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任射死龐統,龐統作為謀士,為何要上前線?


《三國志》未記載龐統是被張任射死,龐統死於進攻雒城之時,率眾攻城中箭而死,當時雒城的主將是劉循,他率眾抵擋劉備一年之久。

龐統不是謀士,他時任軍師中郎將,地位低于軍師將軍,這兩個職位是有兵權的將領,所以龐統有義務領兵攻城。此外法正擔任的護軍將軍也有兵權,西漢陳平擔任的護軍中尉,東漢賈復擔任的都護將軍,曹魏荀攸擔任的中軍師,職位的性質都相似,是擁有監督軍隊和領兵權的職位。因這樣的職位都負責君主管理中軍,所以不會獨立領兵。

後來蜀漢把軍師和將軍分開設立,魏延擔任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劉琰以中軍師兼任後將軍。費禕擔任軍司馬領兵權,後升為後軍師。楊儀擔任中軍師時,本傳特地加了一筆楊儀沒有無所統領,可見通常軍師都有兵權。

南宋人程公許評價三國名將時說:「蜀將如關、張、龐統,吳將如周瑜、魯肅,志長命短,天下重惜之。」——是把龐統放在關羽、張飛、周瑜、魯肅一樣定位進行評價。

歷史上張任並未射殺龐統,且劉備也不是在龐統死後才招諸葛亮入川,劉備攻下涪城時,諸葛亮、張飛已經接近江州。張任與劉璝、冷苞、鄧賢在涪城跟劉備交戰,被劉備所擊敗後退守綿竹,之後綿竹守將李嚴、費觀投降劉備,張任與劉璝又退到雒城助劉循守城。《益部耆舊雜記》記載張任勒兵出於雁橋,復被劉備所敗,被生擒。

故而,張任在涪城、綿竹、雁橋三戰,皆被劉備所敗。歷史上的張任、嚴顏都是忠義之士,由此《三國演義》才提升了二人實力,增強二人戲份,實際上這兩人在歷史都沒有那麼出彩的戰績。


在正史中,龐統是率軍攻雒城時,被流矢射中而死,在演義中,龐統是被劉璋大將張任在小路埋伏,亂箭射死。

具體內容見《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張任曰:「城東南山僻有一條小路,最為要緊,某自引一軍守之。諸公緊守雒城,勿得有失。」忽報漢兵分兩路前來攻城。張任急引三千軍,先來抄小路埋伏。見魏延兵過,張任教盡放過去,休得驚動。後見龐統軍來,張任軍士遙指軍中大將:「騎白馬者必是劉備。」張任大喜,傳令教如此如此。

劉備率軍從大陸進攻,龐統率兵從小路進攻,而張任很有謀略,得知劉備有軍隊從小路走,就開始設伏,而且聽說後隊有騎白馬的劉備,於是,放過了前隊魏延,專門等待後隊。

《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卻說龐統迤邐前進,抬頭見兩山逼窄,樹木叢雜;又值夏末秋初,枝葉茂盛。龐統心下甚疑,勒住馬問:「此處是何地?」數內有新降軍士,指道:「此處地名落鳳坡。」龐統驚曰:「吾道號鳳雛,此處名落鳳坡,不利於吾。」令後軍疾退。只聽山坡前一聲炮響,箭如飛蝗,只望騎白馬者射來。可憐龐統竟死於亂箭之下。時年止三十六歲。

龐統見魏延的先頭部隊過去了,沒事,沒有防備,問題就出在這裡,張任等到騎白馬的龐統之後,以為是劉備,專門射騎白馬的,龐統因此而死。

那麼,作為謀士,而且是劉備的重要的謀士,龐統為什麼要上陣呢?你在後面運籌帷幄不好嗎?哪有謀士帶兵的?

曹操陣營的謀士郭嘉,沒帶兵上陣,孫權陣營的謀士張昭,也沒帶兵上陣,龐統應該在後面出謀劃策,派大將去執行就可以了。

但是,劉備也忽略了這一點,加上龐統有些心急,急於立功,急於表現自己,導致被射死,如果龐統不帶兵上陣,絕對死不了。

而龐統一死,劉備無奈,調鎮守荊州的諸葛亮和張飛、趙雲等人入川,這又導致了後來關羽大意失荊州,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如果龐統不死,諸葛亮就不會離開荊州,荊州就不會丟失,可以說,是龐統之死,間接導致了蜀漢的衰落。


是阿!疣統咋為謀士,為了更好地打敗敵人親自上前線不是嗎?!足協,您老人家也是否為更好地規範中超,為把中超真正成為公平公正地依靠真實能力比賽的聯賽,親自去比賽賽場,和球迷一起觀看真實情況好嗎?為了足球的發展?!!!


按照演義的設定,龐統,司馬懿,陳宮這些不是純粹的謀士,而是要穿盔甲上戰場的。更像是大將。演義里陳宮中內訌計的時候,還跟呂布單挑過呢


推薦閱讀:

食品雕刻好學嗎?
佛山還要多久才能發展為一線城市?
800億像素的北京全景是什麼概念?
香港學生奏國歌拒絕肅立,校長稱你們選錯了學校。大家怎麼看待這件事?
南昌大學「副院長涉性侵女學生」會對明年的招生產生影響嗎?

TAG:龐統 | 社會 | 張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