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文學成就最高的應該是哪一種文體?

詩歌在中國古代文學中所佔的地位不容置疑,但感覺詩繼唐後,詞繼宋後就衰落了。
而在提到中國古典文學的集大成作,又往往想到《紅樓夢》。中國古典文學,究竟應是哪種文體發展的最好,藝術成就最高?
在古時候文人的心目中,最主流地位最高的又是哪種文體?
對現代中國文化影響最大的,又應該是哪種文體呢?


謝邀。

所謂「詩繼唐後詞繼宋後就衰落」的論斷顯然片面,這是憑著習稱「唐詩」、「宋詞」的刻板印象而妄下判斷的結果。《紅樓夢》集大成也不是個好的說法,文學成就高與集大成不是一回事。

論成就,「文無第一」,很難講中國古代是詩的成就高還是文的成就高(但一定不是小說。小說其體古時不受重視,發展緩慢,佳作甚少。具體可參見中國文學有詩為正宗、輕賤小說的傳統嗎?如果有,是怎麼形成和改變的?)。詩有古近,文有駢散;詩自三百始,文有《尚書》乃至百家;詩有杜甫,文有韓愈;詩有李白,文有張岱,種種不必枚舉。但如論地位和對現代中國文化的影響,我想應是詩無疑。

今人視「詩詞」為整體,混為一談,論古典文學時甚不可取。詞被稱作「詩餘」,一方面指其源流,一方面也能說明地位——詩之餘事,小道而已。就連蘇軾都稱填詞是「小技」(《醉翁琴趣外編·序》),更有人在當上宰相以後把自己少年時寫的詞託人焚毀以免影響前途(見《北夢瑣言》卷六),宋時文人編選自己的集子也多不選詞(但地位與成就不能等同而論。且除兩宋外,還有清詞之興)。這樣的待遇與詩是天淵之別。詩從最早的集子開始就有極高的評價,《論語》云: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泰伯》)
不學詩,無以言。(《季氏》)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草木鳥獸之名。(《陽貨》)

儒家專之以後,詩更成為最佳的教育工具,即「溫柔敦厚」的「詩教」,這樣的教化幾乎橫跨了整個君主專制的歷史,如唐之以詩取士自不待言。普通讀者有宋詩不興的錯覺,是接觸較少、教育缺失。單論數量,北大在上個世紀末所編之《全宋詩》就收詩二十七萬餘首,是《全唐詩》的五倍有餘。更重要的是宋詩在唐詩之高峰外另闢蹊徑,形成了獨特的審美風格。正如繆鉞所說:

唐詩以韻勝,故渾雅,而貴蘊藉空靈;宋詩以意勝,故精能,而貴深折透闢。唐詩之美在情辭,故豐腴;宋詩之美在氣骨,故瘦勁。(《詩詞散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6頁)

唐宋詩各樹一幟又相互補充,是我國詩歌的兩大範式(詳見錢鐘書《談藝錄·詩分唐宋》),言其衰是無稽之談。明清時人於宗唐宗宋多有爭論,但很少有人完全否決宋詩的地位。清詩雖不似宋詩有如此建樹,但也有自成一格的遺民詩人,如吳偉業之梅村體,還有其他優秀詩人如黃景仁、王士禛等。

詩之興盛貫穿我國古典文學前後,但文之一體的發展並不如此順暢。詩天然就是純文學,雖然上古時代也曾被挪作他用,但很快就有了自己的脈絡,有言志緣情之別。文卻常被冠以「載道」之名,時時混淆實用之文與文學之文的界限。用於取士的詩仍是詩,但科舉的八股文是否能歸於文學尚可商榷。就個人喜好而言,我愛張岱勝過唐宋八大家太多。據此亦可觀文本身的成就與地位和理論性覺悟不能等同

新文化運動以後,古時之文對我們的影響逐步減小,甚至趨於消弭。白話文的勃興借鑒了西方語言的語法構架,所以有了歐化中文一說;遑論49年以後宏大話語系統的影響。縱觀身邊的書籍、雜誌、報刊等,有多少還有純正文言的影子?詩則得益於基礎教育,始終還活在我們的血脈裡。今人多不能寫,但引用幾句還是可以的。不難發現,詩較於文,對今人審美的培養與日常寫作的影響要大得多。諸多影響之中,最重要的是詩直接對於新文學的影響。古詩正是新詩發展中正在不斷開採的寶藏。現代詩人如卞之琳,新詩創作提倡「化古」;當代詩人如張棗,成就極高,更善於從古典詩歌中汲取養分,名作如〈何人斯〉就是如此。

要之,個人認為成就之高不分詩文,但論及地位、影響,大約要將詩擺作第一。


簡答一下。

私以為,按照文體劃分:詩、詞齊肩,不分高下。進一步,加入代際限制:唐詩、宋詞不分高下(注意是「不分高下」,而不是「難分高下」)。


首先,把對唐詩、宋詞的整體印象,置於一個通識和共性的角度進行分析:

在回答區看到很多人把唐詩放在一個非常非常高的位置上。不予置評,這是一個普遍現象。

所謂「美學傾向」「美學品味」,是不能勉強的東西,它必然跟隨你自己真實的時代經驗和生命經驗去進行闡述

大致上,唐詩追求「至廣大」(比如杜甫,「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孟浩然,「氣吞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宋詞追求「近精微」(比如秦觀,「淡煙流水畫屏幽」;晏殊,「爐香靜逐遊絲轉」),個人認為這兩個部分並沒有高下之分,失去任何一個,對你的古典文學修養而言,都是不完整的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一種美,陽剛的美;「霧失樓台,月迷津渡」也是一種美,陰柔的美。任何一個人,只能說我喜歡陽剛之美多過陰柔之美,絕不能說陽剛之美就是高於陰柔之美。

唐詩的經驗是比較外放式的,像春天夏天的花,有一種騷動性的美(比如李白,「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虐。主人為何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宋詞的經驗是比較內省式的,像秋天冬天的花,有一種缺憾性的美(比如李煜,嚴格來講屬於五代詞,「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但無論怎樣,我認為,能夠在春天裡感受到花的綻放並因此而喜悅的人,必然會在秋天裡看到花的凋零,如果感覺不到這份哀傷,他的生命經驗里很可能會缺失「寬容」「悲憫」一類的東西

這兩種美學經驗的背後,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生命指向:「物競天擇」和「靜觀萬物」。前者更多出走和流浪,比如張若虛,「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是非常自負卻又無比孤獨的宇宙意識。後者更多耽溺與頹廢,比如馮延巳,「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晏殊,「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這個「頹廢」不是當代通俗語境中那種完全負面性的詞語,在西方文化中,「頹廢」有特殊的美學意義,是指經歷過一個巨大的繁華之後,人們開始轉向對於繁華幻滅的內在感受,開始思考並反省繁華的意義何在,繼而生出一種對於生命本質上的幻滅感


這背後必然和唐宋兩代全然不同的開國經驗有關,我對歷史知識不太了解,簡單摘選一下,有錯請指正:

唐朝開國,皇族的母系中有很多鮮卑族,相當於是漢族軍人世家的李淵和鮮卑族的皇族之間聯姻,構成了唐朝歷史。所以整個唐詩中的燦爛、華美,以及殘酷,和游牧民族的背景是分不開的。

宋朝開國,儘管宋太祖和宋太宗是軍武出身,但他們對於南唐、後蜀的文化相當尊敬和欣賞,包括文人政治,所以宋朝的皇室教育非常成功。

唐朝皇帝就是政客的感覺,宋朝皇帝則更多文人的氣質。很多人會從政治的角度進行考量,覺得宋朝皇帝不鐵腕、不霸氣,所以宋朝積貧積弱,逢打必輸,遭人恥笑。但我覺得換一個文化的角度去考量,歷史上恐怕沒有哪個朝代的皇帝會如宋朝皇帝一般優雅從容,講道理、談文化。


最後,說一下對現代中國文化的影響:

唐詩的部分暫時不贅述,主要是補充一下宋詞的部分。(從通俗文化的角度)

宋詞之於宋代,完全就是流行歌曲之於當代的感覺。因為詞牌的限制,宋詞並不講究對仗,所以它的每一個句子都具有高度的獨立性,並不一定會在整首詞里發生它們之間必然的互動性。比如柳永,「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在前面講了半天,我們不知道他在講什麼,最後說他「疏狂圖一醉」「強樂還無味」,原來是愛上了一個人,由此「為伊消得人憔悴」。我覺得這和林夕的歌詞很像,明明在講「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突然跳出一句「紅是硃砂痣烙印心口,紅是蚊子血般平庸」,實在不知道跟「蚊子血」有幾毛錢關係。

另一方面,宋詞為當代八點檔的言情連續劇提供了很多經典句子,比如瓊瑤,《情深深雨蒙蒙》里的「車如流水馬如龍」,就來自李煜,「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首先同意@吳文達,以下也是個人看法:

  • 發展得最好的當屬由唐而始的近體詩;
  • 最具藝術美感則是宋詞;
  • 而對現代文化影響最深遠的應是自宋以來白話文小說。

藝術成就高低和古代文人的觀點我說不好,等高人來答。


是詩無疑。

首先,中國古代「文學」的興盛是從魏晉開始的。詩、騷(漢賦包括在騷以內)之外,此前的著作只有「史」、「子」(「經」不是文體概念,僅表地位尊貴而已,五經亦屬子史)兩類,重紀事說理,與我們今天所說以「抒情」為本質的「文學」相差較遠。大規模作者群的出現始於魏晉,而他們的作品,最重要的又無疑是詩(同時還有賦和駢文)。六朝時期,出現了最早的文學總結類作品如《文選》、《文心雕龍》、《詩品》,與此前的《詩經》、《楚辭》相比,撰者對文體、作者的分辨已經相當深入細緻,並非簡單的作品彙總。此期亦出現了相當多的贈答詩、宴飲詩,成為日後中國詩歌最重要的兩種寫作形式(如果沒有唱和、宴飲,現在留存下來的詩作數量應該減半)。故而,在中國文學最初興盛之時(魏晉以前的中國,應該算長久的醞釀期),「詩」就是最重要的文體。

其次,隋唐、宋(金)元、明清,詩從來都是最重要的文體。後人有「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之說,那只是為了特別說明後世出現了什麼新興的文體,以狀「一代文學之盛」,實際上這些新興的文體(唐宋傳奇、筆記;唐五代兩宋詞;元明曲;明清戲曲、小說等),其地位從來沒有超過詩。士大夫的個人抒懷,互相唱和,應酬筆墨,第一選擇是詩。兩宋詞體特盛,清朝詞體復盛,然而始終不能擺脫」小技「的觀感,不能突破」詩庄詞媚「的定論。作者在刻印個人著作時,一般是詩先詞後。專門寫詞的作者,在主流文壇的地位非常有限。詞沒能突破詩的地位,遑論傳奇、筆記、雜曲、戲劇、小說等。

複次,詩不僅最重要,成就也最高。古代唯一能和詩相提並論的文體,是「文」。六朝及隋唐,駢文為主,韓柳初倡古文,未能動搖駢文在唐朝的地位;及兩宋歐、王、三蘇、曾起,散文才蔚為大宗,然而駢文始終不滅。就重要性而言,詩、文不相上下。然而詩更接近文學的「抒情」本質,其寫作相對凝練、簡易,寫作「效率」高出「文」數倍,在駢文盛行的時代(六朝及隋唐),詩的成就高於文,在散文盛行的時代(宋以後),詩的成就仍然高於文。以作者論,三曹、嵇康、陶淵明、謝靈運、王維、李白、杜甫、杜牧、李商隱、蘇軾、黃庭堅,這些人的」詩「人身份顯然高於」文「人身份(他們的文其實也寫得很好);與他們同時的,駢文作者我們似乎不太舉得出足夠響亮的名字,散文作者如唐宋八大家乃至明代唐宋派、清朝桐城派等,其」文學性「至少在觀感上弱得多。

又次,中國古代詩歌中,成就最高的,未必是唐詩,更未必是宋詩。前面的朋友在說詩成就最高時,往往舉」唐詩「,也有舉」宋詩「與之頡頏的。前者是後世公論,後者可能是來自錢鍾書」唐詩以丰神情韻見長,宋詩以筋骨思理見勝「(《談藝錄》)的啟發。這裡再作一點補充。先不談各個時代詩歌成就的高下,僅就傳播角度而言,相對於此前的魏晉南北朝詩和此後的明清詩,唐、宋詩都有非常明顯的優勢,簡單地說,以啟蒙讀物為例,如《千家詩》、《唐詩三百首》,幾乎壟斷了主流詩歌傳播渠道,而這些讀本所載詩人詩作,以唐宋為斷限。傳播帶來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如果拋開這種傳播優勢,我們對漢魏以來的詩作重新進行審視,結果可能會不一樣。

最後,舉一個與主流詩史觀念不同的例子——王夫之(以下概稱船山)。船山有《古詩評選》、《唐詩評選》、《宋元詩評選》(已佚)、《明詩評選》,將他所能看到的中國詩史基本上梳理了一遍。船山尊奉《詩經》,確立「《風》《雅》典則」為評詩標準,而有這樣的詩史觀念:漢魏勝六朝,六朝勝唐,唐勝宋;漢魏六朝為」雅「,唐宋為」俗「,詩史以此兩分(明詩暫不論)。他基本的理由是:自陳子昂、杜甫始,詩歌寫作違背了源於《詩經》的」主情「、」興比「、」靜約「等法則,走向擬議、綴補、雕刻,不僅作者之」情「偽,技法也顯得卑陋,杜、韓、柳、元、白、賈、孟、歐、梅、蘇、黃、前後七子、鍾、譚,在船山看來,就構成了一條詩歌史的負麵線索。因此,《詩經》之外,船山所推舉的,實為漢魏六朝詩歌,而對唐宋詩作了總體的否定。

我個人的意見:船山的詩史分界點,可以再向後推一朝,也就是說,唐及以上為雅,宋及以後為俗。至於唐詩是否中國古代詩歌的最高成就,如果認真讀過漢魏六朝詩的話,恐怕未必能這麼輕鬆地分出高下了。又,關於漢魏六朝詩,有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三冊可讀。


詩。

詩可謂諸文章之大源。

班固《兩都賦?序》曰:

「賦者,古詩之流也」;

蕭統《昭明文選?序》曰:

「詩有六義焉,………,古詩之體,今則全取賦名」。
「詩者,蓋志之所之也……自炎漢中葉,厥途漸異:退傅有在鄒之作,降將著河梁之篇……又詔誥教令之流,表奏箋記之列,書誓符檄之品,弔祭悲哀之作,答客指事之制,三言八字之文,篇辭引序,碑碣志狀,眾制鋒起,源流間出」。

蕭統所生的年代,賦依舊是主流,然而卻未嘗否定詩的正統地位,認為那些繁多之文體,皆是從詩發源,詩之地位,可見一斑。

兩漢雖大賦興盛,終是「古詩之流也」。
詞不必說,亦被稱為「詩餘」,亦「古詩之流也」。

自文章初造,「文」與「詩」便緊緊相連,兩漢如是,盛唐更不必多說,後世宋、明,文章皆源出於詩,詩之地位,豈有疑問?


既不是詩歌也不是小說,是文。
在整個中國古代,詩歌是用來怡情的,小說是用來娛樂的,只有文才是文學之正統,文人真正的本職。


難道沒人覺得地位最高的是八股文?


詩。且詩在唐後並無衰落,宋詩和唐詩稱為雙峰並峙不過分,清詩也頗可觀,只不過宋詩、清詩都沒有唐詩的氣象,有區別。所謂一代有一代之文體是王國維提出,後來被人們廣為接受,但不代表唐代之後詩就不行,宋代之後詞就衰落。再者,詞稱詩餘、曲稱詞餘,他們之間並不是完全獨立,而是一路發展下來,這樣看的話,說詩衰落就不太對勁了。(個人看法)


沒有正確答案。
搞不懂你們為什麼一定要分出個高下。
一定要在最高成就上死摳。
詩經迴環復沓,樸素自然
楚辭長短不拘,雲詭波譎
漢賦豐辭縟藻,鋪采摛文
樂府語出天然,直抒胸臆
五言質木無文,隨韻成趣
唐詩推陳出新,風格多樣
宋詞能剛能柔,參差錯落
元曲活潑深切,痛快淋漓
私以為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文體不是僅僅八字能概括的,也不是僅憑你我之喜好就可以定奪勝負的。
在我眼裡,每一種文體都有屬於自己的異彩,蓋過它們自身的缺陷……
【對於樓上宋詞「太晚」這個理由我是真的不能接受,也許你可以拿詩言志,詞言情來反駁推崇詩的人,但是以時間作為立足點顯然是站不住腳的,正如一個人是否會受到歡迎取決於一個人的的個人魅力,而不是太年邁或者太年輕。】


光說詩還不行,西方的史詩,長詩的成就遠遠甩出天朝幾個街區去。
細分到唐詩宋詞元曲這個領域還算能拿出手去。
至於有人說起駢文和漢賦,這個本身就有爭議,主流觀點認為堆砌辭藻華而不實,實在拿不出去。
小說不行,到明清才發展起來,西方的小說起源要早的多,繁榮期也長的多。
散文更不行,天朝的散文就是因為太重視文以載道,對審美方面有束縛,無論數量上還是質量上乃至篇幅上都比西方差一些。
如果說衰落,那西方的古典文學同樣在衰落,我們現在還能背出很多唐詩宋詞,還能吟詩作對,西方人能背出多少莎士比亞就很難說了。


成就最高的無疑是駢文,直到今天,漢字寫作也深受駢文的影響。
所謂駢文,其實就是漢賦的延續,由於其文章對仗工整,詞藻華麗,讀起來氣勢磅礴,欲仙欲死,高山流水,不知肉味,所以時至今日,很多駢文的寫作方式也是高考作文的加分手段——其實就是排比句啦。
我從來認為中國歷史上文學乃至政治有三個高峰,分別是戰國,三國(魏晉),民國。戰國時期是先秦文學的高峰,以莊子為代表。怎麼樣?發現南華經像不像駢文的雛形,魏晉以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賢為代表,其中以曹子建為集大成者,將駢文推向不可跌落的高峰(其實就是因為中國人愛幻想喜浮誇)。民國時期(我一直認為北洋軍閥時期簡直是中華民族最幸福的時代,法律健全,民選總統,地方自治,經濟發達,對外和平,言論極其自由,物質生活穩步提高,後來出了個光頭打破了這片寧靜。。。)駢文風主要體現在以梁啟超,章太炎這類傳統文人身上,雖然已經不是駢文了,但是依稀可以看到影子。
而今天,以高考作文為首的寫作集團,和四某為首的青春小說派仍舊並將長期以排比句和浮誇的詞藻作為寫作的重要技巧來獲得「成功」

八股文是學術版的駢文
石頭記整部小說就是各類文學體的百科全書誄文,賦,詩,詞,曲,釋儒道的各類經典
詩詞其實就是駢文的流行版
小說不四個字四個字一組都不好意思寫,這種習慣一直持續到金庸
你看看每次高考滿分作文,從來不會因為有思想而得高分,因為不是駢文風就等於沒文采,台灣也一樣!


@龔克 我是真的認為漢賦是影響中國文學最大的體裁,漢語言的魅力在於其強大的音律感,而這些音律感是通過浮誇的辭彙,工整的句式以及浪漫主義的想像力得以實現的。漢賦在這方面無疑做得最好。
當然我不是學院派,只是自己讀古典文學的感想,竊以為詩經和楚風為古典文學定型了,直至以魯迅為首的白話作家開創現代文學寫法,中國文學迎來了新的時代,但是無論魯迅還是梁實秋都沒有擺脫對於音律感的追求,譬如魯迅的《記念劉和珍君》和梁實秋《旅行》。
如有不妥,請指教。


文體終歸是一種形式,各題材中都有膾炙人口的巔峰之作,各個時期的文學環境、審美、歷史又不盡相同,無法用統一的標準來衡量孰優孰劣。其實好的文學作品往往大道如一。糾結於皮毛,拘泥於形式,棄真意不顧,實在是買櫝還珠之舉。


厚顏無恥的回答了。
學了這麼久的古文,包括隨時背出《長恨歌》《將進酒》《琵琶行》。。。。
但是,我前幾天才知道古文是沒有標點符號的。。。。


1、必須是古詩啊,經過數千年之久,詩經、唐詩、宋詞依然是中國傳統文化意象的主體,並由此滋養了近一千年中國文化的繁榮。中國的禮義廉恥,都是以古詩為載體相傳。

看到一個答案說西方史詩遠超中國古詩幾條街,荷馬還是唐璜啊,這尼瑪有可比性嗎,難道還真是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兩種文化有什麼可比性,難道你能用基督教來否定佛教?至今為止,西方對世界最大的文化貢獻也是從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這幾百年,期間誕生的文學作品,和中國相比也只能說是大致相等,至於藝術性,莎士比亞的戲劇和小說能比金瓶梅更屌?且不說中國的文化僅僅是由一種文字傳承,你拿整個歐洲的文學和中國對比,是不是有不妥之處?看看歐洲追捧的都是什麼文學,天天上流社會騎士文學,動不動就是伯爵、夫人、太太,與整個東方文化來說都是不同類型的。

再次申明,如果想保證答案的客觀性,請注意措辭,整篇的 天朝,天朝 的叫,你看不起中國的文化不要緊,請不要自作聰明的加以諷刺,打擊美狗、帶路黨人人有責。

2、對中國文化影響最大的依然是古詩。你看看王安憶、余華、莫言的小說,還有張藝謀、陳凱歌的作品,從黃土地到青石板紅燈籠的意象,這些東西只有古詩才能給,也只有中國文化才會有這種特定的意象。


3、爭論哪種文體地位更高沒有意義,雖然我們承認唐詩的偉大,但是現在已經沒有了創作環境,只能仰望。。。。。。。。


我覺得是騷體。以後的多種文體幾乎都是從此文體衍生出來的。騷體橫空出現,無古人無後來者能和它一較高低。最欣賞屈原,不僅僅是因為端午節的粽子很好吃還有假可以放,而是他的想像力真的是大大boss級別的。


盛唐前詩。

在詩未被概念化之前,才為詩,後,只剩概念。
詩後,無一及詩。

唐詩前,有離騷等優秀文學作品,但以成就最高言,還是首選唐詩。
論宏偉、論氣度、論全面,離騷何以抗一朝代之總和?


漢賦


有什麼理由不推崇賦?優秀的總讓人銘記,然而,唐詩太短,宋詞太晚,明清小說太近,白話文更無從可談。《兩都賦》究其歷史文學價值,有目共睹。曹植的《洛神賦》,優美程度單句就可讓人流連忘返。《上林賦》也自不必多言, 後如《阿房宮賦》,《秋聲賦》,前後《赤壁賦》……篇篇精彩,不可多言。
引自百度介紹:

雖然對於現代人來說,其遠不及詩詞、散文、小說那樣膾炙人口。但在古代,特別在漢唐時詩與賦往往並舉連稱,從曹丕的「詩賦欲麗」和陸機的「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可窺端倪。賦萌生於戰國,興盛於漢唐,衰於宋元明清。在漢唐時期,有隻作賦而不寫詩的文人,卻幾乎沒有隻作詩而不寫賦的才子。建安以後乃至整個六朝時期,對賦的推崇甚至於詩。《史記》中稱屈原的作品為賦,《漢書》也稱屈原等人的作品為賦。後人因推尊《史》、《漢》,所以便把屈原等人作品稱為之賦。賦是漢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顯其時代精神的一種文學樣式。它是在遠承《詩經》賦頌傳統,近《楚辭》的基礎上,兼收戰國縱橫之文的鋪張恣意之風和先秦諸子作品的相關因素,最後綜合而成的一種新文體。它與漢代的詩文一起,成就了漢代文學的燦爛與輝煌。


推薦閱讀:

中國文學史上是否有佔據重要地位的、用中文寫作的外國作家?
陳忠實不幸病逝了,他在文學史上的歷史定位如何?
怎麼評價 《1988 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
曹丕在中國文學史上之地位如何?
如何評價曹文軒?

TAG:文學 | 中國文學 | 中國古代文學 | 文學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