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蕪有哪些歷史遺迹?
萊蕪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1.O-13.0℃,降水量760.9毫米,無霜期204天。本年年平均氣溫13.6℃,較常年偏高1.O℃,本年極端最高氣溫為37.8℃,出現於7月3日,極端最低氣溫-14.5℃,出現於1月6日,本年降水總量為591.5mm,較常年偏少131.8mm。氣候特點是氣溫偏高,降水偏少,乾旱、風災嚴重。
萊蕪是齊魯文化的交匯地,歷史悠久,古迹眾多,山清水秀。境內有保存較好、比秦代萬里長城還早400多年的齊長城;有產生"一鼓作氣"千古佳話的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長勺之戰"遺址、齊魯夾谷會盟遺址;有底蘊深厚的礦冶歷史文化;有發生在解放戰爭時期聞名遐邇的"萊蕪戰役紀念館"等眾多的人文旅遊資源;自然旅遊資源有山、水、林、洞、峽、潭、瀑、泉等,種類齊全,品位較高,極具開發潛力。
萊蕪位於山東省中部,西依泰山、北接濟南,總面積2239平方公里,人口120萬,是一座新興的旅遊城市。萊蕪的歷史可上溯到2200多年前,但作為中國第188個地級市,卻是從1992年11月開始的。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旅遊事業的蓬勃發展,作為新興的旅遊城市,萊蕪正以昂揚的姿態、踏著時代的節拍闊步走入21世紀。
推薦萊蕪景點 全部景點
萊蕪雪野小三峽風景區 雪野三峽風景區 華山國家森林公園 萊蕪紅石公園 雲台山
萊蕪呂祖泉旅遊區 萊蕪東站 呂祖泉旅遊區 蒼龍峽 萊蕪
林海草原 萊蕪齊魯大峽谷 孔雀山 藺家樓火車站 萊蕪雪野三峽風景區
蓮花山 司家嶺火車站 萊蕪孔雀山景區 萊蕪西站 萊蕪齊魯大峽谷旅遊區
棋山省級森林公園 汪洋台 萊蕪雪野湖景區 雪野湖 萊蕪戰役指揮所
點擊上方關注,關注二哥!帶你吃帶你玩帶你耍!
萊蕪的古代遺址還是有幾個的。感興趣的話可以去一下這幾個
嬴城遺址是在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羊里鎮城子縣村,年代從新石器時代一直延續到漢代。分為居住區、冶鑄區、墓葬區等幾部分。作為嬴秦族發源地,該遺址出土文物非常豐富,有石器、玉器、骨器、青銅器、鐵器以及黑陶等多種陶器。
牟國故城遺址
城址範圍內,散布著大量瓦礫和陶器殘片,多為春秋時期遺物,採集的標本有夾砂灰陶鬲、罐等。陶鬲系尖唇、高襠,肩以下飾細繩紋,橫徑大於器高;陶罐卷沿,折肩,平底,皆具有春秋早期特徵。
萊蕪黑龍潭黑龍潭旅遊區位於萊蕪市西北40公里,是九龍、九天兩條大峽谷的入口處,著名景點包括黑龍潭、擎天崖等。相傳黑龍潭水墨綠幽深,澄碧如玉,春秋季節,中午時分立於潭邊,仰望晴空,可看到一顆明星,這就是著名的萊蕪古八景之一的「龍潭星現」奇觀。
推薦閱讀:
※荊州有哪些歷史遺迹?
※中國地圖的中心到底是不是陝西?
※伊犁,這麼美,你會去看看嗎?
※梧州岑溪市哪裡有吃飯、游泳、釣魚、唱歌的悠閑的農莊?
※為什麼每一個大洲的右下角都有一個大島嶼?
F22戰機的計算機不如一台智能手機,為何軍用產品比民用品弱?
其實首先要說明的是軍工產品不一定比民用品好,原因就在於二者在使用環境上的巨大差別。民用品一般只需要考慮性能,不用考慮極端條件下的可靠性,只需在一般條件下能夠正常工作就行。而軍用品則可能在很多極端條件下,比如酷熱,嚴寒強電磁輻射等等,所以軍用品更為注重的是可靠性。
就拿問題中所說的F22戰鬥機來說,一直被認為是世界最強戰機,被視為是人類頂尖科技的代表。其實F22戰機的處理器性能確實比較落後,放在現在連一台智能手機的處理器都比不過。
F22其使用的晶元是90年代早期的技術,而且考慮到軍用和民用之間在性能和可靠性的取捨,其甚至完全無法和當時的民用電腦處理器相比。而即使是當時的普通家用電腦,其處理器也只是幾百赫茲的頻率,以及最多幾十兆的存儲,而F22的只會比這些還要落後。
F22戰機使用的是PowerPC603處理器,屬於1995年的技術水平,而這款處理器放到現在連低端處理器都比不過,性能屬於落後淘汰的水平。但是之所以美國人繼續使用這種處理器而沒有改進,原因也很簡單,首先這款處理器已經足夠使用,因為軍用計算機要執行的程序並不算很多,比如任務系統識別系統等等,並不像一些民用程序那樣極為需要強大的處理器。其次就是其可靠性好,能應對很多極端條件下的使用。
而很多人所認為的軍工產品質量好,其實更多的是指可靠性好,比如軍用筆記本電腦,最為重要的是可靠性,因此在性能上會有所削弱,相對同時期的民用品會有所缺陷,畢竟作戰時電腦壞了這種情況是不可容忍的。再比如作戰服等,由於要考慮到磨損等,因此在布料上也會有改進,會更加耐磨。
其實在武器裝備的研製方面,很多國家研製時優先考慮的是可靠性,其次才是性能。比如我國的早期054級護衛艦,就出於可靠性考慮所以依然使用的是紅旗7防空導彈,以及箱式反艦導彈發射器等等,直到後來的改進型054A,才出現了垂直導彈發射系統,近防炮等武器系統。
相對而言,軍用產品相對於民用產品而言,是很多的取捨的。就拿軍用裝甲車輛而言,首先要考慮的是安全性防護性能,即要最大限度的保護有生力量,最後才是像舒適度等這些與生命安全相比無足輕重的內容。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軍用產品不如民用,比如軍用偵察機使用的攝像機等等設備,性能就很強,要比民用品拍攝效果要好得多。此外,像火炮等使用的鋼材等,質量也非常好。
F-22的總產量僅187架,前155架F-22的航電架構用一套中央處理系統來連接感測器和航電設備,其任務計算機具有三套休斯通用集成處理器(CIP)提供冗餘處理能力。每套CIP上有兩個數據處理單元,處理器是intel i960MX,主頻只有25MHz,到2004年的第5批次(Lot 5)F-22才使用了POWERPC603處理器。
無論是哪種處理器,單CPU的運算能力都遠不及現在的智能手機。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
1、F-22研製於上世紀90年代,當時的CPU技術水平自然遠遠落後於現在的CPU發展水平。此外,一種戰鬥機從開始研製到正式服役,其中的時間跨度很大,即使在設計時採用最先進的CPU,到服役時也就遠遠落後了。
2、軍用戰鬥機在設計上極端重視可靠性,電子設備需要能在極端的溫度、壓力和電磁干擾環境下正常運行,還要擁有很長的無故障間隔時間。對於處理器來說,可靠性要求壓倒了一切。
i960MX就是一種專門按照軍用標準製造的處理器,和民用型i960有很大區別,除採用特殊工藝專門定製外,其主頻也低至25Mhz,而民用型是100Mhz。玩過超頻的朋友都知道,主頻越低越穩定……
3、對於戰鬥機來說,單塊處理器的運算性能並不重要,通過多處理器的並行運算總能提供充足的計算能力,航電架構的設計更重要。現代戰鬥機都採用開放式航電架構,可以方便地升級計算機模塊。在F-22上,洛馬曾建議使用類似F-35的綜合計算機系統取代F-22上的所有計算機系統,但即使是F-35,採用的CPU也不過是PowerPC G4而已。
個人是做電子的,從我的角度來說,幾點原因吧。第一,軍用品追求的不是性能的高低,對於軍用品來說,第一位的是實時性和可靠性,沒有這兩樣,再好的東西也白搭,比如說戰機被導彈鎖定,機載雷達已經檢測到,可是卡機了,隔了一秒數據才出現,這件事情是很可怕的。第二,對於晶元層面來說,我們通常做電子,晶元分為商業級、工業級和軍工級,軍品晶元溫度為-55到155攝氏度,更看重的是極端情況下的性能。第三,一架戰機從立項到定型到量產,需要很長時間,少則五六年多則十幾年,而電子產業的發展速度很快,一些晶元在當時設計選型時是屬於很先進的,但是經過這麼長時間,經歷電子產業的發展之後,在現在看來已經有些落後了。第四,由於戰機整體系統的複雜性,其實每一個模塊都具備一定的處理功能,而不是將所有的運算都交給一個處理器去處理,那樣的話,再先進的處理器也不能保證數據的實時性能夠得到保證,失去了實時性的戰機也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戰機的中央處理器最後起到的是統籌數據,再進行任務分配,其計算量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大,所以,一個低俗一點的處理器其實已經夠用了。
世界各國的戰機,包括F-22、蘇-57和殲-20在內的五代機,飛行員幾乎不可能在沒有計算機的情況下,能夠很好的操控戰機,但是在純粹的處理上,戰鬥機的計算機不需要很快的速度,它只需要在短時間內處理有限的數據,並且一定要非常的準確和可靠,更不能像智能手機一樣出現卡頓或者死機。因此,不需要在CPU上一味追求快速。此外,在F-22等武器裝備被設計出來之前,相關的CPU已經開始研發了,這中間也會相差很長的時間。
F-22戰機所搭載的是6塊1995年生產的PowerPC603,跟現在的手機相比差了好多倍。
f22是90後可是它的基本功能還是老大級別的,美國的陸基導彈基地用的電腦還是上世紀80年代的內存還沒有早期諾基亞高呢,米格31用的還是二戰時期的二極體呢。老東西可靠實用短時間不會更新,現在全球軍方接觸用的還是旗語,燈語用的還是一戰的通訊電碼,電台。
軍品尤其這類跟民用設計要求不一樣,而且戰鬥機跟手機更不是一個能夠放在同一平台可以比較的,軍機的維護檢修是以RCM思想為核心的,追求的是足夠高的可靠性,它的計算機系統針對使用要求開發,不需要更多的性能功能,而是更高的可靠性不掉鏈子,包括航空產業以及軍工系統都是按照這樣的思想開發
這個消息一看就是假消息,目標是讓f22體面的退役,要知道按之前CPU的特點,定做一批加強加速版的CPU,絕對不是問題,成本也不貴。f22其實就是高空高速偵察機sr71黑鳥的隱身加強版,讓黑鳥有查打一體的能力,結果就是飛行曲線極窄,沒有格鬥能力,一旦被發現就是死路一條,與f117的區別就是超音速。現在反隱身雷達逐步普及,意味著該機已經到了說再見的時候了
正常啊,主要原因是成本和時間,雖然軍用晶元已經非常昂貴,但也不能無限投入,一款晶元上市起碼要在整個市場廣泛應用,擁有足夠的驗證和熟練的開發人員才能被選為製造軍用晶元的型號。這個過程至少3年,而推出到用戶廣泛應用也要2年。這就是5年前的民用水平了,而這5年民用晶元已經更新幾代,性能翻倍了。然後再說飛機,飛機試飛到裝備要10年左右,而試飛前大部分系統已經完成,這部分系統的研發測試至少也要5年,也就是一個晶元裝在飛機上試飛起碼就是10年前的了,再試飛10年,就20年了,想想20年前的電腦什麼樣,能跟現在的手機比嗎
95年設計的F22在量產能用上奔5的就不錯了,在軍品中電磁環境複雜抗干擾能力第一,可靠性第二,性能第三夠用就好。老美產品抗干擾能力那絕對世界第一,而符合抗干擾的元件或是其他技術手段實現抗干擾難度之大,只要懂得機械電子產品的都明白。中國別看武器多先進一上戰場(指跟老美打)就是被吊打的命。(中國武器出品不順就是這一點差太多太多)
民用怎麼能跟軍用比?我是做船用設備的,全家男的基本是部隊里的,民用船上一個賣汽笛3000塊,軍船上可以賣30萬。拿什麼比?材料工藝可靠性就不是一個量級的,當然回扣也不是一個量級的。軍用就是軍用,它要的綜合性能絕對是最好的,而不是某個方面。
推薦閱讀:
※空戰中可能出現雙方預警機都被擊落的情況嗎?這種情況下該怎麼辦?
※J-10戰鬥機到底能不能做「普加切夫眼鏡蛇」動作?
※二戰時期的戰鬥機或對地攻擊機與現在的武裝直升機對戰誰會贏?
※殲 11 與 F22 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承受7個G重力加速度是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