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瑋對金庸是不是過譽了?

看過很多漲工資對金庸小說的回答,首先我承認我是金庸迷!但,竟然說和老舍先生在小說領域差不多?《天龍八部》可以與古希臘嚴肅悲劇對比?《鹿鼎記》可以比成騎士小說的《堂吉訶德》?射鵰三部曲可以不下於《基督山伯爵》?我的天,張恨水小說在現代文學史可是也不算頂尖人物啊,金庸先生的小說到了這個地步?


「過譽」與否,每個人有自己的看法,每個人對金庸作品評價不同,對其他文學作品評價也不同,很難形成一個量化的評價標準,因此也沒有標準的答案。我這裡想談點別的。

將《天龍八部》與古希臘嚴肅悲劇作對比,《鹿鼎記》與《堂吉訶德》 作對比,比的是誰高誰低嗎?

如果讀者們讀完這些分析之後,把目光全部集中在作品的排位上,為「金庸和大仲馬誰更厲害」這種問題爭個面紅耳赤,那無異於是買櫝還珠。

誰高誰低,壓根不重要,張公子們在寫評論時恐怕也不在乎。提到這些經典作品,把它們和金庸作品做比較,最重要的用處在於,它提供了一個非常實用的分析工具,讓我們能夠跳出那些瑣碎的細節,從大局上、從總體結構上去分析現在的作品。

為什麼拿古希臘嚴肅悲劇這些來做比較?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這些作品已經奠定了文學作品裡面的一些重要範式,同類型作品在內核上不會有重大區別。同時,這些經典作品已經被前人充分地凝練,讀者很容易地知道,他們的基本框架是什麼,核心思想是什麼,因而這種對比也就有助於幫助讀者擺脫細節上的糾纏。

許多人讀金庸,很容易陷入一種「看熱鬧」的境地,當然,這首先是因為金庸作品本身就很熱鬧。但是熱鬧之後呢?看熱鬧本身無可厚非,很多人就是抱著休閑放鬆的目的來的,但也有一些人不滿足於此,他們想要了解,作者到底是怎麼想的,為什麼要這樣寫。

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談話。讀書有兩種,一種是獲取信息,比如你聽個故事,或者讀一本教科書,這些就是純粹地獲取信息,這不是談話。還有一種讀書則不同,一開始你同樣需要獲取信息,了解這本書的基本情況,但在充分熟悉這些基本情況之後,你開始試著去窺探書的背後,透過這些紙張,去試圖抓住作者隱藏在文字背後的思緒,這個時候,真正的談話才開始了。

這是一個非常有樂趣的過程,你有時會代入作者的身份,有時則會代入作者的反方。這本書要寫一個什麼事,採取怎樣的框架,甚至某一段、某一句話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為什麼要這樣寫而不是那樣寫,都是值得推敲的。

而諸如古希臘悲劇這些,它們作為分析工具的用處也就是在這裡。它們就如同一種規範,引導並約束著你與作者的「談話」方向和範圍,讓這個談話變得真正有意義起來。

張公子有個回答我很喜歡,非常有啟發意義,談《鴛鴦刀》的,如何評價金庸小說《鴛鴦刀》? - 知乎

這個回答可以作為一個非常好的例子,跳出某本小說本身,甚至跳出「金庸作品」這個籠子,再回頭看作品,是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的。張公子上面那個回答,應該是隱含著某種文學理論的底子的,我文學素養比較渣,就猜不到了。

--

打了一堆字,其實就是想說,過不過譽,誰高誰低,真沒什麼意思。拿這些經典作品出來做比較,最大的用途是用於作品分析,這是真正有趣的部分。如果不想費這個心思呢,就看個熱鬧就好,沒必要非得搞個大新聞,批判一番。


文學史中有個專門的詞是用來形容這一現象的:經典化。

經典化,指的就是文學作品為文學界主流所接受,最後變成文學經典當中的一部分。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寫入文學史之後,已經毫無疑問經典化了。


題主所說的那些評價並非漲工資信口開河,早就有很多學者對金庸武俠小說作出了不比這低的評價。

比如嚴家炎認為:

可以說,金庸是一位深得中華文化神髓的作家。他在法國被稱為「中國的大仲馬」。其實,如果按照作家本人對各自民族文化的理解程度以及小說創作所獲得的綜合成就而言,我個人以為,金庸恐怕已超越了大仲馬。他在文學史上的實際地位,應該介乎大仲馬與雨果之間的。

(出自《文學的雅俗對峙與金庸的歷史地位》)

馮其庸認為:

我可以說,金庸是當代第一流的大小說家,他的出現,是中國小說史上的奇峰突起,他的作品,將永遠是我們民族的一份精神財富!

(出自《金庸筆下的一百零八將》序言)


還有更誇張的我就不引用了。

此外,我覺得題主心中有比較強烈的「門戶之見」。也就是說雖然題主自己讀武俠,但心中還是總覺得武俠是種低級文學,遠不如嚴肅文學來得高級,拿金庸小說來比那些文學經典是很奇怪的事情。

看一下錢理群對金庸小說的評價,可能會比較有幫助:

儘管新文學從一開始就是作為「通俗小說」(當時稱為「舊文學」)的對立面出現的,但這種對立並不妨礙通俗小說因素向新小說的滲透與影響(反過來也一樣)。即使是像茅盾這樣的當年批判「鴛鴦蝴蝶派」小說的大將,現在人們也在他的作品中發現了「言情」因素,並據此而改編成社會言情劇:如果我們不固守「新舊文學水火不相容」的觀念,就不應當把這類改編看作是對新文學的褻瀆,並通過這類新的文化現象,不斷調整與加深我們對新文學與通俗文學關係的認識。


哇,現在居然有點對點的過譽類型的問題了。。。以排列組合的方式極大地擴展了知乎的問題題庫。。。


漲工資的比較其實不是孤例,不少學者分析金庸小說的文學史地位,都拿大仲馬,堂吉訶德來比較過。還有拿水滸傳比的,拿元曲比的,拿湯顯祖比的。

拿大仲馬、元曲來比喻的核心點,其實在於同有的雅俗共賞,和一個時期內廣泛流行的特點。

拿《堂吉訶德》來比較的核心點,在於《鹿鼎記》對武俠的解構。

但漲工資的問題沒有區分開來文學地位和文學成就。

文學地位真不好說,只是說論文學成就,金庸比以上的都好得多得多多得多得多……

因為時代在進步。

我們不必太厚古薄今,金庸是中西小說技巧的集大成者,足足提升了一個文體,不說武俠,我們現在寫故事,根本跳不出他的圈子。

多說一句,古龍比金庸好的,其實唯在於他於武俠和浪子上更純粹一點,還不一定寫得更好。金庸其實是在寫普適性的小說,他的武俠並不那麼武俠。很多人以為自己是迷上了武俠,入了圈子一看,才發現自己並不懂那些情懷。

話歸正題,時代在進步,寫作手法總是越來越新。

你看希臘悲劇,無非也就是些弒父奸母,英雄宿命,情節再具有前衛性,放到現在大家也膩了。

你看水滸傳,來個伏筆,金聖嘆就嘆了又嘆,打鬥像編不出來一樣,哪有金庸的瑰奇感,快意感,沉浸感和浪漫呀,伏筆玩不過,人物雖然寫得好卻略單調了,情節也不夠起伏刺激。

你看竇娥冤,六月飛雪,可讀來真有飛狐外傳鍾四一家慘,或比連城訣狄雲冤嗎?

大仲馬怎樣前衛,金庸有多少手法是抄的他的。但問題在於,相似的很多地方,他比大仲馬更出彩呀。

多說一句,水滸傳似乎寫實得多,還有個逼上梁山的高大主題。但論故事的可讀性,金庸高得多。而且寫實的也不是沒有,不過《笑傲江湖》以前,包括《天龍八部》,寫實內容幾乎一例地放在配角上,主角留給讀者意淫而已。

但文學地位就難說了。我們的學者常說金庸沒有文學性,說書中思想不深刻,我想金庸不是沒有文學性,不是不深刻,而是沒有跟上時代應有的深刻。

很顯然,大家都有很多在金庸小說中回味和思考的地方。

類型小說迎合時代的審美。陳平原說,類型小說的思想性落後時代五十年。這指的是大眾審美落後時代前沿五十年,古龍似乎性意識更開放,更強調法制,很大程度也就在於向前了十年的審美。

金庸小說越到後期,人物命運越是豐富,這還淺薄?其實不淺,問題在於保守,迎合,這些不領先於時代,相反還是文學史上寫爛了的。

我們看蝙蝠俠的小丑,在清一色的商業電影反派中如此迷人,但對於批評家而言,在一八六九就寫出來笑面人的雨果,我們才認為他偉大。

嚴肅文學很多時候起著探索的作用,就這樣壓了通俗文學一頭。我們現在扔一篇中學生寫我愛民主議論文回去,說不定也能成為萬世師表呢。

所以就因為這些太老生常談,大家才嫌它沒深度。

時代在進步,金庸站在前輩的肩膀上,本該做出更大的成就,但超越的並不多,這才是值得苛責的地方。少了讓人信服的開源和拓新,金庸小說的文學地位難說得很。真不一定比得上大仲馬。


漲工資那樣,單說某某作品比大仲馬好,並沒什麼卵用,文學家本來就是越來越難當的。越往後,寫得比大仲馬好的人越多,這是幾十億人百年來共同發展的結果。你看荷馬,要放在幾千年前,才能叫史詩。

說回來。我是個極度極度極度熱情的金迷,也很能理解漲工資的那些說法。隨意還是照例吹金庸哈哈,以上說法只是跟第第第第一流作家比而已。

金庸講故事的天賦是無與倫比的,到現在也幾無能望項背者,相似的商業現象更是多半不會再出現了。但就像金庸自己說的一樣,他喜愛大仲馬,但心裡知道他的文學性永遠比不上雨果。

比不上就比不上咯,又不丟人……

金老很有文學自覺的,所以他的武俠不那麼武俠。這讓他完全在四大俗中脫穎而出,瓊瑤阿姨等快過氣了,金老爺子反倒愈有經典化趨勢。而他又偏向於在人物中寫永恆一些的人性,所以就算老生常談,也給人很大的吸引力,因為再不深刻,也是永恆的。淺陋一點,大家還是會覺得對,會覺得魅力無窮。

但你看王朔的小說,大院時代的青年苦悶而已,就慢慢會有很大的時代膈應感。

關於金庸和老舍,既然比的是小說家,又不是文學家,就憑金庸講故事的技巧,憑他那絕無僅有的文筆,當然可以一比啦。

老舍有作品在,也差點入了圈子。這點上我和人撕逼無數了,總之我始終認為,《越女劍》與《斷魂槍》比之,千秋也各有,甚至美感更勝,那為什麼金庸不能和老舍一比呢,就因為武俠先天不如嚴肅文學?

又要一個人在通俗性上一流,又要在文學性上一流,那不就是古往今來最牛嘛。兩項指標,少了一項中的一流,就成了整體上的二流,也太過分了吧……

金庸小說也很獨到地繼承了傳統文化。五四以後,我們的文學大體奔著西天大乘佛教去了,好像帶個傳統的小字,就真的小了。傳統的東西呀反倒在金庸小說里留存眾多,並生機勃勃,趣味盎然。

以上,過度地吹捧當然不好,但容我稍微吹一吹還是無可厚非的:文學地位難說,文學性無可置疑。金庸小說的經典化,不可避免(逃


題主理解錯張公子的意思了,作者在評價金庸的時候旁徵博引,用各種經典做對比不是為了抬高金庸小說,這是為了讓人們感到文章的作者讀書多,知識量豐富,隨即肯定他的知識水平。當大眾都肯定張公子博學多聞以後,那麼他評價金庸的份量就會跟別人不同,為何題主不提問別人對金庸的評價,偏偏問張公子的評價?因為他的份量足。

那麼在張公子份量足的情況下去評價金庸,就會讓金庸的評價得以提高。這就如同左腳踩右腳,右腳踩左腳的輕功一樣,張公子靠評價金庸展示自己的博學,他憑著博學營造的份量抬高了金庸,如此不斷的螺旋上升,猶如長江浪濤一般連綿不絕。


謝邀! @神仙姐姐 ,你是要害我被人打。

剛回答的一個問題,完全可以用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這個答案寫出來是要被噴的。

讀過張佳瑋的評價:

「我傾向於認為,金庸之於中國,至少不下於大仲馬之於法國,甚至可以推到狄更斯之於英國的地位。《天》《笑》《鹿》和《射鵰》單拿出來,哪怕不能說齊平四大名著,至少可以壓倒《兒女英雄傳》、《鏡花緣》、《海上花》、《三言》這一流作品。論結構,金庸的相當一部分小說可以壓服《儒林外史》(其實等於短篇小說串聯)及以下級作品。」

結果評論區罵聲一片,說張公子無限吹捧金庸。我想說,如果這都算吹捧的話,我的答案寫出來,豈不是要被人打。好在網友打不到我,我也只是嘴上怕怕,實際並不當回事。王小波說過,我們不能認為文學是沒有門檻了,文學有其門檻,遠不是什麼人都能掌握的。你不能告訴我,你懂得漢字,讀過幾本書,就算是懂得文學。你更加不能告訴我,你懂得漢字,又是混知乎的,所以你懂得文學。

網友普遍有一種情緒,「老東西」就是好東西。一拿現在的作家、作品和「老東西」比較就覺得是對「老東西」的不尊重。

有不少名家對金庸的評價很高,比如北大錢理群,孔慶東等人。我認為金庸作為一個作家的歷史地位應該排在曹雪芹和魯迅之後,居第三位。華語文壇可以拿來與金庸作品相提並論的作品只有四大名著和魯迅作品,其他作家作品都不用談。金庸有不少作品可以拿來跟世界一流的作家相媲美,有人認為《天龍八部》是中國的《三個火槍手》,並把金庸當做中國的大仲馬。金庸自己也說如果比五部作品,我比不過大仲馬,如果比十五部作品,大仲馬不如我。我是同意金庸在整體上超越大仲馬的。

諾貝爾獎得主莫言這樣評價金庸:

「文學是一個豐富的概念,我們過去老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在文學領域就應該這樣。金庸的武俠小說,我覺得都是文學的重要的門類,他們有大量的讀者,他就他獨特的價值,很難說好不好,也不能說這個文學比他的文學高,既然有讀者喜歡他,就有價值。而且我也很喜歡金庸的小說,他裡面有很多技巧是值得我學習的,那些把金庸貶的很低的人,實際上他未必不喜歡金庸(這裡是說王朔),現在尤其在網路上的話不能當真,很多作家說的話也不能當真。」

顯然是肯定的,但莫言作為體制內作家,很多話不能說,也不願說。

金庸小說與當代作家的差距?

您別搞笑了,只能說當代作家與金庸的差距在哪裡。我們以「郭、毛、巴、老、曹」來對比分析。這些作家是在政治與意識形態加成之下被拔高地位的,就是所謂的政治正確。就是大家所謂的「思想性」較高。我們從小被教育的欣賞文學藝術品的方法是相當有問題的,我們從小在政治的裹挾之下學習語文,以為政治正確的作品就是好的作品。由於我們大多數人沒有欣賞文學作品的廣闊胸襟和自由思想,在閱讀時就渴望「被教育」,只有作者在某文章中體現出所謂「崇高」的思想情懷,我們就覺得他寫得好。事實上遠非如此。

我認為文學作品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考量更為公允:

1. 文學即人學。文學不是政治學,文學立足於人之所以為人的學問,那就是對人性的書寫,人性的善惡、人性的悲歡、人性的本質、人性的偉大與卑劣……金庸在這一點上不遜於以上任何人。

2. 文章的可讀性和流傳性。這一點幾乎沒有作家能夠與金庸相匹敵,不用說了。凡有華人處,都在讀金庸。

3. 文學形象的貢獻。金庸給我們貢獻了至少上百個栩栩如生的文學形象,每提到一個都如在目前。回憶一下以上大作家們,塑造了哪些形象,你還能想得起幾個?

4. 文體貢獻。金庸的敘述、描寫方法,既基於中國古典文化的方方方面,有吸納西方順暢、自由的表達,讀起來朗朗上口而引人入勝。可以說,他給現代文表達帶來了革命性的貢獻。這一點大家不能睜眼無視吧。同時,金庸塑造了一個純藝術、純想像的有別於現實的世界,這個世界如此博大、如此豐富而動人,其他作家哪一個達到過?要知道純粹的想像力是天才的象徵,金庸以其汪洋恣肆的想像力塑造了另一個天下。

5. 對後世影響。現在的網文、爽文雖然文學性不高,但可以講幾乎是在武俠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後的網文作家大多數還得從金庸作品中汲取營養。其他作家比不上。

金庸為何可以排在曹雪芹和魯迅之後?

《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笑傲江湖》、《鹿鼎記》這四本書的水平起碼接近於《水滸傳》,當然從典型人物和宏大場面來說是不如《三國演義》的,文學藝術性是不如《紅樓夢》的。《西遊記》是神怪文學的巔峰,沒有可比性。

不是說吳承恩、施耐庵不厲害,但是,《三國演義》是正史加上稗官野史改編的,《水滸傳》是集體創作、評話改編整理的。就其寫作難度來看,是沒有單純創造性思維寫作難的。《紅樓夢》確實是個人創作,當然很難。雖然曹雪芹一生就寫了一本書。但是也創造了一個紅樓世界,開啟了一門研究學科。

魯迅雖然沒有大部頭作品,但是寫作範圍廣泛,在散文、小說、雜文、學術研究方面都成就頗高,思想性(對人性的挖掘)也很高。所以可以排在金庸之前。此外沈從文的很多表達也是出於天才的藝術性,也是對人性溫婉的挖掘與探索,是次於魯迅的作家。但是作品豐富性稍差,這裡比不上金庸。


有一個觀點有必要講一下,就是受眾的知識文化水平是否代表了作品的水平?


西紅柿炒雞蛋作為第一下飯菜,受眾面廣,老少皆宜,但是你不能因為大家都吃就否定了它是一盤好菜。
金庸小說的口水化導致它的逼格好像沒有那麼高,但是不能否認它的內容水平。

就像大家日常愛好就一定要聽義大利歌劇,打高爾夫,吃法餐配拉菲,是否吃土豆絲就一定low爆了?
一盤好菜是有標準的,比如色香味俱全,營養,衛生,做這道菜的反覆程度構成的逼格只能作為一個參考項討論。
好的作品也是有標準的,吸引力也是一項重要參考項,金庸小說裡面的人物對話很有魅力,風格多樣化,經得住推敲。
張公子的老太太裹腳布一般的技術文,我讀多了有些膩了。雖然他可能也在尋求突破,但是我認為他的文字風格僵化嚴重,不過能夠自成一派也算成就。
但是他的博古通今,審美品味和三觀人品我是贊同的。


來來來,大家說句心裡話,

上課的時候給你一本 射鵰英雄傳 和 一本 基督山伯爵

前提都是兩本小說你都已經看過一次了,現在讓你打發時間,讓你選,你看哪本

反正金庸的小說(三聯版)的電子檔,從06年開始就占著我手機的存儲空間。

用以前的 多普達 525 和現在的小米4 看同小說,感覺不可同日而語啊。


文學裡有所謂的經典化行為,簡單來說就是某些類別小說中的經典作品會不斷被神化,即使其本身有一些問題,最後也會被神化成完美無缺的經典,現在的所謂世界名著基本都是這樣成為名著的。

金庸作品作為武俠小說中的佼佼者,也正在被經典化。

張佳瑋的評價不過是符合這種潮流而已。


今天本來是計劃按部就班寫淺析金庸其二之《雪山飛狐》的,但是前面有收到邀請回答:金庸是否被過譽的問題。剛剛又受邀:張佳瑋對金庸是不是過譽了的問題。

那金庸和漲工資都是我滿欽佩的煮字人。今年也有特地去參加了漲工資的新書籤售,所以今天就來回答一下吧。

我是不是要裝一下逼?寫上蟹腰。畢竟難得遇到一個我能夠回答的邀請。

許多反對將金庸先生列入大師的原因,主要一個就是金庸寫的是通俗文學,是當初為了增加《明報》的銷量而進行的連載。在他們眼中,金庸的武俠是地攤文學,類似今天的網路小說。但是,小說這種形式一直到明清之後才逐漸成為文化主流形式,因為它通俗。也就是說我國的四大名著,在他們剛出來的時候其實完全沒有現在這樣的地位。也是一種通俗文學,《三國演義》的前身貌似叫做《三國志通俗演義》。在詞曲剛出來的時候,想來也是難登大雅之堂的。畢竟主流文學是絕句律詩。

就好像玩星際的看不起玩平超的,因為有200的人口上限;玩平超的看不起玩刀塔的,因為只要操作一個英雄;玩刀塔的看不起玩LOL的,因為居然不用反補;玩LOL的,估計只能看不起玩農藥的,原因我也不知道。

如果中國文學歷史也有鄙視鏈的話,那麼多半是先秦諸子看不起漢賦,漢賦看不起唐詩,唐詩看不起宋詞,宋詞看不起元曲,元曲看不起明清小說,明清小說看不起動畫電影吧。這就是文學的編年史和生態鏈。金庸的通俗武俠到底是不是經典。讓子彈再飛一會吧。

但是讓我站隊,我肯定是站金庸的。因為我覺得可以將文學寫得如此雅俗共賞是非天才所不能的。

以前有基友問我最喜歡哪部電影,我當時脫口而出:《黑暗騎士》。因為我覺得它將商業片、劇情片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往淺處看,這是一部很成熟的超級英雄電影。往深處挖,我從中看到了尼采,看到了酒神意志,看到了卡夫卡,看到了荒誕主義。裡面喜歡的對話太多了!對,喜歡的不是打鬥,而是對話!韋恩、瑞秋和哈維在餐桌上的對話,小丑和哈維在醫院的對話,小丑和蝙蝠俠在屋頂的對話。不過小丑最後要按遙控器炸船我覺得是敗筆。

另一部我喜歡的電影是《低俗小說》。又一部完美融合商業和文藝的經典。這個我找時間還要單獨寫一篇文章,題目我都想好了《為了這部電影,我把20世紀末的文學都擼了一遍!》

所以最後縮成一句話,那就是:不讀金庸終身誤,一讀金庸誤終終身。


大家喜歡看漲工資旁徵博引,就像喜歡看唐缺抖機靈一樣,樓上說賣弄的自己恐怕肚子里的貨也賣不出來吧?
另外,題主,別的我不記得,只是關於《天龍八部》,別人問的是,《天龍八部》是悲劇嗎?漲工資回答,是,而且是古希臘式莊嚴悲劇。我希望你能把漲工資所謂過譽的答案貼出來,不要就靠著自己的二次理解斷章取義好嗎?


你應該是過高的估計了基督山伯爵和唐吉珂德們的地位了。。

當然,除了鹿鼎記,其餘作品金庸多多少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硬傷。但這並不影響金庸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考慮到他老人家還健在,作品又受到武俠作品這個題材先天的偏見,他現在所受到的評價其實還是有一定程度的低估。。

五十年一百年後,金庸作品的高度恐怕不會低於現在的四大名著。


額……
一個人他自己對於某位作家作品的主觀評價,哪有過譽一說?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換句話說,人家愛怎麼看,愛怎麼評價,關你何事?


至少鹿、天、笑是漢語通俗文學頂尖之列不為過。


當年水滸問世的時候,最過譽的稱讚也不敢說水滸能進中國四大名著


他寫什麼都過譽,所以大家都看著爽,然後就漲工資了


直接貼了嚴鋒老師的微博問答有些欠妥,那我自己簡單說兩句。
這些比較張佳瑋不是第一個,舉幾個例子:
嚴家炎寫過金庸跟大仲馬比較的論文,孔慶東寫過鹿鼎記跟堂吉訶德的論文,錢理群寫過金庸跟魯迅的論文,徐晉如寫過天龍八部跟希臘悲劇美狄亞以及鹿鼎記跟紅樓夢比較的論文,有興趣可以去自己去找來看看。
我一貫的看法,文體無優劣,成就有高低。
嚴鋒老師的微博問答,歡迎大家去付費閱讀http://media.weibo.cn/wenda?id=2310684079443227322738


這麼說吧,單單從文學角度上來說,天龍八部或許的確可以比擬古希臘悲劇。(雖然我並不支持這樣的說法。格非給我們上課時說,他們一幫子人閑來也會讀金庸古龍,也覺得好看,但這和霍桑巴別爾波拉尼奧的好看畢竟不是一種好看)

然而......古希臘悲劇的偉大之處不在於文學價值啊!人家的古典學歷史學政治哲學價值才是現在研究者最關注的吧......金庸的小說??論整體,那沒得比。終究只是一個時代的小浪花,成不了大氣象。

打個比方,你的數理化水平和太祖一樣高,你會因此說自己和太祖就一樣牛逼嗎??很遺憾,上面那些答主列的學者論文里,表達的就是「你的數理化水平和太祖相當」這個意思,然後一群人就高潮成了「你和太祖相當」。

補充一點,對文學作品的評價標準的核心,早就不是故事情節、語言運用一類的了,否認這個的人不是壞就是蠢。無知沒事,專業學這個的也沒試圖讓人人都懂文學理論,但你非要向他們賣弄,還說他們是傻逼玩意兒,無fuck說。


個人認為沒有

個人認為金庸小說是一種類似於「百科全書」的小說,你可以在各個方面不斷地去挖掘,金庸小說從文筆,立意,人設,情節等都有其獨到之處,涉及歷史,中醫,宗教,風景,美食,社交等諸多領域。其筆下人物如蕭峰,楊過,郭靖,黃蓉,張無忌,令狐沖,韋小寶等栩栩如生,各有其風采。

金庸小說與《基督山伯爵》《堂吉柯德》等文學著作都有一種令人讀來欲罷不能的魅力,讀的遍數越多,越能見到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領悟到的東西也就越多。


快別胡說八道了。

你們吃虧就吃虧在文化水平低,知道堂吉訶德是個什麼分量么就在這瞎超越?堂吉訶德是整個西方現代小說的開端,你金庸至少得是中國現代小說的開端才能掰掰腕子吧,他是么?動不動就拳打塞萬提斯腳踢曹雪芹,你金庸吃的就是塞萬提斯和曹雪芹們剩下的好么,拿諸位的嘴炮去超越?

人家類比一下,意思是,李大狗發現了他失蹤多年的親妹妹,對他們家來說簡直就相當於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是特么說李大狗歷史地位與哥倫布平齊了么?你們連個類比都看不懂,跟這謅哪門子文學呢?

你們也愛吃炸雞呀,咋不替炸雞說兩句,讓它在美食排行榜上成為世界第一呢?你們這樣差別對待金庸和炸雞,炸雞很傷心的你們造嗎?


推薦閱讀:

如果古龍和金庸二位先生來寫《武林外傳》,那會是怎樣的體驗?
為什麼武林中沒有廬山派、黃山派、九華山派、長江派、鄱陽湖派?
如果瓊瑤和金庸相愛了會發生什麼故事?
神鵰俠侶里的大雕是獨孤求敗裝的嗎?
鳩摩智憑藉小無相功催動出來的袈裟伏魔功為什麼能打贏少林寺正宗的袈裟伏魔功?

TAG:小說 | 金庸 | 張佳瑋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