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一些重大選擇,應該是理性的謹慎,還是感性的勇敢?
面臨人生的重大決定時,人們是否作出了正確的選擇呢?這一周(2016/8/8)的NBER working paper中,經濟學家Steven D. Levitt的工作論文(Heads or Tails: The Impact of a Coin Toss on Major Life Decisions and Subsequent Happiness)就試圖解答這一問題。
事先聲明:NBER工作論文未經過同行審閱(peer-review),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一個自然的想法是,我們只需要找一些人,讓他們做出選擇,然後詢問他們在做出選擇之後的感受就可以了。但是,實證經濟學家在這一步就遇到了大麻煩:在實驗室中可以進行的小實驗,通常只能涉及一些無關緊要的選擇,例如選哪一張賀卡、是否答覆一封信、是否買一樣東西等等;而那些真正重要的選擇,無論是出於可行性還是出於實驗倫理,我們都不能刻意地加以干涉。
退一步說,就算我們在一個經濟學家擁有獨裁權力的國家,找到了一千對夫妻,隨機地分成兩組,一組離婚一組不離,這一實驗也許能夠告訴我們離婚對於人生的平均影響(簡單的猜測自然是離婚不好),但是對於這些夫妻來說,離婚真的是「重大決定」嗎?
當我們說一個決定「重大」時,往往還需要帶有經濟學家所說的「邊際性」:對於和睦的夫妻,離婚從來不會是一個討論的選項;而對於一對反目成仇的夫妻,是否要離婚恐怕也不是什麼值得糾結的問題;只有對那些無法在離婚和繼續維持婚姻之間權衡後得出結論的夫妻(也就是婚姻關係處於「邊際」的夫妻),是否要離婚才是一個「重大」的決定,這種「重大」決定對人生的影響才是我們真正關心的問題。
所以,我們希望能夠找到那些處於這種「邊際」狀況的決策者,來觀察他們的行為。Steven D.Levitt,作為著名經濟學科普書籍《怪誕經濟學》的作者,是一位熱衷於使用社交媒體的經濟學家。為了完成這份研究,找到理想的決策者,他建立了一個網站https://www.freakonomicsexperiments.com/(打不開中……),通過社交媒體、新聞、 廣播等方式加以宣傳,邀請網友們登錄這個網站幫助他進行實驗。
在這個網站上,網友們需要選擇一項他們認為難以決定的事,比如「我是否應該辭職?」「我是否應該搬家?」「我是否應該開始減肥?」等等,然後網站會通過拋擲一枚公平硬幣來幫他們作出決定,如果拋出正面,網站會建議網友在兩個月內開始嘗試做出改變,如果拋出反面,則會建議網友至少在兩個月內仍舊保持現狀。網友需要提供一系列的信息,最重要的幾項包括「在拋擲硬幣前,你認為你有多大的概率會改變現狀?」、「你認為這件事對你來說有多麼重大?(1-5)」和「請提供一位第三方人士的姓名和聯繫方式以供我們監督(非必填)」。網站並不會強迫網友遵循硬幣的指示,但是在兩個月後和六個月後,會分別進行一次對參與實驗的網友及其提供的第三方人士的回訪,詢問他們是否遵循了硬幣的指示,以及他們當下的幸福程度等等。
自2013年上線後,一年時間內作者共收集到了22000餘次有效的拋擲硬幣,其中部分完成了兩個月後和六個月後的回訪。對這些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作者的發現是:
首先,在兩個月後的回訪中,實驗參與者報告嘗試改變的頻率低於他們事前認為會做出改變的概率,但在六個月後的回訪中這一偏差消失了。
其次,在兩次回訪中,無論最初選擇的是什麼問題,報告嘗試改變的參與者比報告保持現狀的參與者的幸福程度幾乎都會更高一些。(注意,單憑這一定並不足以說明兩者之間存在因果性,例如可能是因為嘗試改變的參與者和保持現狀的參與者這兩個群體本身存在區別)
第三,拋擲硬幣的結果影響了參與者最終的決策。拋出正面的用戶比拋出反面的用戶嘗試改變的概率要高出約25%,無論他們事前認為自己會做出改變的概率是多少,無論男女老少和收入;對於不太重要的選擇,例如是否要節食減肥,硬幣的結果影響決策並不意外,但是對於更加重要的決策如辭職或分手,硬幣的結果同樣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不過,這一影響只發生在兩個月內做出的改變上,在六個月後的回訪數據中,拋擲硬幣的結果和是否做出改變兩者並不相關。
第四,作者通過事先調查,劃分了「重要」決定(例如辭職、離婚)和「非重要」決定,這兩類決定在「是否應該搬家」(平均重要程度3.45)和「是否應該節食減肥」(平均重要程度3)之間出現了一個很大的空當。
在「重要」決定上,做出改變不僅與自我報告的幸福程度正相關,而且用硬幣拋擲結果作為工具變數進行2SLS的結果顯示兩者之間具有因果關係,特別是在六個月後的回訪中更為明顯(其實是兩個月後的回訪數據不顯著……)。拋出正面的參與者,不僅更有可能做出改變,而且平均而言報告了更高的幸福程度,這一點與期望效用理論的結論(邊際決策者對於兩種決策應當同等幸福)是不一致的。而在「非重要」決定上,做出改變則並沒有造成顯著的對幸福程度的影響。
所以,作者最後的結論是也許我們在面臨人生的重大選擇時可能過於謹慎了。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suggest that people may be excessively cautious when facing life-changing choices.
如果你感覺在「嘗試改變」和「保持現狀」之間並沒有特別明顯的優劣之分的話,也許勇敢地選擇「嘗試改變」才是正確的選擇。
Reference
Levitt, Steven D.(2016). Heads or Tails: The Impact of a Coin Toss on Major Life Decisions and Subsequent Happiness. NBER Working Paper 22487. In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1. 硬幣拋擲結果作為工具變數是根據的第三條,但是第三條又說明硬幣拋擲結果只能在兩個月後回訪的數據中通過First Stage,在六個月後回訪的數據中是無關的呀?而且在討論偏差可能造成的影響的時候,作者又說First Stage的結果可能只是上限,那如果實際是沒有影響的話Second Stage都不用做了……
2. (這裡有一個被刪掉的疑問)
先把結論拋出來:
1 不同人做決策的邏輯是不同的。有的人傾向用感性做決策,憑直覺,靠感覺,對某樣事物感覺好了,我才決定要(比如閃婚,一見鍾情等;但這樣未免沒有考慮到對於婚後洗澡時要不要把馬桶蓋蓋上這類的問題,夫妻雙方是否能達成一致);另一部分人的風險意識則強很多,需要把事情來龍去脈搞清楚,把決策涉及的各個方面考量周延,再來做決策。
2 在成長的道路上,關於做決策,我們一定是要慢慢學會兩者兼具和平衡。對某一方面有所偏頗都不盡人意。感性太強,風險管控就差,容易考慮不到很多影響結果至關重要的因素(比如一衝動……以下省略一萬字);而理性意識太強,人生未免又顯得淡然失色。每個人在做不同決策的時候,表面看是在對不同信息進行加工處理,但內在邏輯幾乎都是一樣的。要想使自己的決策做得越來越合理,並符合自己預期,唯有不斷去嘗試和反思,不斷看清自己做決策時風險點所在,並對其進行管控。
重大決策,無非擇校、擇業、擇偶幾種,以下以幾個例子給大家分析一下答主在做決策時的邏輯和風險所在。也先拋出結論,我做決策是偏感性的,往往是先用感性做了決策,再用理性去驗證我感性的決策是正確的。若在情感上強烈觸動我,而使我做了決策,我又用豐富的,看似客觀的實事和數據去佐證了我的決策,那麼我的決策就不是那麼輕易被動搖。有時候會顯得鑽牛角尖和偏執。
8.15更新
--------------------------------------------------------------------------------------------
一、專業選擇
高考完準備選擇專業的時候,我的父母比較尊重地徵詢了我的想法。腦子裡第一直覺告訴我,想選的專業為以下幾個:心理學/哲學/建築設計/室內設計/園林設計/農學。但是都被父親否決了,原因如下:
心理學哲學:我對探究人的心理、精神世界很感興趣,而且很希望運用通過對自己探究得出來的經驗和結論,去幫助他人。高三的時候就很痴迷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早已覺得它是一本很粗淺的入門書,但是作為一本引導大眾向內探索的書,已經寫得十分優秀;也很喜歡其中推薦的《修鍊當下的力量》),對畢淑敏的《女心理師》也很感興趣。當時對工作還沒什麼概念,想著以後能做個心理諮詢師也是很不錯的選擇,雖然都不知道這份工作是幹嘛的。不過,父親作為一位醫生,對心理諮詢行業也有了解。他建議我不要選擇,因為很多心理諮詢師都把自己搞抑鬱了,哈哈。不過這也確實,對於心理能量不強的人來說,心理諮詢其實是一個很高危的行業,我也不想變得奇奇怪怪的,也就接受了這個建議。對於哲學,高三也很喜歡一本入門書《蘇菲的世界》,但總覺得找不到工作,也就罷了。回頭看,當初的想法是很不客觀的,心理學和哲學作為偏形而上的學科,並沒有特別明顯的實用價值。但是作為了解人,鍛煉思維的基礎,是最好不過的,而這也可以為未來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無論在哪個行業。
建築設計室內設計:一直以來,看到結構色彩很棒,跟周圍環境十分融洽的建築作品,都會感到很興奮,腎上腺素果斷分泌。同時,也很喜歡去鑒賞(更客觀的說,是看著好玩)一些室內設計的作品。個人對於周圍環境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我能很敏感地捕捉到其配色,物品擺放等空間設計所帶來的感覺,而且這種感覺對自己影響還挺大。換句話說,環境的好壞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自己的心情、專註度、創意和工作的效率。所以我也挺想以後往這個方向發展,想像著自己能搞個什麼建築出來,也是一件挺炫酷的事情。但是,父親說學建築要整天往工地跑,吸些粉塵什麼的,過個幾年對肝肺影響都不好。(哈哈,老爸作為醫生,還是很關心我健康的)我想想也有道理,而且我一想到建築要學複雜的立體幾何,還有各種物理力學之類的東西,我就覺得挺頭疼,也就接納了老爸的建議。
8.26更新
--------------------------------------------------------------------------------------------
最後,老爸建議我選金融。當時我也不知道金融是什麼,想著挺高大上的,而且父親的建議不會有錯,那就這麼招吧,去讀了再說。回頭看這個決策,有幾個影響我決策的關鍵點是值得回頭分析的:第一、聽從父親的建議(權威人士的建議);第二、容易受到自己感覺的影響。
個人覺得,和錢相關的要理性,和錢無關的可以感性
對於我個人而言,很多時候看似一個感性瘋狂的舉動,其實經過了極為細密嚴謹的思考。
有時候能很理性的做一件事並能堅持很久,其實是因為感性的熱愛。
理性是做出最適合當下的判斷和規劃,讓成功來的快一點。
其實大部分二選一的人生選擇,之所以會糾結就因為差別不大,所以選擇哪個差別都不會太大,如果後來不好了並非是當初選擇錯誤,而是沒有走好選擇的路,但是大部分時候我們都是去埋怨當初沒有選擇好
看最壞的情況能壞到什麼程度,如果最壞情況無法承受一定要理性,否則會後悔。如果最壞情況可以接受,要感性,因為會有驚喜。
我是這樣做事的
感性,因為可以避免後悔
理性區分對錯,感性區分好壞
快速去做 避免浪費時間
沒有能客觀的判斷的條件⑨感性⑧,都一樣。。。。。話說你能確定你的判斷能完全理性
我覺得這兩個並不是對立的關係
最好的結果是,理性地選擇自己最想要的東西,以後也不會後悔的那些選擇,然後用感性的勇敢堅持到底~
推薦閱讀:
※蕭軍為什麼那麼不珍惜蕭紅?
※20歲得了絕症,還有幾個月的生命,該怎麼辦呢?
※女生口中的成熟 究竟是什麼樣的成熟?
※如何評價女作家瓊瑤「臨終之際,絕不搶救,一切從簡。」的言論?
※簡愛是不是我們值得成為的那種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