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魯是漢朝開國大臣誰的後代?
下次這種題目,我覺得應該補充完整。拿出他是曹操奴,和劉備將他視為賓上課的史料證據。方便小編答題。
先祖是張良,老爹是張衡。
是道教之一是五斗米教的創始人張陵之孫。
東漢末年,政府沒能力征討,於是就立他為鎮民中郎將,領漢寧太守。b之後有居民撿到玉印,想拜張魯為漢寧王。在部下的勸說下,張魯在此稱王。韓遂、馬超之亂,關西居民又逃到這裡。張魯政權維持了三十餘年。
建安二十年,曹操出兵,張魯就想依附,弟弟不肯;弟弟去守陽平關,結果失守,張魯又想依附曹操;部下說現在依附的話肯定沒什麼軍功,不如和別人一起抗曹,張魯就只能先退守巴中(今四川巴中)。
之後曹操破蜀,這次張魯堅決依附,所有的庫存都貢獻給曹操。曹操很看重他,拜鎮南將軍,五個兒子都封候,一個女兒還嫁給曹操的兒子。
在依附曹操的時候,他說「寧為魏公奴,不為劉備上客。」
之前張魯在巴中的時候劉備來請過他,為什麼他不去呢,我認為有幾點原因。
1、曹操軍事能力較強。
2、曹操對投降的人比較好,孟達降於劉備,結果被劉備懷疑後來搞得叛變。
3、曹操的氣度,軍事能力,遠遠高於劉備。
綜合幾點,曹操絕對是正確的保命的好選擇。
張魯,疑是漢朝開國功臣張良的後人。祖父張陵,父親張衡,五斗米教的教主,東漢末年割據漢中一帶的軍閥,統治漢中三十多年。
亂世時候,張魯道士下山救民,匡扶世人。他神權、政權合一,有很好的群眾基礎;他理性投降曹操,避免了更多的人遭遇到戰火的蹂躪。他舍群盜,列功臣,去危亡,保宗祀,則於彼為愈焉。
在張魯看來,曹操是代表朝廷的,投降曹操就等於歸順了朝廷,「本欲歸命國家」,名正言順。而劉備,巧取西川,立足未穩,又以反奸計降伏馬超,有吞食漢室的企圖,更是看到劉璋的下場,增加了對劉備的不信任感。
偉人毛澤東認為,曹操是統一的大英雄,三國的幾個政治家軍事家,對統一都有所貢獻,而以曹操為最大;曹操任用賢能,招賢納士,懂得用人之道,搞五湖四海,不搞宗派。張魯搞過吃飯不要錢,凡是過路人在飯鋪吃飯吃肉都不要錢;他搞了三十年,人們都高興那個制度,這有種社會主義的作風,我們的社會主義由來已久了。
推薦閱讀:
※明朝的強弩不過能射50步遠,為什麼戰國時期的強弩卻能射600步?
※項羽為什麼竭力突圍,最後卻在烏江自刎?
※先秦兩漢文獻中所提及的封禪的「七十二代」具體是指哪些帝王或首領?
※鄭成功在1659年為什麼要和清政府議和?
※明朝皇帝朱元璋姓朱,那麼殺豬行業是怎麼規避皇家忌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