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一個心理諮詢師必須有豐富的閱歷和社會經驗嗎?

因為自己尚且年輕,每每提及想成為心理諮詢師都會被前輩說你太年輕應該先去經歷社會。我總覺得這兩樣肯定有必要,但是社會閱歷與社會經驗難道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么?專業的心理諮詢師也會這麼看待么?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困境中的心理諮詢,更多「心理諮詢」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作為一個幾乎每天都要被來訪者和小來訪者的家長質疑年齡和資歷的人,我覺得還是可以說兩句的。

成為一名諮詢師,確實需要豐富的閱歷。但這些閱歷是你的臨床經驗和受訓經歷,而非普通的社會經驗。

一個人的社會閱歷有可能讓這個人在從事諮詢工作的時候提供幫助,但同時也可能阻礙著諮詢進程的發展。比方說,有來訪者跟諮詢師講他考研的事情,正好這位諮詢師當年的經歷和他的情形一模一樣,這名諮詢師很興奮地分享了自己的考試經驗並且鼓勵這名來訪者....兩個月後,這個來訪者不來了。

發生了什麼?這名來訪者確確實實從諮詢師的身上感受到了對方真誠想要幫助自己的願望,但他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他原本來是打算和諮詢師談論他面對考驗的痛苦的,其實他的內心並不是那麼的想考研,他有另一個喜歡的興趣是有機會發展成職業方向的,但是這條路和考驗比起來更加虛無縹緲,他感到非常的猶豫。但是在他準備跟諮詢師說之前,諮詢師將談話的方向帶到了一個無法談論這個的方向,同時來訪者也覺得不能辜負諮詢師的熱情,並且相信他的專業幫助(同時他的內心也確實有想要考研的部分)。只是,這種壓力最終還是讓來訪者受不了,一如他過去常做的,在壓力面前逃離了。
(以上例子純屬虛構,若有不幸中槍的深感歉意)

諮詢師所受的閱歷和訓練,恰恰是學會如何在諮詢中減低自身經歷對來訪者的判斷和諮詢工作中的影響:而實際上在具體個案中需要感受和了解的,來訪者自然會教你;諮詢師接受的訓練,會讓其學會怎樣「聆聽」來訪者的訴說,並且在督導中發現那些來訪者已經說出但此前諮詢師沒有意識到的經驗。

絕大部分的心理諮詢理論都相信:每個人都是解決自己問題的專家,也只有自己能夠解決自己身上的難題。(人本內核遍天下啊啊啊)

所以,並不是一個人的經歷累計足夠多之後再成為一名諮詢師,而是以諮詢師的身份,在臨床中經驗,成為更好的諮詢師。諮詢師需要擁有和掌握的經驗,都會在與來訪者的工作中得到體驗和啟發,進而有前進和發展的方向。

PS:我這裡提到的受訓並不是指國家二級考試,而是持續性、系統性的專業培訓,像國外包含實習、督導、案例討論的諮詢師培訓體系,或者像國內的中德精神分析培訓項目、中德家庭治療培訓項目、CAPA(中美精神分析聯盟)等包含理論、技術、案例討論和個案督導的受訓。總的來說,諮詢師這個職業是一個終身受訓的職業,哪怕是非常資深的大師,接受督導也還是必要的(某些取向還要加上分析師或者體驗師)。

先這樣吧,想到什麼新的再補充。


是的,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精神分析性的諮詢中,那是一個人格影響人格的過程,而一個人的生命閱曆本身,某種程度上就決定了一個人的生命哲學觀,而這些哲學觀,也決定了諮詢師是怎樣的一個人。而在諮詢室中,常常感受到的是,諮詢師是一個怎樣的人,比諮詢師學了多少知識,要重要得多。

社會閱曆象是對我們這個人的淬鍊過程。在過去的幾年間,我發現過一個現象,在我非常欣賞的幾位年輕同行身上,都看到有一種超出其同齡人的淡然。這種淡然不是淡漠,實際上,他們都是在心理諮詢這個行業非常出色的人,他們對待生命的態度,既謙卑又坦蕩,他們能夠誠實的面對自己的內心世界,不爭、不拒。這些對一個心理諮詢師來講,是非常珍貴的品質。當我好奇他們為什麼如此年輕卻能發展出這麼成熟的狀態時,他們的生命故事給了我答案:他們的生命中,都有過與死神擦肩而過的經歷。當他們能夠穿越生死時,他們對生命的感受,對生命本來狀態的接納度,要比同齡的其他人高出很多。這是因為,讓我們人格成熟起來的,更多是來自生命的體驗,而不單純是知識層面的學習。

諮詢師的工作是與人性打交道的,我們對人性的理解,有一部分來自知識的學習,而這些知識最能幫助到諮詢師的時候,是這些知識化為諮詢師人格一部分的時候,而不是作為知識儲存於頭腦的時候。這些知識能化為諮詢師人格的組織結構的途徑,就是諮詢師各種各樣的生命體驗,包括他的人生經歷,包括他的社會歷練,包括他在日常積累的各種生命體驗,這些體驗未必與各種心理理論有關,但是真實的生命體驗都會成為豐富這個諮詢師的資源。比如一個喜歡種花養草的諮詢師可能會在植物播種、發芽、開花的過程中學會耐受生命的不確定性、學會持續的付出、學會欣賞生命的頑強、學會體驗成長的快樂等等。比如,一個喜歡編程序的諮詢師,可能會在其中學會縝密的邏輯與推理,學會前瞻性的給出假設;再比如一個喜歡歷史的諮詢師,可能會在歷史的發展中看到人性的發展,也可能因為對人性的理解而發展出更寬的歷史視角,從而對人性有更廣的接納度,等等。

一個諮詢師需要學習的東西,是遠遠超出諮詢理論的,因為心理諮詢是一個創造性的工作,諮詢師內在體驗越豐富,積累的各方面閱歷越多,知識的脈絡越豐富,創造性被激發的可能也就越大,而方方面面知識的增加,也需要時間,需要經歷的。

不可否認的是,因為人具有終生成長性,所以,隨著一個人年齡的增加,閱歷的增加,他會在各種體驗中不斷修正自己的行為方式,他內部的創傷修復也會增加,所以,人格是可以隨著閱歷增加而逐步完善的。

所以,閱歷,對一個諮詢師的成長,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其實希望諮詢師有豐富的閱歷和社會經驗,常常是來訪者的一個訴求。大多數來訪者不了解如何從專業角度來評估諮詢師是否專業,是否適合他們,是否能解決他們的問題,那麼就會容易從自己熟悉的角度來考慮。

從來訪者的角度來看,如果想解決婚姻問題,那麼自然一個結過婚的諮詢師更能共情他、理解他;如果想進行個人成長,那麼一個年長一些的諮詢師似乎更成熟、更能引導他成長。

就好像人們總是跟比自己小的人說「我年紀大,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都多」,這樣的想法也難免會讓來訪者覺得,找一個年齡大點、閱歷豐富的諮詢師更保險。

另外,題主提到前輩建議你先去經歷社會,其實還有一個可能是成為諮詢師這個選擇還是意味著挺大的投入的,也需要非常多的耐心。先去了解自己,探索從事這個職業是不是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可能也是更多一些的人生經歷(和自己在這其中的反思)可以有幫助的。

但其實從專業角度來講呢,心理諮詢不是傳道授業,不是通俗理解的「諮詢」。心理諮詢師不是把自己攢了一肚子的酸甜苦辣咸、總結下來的經驗分享給來訪者,告訴他們照這麼走就沒錯,而是用心理諮詢理論引導下的框架和技術、用心理諮詢營造的這個包容的環境來幫助來訪者理解自己、從自己的人生經歷中找到力量

所以,如 @Y Wong 所說,成為一個合格的心理諮詢師更需要的是接受專業的、系統的訓練,在這個過程中去學習理論知識和技術、分析案例,在督導的幫助下實習和精進。

在心理諮詢工作中,更重要的一種閱歷是面對來訪者的閱歷——如何克制住自己對別人的經歷先入為主的衝動,如何準確理解對面這個人的情緒,如何通過一言一行給對方一種穩定安全、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感覺,等等...

那麼說回題主這個問題,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社會經驗不是成為心理諮詢師的前提,但某種程度上可以是對自己專業素養和職業經驗的補充和促進。

——這是回答結束的分割線——

在國內做心理諮詢師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遇到有自殺傾向的個案如何干預?

「高危行業」中的心理諮詢師如何自我照顧?

你要的專業靠譜內容,都在這裡啦: 簡單心理Uni - 最有態度的心理諮詢學習社群

我們還有公眾號喲~ 關注簡單心理Uni (微信號:jdxl-uni) ,就能和大咖諮詢師一起輕鬆讀經典,參加全國諮詢師的線上/線下分享會與大爬梯,與3萬+成長中的諮詢師一起學習一起飛!


年齡相對來說是一個表象,最關鍵的是一個心理醫生的心態。不管你年齡大小,資歷如何,總有人挑戰你。不信任你,這個也許是伴隨心理醫生的一個現象。但是年齡小確實對很多社會上的人士相處的事情欠缺經驗。如果你年齡小,但是想當心理醫生。你最重要的是心態。你是不是能在別人侮辱你,挑戰你最嚴的時候不會有情緒起伏。在看到別人極其悲慘的心理歷程的時候不會讓自己也跟著傷心。如果你能做到這兩點,年齡不是問題


先分析下問題,再說專業訓練部分,再說社會閱歷部分。

前輩的勸說其實反應了目前國內社會很多人對心理諮詢師這個職業的認識——諮詢師是人生導師、問題解決專家、沒有困擾的近乎全能的人等。這種印象下他們會非常強調年紀和閱歷。你似乎被他們的答案困住了,同時心裡又不那麼相信,很好,保持你的好奇!

我說心理諮詢是一個職業,是需要必須的專業訓練和專業性的,這個必須通過專業的學習獲得,比如臨床心理學、心理諮詢等專業的碩士博士訓練,各種專業的培訓(國內目前比較好的像中德班、中挪班、capa等)。這些學習經歷,加上個案諮詢、督導、自我體驗等會讓你擁有專業技能。這些是必須的,反過去看如果只有豐富的閱歷,那還完全和這個職業差十萬八千里呢,豐富的閱歷並不一定會教給那個人如何評估一個人的抑鬱水平、自殺風險、是不是存在精神疾病的癥狀等專業知識,也不會讓那個人擁有心理諮詢的一系列來訪者中心、無條件接納等對人的基本態度,更不會讓他有一系列諮詢中使用的專業技術,比如CBT的認知重建、暴露治療、放鬆訓練等技術,精神分析的防禦、移情等的分析,不學習這個專業就沒法用專業視角去理解來訪者並與來訪者進行工作。

社會閱歷當然也重要,人是在經歷中成長的,你經歷讀書、工作、戀愛、結婚、生子、生病、喪失等,肯定是一個不斷自己體驗人生和自我不斷成長與完善的過程,諮詢師要和人工作,他自己也該是有鮮活人生的人,這個經歷慢慢走。

還有一個是我工作後越來越覺得重要的經歷,也也算閱歷但和你說的前輩強調的又不同。先套一句話——功夫在書外。我覺得做諮詢師,甚至也許其他任何事都是,作為一個職業,只有專業強基本不夠,你的其他閱歷也可成為你能力的一部分,如諮詢水平的問題,你說你水平高誰知道誰相信?你總要用一些東西去說明這件事情才能把工作做好,才能靠這個工作生存下去。你也許要依附於某個機構,你也許要經營你的潛在客戶,你也許要寫博客知乎讓更多人知道你,這些東西都和專業有關又不完全一樣,但這些東西卻很重要,是有助於你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的。所以,你除了修鍊專業也要去做這些事情,他們會讓你因為你的獨特經歷而擁有你特有的客戶群、影響力等。

這一切都要慢慢走,之前聽業內大牛說諮詢師要十年磨一劍,我覺得不僅僅是要努力打磨專業技能,也要經營這個事情相關的資源人脈等,慢慢走著吧,莫著急。選好了這個專業的話,就可以去學習了,其他的慢慢都會有的。


如果不曾聽過指甲划過玻璃的聲音,聽形容又如何感同身受。而共情是了解的基礎。個人感覺走進一個人的內心,同理心尤為重要。或陰暗,或光亮。如此以來,閱歷當然是越多越好啊。

一張詞不達意的圖。求贊。


首先答案是肯定的。

在諮詢過程中如果沒有豐富的閱歷,對於一些來訪者來說,許多經歷和經驗米你是無法感同身受的。這也是心理諮詢技術層面的要求之一。

例如:反應技術,情感反應,內容反應等技術,在一些你沒有經歷或或者體會過的事件或故事當中,諮詢師是無法做出心理諮詢師應有的反應的。

另外我個人是非常補不贊同所謂的心理培訓機構,培訓完就可以去做心理諮詢了,聽起來很荒謬。
心理諮詢是一個相對來說有個人經驗,個人色彩的職業,最後形成個人風格的一個職業;同時也有個人諮詢技術流派的傾向,不是通過流水線似的培訓之後就實際給人諮詢了,如果是一般心理問題也就罷了有。如果是其他問題,不僅僅有耽誤來訪者的及時治療時機,還有出現很大程度誤導的診斷。


謝邀。

開宗明義,根據所採用諮詢取向的不同會有所差異,以下僅代表本人觀點。本人的觀念是「需要」而且是必須的。

在我的認知里,心理諮詢的根基是對來訪者的理解,是對來訪者情緒的解讀,以及對情緒背後故事的闡述,如果要做到這一點,也就是諮詢師所說共情的能力,必然最好的方式便是跟來訪者有相似的經歷。比方說,你不曾失戀過,你又怎麼能真正懂得在一段感情宣告結束時候撕心裂肺的痛,無以言表的悲涼?

雖然,我們可以用一些言語技巧來實現強於普通人的共情傾向性,甚至給予來訪者一種錯覺,諮詢師是那麼了解我,這個世界只有他能夠明白我,即使如此又能如何?我始終認為,要產生真正的治療作用,諮詢師必然是需要能夠真實的接近來訪者,而不是通過一些技巧性操作,這些只能作為一種手段,那麼,社會的閱歷和經驗便必不可少。

世上的故事那麼多,經歷如此繁雜,諮詢師又豈能個經嘗遍呢?所以,閱歷是必須的,但量卻不是,個人認為學習得當中年閱歷已經足以,剛從學校走出來便想成為優秀的諮詢師必然還是不夠的。相比閱歷而言,諮詢師更需要的能力是不斷情境體驗,就像古人讀史讀書時,當面臨選擇時,放下書本,去感受故事裡,假象自己便生在那時那刻,自己會如何抉擇,自己會有何感情體驗,生活中時常抱有如此想法和體悟,再輔以一定時段的閱歷,這才算是我理想下的諮詢師。亦處於該方向的成長軌跡下。

共勉。


從我作為來訪者的角度來說,我是希望諮詢師有豐富的閱歷和社會經驗的,因為我認為他這樣才能夠更加理解我。

我首次去做諮詢是想決定「我是否要離婚」,在我得知我的諮詢師也離過婚的時候我覺得挺好的,但是我覺得她似乎無法深切體會到我因為孩子而有的糾結,因為她比我還小1歲,還沒有自己的孩子。

之後我放棄面詢,求助了一位當時有18年經驗的諮詢師。作為一個親子方面的專家,她不僅很好地理解了我當時的困境,還對我之後可能遇到的困難有所預言,她幫助我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

從我作為心理諮詢師的角度來說,在我遭遇過困擾又修通的領域,也確實做起來更加的得心應手。

當然,除了個人的經歷之外,接觸各種案例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我2011年左右讀了不少心理學、教育學書籍,現在在接待過300多位來訪者之後,再來看當時讀的那些書,原本覺得讀不下去的很多可以讀懂了,原本覺得讀得挺好的也有了新的領悟。

總而言之,豐富的閱歷和社會經驗是個好東西,很多東西經歷和體會之後再面對確實是很棒的。


我覺得所謂的社會閱歷是有點虛無縹緲的東西,如何才能確定自己有足夠的閱歷呢?這是個問題。


面對別人在就自己年齡方面的貶低,該怎麼辦?他不把我擺在一個理想化的位置上,我該如何把諮詢做下去?

我覺得你需要的不是等自己的年齡"到位"好倚老賣老,你需要的是一個靠譜的督導。


直到現在我還記得,有一位求助者對我說過這麼一句話:

「老師,你有結婚嗎?沒有結婚的話我不想找你諮詢。你都沒結過婚,對感情的經歷接觸很少,做情感類的諮詢一定會有問題吧?」

這足以證明,「刻板印象」在生活中是時時存在的。先不談心理諮詢師閱歷和社會經驗的問題,你的年齡、你的經歷以及受訓過程,都會給求助者留下第一印象。

因此,在心理諮詢這個行業裡面,閱歷越豐富,社會經驗越足,年紀越大、資歷越充實的諮詢師會更受歡迎。這就跟醫生一樣,你去醫院見到你的主治醫生非常年輕,你會覺得不放心,總覺得年紀太小了,要是他給我做手術,不難保障會出什麼事。

間接地這也是在給我們提一個醒,無論你是三級心理諮詢師,還是二級的,或者是某個學院的教授還是其他什麼職稱之類,活到老學到老是我們的終身任務。

從2014年至今,從業有了三年,也諮詢了很多案例。有好幾次在諮詢過後,我陷入了困惑之中。求助者所描述的那些事情,實在是太匪夷所思了,有很多東西現實生活中我都沒碰到過。

為了印證很多事情,我得不停地翻書,請教有經驗的同輩還有督導,諮詢他們的意見,分析求助者身上所存在的問題。在探討的過程中,愈發覺得自己的閱歷還不夠,社會經驗過於匱乏。即便現在已經三十歲了,我仍然還有很多不知道甚至不了解的專業領域。

這是很讓我迷茫的。

閱歷和社會經驗這種東西,多了不一定好,但少了會讓你在工作時缺乏「指導性」,經驗這東西還是很重要的。

生活中,你結婚了,有了孩子,有正常的夫妻生活。在這裡面,你親身體驗了情感生活帶來的種種困擾,菜米油鹽的各種事情。到了工作中,當有求助者在諮詢里敘述自己的過程時,你就能有一個良好的「共情」的前期基礎。

我的督導跟我說,「共情」的能力是可以專業訓練的,共情不是移情,也不是同情,共情是同理心、感同身受,不是說你被他帶入她的感情狀態之中,而是設身處地地理解對方的處境。

即使你沒有閱歷、沒有相應的社會經驗,但也能做到「共情」。可是有了閱歷和社會經驗之後,「共情」的過程會更好。

當時我還不太理解她說這話的意思,後來做了諮詢以後我才漸漸領悟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腦迴路」。經驗和閱歷這東西,會讓你形成一個定勢,第一反應會讓你做出「無條件」的思考狀態之中。當這個案例呈現在你面前,你就能立刻抓住事情的本質。

同樣是丈夫出軌,過程是不同的;有些是性生活不和導致,有些是事業關係導致、有些是婆媳關係之間導致,可無論形式有什麼變化,其「認知偏差」或者「不合理信念」的問題或許是一致的。這種類似於「條件反射」的處理機制,是心理諮詢師在心理諮詢過程當中的一個「法寶」。

綜上所述,我覺得閱歷和社會經驗對心理諮詢師還是很重要的,他不是從業的「必要條件」,而是「充分條件」,有了會比沒有好,會能更好地處理一些應急問題。


@王雪岩老師和 @Y Wong老師分別從兩個方面闡述了「閱歷」,兩者之間看似觀點衝突,其實是相似的,關鍵是「視角」一個心理諮詢師在「閱歷」時,需要擺脫「正常人」的思維方式,趴在地上,用耳朵貼著地平線,聆聽周遭發生的一切。

一個合格的心理諮詢師再成長培訓,一般必須包括兩個:知識講解、案例探討。
我記得第一次參加案例探討會,督導老師就強調了一點:你可以有自己的觀點,你必須把自己的觀點講出來,但是當別人闡述自己的觀點的時候,你必須放下自己所有的觀點,去聆聽對方的看法,放棄現有的一切準則,聆聽別人。


我第一次體驗到這種聆聽,是在嬰兒觀察訓練的時候,隔著玻璃,看著這個小生命無規則的動,他餓得時候會先蹬腿,好像很不安的樣子,緊接著手也會動,這時候能看到孩子與生俱來的性格,有些「殘暴」會在焦慮的時候抓自己的臉,有些溫和,即使再怎麼焦慮,也就萌萌的看著天花板。
那種感覺,就像我的整個世界都聚焦到了這個小東西身上,沒有一點點自己的約束。


我們生來就被很多東西約束,基因,手臂的力度,視力,聽力,大腦,隨著慢慢長大,與父母的關係方式會成為我們的習慣,這也會是約束,第一次戀愛,我們和周圍人的關係,我們大腦中的每一個自身體驗到的經驗都是指導我們行為的工具,但同時,又是約束,因為這些都是我們心中的正確,但僅僅只是我們心中的正確。

大家還記得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時候5項基礎能力嗎?
尊重、熱情、真誠、共情、積極關注
我是過了2年才明白,這些都不是面具,而是視角。看待來訪者的視角,看待這個世界的視角,只有具備了這個視角,才是一名心理諮詢師,才走在這條少有人走的路上,才能在這條路上走的更遠。

世界是複雜的,當同時具備了心理諮詢師和網路發言者雙重身份的時候,我越發體驗到似乎心理諮詢師和幾乎所有其他職業都有衝突。我們是這個世界的觀察者,不是總結者,不是訴說著。

我還記得今年返校趙瓊老師和我講的一句話:心理學沒有內容,內容在你身邊。
心理諮詢師的一切培訓,都是在培養視角吧,擁有了這個視角,一切閱歷才能成為內容。


一個優秀的心理諮詢師,應該是久病成醫,他經歷過自卑,恐懼,害羞,等負面情緒,知道陷入其中的黑暗,冰冷,無助。才能從深處理解患者。當他擺脫內心的恐懼,自卑的情緒後,會有一種化繭成蝶的解脫,會有一種浴火重生的新生。可以從深處理解幸福。自然更能與患者進行心靈的溝通,了解他們的情緒,知道怎樣用自己的經驗帶他們走出泥潭


想想五十歲的大叔,找一個二十齣頭的你做心理諮詢。
想想你就懂了,或許真不是你能力不夠。
而是在可選擇的情況下你太難存活了。


u不單是經驗問題,我一直認為心理學不是考試來衡量,更不是理論!學習的時候面對的是書本,實際工作中可是活生生的人啊!那種微妙感情是很難描述的。身為諮詢師,你一定要做到不要與患者有共情感,不要用你的理解或者他的理解來處理,而是用專業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你要知道他是患者,他是為何而來。我是大三輟學心理學,因為這門學科不適合我,我的感情太敏感,很容易陷入患者的情緒,對方難過我也難過,導致不能正確的做決定。
不僅是我,我相信大部分的心理學專業學生都這樣,我的同學中就很多這樣的人,很難想像他們成為醫生會給患者和自己造成怎樣的後果。能量是會傳遞的,你通過吸收了患者的負能量來幫助患者康復,這本身就是錯的。
都說心理學十醫九病,我想是因為這九個人根本達不到心理醫生的標準。

那些打算學習心理學的同學,好好想想自己是不是這塊料,不要害人害己。


xiexie


如果按著必須經歷所有酸甜苦辣的標準才可以成長為優秀的諮詢師,那麼我想也不會有人願意從事這行。心理諮詢很特殊,但是坐在來訪者對面的也是一個普通的社會人,而不一定會身心有千瘡百孔的傷疤~


是的,很重要。但也不是絕對,做心理諮詢師,就須有方方面面的體驗閱歷嗎?一個人的閱歷必競有限。更重要的是你站到的文化高度,情感高度,人生高度,思想高度。你站得高,又通人情世理,有洞察力,即使年輕,也是導師。努力,去實踐,就知道自己的實力了。我有一點閱歷,但是初學者。略述己見。


必須說豐富的閱歷和社會經驗對一個心理諮詢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這並不代表著他是成為優秀諮詢師的必要條件。
心理諮詢的專業性決定著諮詢師是在用他的專業知識與來訪者工作,而不是個人經驗。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諮詢師本身的人格完善程度反而是一個成熟諮詢師必備條件,如果一個諮詢師自己本身有許多創傷,障礙和不可觸碰,那麼諮詢可能會讓他反受其害,所以,諮詢師本身被分析的經歷,是否接受系統的專業培訓,以及是否對他的個案進行了督導相比他的個人經驗都更為必要。這是其一。
其二,諮詢師並不是全能的,面對不同來訪者可能的婚姻問題,戀愛問題,親子關係問題,職場問題,抑鬱、焦慮、強迫、恐懼情緒等等。再牛X的諮詢師也不能保證說:所有的來訪者我都可以搞定。所以即便有豐富的閱歷和社會經驗對一個諮詢師來說也說明不了什麼。


心理諮詢師也是醫者,學醫的都注重臨床經驗,心理諮詢師也一樣,見多識廣是真理


推薦閱讀:

人流過一次,葯流過一次,心裡難過得要死,怎麼辦?
如何評價在諮詢師在綜藝節目中使用心理諮詢/治療技巧的行為?
有沒有什麼實用的辦法能讓人短時間開心起來?
到朋友家做客,人家拿一次性碗筷招待你,你心裡會有什麼感受?
職業女性應該如何在不同的角色之中調整?

TAG:心理 | 心理諮詢 | 心理諮詢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