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把中國人叫漢人,民族叫漢族,文字叫漢字?


在「漢」以前,漢人稱「華夏」。

出處:《左傳》——「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眾所周知,周王室自稱「諸夏」。而別族亦認可這稱謂,如:《左傳》襄公十四年記載出自四岳之後的姜戎子駒支說:「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語言不達。」

由於西周王朝對「華夏」的解釋皆為黃帝之後,而近年出土的戰國楚簡《楚居》又證實楚人亦自稱黃帝之後,所以:華夏=漢。

就已經有了準確的成立條件。

漢人稱「漢」因漢朝,而漢朝稱「漢」則因項羽封劉邦於漢中為「漢王」。

那麼,漢人什麼時候開始自稱「漢」?

其實,漢朝一開始並不自稱「漢」,而是稱「秦人」!

《史記·大宛列傳》載:貳師與趙始成、李哆等計:「聞宛域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內食尚多。」又《漢書·西域傳》武帝征和四年下輪台《罪已詔》,引軍候弘上書:「匈奴縛馬前後足,置城下,馳言『秦人,我勾若馬』」。

如果說太史公作《史記》時,尚屬「非法作書」,那麼,《漢書》作為官方認定的,而且還是帝皇篇章里的,那麼其「秦人」之稱謂無疑是具有最高權威性的。

也就是說,西漢時漢人還可能仍然自稱「秦人」,至少,對外肯定是這樣。

出土文物也予以了佐證,如漢永壽八年石刻《劉平國治函谷關頌》:「龜茲左將軍劉平國以七月二十六日發家,從秦人孟伯山、狄虎賁、趙當卑、萬羌、、石當卑、程阿羌等六人共來作……函谷關。」

可見,流佈於西方對china、sinae等中國的拉丁字母稱呼,將其與「qin」,即大秦聯繫起來,絕非望文生義。皆因大秦威名遠播,即便二世而亡,但是其繼任者西漢王朝二百餘年裡,仍然對外自稱「秦人」,直到東漢初仍然如此。

然而,沒有什麼東西是時間抹不去的,擁有四百多年國祚的漢王朝終將代替石破驚天的大秦帝國。

《後漢書·西域傳》載:莎車國大人休莫霸「與漢人韓融等殺都末兄弟,自立為王」。

《後漢書·南匈奴傳》載:「比密遣漢人郭衡奉匈奴地圖,求內附」。「

《後漢書·西羌傳》載:「霍去病破匈奴,取西河地,開湟中,於是月氏來降,與漢人錯居。」

《後漢書·烏桓鮮卑傳》載,議郎蔡邕在議及破鮮卑問題時曰:「漢人逋逃,為之謀主,兵利馬疾,過於匈奴。」

《後漢書·耿恭傳》載:「車師王國後王夫人『先世漢人』」。

由此可見,在漢王朝滅亡後,「漢稱」已經代替了「秦稱」。事實上,自漢武帝擊滅匈奴後,西域各國已經有人開始稱漢朝的皇帝為「漢王」,稱使節為「漢使」,漢朝的軍隊稱「漢軍」。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由於北方有大量游牧民族內遷,為使區分,「漢人」的稱呼已經在民間出現。

所以,可以肯定,漢人之所以為「漢」,完全是因為漢帝國四百餘年的國祚與其深遠無比的文明影響力。

也所以,歷史上以「漢」為國號的政權最多,分別有:

三國蜀漢;

南北朝劉漢(匈奴人劉淵);

南北朝「成漢」(氐人李雄);

五代十國劉知遠之「後漢」;

後漢亡後,劉知遠的弟弟劉崇佔據山西稱帝,史稱北漢;

五代十國劉龑廣州「南漢」;

元末陳友諒稱「漢」王。

除此以外,還有數次流民起義政權,如南北朝北魏末年,刑杲率流民在北海(今山東濰坊)起義,自稱漢王;無姓家奴、畜生侯景反梁武帝,建國號「漢」;唐「涇原之亂」,朱泚被推舉為帝,國號「漢」。

總計史上出現15次,無人可比!因此,在漢朝奠定的現代漢字之原形「隸書」(雖為秦人發明,但為漢朝光大)為「漢字」當然也是理所當然的。


我來說點不一樣的,一是為什麼偏偏是「漢人」被延續下來成為族稱,而不是 「周人」、「秦人」、「唐人」等;二是「漢」這個字是怎麼來的,其本義是什麼 ,如何一步步延伸為族稱的。

一、為什麼偏偏是「漢」,而不是周、秦、唐?

毋庸置疑,首先是因為漢朝是個強盛且長壽的王朝,但這遠遠不夠。夏、商、周、秦、隋 、唐、明都很強盛,秦隋是短了點,但其他的幾個並不短,周朝更是號稱有八百年;如果說唐明是在後面,已經被漢朝搶先「註冊」了永久「商標」,但在漢之前還有夏商周啊,特別是周朝,它的資格絕對不比漢朝差。

周朝的資格又好、時間又早,為什麼不搶先「註冊」呢?原因是當時還沒有「 註冊」的必要和意識。在周朝,特別是春秋戰國時期,人們都是以所在諸侯國的國名來自稱,基本都沒必要說統稱,比如「齊人」、「楚人」、「秦人」等, 基本沒人再在上面加個「周人」的自稱。就如今天,我們說自己是「中國人」就夠了,沒必要再說是「地球人」,當年我們的祖先也認為「周」就是「天下」。雖然周邊還有戎狄蠻夷等,但它們是未開化的甚至不能稱為「人」的野蠻人,相比它們,我們可自稱為華、夏、諸夏,但要用這些自稱的場合實在是太少了 。所以,在周朝的時候,沒人去搶注「周」或者「華」、「夏」什麼的。

那為什麼到了漢朝,就有了「註冊」的必要和意識了呢?其實在漢朝的時候, 他們也還沒有真正去「註冊」,但由於當時的大一統,沒有了諸侯國,還因為北方強大的匈奴的存在,讓「漢人」這個自稱的用處更多、也更自然了。因為兩漢長達四百多年,「漢人」這個自稱也因此叫了四百多年,都叫得很順口了。漢朝滅亡之後的魏晉都遠遠比不上漢朝,而西晉滅亡後,五胡入華,佔據了整個北方地區,由此一個區別於五胡的自稱與他稱就很有用處了,「漢人」 這個「商標」就被真正「註冊」下來了,而且用了三百多年都沒有挑戰和質疑者,到隋唐時早已是大家公認的永久「商標」。

綜上所述,「漢人」成為族稱之前,人們的自稱是國名、朝代名,從魏晉南北朝開始,各國各朝境內往往是多民族的,於是「漢人」作為區別於其他民族的族稱就順理成章的延續下來了。

二、「漢」這個字是怎麼來的,如何一步步引伸為族稱的?

我們知道「漢人」成為族稱,是因為漢朝,那「漢」這個字是因為怎樣的機緣而被劉邦選中的呢?

眾所周知,劉邦是因為先被封為「漢王」,才在奪取天下之後將自己建立的朝代稱為「漢朝」。封漢王,是因為封地為蜀地和漢中,而漢中屬於漢水流域, 是典型的因地得名。

至此最後一個問題出來了,漢水為什麼稱為「漢」水,而不是別的什麼水,「 漢」字是怎麼來的,與漢水有關係嗎?還是其他回答說的來自於與「強壯」相關的本義?

據象形字典(是個網站)陳水旺老師的考據,「漢」正是源自於漢水,最初出現在金文,造字的本義是「流放政治犯的西北水域」。也就是說「漢」是一條河,這條河所在的區域——漢水流域是遠離中原政治文化中心的流放政治犯的偏僻之地,「漢」就是為描述這河而造出來的。

「漢」是如此大、如此有名的一條河,以致還能被引申為「大河」的意思,與「江」「河」同義(最初「江」就指長江,「河」就是黃河)。比如曹操《觀滄海》的「星漢燦爛」,漢就是河的意思。

漢中也與河南、河北、江東、江南等類似,都只是一個區域地名,但由於劉邦被封漢王繼而建立漢朝,「漢」這個字才引伸出更多的含義(如「漢族」、「男子漢」所包含的),讓後人忘記了它與「江」、「河」類似的本義。

以上皆是原創,請大家積極討論並點個贊,謝謝!


我來給大家上上課,補一補為什麼我們叫漢人,民族叫漢族,文字叫漢字,語言叫漢語!

至從秦朝一統後,就統一文字,度量和車軸;但是由於統一時間不長秦朝就滅亡了,李斯把整個文字從以前春秋戰國時期的大篆籀文和其它文字並用到統一規範使用小篆,而小篆書寫很慢,又演變出了隸書,但是隸書使用時間短,大多數人還沒有完全過度和學習清楚,秦朝就滅亡了。西漢從廢墟中慢慢發展起來又遇到匈奴不斷侵擾,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化興起不就,便有了王莽奪權,劉秀開啟東漢中興,文化和科技也發展到歷史高點,但是文字從小篆的演變到隸書,在民間還有著許多版本或者不一致,導致大家的理解和認知不同。這時有一位偉大的人物出場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影響中華文化深遠的大咖許慎寫了一本書《說文解字》。

許慎把古代常用的文字演變過程從甲骨文象形字到鐘鼎文再到大篆的籀文到小篆最後到隸書一一註解,讓漢朝的人們能夠感受到文字的優美和意義的一致,經過許慎的註解文字在應用方面和溝通交流都更加暢通,再加上東漢班固出征西域,竇憲滅凶奴,漢朝已經足夠強大,影響深遠。這是西方人稱大漢還是大秦,這時還有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聽說在西邊也有個叫大秦(羅馬帝國)的國家,被派出使歐洲已經到了地中海,可惜病死在路上,他叫甘英。

從那以後都叫大漢民族,所以我們都是漢人,使用的文字叫漢字,用的語言也叫漢語。也給後來五胡亂華和魏晉南北朝朝的鮮卑的區分。


漢人是一個古已有之的詞,漢族則是近代才有的概念。

按照通行的說法,漢族的前身為「華夏族」,在先秦時期由於政治分裂,存在各個支系,隨著秦、漢王朝相繼統一天下,才逐漸有了共同的政府、共同的文字(小篆、隸書)、共同的價值觀(「孝)、共同的邊界(長城),以及文人建構的共同祖先——黃帝,統一的華夏族開始出現。秦末漢初,周邊政權稱華夏族人為「秦人」,但由於秦朝二世而亡,漢朝則享有天下四百年,「秦人」的稱謂很快被「漢人」取代。

漢朝解體之後,西晉的統一僅僅維持了12年,即先因皇位之爭,爆發「八王之亂」,再由北方游牧民族南下,掀開所謂「五胡亂華」的序幕。按照徐傑舜在《漢民族發展史》中的說法,這時「北方少數民族所建之割據政權,特別是北朝的北魏、東魏和北周的統治者都是鮮卑族,他們對所統治的中原居民,統稱為『漢人』或『漢兒』。」如高歡曾說,「今以吾為王,當與前異,不得欺漢兒……」「漢兒」在這裡顯然有了民族上的意義。

後來契丹、女真、蒙古長期佔據了中國現有版圖的北方地區,他們建立的政權,都沿用北朝慣例,稱佔領區的人們為「漢人」。《金史》上說,金太祖阿骨打命完顏希尹創造本國文字,其人「乃依仿漢人楷字,因契丹字制度,合本國語制女真字」。

蒙古滅宋,創立「四等人制」,列於蒙古人和色目人之後的是「漢人」和「南人」,前者指北方的華夏人、契丹人、女真人等;後者則指原南宋境內的人們。這個時候,也還只是北方人會用「漢兒」或「漢人」自稱,如張弘范被任命為滅宋元帥時,上書元廷請辭,說「漢人無統蒙古軍者,乞以蒙古信臣為首帥」。

明清易代前後,為同滿人(女真人)相對,漢人的含義逐漸明確起來,如皇太極頒布的命令直接說,「今滿洲、蒙古、漢人彼此和好,豈不為善乎」,以示大清國內三族「一體」;順治也有「不分滿漢,一體眷遇」的說法。只是這時的遺民,還是自稱「華夏人」。

一直到清末,梁啟超等將民族、種族概念從西方引入中國,才有中國南北一致自稱「漢人」情況的出現,此前基本全是出於其他族群之口。最喜歡使用「漢人」「漢族」等名詞的無疑是革命黨人,比如孫中山年輕時說「想推翻滿清政府,還我漢族河山」;鄒容在他的《革命軍》中說「彼滿洲以漠北異類,入據神州,凌虐漢族,種種不平」,飽含著「興漢排滿」的革命激情。

在有著濃厚種族意味的辛亥革命後,新生的共和國選擇使用五色旗作為國旗,代表「五族共和」。孫中山在就任臨時大總統的宣言中明確說,「國家之本,在於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漢族是什麼,到了這時,終於不再有什麼疑問——作者我也可以正大光明地自稱漢族人了。



上面掛一漏萬,簡單說了一下「漢人」「漢族」在概念上的由來。從中可以知道,所謂「漢人」的成分並不單一,金國統治者定義中的「漢人」包括被征服的契丹人;蒙古統治者眼中的「漢人」又加上了亡國的女真人;到了元朝滅亡後,甚至留在中國內地的色目人也都接受了漢文化。漢人群體正是在不斷「同化」中壯大起來的,如桑兵所說,「一般而言,漢族與少數民族的分別,就是同一人群的同化程度不一而已,同化程度高的,在歷史上即被指稱或自認為漢人;反之,則有各種不同的他指或自稱。就此而論,融合而成的漢實為一「大雜種」,血緣上與其他少數民族並沒有截然的分別」。

簡言之,秦漢王朝滅亡後,鮮卑、契丹、女真、蒙古等游牧民族不斷進入中國本部,並建立政權,他們為了區分轄下人口的族群,啟用了「漢人」這一原本含有貶義的稱謂。其後被稱為「漢人」的群體逐漸接受這一稱呼,但一直要到清末,中國引進「民族」觀念後,原來的華夏人,或者說中原人,才大範圍自稱「漢人」,直至今天。

參考資料:徐傑舜《漢民族發展史》、李一氓《試釋漢族》、鄺士元《國史論衡(上):先秦至隋唐篇》、李龍《漢民族形成之研究》、劉浦江《說「漢人」——遼金時代民族融合的一個側面》、張志強主編《重新講述蒙元史》、劉超《現代中華民族觀念的形成——以清末民國時期中學中國歷史教科書為中心》、桑兵《治學的門徑與取法:晚清民國研究的史料與史學》等


漢人不是漢族,漢人又稱華夏族,古代中國認為東亞,就是世界,也稱天下,這是歷史的局限性造成的。

古代中國,亦指儒家文明世界,非國家,非民族,而是天下,天不生孔丘,萬古如長夜。

古代中國認為,受儒家文明教化的,乃是人,未受教化的乃是禽獸。

華夏族,亦是指人,非華夏族者,蠻夷也,禽獸也。漢胡之分,乃是人獸之分。

古代,只有漢人國家,儒家國家,文明國家,才稱的上是中國,若是漢族不受儒家文明教化,亦是胡人,禽獸也,非中國也。

元清入華,乃是漢族亡國史,非漢人亡國史,漢人非國亦非民族,漢人乃是指受儒家文明教化的人,元清重用儒家文官,以儒家文明治天下,乃是蠻夷入漢,禽獸化人。

民族主義,乃是西方流傳過來的思想,皇漢,所編造的元清非中國論,漢族中國論。

乃是用西方民族主義對中國傳統儒家文明天下的瓦解,並把其中的歷史做為它的原料來構建漢民族主義宏大敘事。

你們要記住,漢族,是近代的產物,西方文明的產物,他是一個民族主義意識形態。

古代中國的華夏族人,是不以血統作為自己的身份認同的。

所以古代中國也不存在什麼漢族亡國史,民族和國家,只有人認同它的時候它才會存在。沒人認同它,它就是個笑話。

打個最簡單的例子,明末漢族官僚紛紛投奔滿清。

在皇漢的民族主義敘事中,這群漢族官僚都是群漢奸,為什麼國家的統治階級,民族精英都會是漢奸呢,皇漢百思不得其解。

很簡單,那群人根本就不把民族和國家當做自己的身份認同,人家有人家的一套宏大敘事,他們是儒家士大夫,是儒家文明的傳播者,是漢人,至於什麼漢族,漢奸,亡國之類的,怕是和空氣差不多。

那群皇漢口中的漢奸,才是真正的本土中國人,至於皇漢,他們的定位應該是一群被外來文明同化的東亞人。

對了,皇漢一直視明朝為最後的漢人王朝,這又是民族主義敘事對古代中國的扭曲,明朝的定義是一個傳統的儒家君主專制王朝,朱元璋是認元朝為中華文明正統的,並且認為明朝是元朝的繼承者。

中國的歷史上從來沒有過所謂的漢族中國,最接近皇漢口中的漢族中國是孫中山用漢族18省建國的構想,但孫中山最後也選擇了五族共和的中華民國。


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我國從伏羲開始而有了部落聯盟體的氏族公社,聯盟體的名稱便以伏羲之母華胥的部落名而命名。這就是我國稱為華族的起源。後來到炎帝時期,炎帝在河南中南部建立了夏氏族聯盟體,後來又與黃帝領導的華氏族聯盟體合併。這就是我國所稱為炎黃孑孫和華夏民族的起因。到了秦,項羽與劉邦共同起兵反秦,秦滅後劉幫佔據漢水流域而稱為漢王,後來劉邦滅了項羽而建立了大漢朝。從那以後原來華夏族的以及一些其它民族便成了漢人。再後來有了民族劃分後便稱為漢族。由於漢代繼承了秦朝所改制的文字作為天下的流通文字一直沿用,以及根據漢文字的讀音進行語言交流。因此現在便有漢字和漢語的說法。


所謂的漢人說是成吉思汗按自己的閱歷,認知給除蒙古人,維人,波斯人之外所有生活在蒙古高原以南西域維人以東深受漢唐文化,文字影響的人。在此之前外國稱東亞的人,有秦帝國的緣故,稱秦人,漢強大時,又稱漢人的,唐崛起後,稱唐人,西遼強悍,阿拉伯,俄羅斯公國就,沒有固定的稱謂,我們自己稱華夏,有禮儀,服飾,人華美英俊之意,簡稱夏,或華,自古就有華夷之爭辯,至漢朝時,國力空前強勝,漢武帝時北控北海,南及安南,西域臣服,東至日本海域,基本上奠定了華夏的疆域,成吉思汗的遠大理想是要建立自己的蒙古帝國,所以他創建文字,同一新蒙語言,一方面是他對漢朝,包括其統治過的臣民的認識,另一大概是以此為鏡子,激勵自己,最後就是凡人或事總的有個名分,稱呼吧,西夏政權,成吉思汗是不齒的,由臣服於宋的李姓,改為拓跋,可能還是羌氐漢冒充的鮮卑貴胄,金已說著和宋人一樣的話,寫著一樣的字,制度都一樣,是華夏文明圈的,所以成吉思汗把這些都稱為漢人。蒙元前期南方人還稱為南人的,忽必烈晚期,才官方有漢人,漢語的叫法的。至於漢族,是近代歷史了,新中國參照西方劃分民族,內部分的。這些分法科不科學,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此說早應更正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會簡稱「中」,一會簡稱「華」;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語言文字,有簡稱「中文」,有簡稱「華文」,有簡稱「漢文」;有簡稱「漢語」,有簡稱「華語」,文字又稱作「漢字」,名不符實,詞不達義,很不規範,很不嚴謹!


強漢盛唐,中華民族最強大的時代無疑就是漢朝,漢朝可以說是歷史上唯一農業民族打敗北方草原民族的時代。。北方打敗匈奴,西方討伐突厥。。是華夏族唯一揚眉吐氣的時代。後來的唐朝{唐朝都是僱傭兵打仗的都是少數民族,不然也不會有安史之亂了}宋朝,明朝。雖然也是漢族統治但是都沒有漢朝那樣征服過北方草原民族。。人們為了懷念漢朝所以把自己一直成為,漢人,漢字。。一直用到今天。。



漢 字的本意是表示強壯,比如:漢子,英雄漢,女漢子,男子漢。還有在黃帝時期,炎帝發明創造農業種植科學,以捕獵為生轉變為耕種糧食,以素食為主。因此把種地的農民稱為莊稼漢。因為華夏民族都以農業耕作為主,所以就統稱為農業大漢民族。只有邊遠少數的民族以捕獵為主。因此多數人種地,就稱為大漢民族。所有做農業的人就稱為漢民族。所以就一直流傳千古,漢人,漢字。延續到如今。




推薦閱讀:

培根會致癌嗎?
咳嗽能咳出腹肌嗎?
當我們抬頭看見一片雲,有多大的區域里的人能同時看見這片雲?
真的有人用安全套當防雨鞋套嗎?
傳統手相和面相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TAG:文化 | 歷史 | 科普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