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牛奶(非酸奶)箱式袋裝值得長期飲用嗎?其營養價值幾何?


我只是覺得目前排名第一的答案里一些想法不對。。
我來吐一吐槽吧。。。

1. 「這樣牛奶拿回家煮開上面都有一層厚厚黃黃的奶油皮,和那些袋裝奶相比,營養價值高下立判。」

答主認為判斷牛奶營養價值的高低,要看奶皮的顏色和奶皮的厚薄。
實則不然。奶油皮的厚薄體現了脂肪含量。奶源不同(品種,年齡,飼料,地域...),牛奶的脂肪含量就會有差異。牧民那兒買的鮮奶有可能比工業奶的奶源好,脂肪含量高,但是這點你無法通過奶皮的厚薄來判斷。因為即使奶源相同,生奶煮開後結成的奶皮也會比工業奶的奶皮厚。為什麼?因為加熱牛奶結奶皮的實質是加速了牛奶里水和脂肪的分層。生奶未經加工,奶里的脂肪球直徑大,上浮的速度快,更容易分層。所以為了長期保持牛奶均勻的外觀,防止分層那麼倒胃口的畫面被消費者看到,加工牛奶的過程中一定會均質牛奶,也就是把大顆粒的脂肪球變成很多小顆粒的脂肪球。至於為什麼均質後,脂肪球變小就不容易分層,是因為分層的速度可以這麼算:v=2r^2(△ρ)g/9η。其中,r是脂肪球的直徑,△ρ是脂肪和水相的密度差,g是重力加速度,η是液相的粘度。所以脂肪球的直徑越小,分層的速度越慢。在理想情況下,當脂肪球變得像水分子那樣特別特別小,牛奶就能永不分層了。

奶皮的顏色取決於動物的飼料。吃草的奶牛產出的奶皮有可能更黃,因為草里富含類胡蘿蔔素。看到奶皮黃,聯想到這頭牛可能吃草,進一步聯想到吃草的牛體內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可能高,這點倒是有可能推理出營養價值高。當然從這個角度考慮,牛在冬天產出的奶也沒夏天產的奶黃。至於動物飼料外,有沒有別的因素也影響奶皮的顏色,我不大清楚。我會猜測,一層厚厚的大脂肪球,從光的反射散射什麼的角度考慮,會不會比一層薄的小顆粒脂肪球層看起來更黃?了解的朋友請留言。。

牛奶的營養價值,來自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和礦物質,其中蛋白質,脂肪,糖和鈣最為重要。如果奶源相同,工業生產的殺菌和均質兩個步驟是不會影響除了熱敏的維生素C以外的營養素(蛋白質,鈣,維生素D)的含量的,而維生素C並不是牛奶主要的營養素,所以工業加工對牛奶營養價值的破壞性不大。

2. 」記得以前有網友曬過國外的盒裝奶與袋裝奶,顏色與國內各大品牌也有差異,人家的明顯要更黃更稠,忘記在哪裡看到的十幾個國外品牌與國內的對比圖片,有心的網友們可以搜搜看。「

我個人感受是,UHT超高溫殺菌奶的顏色比巴氏殺菌奶的顏色黃,不知道是不是因為UHT高溫產生的美拉德反應和焦糖化反應的結果。如果這一點觀察和理由成立,那麼國外UHT奶比國內UHT奶在顏色上的差異,有可能是採用的殺菌工藝(加熱的溫度,時間,速度啊)不同帶來的結果。
當然國內外奶源的質量確實有差異,知乎的這個問題為什麼中國的牛奶的質量沒國外牛奶的高?已經給出了一些觀點:
國內的牛奶:「2010年6月施行的新版《生鮮乳收購標準》(即新國標)則把每100克生乳蛋白質含量下限從2.95克降到2.80克,菌落總數上限已改為每毫升200萬個。」
國外的牛奶:「生乳蛋白質最低值則明顯高於我國,紐西蘭為3.8克,歐美國家也多在3.2克以上。中國無疑在牛奶標準對比國際標準,還是很低的。」

國內外牛奶營養價值差異雖然存在,但是在口味上未必會因為成分的不同而有明顯的差異。根據我在美國生活的經歷,超市(非有機,去不起)里最普通的那種塑料瓶裝巴氏奶,顏色不覺得比國內的巴氏奶黃,粘稠度不覺得比國內的濃,味道方面還是很平淡的。至於什麼樣的牛奶風味會更好,大概有兩個影響因素,一是新鮮度,二是用好的的飼料。

3.「我還喝過羊奶氂牛奶,那種濃稠醇香(總是喝袋裝奶的朋友們可能會受不了這種膻味,但這才是新鮮純牛奶真正有的味道)的感覺喝一次應該就想讓你指著袋裝奶們怒斥:「我那麼相信你,為什麼要欺騙我!」

。。。不要把羊奶氂牛奶的味道和普通牛奶的味道進行對比好么,不是一個品種的沒有可比性啊。

最後回答一下正題吧,個人看法,喝牛奶有什麼值得不值得的。牛奶又不是營養密度特別高的東西,87%都是水,要補充蛋白質,吃肉或者蛋白粉豈不是更快~但是,答主我原本以為牛奶在補鈣這個功能也有其他優質替代品(紫菜蝦皮什麼的),不過經評論里的知友 @馮靠譜 提醒,糾正一下~牛奶倒的確是優質的鈣源,雖然其鈣含量和其他高鈣食物比並不佔優,但勝在牛奶里的鈣是以酪蛋白磷酸鈣的形式存在的,可溶於水,吸收利用率高。若國產奶和國外奶在蛋白質含量上有1%的差距,對你一天的營養攝入也不會有巨大的影響,你畢竟還吃很多別的食物。我當然希望國內奶製品能夠崛起,本土買的產品也達到出口標準。但是,感覺沒必要為了高一點點的營養價值去高價購買進口奶,更何況進口奶還只能買到UHT奶。所以,為了最大程度滿足您對營養和美味的需求,推薦喝當地產的巴氏殺菌奶,別喝生奶~


美國這邊的奶牛都是吃上等的卡里若草原鮮草
吃飽了,在牧場晒晒太陽,悠閑的散散步
更重要的,是這裡的擠奶採取自願原則
我們認為,只有自願擠出來的奶才不含任何有害物質
每當奶牛想擠奶了,他們就會散步到自動取奶機旁,自助完成取奶
這些奶,夾裹著清晨的芬芳,被運輸到工廠
工廠採用了最先進的消毒處理設備,對牛奶進行處理
但是整個過程中不會添加任何防腐物質
。。。


我編不下去了。。。

回答問題
值得長期飲用 只要你不相信美國的奶牛是自願產奶的就成


既然題主問的是長期飲用,那我認為就應該考慮性價比。進口的和國內的那些靠賣噱頭的高價盒裝奶還是退散了吧。
所以就推薦本地產的普通巴氏奶。個人感覺口感上要好於UHT盒裝奶,另外雖說主要營養成分差不多,但牛乳中的某些活性物質巴氏奶能更好的保留。
其實,如果真要比營養價值的話,更推薦喝本地產的玻璃瓶裝原味酸奶(不是那些盒裝瓶裝的、各式口味的、保質期N個月的乳酸飲料)。其營養價值和牛奶相當,關鍵是對於乳糖不耐受的國人而言吸收效率更高。
最後說一句,牛奶是補鈣的最佳食物來源,沒有之一!什麼蝦皮、骨頭湯……呵呵


由營養師課程里自身學習到的食品安全知識,以及男友的前份工作(乳製品經銷)所接觸到的內容,我對大眾對乳製品的一些理解誤區有所了解。現著重就毒性安全,主要是三聚氰胺含量的角度探討一下題主提出的問題。
我儘可能少用複雜的論述與專業辭彙,多做類比,希望能達到科普目的,讓偏見減少。如果有疑問可以留言:)

申明利益相關:本人為實習醫生,有國家二級營養師證書,男友的前一份工作是蒙牛在某市的經銷商。

可能涉及到的兩個生物學概念:生物循環與生物富集。
淺顯解釋:現在有的湖水被污染,含有重金屬比如汞,魚蝦在水裡生存,攝入的含汞的水,體內就也有了汞,並且活的越久汞積累的越多,等被宰殺之前體內汞的濃度已經比水裡還高。人吃了含汞的魚蝦,體內慢慢積累汞,也是含量越來越高,乃至於比魚蝦里的汞濃度還大。就是這樣一個過程。
舉個例子,如果湖水裡含有1倍DDT,浮游生物就是256倍,然後吃浮游生物的小魚體內DDT濃度就已經是水裡的500倍,吃小魚的大魚體內DDT濃度則是水裡的8.5萬倍。
而這個遞增濃度不一定是均勻遍布全身的,因為有些器官或細胞里某物質會特別累積得多,比如甲狀腺里的碘。而因為進化,有時那些沉積的玩意會傳給後代更多,——比如卵生動物的卵——雞蛋,或者哺乳動物的乳汁——牛奶。


OK,理解了這個前提之後就是下一步。直接說三聚氰胺可能太詰屈聱牙,不便於理解。我覺得先這樣類比可能更容易聽懂:
注水豬肉里可以檢測出大量水分,這是個別黑心攤主惡意添加的結果,但新鮮的未注水豬肉自身也是濕潤的,是天然含有水分的,有些可能因為宰殺時放血技術不好還有血液殘留。
但你不能因為一塊低質量的注水豬肉能檢測出水分來,就說所有有水分的豬肉都是注了水故意壓秤砣的。

所以換到牛奶中的三聚氰胺,還是這樣:牛奶里有大劑量三聚氰胺,是惡意添加為了讓摻水的牛奶通過蛋白質檢測的,但即使不惡意添加,這玩意也會因為生物循環而少量存在於牛奶里。
那麼三聚氰胺是如何進入牛奶中的呢?比如雞飼料中有三聚氰胺,按照上面說的生物富集,雞體內三聚氰胺含量就逐漸會更高,等到可以下蛋之後雞蛋里濃度就更高。奶牛飼料里有三聚氰胺,牛的乳汁也就是牛奶里就有了更多三聚氰胺。

所以,區別奶質量好壞的不是三聚氰胺有無,而是含量多少。現在國家的標準是每kg嬰幼兒奶粉中不超過15g,只要達到這個標準就很安全,使勁喝,不用等到中毒你就先撐死了。

至於當時媒體輿論導向,可能是有國外的乳製品公司為了搶佔國內市場,所以定性不定量,檢查出來有,不論含量多少,國人就完全沒信心了,但這是商業競爭道德問題,不是食品安全問題,不再討論。
還有原奶收購站這個位於散戶奶農與品牌工廠中間鏈條上的二道販子, 它不等於品牌廠家,這也是商業問題,說多了像是給蒙牛伊利洗地,也不再討論。
說到底主要原因是當時檢測標準技術落後,不論是國家質檢還是廠家收購時的質檢,無法區別開是工業蛋白還是牛奶蛋白——因為檢測的是氮元素,而不是某種蛋白質。

暫時就這些,最後一條檢測標準還沒想到淺顯恰當的類比,茶水發炎倒是可以類比,但同樣不便於理解。


這裡僅討論UHT奶和巴氏奶的區別,不考慮品牌、產地。
就我看過的資料顯示,UHT奶比巴氏奶營養上略有損失,但是差異很小,可以長期飲用。
口感看個人喜好,不同品牌、產地間的口感差異可能更大。
UHT奶不需要添加防腐劑,完全殺滅微生物包括孢子,密封、避光條件下保存一年半載有什麼好奇怪的,原理就跟罐頭差不多。我倒是比較奇怪現在還有那麼多人以為罐頭食品添加了大量防腐劑,023。


其實我覺得差別沒那麼可怕,反正我自己是那款好喝就喝那款
國產奶沒一般人想像中那麼恐怖,我大姨家就有6.7頭奶牛,村裡基本家家都養奶牛,奶牛站就是伊利來收。伊利對奶源要求很嚴格的,不讓喂飼料,平時喂喂玉米面什麼的,當然新鮮牧草是很少能喂的了,沒那條件。牛奶給我煮熟喝過,和利樂裝伊利差不多其實。
說回來,我家買牛奶主要是做酸奶,進口奶做得酸奶很粘稠,偏黃,能拉絲,伊利的奶就是乳酪狀的,反正加了蜂蜜攪合後都差不多質地了。買進口奶也是覺得價格差不了多少,口感更好些。以前不知道進口奶也長時間喝伊利的奶,也沒覺那不行了。


每個正規牌子的牛奶,包裝上都有營養成分表的。 一般是 能量 蛋白質 脂肪 碳水化合物 和鈉這幾項。有些還有 鈣 鋅等。參考一下就知道了。 蛋白質這項,要是超過3.8g每100ml(一般袋裝或者盒裝。)你就可以小小懷疑下你是不是買到了蒙午之類的牛奶了。。

新鮮牛奶。我沒喝過。。話說,是因為擔心滅菌的問題。。要是煮沸的話,同樣破壞了很多營養成分。別的消毒方法,你在家裡也操作不了。可以買市面上用巴氏滅菌法處理的那種杯裝或者別的什麼造型包裝的鮮牛奶,營養和口感都不錯。但是保質期很短。

飲用你挑選好的牛牛時,不要空腹咚咚下去一袋。營養吸收很低。大部分化成熱能機體利用了。 睡前喝牛奶確實對睡眠有好處。但是,有部分人對乳糖吸收消化不好。睡前喝了就拉肚子。。比如我。。就不喝了。嚴重的還有過敏的。。這個,要麼天天喝,喝了拉拉了喝,慢慢適應。要麼,就不喝了。。

牛奶也可以自己在家裡做酸奶吃。比市面上的酸奶好。前提你買的牛奶質量過關。一個一般的酸奶機幾十塊。牛奶倒進去,加上活菌或者倒半盒酸奶進去。就可以等著酸奶吃了。。自己做過,失敗一次。之後還不錯。。。


關於營養的討論,果殼有一篇長文應該能解答:
「二奶」之爭,由何而來?

大致結論就是營養略有差異但是盒裝奶的營養還是不錯的。

補充點個人感覺,由於喜歡冰牛奶當水喝,以下描述純感覺無科學依據…
1.盒裝常溫奶普遍感覺口感偏稠偏濃,巴氏消毒的鮮奶感覺口感相對更清淡;由於主要是用來解渴,偏好後者多一些。當然也許口感差異來自於奶的溫度,不過同樣冰箱拿出來的還是會覺得後者更爽口。
2.與某答案感覺相反,在國外喝的多數鮮牛奶總體感覺比國內鮮奶更清淡解渴(品牌樣本均&>5)...

個人偏好,幾乎只喝巴氏消毒鮮奶…價格也實惠(相比特侖蘇金典之類盒裝奶),但是買大盒的放冰箱很容易一不小心就過期了…

安全之類倒不是個人考慮重點,街邊小攤,酸菜火腿等等「傳統食物」和隔夜飯菜,恐怕造成的致病致癌風險要比監管下(雖然並不完善)的大企業製造的食品高的多。既然前者都因為管不住口舌之欲而常常忽略,後者在儘可能選擇大品牌之後,實在覺得無需再去幫主管部門費心研究了。


關於食物的問題中經常出現啊啊啊純天然啊啊啊純野生,啊啊啊我當年在老家吃的怎樣怎樣,對問題無幫助。首先,大多數人買不到;其次,口感大多數人喝不下去;最後,衛生安全方面很難保證。

現在市場上常見的奶,單以風味口感營養等方面論,巴氏奶為佳,原因搜索就行。其次以各種利樂枕性價比高,什麼伊利金典蒙牛特侖蘇純屬廠家為了多賺錢推出的,和枕奶對比起來類似於康師傅純凈水和依雲的關係。


自己生活附近的新鮮牛奶可以喝,用處很大,市面上買的都不行!


學校吃不到肉
除了正常吃飯之外,每天喝一瓶純牛奶+一個雞蛋
大姨媽很澎湃!


在新疆長大,我們那裡喝的牛奶都是牛奶養殖戶當天現擠的牛奶。養殖戶在周邊的團場養牛,每天擠好牛奶冷藏保鮮後用電動小三輪車拉到各個小區里賣,我們俗稱「打奶子」。這樣牛奶拿回家煮開上面都有一層厚厚黃黃的奶油皮,和那些袋裝奶相比,營養價值高下立判。

因為從小都是喝這樣的牛奶,所以在我眼裡那種袋裝奶根本無法稱作「鮮奶」啊,口感上的差異不是一般的大:袋裝奶喝後總使口腔粘稠物增多,所以袋裝奶那種濃稠的口感很明顯是增稠劑的作用,自然的鮮牛奶根本不會這樣。而且雖說現在各種保鮮包裝,但說裡面會沒有任何防腐劑還是讓人難以置信的。

記得以前有網友曬過國外的盒裝奶與袋裝奶,顏色與國內各大品牌也有差異,人家的明顯要更黃更稠,忘記在哪裡看到的十幾個國外品牌與國內的對比圖片,有心的網友們可以搜搜看。

我還喝過羊奶氂牛奶,那種濃稠醇香(總是喝袋裝奶的朋友們可能會受不了這種膻味,但這才是新鮮純牛奶真正有的味道)的感覺喝一次應該就想讓你指著袋裝奶們怒斥:「我那麼相信你,為什麼要欺騙我!」

也許這樣的純牛奶是粗鄙的,產它的奶牛沒有什麼高貴優良的血統,奶牛們吃的草不是源於黃金緯度上的優良草場,但自然就是這樣粗獷地哺育人類至今的。


是不是保質期和新鮮度呈反比 至於奶源人口密度和奶源質量呈反比


有條件的喝牛奶養殖戶的牛擠出的鮮奶
沒條件的,在超市買巴氏殺菌的吧


推薦閱讀:

金剛狼如果用爪子殺死一個艾滋病人,爪子上有了艾滋病人的血,會不會得艾滋病?
同一窩的公母狗可以配嗎?
西洋參搭配什麼吃效果更佳?
#你吃對了嗎#胡蘿蔔真有抑制腫瘤生長的作用嗎?
剖腹產麻醉會留下什麼後遺症?

TAG:健康 | 食品安全 | 牛奶 | 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