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末代皇帝》的豆瓣評分(8.9)和尊龍先生以後的輿論境遇?

(1)看了尊龍先生主演的《末代皇帝》,深受震撼,覺得這部劇是可以和豆瓣前幾名的電影比肩的。比如同題材的《霸王別姬》,我是先觀看的《霸王別姬》,看完之後思考了很多,也不禁感嘆此佳作不愧為最偉大的國產電影!後知同題材有《末代皇帝》也觀看了這部電影,再次被深深打動。個人認為兩部都是質量極高的電影。都可以登上全球電影排名的第一梯隊。然而,在豆瓣上《末代皇帝》的評分卻遠不如《霸王別姬》。看了豆瓣上排名前250的電影名單,個人覺得甚至很多無法比及《末代皇帝》的電影都比《末代皇帝》評分高,所以有些困惑,覺得是否因為尊龍先生在國內口碑方面的原因?如果是這部電影的原因希望專業人士能夠指出。
(2 )其次是尊龍先生,先看尊龍先生的作品,被他高超的演技所折服,如果不了解的大家可以去觀看《末代皇帝》和《蝴蝶君》,並且也知道尊龍先生在好萊塢和國際影壇上都享有盛譽。但是在國內卻鮮為人知,後知道尊龍先生空有赤子之心卻被無良媒體和不良作家抹黑,造成國內的口碑有損。然而個人覺得隨著時間的流逝,先生的負面新聞會越來越少,而先生又有好作品傍身,並且以亞裔的身份獲得多項國際重量級獎項,為中國影視界添了一份榮光。所以認為先生將來的輿論環境會越來越好。也希望如此,不知大家是如何看待?


謝邀~
豆瓣評分一向不太靠譜。舉個例子,97年上映的《泰坦尼克號》之前在豆瓣的評分是9.1分,12年3D版上映後評分直接到了9.5(現在豆瓣上將兩個版本合併,只剩一個版本了),一樣的電影,只是2D和3D的區別,差別就那麼大。而電影《賓虛》是第一部獲得十一項奧斯卡大獎的電影,在近40年後才有《泰坦尼克號》與它獎項持平,它在豆瓣的評分是8.6。
並且其實現在《末代皇帝》在豆瓣上的評分已經特別高了,在三十年前《末代》電影在國內的評論是兩極分化嚴重,前兩年在土豆網上的加長版《末代》下更是惡評如潮。它在國內的評價是兩個極端。
首先要看看這部電影的時代背景,要先說一句:不是禁片!不是禁片!這部電影真的不是禁片!!!我也不知道怎麼會有人認為它是禁片。
電影拍攝時間是1985年,當時正逢中國重要的轉折點,可以說《末代》得了時間的利,鑽了中國改革的空子。鄧小平同志親批的進入故宮拍攝,並且是第一部可以進入太和殿拍攝的外國故事片,同時還未對拍攝內容作任何限制。1986年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訪華,因為電影的拍攝緣故沒有參觀到故宮。

飾演慈禧太后的是盧燕女士,她是梅蘭芳先生的乾女兒,第一位華人奧斯卡終身評委,在影壇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陳冲進入美國演員工會也是因為她的推薦。

裡面的撫順戰犯管理所所長是英若誠同志飾演,當時任中國文化部副部長,是國內有史以來唯一一位位居高位卻出現在電影里的官員。

宣布溥儀特赦時站在英若誠先生旁邊的那位是歷史上真正的所長金源先生,載入史冊的人物,曾經協助溥儀完成了《我的前半生》。

這位飾演太妃的宋懷桂女士是中國人應該銘記的人物,如今卻沒幾個人記得。皮爾·卡丹的中國代理人,中國第一家西餐廳馬克西姆餐廳的老闆娘,中國時尚的先行者。在當時流行黑白灰的時代,她將色彩帶入了中國,並訓練了國內第一批模特,把他們帶上了國際。同時馬克西姆餐廳還是那時中國搖滾的聚集地,崔健在那裡第一次公開演唱了《一無所有》,他的前妻是宋懷桂的女兒。英國前首相、美國前總統、伊麗莎白·泰勒、劉曉慶、鄧光榮、張國榮、林青霞、尊龍、張藝謀等各個領域的代表人物都曾光顧。(想更多了解宋女士可以去看央視的紀錄片《謬斯之旅》)

同時提到的《霸王別姬》導演陳大導演也曾在裡面出演一個侍衛長。(當時陳凱歌與尊龍關係非常好,非常非常好)

同時溥儀的弟弟浦傑先生也曾到過拍攝現場,並擔任影片顧問。(下圖:浦傑與尊龍)

由於國家非常支持這部電影的拍攝,所以當時的中國國家主席李先念先生與法國總理後任法國總統的希拉克先生一起參加了法國首映禮。並且主創人員還受邀參加了英國國宴。在《末代皇帝》的二十周年紀念展時,主創人員由各國政府與皇室接待。不過尊龍這貨傲嬌得沒有去,因為他認為電影拍完了就不關他的事了。。(下圖:由左至右分別為,陳冲、尊龍、希拉克、李先念。最後一位不認識~~有知道的朋友希望能夠指點一下~)

(下圖:黛安娜王妃與盧燕、陳冲)

豆瓣上對《末代皇帝》的評分是8.9分,評分人數為15w+,其實幾乎都是五星。而更權威的評論,是獎項。1988年第六十屆奧斯卡上,《末代皇帝》獲得了九項大獎,迄今為止能超越它的在奧斯卡歷史上只有三部,一部是1959年的《賓虛》,另一部是《末代》十年之後的《泰坦尼克號》,最後一部是《指環王》。而當年的《末代》,是九提九中,把此類電影能提的都提了,提了的都拿了。後來導演貝托魯奇在一個視頻採訪中曾驕傲地說道:我打開了歐洲電影的先河。小金人晃瞎眼~

這裡介紹一個帖子,來自故宮吧,很詳細地介紹了《末代》的一些拍攝重點
http://tieba.baidu.com/p/2189368501

《霸王別姬》也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影片,我曾專程找來看過多次,但是可能我比較遲鈍,從未把兩部電影放在一起比較過。直到看到蘆葦先生的一個訪談,才知道兩部電影的淵源。蘆葦曾說他寫《霸王》的劇本只有兩個條件,一是再看一遍《末代》,二是讓陳凱歌不要插手劇本(心疼陳導三秒鐘~不過自然,最後陳導還是或多或少加入了劇本的創作)。並且在其他訪談中,蘆葦也明確表示,《末代》是《霸王》的精神教父。

而《末代》在豆瓣上沒有《霸王》評分高的原因,我個人覺得跟尊龍關係不大,雖然我一直認為他是背鍋界的常青樹。我只分析我認為的《末代》的評分原因,少談《霸王》。

一是個人水平和欣賞能力。每個人的欣賞水準不同,並且像《末代》這種片子,很難有人靜下心來花兩三個小時欣賞,同時看的時候還需要氛圍與對那段歷史的稍微了解。這一點在《末代》還在B站上時的體現很明顯。彈幕裡面撕得天昏地暗,但是能夠欣賞的人就連電影里那一段滿語都翻譯出來了。《霸王別姬》與《末代皇帝》是同一類型的電影,但是如果有人不看好《末代》,會直接給低分說自己看不懂,可是《霸王》是咱們自己的電影,是中國電影史上的驕傲,我身邊有人看不懂也只說是自己水平不夠。

二是與歷史相關。以歷史背景拍片有好處也有壞處。歷史大的背景已經在那裡無法變動,所以影片即使不好在框架上也不會給人亂的感覺。但是用幾個小時來表達朝代的更替和一個歷史人物的一生,很難。況且電影為了藝術性在一些內容上會進行變動和修改,有些人卻表示不能接受,他們認為一切都應該按照本來的歷史面貌來刻畫。我曾經看到有人給《末代》差評的原因是因為尊龍太帥。這一點導演給出的解釋是,歷史和電影之間不可能完全相同,他的影片雙方都要給出妥協,他拍的不是紀錄片,而是故事片。在這裡我推薦一下同是1988年播出的電視劇《末代皇帝》,陳道明主演,個人認為電視劇歷史價值更高,電影藝術價值更高。(之前在微博上看到過一篇專程分析《末代》顏色與光影的文章,可惜現在找不到了,以後找到再放上來。我覺得《末代》最具藝術價值的就是寓意的表達、色彩的轉換與配樂的搭配。)

三是某些國人的文化自負和文化自卑。這裡只針對少部分人。前段時間因為戰狼2的火爆導致某些人說這是個人英雄主義,吳京說你去看美國片啊。這是文化自卑。而對《末代皇帝》,是文化自負。因為影片的各方面製作來自各個國家,就有人說這只是外國人對中國的意淫,只滿足了外國人對中國獵奇的變態心理,外國人根本不懂中國的歷史。這一點在土豆《末代》下的評論尤甚。而我之前看過十來集由趙文瑄、余少群主演的《末代皇帝傳奇》,裡面漏洞百出全是bug,但是不會有一個人評論這部電視劇只是導演的意淫。中國五千年的文化的確值得自豪,但這並不是咱們看不起別人的理由。因為被東方文化吸引,所以那些外國人才會嘔心瀝血來盡心竭力地拍攝這樣一部影片。在這裡推薦老電影表演藝術家陳述老爺子在參與《末代》拍攝後的一篇文章,外國人也有拍攝中國歷史的資格。

四是語言問題。《末代》是一部中外合拍片,但是描述的是中國歷史。很多人打四星的原因是認為中國皇帝說英文很違和。說實話,我也覺得違和,但這的確是不得已而為之。一來是因為導演根本聽不懂中文,二來是因為這部電影就是沖著奧斯卡最佳影片去的。這一點確實拉低了電影的評分。

————————8.26更新

(一段題外話,可略過)
今天看了電影《鋼琴課》,去豆瓣上翻了一下,《鋼琴課》的評分是8.0。《鋼琴課》在戛納電影節上與《霸王別姬》一同獲得了金棕櫚獎,可是差距與《霸王別姬》卻差那麼多,個人感覺無非是因為每個國家的審美和對電影的認同感不同,《末代皇帝》同理。
《霸王別姬》在國內的評價高於《末代》,但是在國外《末代》卻高於《霸王》。這與演員和影片的宣傳也應有關。在《霸王》在國外上映時,海報上幾乎都是鞏俐,因為當時劇組人員里有國際知名度的只有鞏俐。
而《末代》中庄士敦的扮演者彼得·奧圖老爺子是真正的國際大牌,原本這個角色想找馬龍·白蘭度,後來導演去找了007肖恩·康納利,最後因為陰差陽錯定下的卻是彼得·奧圖。老爺子一生提名過八次奧斯卡,最後獲得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陳冲當時主演了《大班》,在美國有了一定知名度。

而尊龍因為主演了《龍年》提名了金球獎,成為了第一個登上意版《Vogue》的亞裔,被美國媒體評為「有史以來最帥的黑幫老大」,並且當時的很多亞洲青年都喜歡模仿他飾演的泰喬伊,模仿的熱度直到一年後出現了小馬哥才減退下來。況且當時《末代》的製作班底是強大到甚至強悍的存在。

(加一段關於尊龍的萌萌噠小故事。尊龍主演過一部叫《龍在天涯》的電影,飾演一個巴厘島舞者。原本電影拍攝在《末代皇帝》之前,後來導演說知道尊龍下一部電影會是《末代皇帝》,並且可以肯定這部電影和尊龍一定會火爆全球,所以專程將自己的電影壓到了《末代》上映後才上映。)

從後來演員的待遇也可以看出《末代》當時的大熱程度。鄔君梅成為了第一位提名義大利金像獎的亞裔女星,陳冲登上了除《花花公子》以外的所有美國主流雜誌封面(陳冲當時因為《大班》的事情堅持不脫不露的原則,雖然後來破功了),尊龍又一次提名了金球獎,並跑到日本打破了日本的代言費記錄。
一篇88年的報道上曾說,巴黎街頭很多女人穿上了旗袍。
而《末代》在世界影史上的地位除開獲獎記錄與紀念展時皇室與政府接待以外,2012年時《末代皇帝》進入了戛納電影節的經典致敬單元,並專程進行了3D修復,2015年修復版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重映,2016年在北京電影節重映。懶癌發作過段時間來填為啥當時國人不待見末代和尊龍的事~


謝邀
個人之見,淺談龍叔。
簡單的談一下提問,評價是一件挺主觀的事情,無論是評價電影還是個人。幾乎很難有人能全面,客觀,理性,不帶任何個人偏見去評價。通常會帶有個人感情色彩,主觀判斷,還和個人認知有關。
關於電影的打分影響因素太多了。

有的人把電影當一個故事看,作為娛樂消遣的方式(大多數人是這樣),當遇到蒙太奇手法,象徵主義手法就有些看不懂了。於是認為是爛片,連個故事都講不明白。
有的人喜歡戲劇衝突,注重劇本情節,看到平穩循序漸進,溫和自然的就覺得無聊了。
很多很多,個人偏好認知對電影打分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很難客觀評價。

電影要去體會作品的以下幾個方面,括弧內容表示大致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體會。
文化思想內涵(劇本情節結構,表達的主題,導演的能力)
藝術技巧(表現手法,藝術形式,鏡頭的轉換,剪接)
視聽感受(光影色彩運用,景物,背景的選取,音樂的製作選取)
演員演技表現(對人物和情境的把握,鏡頭表現力)
這幾個方面要融為一體,自然通透。而這些方面是為作品本身服務的,作品依賴於這些方面,這些方面也無法脫離作品。以上這些創造了作品,又局限了作品


《末代皇帝》從我的觀看感受來說,這些方面都做的不錯。這部影片偏重於歷史,(歷史不能劃分為科學,但也不能丟到藝術一側。)影片在現在的歷史和認知里還原的很不錯的了。當然它不是紀錄片,影片還有導演想傳達的東西(這個更加主觀)以及演員對人物的塑造,情感的傳達,尊龍的表現可以說極好了。劇本,服飾,文化,鏡頭轉換,戲劇衝突,音樂選取都是極其出彩的。拋開黑子噴子來說,影片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認可,包括奧斯卡。

推薦一個影評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375118


至於評分為什麼會偏低,有之前說的個人偏好,認知的因素,也有整個環境背景因素了。這是個大眾娛樂,娛樂大眾的時代。人們喜歡比較,喜歡盲從跟風,喜歡誇大事實,喜歡刺激獵奇,喜歡用輿論來捧殺或棒殺,總是在用主觀和偏見去評判。在輿論和媒體的作用下,尊龍被描寫的極為失真。


過去的事是怎樣無從考證,但是抹黑和造謠對一些人來說也是一大樂事,貶低別人,可以獲得極大的優越感,敏感又膨脹是很多噴子的通病。那時媒體從中發揮了什麼作用,現在網路傳播中看客心理,盲目跟風的又有多少,我們無法得出具體的數。大部分人在當中無法理性和全面。(題外話,每年愚人節,哥哥的粉絲就直線上升,然而他們對此又了解多少,對哥哥這個人又了解多少。一提到尊龍就扯出哥哥來比較,炒冷飯,貶低。他們當中又有多少人了解他,了解這個事件。我們看到的「真相」或許是媒體,輿論製造的,難以辯白的真相。願意相信的是我們認知中的「真相」。在這個世界裡,到處都是羅生門
至於尊龍為什麼沒有很火,除了時機,除了經紀人,以及長期在國外發展。要我說很大原因是因為他自己不想火。他有一顆赤誠的心,他愛演戲,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有自己的原則和堅持。所以為什麼要糾結於此呢,少有人喜歡的人,也一樣可愛,值得愛,值得尊重
最後我想引用一下《李鴻章傳》里的這句話,天下惟庸人無咎無譽
舉天下人而惡之,斯可謂非常之奸雄矣乎。
舉天下人而譽之,斯可謂非常之豪傑矣乎。
雖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
以常人而論非常之人,烏見其可?
故譽滿天下,未必不為鄉愿;謗滿天下,未必不為偉人
附上尊龍的採訪回答。

以上圖片來自微博,貼吧,侵刪。

《末代皇帝》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電影,不悔喜歡這個老頭。


謝邀
時運不濟
步步踩錯
沒有一個好的經紀


回答這個問題的前半部分,如何看待《末代皇帝》。
這是我初中的時候偶然知道的一部片子。當時堂姐從重慶讀大學,放寒假回來,我歡喜地看著她往出拿行李,忽然我就看到了它。

當時堂姐買的碟片封面就是這樣的。(請自動忽略http://CCTV.com)
可惜,我把碟片拷到電腦上之後,居然打不開?WTF?之後么,因為上學,家長也不讓多玩電腦,再加上我當時還沒怎麼體會到電腦的好處。覺得還不如我家小霸王遊戲機來的爽呢。就把它給忘了。
這一忘就是兩年,等我再想起它已是高中。
我是在物理化學課上,用電子詞典把溥儀的《我的前半生》看完的。
(就是這樣的電子詞典,可以下電子書。感覺暴露了年齡)

當時看《我的前半生》完全是出於一個歷史好奇者,想探究宮廷秘聞的心態去看的。然而溥儀講的大致也沒脫出我以前知道的正史和野史範圍。比如他講到自己登基時,因自己大哭不止,父親載灃便說:噓,噓,快完了,快完了。這個經典的情節在電影《末代皇帝》里有呈現。這個細節最近被社科院近代史所的馬勇老師澄清,這個故事可能是好事者為之,事實上也許並無其事。而且這個故事也有「倒放電影」的嫌疑。
回到這個問題。看完《我的前半生》之後,我就想起了我的那個遺憾。於是回到家,趕緊再點一次試試它垂死掙扎了兩年後能不能打開,然鵝。。。好再經過兩年的歷練,我已經從一個電腦小白升級成一個電腦菜鳥,基本的上網搜片是會了。然後我再網上找到了它,看完了。完了。了。。除了對實拍故宮很激動外,剩下的沒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到了大學,也不知哪個神經搭在一起了。我又想起這個片子,又把它找出來看了一邊。咦,這次覺得這個電影好看了不少耶。嗯,不錯,配樂到現在還是我最喜歡的,時常翻出來聽一遍。畫面、色調都很好,很有年代感,場景、道具,講究。人物刻畫自然也沒的說,尊龍和陳冲,還有一些回答里提到的侍衛長陳大導演,和各路大神,堪稱完美。之後我找來各路資料,了解這個電影及其背後的故事。只能說,我愛上了它,給同學推薦了很多次。
再後來就是讀研期間了。那一時期,每一次翻出來這個片子看,沒有了大學時看到好片的激動,留下了更多去欣賞它的心,去感受導演想要傳達的內核,也去好好領悟每個演員如此表達的奧妙。那個時候只覺得外國導演講中國故事真是新奇,角度獨特,而且即便演員都講英語我也覺得沒啥,很能接受。
再再再後來,我就不把這個片子當成單純的電影去看了,因為它涉及到一些文化和文化背後的東西。
如今這個片子我依然愛看,但是卻多了一點迷惑。明明講的是中國的故事,明明涉及到的是中國的人物,包括《霸王別姬》(另一答主說了《末代皇帝》和《霸王別姬》的關係,可以去看一下。),然而剝開兩部電影的外衣,發現核是外國的。他們分享著同一種敘事模式,主人公在風雲激蕩的歲月里,身不由己,然而卻熱切嚮往自由、愛和獨立。到了後面,某黨執政後,主人公身在轟轟烈烈的人民運動之中,茫然不知所措,甚至《霸王別姬》里,程蝶衣身心都受摧殘。自尊、人格全無,更不用說自由、獨立。影片結尾,紫禁城落日黃昏,溥儀重新入宮,白髮駝背彎腰的他和脖子上帶著鮮艷的紅領巾的孩子形成鮮明對比。他看著那個蟈蟈,欣喜的像個小孩。幾十年人生,半個世紀風雨不過如此。再宏大的歷史比不上個人的喜怒哀樂。這是中國的故事嗎?是,它真真實實發生在中國,導演沒有胡編亂造。這是中國的故事嗎?也不是,你看,它明明白白地透出了西方人的思維和創作模式以及西方人的價值觀。
我們之所以說這兩個片子拍的好,是因為我們從片子里看到了人,看到了一個個具有鮮明個性、喜怒哀樂的人,而非一群有著同一表情、同一情緒的同質化的人們。我們可以分分明明體會到裡面主人公的個人際遇和人生悲喜。但是我們感受不到一群同質化的人的情感。這就是為什麼聚焦微觀,聚焦個人的電影評分一般不低的原因。這也是改革開放後,革命觀向現代化觀、人文觀轉向下的體現。
不得不說,將近四十年的改革開放歷程,讓我們對於革命、宏大敘事這些都有了相當的反思,並且開始遠離這些看起來很危險的概念。而代替革命敘事話語的便是不斷而來的西方話語,人文的、解構的等等接踵而至。這些西方來的理論和思想幫助豐富了我們的文化,實現了多元化,也給我們在創作時增添了一個好的視角。對於創作者和觀眾都是一件好的事情,可以有不一樣的觀影感受。但是讓人覺得不爽的就是如此講故事的方法。
我倒不是質疑人文情懷,更非是為了給什麼東西翻案。就是覺得現實迫切需要一種能講好中國故事的方法。(《戰狼》只是表面上這樣做,實質上並無沒有。)這樣就不會有電影、文學、藝術、歷史跟著西方亦步亦趨,有著總也趕不上人家的悲涼。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解決宏觀與微觀之間的巨大張力。太著重於宏觀,就會忽略個人,出來的作品人們不愛看,引不起共鳴。但反之,太著眼於微觀,就會陷入細節不能自拔,以偏概全。有研究者說先碎片化,一定程度的碎片化之後進行宏觀解讀。問題是碎片化到何種程度。而且即使是碎片化後,開始整合,用何種理論整合?唯物史觀顯然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這個要求,那麼還有什麼理論可以完成這種任務?後現代?。。。。。
一個好的導演一定是可以傳達自己的價值觀的,不論這種價值觀著眼於什麼。此外,一類電影的出現也是有一定時代背景的。我比較喜歡看《霸王別姬》、《陽光燦爛的日子》《太陽照常升起》、《紅高粱》這種具有時代感的片子。但是,中國畢竟又發展了幾十年了,現在的故事如何講,怎麼講,才是以後更重要的問題。
說的太多了,腱鞘炎也犯了。
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先回答問題。

首先,我奉勸各位不要太在意豆瓣上的評分。豆瓣只是個功能很多的社交網站,但是離電影專業差了十萬萬八千里。所以再也不要依據豆瓣評分來判斷一部電影的好壞,評分只能代表部分豆瓣用戶的評價,沒有任何比較的價值。所以8.9分這個分只能說明一個問題,描述里也說清楚了,豆瓣上大部分給這部電影打分的用戶給的分挺高的。所以描述第一段里說的部分問題也就不需要再回答。

其次題主有意拿《霸王別姬》和《末代皇帝》這兩部電影做個比較,其實這兩部電影除了同是中國歷史題材相關,也沒用太多可比之處,前者是陳凱歌導演的國產電影,後者是義大利導演貝納多·貝托魯奇導演的電影。貝托魯奇導演還是一位拍出過很多好電影的導演,算得上個大導演,陳凱歌在國內導演當中算得上大導演。而這兩部電影的歷史位置,我想對於中國觀眾來說《霸王別姬》的地位和影響力是其他電影很難撼動的,而《末代皇帝》更像是一部遠古時期的老電影,因為得過奧斯卡很多大獎,看過的觀眾還是很多的,但是現在《末代皇帝》的影響力顯然遠不如《霸王別姬》,看得觀眾更多是深度影迷和貝納多·貝托魯奇導演的粉絲。

客觀的來評價者兩部電影的影史地位,其實沒什麼好說的,因為對於浩瀚的影史來說,這兩部電影的地位都很有限,活躍在影史前列的永遠是大師的作品和極具創新意義的作品,雖然電影是主觀的但是在專業層面上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比如我個人就認為,權威媒體對《末代皇帝》的評價受題材和價值觀,意識形態局限,這時候主觀就反應在西方主流價值觀和意識形態下的電影,受關注顯然比《末代皇帝》多太多,《霸王別姬》就不談了,起碼在這一類題材上這部電影在影史中是無可爭論的代表。就論電影的水準,個人認為《末代皇帝》技法和藝術水準高於《霸王別姬》,《霸王別姬》這部電影本身的意義要高於《末代皇帝》。(PS:國產電影導演的代表一直是候王楊,大陸最具代表的導演是國師)

對於普通觀眾來說,不需要管專業的電影評價和電影史,因為這些距離普通觀眾太遙遠了。

關於尊龍這名演員,真藝術家是不會流落世俗的,尊重他,不妄論。


尊龍先生淡泊名利,再加上霸王別姬的事,他不願意多加辯解,國內媒體給尊龍先生潑污水,網上噴子抹黑先生的形象。

末代皇帝是部好電影,電影細節部分,影片布局,色彩搭配,演員演技,值得現在的導演,演員學習。

尊龍先生是個有風骨的好演員,喜歡的人一直在銘記著他,放一張先生的劇照吧

那年青春正好,你也風華正茂


需要一個好的經紀人。


估計是尊龍相對張國榮更小眾一些,了解的人更少一些,況且《末代皇帝》主要是歷史,戲劇衝突沒有霸王別姬強(個人覺得)…但是!
我個人覺得龍叔的顏是很可以的,個人覺得比張國榮更加英氣一些,但在《蝴蝶君》中除了體型,又十分驚艷…真是美男子啊( ??_?? )
p.s:為什麼鐵叔的取向總是怪怪的(跑題了)


距離感


因為時代不同了。
末代皇帝趕上好時候了。
尊龍沒有。華人演員那時候的好地方在香港,他卻一心在美國打拚。


末代皇帝是一部外國導演通過外國視角聘請外國製作團隊拍給外國人看的外國電影,除了演員是中國人(主演美籍),場地在中國,故事發生在中國,此外毫無關係。
尊龍不是成龍,也不是李連杰,亞洲演員想在好萊塢站穩腳跟只憑演技還不夠啊!


這部《末代皇帝》和尊龍的長相一樣,外國人看著很中國,中國人看著很彆扭。


推薦閱讀:

影史上有哪些「絕不廢話,抓到你就第一時間辦了你」的反派角色?
如何評價電影預告片透露劇情和重要畫面的行為?
如何評價電影《驚天魔盜團》?
請問好萊塢投資最大,虧本最多的是哪部電影?
如何評價萬曉利對《女兒情》的改編?

TAG:電影 | 演員 | 豆瓣 | 演技 | 末代皇帝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