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之後,你的飲食口味有改變嗎?

就是在國內覺得好難吃的東西,出國發現其實還挺好吃。 或者在國內覺得很好吃的東西,到了國外也就這麼回事吧。拿自己舉個例子吧,我以前很不理解為什麼雞胸脯肉好吃,總覺得塞牙。這幾年覺得烤熟了,蘸醬吃味道也不錯。
--------------------
似乎這問題在這兩天吸引了不少吃貨前來回答~每個答案都看了,吃貨的世界分外精彩啊。感謝大家分享自己的經歷,看的我都有點餓了哈哈
--------------------
看到一些答主說自己去了楚國,齊國,越國。。。哈哈哈,我表示,你們腦洞真可以。。。我喜歡~


並沒有改變,吃不到原版,就變本加厲地山寨一切故鄉食物…(以下多圖)

武漢人,在北京生活過幾年,如今在美國。各地的旅行和客居讓我的味蕾打開了不少,但前半生的味覺記憶從未動搖。最能讓我吃得心裡「虛浮」的,還是家鄉的東西。可是每每去到「哄鬼的」中國餐廳,號稱正宗的幾乎都是「瞎款」,無奈只能自己親自摸索,如今熱乾麵糊米酒面窩歡喜坨牛肉粉苕面窩米粑粑豆皮,巫山烤魚麻辣香鍋三汁燜鍋雞蛋灌餅煎餅果子螺螄粉酸辣粉全部 Made in USA.

改用穆旦的一句詩:我在鑽研家鄉美食上的全部努力,不過完成了他人的普通生活。

武漢人天天過早都要吃的熱乾麵,使我在研發之路上跌倒了無數回。
一開始我去中國超市裡找,只有那種負分熱干速食麵。
後來在中國城一個制麵廠發現了顏色形狀都對得上的麵條,人家說10磅起賣,扛了一大口袋回來,口感還是不對,像港式車仔面。
又試過自己用小蘇打製成食用鹼來揉面,味道是對了,但靠手力壓不出來細圓形狀的麵條。
最後無奈之下,只能用鹼水煮spaghetti拌上芝麻醬吃,也算是聊勝於無。
直到某天終於忍不住,花重金跨越大洋買來了熱乾麵的乾麵,還有辣蘿蔔!煮好面,麻油拌過放涼,滾水中一撈,淋上姜蒜,芝麻醬混合花生醬,親手鹵上一鍋牛肉,只為了一勺牛肉滷水,自己用辣椒面和芝麻潑成紅油……吃之前還要大喊一聲:老闆,多/少把點蔥!(增添一種神秘的儀式感)

(面還是細了一點,但味道口感都是對的!含淚比心~!)

武漢人既可以當早點又可以宵夜的鍋貼餃子。要煎出蕾絲花邊不難,先放一點油煎到餃子底部微黃,化一點糯米粉在半碗水中,倒進鍋里沒過餃子身體一半,蓋上鍋蓋用蒸汽燜熟,水快乾時換小火,嚴密監視餃子的底部,剛剛酥脆上金黃色時立即離火,倒扣在盤中。脆底咬起來喀嚓作響,裡面汁水豐盈,完美!

牛肉麵,也是武漢常吃的早點。這樣一碗10塊錢的普普通通的面,我需要花費2個多小時準備。麵條是自己手擀的寬鹼面,鹵牛肉則是珍貴滷水的副產品。

紅油細面版,有時也做牛肉粉

炸藕夾。蓮藕切成薄片,中間填入調味過的肉餡,兩片藕相夾再外層裹上面糊油炸,每年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炸上一堆藕夾或藕圓子,要吃的時候復炸一下,焦香的外殼之下,是蓮藕的清香混合著肉糜的咸鮮,口感十分豐富。

珍珠圓子,也叫蓑衣圓子,以外形像穿了一層蓑衣得名。糯米裡面是混合了清甜荸薺的肉餡,軟糯與清脆相得益彰,也可以用豆腐做餡。也是年節時的必備菜,在這裡沒有荸薺,就用胡蘿蔔或青筍粒代替了。

小時候家家戶戶都有個湯吊子,排骨藕湯是出鏡率最高的湯了,咕嘟咕嘟全是家的味道。在這裡每個冬天僅有一兩次機會買到粉藕,但不管怎麼樣,每次喝到藕湯就像回家了一樣。

干豆角燒肉,湖南湖北江西都有這道家常菜

做得不太正宗的對粑。
米粑粑絕對是我童年最為柔軟的記憶,清晨上學路上,一個蒸汽氤氳的大推車,小販舀上一大瓢新鮮磨好的米漿,攤在平底鑄鐵鍋上,形成對稱的圓形,蓋上木蓋只用幾分鐘的時間,一對一對的米粑就出鍋了。一面如嬰兒肌膚般軟滑,一面是美拉德反應產生的焦脆,蔗糖清甜,稻米清香,這種美味的早點,在我長大後絕跡了很多年。按著回憶,我試著做了幾回,鍋小,沒有形成對粑的標準形狀。

苕面窩。面窩是武漢過早三大主角之一,苕面窩和豌豆面窩是變種。苕是紅薯,也用來罵人蠢笨不開竅。把紅薯切成小丁,混合上黃豆粉和麵粉調成的糊,用特製的中間高四邊低的圓勺子盛住入油炸,沒一會它就從油里浮上來,紅薯軟糯香甜得要在口裡化掉。很慚愧,我的面窩不圓,給家鄉抹黑了!你們腦補一下好了

梅乾菜扣肉,簡直驚魂。炸肉皮的時候被油濺得尖叫不斷,鄰居差點報警。

香腸。來了美國之後,思鄉之苦逼得我學會了灌香腸。順便憑回憶自行研發了麗江臘排骨,調上腐乳汁的辣椒蘸水,沒事就切幾條臘排骨加上花土豆煮火鍋,不敢說比得上象山市場,但比北京那三家臘排骨火鍋可是正宗許多。

其他還研製過歡喜坨、紅糖糍粑、豆皮、炒豆絲、小籠包、魚糊粉、糯米包油條等一切我想念的家鄉早點,有成功也有失敗。還有各種兩湖和四川的各種炒菜,比如泡菜苕粉肉絲、粉蒸肉、魚香肉絲、水煮肉片、回鍋肉等等數不勝數的菜式。圖太多,放幾張代表一下。
魚香茄子(各位大爺,魚香汁秘方呈上,抱拳!以500g食材為例,以下單位為g:醬油15,香醋10,料酒10,白糖20,雞精10,水澱粉20,爆鍋用的:蔥末10,薑末10,泡椒10,蒜兩瓣)

水煮肉片

懷念中學時江漢路巷子里的酸辣粉

補一個台灣人也吃不起的地菜花煮雞蛋
地菜花就是薺菜,每年初春的嫩葉包餃子最香。過一兩個月,地菜花長出來了,渾身像掛著三角小鈴鐺,可以在操場和空地采一些,讓媽媽煮綠殼的雞蛋吃,老人說吃了不頭暈。
美東的春天來得略晚,地菜花都是盛夏才開,采一小把和鐵觀音一起煮了雞蛋。紋路漂亮得像瓷器的開片兒。

~~~~下面是北漂美食篇~~~~
雞蛋灌餅
北京的早餐選擇十分豐富,攤主總會問你雞蛋灌餅夾土豆絲還是雞蛋灌餅夾腸還是雞蛋灌餅夾裡脊。對的,以上是反話。比起武漢十里長街不重樣的早餐,那時真是對三步一崗的雞蛋灌餅嫌棄得要死。
可是人就是賤,離開了北京,忽然有天特別特別想念雞蛋灌餅。
於是擼起袖子開始和面。研製可以戳個洞把雞蛋灌進去的口袋麵餅,並嚴格按照先煎後烤再刷醬並自我詢問要不要鹹菜和辣椒的步驟。

山寨黃記煌三汁燜鍋
記得我正式成為北漂的第一天,北京的同學請我去了黃記煌接風,看著服務員把那種黃褐色的膠狀醬汁倒入雞翅和蔬菜中時,我想到了怪獸的黏液,對北方食物的美味程度產生了深深懷疑。
可就在我終於慢慢喜歡上了它之後,它竟然開始一家又一家店的倒閉。原因我至今不知道。
有天想吃了,特地為它買了個鍋。山寨配方在評論里,7分像吧。

密雲烤虹鱒。估計每個在北京呆過的人都去過周邊農家樂,懷柔密雲的特色遊客菜就是貼餅子柴鍋燉魚和烤虹鱒。家家戶戶一個大水泥魚池子,給你個小網撈魚,哪條魚和你有過孽緣,你就會選中它,現場宰殺送上烤架。虹鱒本身也不是肉質特別鮮美的魚,所以放了很多孜然辣椒也不可惜。

這邊超市裡也有宰殺好的虹鱒賣,買回來用料酒胡椒粉腌制一會,在烤箱里烤熟撒調料即可。

螺螄粉。經一位廣西姑娘力薦,漂洋過海買來,袋裝的,自己煮。以前總是打車20多塊去吃一碗13塊的螺螄粉,這種比北京五道口和薊門裡的好吃。我不是太能吃辣,所以少了紅油的誘人色澤。

在國內住的小區附近全是韓國人,對面的小區里就藏著幾家很不錯的韓式烤肉和參雞湯。因為太火爆,經常到了下午兩點晚上八點還排隊,於是等位的人們就靠著贈送的韓式南瓜粥打發時間。真是極好的南瓜粥,帶著淡淡的奶香。
有一次等位時間太長,喝了七八碗,飽了,只能回家╮(??? ????)╭
這次山寨得比較成功!9分像!

麵食系列。一個南方姑娘,在北京幾年沒有學會的麵食,在美國統統自學成才了。北方的包子饅頭髮糕餃子,南方的雞汁湯包小籠包餛飩,陝西的油潑面、酸湯餃、扯麵、麻食兒,統統能做。不過正宗程度南方人不敢自誇,獻醜了。
千層蔥油餅
現在我已經不用這麼麻煩的方法了,擀得還是不夠薄如蟬翼。簡單版:直接用餃子皮,每一層油、蔥,鹽,三四片疊起來,擀開,下鍋煎好,特別簡單又好吃。

米發糕,參考了順德倫教糕的做法,比麵粉版更細膩Q彈。

醬肉大包,第一次捏包子褶,不太完美。但醬肉是好吃的,香菇和帶皮的五花肉丁,嘴裡有膠元蛋白的滿足感。

以及不走尋常路的饅頭。繡球予自己,熱翔贈愛人。(全文最得意之作)

也有失敗的作品,比如碩大無朋一個頂半盤子的韭菜盒子 和做了一晚上肉皮凍結果湯都漏了的雞汁湯包…(? ??_??)?┻━┻掀桌


趕緊來個孜然烤羊排轉移話題
炒椒鹽腌制一晚入味,用錫紙包好低溫慢烤4小時,再打開錫紙烤焦羊肉表面。輕鬆手撕,入口即化。

北京滿街都是是巫山烤全魚,一個方形大托盤,上面是烤魚,下面是帶湯汁煮著的配菜粉條。一般我愛點麻辣味、豆豉味、剁椒味。
家裡沒蔥和紅椒圈了,要不能好看點。

作為燒烤學院羊肉串系畢業的高才生,羊肉串永遠是我的摯愛。有炭烤最好,沒有烤箱也能湊合。作為經常流竄在武漢墮落街的吃貨自信的說:我的烤串,把boston那個經常排隊的1.5刀一串的沒二烤肉,秒成渣。

零食牛肉乾豬肉脯也可以自己解決的。

中秋節想吃蓮蓉蛋黃月餅,也可以自己解決的(快哭了)

一位詩人說過:所有不安分守己的傢伙都有背井離鄉的愛好。陶潛是柴桑人,卻喜歡青田的艾酒,李白在四川江油長大,卻最好吃安陸(湖北)的灌腸。袁枚是歷史上最好美食的傢伙,他甚至專門寫了一本《隨園食譜》,他生於浙江錢塘,最迷戀的一道菜卻是福建的燕窩。只有那些做了皇帝的人才有資格喜歡家鄉的小吃,比如朱元璋與他的豆花飯,蔣介石的西湖醋魚,毛澤東的紅燒肉。
而我這種沒有皇帝命,徒有吃貨心的人,吃著家鄉食物的時候,我可以不太想家了。


看了這麼多應該差不多飽了
最後一道甜點,完美結束!

ps 剛才偷偷點反對的那位同學,你大概是餓了,我下碗面你吃啊??(′ ` ?)

又ps 起床看到這麼多武漢老鄉和全國各地的吃貨排隊要娶我、和我同居、當我室友,掰彎自己,我表示…很激動…

你們…

誰碗洗得最乾淨?


原先出去之前覺得速凍餃子也就一般般,跟家裡包的餃子比還行但不超越

來多倫多發現本地賣的速凍餃子跟思念三全灣仔一比,全tm得吃屎…

回國莫名覺得大家吃口都好咸…鹽放多了是常事兒

每年都發現人們越來越喜歡辣,清淡口味的館子越來越少,可一回去又時不常的做個老乾媽炒飯

整個兒一舅舅不疼姥姥不愛的主兒…

多繞一句,我怎麼就那麼看不得智障們捧洋黑中的論點是中餐不健康呢…

你說中餐油膩,光廣東人就得砍死你…白灼芥藍菜心空心菜秋葵這些菜,白切雞鴨鵝這些肉,油呢?炒丟啦?

還有什麼自己特美的說中餐館跟米其林餐廳一比被完爆的,腦子也有泡……你拿左宗雞跟乾式熟成35天以後的Prime牛西冷比,你說左宗雞簡直難吃死了所以中餐是渣渣;那我還說我拿仰望星空派對磕佛跳牆呢,對著忽悠誰不會啊,您好歹找個對等的對手行不行…

我現在是發現了:只要走極端,腦子一定都有過黑歷史


出國之後,不要問我喜歡吃什麼,什麼打折我就喜歡什麼


很好奇高票答案的某位是怎麼得出
【我吃外賣吃壞了肚子】+【我覺得川菜不健康】+【川菜是中國菜】=【中國菜不健康】

以及
【我在國外自己做飯】+【我在國外做的飯很健康清淡】=【外國菜都健康清淡】的結論的。

嗯似乎還有
【某些中國菜不健康】=【中國菜都不健康】
【某些外國菜不健康】=【那是社會底層才吃的垃圾食品,不能代表所有外國菜】=【外國菜還是健康的】

最後是迷迷的
【你沒出過國我出過】=【我見識比你多】
【我身邊很多牛人】=【我很牛】
【你身邊很多牛人】=【你在裝逼】
【你噴我】=【我比你有錢你憑啥噴我】
【你們都反對我】=【你們都是無腦黑】

好啦好啦知道你最厲害 (?????)

別噴我,匿了。

-----不會用分割線⊙﹏⊙
玩知乎以來第一次這麼多贊讓本透明很惶恐哈哈哈

看評論才知道那位公知以前也不招人待見

我是覺得,喜歡中餐還是西餐是每個人的權利,但是因為喜歡西餐所以貶低中餐,這種做法我是接受不了的。

尤其那位還一直在曬自己的優越感:我創過業,我出過國,我身邊很多大牛,我比你有錢balabala…(評論區里的,沒錯我無聊到翻完了那邊評論區)

然後我對中西餐的觀點是:真正優質的中餐西餐是沒有誰比誰更健康這一說的。中餐西餐產生在不同的環境,服務於不同的人群,都是經過長久的選擇和淘汰所決出的優勝者,都是最適合當地人民的飲食。

你說四川人飲食重油重辣?可是四川地處盆地,氣候潮濕,的確是需要紅油火鍋之類重口菜色來去除濕氣的,再說四川人也不是天天吃火鍋啊。

尤其,用川菜代表整個中餐的做法,是十分體現智商的。

「肴饌之有特色者,為京師,山東,四川,廣東,福建,江寧,蘇州,鎮江,揚州,淮安」----《清稗類抄.各省特色之肴饌》

中餐八大(另一說是十大)菜系,川菜只佔其中之一。用川菜代替中餐,正如用煎牛排代替西餐一樣可笑。

好像沒人噴我那我還是取匿了哈哈哈哈

-----------------------------------------------------------------------

沒想到這個答案居然破了千贊…

惶恐…

是不是有大V帶著觀光團來了…


我覺得出國不是應該變得狹隘啊,而是應該變得更包容和多元,不是應該黑盡異國料理說外國菜都不好吃,也不應該妄自菲薄說中餐不過耳耳。

去過越多地方,品嘗過越多美食,就更應該明白,美食本來就只有口味,而沒有絕對的高下優劣。同樣的食材,在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手裡,就能變化出千萬種做法和面貌。

知道得越多,就應該越謙卑。大千世界,一生都無法窮盡。好吃與否,怎敢隨意評價胡亂推測呢。大音希聲,重劍無鋒,有同此理。

借用一個遊歷過很多國家的吃貨同學所說:「每次面對陌生的盤中物,我都覺得新奇,就算它對我而言真的不好吃,甚至比不上一碗白麵條,我也會覺得很開心很好玩。追尋美食不只是為了好吃而已呀。這也更告訴我,一碗白麵條也並不簡單。所以回國後我同樣帶著數倍的感念。」


吃辣能力急劇下降。


愛上了三種以前在國內覺得難以理解的食物:

【牛油果】熟的正好的牛油果 切片蘸醬油簡直美味!和煙熏三文魚一起可以吃半碗飯!
做成醬配煎好的雞蛋或者烤得香蓬蓬的吐司簡直完美2333

【鷹嘴豆泥】配烤小餅乾吃不錯,配蔬菜西芹木薯胡蘿蔔吃也很棒

【藜麥】拌沙拉一絕 補充碳水GI又低又富含纖維素 完美


^_^在東京2年。回國幾乎找不到能吃的蛋糕。傳統的海綿蛋糕上面塗奶油的不算。
###. 改變人生的慕斯 ###
====同一款慕斯,同一個味蕾。時隔三年,竟然天壤之別。========
人生做的第一款慕斯,是君之的配方,酸奶芝士慕斯。由酸奶慕斯與芝士慕斯這兩種慕斯所結合起來的雙重口味慕斯。酸爽,清新。

這張圖拍於三年前。那時候不想一輩子做一個碌碌無為的程序猿。裸辭。說句題外話,我並不覺得做程序員不好,只是自己很難做一個優秀的程序猿。個人又愛自由,對一眼能忘到10年後樣子的生活難以繼續。
回正題,辭職後陰差陽錯開啟了烘焙之門。君之可以算是我的第一個老師。當時這款蛋糕做出來,朋友們讚不絕口。自己也是非常滿意。
酸奶的清爽,芝士的香醇,戚風蛋糕的綿軟,結合在一起,以為這就是天作之合啊有沒有!
#之後就開啟了私房烘焙的日子#
朋友吃過覺得好吃,便推薦給他的朋友。因為用料上乘,價格公道,慢慢的也做得不錯。得到不少認可和信任。配方也都是在網上或是書上查好,然後試做,改配方,再試做。
中秋節就自己研發冰皮月餅。訂單多忙不過來就一個人做月餅到深夜。

是不是還挺漂亮?
再發兩張之前的作品

這些就是那個時候我對甜品的理解。好不好吃幾乎和用料是否上乘畫上一個大寫的等號。
然後,在做了一年之後,我覺得思路很局限,止步不前了。認識到一件事,沒有核心競爭力就不會有前途。
於是我到日本留學了。
現在在東京制菓學校,西點專業。2年全日制,今年2年級。每天上課都要做都要吃,感受到個人的口味變化了一些。出國前我喜歡不甜的蛋糕。不齁嗓子的感覺特別舒服。然後現在慢慢的開始體會到更高的甜度帶來的美味。依然不是嗜甜如命的人(學校同學嗜甜如命的大有人在),但對甜度的接受度確實比以前高了。慢慢認識到,每一款甜品,都有最適合它的甜度。
但是除了對甜的接受度改變以外,更讓我震撼的事情就在剛剛發生了。
剛剛又做了一次酸奶芝士蛋糕,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原來的手法。(2年的鍛煉,手法比原來肯定成熟了很多)。讓我驚訝的事情發生了,我覺得這個蛋糕有些難吃。
第一,酸奶的味道體會不出來。酸奶和鮮奶油混合以後已經被中和了一大半。味道不突出。
第二,乳酪的口感特別的膩,口感重。可以說吃一口不想再吃第二口。
我很難再次體會出當年的清新酸爽的感覺。於是震撼的給朋友發了微信,告訴她我的改變。她淡淡的回復,證明你的學費沒有白花,你進步了。但是蛋糕不要扔掉,寄給她。她還是像當年一樣喜歡吃。(朋友也是來了日本,日本支持冷藏快遞)

這才意識到,自己口味的改變有多麼巨大。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感受到。前程序猿已經很努力在表達啦。
再次做這個蛋糕的原因,是學校里最近在上創意課。每個人都要拿出自己的創作。然後大家試吃每個人的創作,選出第1名的作品將在學校的展會上售賣。分享幾張大家的作品。

紅薯塔

焦糖香蕉慕斯,裝飾很美。

大家努力工作的樣子。

一天要嘗的比這些還要多,還要認認真真的品味,還要比較,然後投票。

我原本的創作是把人生第一次做的慕斯進行改良,在原本的酸味之上加上無花果果凍,用更加細膩柔軟的芝士蛋糕片代替戚風。然後裝飾美美的新鮮無花果。用改變人生的慕斯來創作,這故事簡直不要太動聽啊。結果今天試做了一下蒙了。必須要在下禮拜展示作品前改好配方了。如今的我已經不再是三年前的我了。一方面我很開心。這證明我進步了。另一方面我也有些許的惆悵。可能自己的技術並跟不上味蕾進步的速度。需要加把勁。
除了在學校里,在日本也經常去蛋糕店試吃。做甜點師,必須要先有品味嘛。
介紹專業甜點師喜歡的的店給大家。鏈接在下面。
專業甜品師帶你吃遍東京蛋糕店——業內人士的秘密花園(9/22更新·和泉光一·土屋公二旗艦店) - 姚立的文章 - 知乎專欄

回國以後要把味蕾的改變也帶回去。做更多人會喜歡的甜品。
希望能為國內甜品事業的進步做點點貢獻。20年後,烘焙行業若是能屬上我的名字,也不枉費我放棄還算高薪又光鮮(父母眼裡)的白領職業。

============2016.9.29更新==============================
姚老闆改造了君之的酸奶芝士配方。
改造後的鏈接在這裡。配方得到學校主廚老師的好評!你不試試嗎?
【配方篇】真的勇士敢於改造酸奶芝士慕斯——紀念君之君 - 江湖人稱姚老闆 - 知乎專欄

【QA】入學東京制果學校只需3步 - 江湖人稱姚老闆 - 知乎專欄


評論區已淪陷…………………太多評論就不一一回復了TvT總之所有覺得老乾媽辣的小夥伴們抱緊我!!!!!!要讓全世界知道!!!我們並不孤獨(???????)?!

≡≡≡≡≡≡≡≡≡≡20160715更新≡≡≡≡≡≡≡≡≡≡

對對對老乾媽不辣,各位說的全都對,不用每個人路過都告訴我一遍了好嗎(U ?? .? ?? U)

≡≡≡≡≡≡≡≡≡≡原答案≡≡≡≡≡≡≡≡≡≡
出國之前完全不能吃辣的,屬於吃火鍋的時候有人拿著辣鍋的漏勺在白湯鍋里涮一下我就能吃出辣味然後整個人就燒起來的那種…

現在出國第五年了,我已經可以用老乾媽塗麵包做晚餐了………


本來我不喜歡吃香菜和羊肉,但是來中國之後開始喜歡和羊肉湯了。我發現羊肉和香菜一起吃的話,真的太好吃了。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菜。

但是呢, 我去羊肉館的時候,不少的店放著抗日神劇是什麼原因呢..... 我好不好意思,盡量不說話,很快就把羊肉湯吃光就走..... 我去過好幾次,現在也沒有人發現我是日本人。

現在已經回國了,但是一直想的都是羊肉湯,最近來了中國玩,吃到羊肉真的好開心喔!


國內覺得不好吃的,出了國都覺得好吃!生活在腐國這些年,不但掌握了初級烹飪技能,而且也不那麼挑食了...因為好吃的真的太少了!
以前總愛出去吃,後來買房後後有了自己的大廚房感覺不用浪費了,於是慢慢學著自己做點吃的。

現在努力希望自己的烹飪點能夠慢慢增加~
附上幾張平時做的。

紅豆蛋黃酥

日常做的各種晚餐,平時比較忙,做的不是很多。

水平很初級..一般是信手拈來沒啥菜譜的人...


有。對中國菜再也不挑食了。


我的天,一天沒打開,你們都這麼熱鬧了,謝謝各位老闆抬愛。我是個電腦白痴手機黨,只會這麼添加後續報道,如有不便,敬請諒解。話說,評論里竟然還有默默秀恩愛虐我的,你們這是幾個意思,不就是吃個飯么,我支持你們互相改變對方的口味,直至世界盡頭相愛相殺。那些關心我身體狀況以及體重的,來,我們出來談一談。最近每年學校都會組織體檢,目前來看,一切正常,啥也不缺,可能有點缺心眼,不過也檢查不出來,我可以忍。體重嘛,高中畢業過秤毫不誇張,120,不多一斤,不少一兩。b,u,t,我大學開學不是就開始瘦了嘛,然後又瘦了嘛,然後又瘦了嘛,頭像是我今年年初拍的,今天早上拉完屎不吃不喝,體重是42.8。順便告訴你們,身高163。上張我家來喜的照片作為結束語,祝大家吃好喝好對象好,天天開心,日進斗金,白了個白。

我是來歪樓的,題主不要生氣。
沒出過國,地道湖南妹子,從大學開始,在廣州生活,到現在,九年了,口味么,嗯,的確變了。
大學之前我是誰,人稱無辣不歡無油不可重口味女王就是我。我爹是我們家的廚子,煙酒檳榔茶,缺一不可,所以他味覺失調。哦,不,是所有菜必須做很重口味才能覺得它們是有味道的。從出生起,我們家買得最多的就是調料,各種調料,以及辣椒。辣椒在我家必須以多種形態生存,干辣椒粉、剁辣椒、辣椒油、新鮮辣椒、蒜蓉辣醬…你能想到的辣椒形態在我家都能找到。所以我到廣州的第一年,因為幾乎所有菜都感受不到辣,瘦了十斤。
你以為光辣就行了么,哈,哈,哈,簡直是單純。重口味的組成部分還有重油鹽。一般情況下,我們家做好的菜下面三分之二是菜,上面三分之一是油。為什麼,你竟然問我為什麼,。少年郎,你沒聽過長沙有句俗語,油多不壞菜。去你妹的油多不壞菜,老娘靠著那些年的油吃成了個120的死胖子。我是個藝術生啊,你見過一頭熊趴在,不,罩在,不彈鋼琴的樣子么。我考完專業,專業老師第一句話就是,姑娘,趁著沒開學,趕緊減個肥,我怕你以後有心理疾病。
我爹做菜有個法寶,各種調料亂搭,加完生抽加老抽,加完老抽再加鹽,其實挺好吃的,就是咸啊,味道重到我一晚上能喝五瓶怡寶。
後來去廣州了,你們都知道,粵菜是吧,注重食材的原汁原味,清淡,鮮美,肉是肉味,魚是魚味。對於我這種吃慣了大湘菜油湯拌飯的少女,我不滿足啊,我感受不到啊,我想殺了食堂大師傅啊。
所以在廣州的第一年,我靠網購各種拌飯醬辣椒醬以及帶去的剁辣椒平安度過一年。
到了第二年,我已經開始慢慢減少這些輔助吃飯材料,發現,其實也能好好吃完一頓飯。再然後,我已經越來越能感受到粵菜的美,簡直是人間極品。一直到我畢業那年,因為徹底愛上清淡的東西,我在廣州考了學校找了工作。
然後,每年寒暑假回家對我爹簡直是非人的折磨。因為所有菜他必須準備兩份。一份我的,少油少鹽不加辣,能少加調料就少加調料。一份他們的,齁咸死辣還重油。然後,我爹已經找我談過話了,以後節假日能少回家就盡量不要回家了。然後,我家的狗一度因為撿他們掉在飯桌下的肉,從泰迪差點變成了小鹿,掉毛掉的。
嗯,我就是想表達一下,不管出不出國,只要你的居住環境變了,基本上口味是一定會起變化的,儘管你骨子裡還是會想著記憶里的那一口,但是很多時候你會發現,你想的只是情懷,口味可能真的就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
知乎第一篇長篇大論,因為晚上宵夜吃多了,碼字消食,謝謝觀賞,下期節目我們再會吧。


回來之後更愛中餐了。原諒我品味不好,什麼法國大餐什麼米其林,出來以後還得跟自己的小夥伴搶自己帶的榨菜吃


中國的肯德基。小時候在國內時覺得那只是圖方便(正好我學校旁邊各方位都有-_-)和同學吃吃喝喝的地方,喜歡但絕不會認為是什麼人間美味,比麥當勞好多了而已啊哈哈哈... 出國後每年回國必吃一次的就是肯德基。我對吃沒多大熱情(雖然吃得很多,但是相信我,我那是麻木不仁行屍走肉地吃,喜歡做飯也是一心想害別人長胖的那種做&<或者其實是因為不想吃外面的東西&>),所以回國即便中華美食再博大精深也沒什麼必須要吃到的東西,除了香辣雞腿堡、新奧爾良烤腿堡、香辣雞翅、新奧爾良烤翅以及某些中國才有的蓋飯和奇怪口味冰淇淋(好吧其實蓋飯和冰淇淋並不那麼好吃)... 真不懂美國都沒有雞腿堡只有雞胸堡(不對,好像根本沒漢堡),菜單20年不帶換的是搞什麼(掀桌)!誰說中國肯德基是西方快餐我跟誰急,肯德基絕對是我的中餐!(哎... 大半夜說起這個真是自虐...)

-------
那些說麥當勞更好吃的... 這是信仰問題,只能通過決鬥來解決了。

-------
-------
你們!真的假的喜歡麥當勞啊?!都是琴騙吧!!哼!!!
--------
還有其他的飲食習慣改變,比如花椰菜和普通白蘑菇以前絕不會生吃,現在都覺得可以接受了。自己在家吃的時候也是很快焯一下就吃了,不會煮得很熟。


瀉藥,有圖,很糙,就是一個普通留學狗的日常。
其實感覺還好,我神奇的母上給我帶了八角花椒桂皮孜然黃芪干辣椒火鍋底料香菇木耳十三香,所以還是依賴於使用傳統作料來做飯。


畢竟加拿大是一個有些反味覺的國度,這裡的燒烤醬有芒果的有菠蘿的有姜味的,但是!居然!就是沒有我心目中的絕對王道黑胡椒燒烤醬!

(ヾ???? )

這讓我萬般沮喪甚至開始懷疑人生,我只好放棄入鄉隨俗的大業——雖然一樣被甜得發齁的加拿大本土沙縣小吃Tim Hortons各類甜點和芝士香到膩的wrap圈粉。
個人還是覺得由於就地取材原因和對黃油芝士的熱愛,不可避免會有改變,但終歸還是一坨思鄉胃,兩行鐵窗淚。

海外華人留學生聯誼必備難忘今宵保留節目之包餃子,豬肉白菜,最樸素的味道。畫面中正在向我們走來的是南方男生們親手打造的水餃方陣,他們鬥志昂揚,他們豪情萬丈,他們在下鍋之後,就炸開了膛。

蛋包飯的俏麗臉龐,看看那鬼斧神工的刀光劍影,是我青春流年裡最明媚的刻痕。

小炒辣子肉,這邊的青椒是墨西哥甜椒,炒出來總容易跑調,我會先焯一下青椒,半熟更容易入味。孜然一碾碎,能感覺到靈魂的香氣衝上天際。

醪糟小圓子,以前總覺得黑芝麻是邪教,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能吃到湯圓,啊,有情天地,我滿心歡喜。

皮蛋瘦肉粥,煲了好多個小時,非常純正,黃油(果然還是改變了嗎...)一熱融進去一攪,啊——想連勺子一起吞下去。

黃燜雞!非常得色!感動於自己的一雙手!雖然也沒有那麼純正了,放了蜂蜜和芝士...。但骨架上還是為思鄉而生的!

紅燒肉,學會了炒糖色,老抽生抽一調,盤子都能舔乾淨。

///

真正讓我感到傳統飲食習慣永遠屹立不屈的,還是在宿舍吃的外賣毛血旺(吃得太過兇殘來不及拍照就說再見)和謝潑德某街吃的廣式雲吞面。蝦球,魚丸,細面,豬油,那一刻,我聽見了哈利路亞。我在國內都沒吃過這麼好的雲吞面,感謝先來加村開拓天地的港人同胞們!!!!!


作為一個西安長大的孩子,從小不喜歡吃麵條。每一頓基本上都是米飯。可是好奇怪離家之後就特別愛吃面,刀削麵,扯麵,菠菜面,油潑面。更是練就了一身做面的本領。


1.曾經在國內覺得炸薯條肥腸肥腸好吃,但是出國後每頓飯的配餐都有炸薯條,連續吃了一個月之後整個人膨脹油膩起痘,變得很不健康…導致再也不想吃了………


2.在國內因為家裡有各種好吃蔬菜和肉類,所以很少吃自己不喜歡的菜,但出國之後超市裡最多的就是西蘭花最好烹飪的也是西蘭花,沒想到自己有一天能吃這麼多西蘭花,並深深愛上了這種健康蔬菜……

3.遍地都是汽水,喝酒了之後感覺牙都變黃!現在開始每天和熱白開…

4.以前家裡只有黃豆醬,沒想到出國後自己有一天能那麼愛老乾媽這種東西,每頓飯都要有,有的時候連菜都不炒只蒸米飯拌老乾媽…天哪,簡直超越了所有美味…

5.由於美國人很能吃甜,連美國的中餐館的菜都很甜…於是感覺自己比以前更能吃甜了…

6.最重要的一點是出國之前真的是個懶人,吃快餐,熬夜,爸媽把做好的菜送到嘴邊才吃,自己一個人就不吃或者吃垃圾食品什麼的,而現在真的每天會自己做飯,努力讓自己活得更健康,不被薯條和汽水透支身體,飢餓令人成長。

可能你會覺得上圖的東西很好吃…
但是相信我
中餐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
珍惜每一頓家常菜。


----在@赤色內奸FDR更新之後的更新----

@赤色內奸FDR說:

就像逃北在外,看多了美國文化,也許還是會覺得家裡北朝鮮的那位偉人最光輝。
就像面對慈禧太后大戰八國聯軍的討論,我承認八國聯軍高大威猛,但打心裡還是更喜歡怒宣全世界的慈禧太后。(啊這句發自真心,不算諷刺)

看了你的更新,突然覺得真沒必要和你繼續說了。我談個中國菜,你要上升到脫北八國聯軍。(黑人問號臉?)
你還提過印巴菜,那我要不要說你是因為喜歡他們的QJ文化?

不過話說回來,真出身在朝鮮或者大清國的話,就你這奴性和跪舔的模樣,你猜猜誰更容易成被洗腦的人?

另,看你說話萌萌噠,生活中那麼多可以爽的事,為什麼非要靠黑一個國家(還是自己的出生國)才能爽?一個人是否優秀和他的國籍無關,一個菜品是否美味也和它來自哪個國家無關。

西方人美國人我見得多了,大多數就算對中國有意見,對中國人還是挺友好,對中餐也有極高的評價。就算是極端反華的人,你猜他們罵中國人的時候有沒有想把你算在裡面?

極端不自信的人(我都盡量避免提心理有問題),往往喜歡靠給一個群體扣帽子和一鍋端地抨擊,來隱藏自己不夠強大的內心和思想的匱乏。

你這種逢中必反的態度和行為,和那些看到日貨和美貨就砸的中國人有什麼區別呢?

也許你想黑的,就是你內心裡不願意直視的真正自我。

------------------------原文-----------------------

在看到 @赤色內奸FDR的以下回答之後,想說一些我的看法。(下面引用內容是@赤色內奸FDR的大作,我針對性的分析在後面。)

出了國才知道,所謂中餐好吃不過是幻覺。對於普通人的普通廚房,中餐無論是食材還是調料還是器材,無論是質量還是種類,都不如西餐,沒法比。在美國,出門兩步路就可以吃到來自全世界各地的菜肴,日,越,泰,印度,巴基斯坦,地中海,義大利,俄國,Mexican,當然也有中餐,而且價格和本地價格都是同樣檔次——而且這個城市(其實都不是城市)放到走國不過是一個小小小鎮的規模。中餐實在是裡面最差的,油膩,或是辣,不能忍。
關於食材,作為(走國眼中的)鄉下,這裡自己產各種蔬菜和肉類,供應全美國,每周還有趕集一樣的活動,放到中國,自己呆的城市產的食物敢吃?那些農民自己都不敢吃……超市裡面各種肉類基本都是"born raised slaughtered in USA"。光光這食品質量,能比?沒法比!

作者:赤色內奸FDR
鏈接:出國之後,你的飲食口味有改變嗎? - 知乎用戶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我不是唯中餐至尊的人。甚至在和父母交流時,都常常要給他們普及外國菜的知識,讓他們知道中餐不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下咽的食物,而西餐也不只是漢堡薯條可樂等等快餐店賣的垃圾食品。真正有品質的西餐,是不輸於甚至很多地方是優於中餐的。

本人坐標墨爾本。和@赤色內奸FDR一樣,我出門不遠一樣可以吃到日,越,泰,印度,巴基斯坦,地中海,義大利,俄國,墨西哥等等來自全球各地的美食。當然,我也喜歡讓各國朋友帶我去吃他們國家的美食。

在整個過程中,我嘗過街邊攤販小吃,也去過較高級的餐廳。體驗之後,如果要一句話回答題主的問題,那就是——出國以後,我更容易接受來自不同國家的美食,但對中餐又更深愛了一些。

這不是說中餐有多麼好,外國菜多麼糟。只是想表達,在嘗遍各國美食之後,身在異國,對故鄉那從小就開始吃的熟悉的味道,是會有依戀和歸屬感的。

就像出差在外,睡多了星級酒店的套房,也許還是會覺得家裡自己卧室的那張小床最舒服。
就像面對變形金剛大戰孫悟空的討論,我承認擎天柱高大威猛,但打心裡還是更喜歡乘駕七彩祥雲的齊天大聖。

這無關是非對錯,更不必上綱上線分析個孰優孰劣。人畢竟是有感情的動物,一方水養一方人,面對從小就開始吃的中餐,自然都會有親切感。

該問題底下400多個答案,我粗略掃了一下,大部分高票答案的圖片都是各個答主自製的中系菜品。答主們應該都是吃過西餐的人,相信也具備基本的判斷能力,如果中餐真如此不濟,大家不一起嗤之以鼻還會發圖來收贊?

拋開情懷,中餐的硬體也是頂尖的。

@赤色內奸FDR宣稱:

出了國才知道,所謂中餐好吃不過是幻覺。對於普通人的普通廚房,中餐無論是食材還是調料還是器材,無論是質量還是種類,都不如西餐,沒法比。

我不知道『普通人的普通廚房』這個限定是什麼意思,我只知道『普通中國人的普通廚房』,食材調料都是一柜子的。

引用維基百科『中國菜』詞條(鏈接: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BD%E8%8F%9C)底下的介紹:

選料

中國菜的食材非常豐富,所有能吃的東西,都可以做為中國菜的食材,但食材的選擇關係到菜品的質量。

中國菜中常選擇名貴的食材,如燕窩、魚翅、熊掌、鹿尾、虎骨、猴腦等。但是部分食材取自保護動物,所以某些名菜無法烹制,但也有廚師使用替代品進行烹飪。

食材選取

  • 時令:食材根據動植物的成熟時間不同,品質也不同。比如淮揚菜有「刀魚不過清明,鱘魚不過端午」的說法。
  • 區域:不同區域生長的食材品質亦不同。比如蟹,以陽澄湖和盤錦產為佳。
  • 品種:做一些菜肴,需要不同品種的食材。比如,北京烤鴨是用北京特有的填鴨做成;白斬雞則用三黃雞做成。
  • 部位:食材不同的部位被製作成不同的菜。比如家常菜「肉段」應用裡脊製作。
  • 因材制宜:大部分菜肴對食材很講究。例如生蚝和醉蝦要求新鮮的蚝和蝦。而一些菜肴,例如炒飯和回鍋肉,則最好用隔夜的米飯和豬肉。
  • 時代變化:例如北京烤鴨,以前是越肥越好,現代則傾向用瘦肉鴨。不再利用受保護動物和珍貴植物做食材。引進其他食材,例如蠍,蝗蟲,法國蝸牛等。

食材六品色 有些食材是為了裝飾用的。比如在魚翅羹里加一點藏紅花。在中國菜中,任何點綴的東西都可以食用。香 增加香味的食材。胡椒,茴香一些香辛料主要是調味去除食材的腥味。也有一些高級菜肴如叫化雞用荷葉包裹,聞起來有一股清香。鮮花餅加入鮮花,吃起來有臨花圃之中。味 食材的選擇也可以增強食物的味道。比如蝦餃中加入的蝦腦。使餃子更加鮮美。意 食材的名稱、形狀可代表菜肴意境。古時候,舉子們在趕考的時候要吃條紅色鯉魚,意為「鯉魚跳龍門」。形 即使是冷盤,對食材的要求也是相當講究的。養 一些食材本身就有豐富的營養價值,甚至還有藥用性。像紅棗豬手湯富含動物膠,對孕婦非常有幫助。食材對菜系的影響

  • 魯菜:發端於春秋戰國時的齊國和魯國,形成於秦漢。宋代後,魯菜就成為「北食」的代表。分為膠東菜,濟南菜以及孔府菜等三大流派。魯菜講究調味純正,口味偏於咸鮮,具有鮮、嫩、香、脆的特色。十分講究清湯和奶湯的調製,清湯色清而鮮,奶湯色白而醇。
  • 川菜:四川離海較遠,因此以河鮮,菌類,乾貨,山珍為特色。主要以「辣」為特色,對西南、華南各地區有很大影響。
  • 粵菜:廣東位於亞熱帶地區,瀕臨南海,雨量充沛,物產富饒。海鮮以「生猛、鮮」為主,對原料的新鮮程度要求很嚴。
  • 淮揚菜:處於江淮水鄉,水產豐富,菜肴製作精細,對長江下游區域有很大影響。

刀工

中國菜的原料大多加工成小塊尺寸,不像西餐在食用時進行切割。中國菜對刀工非常講究,工具主要是菜刀和砧板,可將原料切成片、絲、條、塊、丁、粒、米茸等形狀,並要求其大小、厚薄、粗細均勻。有些原料經廚師的刀工後可拼成栩栩如生的美麗圖案。

種類

刀工技巧

  • 刻刀法
  • 鋸刀法
  • 滾刀法
  • 反刀法
  • 推刀法
  • 切刀法

原料成形

  • 馬牙段:把蔥從中間沖開,切2厘米長的段。
  • 骰子丁:呈四方形,面積有1厘米立方。
  • 象眼塊:兩頭尖、中間寬,一般是4厘米長、寬1.5厘米、厚1.5厘米。其大小根據主料、盛器的大小而定。
  • 菱形塊:和象眼塊相仿,但沒象眼塊那麼規則。
  • 骨牌塊:呈長方形。一般為5厘米長、2.5厘米寬、7毫米厚。大小可根據情況而定。
  • 滾刀塊:採用原料滾動、斜立刀的方法,將原料切成基本相同的塊,如燒茄子等。
  • 綠豆丁:一種類似綠豆子的小方丁,約5-7毫米立方。
  • 劈柴塊:不規則的原料經過加工,形狀基本一致,一般長5厘米,寬、厚各1厘米。
  • 雪花片:一般1.5毫米厚,長、寬各1.5厘米。
  • 柳葉片:大部分用筍尖、茭白尖製作,一般長5厘米、厚1.5毫米,一頭尖,一頭寬。
  • 松里:熟原料的面不動,裡邊的大塊肉撕成小片後放平。如鍋燒鴨、清蒸整面鴨等。
  • 卧刀片:又稱坡刀片。操作方法是左手按原料,右手執刀,刀背向外,刀背略高於刀刃,使刀身呈坡斜狀,成品呈斜片狀,如腰片、海參、肚片等。

烹調方法與火候

中國菜烹調方法非常多,有涼拌、炒、爆、溜、煸、蒸、熬、煮、燉、煨、燴、氽、涮、燒、焯、鹵、醬、煎、炸、燜、烤、焗、熏等幾十種,每一種又可分為好幾類。中國菜在製作過程中還十分講究火候,以蒸排骨為例,蒸的時間長了,肉就老了,時間短了,則沒熟透。

調味
主條目:香草和調味料列表

中國菜的調味料也非常多,是影響菜肴的主要原因之一。常用的調味料有以下幾類:

  1. 調色:醬油、紅曲米。
  2. 調香:麻油、麻醬、黃醬、蔥、蒜、八角/茴香、桂皮、丁香、肉豆蔻、白豆蔻、草果、香菜、香菇、桂花、薄荷、三奈、香葉、砂仁、甘草、木香、良姜、厚朴。
  3. 調味:食鹽、醬油、醋、白糖、紅糖、蜂蜜、蚝油、豆豉、蝦皮、辣椒、生薑、胡椒、花椒。
  4. 調型:生粉、菱粉、冰糖。
  5. 滋補:枸杞、桂圓、党參、西洋參、黃芪、當歸、天麻、冬蟲夏草、川芎、茯苓、薏米、三七、蓮子。
  6. 其他添加劑:高湯。

當然,說中餐不如西餐這很正常,人各有喜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赤色內奸FDR在其答案底下的評論就有點『為黑中國而黑和中國有關的一切』之嫌了。

首先我想說,你沒吃到好吃的中餐只能說明你所在的地方真的太『鄉』,中餐館垃圾,並不能說明中餐就垃圾。就如同你在中國八線城市吃了一碗所謂『加州牛肉麵』難吃吐了,就能說明加州無美食?

其次你口口聲聲聲明不是中國人並且要黑中國人,我就想問問你精神所在國的人民認為你是哪國人呢,認為你是他們國家的人還是中國人?另外,你怎麼看待你的父母、或是你的其他還尚自以為是中國人的朋友?你要不要用他們的語言黑他們?

@赤色內奸FDR如果入籍了的話,你這些言論我真沒啥意見。不過敢情你雙親你中國朋友也一起入籍了吧?否則你動不動就把十四億放一起來黑,如果一方面又蔑視中國全民一方面又和中國人有親切往來,那實在是有點對不起貴國人高傲又出淤泥而不染的氣質。

如果你沒入籍的話,不知賢達如你,怎麼沒法讓自己的精神國籍和實際國籍保持一致。我很好奇,當你大美利堅有種族主義的同胞們看到你時,到底是會接受你成為他們的一員一起蔑視中國人,還是會甩你一串F打頭的話。

感覺長一張亞洲人的臉,還要費勁心思擺脫這個身份去黑同個民族的人,著實挺累的吧,心疼你。

說實話,我也挺討厭部分中國人和中國留學生的,不過最噁心(同情)的,還是你這種出了個國彷彿就找到前所未有的存在感和優越感的人,自己前半生所受過的所有委屈,彷彿通過加諸到一國人民就可以被洗刷和遺忘了。

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政黨,不同的歷史淵源和不同的文化沉澱,但國民是無辜的。

用腳選擇你願意去的國家,用能力選擇你的國籍都行。但以黑一個國家,以及這個國家的全民為樂,這種行為真的非常low。

就像一個人賭咒發誓要離開自己那破爛的小村莊,要當上等人。結果到了大城市,車水馬龍,並沒有一個人在意他。 他只好又回到小村莊里,天天罵這個罵那個,「知道嗎,城裡管長凳叫條凳,你們這群愚昧的鄉巴佬。。」 可惜村民們也很忙,他只能不斷提高音量,「鄉巴佬你們知道城裡人早餐吃什麼嗎.……」這種人混不進白人的圈子,又瞧不起身邊的支那佬,活著扭曲得像條蛆蟲

相關文章:
關於悉尼大學華人Tutor(微博:Pekojima)的言論 - 雷奧的文章 - 知乎專欄


愛上了泰國越南印度菜,亞洲菜系都好愛

泰國
紅咖喱配所有肉,菠蘿炒飯,干炒牛河粉pad see ew全部都是大大大寫的贊。真心覺得泰國把香料用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越南米粉!要加入口即化的軟滑tendon,要泡那個葉子還有加檸檬汁!!
印度菜
主要選帶korma 和tikka masala這兩個後綴的,絕對符合中國人口味。再強烈推薦下印度的mango lassi,也就是芒果酸奶飲品,見一次喝一次

早餐的選擇
培根,必須的,才不管它致癌不致癌,多麼不健康,早餐兩條培根是人生的開端!!想減肥的可以用紙巾把油吸一吸再吃
raisin toast配lactose free的牛奶,raisin麵包一定要用麵包機烤一下,塗上黃油配lactose free的牛奶。跟中國的添加劑牛奶相比美國的普通牛奶像化工廠的塑料,完全沒有奶味,一定要喝lactose free版本的,為了照顧乳糖不耐的消費者,lactose free用了一種不同的糖替代牛奶本身的乳糖,所以好好好好喝,雖然比普通牛奶貴很多但也忍了。

零食方面
加州這裡墨西哥菜很多,喜歡Tortilla chip蘸 salsa(番茄做的)還有guacamole(就是牛油果醬)
美國的芝士是鹹的鹹的鹹的,要說一百遍。完全摧毀了我對芝士的認知。習慣了後覺得string cheese不再像啃塑料棒。。。。


推薦閱讀:

如何循序漸進地開始素食?
晚上肚子餓應不應該吃東西?
《穀物大腦》和《救命飲食》兩本書分別給出了不同的飲食觀念:提倡蛋奶肉和禁止蛋奶肉,我到底該相信哪本書?
肥腸有哪些家常做法?
控制飲食堅持運動的減肥中,為什麼每天吃的少卻拉得多?

TAG:美食 | 食物 | 飲食 | | 飲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