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常見的登山方式?不同方式的體驗有何不同?

又或者說,我們為什麼需要不同的登山方式?(感謝提醒,是因看到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式攀登的說法顧有此一問。)
----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 ? 戶外玩傢俱樂部,更多戶外運動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謝邀。

登山方式粗略的可以分為阿爾卑斯式、喜馬拉雅式、阿拉斯加式。


阿爾卑斯式攀登

阿爾卑斯式攀登起源於阿爾卑斯山區,簡稱阿式攀登,是一種強調依靠自力,採用儘可能少的裝備,快速大膽的攀登並安全返回的登山方式。這種登山方式常常表現為2-3名能力相近的夥伴,以儘可能輕便的裝備,快速的攀登一座山峰並且在中途不藉助他人的補給。快速,大膽,高難度路線,極少的裝備是阿爾卑斯式攀登的特點,而公平、自主和快速是阿爾卑斯式攀登風格和精髓。

公平:

阿式攀登中,一個人/一個繩隊用自己的能力、判斷以及運氣,來對付山區所擁有的各種障礙。登山者不會在攀登之前,通過固定的營地和路繩幫助他們通過危險而高難的地段,或者運用大批的夏爾巴或協作,來降低挑戰。對許多阿爾卑斯式登山高手來說,他們如何去嘗試到達一座頂峰的風格,比他們實際上有沒有沖頂來得更重要。

自主:

阿式攀登中,攀登者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來挑戰未知的山峰,而不依靠外界的力量幫助自己通過難點、保障安全,成功或失敗,命運完全並只會掌握在自己手中。對於阿式攀登者來說,自主表示對山尊重,對自己誠實。

快速:

從風險管理角度,在危險的環境裡面,快速就是安全!因此,快速是阿式攀登的精髓所在。如何提高攀登速度則決定於:體能、攀登技術、物資裝備的重量以及準確的判斷。

上個世紀70年代,以登山皇帝梅斯納爾和庫庫奇卡為代表的登山家們開始嘗試使用阿爾卑斯的方式攀登世界上的一些8000米級別山峰,這些登山家們只攜帶很少的裝備,單人或者雙人攀登那些8000米級別的山峰,創造了很多紀錄,也發展和延續了這種優雅快速的登山方式。[批註1]


喜馬拉雅式攀登

與阿爾卑斯式攀登對應的是喜馬拉雅式攀登,也稱為圍攻式攀登,是早期攀登者為了完成喜馬拉雅和喀喇崑崙地區極高海拔山峰而廣泛採用的一種強調團隊協作,穩步推進的攀登方式。常常表現為多人團隊進行攀登,鋪設路繩,多次向營地運輸物資,較長的登山周期,僱傭高山協作以輔助。

喜馬拉雅式攀登時往往會設立大本營,存儲較多的物資,制定好攀登計劃,僱傭高山協作輔助攀登,在攀登前會多次向營地運送物資,並且在險要路段上鋪設路繩,攀登隊員在團隊中各司其職,有人負責修路,有人負責運送物資,有人負責攀登。


阿拉斯加式攀登

阿爾卑斯式強調個體攀登、直達頂峰,喜馬拉雅式則講究團隊協作、步步為營,二者相結合便是阿拉斯加式攀登。這種攀登方式在阿拉斯加地區非常常見,在這裡登山,要求登山者獨立自主,公平的對待山峰,但是又採用了固定營地和路繩的方式,以應對以麥金利峰為代表的路線漫長、補給困難的情況。

三者對比而言,阿爾卑斯式攀登是人類銳意進取不斷突破精神的體現;喜馬拉雅式登山則表現了人類團結協作,周密計劃達成目標的能力;阿拉斯加式則是鑒於特殊山峰環境而出現的介於兩者之間的攀登方式。這幾種攀登方式都是人類的利用自身優勢創新和取得突破的不同表現,並無優劣之分,攀登時也沒有必要刻意追求和避免。


在實際應用中,他們也適用於不同環境,可以根據攀登的環境選擇相應的攀登方式。

[批註1] 引用自:阿爾卑斯式攀登_百度百科
? 阿爾卑斯式攀登


不邀自來(為了登山板第一邀而努力)

什麼是喜式什麼是阿式 這裡我就不多廢話了 (手機打字實在懶) 我主要聊聊體驗

首先 兩種登山方式其實針對了不同類型的山峰 喜式偏向高海拔 多營地 攀登周期長 攀登技術要求比較低的山峰

阿式則相反 阿式偏向少量營地 輕量化裝備 技術難度比較高的山峰

兩種風格從名字上來看 就能說明問題 阿爾卑斯山的最高峰 海拔還沒很多喜式山峰的大本營海拔高

扯遠了 回到體驗上的問題

通俗的打個比方 喜式登山就像找小姐 阿式像約炮

大多的喜式登山 或者說兵站式登山 其主角都不是攀登者本身 而是領隊跟協作 從營地選擇 攀登路線 後勤補給 都是有協作來選擇跟決定的 就像找小姐 雖然成本比較高 但是服務比較完善 基本功紮實

而阿式一般都是自己約隊友 四人以內 從攀登線路到營地建設都得靠自己 比較考驗個人水平 就像約炮 能不能上手 完全看自己的技術和姑娘的心態 什麼都可能發生

優缺點來說 喜式就比較省心 不需要你操太多的心 準備好銀子還有體能 剩下的有人安排 缺點就是山峰大多不是太難 且比較貴

就像你找小姐 哪怕你是個千年死宅 榆木疙瘩 你也不用擔心技師會嫌棄你 該來的招一定都有 你只需要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態就好 但是花費肯定是比較多 且沒啥激情 技師特別漂亮的也比較少

阿式的優點就是充分發揮你的主觀能動性 能充分體驗登山的每一個環節 缺點就是門檻太高 不是一般人能玩的 要求的基本功比較多

就好似約炮 完全憑個人本事 各種取悅她 最後能不能上壘完全看個人的水平自己姑娘的心情 刺激且美女多

圈子裡以十一郎先生為主的很多人都特別看不起喜式商業登山 其實喜式商業登山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接觸高海拔登山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份閑心和能力

就這麼多吧 歡迎提問 歡迎邀請


請更詳細說明,你說的是阿式和喜馬拉雅式的區別還是冰岩混合,冰雪,大岩壁的區別。阿式是全靠自己背負攜帶物資的小團隊攀登,喜馬拉雅式攀登是大團隊不停往上修路,運輸物資這樣的攀登。


說到登山的分類,其實非常複雜。(攀冰,攀岩都是從登山運動中衍生出來的,這個不細說了)。
一般來說有兩種劃分方式,按照組織形式分為自主登山和商業登山。按照攀登方式分為阿爾卑斯式登山和喜馬拉雅山式登山。
商業登山沒什麼好說的,自主登山下也可以再以喜式登山(或圍攻式)和阿式登山劃分。阿式登山,顧名思義是起源於阿爾卑斯山地區的攀登方式,可以說是傳統攀登方式。阿式登山提倡最快的速度,最輕便的裝備,安全的攀登。主要適用于海拔較低(6000--)的山峰或BIG FACE型山峰。對技術要求比較高,人數一到三人。隨著現代登山的興起,以及攀登裝備的輕量化發展,也有不少登山界的大神以阿式攀登喜馬拉雅山區8000米級的山峰,而且高海拔阿式化也越來越成為趨勢。
喜馬拉雅式,最開始是一群歐洲登山者在喜馬拉雅山區攀登時使用的攀登方式,商業登山基本都是喜馬拉雅式。喜式登山少則5,6人,多則數十人上百人。組織分工非常明確,商業形式以十一某商業團隊組織攀登雀兒山為例,參加攀登的隊員被分為A,B,C,D,E,F組,以單組來說,登山公司提供高山嚮導,協作,運輸工具,高山廚師,高山醫生,以及可供選擇的技術裝備租用以及馬匹背夫租賃。並且高山協作會提前假設好路繩,運送物資,提供攝影服務。根據客戶要求可以按1:1到1:5不等安排高山協作,費用當然也不一樣。非商業形式以某大學登山隊攀登玉珠北坡二號冰川為例。隊員均為本校學生和教練,當然複雜一些的山峰會安排至少一名高山嚮導,以前清登協會強制安排聯絡官,現在不清楚了。隊員根據分工分為:探路組(先鋒組),修路組,運輸組,沖頂組,後勤組,有時候還有攝影組。各組分工不是那麼明確,有些人員是重合的。那麼喜式自主登山的基本過程就是這樣,(從大本營)探路組負責探路,然後修路組帶路繩上去修路,運輸組運送營地物資,建立C1,C2,(根據路線難度和長度建立營地,比如珠峰要建立7個營地),沖頂組負責沖頂,這是A組,A組沖頂完畢後,根據天氣和隊員體力組織B組,C組。運氣好,後勤組還是有機會沖頂的。喜式登山的總體節奏慢,需要大量的物資,長時間的等待。
關於適應海拔。高海拔攀登,適應海拔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阿式登山適應海拔比較靈活,一般就是嘗試附近難度海拔較低的山峰。而喜式登山,基本就是在計劃登山路線上下來回。


我們來分析下國內所知的登山形式,我們可以根據下面分析自行選擇一種最適合自己入門攀登的途徑。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純商業攀登


參加商業隊是登山入門最捷徑、最安全的一種形式。因為商業隊基本都是攀登固定的幾座山峰,他們對所攀登的山峰了如指掌。你在這裡可以學到攀登中的基本入門知識,比如如何推上升器、如何過結點、如何下降,還可以認識和使用一堆的技術裝備。如果你足夠認真的去聽取領隊的講解,我想入門登山並不難

缺點:參加商業登山你不需要考慮諸如:後勤、線路、營地選擇,甚至路繩都是事先鋪設好的,你只需要學會推上升器,保證你的體力能撐到山頂,如果你高反適應能力夠強基本都能成功登頂。所以不管你攀登多少座山、多高的山都只能算是攀登入門。


容易犯錯:參加商業攀登容易思想爆棚,我分析過很多所謂登山家的攀登經歷大體是這樣:四姑二峰(哈巴雪山)、玉珠峰、穆斯塔格、卓奧友、珠穆朗瑪峰,大神。 當自己思想爆棚後假如準備去嘗試阿式攀登,出事的幾率我想可能會提高N倍的,至於為什麼我就不深究了想必大家都明白。

二、登山培訓


選擇一家有勢力的登山培訓機構也是攀登入門的捷徑,在登山培訓機構你可以接觸到各種技術裝備、登山基礎技能知識。在短期內系統接受登山基礎知識講解。在這裡你還可以認識許多的登山愛好者。


缺點:目前國內的登山培訓機構主要還是以基礎講解為主,很少有機構會去深入的講攀登思想因為講了也是白講,學員基本無攀登經驗,且都是短期培訓。


容易犯錯:1、參加培訓後很多學員思想會爆棚覺得自己培訓後馬上就可以去挑戰技術型山峰,培訓之前他也許只爬了個四姑娘三峰。不管多難得山峰都開始意淫,自己將如何如何把他拿下。

案例:一個參加了某機構培訓後的學員,培訓後就去嘗試攀登玄武峰鎩羽而歸,然後就發話說這次是因為天氣原因,要回家好好練習好攀岩下次就去挑戰博格達峰。這樣爆棚的人真還不少】


2、如果培訓後假如沒有實踐的機會,那你培訓後也許就只會打個繩結,參加商業攀登你的優勢還是有的。

三、技術培訓+攀登


在國內也有這麼一群人,自己接受過良好的專業培訓也攀登過許多知名的技術型山峰。他們在國內開展阿式攀登加培訓。他們往往攀登的山峰是小眾的技術性山峰,國內這種方式還剛起步但已經有人在嘗試。

缺點:雖然這種方式有技術培訓也有攀登實踐,但是往往一次活動只有一周的時間所以一般都需要連續參加幾期活動你才能真正得到收穫。

四、自主攀登俱樂部


在國內也有這麼一群人,他們不靠登山養家,登山只是他們的愛好。在攀登的路上他們走過很多彎路,曾經也迷茫過、犯錯過。他們認為登山圈太小眾、交流太不順暢、經驗分享太過於吝嗇所以他們建立起交流分享平台,讓更多的山友加入得到實惠


缺點:往往需要長時間的參與俱樂部活動,從入門到自主並不是一次攀登就能解決的。

並且每次活動人數控制非常嚴格,為了安全。


案例:曾經有人在群里問:我想參加你們俱樂部組織的雀兒山活動我沒經驗可以嗎?我回答:不可以你可以先試著參加我們俱樂部組織的二峰、半脊峰等活動把技術練到位再來參加雀兒山不遲。他回答:我平時沒時間啊就只想參加雀兒山可以嗎?一個山友調侃回答:你去參加商業隊啊!又想省錢、又不出力,還想當大爺這怎麼可能?】

五、小團隊自主攀登


所謂小團隊自主攀登,就是三五好友組成的自主攀登團隊,假如你有機會接觸這樣的團隊並且別人團隊認可你的人品允許你加入,我想這是一個不錯的捷徑。


缺點:往往這種團隊都是很封閉和隨意性。

六、自己摸索

這個不用多說了。謹慎

以上六種方式山友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中國的山峰主要集中在西藏、四川、青海、雲南,如果你平時很少時間去這些地方卻又想感受登山帶來的樂趣我想商業隊你應首先考慮。如果你想長期的玩山或是有更多的時間去實踐,我想自主攀登俱樂部是你可以考慮的(但是這種方式需要思想、耐力與忍受力的儲備所以建議山友可以先去參加商業隊感受下山峰的魅力是否適合你再考慮是否自主攀登)。如果你想向有經驗的前輩學習登山學習登山思想,阿式攀登+培訓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謝邀。。。
我沒登過什麼高大上的山,所以也說不出什麼特專業的話額,我只是比較喜歡爬山既然邀請我了我就說說我爬山的一些心得供爬山愛好者參考參考,純屬個人心得哈。

我個人比較喜歡爬野山,也就是那種未經人工修飾全靠自己摸索開道的那種,爬這種山挑戰性比較大當然危險性就和挑戰性成正比咯,所以爬野山一定要提前做好計劃,凡事安全第一嘛。

1,觀察山的地貌特徵。這點很重要,因為有的山你看上去高大偉岸山上的樹也鬱鬱蔥蔥的,可沒準兒前些天還發生過山體滑坡呢,所以一定要了解清楚,可以向當地居民了解情況,同時也問問山上有沒有野生動物什麼的,因為我小時候生活的地方山上就有野豬,要是爬山遇到兇猛的動物還是很危險的。

2,選擇一條可行又安全的道爬。野山嘛,可能有的連路都沒有,所以在選擇爬山路線的時候一定要量力而行,別為了尋求大的刺激就自私的用「生命」爬山,選擇平緩安全的路線爬山一樣可以欣賞到美的風景,爬出新的高度嘛。

3,好的天氣很關鍵。天氣對爬山來說影響其實是挺大的,太熱容易導致中暑,要是遇上下雨天的話那就麻煩咯,一是路滑容易出危險還有就是下雨容易山體滑坡什麼的,二來在大山裡大家知道下雨會起霧,濃濃的大霧會阻礙視線判斷不佳的話就會迷路或者踩空,這都是很危險的事,再者下雨天爬上對體力的消耗特別大,不過是爬個小山看看風景的話雨天爬山體驗一下也是可以的,以前我就在我老家那邊一景區雨天爬山來著,那美景比不下雨的時候美多了,雲山霧繞的真的很像仙境,如果是陌生的大山,雨中爬山那還是免了吧。

4,叫上三五好友一起爬山吧。爬山是一項很好的戶外運動,運動嘛一個人是很常見的,不過爬野山的話還是結伴同行吧,特別是女孩子一定要結伴,最好這些夥伴里要有男的,一來體力上可以互相幫助照顧點,還有關鍵一點是,普遍而言男的方向感比女的要好(當然也有個別例外),所以要是一不小心迷路了這種生理上不同的互補就很容易體現出來咯,男的組織爬山也最好有女的,因為好多時候在都是男生的隊伍里會出現那種為挑戰自我尋求刺激什麼的去做一些危險的事,如果這時候有個女生懸崖勒馬一把說不定就可以避免一些意外咯,所以還是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男女搭配玩的開心啦,,,,,,不過一定要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志不同的話會玩的很累額。

5,備齊要帶的東西。爬山要帶的基本東西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在這就簡單的說一下爬野山一般要用到的東西,一是矛刀,二是紅繩子或紅帶子。刀可以開道,有時候爬到一定的時候會沒路,草樹太旺盛了得開道(這裡的開道可不是讓你亂砍的破壞森林哈),還有就是怕在山上遇到兇猛的動物可以防範一下,雖然這概率很小不過還是以防萬一啦;紅繩的話是用來做記號,可以防止隊友掉隊還有就是下山的時候也不會迷路,除非你下山另開路否則還是要紅繩做一下記號。

好了,我現在能想到的也就只有這麼多了以後想到再補充,這些都是我自己的個人心得也是第一次在知乎上這麼長篇大論的回答問題,歡迎大家補充或指正哈;對於爬那種台階式的山相信大家在網上一搜很容易就能找到了我這種非專業的就不在這補充了
還有題主,我回答的好像有點文不對題,莫見怪哈。。。


簡單說說自己的個人體驗吧,印象比較深的是北京香山和安徽黃山,纜車什麼感覺不知道,全是走上走下,
1. 北京香山,爬過兩次,天氣都不錯,個人選擇了勻速爬,爬行過程中感受就是不要回頭看,畢竟爬著爬著,自己已經有一定的海拔高度,因此輕易回頭,雖然當時感覺很爽,但是容易產生自滿的心裡,最好埋頭往上安心爬,到頂峰再往下看,一覽無餘。當然,其中要看個人體質,重要的有三點,第一,在心跳很快很快,快到差不多不能承受的時候該休息要休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個極限值;第二,在爬山的時候,保持好勻速,少說話,說話也是鼓勵的話,一定保證勻速向上,要怕就要持之以恆;第三,請一定注意爬山時候的天氣,晴天?多雲?小雨?這涉及到要帶多少水和多少衣服,除非大雨滂沱,不然勻速上山久了之後都會很熱,大汗淋漓,那是不一定穿太多,但是休息時候或者登頂之後,身體會很快涼下來,因此要看天氣,帶多少衣服帶多少水,按自身體力與身體素質找一個平衡點。
2. 安徽黃山,爬黃山所耗費的體力和北京香山的不是一個數量級,但是走上走下完成之後會很有成就感的!本人登黃山的時候剛好趕上下小雨,但是個人感覺非常好,真的,首先是爬黃山過程中體力支出很大,因此在小雨天一方面不曬,一方面皮膚也可以吸收部分水分,再者就是小雨天氣有利於身體在爬山過程中不會太熱。視覺觀感方面,下小雨的時候,看著黃山雲霧在身邊繚繞,宛如仙境,很美,登上登峰之後更是如此,當然,下不下雨看緣分,山上天氣不好說,天氣好的話請一定注意補水,黃山基礎設施什麼的挺全的,衛生間半山腰有。另外提一句,黃山總計有三座主峰,個人建議最多爬一座就好,登山為了健體,為了挑戰自我,為了......,總之,做事有度!經驗方面和香山差不多,注意補水,注意勻速,注意休息!另外黃山市美食不少,留點體力去嘗嘗!(本人在北京工作,個人感覺只要不要有意消費,基本上沒見到宰客的,屯溪老街上的美食不少,注意要按自己肚量點菜喲!)
以上,先這樣,日後多多交流!:)


其實哪種登山方式說起來都是紙上談兵,真正的登過幾次你就有體會了,理論實際相結合才能出真知,爬過幾次你會明白你是熱愛還是懼怕。如果你真對這方面感興趣建議你多關注這些:8264,綠野,仙蹤,三夫,磨房,中華戶外。上面有許多大神而且樂意指教。下面結合我實際給你說下綠野給戶外線路分的等級。
二級線路:普通強度的野外登山穿越,宿營,攀岩。安徽徽杭古道

五級線路:極高強度登山,穿越(沒人限制你敢參加但不一定敢有人組織)珠峰北線


本人戶外登山愛好者一枚。爬過梵凈山、大圍山、衡山、武功山、嶽麓山、石牛寨就是戶外群的組織者組織一次活動然後大家說走就走,有玩腐敗的大概這個行程就是徒步三小時左右,另外虐一點的就是穿越。要走大概8個小時左右,然後負重15斤左右。當然我出去一半是被別人照顧的。所以背的東西算很輕。個人還是很喜歡挑戰自己的極限,找找樂子。附上幾張苦苦攀爬之後欣賞到的美景。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我登山不多,但是既然邀請了我,那就簡略發表一下拙見。
慢跑,這樣登山需要很好的體力。我曾經跑過一個山頭,海拔不高,七八百米。但是已經非常考驗人了。
慢登,耐力的挑戰,可以爬一天。


不好意思,雖然當時頭腦這麼一熱,給自己寫了個登山愛好者,但相比各位而言,實在是差的很遠呢。我只是喜歡登山以及旅遊過程中的放鬆。。。


阿式:人數少,技術裝備強硬,到達一定高度後紮營,調整好就開始輕裝沖頂。
喜式:人數多,輜重多,一般有嚮導,例如川藏隊的商業路線,步步為營。


推薦閱讀:

在8000米以上的高度人體到底是處於什麼狀態?
新手有什麼可以入門登頂的雪山可以嘗試?
攀登K2、貢嘎之類的超高難度的山是什麼感覺?
至今有人成功登頂岡仁波齊嗎? ?
如何在一年內準備好登 6000 米雪山?哪座雪山更合適?

TAG:登山 | 戶外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