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動物界子女離開父母多年後,會認識自己的父母嗎?


會的。

因為犬科和貓科這些動物是按照嗅覺來分辨的。一般來說,當它們剛剛出生之後,就能依靠嗅覺分辨出父母(有些只有母親,父親找不到哪裡去啦,也就不用去分辨了)。比如狼,出身之後前兩個月見到的動物一般會當做它的親人,這些動物不管是狼媽媽爸爸還是人來餵養,對它分別不大。這兩個月餵養過它的生物它都會記住氣味,然後成為它一生的親人。因為我們每一個人或者其他的每一種動物都有各自的味道,並且每個人或者動物的味道對於嗅覺靈敏者來說都是不同的。它們分辨的分清楚。

而這種關於氣味的記憶在動物的腦海中是不會消失的,它們能在視線之外,還沒有看見的時候就聞到誰來了,然後選擇逃跑或者相迎。

所以,動物界子女即使離開它們的父母再多長時間,只要曾經有過一起生活的經歷,就一定會認出來。因為它們不靠視覺,主要是靠每一個個體不同的而固定的氣味。

我們人類的嗅覺已經退化,已經做不到這一點了。

同樣,它們分辨敵人也是通過嗅覺,比如野生動物聞到了人帶了火藥的氣味,那它們就會倉皇而逃(很奇妙,很多動物自己本身沒有見過槍或者聞過火藥的味道)……我們最早進山拍攝野生動物的時候,有森林公安陪著做安全保護,他們帶了槍,然後我們幾乎就拍不到什麼野生動物。後來我們聽了別人的建議,進山不帶森林公安,拍到野生動物的幾率就大多了。


會認識的,20年我在內蒙古大草原抱回一條剛滿月的狼狗,養過狗的人都知道,離了娘的小狗崽,只要主人離開一會就會叫,那個叫聲養過狗的應該都很熟悉,沒有十天半月的,它都不會習慣新環境。我家住樓房,上班的時候只好關在家裡的籠子里,這四個小時小狗是怎麼過的就不言而喻了。除了早晚溜溜外,小狗基本上是在家裡長大的,養成的習慣就是特敏感,只要樓道里有腳步聲,不管深更半夜還是大中午,只要外面有腳步聲它都會大叫聲。當它四個月時,實在是沒辦法,為了不影響鄰里關係,只好把小狗送給了養豬場的朋。由於工作關係,6年後再去找養豬的朋友喝酒,沒想到我送的那條狗還在,當它看到我時,別提它有多興奮了,搖著尾巴在我腿上蹭來蹭去,喉嚨里還發出亨亨聲。據我朋友說,這是條看家護院的好狗,外來人員若不經主人同意,那怕你是常客,它也不會讓你進院的,但對我就完全不一樣了,完全把我當主人看。再次去的時候,就把我11歲兒子帶去了,沒想到它對我兒子比我還興奮。別忘了,5歲小孩長到11歲,變化是很大的。

所以我認為,只要是在父母跟前長大的動物,應該是能認出自己的父母的。


你這問題問的很有思意。

眾所周知,近親交配產生的後代體弱多病,生活和繁殖的能力降低,甚至會導致種群的衰退和滅絕。

因此,在人類社會中,近親結婚是被法律所禁止的。同樣,在動物世界中,雖然沒有法律的約束,聰明的動物卻能夠通過各種方式避免近親交配,其中,防止近親交配的基礎就是識別自己的親屬,也就是所謂的親緣識別。

親緣識別在動物界非常普遍,不同的動物可以用不同的手段來識別親屬和非親屬。動物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動物的識別機制主要油以下四種。

1、空間識別2、記憶識別3、模板識別4、基因識別這裡重點說說,第四種基因識別。

有些動物根本沒有見過面,不可能建立起記憶和模板,但還是能相互辨認的,這主要歸功於動物的基因識別機制,北極紅點鮭就是基因識別的一個典型例子。

如果個體攜帶了識別等位基因,這種等位基因的表達,就會體現在動物的表現上。簡單來說,就好像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都有一個特殊的基因,這個基因可以通過表達二產生綠色的鬍鬚,當看到這樣綠色的鬍鬚之後,就知道這是自己的親戚。這樣的花,動物就可以在沒有交往的前提下,直接通過表型相似的特徵來識別個體是不是具有親緣關係。

雖然個體是通過表現型特徵來識別的,但是,歸根結底這種識別方式是由基因控制的。

對基因識別的研究注意力幾乎所有都放在了MHC{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物}上,這是脊椎動物種一個最多動態的基因,很有可能是減少近交迴避壓力的一個主要標記物。雌性老鼠對基因型不同的雄性表現出配對偏好,尤其是MHC的不同,在這樣多態的基因中,如果有相同基因型的話,就非常有可能是親緣個體。

30年前 的研究表面,MHC對老鼠、鳥類、魚類、人類的親屬識別都有一定的影響。雖然早期有爭議,但是MHC在動物的斤交迴避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被學術界一致認可的。目前認為MHC是基因可以調節動物的親緣識別,並且有許多不同的假設來說明MHC影響動物識別的機制。比如MHC分子可以容納多個不同類型的多肽,這些多肽從MHC分子分離後排除體外,可以產生可揮發的氣味,從而被接收者接受,通過與自己的MHC分子比對後,就可以區分親緣個體,進而調節自己的行為。

年幼的北極紅點鮭甚至可以在受精之後就分開飼養還能分辨出親屬和非親屬之間的氣味。

親緣個體之間的識別是自然選擇保存下來的動物所具有的特殊能力。二通過對親緣個體以善待,同時避免近交,從而避免近親繁殖帶來的種群衰退,這對動物本身以及動物種群都具有重要意義。

附上一篇同樣的論文,以供你們參考


很遺憾,多數動物並不能認識自己的父母,親情這東西,在動物界是不存在的。環境和動物保護者「攜狼拍雪豹的王鵬」的回答純屬一廂情願。

事實上,除了一小部分動物之外,都是由母親撫養幼崽,幼崽連父親長什麼樣都不知道,更不可能認識。那麼,跟隨母親生活的動物,長大了會記得自己的母親嗎?對於大多數動物來說,也不會。

拿亂倫禁忌來說,只有靈長類等少數動物存在這種現象。即某個雄性成年個體在選擇配偶時會避開自己的母親,這似乎可以說明它記得自己的母親,但那也是一直同群生活的條件下。其他動物連這一點也做不到。

當年在郊區部隊,戰士們養了很多狗,見得多了。我不用細說,反正一大堆事實可以說明狗是不存在母子親情這回事的。親情在殘酷的自然界中是沒有生存優勢的。

養過水貂的也知道,母貂撫養幼崽,有一個明顯的期限。過了這個期限,母子即成陌路,搶食打鬥不亦樂乎,完全不會意識到原本是血肉至親。

所以說,不要把人類的感情投射到動物身上,動物沒那麼懂事兒。進化沒有賦予動物們親情,它們自己就沒法培養出來。


動物界子女離開父母多年後,多數不會認識自己的父母。原因在於:1.靠氣味分辨識親,一旦氣味在不同環境發生變化,也就無情地斷絕了母子母女關係。在野外,貓科犬科動物生仔後,人類用手摸過的幼崽,絕大部分都被母親咬死或驅逐,何況長大遠離母親沾染異味。2.靠模樣識親的,由於有生存競爭壓力,子女長大後都要出外自己闖天下佔地盤,模樣會發生很大改變,母女母子很難相認。即使有極特殊的還認得,受競爭驅使,也會視為侵略者加以驅逐。3.靠聲音識親的,因為子女剛長大,便被驅逐出家,獨自在外面打拚,聲音會發生變化,有科學家跟蹤一條狼,從它幼小到成年,聲譜有著極大不同。所以靠發聲難以相認。4.上天為了避免亂倫,會採取一切我們尚不得而知的辦法,阻止近親相認。不知對否,還請指正。


有些大型動物,比如馬匹,從動物的生物學特性上來講「認識」自己的父母系,我在七級鎮,聽一位經歷生產隊時期的老哥,說過他自己見識的一件事:當時他所在的村大隊,想要繁殖牲畜,但缺乏種馬,讓一匹「母子關係」的兒馬與其母馬交配,兒媽不從,幾天後懂獸醫的人,給兒馬蒙住眼睛,交配完成後,他們給兒馬解開眼罩,驚人的人一幕發生了,兒馬奮蹄向一棵大樹撞去,當場死亡。許多人多年後記憶頗深刻,感慨馬匹啊是個大動物,通人性!


動物的某些本領,遠遠超過人類。比如企鵝,夫妻是輪流孵蛋,輪流出去尋找食物。當他們外出回來的時候,即使面對幾十萬隻擠在一堆的同類,照樣能準確找到自己的伴侶。英國就有一個候鳥的故事。雌鳥受傷了,不能南飛,只能待在鳥巢,接受房主人的餵養。一年後,雄鳥又飛回來了,夫妻團聚。要知道,雄鳥可是來回飛行了幾萬公里。我們最熟悉的燕子,秋天飛走了,等春天回來的時候,一定是回到原來的家,而不是另外再建一個巢。

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動物和人類一樣,基本上是不會吃同類動物的。那麼同類相爭,其實就兩個原因,一是爭奪領地,二是爭奪交配權。

最後回到本題目,動物的子女當然有本事認得父母,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我們知道,動物出於天然的本性,一旦子女長大,父母肯定會將其趕出家門。這是為了避免近親繁殖。

我們人類何嘗不是如此,儘管幾千年前的知識並不發達,但那時就規定了兄妹不能通婚。


動物很有靈性的,但它們同樣具備動物的本性,而且彼此差別很大。我家裡曾養過三條狗,都很靈,幾十米外通過腳步聲辨別主人無差錯。最靈的是第三條狗,它大概是在樓房上被圈急了,只要我和妻子商量著準備出門散步,它就跳著叫著要同去,而它是被關在另一個屋裡的,真不知道它是否聽懂了我們的話。最奇怪的是當我們發現後改為悄悄打手勢不說話時,在另一個屋裡根本就看不到我們的它仍然能夠知道我們要出門,還是一個勁的又跳又叫,讓人又愛又憐又無奈。多好的一條小狗呀!只可惜樓房熱,它生病了,眼睛差點兒瞎了,我把它治好後決定讓它和其它流浪狗一樣在外面生活,沒想到第一天它就在小區門口被車壓死了。唉,我兒子當時就哭了,我和妻子也難過了好些天,現在此事都過去三四年了,我們都還記得小狗的模樣和跟它一起度過的那段時光,我兒子還就此寫了篇作文把他們班的小同學感動得全班流淚哭鼻子。唉,說起來都是淚,早知道我說啥也不把它放到外面了,願它在天有靈,早日投胎有個好的來世。


不會。農村有句俗語,叫「養大狗仔屌狗嫲」。養過六畜的人都知道,當六畜母子走散的時候,仔仔和母親都會一直的在叫喚,儘管是在眾多的同類中,它都會準確無誤的認出自己孩子,隨著年齡年增長,母子間的這種相認方式也會隨之消失(在自然界很多動物在母親認為子女能獨立生活的時候便會將子女追走,儘管子女不願離開,母親還是會痛下決心或用暴力將子女趕走,)。在離開幾年後再相聚,它們己經沒有了父母子女的概念,感覺到只是同類而已。


應該會認識自己的父母的。動物的嗅覺十分靈敏,憑嗅覺可以聞出幼時餵養它的主人,還會憑嗅覺沿襲回家的老路。在西方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報道:像獅虎熊這樣的大型動物,幼年在人們的家裡飼養,它們把餵養它的人們當作父母,當作親人。長大後,餵養的主人將它們放回大自然,有的甚至放到非洲的野生動物區,幾年後,主人思念當初餵養的動物,到放養的地方去找它們,結果還真得找到了。那些動物仍然把主人當家人,親昵擁吻,像孩子見到父母一樣。動物對人尚且如此,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也會相認的。


推薦閱讀:

人體實際擁有兩套生命系統嗎?
我們平時夜晚肉眼看到天空的星星都是銀河系的星星嗎?其他星系的星星能看到嗎?
我以每秒一米的速度升空,最終能離開地球進入太空嗎?
天宮二號運行需補充燃料,那我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為什麼不要燃料?
火星和木星中間那顆已經破碎成小行星帶的星球到底叫什麼?有什麼奧秘?

TAG: | 動物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