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七月與安生》與小說原著的結尾反差?

今天去看了電影,跟小說原著結尾完全是反差啊!快被虐死之餘對電影最後的結尾處理真是佩服啊(? ??_??)?真真假假讓人忐忑啊!你們怎麼看?


不僅僅是結尾不一樣,這是一串兒連鎖反應。一切源於七月與安生是一篇一小時就可以看完的二十頁的短篇,原本的故事撐不起一部九十分鐘電影的體量。那麼,就得加東西~~~~~
小說不夠厚重,不僅是缺少具體情節(小說影視化都會面臨的問題,狀態多內心想法多,具體動作少),在核心人物關係和故事主題上也相對單薄。考慮到當年喜歡這篇小說的讀者已經不可能在沉浸於這種簡單小情感里,就需要做一個有傾向的改編。
以上是電影立項初期需要明確的市場判斷。
幾個主創提供不同的角度,目前媒體上主要讀到兩條:1.第一編劇林詠琛上來用了個懸疑的講述方法。2.第二編劇吳楠認為不喜歡安妮寶貝的人很多,要找到原因所在,多站在不喜歡的人(包括隨年齡粉轉黑)的角度講故事。
再往下是導演曾國祥想把這樣一組反差極大的人物做一個人生互換。監製陳可辛跳出來說這個主題忒高深忒文藝了,觀眾接受會不會有困難?曾國祥說,那就做得耐嚼一點,不斷反轉增加懸疑效果。
所以先是有了一個故事核的基本差別。以下是複製我的研究筆記:

--------------------------------------------------------------

之後是人物性格差別。同樣來自筆記:

經過這樣的改編,人物性格更立體飽滿,衝突點有更複雜的心理動機而顯得不再那麼單純,變得曖昧。七月作為請感受到侵害的一方,性格調整後有了更大戲劇張力的基礎(於是可以撕逼)。

你們仔細比較兩者差別,會發現非常大的不同:小說里安生是全方位羨慕七月的,包括喜歡上她的男票,主動勾搭,一直苦苦追尋最終也不能真正如願於是死掉,這是一個完整的悲劇人物。改成人生互換主線以後,實際上七月有隱藏的邪惡性格,她也一直羨慕安生的隨性,尤其嫉妒她可以獲得家明的心,於是做出改變苦苦追尋直到死掉,這是一個完整悲劇人物的人生軌跡。
以上是為了說明,為了改主線,讓主題深刻,並且保持原小說憂鬱調性也就是悲劇效果,死的人自然會換。

另一部分改編比較顯著的就是導演不停加反轉,這樣可以把改編後人物的多層性格展現出來,以下為筆記:

-----------------------------------------
結合以上,你們感覺電影結尾比小說好的原因在於:
1.主題更深刻,不再是講那個年齡段的小情感,而是放在更長時間的人生歷程和無奈。
2.人物性格更加飽滿,人物的行為動機也就充分了(你的性格決定你怎麼做,原小說七月那個性格就不會做出太戲劇性的事情來,矛盾就不會強,故事就會溫吞)
3.集中更多高強度矛盾,同2。
4.通過懸疑感的營造帶領觀眾的情緒起伏,觀影感受上也會有我操原來是這樣的感覺。
5.原本大出血後死掉是找噴的梗,現在這樣處理至少不那麼狗血。
所以,絕不是只有結尾的差別,還有可多,比如那個內衣的意向完全是電影加的。


安妮是這樣說的:


高度還原原著或許是一種成功,但對原著進行大膽的改變,也許可以獲得更大的成功,在這一點上,我覺得這部電影蠻成功的


無論小說還是電影,最後死的那個人都是一直在漂泊的人。小說里安生一直在漂泊,懷孕,死去。電影里,七月終於過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她要一直漂泊,懷孕,死去。有一種很傷感的感覺,好像漂泊的那個人註定死去。或許這個世界更能包容安定生活的人吧。比如小說里的七月,電影里的安生


更喜歡電影的結尾,雖然可惜七月的離世,但七月的孩子會溫暖著安生,給她那種安定和家庭的幸福。
而家明,確實不配娶到任何一位。


高中的時候,看過七月與安生的書,印象中很有些憂鬱的味道,但情節文字均未留下什麼記憶。


直至今年看到七月與安生的宣傳,又看到主角獲獎的新聞,看到朋友圈好多人說好看。於是也在網上找來看了。看之前特意在前一晚又翻了下網路上的七月與安生的小說。

也許是年紀大了,看那樣的青春小說,更加沒有感想,只是心裡說一句,噢,原來講的是這樣的故事。


然後就看電影,然後就發現,好像是我第一次看到電影比小說好看的作品。


電影比小說增加了更多的元素,改編了一些情節。電影大部分忠實於原著,兩個姑娘從小長大的情誼和故事戀情的發展都按著小說內容走,同時也把悲劇的基調刻畫得恰到好處。在此基礎上,電影又通過自身畫面、音樂的優勢,增加了電影的戲劇化元素,尤其在一開始還設置了懸念,吸引觀眾想要目不轉睛地看下去找答案。


在找答案的過程中,我們又進一步被兩位主角的故事吸引,她們的每一步都有上一個表現作鋪墊,非常自然又非常真實,同時也讓人一點點開始揪心,誰都慢慢預感事情會往不可收拾的地步走去。


就像我們分不清她們誰是誰一樣,她們自己也像孿生姐妹一樣不想分清彼此。她們喜歡對方的一切,包括性格和愛人。就像人性格不能長時間存在太極端的兩面,性格差異同樣極端的她們也終將面對破裂。可是,那樣也很好,她們可以互換人生,去嘗試自己一直心生羨慕的情懷,一種平靜一種不羈,然後重新擁抱對方,確信內心真正所愛。

可是正當她們放下一切迎接新生命想要迎接燦爛的未來時,七月難產去世,又轉化為一聲更深刻的嘆息。這比小說中與之相反安生的去世,來得更讓人惋惜。

對於乖巧無辜的人來說,我們內心更願意接受乖張叛逆的人的死亡。可是,電影就是要讓你痛,也讓你知道生命的無常,也讓我們更加能夠理解為何安生會變成七月,能從乖張叛逆變成安靜平淡。


所以說,經過十幾年之後再去看這部小說,會覺得有些無味,那不過是些青春無所宣洩的叛逆在大喇喇地唱著頹廢的搖滾,而十幾年後的編劇在此基調上拉長她們的人生進行一些改編,加深了戲劇衝擊力,捋順了人性的發展和變遷,終於完成了一部讓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這應該就是電影得獎的原因。


看電影時,我們跟著電影又哭又笑,跟著電影跋山涉水,彷彿經歷了幾個前世。最後,當結尾的字幕出現的時候,轉頭看一眼周圍的事物,突然發現恍若隔世,有幾秒鐘分不清自己是身處夢裡還是現實。而旁人根本不知道你經歷了什麼。這就是看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


電影《七月與安生》可以算是原創劇本。


我覺得各有各的意味
同時也更為中意電影的改編 因為我覺得電影的改編一定程度上圓滿了七月 也圓滿了安生
最好的莫過於此


我覺得更喜歡電影結局,兩個人的命運置換,使得劇情更加起伏,兩個性格表象極度相反的人物,最後卻能過著彼此相反卻適合的生活,顯現了兩人內質里隱性的被壓抑的一面,這個結局個人認為更圓滿。小說里安生太悲慘,七月一直在掙扎與承受著感覺有點脆弱。


看完電影,翻看的小說,電影的結局同小說的結局正好相反,而我,卻更喜歡電影改編的結局,小說中讓安生死去,感覺太悲涼了.......生...孤獨!死.....還是孤獨的!太悲了!!!流淚!


推薦你看《兩小無猜》結尾有異曲同工之妙


慶山的文字總使我感到堅定,原著七月與安生中七月的活與安生的死更像是表達《告別薇安》中整本書的清冷,遊離的感覺。好像用力活著的人物最終都會以以一種強烈的方式結束,是處在社會邊緣的人。這本書我一直不敢細讀,給人一種衝擊的感覺,這使我恐懼甚至要做一些自我調節。而電影中安生與七月彼此性格的變化,交換,更像是表達兩人的融合與愛,即我活成了你的模樣。七月的自由與安生的安穩,更像是和早年兩人的生活做對比。但最後的結局,七月的死與原著的情感雷同,冷冽,清醒。
讀慶山作品的這種感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以上只是個人觀點。


藝術上的分析不了解,只說說故事

小說的故事多是人物內心感受,感情很細膩,一種女生內心世界的淡粉色,故事基本遊離於現實之外,包括人物思想也比較脫離現實世界。這樣的故事表面上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所謂的「狗血」「毀三觀」,當然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故事可以出現在小說,但如果拍成電影就不免太不可理解了。

比如,很明顯地撬閨密男朋友,自己男朋友跟閨密曖昧不清,為了自己過安定的生活要男朋友放棄事業回家結婚,男朋友溫和地居然什麼都答應她的 ; 最那啥的是,閨密和丈夫生的孩子自己養。
這乍一看絕對是「狗血撕逼劇」,但實則小說想表達的並不是為了狗血,結局是個令人窒息的悲劇

但是電影就不是了,它直觀直接表達故事和人物感情,尤其是在觀念上成功地將絕對的悲劇,升華為靈魂互換,這已經遠不是一個故事所表達的高度了。反之原著照搬,反而是失敗的還表達不好故事。


我也是一個資深的安妮寶貝迷,只是《七月與安生》之前一直沒有看過。直到電影上映,我很開心安妮寶貝的第一部影片上映,但卻到了前幾天網路上線的時候才看過。小說也是今天才看完的。電影改編的地方感覺還是非常多的,但也非常成功,會讓看過的人有所反思。就小說來講,可能是看過了她其他的作品,感覺《七月與安生》並非她最抓住人心的作品。比如《八月未央》,感覺無論多少年看過多少遍,那種觸動內心的感覺依舊。


因為有四個編劇。


推薦閱讀:

究竟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和認同安妮寶貝的心理和價值觀?說說看你所理解的安妮。
长期看安妮宝贝的书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安妮寶貝受到詬病的點是什麼?
亦舒,張小嫻,安妮寶貝是一個級別的嗎?
安妮寶貝為什麼改筆名為慶山?

TAG:電影 | 安妮寶貝作家 | 青春片 | 如何看待評價X | 七月與安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