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交互的理論、思考與理解如何轉換為真實的產品,有哪些需要注意,過程中有哪些鴻溝?


我們對於交互設計師是有培訓體系的,分為基礎培訓和進階培訓,包含交互設計理論、交互設計方法、交互設計思維和交互設計趨勢。我們把這種體系化的培訓稱之為工具箱計劃。所有的這些培訓課程,所有的這些方法,都類似於一個有一個基礎工具,一個工具箱中有剪刀、銼刀、螺絲刀、鎚子、斧頭、鍬、捲尺等等,每次根據不同的需求,會用到不同的工具。交互設計方法也類似於這樣的工具,根據需求不同,會用到不同的方法。
設計師需要具有的能力,是判斷不同的目標需要用到什麼樣的理論、工具和方法,並且勇於在實際項目中去實踐去探索。

而這個過程中需要跨越的鴻溝,包含兩方面,1是工具主義,2是唯真理論 3是野蠻生長
1.工具主義,有些人空有方法,不能結合產品判斷該採納的方法類型,不能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理論方法的使用,不能帶著批判的眼光做實踐嘗試,往往容易事倍功半,被工具主義羈絆,產出往往不接地氣。
2.唯真理論,把看到的聽到的一些理論當真理,不知道去深入思考背後的邏輯,很容易照搬照抄,結果經不起推敲。實踐中用「某某產品也是這麼做的」卻是很容易說服別人,「某某牛人這麼說過」確實容易拉選票,但是這確實不是一個保險的抉擇方式,要追問為什麼這麼說這麼做。
3.野蠻生長,有些人空有一腔產品熱情,喜歡想一出是一出,產品瘋狂擴張,無體系無擴展性,完全是草莽作風,不參考已有理論,不採用成熟方法,也許可以有另類突破,但是確實容易遇到瓶頸。

把經過思考的理論、符合目標的方法,結合產品去做實踐,一定是轉化成真實產品最好的方法,但過程中要避免工具主義、唯真理論和野蠻生長。


理論只是別人的經驗,只有嘗試在項目中去運用,才能將經驗轉化為體驗,這種親身經歷的鮮活感才是最寶貴的。因此我認為:大量的項目實踐與自我思考,對於設計師的成長更加重要。
其實產品設計這個領域,依然是一個處於發展中的新行業,大家都在摸索階段,真正成熟、權威理論其實並不多見。當然經典如Cooper、Nielsen等少數大師的著作,確實是入門必讀。這些理論還有個特點:因接受者自身的積累不同,所帶來的感受也會完全不同。例如有的書在入行時看過,覺得是很好的入門教材,過幾年再看,完全不一樣的感覺,會發現很多以前沒看到的內容,覺得豁然開朗了。
但理論往往停留在「道」的層面,傳授的都是「思考問題的方法」而非「處理問題的方法」,而後者確實也很難傳授,只有不斷的做項目,不斷的反思才是提升之道。很多設計師覺得手上的項目不夠大,沒價值。依在下拙見,這世界上沒有所謂的小項目,但凡項目,都是解決問題的試練,而所謂設計,其本質不就是創造性的解決問題么?理順一個流程,用對一個組件,寫好一句文案,這些就是實實在在的設計。並不是只有推倒重來,從零開始的大項目才是設計。我想一個設計師的生涯中,大部分的項目都是迭代,優化,好的產品很多是改出來的。因此項目並無大小,但方法卻有優劣,嘗試用理論中的思考方式來解決眼前的問題,也就是將理論應用的第一步了。思考的過程往往痛苦,但卻價值非凡,一旦掌握了思考的模式,往往多個問題迎刃而解。
再有一點建議,一定重視產品之後的總結。很多時候我們的產品上線了,就急急忙忙開始做下一個項目了。這樣很可惜,因為產品設計的結果很重要,我們卻沒有關心。因此總結有二:一是方法的總結,如何推導的設計方案,流程是否值得沉澱或者反思,這些方法或流程,往往是按照某些理論的指導引用或加工的,這一點我們心裡要有數。然而更重要的,是對項目結果的總結。上線一周了,或者一個月了。當時的目標是否達成了?如果沒有是為什麼?這也是檢驗設計師對於理論的理解與應用正確與否的好時機,因為你經歷了過程,這個理論不再是別人單純的經驗,而是攙和了自己的體驗與心血,它更容易生動,一生動,就更容易理解。
多說兩句,經常見到一些江湖人士高談闊論,談笑間點評各種產品,卻未必做過多少貨真價實的項目。對這些「理論」我並不太認同,覺得很輕佻,沒有過經歷的經驗多半是浮誇的。評價他人的產品其實是很難的事情,因為你不在那個環境中,你不能體會或了解到大量不可違的因素和限制,評價總是容易的,但未必是專業的。
我倒是有幸邂逅過幾篇一線設計師的項目總結,規模不大,觀點有時偏頗片面,但總有收穫,因為貴在鮮活,貴在一種乾貨精神,貴在他把真切的經歷分享給你,實在感謝。


真實的產品,是對真實的需求思考和理解得來的,不是對交互思考和理解得來的。


問題稍稍有些不確切:交互.....轉化為真實的產品。一個產品被創造出來,有戰略、用戶、功能、信息、交互和視覺等多層的因素,是一個系統的過程,而不是說某一點能夠轉化為產品。

聚焦在交互這一點上,理論、思考與理解是在設計師自我的封閉體系內完成,還需要有另外一方面:面向真實用戶的開放體系。

時至今日,儘管和交互設計有關的科班教育、圖書已經越來越多,很多設計師還是會陷入一種閉門造車的循環中,只從網路上的文章、各種思想中尋找支柱,卻忘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在創新工場工作時,有一次我們在走廊里幹活,被 @汪華 同學撞到,看到我們都在用 Macbook Pro,對我們說,你們應該和用戶用一樣的機器環境,感受用戶。呵呵,能想像到我把正運行著 Windows 的 Macbook Pro 給他看的場景么... (當然現在我用的 OS X,同時也有 Windows,同時還有三部搭載不同系統的手機...)

當你去用觀察法調研用戶時,當你做用戶訪談時,當你做可用性測試時,當你查看統計數據時...都會發現,我們是多麼需要汲取來自用戶的第一手材料。我們自己做的設計幾乎每次做可用性測試,都能發現很多之前考慮不周或者完全意識不到的問題。

如果回答問題「對交互的理論、思考與理解如何轉化到真實的產品當中」,我認為應該是這樣:
(靈感+技能+經驗)× 對用戶的了解與理解。

靈感+技能+經驗就是對於各種理論的思考與積累,而對用戶的了解與理解則是這個創造過程的外來輸入。而所謂鴻溝,往往就是這裡的輸入並不充分。


對於我理論的意義是:

1)給予原則性描述;
2)告訴我哪些不要做;
3)印證經驗中模糊但難以描述的觀點;

理論必須回到「實際操作」和「結果判斷」的層面才有價值。
以理論轉化為真實產品的價值,我其實很少見到這樣的例子,看到更多的是從思考和經驗的角度給予產品設計提升的可能。

「鴻溝」就是時間,踏踏實實用時間磨練自己,沒有捷徑。


設計是一個實踐出真知的過程,交互同樣。
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產品化的過程,一方面針對不同產品,不同的理考路徑。對於理論與方法論需靈活運用。
在RIGO, 我們提倡Think First, Design Next: 如何尋找用戶需求,如何敏感的洞察與理解用戶的痛點,這是開展交互方案之前, 對產品思考與理解中重要一步,而非獲得產品需求後就馬上開展信息架構、交互線框圖等設計。其過程中通過對思考之後的實踐,Team之間的討論與靈感共振,不斷的試錯與培養產品感,這些都是思考與設計不斷打磨中,慢慢靠近真實產品的過程。

關於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問題與鴻溝,相信得到的回答已有很多,很專業,也很全面,在此就不重複贅述。但我想列舉的一些在RIGO design開展產品設計中會涉及到的幾個小點:

- 簡單,是個很複雜的詞:交互設計中,如何瞄準核心需求,簡化產品功能;

- 如何拋開工業時代的慣性設計思維,有時用戶要的不僅僅是功能,而是興奮點;

- 減少概念,更多的使用用戶已經掌握的交互行為,才能把重點精力集中到最核心內容上;

- 內容是體驗的精髓:交互如何圍繞內容展開設計,而非圍繞功能做內容填充。如何刪節任何多餘的設計,為內容留出呼吸空間;

- 交互設計不能做片斷式理解:交互設計是整體產品設計中的一環,交互推進中,要考慮到產品設計流程的上下文關係與設計承接。一個優秀的交互設計師,對自我產品感的培養,產品需求與用戶痛點的洞察,到產品需求的分析,甚至對設計出的交互模型在視覺層面的可能呈現出的樣式判斷或猜想…這些都是交互中不斷歷練和值得重視的環節;

- 最後一小點,可能不單單是交互的範疇:你的交互設計將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內容布局、文字排版,甚至留白(界面負空間)。值得一提的是:往往被設計師忽視的留白設計,也就是負空間設計的重要性與魅力。這不僅僅只是視覺設計的範疇,而是交互架構上如何為之後的視覺推進留有餘地。如何在交互設計的層面就能夠考慮合理的運用負空間設計,為用戶的內容瀏覽提供喘息的空間,同時引導用戶關注內容本身。(你真的認為這與交互設計完全無關?)


快速構建一個軟體交互原型就是一個十分良好的開始,一個demo的演示有助於所有成員理解整個體系的體驗方式和產品功能。

  • 首先你要分析出哪些是傳統的易達成共識的,哪些是創新或獨特的地方便於單獨提出詳細的講解。大膽提出和演示你交互的設想內容,不考慮其技術細節,因為必定會有很多合理性的討論在演示過程中進行的。
  • 其次是軟體交互以下的重要邏輯步驟,請詳細的寫出演算法和數據流向說明,便於開發人員進行策略的選擇和合理性的討論。這個過程也是自己設計和理解該產品運作方式的必經之路。
  • 然後就是對於整個原型的調整,針對不合理的地方進行修改後再一次進行演示和交流。
  • 如果被全盤推翻,當然就沒得搞了。
  • 如果經過修改後能夠進行定稿,就可以開始整理其中的所有細節部分並且進行詳細的說明,包括數據邊界、信息提示方式和內容、動畫效果等。當然,這個定稿的過程會出現很多選擇,在交付時間和質量、功能等內容直接要有自己的取捨了。如果你沒有經驗,請相信團隊的力量,如果你是經驗豐富者,你也可以做喬布斯一樣的堅持理念,當然,你也是責任的承擔者。
  • 個人認為只有一個團隊有核心製作人的時候才能叫做一個團隊,一群人討論出來的東西頂多只能算優秀,不能叫卓越。

離設計越來越遠,離體驗越來越近。首先拋開設計的本位主義思想,設計真的不重要,設計是為了更好的給用戶呈現信息、引導用戶方便的使用功能,而不是為了設計去設計,交互和視覺設計都是如此。

挖掘人的本源、直覺和潛在邏輯廣西,避免用技術化的完美邏輯關係去套用一般用戶,一切為了用戶的瀏覽、查看和操作,抓住最核心、用戶最關注的痛點和功能點做重點探索和創意、思考,反覆打磨和內外部討論。

設計是磨出來的,不是想出來的,合理的運用方法去挖掘出內心深處的直覺和靈感,切不可為了方法而用方法,變成了形而上學的僵化創意!


對交互的理論、思考與理解···這是知識
與知識相關的產品可以分為
介質類產品:視頻/書/PPT/
服務類產品:演講/諮詢服務

需要注意的就是:對相關知識的把握,自身理論邏輯,文字語言表達

關於如何商業化還請其他達人回答


產品是基於挖掘人們潛在需求、解決問題、滿足完善需求而產生的,交互的理論、思考和理解,需要圍繞這個基點展開。


推薦閱讀:

在交互設計領域裡,如何從新人成長為大牛?
交互設計師每天是怎麼工作的,一天怎麼度過?
交互設計師的產出物是什麼?

TAG:交互設計 | 交互設計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