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亞健康狀態中恢復健康?該注意哪些生活習慣?
1 傳統醫學中的「亞健康」我們通常說患了疾病,但在古代「疾」與「病」含義不同。「疾」是指不易覺察的小病(疾),如果不採取有效的措施,就會發展到可見的程度,便稱為「病」。這種患疾的狀態,現代科學叫「亞健康」或「第三狀態」,在中醫學中稱「未病」。
「未病」不是無病,也不是可見的大病,按中醫觀點而論是身體已經出現了陰陽、氣血、臟腑營衛的不平衡狀態。我們的祖先早就意識到,有了疾病除積極尋找除疾之法外,還積累了許多預防疾患的措施。
《黃帝內經》有日:「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兵,不亦晚乎?」由此可鮮明地看出我們的祖先已認識到對疾病應「未雨綢纓、防患未然」的重要。
2 現代醫學中的亞健康亞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狀態,這是一類次等健康狀態(亞即次等之意),是界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狀態,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狀態」、「中間狀態」、「遊離(移)狀態」、「灰色狀態」等的稱謂。是處於疾病與健康之間的一種生理機能低下的狀態,亞健康狀態也是很多疾病的前期症兆,如肝炎、心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等等。亞健康人群普遍存在六高一低,即高負荷(心理和體力)、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體重、免疫功能低。細究之,亞健康是個大概念,包含著前後銜接的幾個階段:其中,與健康緊緊相鄰的可稱作「輕度心身失調」,它常以疲勞、失眠、胃口差、情緒不穩定等為主症,但是這些失調容易恢復,恢復了則與健康人並無不同。它約佔人群的25%~28%。這種失調若持續發展,可進入「潛臨床」狀態,此時,已呈現出發展成某些疾病的高危傾向 ,潛伏著向某病發展的高度可能。
在人群中,處於這類狀態的超過1/3,且在40歲以上的人群中比例陡增。他們的表現比較錯綜,可為慢性疲勞或持續的心身失調,包括前述的各種癥狀持續2個月以上,且常伴有慢性咽痛、反覆感冒、精力不支等。也有專家將其錯綜的表現歸納為3種減退活力減退、反應能力減退和適應能力減退。從臨床檢測來看,城市裡的這類群體比較集中地表現為三高一低傾向,即存在著接近臨界水平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度和免疫功能偏低。另有至少超過10%的人介於潛臨床和疾病之間的,可稱作「前臨床」狀態,指已經有了病變 ,但癥狀還不明顯或還沒引起足夠重視,或未求診斷,或即便醫生作了檢查,一時尚未查出 。嚴格地說,最後一類已不屬於亞健康,而是有病的不健康狀態,只是有待於明確診斷而已 。
因此,扣除這部分人群,也有不少研究者認為亞健康者約佔人口的60%。國內外的研究表明,現代社會符合健康標準者也不過占人群總數的15%左右。有趣的是,人群中已被確診為患病,屬於不健康狀態的也佔15%左右。如果把健康和疾病看作是生命過程的兩端的話,那麼它就像一個兩頭尖的橄欖,中間凸出的一大塊,正是處於健康與有病 兩者之間的過渡狀態---亞健康。
【要擺脫亞健康的困擾,人們應當: 】
§保證合理的膳食和均衡的營養。其中,維生素和礦物質是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素;維生素A能促進糖蛋白的合成,細胞膜表面的蛋白主要是糖蛋白,免疫球蛋白也是糖蛋白。現今都市人不願意吃豬肝,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維生素A攝入不足,呼吸道上皮細胞缺乏抵抗力,常常容易患病。
§人體不能合成維生素和礦物質,而維生素 C、 B族和鐵等對人體尤為重要,因此每天應適當地補充多維元素片; 除此之外,微量元素鋅、硒、維生素B1、B2等多種元素都與人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有關。
§調整心理狀態並保持積極、樂觀; 廣泛的興趣愛好,會使人受益無窮,不僅可以修身養性,而且能夠輔助治療一些心理疾病。 善待壓力,把壓力看作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學會適度減壓,以保證健康、良好的心境。
§及時調整生活規律,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 適度勞逸是健康之母,人體生物鐘正常運轉是健康保證,而生物鐘「錯點」便是亞健康的開始。
§增加戶外體育鍛煉活動,每天保證一定運動量;現代人熱衷於都市生活忙於事業,身體鍛煉的時間越來越少。加強自我運動可以提高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戒煙限酒:醫學證明,吸煙時人體血管容易發生痙攣,局部器官血液供應減少,營養素和氧氣供給減少,尤其是呼吸道黏膜得不到氧氣和養料供給,抗病能力也就隨之下降。少酒有益健康,嗜酒、醉酒、酗酒會削減人體免疫功能,必須嚴格限制。
生活中有一部分人經常感到全身乏力、頭昏、頭疼、心慌,常有氣短、情緒低落等現象,但到醫院多次檢查卻無明顯器質性病變。針對這種現象,醫生往往用「亞健康狀態」來解釋。
亞健康是出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動態狀態,雖然從體檢指標上無明顯異常,但是會讓我們的身體感受到疲憊和不適;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各類疾病的發病率也會逐步升高。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世界約有60%的人群處於亞健康狀態,其中有相當數量是中年人。可見亞健康狀態已成為威脅當代中年人健康的一個嚴重問題。我國知識分子的平均壽命58歲,中年知識分子的健康狀態更為堪憂。
你是亞健康嗎?九種亞健康常見癥狀
(1) 心病不安,驚悸少眠;主要表現為心慌氣短,胸悶憋氣,心煩意亂,黃黃無措,夜不能寐,多夢紛紜。
(2) 汗出津津,經常感冒;經常自汗、盜汗、出虛汗,自己稍不注意就會感冒,怕冷。
(3) 舌赤苔垢,口苦便燥;舌尖發紅,舌苔厚膩,口苦、咽干,大便乾燥、小便短赤等。
(4) 面色有滯,目圍灰暗;面色無華,憔悴,雙目周圍,特別是眼下灰暗發青。
(5) 四肢發脹,目下卧蠶;小腿腫脹,下眼皮腫脹、下垂。
(6) 指甲成像,變化異常;指甲月痕不齊、甲面白點等均為異常。
(7) 口吐粘物,呃逆脹滿;常常有胸腹脹滿、大便粘滯不暢等癥狀。
(8) 體溫異常,倦怠無力;體溫常常37-38℃,手心熱、口乾、全身倦怠無力。
(9) 視力模糊,頭脹頭疼;視力突然下降,且伴有目脹、頭疼。
毒素|人體亞健康的根源
機體健康時,體內的自我調節能力會將代謝產物和少量毒素及時排出,不會對身體造成危害。而當身體勞累,自我排毒解毒能力下降時,體內毒素積聚逐漸增多,將逐步侵害其它臟器,造成機體更大損傷,機體免疫力進一步下降,出現了亞健康。
【人體毒素來源】
食物消化、吸收後產生的代謝廢物滯留;
環境中得來的各種污染在體內沉積。
【人體排毒渠道】
肺臟排毒:主動咳嗽,多吃含有吸附力的蔬菜;
腎臟排毒:即時補充水分,促進新陳代謝,不要憋尿;
大腸排毒:每日規律排便,生吃蔬果;
肝臟排毒:多運動,加快血液循環;
皮膚排毒:有氧運動,促進汗液排出。
健康是與生俱來的財富
但要終身維持它的價值還真需要下工夫
卸下身體負荷,拒做亞健康奴隸
氣血雙補,合理膳食
合理的膳食搭配是身心健康的基本保障。日常生活中,多服用黑芝麻、紅棗、豬肝、藕、胡蘿蔔等食物可以滋補氣血。
生活規律,充分休息
保證有充足睡眠及充沛的精力和體力,並做到起居有時、娛樂有度、勞逸結合。要學會科學生活,養成現代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
適度運動,勞逸結合
堅持體育鍛煉是另一有效的預防途徑。運動可以增加人體興奮性神經遞質的分泌,增強人體的代謝功能而不易疲勞。
善於溝通,心態積極
性格開朗,善於溝通,學會傾訴,不僅可增進機體的免疫力,還有利於身心健康,促進身體骨骼里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來,使皮膚紅潤,面有光澤。
推薦閱讀:
※「亞健康」真的存在嗎?
※心前區時而會猛的抽疼一下,是不是需要去檢查?
※生活中狀態良好,也沒有感覺有亞健康狀態,壓力、焦慮、抑鬱都很少,還用練瑜伽冥想嗎?
※為什麼不能用棉簽棒掏耳朵?
※養生健康膏藥貼牌加工廠家康迪教你如何運用互聯網做好膏藥加工貼牌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