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為何叫抑鬱症?換個名字能否減少對此症患者的誤解和偏見?
12-22
Depression在英文里有多個詞意,涵蓋physiology、economic等方面,為何翻譯為中文時只取了精神方面的「抑鬱」?
今早看到一篇文章介紹抑鬱症是「管理情緒的機能壞掉了,是大腦中無法分泌出有活力的因子」。感到很多人對此病的誤解都來自於「抑鬱症」這個名字。既然阿爾茨海默病能更名,那麼給抑鬱症換個名字,是否有助於減少抑鬱症患者的社會壓力呢?
場景1 「我跟你說啊,聽說小李得了抑鬱症呢!」 「啊?看他平時聽開朗的啊,怎麼會得這病。」 「誰說不是呢,哎,以後多陪陪他,開導開導。」 「恩,你看崔永元不就好了嘛,多開導開導。」
場景2 「我跟你說啊,聽說小李得病了!」 「啊?什麼病啊?」 「 叫什麼。。。大腦情緒管理功能缺陷綜合症。。。」 「啊?沒聽過這個病啊,不過聽起來蠻嚇人的,大腦的問題。。。」 「你說會不會是精神病啊?」 「聽著像,以後離他遠點,精神病人殺人都不犯法,還是小心點好」
補充一小點,抑鬱症的英文depression,通俗譯成中文就是萎靡不正,沮喪,失去活力,而不是不高興,根據一般病理心理學的界定,抑鬱症通俗的表象就是一種長期的,反常的萎靡不正,沮喪,沒有活力的狀態影響到了平時的正常生活,社交,學習,玩耍等。需要注意的是長期,反常,不能正常生活,這個詞就很好的描述了這種狀態:長期的心境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認知功能損壞,伴有無器質損壞的軀體癥狀,就像有個大石頭壓著你喘不過氣來,就像有個東西堵著你的高興神經中樞一直讓你沮喪沒精神去干平時的事,就像你想做什麼的時候有人在不停的阻撓你,抑制你,這時你發現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的沮喪……抑鬱。
在中國大語境下的抑鬱幾乎被視為矯情、殺人、逃法的隱意,要改變這種偏見不是一兩年能做到的,黑人逃離種族歧視也用了上百年,種族歧視已然成為政治敏感了,還是存在著許多內隱偏見,最近爆發的警察擊殺無武器黑人少年即是對黑人的一種態度上的懷疑與恐懼導致了手槍扳機由緊張而觸發,這種歧視在這個大文化環境下很少能得到消除。
這一段是公務員考試教材的一道真題,,,論抑鬱症為什麼會被誤解。。。
推薦閱讀:
※反流性食道炎為何會有食道異物感,吃什麼食物利於康復?
※心血管造影會對身體有傷害嗎?
※白頭髮是怎樣形成的,怎樣減少白頭髮?
※跑步除了容易引起膝蓋疼,還有哪些常見的損傷?
※為什麼天氣變化「之前」,風濕性關節炎會痛?原理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