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是同性戀,還是知道祝英台是個女的?


只談戲劇里的梁祝

梁山伯純爺們兒,純直男,不能再直了

越劇梁祝里,有一段十八相送,李翰祥的電影梁祝直接借用,竊以為是梁祝的精髓,把祝英台小女兒家的含羞嬌憨和梁山伯的風流書生氣表現的淋漓盡致,梁山伯送祝英台回家,當時並不知道她是女兒身,祝英台恐後會無期,就各種暗示,「我是女的!我是女的!快來娶我!」,又是「鴛鴦」「鵲橋」又是「金童玉女」的,心急的火燒火燎的:

而梁山伯的反映:

梁山伯給祝英台送行十八里,祝英台就軟磨硬泡了十八里:

梁山伯也就拒絕了十八里,「你在什麼我聽不懂欸~」

而當祝英台說我有個妹妹......梁山伯樂的鼻涕泡都該出來了

題主這個腦洞挺老土的……早在上個世紀就有笑話說梁山伯是基佬了,但也只是笑話,而今還真有人煞有介事地去論證也是.......

借用最高票的答案,梁山伯對祝英台的感情是非常純粹的那種兄弟之情,而當他得知祝英台是女兒身並鍾情於自己的時候,他覺得

開玩笑的

其實是這樣的:

為什麼他很坦然並立即接受了呢?原因有二,一是他從未想過婚配,也知道自己條件有限很難娶得美嬌娘,只想好好讀書將來求取個一官半職,有條件了再說,可這時天上砸下來個林妹妹,開心的不得了;二來兩人三載同窗,對祝英台的品格、才學是肯定的,價值觀、脾氣秉性方方面面都合拍,當兄弟可義結金蘭,做夫妻可舉案齊眉,再好不過。

至於祝英台愛上梁山伯,可能與羅密歐朱麗葉、還有中國的天仙配、西廂記、牆頭馬上都不同,並非一見鍾情,兩人雙方都不了解就莫名其妙地好上了,這種建立在「互相裝逼」基礎的愛情是脆弱的,戀愛時巴不得把最好一面展現給對方,可日子一長也就暴露了,互相指責對方「變了」,不是變了,是演不下去了.......祝英台和梁山伯生活三載,對其人品、才學是知根知底的,所以在十八相送時想捅破這層紙,無奈梁山伯是「獃頭鵝」「大笨牛」

飾演梁山伯的凌波麗,額不,凌波,後來在《花木蘭》里也自己承認了

記得有人提過,三載同窗不識英台算什麼,最慘的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花木蘭》里就吐槽了,666


梁祝這個故事呢,其實跟羅密歐與朱麗葉沒什麼可比性。它根本跟羅朱是兩個體系的。


梁山伯沒看出英台是女郎,在藝術創作範圍內,這很正常,那個年代,女孩兒都不出門,更不會上杭州讀書,即使略有疑慮,梁山伯也不會做超過時代認知的反應。


梁山伯以為英台是男生的時候,是大哥哥照顧弟弟的情意,等他發現英台是姑娘後,他的情感其實是非常有層次感逼真的。


師母說英台是姑娘,梁山伯是驚訝+欣喜若狂,但是這喜悅是沒有過腦子的,就是覺得自己該高興,你想自己的祝賢弟是個漂亮姑娘,任憑誰都覺得有趣高興吧,真正的喜悅是回十八,下山去訪英台,漫長的路,一個人在路上反覆想,越想越高興越想越甜,越想越覺得自己幸福,同窗竟會成連理。


等到了樓台會,面對英台反婚,他又是賭氣又是吵架,我死在你家總不成,但是那並不是說他當時真想死,而是一個人在這種境況下的本能反應,就跟師母告訴他英台是女生一樣的情境反應。真正傷心,心如死灰是離開英台回家或者回書館的那段路程,旅途蕭條,一個人在路上那麼久,一遍遍反覆想三年來的感情,又想樓台會的悲慘,他的真正的痛苦是在這條路上開始的。


梁山伯比英台更慘的是,祝英台的情感認知與自身情愫認識同步,而梁山伯遲鈍,慢了一拍,等於每次情愫過程已經發生甚至完成了,他才慢慢的回味過來。梁祝之純就純在這裡,美也美在這裡,只有初戀才有這種遲鈍,這種故事只會發生在初戀少年身上。就跟日本電影情書一樣,少年心中早已經有了藤井樹,他的認知與情愫同步,而成年藤井樹卻是遲鈍到很多年後才感知到 那段情愫,由此,餘韻不絕,圖書館的少年,死在雪山上的少年,成了一生隱痛。


梁祝就是個初戀的故事,而且是個遲鈍的初戀故事,是典型的東方故事典型,所以它根本不熱烈,它遲鈍卻純美。

喜歡我的文字,關注公眾號:何日君么么噠。


現存最早的有關梁祝傳說的文字材料,見於初唐梁載言的《十道四蕃志》: 義婦冢,即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在縣西十里接待院之後,有廟存焉。舊記謂二人少嘗同學,比及三年,而山伯初不知英台之為女也。

在流傳的千餘年間,故事細節不斷豐滿,但整體框架並沒有多少變化。雖然一直有感於兩者之間愛情的凄婉動人,但總有一個疑問縈繞在心頭——三年的時間,梁山伯傻到什麼程度才沒有發現祝英台是女扮男裝?

難道梁山伯真的像現在的電視劇里的演員一樣?換一身打扮就變成一個陌生人。

然而歷史告訴我們一個曾被稱為「王」的男人絕不會是智障。《鄞(yín)縣誌》有記載,梁山伯曾任鄞縣縣令,政績卓著,被奏封為「義忠王」。

政績卓越的縣令,智商至少應該不比常人差吧?但是這個智商正常的人在和祝英台相處三年未發現其女兒身,不能單單用一個「老實人」就可以形容的吧?

為了解決這個心頭疑問,我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我曾經夢到過線索,轉眼都飄散如煙,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查完資料才知唯一的答案——梁山伯是個娘娘腔

答案肯定和他們當時所處的環境有關。《寧波府志》載,梁祝故事發生在東晉謝安執政時期。

單從男性形象上來講,魏晉時期是我國歷史上最講究男色的時代,當時整個社會對男子的美貌極為關注,且以女性化為美。

當時講究男色到什麼程度呢?「擲果盈車」聽說過沒,古代四大美男之一潘安,每次駕車出去,都會被人丟滿一車的水果。注意,不是因為被人討厭,這是當時的人追捧明星的一種方式,因為沒辦法摸到人,廣大熱愛男色的男女老幼之好通過水果來傳遞自己的喜愛之情了。

現在我們常用來形容美女的「玉人」「春柳」「璧人」等詞,在當時常被用來描繪描男性的容貌。

不誇張的說,那個時代一大票男人不化妝是不出門的。在徐克拍攝的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中也對這個情節有所描述,中秋節時,男同學們都在化妝,而祝英台透露他老爹也喜歡化妝。

身邊一群男人喜歡化妝,這時忽然來了個或許不化妝的女人,你會懷疑她是女扮男裝的么?

當時想要成為美男子,化妝只是最基本的一項而已。倘若你想穿越過去充當美男子,不要分神下面是重點。

晉朝美男子養成記。第一是剃鬚,而在這之前,美男大多都是留鬍子的,比如美髯公關雲長,但是東晉時期的美男子要求是無須。

第二,就是敷粉薰香。換成現在的話,就是要擦粉,噴香水。舉個例子,南北朝劉宋時期劉義慶編寫的《世說新語?容止》篇有一段說「何平叔美姿儀,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與熱湯餅。 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轉皎然。」

一個皇帝,因為別人白,就懷疑別人擦粉,這還不能夠說明當時男子搽粉已經是件稀鬆平常的事了么?雖然這事發生在魏朝,但實際上整個魏晉南北朝都崇尚這種風尚。

最好是這樣。

第三,就是形體課了,要求男子也要婀娜多姿,具有陰柔美。「出則車輿,入則扶持,膚脆骨柔」這是對當時美男子的又一句描述,看到這句我首先聯想到的是一幅「西施捧心」的畫面,完全想不到這竟然是被用來描繪男人的。

魏晉時期的美男名士,在身材上追求的是一種清秀瘦削、修身細腰的形象,即所謂「秀骨清像」。 這顯然不同於糾糾武夫「濃眉闊目」的那種陽剛之美。以「細腰」著稱的沈約、「不堪羅綺」的衛玠等等,都是清秀男子的典型。

這股風潮多由當時的文人士子引起,學堂作為這些人士聚集地,想必這些流行時尚元素不會少,身在其中的梁山伯受影響則是肯定的。

當然,沒被發現也是有女方原因的。

而且還有一點,魏晉時期,對於女子來說是個難得的自由解放時代。

葛洪在《抱朴子》中說魏晉時候的女子如男子一樣,訪親問友,四處交遊,夜裡還打著火把,在街市上行走。或半夜回家,或夜不歸宿,或游耍佛寺,或觀賞漁獵。登山鄰水,離鄉遠行。更有豪放的女子,路邊飲酌,彈唱歌舞,毫不羞澀。

所以說祝英台才有條件女扮男裝去上學呀。

男的講究女性美,女的又可以像男人一樣。看到這裡是否早已在腦海中浮現出一幅以下的畫面。

試問一下,在一群比女人還女人的男人堆中混入一枚男人婆,你覺得梁山伯會發現什麼端倪么?

不可能嘛。梁山伯唯一的感嘆或許就是:這個人真TM沒有女人味,一點潮流都不懂,以後怎麼混呢?

而兩人平時的交往或許應該是,梁山伯說:祝賢弟,你看我今天的粉擦的可好? 祝賢弟,你為啥不噴香水? 祝賢弟,你走路為啥風風火火?


我上世紀六十年代在英國留學的時候,見過一本大英博物館發行的來源於敦煌藏卷的故事集,這集子本意是用於向英語國家普通人群普及敦煌文化,所以只有譯過的英文,並沒有原文附錄部分。

在這集子里,我發現了一個故事,主人公有「Lang」和「Zu」,他倆是一個學院的同學,在一個月夜,「Lang」初次見到了赤裸上身在月光下讀書的「Zu」,從此便被「Zu」英武健碩的男性形象所吸引,雖然他也知道這樣是有違常理的,但就是抑制不了內心的慾望,終於通過一系列不出意料的事件,「Zu」也對「Lang」產生了感覺,兩個人突破了同學的界限到了一起,這時「Lang」忠心的老僕人發現了這事,便向家裡「Lang」的父親報告,「Lang」的父親認為兒子正值少年,在學院那種缺少女人的地方,難免學到這些骯髒的舉動,他於是決定為他娶一名叫「Ma」的小姐作為妻子,讓「Lang」回來完婚,而「Zu」作為參加婚禮的同學也和「Lang」一起回到了家裡……

有充分的理由使人確信,這就是中國流傳已久的梁祝故事的原貌。

我當時試著翻譯過這篇文章,把由文言文譯成的現代英語再譯回現代漢語……所以是很奇怪的文風,用現在的話講,簡直是太爛了,當然,之所以爛也有我翻譯水平不足的問題……

就請大家看一下我翻譯的原文吧,這是文章的結尾部分:

……梁山伯驚呆了,他面前的這個女人——馬小姐——真的太美了。

她穿著華麗的禮服,用最標準的淑女儀態坐在床邊,她的面容、身材和舉止,都完美得無可挑剔,梁山伯決定要作一首詩來讚美她——
我們知道,中國人一向是慣於用作詩這種故作平靜的形式來表達他們熾烈的感情的。

梁山伯吟誦道:

是你嗎,
那站在貝殼上溫潤的雙足,
和被海風吹亂的長髮?

是你嗎,
那閃爍在懷中白玉般的精靈,
裙上插滿亘古不敗的桂花?

你在篝火旁盈盈起舞,
那遊歷四方的年邁歌手啊,
便忘卻了他吟唱終生的曲調;

你對著黑眼珠的王子嫣然一笑,
那由神親自修建的城牆啊,
便轟然塌倒。

…………

然而就在這時,梁山伯猛然想起了祝英台,他本能般地把祝英台和這眼前的女人比較。沒有一瞬間猶豫,像一盆涼水從頭頂潑下來,從他想到祝英台那一刻起,眼前的女人便立刻從雲端跌落塵間,泯然眾人,再引不起他的一絲興趣。

梁山伯也不確定,此刻幸福是突然來臨,還是永遠離開了自己。

但是馬小姐看著梁山伯表情的變化,她明白了,她的幸福已經永遠離開她而去。

…………

婚禮的第二天,祝英台要走了,他喝了一晚上的酒,精神卻還好。梁山伯一直送他到村子外,一路上兩人一句話也沒說。


路邊是一片草地,開著各種各樣的野花,蝴蝶在上面飛舞,兩人終於停下腳步。


「不要送了,你保重吧」,祝英台先開口。

「你也保重。」

一段沉默後,梁山伯好像被草地上的蝴蝶所啟發,他自言自語似的念出了幾句詩:

「相逢何僥倖
離別亦匆匆
願效雙彩蝶
飄舞待來生」

祝英台聽了顯得很不以為然,他同樣也念出幾句詩,中國人作詩的速度總是非常快的:

「大材難為用
至情世不容
但求執君手
豈化蝴蝶形」

梁山伯的心裡豁然開朗:如果希望和誰在一起,這是兩個人決定的事情,那又何必去在意別人的看法呢?想變成蝴蝶去逃避,這是多麼可笑的想法?他不知道自己這麼想到底對不對,這時他看到了祝英台肯定的眼神,那眼神好像在讚許他。此時兩人心意相通,手拉在一起,互相注視著,像在喜悅,又像在流淚,很久很久。

…………

梁員外聽跟隨兒子的僕人報告說少爺和祝公子走了,還叫家人不要再找他,很是大發雷霆,還俗套地摔了茶杯。很快這事就傳遍內外,參加婚禮的親友有的便來安慰梁員外,說梁山伯年輕溺於男色,過些日子會想通了自己回來的。梁員外的頭腦在快速運轉著,很快他便做出了足以挽救他家族今後近千年間聲譽的一個偉大決定:

他拍著桌子大聲說道:
「你們都糊塗啊,你們就沒有看出來那個祝公子是女人假扮的嗎!」

和女人私奔當然也不好聽,但是比起來和男人私奔,簡直就是無足輕重的小錯誤了,甚至在這個年代,還是很有些浪漫的呢。

雖然這幾天梁家的僕人們看慣了裸著上身飲酒狂歌的祝公子,但是既然員外說他是女的,那麼他就一定是女的。


於是便有了那個臭名昭著「化蝶」的故事。


想像一下,如果你大學四年最好的基友其實是女扮男裝,畢業的時候突然恢復女兒身,變成一個貌美如花的女孩,那會是怎麼樣?

越劇《十八相送》,祝英台一路上不停的用鴛鴦,雌雄鵝,牛郎織女,金童玉女來暗示梁山伯,「其實祝賢弟我是女兒身,已經愛慕梁兄很久了」,祝英台的比喻明顯充滿著愛意。可惜梁山伯是個「獃頭鵝」聽不懂這中的含意。後來梁山伯終於得知祝英台是女兒身,恍然大悟,欣喜若狂的跑去祝家提親,最後至死化蝶,不離不棄。

坦白的說,梁山伯跟祝英台談戀愛的時間很短,幾乎剛表白還沒在一起就陰陽相隔,然而我們卻能從中看到至死不渝的愛情,這是為何?多年的同窗情在梁山伯得知祝英台是女兒身的那一刻轉化為了愛情,強大的感情基礎使得其至死不渝,也讓觀眾潸然淚下。在換句話說,性別這個障眼法到底阻攔了多少愛情的升華( ??ω?? )?


中國古代對同性戀的接受程度本來就比現在要高!在這方面可以說現在的中國才叫封建!
只不過那個時候只是接受你搞基,但你搞基歸搞基,婚還是要結的。
所以呢,梁山伯和女扮男裝時期的祝英台即使走的再怎麼近也沒有人會說啥。
但後來發現他是女的之後更是喜出望外,因為可以娶她了!
不管怎麼樣,他喜歡的是祝英台這個人。


梁山伯:長得好看就行了,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喜歡就喜歡了,當真喜歡的時候,一切都去他媽的。

人生苦短,何妨一試。


我想過

其實這個故事最悲慘的結局就是原著的結局,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只能靠後人寄託於化蝶這樣的童話才彌補遺憾。

可是最鬱結的結局呢?

大抵就是梁山伯真的是同性戀,他喜歡的是和他寒窗苦讀的祝英台,而不是祝家的小九妹,不然,何必只為了一句與我一般相貌就真的登門提親。而甚至梁山伯這個獃頭鵝至死之前,自己都是摸不清的。

所以,這個故事就成了這樣:

三年苦讀,梁山伯喜歡的人要離開自己的身旁,十八相送,太遠又太短,總怕此番一別山長水遠再難相見,在學院時,不知道為什麼看見祝英台就會很開心,而看到夫子不會,看到別的同學也不會。

那,英台看到我,是否也是這樣呢。

一路上,祝英台的話說得含糊不清,聽地自己越發心神不寧,他到底要說什麼,為什麼井底一男一女兩個影,為什麼兩個男子要拜堂。

想順著他的話挑明心思,怕是祝英台一時興起有意捉弄,充耳不聞又怕賢弟是本與自己心思相通,只能一邊半推半就的應承,到最後,祝英台終於說出要保媒小九妹,長吁一口氣,一顆大石終於沉穩落在心裡,轟隆一聲,一路的心緒不寧如泥牛入海,一切都沉寂得安穩,看來,他真的只是拿我當兄長,那也罷了。

好賢弟?好賢弟。

再後來,梁相公不知自己是為了祝英台,還是向祝英台允諾過的祝九妹,迷迷糊糊去提親,一路自言自語,我是他的兄長,允他的事,自然要做,英台說,祝九妹,和他一般相貌。

真好啊,一般相貌的人。

來到祝家莊,卻沒見到那個最熟悉最想見的人。

原來,從來就沒有祝英台,只有小九妹。

那,英台,你也是喜歡梁山伯的吧,原來我們一直這麼互相喜歡著,這樣便很好。

英台,你也喜歡過我,我很開心。

可,你到底是祝英台,還是祝九妹。

我喜歡的,是祝英台,還是祝九妹。

故事的最後,馬文才逼親,小九妹嫁與他人。

梁山伯終於失去了小九妹。

什麼時候失去了祝英台呢,那個總笑自己獃頭獃腦的祝英台。

其實這種感情不難理解,異性戀喜歡上同性戀的時候感覺是一樣的。


難道,真的要本王提醒下諸位


梁山伯與祝英台


這個故事是晉朝的嗎?

晉朝,嗯,就是那個男風熾熱,就是那個孌童俊男遍地有的時代!!!就是那個,你要不睡幾個男人,都不好意思出門上街的時代!!!

另外,你們當書童就是單單用來陪主子一塊看書的嗎?你們太純潔了!!!


梁山伯愛上了一個人,那個人是祝英台。
祝英台是女的,所以梁山伯性取向正常;或者祝英台是男的,所以梁山伯是同性戀。
所以應該是這樣的,先是愛上了,然後才是性別


我愛你只是因為你是你
不管你是男的
是女的
是黑
是白
是人
是鳥
是花
是石頭
還是河流


題主腦洞真是大,其實還可以再大一點:把梁山伯寫成女扮男裝的雙性戀。

故事背景是這樣的:
剛開始,梁山伯愛上了她認為是男性的祝英台。
後來她發現祝英台是女性,但她照樣愛著祝英台。
祝英台一直愛慕梁山伯,但她發現梁山伯是女性後,直女祝英台打算選擇馬文才。
為了破壞祝英台和馬文才的姻緣,梁山伯開始勾搭馬文才。
於是馬文才愛上了梁山伯,但馬文才無法違背父母之命,被迫去向祝英台提親。

一場三角戀撕逼虐心大戲可以開場啦~
注意:這可是真「三角」戀,而不是「一男二女、紅白玫瑰」那種三角戀。


我有另一個問題。郭大路喜歡燕七是因為他是同性戀嗎?還是雙性戀?


這個問題我覺得朱蘇力老師《制度變遷中的行動者——從梁祝的悲劇說起》中的說法很有說服力。為什麼沒發現是女的?因為還沒發育不好辨認呀

《制度變遷中的行動者——從梁祝的悲劇說起》第二節:

要理解此劇對於古人的悲劇性質,首先要理解戲劇故事發生的社會歷史條件,同時還要理解此劇寫作和演出時所針對的觀眾的社會和認知參照系,而這個參照系總是由觀眾的日常直接生活經驗構成的。因此,同樣是春江流水,在不同的人看來可以是「日出江花紅勝火」,也可以是「一江春水向東流」。人的主觀因素會對人們理解自然、社會和作品產生巨大影響。而就《梁祝》而言,我首先討論的是該劇兩位主人翁的年齡。

在《梁祝》的較早版本的故事和戲劇中沒有提及梁祝的年齡。[12]因此在舞台上出現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地年齡實際是由不同時代的觀眾根據他們的直接生活經驗填補的。[13]在現代觀眾眼中,由於外出求學、戀愛、結婚這些事基本上都是同20歲左右的年齡相聯繫的事,因此,梁、祝二人大致相當於兩位離鄉在外求學多年回鄉的「大學生」或至少是「高中生」。而且,由於近現代因社會變遷而形構和引發的自由主義思想的影響,今天的這些觀眾已經基本接受了婚姻自由的觀念,特別是把成熟青年之間的婚姻和愛情視為一個完全屬於個人選擇的範疇。因此,當現代觀眾理解此劇時,儘管不是明確的,卻會自覺不自覺地將主人翁的年齡忽略了,或者是用一個現代大學生的年齡來對梁祝的婚姻作出判斷。這種閱讀的前社會格式化或前見對我們理解此劇會有重大影響。

但是,對於古代觀眾或讀者來說,梁祝的年齡會小得多。因為無論是從古代的婚齡推論還是從戲劇故事本身的細節來推算,梁祝悲劇發生時,他們兩人最多也只是青少年,大約14-16歲之間,甚至可能更為年輕。在中國古代,至少是就有確證的法律規定婚齡而言,大致在男20,女15,甚至更早。[14]並且要注意,同樣是婚齡,古代與現代的意義是完全不同的。古代的一旦規定婚齡往往都是(特別是在早期)強制性的,即到這個年齡必須結婚;而如今規定的婚齡是授權性的,即只有到了這個年齡,才能結婚或婚姻才得到法律的保護。[15]

從劇本來說,梁山伯與祝英台相遇時的年齡大約應在11-12歲上下,殉情時大約在15-16歲上下。因為,首先,即使是古代,人們一般也不會等到16、7歲再上學讀書,他們更不是如同我們在舞台上看到的那樣,是20歲左右的大學校園內的姑娘小伙。

其次,一般說來,男女青少年到13-15歲後,就會逐漸對異性敏感起來。而梁祝「同窗三載」,朝夕相處,甚至兩人曾「你當初與我同床而睡,結腳而眠」,[16]而梁山伯完全沒有察覺到祝英台是個女孩子。這種現象,如果從祝英台方面來看,這就意味著祝英台尚未發育,至少尚未完全發育,否則,無論其體形、動作和說話聲音都會發生巨大變化,就很難在同異性非常親近的交往中完全掩飾過去。如果從梁山伯一方來看,梁山伯則可能更不成熟,甚至可能還沒有開始發育,未進入青春期,因此,梁山伯才沒有表現出在青年男子身上通常表現得最為強烈的、對於異性的敏感和好奇。即使梁山伯偶爾察覺了祝英台的行為異常,祝英台也可以用幾句話掩飾過去。[17]而當梁祝二人學成之後分別時,祝英台曾以「鴛鴦交頸」「紅蓮並蒂」等明顯的隱喻做出暗示,「一路上見景生情,托物比興,誰知[梁山伯]不解文君意」(頁)。這種對於愛情的不敏感,並不能僅僅用祝英台的女扮男裝來解釋,很大程度應歸結為梁山伯的生理和心理尚未發育。至少梁山伯還基本屬於兩小無猜的範疇,處於「山有木兮木有知,心悅君兮君不知」的愚昧狀態;而祝英台則大約是「情竇初開」的少女,對梁山伯已經有了一種朦朧的情愫,但身心並未完全發育成熟。只有將倆人的年齡定在這一時期,對他們之間三年同窗、結腳而眠且坐懷不亂的純潔關係才可能做出一種常人可以理解的解釋。

第三,祝英台的許配馬家,雖然不能確定兩者的年齡,但也大致可以作為參照。因為在古代,如前所述,女子許配他人大約也就在15歲之間。[18]第四,從祝英台為梁山伯殉情來看,這一般只可能是純情、剛烈的青春少女,而不可能是年齡更為成熟也更多參悟了人生的成熟女子的行為。

儘管,劇本不是歷史,角色不是實際人物,因此,我們無法且沒有必要細緻考證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準確年齡,但是,一個流傳廣泛的戲劇,它必須包含了當時時代的真實,才能獲得當時觀眾的認可。或者,它留下一個空缺,為當時觀眾的社會實踐所充實和解說。因此,如果將當時的社會作為這個戲劇文本的外部延伸,我認為,我的關於梁祝年齡的推斷大體是站得住腳的。而這個年齡問題對於梁祝愛情的悲劇(在我看來)具有重要意義。


唉,這麼美的愛情故事,硬是他媽被你們玩壞了,你們初中語文老師會詐屍的!!!


這麼久的帖子了啊,居然沒人答,我來答一下吧,梁祝只是中國古人編造的一段愛情故事,事實上梁山伯是一個為民的好官,死後百姓安葬他時卻掘出另一個墓:晉朝女俠祝英台,兩者相相距年代久遠,而細節方面別在意,沒看人家母親被山壓,劈山救母的明明是楊戩,卻又把這是安到沉香頭上了么
王母明明和玉帝沒關係還被湊一對呢(還有一說王母乃玉帝的母親)


其實我想說,題主想多了。古代社會真的沒有那麼明確的「性別劃分」的。男和女的分別,從來不是感情上的,而是社會身份上的。

看《紅樓夢》里賈寶玉對秦鐘的感情的描寫,和其對黛玉、寶釵的感覺其實沒那麼大的差異。但女性作為潛在的妻子和母親的身份,這是他們之間的不同。所以,就古人而言,個體情感上,喜歡同性和喜歡異性差異不大。只是在群體性的社會身份定位中,兩性的差異才被顯示出來。


講道理
換你發現跟自己宿舍四年沒拌過嘴,特別投機大學同學是個高顏值異性,你追不追


梁山伯是個雙性戀


推薦閱讀:

兩個男的在一起現實嗎?
一個無法確認自己的性別認同和性取向的人,如何去愛,難道註定孤獨一生嗎?
身為雙性戀是怎樣的體驗?
請問我是同性戀、異性戀、雙性戀還是無性戀?
在時裝設計方面,男同性戀者是否比男異性戀者更有可能成功?

TAG:同性戀 | 同性 | 性取向 | 文學作品 | 梁祝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