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體檢有必要做嗎?


說到CT大家都知道,是很常用到的一種檢查方法,但是PET-CT大家可能就不是很懂了,立馬覺得很高大上;所謂PET-CT是將PET與CT融合在一起的一種影像檢查方法,PET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蹤劑來反映組織器官的代謝情況,但是圖像比較模糊,CT的融合可以很好的彌補PET的這一缺點,可以更具體的觀察代謝異常的部位。PET-CT可以系統的觀察到全身的各個部位。PET-CT雖然優點很多,但是臨床上並不建議用PET-CT來進行健康體檢。

1.先從最基本的說,PET-CT檢查費較高,動輒過萬,即使北京醫改,檢查費降價之後也要七千元左右,當然土豪請忽略這一條。

2.PET-CT輻射較大,患者需要向體內注射放射性顯像劑,並且同時進行CT掃描,相當於內外照射同時存在;有人說做一次PET-CT所接受的輻射計量相當於沒有做過該檢查的人30年所接受的劑量,這個說法稍有些誇張,但也並不是空穴來風。我們對比一組數據,拍一個胸片所接受的劑量為0.1msv,做一次PET-CT檢查所接受的劑量約為多少呢?答案是22msv。

另外,上文我們說到PET-CT需要向體內注射放射性顯像劑,PET-CT最常用的顯像劑是18F-FDG,半衰期要110分鐘,所以患者做完PET-CT後的8小時內,體內的放射性物質仍然存在,應該避免接觸對放射性比較敏感的人群,如孩子、孕婦等,應多喝水,加快放射性物質的排泄。

3.PET-CT多用於發現腫瘤、對癌症病人的全身情況評估及腫瘤患者術後效果的評估,但有些病變PET-CT並不具有優勢,例如空腔臟器的腫瘤,空腔臟器的檢查內鏡更具有優勢,且方便便宜;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PET-CT並不是萬能的,它也會漏診,有些代謝較低的腫瘤,PET圖像上並不會有異常,其自身的CT掃描,圖像質量不如高分辨CT,很容易造成漏診。

舉個例子,有的結腸癌或者腎癌有的在PET-CT上就看不到。還有肝臟轉移瘤,由於本身肝臟的本底攝取就很高,PET-CT並不能準確區分有無轉移瘤,還需要常規的增強MRI或CT協助診斷的。而且有些微小的病灶PET-CT並不能給予定性診斷,這些微小的病變可能在PET-CT上可以顯示代謝異常,但是在普通CT或超聲上並不能顯示該病變,而患者又比較擔心,在臨床複查隨訪中多次複查PET-CT,這樣對患者心裡和身體都會造成一定影響,如果病變是良性的,那樣就真的是得不償失了。所以對於健康人的腫瘤篩查,PET-CT並不具有優勢,甚至還不如其他檢查。

總之,健康體檢應該根據具體需求,科學嚴謹的安排,但並不建議用PET-CT。


您好

曾經也有患者諮詢過我這個問題,我先簡單扼要回答下:常規體檢,不建議做PET-CT。

首先我們來了解下什麼是PET-CT:

PET-CT將PET與CT完美融為一體,由PET提供病灶詳盡的功能與代謝等分子信息,而CT提供病灶的精確解剖定位,一次顯像可獲得全身各方位的斷層圖像, 具有靈敏、準確、特異及定位精確等特點,可一目了然的了解全身整體狀況,達到早期發現病灶和診斷疾病的目的。其臨床顯像過程為:將發射正電子的放射性核素(如F-18等)標記到能夠參與人體組織血流或代謝過程的化合物上,將標有帶正電子化合物的放射性核素注射到受檢者體內。讓受檢者在PET的有效視野範圍內進行 PET顯像。

不可否認,PET-CT的臨床意義非常好,但是我們應該知道它其他的一些特點:

PET-CT的輻射怎麼樣:比CT輻射大。

PET-CT的價格怎麼樣:應該都是幾千到一萬多左右的費用(單純檢查費)

除非您在做了其他的檢查,比如胸片、CT或MRI,有一些證據證明身體有疾病,需要進一步完善檢查來了解病灶的,否則一般不用做PET-CT。因為輻射大、費用高,如果在其他檢查就可以檢查出來的情況下,並不需要做,除非醫生強烈要求做,才有做這個檢查的需要。

不管我們科技如何進步,醫生其實關注的首要,是病人的癥狀、病史、體格檢查等資料,因為這些資料可以為我們提供疾病診治非常重要的原始依據,如果少做一個檢查,依然可以診治疾病,那麼也是正確的選擇;如果必須做某個檢查進一步確診,那麼醫生也會遵照醫學指南給予建議的。

祝福天下寶寶,幸福安康~


(耳科趙醫生頭條問答2017-10-24)

PET-CT是將PET和CT融合在一起的一種影像檢查技術,PET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蹤劑來選擇性地反映組織器官的代謝情況,反映人體組織的生理、病理、生化及代謝等改變的核醫學檢查,但是圖像解剖結構不如CT清楚。PET-CT將二者融合在一起,解決了核醫學圖像解剖結構不清楚的缺陷,同時CT圖像對核醫學圖像進行衰減校正,使核醫學圖像真正達到定量的目的,能夠實現功能圖像和解剖圖像信息的互補。PET-CT是全身性的掃描,對於發現部分腫瘤以及腫瘤轉移灶有著很好的優勢,但並不適合作為體檢項目大面積推廣,主要原因如下:

1、檢查者接受的輻射

做PET-CT的檢查者是需要注射放射性核素作為顯影劑,做1次全身PET-CT 檢查輻射量約為10- 32毫西弗,普通人每年接受的天然輻射為1-2毫西弗,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泄漏後,第二天核電站附近1 公里內的輻射量為每小時351.4 微西弗。全身檢查一次PET-CT 相當於一個從不做此檢查的人30 年所接受的輻射量, 相當於在日本福島核電站附近呆了一天。雖然單次的PET-CT檢查並不會對個體產生明確的身體危害,但盲目的大規模使用高輻射性檢查會提高人群中腫瘤的發病率。

2、此項檢查的局限性

PET-CT檢查的特點是發現腫瘤,但並非能發現所有的腫瘤,一些代謝並不旺盛的腫瘤以及空腔臟器的腫瘤是PET-CT的弱勢範圍。對於一些身體內的微小結節(甲狀腺、肺結節),昂貴的PET-CT並不能明確性質,反而給患者增加精神壓力。在2012年召開的年歐洲放射學年會上,一項多中心研究顯示, 在這兩方面並不比傳統的CT或核磁共振有更有優勢。

針對普通人群的健康體檢應該循序漸進,常規檢查發現有異常的再進一步做特殊檢查,有的放矢才能發揮特殊檢查的作用。


PET-CT是目前影像科最先進的診斷技術,沒有之一。他將普通的形態學檢查手段和功能學檢查方法相結合。既可以檢查病灶的形態,大小和密度,也可以觀察病灶的功能,其檢查多以全身掃描為主,也可以做局部臟器的觀察,目前來說,其主要的應用場景在於發現並鑒別腫瘤,有一部分人將其作為全身,體檢了一個手段,我覺得不是特別合適。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它並不能作為腫瘤特別是惡性腫瘤的診斷依據。惡性腫瘤的診斷必須要在體內取出標本,並在實驗室顯微鏡下觀察,才能做到百分之百確定。目前PET-CT診斷腫瘤的準確性在80%多,這個診斷準確性顯然不能達到臨床的要求。所以,即使做完這個檢查發現病灶並考慮腫瘤,也還要進一步的進行有創的檢查來確定其良惡性。

第二,費用相對比較昂貴,每一次檢查費用大概在,7000到1萬塊錢左右,做了這樣一個檢查,卻並不能代替臨床上的其他一些意義更大的檢查。

第三,它是一種帶輻射的檢查。這個檢查相當於,ct加上,核素顯像,ct掃描本身帶有輻射,同時還要在體內注入一些帶有放射性的核元素,接受這樣的檢查,作為體檢的話,其實並不是特別合適。

那麼PET-CT有哪些適合應用的場景呢。

第一,可以作為某些腫瘤全身轉移病灶的篩查。如果已經發現了,原發腫瘤的部位,為了判斷其它部位是否有轉移,可以做全身的掃描,以免有遺漏。

第二,多種有創檢查未判斷病灶的良惡性!在選擇是否去手術之前可以做一下,此檢查以供參考。如果檢查出來更偏向於惡性,則可以直接考慮去手術,如果做出來結果考慮良性的可能性大,還可以再隨訪觀察一段時間。

PET-CT雖然是目前來說最高精尖的技術,但並不代表是萬能的,對於腫瘤的診斷來說,不能達到百分之百確診都不是保險的檢查方法。如果用於體檢的話,我覺得,更加不合適,體檢更多的在於篩查疾病。可以用其他的一些對身體損害方法代替。


首先要明確體檢做PET-CT的目的是什麼?很多人說是為了發現腫瘤。現在世界各國公認的體檢發現晚期腫瘤,對延長患者的生命意義不大,而發現早期惡性腫瘤才有意義,能夠救人一命。而早期惡性腫瘤的發現,PET-CT檢查幾乎沒有任何幫助。早期惡性腫瘤的細胞代謝速率和正常組織細胞差異很小,通常不會形成以葡萄糖為基底,放射性同位素為標靶的藥劑濃聚,因而不會在影像上出現明顯的痕迹。反而由於PET-CT的空間解析度低於普通CT,對於小於一個厘米的早期腫瘤發現不如CT和核磁。因此全世界各國的癌症中心對早期惡性腫瘤的篩查指南就沒有用PET-CT的。當然其檢查帶來的副作用和花費也是體檢不支持的,不是有沒有錢的事。同樣道理PET-MR對早癌篩查沒有幫助。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是我們的一些醫療機構為了經濟目的去做出違背科學的宣傳。


一般要做PET的,都是很重的病,要確定病灶的位置,要確定發病的原因。但是對人體傷害極大,我有兩位親人,都是做了PET之後,刺激了癌細胞,導致病情快速發展,所以想做的一定慎重!


推薦閱讀:

大學應體檢艾滋病嗎?
留學體檢去北京什麼醫院?
醫院出的乙肝兩對半診斷報告應該怎麼看?
長期頭昏,緊張或者集中注意力時頭疼。並且低頭看書時頭昏加劇,這都有哪些原因?應該去醫院檢查什麼項目?
如何為自己制定一個體檢計劃,保證如果身體有任何癌症都可以在早期被檢查出來?

TAG:健康 | 體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