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裡的很多文物都會註明「複製品」,為什麼不捨得把真品拿出來展覽?



對於參觀者而言,去博物館、美術館參觀,看到的卻未必全都是真跡。博物館裡的很多文物都會註明「複製品」,為什麼不捨得把真品拿出來展覽?

為什麼博物館不捨得出示真品?

①善用複製品對安保有好處;

一般來說,如果博物館、美術館進行專門的藝術展或文物展,是絕不應該拿複製品出來進行展示的;但如果是普及性、通史性的固定陳列,展陳的時間又比較長,那使用複製品來代替則是經常出現的情況。有時是因為真品不在館中,有時是為了安保或者保存上的方便。

②複製品普及藝術教育有好處;

如果複製品用對了地方,對普及藝術教育、提高公眾的藝術審美很有用。很多珍貴的中國古代書畫,每年只有秋季「晾畫」的時候才能拿出來展覽幾個月,而不展覽的時候複製品就可以派上用場了,當然,展覽方一定要註明,這個是複製品,不要讓觀眾產生混淆。

③複製品讓學習者有更多「上手」的機會;

現在鼓勵博物館進社區,把文物帶出博物館之後,溫度、濕度等保護條件就不達標了,這種情況下,會使用複製品。

學生可以上手,近距離觀察,等於是起到了教具的作用。但真品和複製品的界限無法抹殺,再高超的複製品,也缺少歷史的沉澱。

④複製品可以用來彌補遺憾;

對於一些確實沒有辦法的情況,公眾也應該理解。博物館對於文物,既要保護也要展示,當二者之間構成矛盾時,保護始終是第一位。但我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我們解決這個矛盾的方法會越來越多,比如複製品、高清晰的照片、數碼技術等,都可用來彌補這種缺憾(注,文章圖片均為正品)

我是寶玉石文玩達人空空!雖人丑脾氣臭,但有鑒假估價和配串問題可私信我, 我會儘力回答哦。點擊上方頭像——點擊底部私信空空。


博物館裡的很多文物會註明 複製品,沒有真品拿出,這對來博館參觀的人很掃興,我也深有感觸,以我個人觀點應該有多種原因,一.由於文物本身等級高對外界空氣,濕度和光比較敏感所以,以複製品展出,以標明複製品。二.出土文物為本地出土而且著名度較高,以被國家高等級博物館長期借走,只能在本地以複製品展出示明。三.文物等級非常高,在中國歷史,文化,軍事等,上有非常重要的證明作用,國家禁止展出,以示複製品。以上是我個人觀點,還望補正。

國家大的博物館比較專業給以示明複製品,好多博物館藏品很明顯複製品,也不標明,這給專們來的參觀此文物者帶來混淆。


因為這是基於保護文物的考慮所做的,有人說真品早被變賣或者成了某個大人物的玩物了,其實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每一件文物都是單獨造冊登記,其字畫類多保存於恆溫室內,俗話說一展修三年!字畫類的每一次捲來都是不可修復的損毀,而且古來就有紙八百絹一千的說法,因為無論怎麼保存,超過這個年限就基本每時每刻都處於完全損毀的邊緣!所以展出時多為複製品,真品大多都在地庫中!


一,這個文物屬於高級別文物,不能展示真品。這是安全要求。

二,這個文物屬於本地區代表性文物,本地很多其他博物館也在展,所以做複製品。比如漢茂陵「馬踏飛燕」石刻。

三,這個文物真品不在中國,當年被洋鬼子盜走。比如唐太宗昭陵的「昭陵六駿」,其中兩駿在美國,只能用複製品。

當然,對於絕大多數參觀者來說,看不看得到真品毫無意義。只有研究文物歷史的人才能通過文物獲知歷史信息,其他人都是走馬觀花。


1.原品被徵調借展;2.原品不宜在展館的光照和濕度等環境下做展陳;3.修復中。4.部分文物,展示會造成損傷,比如千里江山圖,長卷每打開一次,就會有顏料脫落。


推薦閱讀:

如何看懂博物館?
文物的基礎價值和深化價值有哪些?
為什麼西南少數民族崇拜的圖騰是三足蛙?
文物與博物館學的就業前景是什麼呢?【詳見下
為什麼相對「清華簡」,對「上博簡」真偽的質疑相對較少?

TAG:文物 | 文化 | 歷史 | 博物館 | 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