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约5吨的山西博院镇馆之宝虞弘墓石椁受损了,咱们的国宝什么时候能被保护好?


去过山西省博物院的人都知道。里面最神秘的一件展品就是一座汉白玉石棺椁。上面雕刻着充满异域风情的图像。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近日,山西博物院展出的国宝级文物虞弘墓石椁。在石椁边缘突现很多“新”的痕迹。

汉白玉石棺椁新磕痕迹

在部分石板的底边、侧边上,有很多白色凹陷,颜色与周边的部分明显不同。

令人怀疑是不是在过去外出展览的过程中在运输过程中被弄伤的。参观者议论纷纷,山西博物院针对网友的质疑回应称:非常感谢大家对山西博物院的关心与支持。就网络上反映院藏虞弘墓石椁的有关情况,院内高度重视,正在做进一步核实。

那么它是从哪里挖掘出来的呢?1999年7月9日,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的村民,在自家院墙外挖排水沟,意外地触到了一块坚硬而且巨大的汉白玉石板,于是一个埋葬了千年的古墓就这样被掀起了神秘的面纱。石椁外观呈仿木构三开间、歇山顶式殿堂建筑,椁的顶部由3块汉白玉石组成,中部墙板由9块将近一米高的汉白玉石板构成。石椁下部是底座,底座先用前、后、左、右4块汉白玉石板组成框架,上面架着两根汉白玉石梁,梁上又铺6块汉白玉石板,组成底座面。在底座下四周,还各垫有石狮头,兽头冲外,神采奕奕,其背上正负着椁座。 墓葬的出土对研究丝绸之路与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被评为“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及“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重大发现”。

汉白玉石棺椁旧照

王郭村隶属于太原市晋源区,位于我国著名的晋祠东南约20公里,交通便利。“头新村,二马村,旮地旮旯王郭村”,据村《真武庙碑记》,北齐斛律金被封咸阳王,在此建别墅,修城郭,即咸阳王城郭。年久城湮,形成村落,乃以王郭为名。

虞弘是一个外国人,却在千年之前被葬在了中国。他一定不会想到,1400年后,他的棺椁会陈列在山西博物院《民族熔炉》展厅之内,安静地接受世人的敬仰……

他是谁? 墓志显示:男主人姓虞名弘,字莫潘,公元533年生于鱼国,自13岁起,任柔然高官,曾奉茹茹国王之命,出使波斯、吐谷浑、安息、月支等国。19岁时,他不畏艰辛,抱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信念出使北齐。这是多么不易啊!他被留任北齐陪都晋阳,先后在我国的北齐、北周、隋三朝为官,历任直突都督、轻车将军、凉州刺史、仪同大将等。到公元579年前后的北周,虞弘曾统领代州、并州、介州三州的检校萨保府。40年间,他居于晋阳城,最终融入了这片黄土地,与夫人同葬墓中。

虞弘墓志铭

志中还记载了虞弘一家三代人的概况,透过他们的职务变迁,能反映出古代民族之间的往来与交融。其中有许多都是史书少见的内容,具有很大价值。在石椁西侧发现了其夫人的残缺墓志,但已无法辨清其字迹。难道,那椁壁正中间的男女“宴饮图”浮雕,就是虞弘夫妇的雕像?至此,可以表明,虞弘并非中原人士,而是西域胡人。作为优秀的外交家、杰出的商贸家,又受到皇帝宠信的在中原任职的外国人,入隋以后,虞弘继续担任统治太原地区的军事将领,59岁逝世。

出土随葬品除石椁外,还有墓志、瓷碗残片、汉白玉人物俑、八棱彩绘雕刻柱、莲花座、铜币等共计80佘件。人物俑分汉白玉和砂岩两种石质,共16件。虞弘墓最具重大意义的考古发现,是描述中西亚波斯粟特人文化生活的汉白玉浮雕彩绘图像。石椁除椁顶外,椁壁、椁座均有浮雕,并施以彩绘和描金。浮雕彩绘内容由50多个单体图像组合而成,内容丰富多彩。有盛大的宴饮场景;有熱烈的乐舞场面;还有激烈的狩猎场景及人狮搏斗的惨烈景象。图中人物形象均为高鼻、深目、黑发、浓须。图案中的系带鸟、鱼尾翼马和葡萄叶蔓纹饰,胡腾舞和袄教拜火祭坛,充满了异国风情而且生动鲜活,让人感受到浓烈的中亚民族的宗教文化和生活气息。

石椁的中国建筑构造和浮雕绘画的外来内容,与出土的虞弘墓志内容十分吻合,它们相互印证了墓主人生活在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的经历。虞弘墓是迄今为止中原地区发现的少数经过科学发掘,又有准确纪年的反映中亚文化的考古资料,内容丰富,保存完整。这一发现说明,当时的晋阳与西亚地区的物质和文化交流已十分频繁。

在1400年前,山西太原是一座中西方文化交流频繁的国际化大都市,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身着汉服、金发碧眼高鼻梁的西方人,与本土人一般散步、骑马、游玩,甚至与小贩讨价还价。我们无法得知,这位虞弘先生是怎样的理由让他最终选择在晋阳古城驻足。但是,我在想,当一位60岁的老人客死异乡,并最终将尸骨与生存多年的黄土地融为一体的时候,他可能已将所有感情都献给了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民,而不再去追忆那存在于童年记忆中的故国。


11月9日,山西省博物馆新任院长张元成公开发文,回应外界关于隋代虞弘墓石椁石板边缘发生损伤的问题,由此可见,这是真的。虽然令人痛心和费解,但是这样的事还是发生了。

事情具体过程是这样的,近日,当山西省博物馆展出国宝虞弘墓石椁是,有文武爱好者却发现在石椁边缘却又很多磕碰的痕迹,而且是新的。因此,他给记者提供了他的照片,的确,石椁底部确有很多白色凹痕,颜色与周围明显不同,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件事迅速发酵。并且带来很多反思

文物损坏不仅是代表着工作者对工作的不够细致与负责任,更是对文物的亵渎。我么国家500年文化历史,如果没有很大的保护意识,很多很多的珍贵的东西便会在历史中慢慢的消失,而我么对于能够很精美的保存下来的东西,更应该存在着敬畏之心。我想,可能也是由于国家技术不够完善,毕竟,石椁是一个很重的东西,在运输途中有稍微损坏无可厚非,但是大面积损失到能够清楚看出便可以的到是不用心。我想,等我么真正爱上文物,这些珍贵的东西。并为之努力,使国家技术更加完善,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那时,我么的文物才会保存的越来越好,我么的祖国,才会更加更加的繁华,我么的底蕴,才会保存的越来越完善


关于虞弘墓石椁被磕碰问题,经网友提出质疑,山西省博物院官方微博已刊载了署名院长的公开信,承认以往的确存在磕碰问题。

虞弘是谁?他姓虞名弘,字莫潘,鱼国人,在北齐、北周时曾一度“检校萨保府”,执掌祆寺及西域诸国事务,卒于并州,隋开皇十三年以石椁殓葬。但“鱼国”究竟在哪,至今尚无定论。

虞弘墓是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其考古价值在于有准确纪年、并有着完整丰富中亚图像资料的墓葬。

这件汉白玉石椁,通高217厘米、通长295厘米、通宽220 厘米 。上雕刻图案中的人物服饰、器皿、乐器、舞蹈内容以及花草树木,均取材于波斯和中亚诸国,有些画面有明显的祆教内容。希望这一新闻事件,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和这件文物。

巨大的石椁因为经常”出差”而受到损坏。无论怎样解释其客观原因,都是一次次的文保工作失误。毕竟发现这个石椁是1999年,而不是1969年,搬运和拆装的保护措施和技术应该不构成磕碰的理由。

官博澄清说“2013年8月至2017年6月间未出现明显问题”,可能是网友发现了四年前的伤痕吧。关键点在于第一次发生磕碰过后,为什么还要安排拍频繁“出差”?不能为了交流、走秀而不顾及文物本身的健康安全。

网友的质疑声音,值得鼓励,需要点赞。各级博物馆里的文物,并不是单纯属于某一个机构的,而是全社会的文化遗产,每一位热爱文化的人,都有权利给予关注、给予监督。不要把这种声音,看成“挑刺”,说成“专业的事儿你不懂”等等。真诚的互动,善意的交流,是文化继承与传播的土壤。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不了解内情的人就感觉一块大石板磕了一角,由于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可能运输途中出现了磕碰。

事情被曝光后,山西博物院新浪官微以张元成院长的名义发布了名为《珍贵文物的精细化保护永远在路上》的文章,对虞弘墓石椁发现疑似“被磕坏”一事做出官方解释。

通过这份声明可以看到,山西博物院认为:1、虞弘墓石椁部分椁板的边缘确实出现多次损伤。2、损伤发生在2008年6月入藏山西博物院之前的2004年至2008年间,入藏移交清单上有记录。3、入藏山西博物院之后的数次外出展览,未出现明显问题。4、省博正在制订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将于近日完成。
 

山西文物众多,但是很多文物缺乏相应的保护,有些村里都有一些文物,然而并没有人维护,由于缺少相关的宣传,农村人对于这方面也不是特别清楚,以前给喂牛的石槽,栓牲畜的石柱子,被外地人以很低的价格收购走,结果村里人还笑话人家傻,殊不知被坑了。

加强相关的保护,同时普及相关知识很有必要,希望以后不要再发生这样的事了?


要保护好文物古迹,恐怕最重要是对公众普及文物遗迹的价值。让公众自觉维护。

虞弘是中亚鱼国的粟特人。鱼国是粟特人的城国之一,位于今乌兹别克、哈萨克境内。虞弘跟祖地居民一样,是波斯【拜火教徒】。当时是波斯第二帝国,即「萨珊波斯」。

该文物是拜火教「天葬」习俗的遗迹。按此种习俗,教徒死后先丢在天葬场,由野狗撕咬,最后家属收回少许残骸,用石椁摆放。太原当时也有一个天葬场,民间称为【黄坑】。此事记载在《旧唐书-李暠传》。

可见,该文物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公众如果知道这些,也许会有一丝敬畏。


保护文物,人人有责
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是金钱买不到的。经过多少年的风风雨雨和战乱,流传至今的文物相对来说已经不多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留传于世的文物会越来越少。所以文物十分珍贵,我们也应该爱护文物。


这就是专业对口的重要性,只有专门做考古的,才知道这东西有多么珍贵,有多么不能损坏,才能为这玩意操心睡不着,也才能够保护好。别在搞那么多空降兵关系户,没点水品,没点制约,比如的北京城门楼子拆了,济南老火车站拆了,这些宝贝,没了就是没了,你再重建,自己忽悠自己玩吧。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老太原迎澤公園的大象滑梯不能玩了?
如果讓你定居北京和山西太原,你會選擇哪裡?
洛陽比太原強在哪裡?
山西前首富被女明星甩,負債千億,如今流浪成老賴誰的過?

TAG:文化 | 历史 | 考古 | 博物馆 | 太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