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上海菜這麼甜,當地人卻沒有胖的?


一直以來,上海人給壹周君留下的印象就是愛吃甜的!就連燒紅燒肉也要丟幾塊冰糖!但是上海人不管男女,都挺苗條的,因為,魔都人民其實飲食比較克制,沒有大家想像中的胡吃海塞呢,而且在KEEP的路上揍得很遠。

但其實上海菜,是中國的主要地方風味菜之一 。本幫菜是上海菜的別稱。所謂本幫,即本地。以濃油赤醬、鹹淡適中、保持原味、醇厚鮮美為其特色。常用的烹調方法以紅燒、煨、糖為主。後為適應上海人喜食清淡爽口的口味,菜肴漸由原來的重油赤醬趨向淡雅爽口。本幫菜烹調方法上善於用糖,別具江南風味。

為什麼上海菜這麼甜,當地人並沒有很胖?其實,上海人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愛吃甜!而且上海作為魔都,男孩子女孩都很喜歡健身的啦!

在上海人,既有咸大餅也有甜大餅。儂還記得伐,小辰光的咸大餅是圓的,甜大餅是橢圓形的。不知道為什麼,現在反過來了。咸大餅酥脆咸香,甜大餅的餡心為糖餡,不管哪一種包油條都很好吃!

一碗豆漿,上海人也能做出咸甜2種口味。甜豆漿是現磨豆漿加砂糖,而咸漿的配料就豐富多了,要在現磨豆漿里依次放入油條片、榨菜末、蝦皮、蔥花、紫菜、鮮醬油、辣油等。

有一種粥,不需要任何配菜,就能熱乎乎地喝下一大碗。鹹的當數雞粥,甜的當數糖粥。雞粥是拿雞湯熬的,撒上蔥花和胡椒粉格外鮮美。

糖粥簡單點可以只拌棉白糖,考究一點可以放紅豆沙和桂花。

味道全都好得沒話說,但若是說到對上海人的影響,小儂覺得還是糖粥更勝一籌,每個上海小囡都是念著「篤篤篤,賣糖粥,三斤胡桃四斤殼」長大的。

最後來說上海灘最具代表性的2款湯。代表鹹派的是腌篤鮮,只要嘗一口,鮮得眉毛也要掉下來。為甜派出戰的羅宋湯,則是海派西餐的標配,酸酸甜甜的滋味,就是打耳光也不肯放。

據上海商情信息中心日前發布的一份對上海市場主流調味品品類的銷售監測結果,2017年上半年,醬油、食用糖、調味醬分別以30.6%、13.1%、11.0%的消費份額佔比,問鼎調味品消費品類前三名。其中,醬油的消費佔比較上年增長4.2%,位居增幅榜首位。而食用糖的消費微跌了0.6%。原來上海人更愛打醬油!

如今,上海菜進一步具有選料新鮮、品質優良、刀工精細、製作考究、火候恰當、清淡素雅、咸鮮適中、口味多樣、適應面廣、風味獨特等優點。其主要名菜有「青魚下巴甩水」、「青魚禿肺」、「腌川紅燒圈子」、「生煸草頭」、「白斬雞」、「雞骨醬」、「糟缽頭」、「蝦子大烏參」、「松江鱸魚」、「楓涇丁蹄」等一二百種菜肴。

而且,自1843年上海開埠以來,隨著工商業的發展,四方商賈雲集,飯店酒樓應運而生。到本世紀三四十年代,各種地方菜館林立,有京、廣、蘇、揚、錫、甬、杭、閩、川、徽、潮、湘、以及上海本地菜等十六個幫別,同時還有素菜、清真菜,各式西菜、西點。這些菜在上海各顯神通,激烈競爭,又相互取長補短,融會貫通,這為博採眾長,發展有獨特風味的上海菜創造了有利條件。


你好,首先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憨豆認為這個問題還是蠻有親身感受的,因為本人在上海呆了大約有三年吧!

上海菜其實不都是甜的,一般是包括本幫菜和一部分江浙菜吧。

本幫菜的特點是濃油赤醬,醬油的地位要比糖重要,比如八寶辣醬這種就是鹹味很重的本幫菜;

那江浙菜其實大部分都是比較清淡的,比如說水晶蝦仁和腌篤鮮,這些完全沒有放糖嘛(被糾正了,水晶蝦仁是要放少許糖吊鮮的,不過基本吃不出來糖的味道)~

當然對比全國來說的話,會覺得上海很多名菜確實是偏甜,比如最經典的紅燒肉,就是拿紹酒醬油和糖燒出來的,很多菜的做法甚至連鹽都不用.,但是,畢竟不是天天都吃這些菜啊~~

就好像北京人不是天天吃烤鴨,天津人不是天天啃包子一樣。

那些很甜很膩人的菜並不是主食,炒個青菜、蠶豆,下碗小餛飩、陽春麵,這種才是上海人的日常生活啊,而且南方人的食量相對北方小(和天氣炎熱有關係),所以,胖子不多也很正常啊~

喜歡並且贊同我的朋友們,大家可以關注我哦,每天都會分享家居小技巧和美食等方面!


謝邀

先提出兩點吧

一、上海的肥胖率還是比較高的。

二、胖不胖跟吃的甜不甜沒有必然的關係。

先上一張圖吧

這是今年中國疾病控制中心發的一份《慢性病及其危險因素檢測數據》中的一份數據,上海超重率排全國19名,肥胖率排20名。雖然不會很前,但明顯跟樓主說的上海沒有胖的不符。而且,這是根據BMI指數定義的肥胖,很多人是正常水平,都覺得自己胖呢。


接下來,說說肥胖的主要原因吧。

1、遺傳因素:根據這幾年的研究,人們認為肥胖與遺傳有密切關係。

2、飲食因素:攝入的熱量太多,尤其是高脂食物太多。在人們日常熱量攝入中,糖類是佔了大部分的,所以樓主的說食物甜,跟肥胖關係不大。

3、運動因素:運動可以消耗大量熱量,但是現在的人很多長期不運動。

4、其他因素:性別、年齡、職業、精神狀態等等,都會影響到肥胖。


差不多就是這樣了。


上海菜這個名稱範圍太廣,因為上海菜中有本幫菜與海派上海菜之分,海派上海菜里有本幫改良菜,還有西式上海菜。上海菜的根是本幫菜,發源於明朝上海浦東三林地區的本地味,最早是以當地私房菜的形式,在節日、婚慶喜宴出現,清末民初本幫菜從鄉村進入上海繁華地區,最著名的是本幫菜近代派創世人李林根,他創立的德興館受到了當時的上海名流的追捧,後由李林根之子本幫菜大師李伯榮發揚光大。本幫菜紅燒的菜講究濃油赤醬;白燒的菜講究本味,突出鮮味,有些菜比較講究刀功,吃功夫。所以上海菜是走兩個極端的,一面是重口味的,一面是清淡的。

本幫菜的放糖,是有一定的規律的,一般紅燒的菜基本上都會放點糖,白燒的菜不放糖。清炒的小菜大多數不放糖,少數放糖提鮮,但是以吃不出甜味為準。

本幫菜紅燒菜中的典型有:紅燒肉、紅燒回魚、青魚划水、油爆蝦、草頭圈子、四喜烤夫、熏魚、目魚大烤等等,最後這道兩道菜中熏魚居然不是熏的,目魚大烤居然不是烤的。

本幫菜中白燒的菜典型的有:蝦子大烏參、白斬雞、水晶蝦仁、扣三絲、腌篤鮮、糟缽頭(可以糟葷菜如豬爪、雞爪等,也可以糟素菜如糟毛豆等)。

外來的朋友,一聽到上海菜就認為是甜的,其實是誤解。因為現在上海大大小小的許多餐廳廚師大都是外來的,許多廚師不了解真真的上海菜,以為做什麼菜都要放一點糖。有一次有事趕急,就隨便在一家招牌上寫做上海菜的飯店吃飯,點了幾個清淡的菜,其中一道菜是蒸"百葉包(干張包肉)",結果一吃"百葉包"里居然放了糖,這是我出生以來第一次吃到甜的百葉包。

其實象烹制紅燒肉之類的菜品,廚師在燒制北方菜與南方菜時與上海菜一樣會放糖或冰糖。紅燒肉在烹制過程中,會去掉肉中油脂,通過冰糖提色並且讓糖分與肉皮中的膠汁滲入肉中,使紅燒肉的質感軟糯中帶Q,成為許多人的心頭好。適量的吃,每天一二塊應該不會成為負擔。紅燒魚之類的菜,魚油煎後天生適合糖的加入,通過油、糖、醬油與魚肉的結合,產生比不加糖更美味的復和味。

上海以外的其他地方做滷菜,大都會炒糖色,上海地區的本幫滷菜糟缽頭是咸鮮味的不放糖的。

現在的上海大都數人吃得比較清淡,但是全國各地及世界各國的菜品在上海幾乎都有,這個誘惑太大,一不小心還是會吃成胖子,所以上海人胖的人也不少。


因為上海菜相對於北方菜來說,價格貴分量小啊!總量吃得少,自然不會胖啊。

在山東或東北下館子,2個人可能點1-2道菜就夠夠的了,可能還不吃完有剩,盤子長直徑都有成年人小臂長,一般還都裝得滿滿的,尤其是那種大鍋燉菜,一上來就是一大盆,實在是量太大。北方飯店有時候連米飯、饅頭還免費加,很容易吃到飽吃到撐。

可是同樣的2個人,在上海的本幫菜館,點2道菜,每個菜盤的直徑差不多和成年男人的手一樣大,端上來還不會裝滿,會留個白邊。2個人要真是只點兩道菜,可能只能吃個5-7成飽,而且主食米飯可能還要花錢點。天天吃怎麼少能不瘦嗎?


其實不只是上海,整個南方尤其是江浙滬包郵區的餐飲甚至食品原材料屆都有這個特點。前一陣子在全網風靡的「北方南方買菜」的區別就能體現。在北方買排骨是整扇賣,在南方買排骨是論根賣;在北方買雞蛋是論桶論盤賣,在南方買雞蛋是論個賣;在北方買香蕉是論排買,在南方買香蕉可以只掰一根賣。所以總的來說,南方人攝入的總熱量應該是要比北方少一些,自然也不容易胖。

在化學毒理學界有一句名言叫做:拋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那麼晶晶湯發明了一句可以應用在減肥瘦身界的名言:「拋開份量談熱量就是耍流氓」。熱量再高的食物,吃得少,攝入的總熱量少,就不容易胖,比如薯片熱量高,但我每天就吃5片也不會胖;熱量再低的食物,吃得過多吃到撐,攝入的總熱量高、也是會胖的、比如粥熱量低,但我一頓喝一鍋也是超標的。不是還有那麼一句話嗎,叫做「沒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吃法」、就是這個道理。

上海菜確實濃油赤醬,但油的用量和其他菜系比是差不多的,甚至會低於很多川菜熱炒。說到糖的用量,其他菜系也都會加糖,只是因為很咸或者是辣,甜味就被掩蓋住了。而上海菜沒有那麼咸,一點辣味都不會有,所以甜味就很突出。真的比起熱量的話,不一定會特別高。而且上海菜多以紅燒、蒸、煨、糟為主,比如紅燒比目魚、上海蒸魚、蝦子大烏參、糟缽頭等,這些菜肴的做法都是不會過於油膩。

真的比起熱量,本幫菜真不一定有多高。比如本幫糖醋小排,和川菜回鍋肉、魯菜九轉大腸、東北菜鍋包肉比,哪個熱量更低,顯而易見。

晶晶湯的山海經專門給親介紹看起來荒誕不經,但其實靠譜又專業的健康知識!如果親願意看,歡迎關注哦!

聽說點贊的人都能光吃不胖還發大財哦!


嗜甜和肥胖沒有必然的關係呀~

上海菜並不是都甜的。濃油赤醬是本地特色,但是總體的飲食習慣還是有江浙這邊清淡的口味,並不是頓頓都是嗜甜~

而且本身南北方之間的肥胖情況就有差別

氣候差異

北方的緯度比較高,天氣冷,人體代謝會比溫暖地帶的人慢,所以容易養成胖子。

飲食習慣差異

北方的膳食中穀物偏少,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比較多,也更喜歡喝酒,這類肥胖因素在體內堆積,容易顯得胖。


體格差異

北方人的身材都是比較高大的,骨骼也比較寬大,而南方人的骨骼沒有北方人那麼大,有些情況下相同體重的南北方人,會因為骨骼大小而產生北方人重而南方人輕的視覺錯覺。

不過近年來,因為多國美食的彙集,上海人的肥胖率也有所提升。這也是飲食習慣上產生了差異所導致的。吃甜並不是導致肥胖的必然因素~


胖分很多種有內胖和外胖。內胖指的是人體內部器官脂肪膽固醇含量高外胖大家都明白。但是外胖的人一定會內胖。上海浙江一帶的人飯量都比較小。還有就是熬冬熬夏也自然減肥。其實四川的飲食和上海非常像唯一的區別就是麻辣。但是你們看四川胖子不少吧。男女都有。這個和食量非常有關係。


看到標題,我還第一次聽說上海當地人沒有胖的 這就嘿嘿了!05年,162高93斤微胖的我第一次去到上海,天啊,襯得我是有多瘦小,馬路上走過的女性幾乎都比我高大魁梧肥,不知道你的上海當地人沒有胖的這個說法從哪裡來

註明一下:標題說的是胖的問題


謝謝邀請,

這一點,很清楚,因為上海是鹽鹼地,空氣中的鹽份相當高,鹽分是空氣的百分之七十,所以各類食物,水果,水,都含鹽份。在日常生活中,按自然規律,人必須多吃糖,多吃甜,才能達到正常的生活平衡。

謝謝廣大讀者!


怎麼會沒有胖的,這個問題太搞笑了。好像100個人是就有一定比例胖的吧。好像哪裡都差不多。甜的話少吃一點就可以了,還有你搞錯了糖分不僅僅指甜的東西,那些消化後產生糖分的才是熱量提供者。蛋白質和脂肪都是消化後產生能量的,蛋白質分解是氨基酸,一般沒聽說氨基酸分解成熱量。所以肚子餓吃個雞蛋不用擔心會把蛋白質當卡路里浪費了。相反可能吸收率更高。油脂吃多了也不一定直接被人體吸收,要有膽汁消化分解成相對小分子才能重新合成人體脂肪。過度肥胖和吃太多有關係,但主要是代謝問題。當然沒事不需要超出正常需要的營養表格去猛吃蛋白質和油脂。那也是浪費,因為吸收率低,所以想想那些健美運動員一天吃幾十個雞蛋或者幾斤牛肉幾斤蝦等等真的是暴殄天物,他們練出來驕傲讓人羨慕。還不如去賣淫還有點價值。不然能證明什麼,和普通人不是同一種動物嗎?


推薦閱讀:

為何最近幾十年川菜有許多發展,而傳統四大菜系之首的魯菜卻逐漸沒落了?
為什麼會有人認為中餐天下無敵?
吃烤鴨應該配什麼酒喝?
蛋包飯的起源是什麼?nasi pattaya 是受 オムライス(omuraisu)影響才出現的菜式嗎?
湘菜像川菜一樣有主要的派系之分嗎?各自有什麼特點?

TAG:飲食文化 | 美食 | 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