謀的《歸來》,還有近期上映張艾嘉導演的《相愛相親》,裡面吳彥姝老師接近80的高齡依然拍雨戲,多年不演戲的田壯壯老師也挎刀出演,為的就是一個感動自己的好劇本。而相對的,好劇本的產量在現在,每年幾乎不會超過三部,而小投資的電影不敢找,大投資的電影又不想找,這也就導致了類似於我們在熒幕上看不見王志文老師這種藝術家。

第二種,是一直在等待機會的青年電視劇咖,比如胡歌等,胡歌因為琅琊榜和偽裝者基本上坐穩了電視劇no.1的位置,這個時候,如果沒有一個特別好的項目,他完全沒必要去電影圈裡試一波水,首先,電視劇和電影的表演體系是不同的,如果沒有一個優秀的導演給胡歌把著,電影很容易會成為咆哮體,他也容易被人說成為演技不好,到那時候,可以說不但電影沒拍明白反過來還會影響他在電視劇的地位,這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所以歸根結底,電視劇咖不去進攻電影的根本原因還是,好劇本太少。


有啥不敢說的,他仨玩不轉中國電影。
也不是沒進軍過,試了幾下沒弄出啥名堂就撤了唄。

陳老師從長相到戲路都太嚴肅,藏的太深沒半個點兒醞釀爆發不出來,另外哪怕真演個賣魚的也讓人覺得這人兒有身份。
孫老師沒啥演技,其實也是靠臉吃飯,人家賣鮮肉他賣凍肉的區別。
王老師要麼演搞破鞋大叔,要麼演腐敗官員,讓不讓拍這些題材不說,就算拍了也沒市場。

人設都太狠太牛逼了。
同樣拍個喜劇片,陳能讓你懷古滄桑,孫能揭露社會黑暗,王能讓你體驗生活如此性憋屈。
如今這個快節奏、娛樂化的電影市場哪有他們的屈身之地。
你看人家黃渤,再現實主義的片子送到廣電,那些人一看,嘿,喜劇片,過。


-


這三位老師都是名聲大演技高業界口碑好

卻扛不了商業片的票房

投資方不會做虧本的買賣,寧可用面癱流量小生也不願意找三位老師做主演

不過,讓他們當綠葉,主演文藝片,電視劇,甚至是網劇,都沒這個擔憂


承認電影圈比電視圈高貴很難嗎?

承認他們在電影里很難演男一號很難嗎?

承認他們抗不了票房很難嗎?

你要是能抗票房,投資方會主動找你合作的,你要是抗不了票房,賠那麼幾次,狗都嫌你。

不信?某奧斯卡影帝還在老歪脖子樹上掛著呢。

我知道你演技好,可是你抗不了票房啊!

我知道你獲獎多,可是你抗不了票房啊!

我知道你觀眾緣好,可是你抗不了票房啊!

既然如此,你要麼乖乖拍爛片,要麼乖乖演男N號。

如果你既抗不了票房,又不想演爛片,還不想當綠葉,只想演男一號,這不是為難人么?

你看上面這位,有片就接,來者不拒,演技在線,甘當綠葉,試問這樣的老戲骨哪個導演不喜歡?

再看看陳道明、王志文、孫紅雷三人演過的電影,要麼爛片,要麼配角,好不容易自己當主角,結果市場不買賬,票房不咋地。長此以往,很難再有電影找他們當主角,而他們又不願意像上面金士傑那樣放下身段當配角或者接爛片,那就一直掛著唄。

至於電影圈和電視圈的差距有多大,看孫儷就知道了,基本上坐穩了國內電視劇一姐的位置了吧?想拍啥片劇本隨便挑,絕對的女一號,拿著幾千萬片酬當王者,美滋滋。跑去拍電影呢?只能在大爛片裡面當個只能露幾次臉的小配角。拍電影要受這種氣,換一般人,能受得了嗎?好在人家有個能抗百億票房的好老公,幫襯幾次,可以接到既是主角又有票房的電影,不過鄧超為此被人罵成什麼樣了?不過那又怎樣呢?

雖然有人覺得《分手大師》爛,可是人家有票房啊!

雖然有人覺得《惡棍天使》爛,可是人家有票房啊!

雖然有人很不服氣,可是人家拍出來真的有票房啊!


說實話挺煩這類問題的了。

首先電視劇和電影是兩個不同的領域。熒屏和銀幕,載體的不同決定了演員在拍攝時的狀態、表演的方式不一樣。沒有特別的動力,何必給自己找不自在。

其次,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現在再也不是電影演員吃肉電視演員喝湯的時代了。雖然電視起步晚,但中國在20年前就進入了商業電視時代,『水滸傳』片尾的廣告就不比電影賺得少了。有錢的地方自然有人,何況現在又出現了網路載體。

最後,這問題涉及到個人選擇了。別人功成名就衣食無憂的,愛咋咋地,咱能管得著么?說這麼多還不是扯皮。
別人回頭上知乎就說三個字:我喜歡。輕鬆收割幾萬贊,你還要跟人講道理?


王志文電視劇我看得比較多,給我感覺是他的表演有非常明顯的戲劇化特徵,也就是內部的張力很強,講究細節,舉手投足感覺就是在演戲,很規範,但又來得自然。

相比電視劇而言,電影節奏更為緊湊,所以真不需要太大演技,你可以看漫威出的電影,其實演員表演都不算很出色,但是故事比較給力,特效做得好,明星長得帥就行了。但是電視劇不同,電視劇更加依賴演員的表演,比如演員的面部表情的漸進,氣氛的烘托等等,所以我覺著並不是他們堅守電視劇崗位,而是電視劇崗位需要他們,他們也比較符合電視劇這種載體的要求。
就好像大多數陳道明和王志文參演的一些電影裡面,他們這類人大多是配角,而且由於表演時間很有限,所以基本都不怎麼出彩。

最後補一句,好的電影靠的是強大的工業體系作為依託,而電視劇主要靠演員的人文素養;所以看電影你就朝著大公司拍的看,看電視劇就朝著你認為比較好的演員看就好。

以上是我一些淺薄的看法


首先題主先入為主認為電影比電視劇牛逼?然而你說的三位老師未必這樣想。
另外拍電影和拍電視劇本身就是兩撥人,一個圈子裡待久了,就不想也不易換圈了。


《唐山大地震》是陳道明回歸電影的作品,記得有次記者探班,陳道明就說,電視劇拍多了,有點不適應電影的節奏。


和專業一點不搭邊的強答一下

1,電視劇比電影還是受眾廣,群眾基礎好,特別是對於文藝電影裡面那些演技派來說。如果沒個國民熱劇護體,他們大概率是要廢的。

郝蕾的群眾基礎源於《十七歲不哭》和《少年天子》
周迅是《大明宮詞》
段奕宏是《士兵突擊》
連顏丙燕,大家一提也都秒想到上古劇《甘十九妹》和《紅十字方隊》
神級葛大爺,也有《編輯部的故事》

景甜這種屢上大製作的都沒混上路人好感,何況本來就不怎麼有人氣的文藝電影了。說起趙濤甚至余男,很多人都是一臉懵逼的,絕對不如孫儷趙麗穎讓人熟。

這麼多年,除了章子怡這麼一個運氣好+頑強+名導加持+自己演技好而純靠電影活的,真的沒哪個能完全靠著電影就活得很好了。。
甚至章子怡最近也在上綜藝圈群眾基礎。

陳道明他們不可能免俗,脫離了電視劇,就等於脫離群眾基礎。


2,電影是要一張一張花錢的,電視劇是近乎免費的。
讓人看一眼電視劇,怎麼都能湊湊和和看,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但是能讓很多人不是為了找個地方相處約會,而是真的想移步到電影院去看,要麼是電影真的特別好,要麼是營銷真的特別牛,要麼就是題材是你的菜,要麼你願意為其中某個人花錢。

電影特別好,對於現在的中國電影還是小概率事件。

營銷特別牛,在沒電影質量的加持下容易崩。

題材招人喜歡,其實範圍很窄。引爆的兩次一次是喜劇一次是大國情懷。

而不管質量如何,願意為了某人花錢買單,不說nc粉,起碼也是要路人粉以上的。而且往往裡面還不能有自己很煩很煩的演員。

陳道明王志文孫紅雷這些演員,他們遇上好電影好題材的概率只是高於國產出佳片的概率,也不會高到9成+。而他們擁有更多的是群眾基礎,而不是為了他們撲去電影院鎖場的路人粉以上。

光喊著我喜歡老戲骨是最沒用的,你又不肯1234刷,又不肯瘋狂買代言,更不會拚命轉發刷存在感。

這個喜歡,只是他給你創造了歡樂的喜歡,而不是你願意作為韭菜被心甘情願收割的喜歡。

群眾基礎,是不等於票房號召力的。

3,電影行業對於流量控制和賺錢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了。
而流量和賺錢這兩件事(其實是一件),反過來也控制了明星。
大概是從楊冪的某個小成本驚悚片開始,流量電影開始走上了舞台。因為某片裡面有了某人所以瘋狂刷票房的行為似乎也變得特別合理。
這是市場的選擇。

在以前回答為什麼董子健不紅的時候我提到過
——做流量是要受委屈的。

你要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保持自己的人設,不能有公開的情緒,不能有出格的個性。你的存在就是要滿足粉絲的幻想,這樣他們才能花錢。
要既陽光積極又要有需要被保護的脆弱;既要美,又要有特點;既要平易近人,又要高冷夢幻。

這和很多演員藝術家的脾氣是完全相悖的。演員本來就是敏感易燃易爆炸的群體。何況三位傳說中脾氣就不太好的大佬。

你能想像明叔秀自拍,王志文秀行程,孫紅雷表示自己多麼愛粉絲么?
三位大佬冷笑著呵呵而過,算是當時心情不錯。

不願意為了流量委屈,那就圈不了願意花錢的粉,也就沒韭菜可以被收割唄。而資本社會就是看錢的。

大佬們可以在電視劇行業呼風喚雨,爛片都隨便上星,宣傳不必各城市親力親為,何必去電影行當遭罪啊?何況還不一定是好片子呢。

綜上所述,除了某幾個很特別的演員,大部分人,包括陳道明,王志文,孫紅雷是不可能完全放棄電視劇的。


孫不了解。

假如陳和王一塊出演《X囧》,拍完送到廣電一看,嗬,這倆大腕,演的這是嘛,又想諷刺啥?不過不過,回去重拍。

換徐崢和王寶強拍《盲X》,拍完送廣電,哎呦這倆人又演喜劇片,過了過了。


謝邀!

1)三個月,每月10萬元收入;
2)三年,每月1萬元收入;

大多數理性的人都會選擇後一個。


因為他們拍電視劇可以當老大,拍電影番位掉得太明顯啊,電視圈比電影圈低一個檔次,放之世界通行的事實,都不好意思說?

一把歲數的人當然不願意放著大爺不當再去給年輕人抬轎

對電視劇圈和電影圈做一個徹底的比喻,其實就好比CBA和NBA,在中國一個演員想打進電影圈,就如同中國球員想進NBA,最基本的門檻就是在CBA證明實力先,也就是先要帶家鄉球隊奪個冠。但這個CBA冠軍,到了那邊人家根本不屑一顧。

有人覺得電影圈也很LOW啊,也有小鮮肉霸屏,惡炒營銷,票房注水之類的亂象。這都沒錯。但電視圈的LOW就不止於此了,炒作注水一樣不少,霸屏的鮮肉小花甚至在電視圈演都懶得演,摳圖的,替身的,念詞都1234的,要比爛的話,電視圈沒有最爛只有更爛。

舉例論證電影圈和電視圈的差距,可以舉到天亮不重樣

同是AB,電影圈裡演個戲滴眼藥水也得給導演使勁哭,演電視劇直接摳圖替身安胎大法一套了。

鄭爽這種18線網紅貨色都能在電視圈混得風生水起,去電影圈看看呢?蹭個三番都被人嫌棄,上個演蛋被章子怡劉燁花式diss。

鄧超電視劇起家諸多年冠之後,進電影圈還是得先給馮導演配角。

徐崢靠豬八戒建立觀眾緣之後,進電影圈也掙扎很久。

吳京一部太極宗師全民臉熟,還得在香港電影里演被甄子丹暴揍到慘死的反派,艱苦奮鬥這麼多年才出頭。

這個比喻之下,題主的問題就類似於——為什麼劉玉棟這樣的一線球員堅持打了一輩子CBA?

因為打NBA資格不夠啊這還不簡單?

不服?不信?

王志文拍電影什麼位置,看看當年的風雲,墨攻,麥田,,,說三番都是護著老同志說。

陳道明電影成績好一些,英雄和無間道里三番左右的位置雖照電視劇圈裡的一番位置低點,好歹算大製作,至於刺陵之類,掉價的臭腳也不是沒捧過。

題主把孫紅雷放進來,其實是不合適的,人家可從沒想「堅守」在電視劇領域,只是電視劇他隨便玩玩就部部經典了,有合適的電影人家隨時接,只不過沒有電視劇那麼穩的一番C位。(獵場那個就是客串而已),套用之前的比喻,孫紅雷基本是易建聯這種水平的球員。

把那個比喻再完善到最後,一個球員CBA奪冠,NBA也打了幾年,再打回CBA,基本上就是準備輕鬆點養老了。


這話說了可能有人不愛聽。

他們無法獨當一面扛起一部電影的男主,人設和演技都太單調。

例如陳道明,《圍城》倒是成功的,那可是包括葛優、英達、呂麗萍在內的好幾個精心挑選切合原著的演員一起完成的,陳道明一個人挑不起《圍城》的成功。現在我當觀眾,想挑部電影看看,陳道明主演的這種感覺看著太累,就不會選;現在我當導演,想要拍一部賣座的電影,肯定不會選他,除非一種情況,電影劇本的人物實在和他的氣質非常契合,而且劇本寫得非常獨特有吸引力,可能會得獎那種,也許可以試試。

從來不覺得陳道明演技方面是老師,他屬於放不開需要一直綳著的那種——當然做人方面他是不錯的。

也不覺得孫紅雷和王志文從演技角度可以稱作老師,就是個正常水平的演員而已,還是綠葉演員那一類。

可以扛的:

周潤發,沒女主都不成問題

劉青雲,純演技派

彭于晏,演技好+外型好,遇到好劇本能有不俗表現

胡歌、靳東:演技及格+人氣暴棚+票房保證

陳坤、劉燁:人氣夠用+演技不穩定+受劇本影響大,屬於還行

段奕宏、黃渤:非常努力+演技不錯,遇到好劇本就有好作品

還有一個非常老但是的確演技超好的:李保田!當然,票房是沒把握,但是純演技來說比題主提出的三位強大得多

再說個估計更不愛聽的:孔侑

這傢伙演過喪屍片、偶像劇、倫理片,最為人熟知的是《熔爐》,角色包括警察、脫北者、富二代、鬼、教師、建築師、高中生、職業騙子、紳士,有嚴肅的有搞笑的,有沉重的有高雅的,無一不精彩,根本沒有演了電視劇就不習慣演電影的鬼話,長得還不算正統意義上的好看。

這才是真正的演技派,拍什麼都敢讓他當男主。

能不能扛一部電影這個技能點非常微妙,一方面和演技相關,一方面和名氣相關,還和觀眾緣相關。

李易峰和陳學冬還有楊洋什麼的我就不評論了,賺錢這麼純潔的事情何必扯到電影


看看票房排行榜就大致明白了。

從電影出品主創投資角度看,票房好的電影被好萊塢佔據大半個江山,剩下的要麼是港人知名導演的電影,要麼是大陸類型電影。

從風格來看,票房好的電影絕大部分是動作片大類(包含動作戰爭奇幻冒險等),其次是喜劇片,其它類型很少。

以上兩個角度決定王志文、陳道明、陳寶國、何冰等公認的中老年演技派不可能扛得起票房。孫紅雷無論年齡和類型都和前幾位不同,應該單獨說,我認為孫紅雷是可以抗票房的,缺機會,缺好劇本和好導演。

現在可以抗票房的大陸男演員要麼是黃渤徐崢沈騰為代表喜劇類團隊,要麼是以段奕宏、鄧超、孫紅雷、陳坤為代表的70年代中年演員,要麼是葛優、姜文為代表的京派大院演員。

王志文、陳道明、陳寶國等,他們的年齡和狀態,以及在觀眾中形成的角色認知基本決定了他們很難成為大賣電影的主角,做反派或者正二比較合適,也許這個可以算得上他們還有時間和精力演電視劇的原因吧。


先佔個坑,這個問題我之前就想要提問,並且思考了很久,首先孫紅雷不適合與陳道明,王志文放在一起比較,不是同一輩的演員,站在中國影視圈塔尖上的老藝術家們無非這麼幾個,題中的陳道明,王志文,還要加上陳寶國,李雪健,李保田,李幼斌,唐國強,張國立,葛優,姜文,無論演技,還是圈內地位都毋庸置疑,這就是中國最優秀的表演藝術家,大家會發現除了葛優和姜文是電影咖,其他人都常年侵淫在小銀幕,這幾位爺,李保田年齡稍大,其餘都是5060年代生人,事業的巔峰期基本都在90年到00年代初,其實我想要講的是觀眾需求論,觀眾的需求決定產業的結構,葛優從入行開始就在電影圈發展,在演藝道路上也涉及過幾部電視劇,在上海人在東京和圍城給陳道明做配,在北洋水師給陳寶國做配,除了編輯部的故事基本上毫無建樹,姜文演藝生涯只演過一部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當年大火,後來演而優則導,而其他幾位爺給我們奉獻了一部又一部的經典劇集,還記得我們小時候最大的娛樂方式就是一家人圍在一起看電視,上世紀及00年代初,大陸的生產力低下,而且對於電影的接受程度也不是很高,所以這幾位爺基本都專註在電視圈,有人說這幾位抗不了票房,這我承認,首先受眾群體不同,他們這些年攢下的觀眾群體很少會去電影院貢獻票房,現在能扛票房的基本上都是出鏡率高的流量明星,當然也有實力派,像黃渤,而這幾位爺是演員而不是明星,除了拍戲不會有其他的花邊新聞,拿鄧超舉個例子,不知不覺鄧超都已經是電影咖了,超哥現在絕對的票房巨星,而且演技不差,但是我想還是跑男給他攢了眾多的觀眾緣,再比如葛大爺在電影圈混了多年才會有這麼雄厚的觀眾基礎,其他這幾位爺需要在電影圈深耕多少年啊,現在票房巨星里有兩個另類,一個是徐崢,一個是吳京,之前的演藝事業一直不溫不火後來一部電影大爆,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但這種是可遇不可求的,高票房影片無非兩種動作片和喜劇,想想陳道明,王志文這幾位爺在電視圈順風順水,何必去趟電影圈這趟渾水,未完待續


看過《戰國》嗎?
15年以前,我認為這是我看過的最爛的一部片子,沒有之一。
《唐山大地震》陳老師把我弄哭過。


其實吧,導演啊,對手演員啦,劇本啥的都很重要的。


陳道明在無間道的表演,看得我分分鐘齣戲。到現在我還記得那句尷尬的台詞:就叫我影子吧。


因為演電影比演電視劇難多了,不想演電影毀名聲而已。電視劇基本都是小布景,演員大部分都是拍身體的一部分,比如你拍倆人對話,可以只拍上半身,這樣演員只需要專註面部表情和說話的語氣。但是電影不行,好電影都是大布景大場面,拍人可以有半身特寫但是盡量整全身,這樣對演員的整體要求就非常高,全身都要加入表演。孫紅雷黑道大哥演得好,是因為他眼眶高眼部的動作多,電視劇中多拍表情就可以表現出兇狠,但是他如果演電影,就需要在形體上額外下很多功夫,你可以對比下電影和電視劇中的打鬥,是差很多的,甚至許多奔跑追逐的場面,電影都是要比電視劇要求高很多的。這些東西,演員比我們更清楚自己能不能做好,所以少有電視劇演員轉戰電影的,不是不想做,是大部分情況下真的做不好,砸招牌啊。


我記得小時候看過道明叔一個採訪,裡面主持人問過他這個問題:為什麼基本只拍電視劇,不拍電影?
然後道明叔給的回答是,他並不覺得拍電視劇就會低端,大家都是演藝工作者,沒必要分這麼清。
時間隔的久了,原話記不太清了,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


中國?電影演員和電視演員都是通著的啊!


推薦閱讀:

你在影視劇中見過哪些不走心的群眾演員?
中外影史上,有哪些堪稱「The Best Kiss 」的場景?
如何反駁「你憑什麼用你的道德標準綁架我的利益」?
奇異博士的斗篷遇見博士前後都在想什麼?
馮小剛電影《芳華》中塞了海綿墊的胸衣到底是誰的?

TAG:電影 | 電視 | 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