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心理諮詢師的你,困惑會比大眾少嗎?
身邊都是諮詢師。我問一個沙盤師,你對人的困惑是不是比過去少了。她說,你覺得一個對人性有好奇和探究欲的人困惑會少嗎?想知道大家的回答。
大概是先多後少的一個過程。
實際上做心理諮詢需要一些『天賦』,或者說『特質』,例如感同身受的能力(或說聽得懂話的的能力),對感受和念頭的敏感度(或說看得見的能力)等等,在諮詢師提高的過程中,這些能力必然是提高的,但是伴隨這些感受力的提高,對痛苦的感知也會有很長一段越來越敏感的階段。所以感覺起來,學心理學怎麼好像沒有讓我們的痛苦瞬間減少不說,好像還更痛苦敏感了?因為,以往很多很多的記憶、念頭、感受都是被我們防禦掉了,而如今向內的探索讓它出現在意識中。(這也是心理諮詢中可能出現的現象)
但是這只是一個過程,因為無意識的內容被看到,其實是一個化解的過程,所以根本上,人生的艱難是在減少,儘管感受起來好像在增多。
於是你就問了,既然痛苦會變多,為什麼你還要做心理諮詢?那是因為作為諮詢師的我,對這種『自虐』上癮呀!世界上大多數的事都吸引不了我,唯獨在內心的密室里破解謎題是最讓我痴迷的遊戲。有的時候覺得自己在深海里遨遊久了,看多了深海繽紛的魚群,忽然漂浮起來的時候,反而極為不習慣。那片海洋就是人的內心,穿越短暫黑暗的無意識層流後,每一個恍然大悟的瞬間真的是無限感動啊。
開始大概只會多不會少,十年八年以後,自己的整合度上去了,那就越來越少。
從另一個角度說,一切困惑——也可以說一切疑問或問題,都是一種防禦——防禦不確定、防禦不安全、防禦焦慮。而對自己、對生命理解得多了,就會覺得不確定不安全不舒服都沒什麼可怕的,於是自然不用焦慮、繼而不用以「困惑」去防禦了。
謝邀 @王小慧
我不知道這裡講的困惑具體指什麼,我覺得心理諮詢師會有一些成體系的視角、假設以及理論來理解自身和關係——所以作為專業人士來講,大概確實比程序猿少一些關於人的精神世界以及關係方面的困惑,但對於如何編程和做App還是非常困惑的,甚至覺得很神奇。
總體來說,學習心理有困惑感受的,大多是在專業學習的時候,比如突擊通過考試,比如完成一些作業。
踏入臨床工作後,感受的更多的情緒,是助人的快樂,成就感。偶爾也會有一些無力感,失落,自我懷疑。
學精分時自我分析,情緒容易激動,但也有奇怪的解脫感。
後來學CBT,學ACT。學積極心理學。感覺整個人都更積極了,更簡單了。
生活中的一些煩惱也會自我調節。
比如說高中失眠過。學了心理學幾乎是躺下就著。以前宿醉後早上心情會變差。這種純生理的反應用ACT竟然也可以調節。
學習心理學一定要系統的學習,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最害怕的是讀書太少,想得太多。大師除外,不過大師大多孤獨,困惑,痛苦,lol。
還有就是,二十來歲就開始給三十四十多多的人做情感家庭諮詢。相當於人生預演。那些經歷過的沒經歷過的。在諮詢室里都經歷過了。還有什麼困惑的呢。
當然沒困惑不代表沒煩惱。煩惱還是很多的。聽過不代表經歷過。理解不代表認同。知道婆婆很媳婦在爭奪同一個男人。但協調婆媳關係還是需要費盡心思。
以上。
謝邀,一起學習諮詢的有很多位,但最後能堅持下來,真正從事的沒幾位。
其中一位關係很好,一次聊天。她就說到,諮詢學著學著似乎越學越痛苦。
這個有時候就像做諮詢一樣,隨著深入,靠近核心,諮詢有時候並不那麼舒服,
甚至有時候就是痛苦的。
還在學校的時候,就問過老師這個問題。
老師問:手上腿上如果有個傷口會怎樣?
我:會疼
老師問:如果傷口合縫了呢?
我:可能沒那麼疼了吧
老師問:那傷口好了嗎?
我:好了呀,傷口都合縫了
老師說:傷口合縫不一定好了,也許只是從外面看起來好了,也許裡面還會灌膿。但對於不同的人要求並不一樣。有些人這樣就滿足了,有些人得劃開傷口,擠出膿水。
作為普通大眾,有些時候他們帶著癥狀依然活得開心,因為這也許對生活影響並沒有那麼大,也許他們期待,當他們即將離開這個世界時,再了解真相,再懂得些什麼就好了,他們不必去面對。
但對於諮詢師,一部分來訪者而言,也許他們期待的是了解更多,了解後面對,改善,期待更少的防禦更多的真誠。只能說需求,和選擇不一樣吧。
作為諮詢師,我的困惑是更多了。
應邀!
…… 我朋友說我,我自己也覺得,自己是十萬個為什麼理論上個人成長做得好的諮詢師,對人性理解更近深刻,自然困惑會少。
但是實際上現階段大多數諮詢師都還在成長中,這個過程中的諮詢師,困惑可能比一般人還要多得多。
我覺得理解會多,困惑會少
困惑是先增多後減少的過程。
困惑是隨著思考出現的,如果充滿內心衝突卻沒有思考,那他/她或許只有痛苦而沒有困惑。因痛苦而思考,便有了困惑,有了探索。
在探索途中,漸漸對人類心靈有了整體的認識後也便有了對人類痛苦的悲憫,此時理性和感性層面的困惑便慢慢減少。困惑減少了,但對未知的敬畏之心不少。
對於我來說,
困惑既多,也不多。
多在,任何事情都不會輕易的下定論,或者相信了。
而是會存疑,思考,和深究。
所以,困惑會比從前更多。
不多是在,
一份更平和的心態上。
能在不明白之時,也清楚「事情不是沒有原因的」,會更將重點放在「來龍去脈」上。而不是只揪住「不理解」不放。
所以困惑是多是少,可能不是重點,
但對於困惑的應對狀態,卻改變了。
一種是,
困惑有,但不會停留在困惑里,而是會對此去思索,探究。
所以,想的時間更多了。
另一種是,
原本困惑的背後常常是有情緒跟著,情緒會讓「困惑,不理解」執著的停留在原地,不向前走,困在其中。
那麼現在,可能會清楚這種狀態,也會面對背後的情緒。
對自我的意識與無意識的探究,在成為慣性的增多。
我目前覺得困惑似乎變多了。
以前就把自己的生活過好就可以了,把程序寫好就可以了,相對來說比較簡單。
做心理諮詢是與人打交道,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各樣的案例,如何做一個更好的諮詢師,這是需要很多的思考的。
有困惑也有樂趣,能帶來很多覺察,也是極好的。
對作為「集體」概念的人,了解是「多」了,困惑是少了
對作為「個體」概念的人,了解是「少」了,困惑是多了
當然這是作為工作對象的「個體」,生活當中的「個體」就讓他保持薛定諤的狀態吧。
困惑這東西,隨時增減,我覺得是動態的,也無法比較的。而且困惑也分為大小,對生活的影響程度不一樣。
更多的是對於困惑的態度改變了,不去因自己的困惑而困惑,去解決或者先放著,都會很坦然。
就好像不去抑鬱自己的抑鬱,不去焦慮自己的焦慮。
做諮詢師的人確實要很敏感,且要很認真,很執著的去探求,思維要很嚴謹才可以,所以在從業和個人成長之前困惑也許較之一般水平多一些。我不能代表這個群體。個人經驗。我覺得這不是個需要比較的問題,因為心理諮詢師也是大眾的一員,每個人都有各自困惑的點,每個人的不同人生階段也會有困惑的主題和內容。困惑是一直會存在的。正是因為有好奇,有求知慾,有探索欲,有思考,有體驗等等,才有了發現,才有了困惑,才有了進步。
強答。
學習的過程中,學到一個部分會有那個部分的感受,就像在自身預演一樣。你會體會到心理上的所有積極的,消極的情緒和心態。當然,積極心理學,就會積極點,會自我調節
工作給別人做諮詢的時候,看是給什麼年齡段的人做了吧,也就是提前預知並預演了中青人的精神上的各種壓力焦慮抑鬱甚至極度缺乏安全感厭世等等很多情緒。
所以相當於是提前體驗了不屬於自己年齡的東西,可能到同年齡段的時候困惑會少一點,會更自我調節一點。
但是同樣會有自己不了解的沒有接觸過的部分的困惑。會有不可避免的地方。
但如果學心理學的人是個自卑感比較重,敏感,缺乏安全感的人,會不會更厭世,恐懼社交
人與人之間本就相同
我是一名心理諮詢師,特別想回答一下這個問題——身為心理諮詢師的你,困惑會比大眾少嗎?——我的答案很簡單,身為心理諮詢師,我的困惑一點不比別人少,我經歷的生活中的煩惱,還有各種各樣的困難也並不比別人少。
但是這只是我的答案,並不是我特別想說的,我想說的是在沒有做心理諮詢師之前和做了心理諮詢師之後,我對這個困惑的認識不太一樣。
沒做心理諮詢師之前,我算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高手,也就是說遇到問題我會第一時間來解決,所以我經常會問為什麼,為什麼,去找原因。那時候困惑就很多,感覺很多時候都是困惑推著我趕緊解決問題,於是我沒有別人說的拖延症,第一時間解決,堅決、果斷、不拖延的一種狀態。
但是等我當了心理諮詢師,要經歷心理諮詢師所進行的個人體驗的時候,我的體驗師對我說了一句話:你似乎不能容忍困惑存在!
這話點到我了,之後在諮詢中,我花了很長時間去鍛煉自己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就是容忍困惑的能力。
我會帶著我的問題去向我的體驗師發問,他通常都不給我答案。然後就有一種場景經常出現:進去諮詢室時,我是帶著一個問題的,出了諮詢室變成了三個四個問題——比如說他為什麼不回答我的問題;他什麼時候回答我的問題;我問了一個問題,他當時表情為什麼是那樣的……
這些問題當時讓我特別的困惑,而且是一個困惑沒答案變成了n個困惑。所以那段時間我特別鬱悶——我之前的生活錯了嗎,第一時間解決問題錯了嗎?
隨著學習心理學以及個人成長的深入,我學到了一個名詞叫延遲滿足,大家可以去搜一下相關的實驗,叫棉花糖實驗。這個延遲滿足的能力和容忍困惑差不多。意思就是說這個困惑可不可以放在那裡,不解決。
後來由於受到我的心理體驗師那樣一種治療方式對待吧,我會發現他也並不是不回答我的問題,他總是在不經意間給到我答案,或者我慢慢的也會在不經意間知道那個答案,那個時候我特別的驚喜,那種驚喜是一種特別愉悅的感覺。
慢慢的我就學會把我的問題提出來,你不回答我也沒有關係,然後我會發現,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我的心態發生了變化,以前我是特別著急去解決問題,現在我會等一等,看一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生活經驗,有些問題你不解決,最後莫名其妙的就被解決了。
得到這樣一個全新的體驗,我慢慢的學會困惑就放哪吧,可能解決,也可能不解決,沒準哪天就解決了。隨著做心理諮詢師以及個人成長的體驗越來越多,我會發現其實有些困惑,就是解決不了,它就成了永遠的困惑了。但是我看它已經跟原來的時候特別不一樣了,我覺得放在那就放在那吧,沒有關係。這個時候我覺得我的心態,就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就叫心平氣和。
心理學家南希曾經說過,通常在心理治療的後期,患者會說他以前只知道什麼叫銷魂或者心情愉快,而自己在治療中不知不覺出現的心平氣和,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那我也體驗到了這種心平氣和,而且體驗心平氣和的過程,就是我容忍困惑的能力越來越高的過程。
等到不經意間那個困惑解決的時候,我又會體會到那種特別愉悅的感覺。所以我覺得我的心情伴著問題的出現、困惑的出現會在平和和愉悅中來回擺盪。所以我會說作為心理諮詢師,可能困惑一點兒也沒少,但是容忍困惑的能力增加了。體驗到平和與愉悅的機會也更多了,這是我想說的。
想起蘇格拉法說的話,知之越多,方知知之越少。
想對人困惑少,去學社會學這種將人看作群體的學科,把一群人在某一情景中的共性抽象出來,並且是穩定的要素,前因後果都看得很清楚。關於人性的很多問題都可以簡化,因為關注的是結構。
哦,或者去學化學、物理這種與人性沒多大關係的學科。這些知識填滿頭腦的時候怎麼也想不起來人性。
而當你問一個做心理諮詢師的人,他/她對人性熟不熟悉,肯定是熟悉的。抱歉用了人性這個詞,準確來說應該是人的內心世界。聽到的是人在訴說內心,看的書是如何分析,如何去聽到,如何讓來訪者更好地說,如何去促進改變。
但是熟悉不等於熟知和掌握。就算有了再多的理論,來的下一個人也會有他的例外。
對於人,我早先想到過一個比喻,人去理解世界,就像光在四維空間里從不同角度去照射一根木棒,投下來的影子就是我們能夠看到的人的樣子。我們不知道光的來源在哪,就像不確定人性到底根本是什麼,但我們看到影子,就像人具體表現出來的行為、言語、創造等等,它千變萬化,因為那根代表世界的木棍的形狀也可能是千奇百怪的。
這個比喻有些極端,只為了說明每個個體都是不同的,但是他們本身都有著自己的那套感受和邏輯,的確有很多共性的東西,那也是心理諮詢行業立足的原理。但是永遠也不放棄對不同開放,尤其是與我們自己不同的東西。
困惑會比大眾多。作為大眾會覺得理應如此,他們不會就此提出疑問。作為諮詢師的你,卻明明白白的知道,這一切一定是因果關聯的,但是往往你卻找不到真正的點是什麼?
比如你為什麼會跟別人多解釋幾遍問題就會煩躁?
大眾覺得你就是這樣,沒有為什麼。你會苦苦尋找,究竟是為什麼呢,究竟是為什麼呢?
每個人對這世界的感知都是不一樣的 遇到的事也不一樣 永遠沒有辦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共情 設身處地 …產生不同的情緒並不是僅僅因為事件本身 而是個人的認知 從這個角度而言 心理諮詢師幫助求助者自愈 在自己遇到問題時也會適當的調節 但畢竟諮詢師也是人
推薦閱讀:
※心理諮詢師可以隨時調整自己的心理處於最佳狀態,避免生活受消極情緒影響嗎?
※如何理解《消失的愛人》中的Amy存在的心理方面的癥狀?
※如何理解「一個軟弱、善良到極致的人,經歷一些變故後,就變得心狠手辣」這種現象?
※為什麼有些人不會被自己的呼嚕聲吵醒?
※如何高效地做每一個案例的心理諮詢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