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能包括老子所有的認知嗎?從古至今有人把道德經完全領悟的嗎?


老子的道德經說的都是宇宙本體與生命本體的辯證關係;從古至今,對於宇宙本體和生命本體在混沌狀態的隨機中漲落,是有序化發展的初起,一個隨機的吸引子是有序化渦旋耗散結構系統發展的核心;非平衡混沌吸引子的出現,是耗散結構有序化發展的前提。--中和之道如是說。

比如,人體中的2%動能是什麼?就是量子意識的本身;人體中的98%位能是什麼?就是心臟泵送的血液壓力成果;位能消失了?動能去往何方?

量子消失了?質子重歸本源?

天帝混沌之神,就在你我生物量子中存在;其魂有道,就在天地萬物演化中耗散;


中和之道現代經典混沌耗散結構量子圖

中和之道:用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辯證法的基本方法分析,一個耗散結構的自組織網路;一個耗散結構的內部空間的數理排序!

比如,道德經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沿著伏羲易、文王易一路走來,易經方法演化成當今的樣子!科學驗證易經的數理結構時,二進位是科學認證的數理結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數理結構一直沒有科學證據,量子力學的實驗研究突破、驗證了易經的數字排序方式,前些年製作混沌耗散結構量子圖時,由於沒有科學驗證支撐,一直以來就是猜想,今天已經不是問題了!

老子的道與明,中和之道解說的科學猜想如下:

道,為虛空;生一,為陰陽合體;一生二,為靶向轟擊陰陽合體後的狀態;二生三,為兩個量子+一個智子;三生萬物,兩個量子分裂成四個量子+一個智子分裂成兩個智子;中子對質子的靶向衝擊是隨機的嗎?實驗室一定是定向的。


中和之道之三、六、九的北斗七星

中和之道生命基本粒子的不均勻分布研究:大腦基本粒子的有序化自組織區域功能,正在被臨床醫學研究所發現,大腦基本粒子的有序化自組織是宇宙無意識通過細胞經絡體系,最終傳導到大腦的不同區域;宇宙本體中的能量物質的不均勻分布,是宇宙的本真,生命本體中的能量物質的不均勻分布,是兩個本體的共同特徵,大自然的物質能量的不均勻分布特性,是自然的存在本真,儘管人類的宗教信仰和哲學思想,都在平等自由的主觀意識上獲得趨同性認知。

中和之道是寰宇的道易演化真理,宇宙中的一切存在都是非均等變化的;

中庸之道是華夏的仁義演化哲理,社會中的一切存在都是要均等的;

中庸之道的內核是--庸,是不變應萬變!

中和之道的內核是--和,是萬變易不變!

--趙妙幢·真志子如是說


點擊「關注」,有更多對於《道德經》的理解,歡迎一起探討!!!

鄉人拜讀《道德經》——(第七十一章)

新風堂堂主 2017-06-23 11:38

鄉人拜讀《道德經》——(第七十一章)

——鄉人淺學,孤陋寡聞,不敢罔言,惟有拜讀!

知 不 知 上 ,不 知 知 病 。夫 唯 病 病 , 是 以 不 病 。聖 人 不 病 , 以 其 病 病 , 是 以 不 病 。

讀起來像是繞口令。

大概的意思就是: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是聰明人,不知道還假裝知道的,是病,得治啊!

只有知道自己病在哪裡並且避免犯這個錯誤、不得這個病,就叫正常,就是智慧。

聖人不會犯這種錯誤,是因為他知道這種錯誤是病並且要求自己避免,所以才不會出毛病。

這一個章節,可以說是很直接的批評了。對於不懂裝懂,半瓶水晃蕩這個做學問人的通病的批評。

「知不知上」,知道自己不知道,是做人的高級修養。「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做學問與做人一樣,首先得是有個「虛懷若谷」的心胸。

「不知知病」,沒認識三個字,就以為老子天下第一,不懂裝懂,對於根本不了解的思想或者事物說三道四、斷章取義。

這個章節,我覺得就是老子發發牢騷,反正也沒有脫離他的思想範疇。畢竟是人嘛,雖然說「不笑不足以為道」,但是遇到「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的境況,也是很氣憤的。批評幾句,罵幾句,發幾句牢騷,也是正常的情感表達。教育方法上也可以接受,不能一味的說好話,時不時的還得上點懲罰。

老子為什麼要騎青牛出關避世?後世道家很多人為什麼要避世躲禍?很大程度上是「孺子不可教也,朽木不可雕也」,「有病」的人太多了,沒辦法了。

修為是一部分,無助也是一部分。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有病,你就得治。只有深刻的認識到「不懂裝懂這種病」是病,並且積極的去避免在自己身上發生。才不會自己也出毛病。

其實這種毛病,不光是針對於知識或者說學問而言。放到軍事上、政治上、為人處事上,都是這個道理。「為無為」,做好了該做的,才能順勢,才能不為。就像打仗,你根本不知道你的對上有多少人,駐紮在哪裡,誰是指揮者,他是什麼性格,就自以為是的做出決斷,也是「不知知」的一種。馬謖失街亭就是這麼個意思。

雖說感覺老子在罵人。但是道無處不在,放在任何情況下都適用。就看你能否「知」,能否「行」。


老子的道德經不是宇宙中真實存在的終極的道。但接近於宇宙終極的道。太極圖比老子的道德經更深淵的同時更簡單。這就證明老子的思維還是有局限性的,因為老子的道德經並沒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把複雜的事物用大道至簡的思維方或表達出來。人類社會那點點小兒科的那點點小屁孩事情沒有講不清楚的事情。如果老子,孔子,西方自奉的上帝,如來,等等,如果他們在當時的年代敢十足的思維自信說出我這句話,那麼,現在的人類社會絕不是現在這麼亂糟糟的。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自己搞不清楚就用言者不知,知者不言來誤導人類子孫後代。我非常反對他們這句不懂裝懂的言者不知,知者不言。你說不清楚某事物某階段的終極理論並不意味著別人說不清楚。古代人思維有限說不清楚並不意味著現代人的思維說不清楚。現代人思維有限說不清楚並不意味著未來人的思維說不清楚。特此聲明一下,我們既要繼承古人的智慧的同時,我們也要敢於反駁古人不足的地方。既反駁既繼承才是真正的繼承。


火少書生觀點:讀懂道德經有三種境界。(1)第一層境界,字面意義上的理解,一字一句地摳,從字面上理解,比如某位品三國的大咖就這樣解讀過道德經,我們不能說該大咖的觀點是否正確,能夠從字面上理解,也是一種理解;(2)第二層境界,從核心思想上理解,而理解的結果也會因人而異。有的人讀出了自然無為,有的人讀出了人文哲學,也有的人讀出了消極無為,都有一定道理,但誰也不能確定自己的理解完全正確;(3)第三層境界,跳出字面意義和核心思想,對思維結構和模式進行理解,我個人在很多年前就將就道徳經與西方解構主義進行比較,我發現近現代哲學家雅克·徳里達的解構主義思想居然與老子的思想如出一轍!而遺憾的是,德里達的解構主義思想仍然不夠完美,老子"名可名,非常名"的思想,六個字就把解構主義思想全部概括了!足見,老子的思維模式,確實太可怕了!很多人還在很費力的理解"解構主義"的時候,殊不知,幾千年前的老子早就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


道德經首篇是對道的總闡述,後面分別說了靜,和謙卑,仁愛,悟道的人每個人理解的是不一樣的,同樣一句話有的人理解是善,別人理解的可能就是餓,就像一個「甲」字站在不同的面是不同的字,有人說他是由,有人說他是蒼蠅拍誰有又是對的呢?老子的思想也是從易經中得出來的也告訴我們多角度分析問題,事物都是對立從在的,道德經是老子對萬物規律的總結體現了他治高的智慧,在但是是很先進的思想,放在現在有些是不行的。不喜歡孔子,反而墨子的思想更適合我們生活。這樣說可能被很多所謂的儒家噴死


能完全領悟道德經的恐怕只有「老子」本人吧,書和人都隱藏在歷史與神話的迷霧之後,不見全貌。相對於同時代的文章,道德經的文筆是獨特的,上來就「道可道」,它的原貌可能像《論語》之類,「問道,答曰『道可道…』」,而最終由各路高人整理成為現在的樣子


道德經只能概括老子的認知,思想境界也不是所有文字都能夠表達的。何況,每個人的境界和思維方式、理解方式也都不一樣,看待事物問題也會千差萬別。現代通行本道德經與出土發現的道德經文字就有很大出入。加上歷史各朝代還有諱字的影響,以及人為刻意的改變,都會影響我們理解原著和進行判斷。學習一定要跳出去,不能死在文字的專研中,最好能把自己置身於當時的時代環境,這就需要自己要有全面的知識架構以及史學觀做為基礎。


全部佛經,心經可以代表,整部楞嚴經,可歸為一句,理屬頓悟,乘悟並銷。翻譯地數學用語表達為a+0=a,ax0=0。全部道藏,道德經可以代表。完全領悟,唯入O空無一途,如六祖惠能,就完全領悟…。


全部包括了老子的認知,從古至今,只有孔子完全徹底的領悟《道德經》,孔子平生最偉大的著作《象像》就是對《道德經》進行解釋、評論、歌頌和讚美的,並將道公式化、法則化、實用化,這就是著名的大道至簡。


推薦閱讀:

《老子》中「塞其兌,閉其門」之句中,兌、門指什麼?
騎青牛入函谷老子姓李,怎麼對下聯?

TAG:老子 | 國學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