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金磚」在故宮被無故銷毀,泥土的身價為何比黃金還高?


實際上,故宮的金磚並不是用金子製成的。但是堪比金子,在幾年前,一對永樂的御窯金磚的價格竟然達到了八十多萬


金磚的製造工藝非常講究,從選土、煉泥、燒制、打磨,足足要花費近兩年的時間。

金磚用的是江南的土,黏而不散、粉而不沙,經過掘、運、曬、推、舂、磨、篩七道工序,然後露天放置整整一年,以便去掉土性。

水用的是姑蘇的水,經過澄清、沉澱、過濾、晒乾、踏踩、摔打六道工序,江南的土就被煉成了稠密的泥。

接下來是燒制,先把泥放入模具,踩實,用木棍磨平整,再放置在陰涼處,陰乾八個月。

然後經過糠草燒一個月,去除水分;片柴燒一個月,棵柴燒一個月,松枝柴燒40天,總共歷時130天燒制完成。

經過四五天的冷卻後,這些半成品還要進行複雜的砍磨,浸桐油,據說,熟練的工匠每人每天最多只能砍磨三塊磚。

燒制完成的磚經由運河北上,到達北京通州,再經過官府逐一嚴格檢查,方可進入紫禁城。最為嚴苛的是,工匠每使用一塊磚,必須有至少三塊磚作為備選,對老百姓而言,這些能夠進入紫禁城的磚絕對塊塊都是精品,可實際上,除了工匠選用的那塊,其他備選的磚即便無可挑剔,也會被銷毀。

「金磚」雖不是黃金製成,但由於無數工匠複雜而漫長的勞作,使得那些原本不名一文的泥土具備了黃金的身價,畢竟,不是每塊磚都有機會經歷近兩年的時間去打磨,只為追求一個極致。


2012年,中國首屆明清御窯金磚拍賣,89塊「金磚」一共拍出了950萬元,從此人間有了「一兩黃金一塊磚」的美譽。金磚並不是真的黃金,而是一方泥土。它曾經是專為皇宮燒制的細料,因顆粒細膩,質地密實,敲之作金石之聲,故稱「金磚」。很多人無法理解,這不過是一方泥土,居然拍出了黃金的價格。當你得知這種手藝早已失傳時,或許會明白,人們為它豪擲千金,是因明日,它已萬金難買。

俗話說得好「物以稀為貴」像這種經歷過滄桑的金磚堪比金子也不足為過,皇家宮殿的御用金磚,文人最愛在明朝的那些事里,金磚鋪滿了紫禁城太和殿,4718塊,600多年過去,如今依然光亮如新。它細膩堅硬、光澤大氣,全出自蘇州陸慕磚窯,朱棣讚賞有加,賜名「御窯」。

但所謂的金磚並非真是用黃金做的,金磚是一種兩尺見方的大磚,它實際上也是用泥土燒制而成,從這一點上講,金磚與一般地磚也沒什麼不同。金磚具有光潤耐磨、越擦越亮、不滑不澀等特點,既可以防止地下潮氣上升,又可以把皇宮襯托得更壯麗。

總上所說許多文化愛好者視如珍寶,金磚不僅代表著一種文化,更是一種傳承,相信明天會更好;「金磚」雖不是黃金製成,但由於無數工匠複雜而漫長的勞作,使得那些原本不名一文的泥土具備了黃金的身價,畢竟,不是每塊磚都有機會經歷近兩年的時間去打磨,只為追求一個極致。

時間可以驗證一切,不是有那麼一句話「是金子在哪裡都發光」,現在想想確實有這個道理。很慶幸它得意保存到現在,雖然我們不能目睹實物,但是感受下歷經滄桑的氣息也是值得的,像那些能工巧匠致敬!


推薦閱讀:

杜甫李白的詩中為什麼很少提起彼此?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男和四大丑男是誰?
上聯:一夜春風綠兩岸,下聯怎麼對?
廣東的簡稱為什麼是「粵」而不是「越」?
上聯:上百歲山,喝百歲山泉,人人百歲。下聯怎麼對?

TAG:故宮 | 貴金屬 | 文化 | 黃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