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動畫片製片方不願意與國內漫畫家(或者媒體)簽約,並且尊重原著製作一部賣座的動畫?
不得不說,國內動畫產業是真爛。自己不會原創非得自己原創。實在不會原創非得抄襲日本。他們難道不知道中國還有一大批漫畫家有著出色的實力嗎?為什麼不願意與他們合作來洗滌孩子們的眼睛?非要逼著孩子們追日本動漫看中國漫畫嗎?
國產動畫企業盈利多是靠賣玩具。
動畫送電視台播出預留的時段幾乎是給12歲以下觀眾準備的。
國產漫畫的主力消費群集中在12歲以上。
12歲以上的孩子看動畫的渠道主要靠網路。
動畫企業雖然被國家強劃為「遊戲動漫產業」這範疇,但遊戲、動畫、漫畫這三類企業的運營模式幾乎隔山。
動畫企業基本走的是傳統企業的路子,要放棄電視渠道主攻網路播出方式,這和壯士斷腕的勇氣相當。
所以像有妖氣一般做十萬個這樣的做法,傳統動畫企業不會輕易嘗試。
---------
我不是特別懂其中門道,但可以闡述一堆事實,如果上面這些事實不夠,還有一些…
---------
人作為主角的動畫不好做授權,即便有萌物加入,依然比不過天然動物主角更受授權喜愛。
如果一部漫畫是動物當主角,這顯然已經不那麼主流了。
我看漫畫,從有國產漫畫雜誌開始到現在沒停過。
我畫漫畫,也寫故事。不比大手那是必須的。漫畫行里,不上不下的作品非常多。
題主有沒有注意過,漫畫改編動畫的作品的成功先例,全都基於漫畫本身已經有相當成就的基礎呢?而目前國漫中非常優秀的作品數目,可供動畫改編選擇的餘地不多。
不多的餘地里,還涉及授權利益分成、形象定位之類麻煩的灰色的區域。
資本原始階段的企業核心目的是盈利。
並且儘可能盈利最大化。
作為動畫從業者我對這個必須認同,不然不吃飯光靠愛活著我做不到。
作為動畫漫畫愛好者我…對此非常遺憾。
希望儘早出現度過原始積累階段的動畫或漫畫企業。
這個問題,曾經一直困擾了我很久,後來在自己做《十冷》的時候找到了答案。影響到這個決定的外界因素確實非常多,但我覺得最根本的原因其實就5個:
1.有一個真心想要去實踐這個想法的人(或公司)
2.這個人(或公司)有足夠的資金去支持他做這件事
3.有一條新的渠道可以打破原來的規則
4.找對漫畫作品
5.堅持,認真,努力,想辦法把這件事做完
看起來似乎挺簡單,但這些條件要全部具備其實遠比想像的要困難許多。過去有很多人都是因為少了其中的1-2個因素,所以最終都沒能成功。
我覺得這個問題問得太寬泛極端了,限定條件涉及太多不可控的客觀因素了。而且購買一部人氣漫畫製作成一部完全尊重原著的動畫,真的是導致這部動畫賣座的決定性因素嗎?
一部好的漫畫要改編為動畫,只說明了這個動畫可能有一個好的原著腳本,這個腳本要成為一個好的劇本要一個好的編劇,有了好的編劇還要有好的導演,有了好的導演你是否有好的製作技術支持,好的製作技術還要有好的製作流程和項目管理,以免導致製作周期和成本失控。這些條件滿足後,你還要有個好的項目運營團隊,好的宣發團隊,好的院線支持……天時地利人和,缺了哪個沒問題?試問,國內有哪個電影公司具備上述所有條件?更別說現在剛起步的動畫公司了。不要一直抱怨國內的東西比不上好萊塢和日本,人家強的不是一部兩部作品,而是一整個體系。
另外,我想說,能滿足這樣條件的公司,購買漫畫版權的時候要求漫畫公司出讓的權利就不會少,那麼,漫畫公司願意出讓這些權利嗎?買方具備了能力,這才有「願意不願意」的問題存在。
舉些例子:
1.
《魁拔》的製作公司青青樹,十二年前就獲得了當時的」網路第一書「《悟空傳》的影視及動畫的全部改編權,至今除了一個網路片花,我們暫時還什麼都沒看到,這是為什麼?政策、資金、市場需求、製作技術、運營能力都是限制條件。
2.
《福爾摩斯》的小說風靡世界多年,前赴後繼想原汁原味把這個作品搬上屏幕的影視公司何其多?但為什麼就單單BBC的《神探夏洛克》火了呢?莫法特還把故事搬到了現代,加入了無數自己的二次創作,完全忠於原作就真的是作品成功改編的不二法寶么?
3.
托爾金在半個世紀前就完成了其史詩巨作《魔戒》,彼得傑克遜成功改編也就才10年前的事,算得上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作的精髓了。然而,這部劇的成功依託了太多的支持:誠意、巨資、超凡的組織力執行力、卓越的市場營銷策略……誠意邀請各位看看以下《霍比特人》的拍攝日誌,大家自己感受一下什麼叫差距:《霍比特人》三部曲拍攝日誌
三個主要原因:改編難度、市場商業化和目標受眾
1、改編難度
改變難度分兩方面,一方面是成本,一方面是人才。國內動畫成本相對較低,這個低指的是實際拿來做動畫的錢比較少,好鋼往往用不到刀刃上。那麼有限的資金便無法完成大多數國產漫畫改編,特別成人向動畫。再有就是國內並沒有能完整的支撐起一部十分完美優秀動畫製作的團隊,散包發出去常常差強人意。其實改變難度這兩點要綜合的去看,現狀是有錢也沒用,因為沒有一個團隊能擁有各個環節上的人才。
至於題主感覺國產動漫抄襲的問題,是因為很多時候老闆給很少的工資和很短時間,便要求你完成動畫。如果沒有能不要工資不幹了的覺悟,只能尋找最方便快捷的方式去完成。這個我個人認為並不怨製作人員,其實也怨不著老闆,真的只能怨這樣的社會。
題主你的疑問基本都是國產動畫為了節約成本,節約時間所造成的。另外國內是有幾個水平不遜色國外的漫畫作者。但是論與世界動漫大國的平均水平相比,仍舊天差地遠。
一個頂尖的漫畫作者=職業作者的心態+優秀的畫技+富有新意的故事創作能力
2、市場商業化
這裡的市場指的是完整的兒童和成人向動漫產業鏈,相對於成熟的日本動漫市場,中國動漫產業鏈是有極大的缺失的。衍生品種類,衍生品售賣,粉絲的消費習慣等等,這些都是。
總結一句話:中國動漫輸在了一代人的思想上。
從產業鏈源頭到產業鏈末端,從生產者到消費者都是。不單是政府對文化產業的態度,更重要的是從業者對待工作的思想態度。一代人在思想上敗給了世界,形成了現在的現狀。
3、目標受眾
在中國法規制度不夠全面,執行力度比較差的環境下。導致了社會大眾的素質比世界上的幾個頂尖國家都要低,人的正確行為習慣需要在執行得力的法規制度下才能養成。當人民大眾的消費習慣都是按照人類的慾望來,對於文化產業的衝擊是難以想像的。
泛濫的盜版,圖爽的謾罵職責,無休止的抱怨。什麼才能拯救中國動漫?有多少人進行過仔細的思考,且不包含私利的去實踐了?
結語
看了之前寫的,真爛,也不長篇大論了。問題本質所追求的的答案,其實是我列出三點的倒敘。沒有太多願意付費的目標受眾,導致沒市場。沒市場又導致沒人去鋪市場,確定商業化方向,沒商業化方嚮導致沒多少人去做動畫。沒多少人做動畫導致沒法培養人才,沒人才導致出不了好作品。
《風雲決》算是吧。
但是「叫好叫座」這個東西……就算是好萊塢,也不敢這麼牛逼的誇下海口啊。。。
其實很多年前,朱德庸的《粉紅女郎》改編挺成功的,捧紅了陳好和奶茶。
所有答案說的都有道理,也都不全,其實可以歸為:為什麼不XXXX來做出一部賣座的動畫呢?因為有劇本也沒人做。為什麼不做呢?因為多好也賺不到錢。為什麼賺不到錢呢?
與題主興趣相同的動漫迷,往往不會為動畫產業買單。買單的,都是願意陪自家孩子去看喜洋洋的家長們。提問者聽說過美劇《螢火蟲》嗎?大部分即使是所謂的動漫迷,也不願在這方面花一分錢。對於他們來講,去BILIBILI看看盜版(用黑科技連部分正版的廣告都省了)就足夠了。
@摩西 說的已經很明白了,我就補充一下我的想法。最主要的就是這個流程錯了,一般來說不應該是動畫公司去找漫畫簽約,而是漫畫公司找動畫公司做自己漫畫的動畫版本。無論是少年jump,還是漫威DC,都是由漫畫版權公司牽頭做這個事。因為,漫畫是原創產品,動畫是衍生產業,動畫公司無論怎樣也不會花大錢買熱門漫畫版權的。什麼?你說可以買小眾不熱門的做?漫畫都不熱門做動畫誰看啊,本身TV渠道就窄,網上播連點擊率都沒有還不如做外包呢!
入動漫這行至今差不多半年~畢業前也是懷著成為改變中國動漫行業現狀一份子的偉大夢想(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啊&>_&<……)~~好,說正題吧,對於題主的問題,我有兩點想說。
1.國內動畫片不完全是國人原創的。有相當一部分的動畫片,劇本、分鏡頭台本、人設、色指定甚至片頭片尾曲都是由日方公司製作的,中方則依照日方的導演意見等展開製作,版權屬於中方。為了正常播出,通過叉叉局審批,霓虹人導演編劇等姓名不會出現在片尾字幕中。
但製片方為什麼和霓虹人合作而「不願意與國內漫畫家(或者媒體)簽約」呢?又,為什麼霓虹人產出的作品水平也是這麼次?這就和接下來要說的第2點有關。
2.做動畫片的老闆是生意人(指部分,不是絕對)。他們拋不下兒童玩具利潤這塊肥肉,與其單純做一部討好觀眾賺叫好的片子,他們更加樂意投資利潤可見的「動畫玩具宣傳片」……這樣問題又來了,動畫片變成產品導向,有時為了趕在產品上市前出片,不得不壓縮製作周期…………寫到這裡大家都懂吧,累覺不愛了,我滾先看看國產動畫巨制《雷鋒的故事》,就知道這個國家的有關單位是多麼的弱智和貪婪,2100萬,每集15分鐘,每秒鐘的製作成本達到了400元。原本能把小孩看腦殘的《喜洋洋和灰太狼》都變得高大上低奢有了。
因為思想。我是說全體國民的思想,在絕大部分人眼裡,動畫就是給小孩子看的,不要說年輕人就思想進步一些,大我6歲的哥哥發現我看《天空之城》的時候他就來了一句「你都二十了還看這個啊~!」我當時真的無話可說,這就是他的思想,他才二十多,而現在的社會中流砥柱呢?
所以我們現在能看到的就是《喜洋洋和灰太狼》。
我覺得是投資回報比的問題。
現在的國漫是以漫友這類雜誌企業旗下作者為中心發展的,國漫作者現在的總體情況是:向日本漫畫產業的生產流程看齊,同時盡量保持和發展個人風格。
因此,國漫的水準並不低,這幾年與日漫愈發旗鼓相當。但是中國文化產業註定受政體限制,所以縱使想法多,實際上我們看見的漫畫套路只有幾種,像進擊的巨人這種想都別想,審查的時候人家就會問你了,這巨人在含沙射影什麼呀,這牆壁是不是在暗示什麼呀。。。所以國漫的故事實際上才是大缺憾,漫畫風格等已成氣候。像huter這種草稿都給刊登,可見人家日漫多麼看中fujian小老兒腦子裡的料。。。跑題了,總之現在國漫的發展狀況就是:故事一般,但畫風精緻。
好了到了製作動畫環節了,如果你買國漫做動畫好歹得做到原畫的80%水準吧,你想想普通看動畫的觀眾群,小學左右初中以下,鎖定十二歲以下五歲以上,這個年紀的孩子分得清畫風精緻與否嗎,不一定。這個年紀的孩子關注什麼呢,變身,超能力,五花八門的服裝。。。本身中國動畫製作水準就不夠,要花錢買國漫版權,花製作費,最後給一群其實你就算做flash動畫也有人看的小孩子。。。你說你花那個大錢做啥?
做東西給什麼人看是有對口人群,看電視動畫的小孩是有固定年齡段的,而對於青年人佔領的網路平台來說,網路動漫項目啟動是需要做好投資大回報慢的心理準備的,所以。。。你是老闆你有一千萬你願意投一千萬去做國漫的動畫版然後等個五六年能回首七八百萬都不一定還是投資一百萬兩三年收回五百萬?
看到毫不遜色,我就只能呵呵了,港漫個別勉強能與日漫想提到題主嘴裡就變毫不遜色。
呵呵
操作系統也是拿別人的改一下說是國產的,動漫也是抄襲別人的,比如什麼勇士,什麼中國芯,中國TM噁心,當年老毛抗戰不也是撿別日本佬大炮,中國沒有創新,別人發明就拿來用!
漫畫本身就是小眾文化,圖書小說也是,再就是版權問題,你覺得改編和仿製哪個便宜?如高鐵俠…
推薦閱讀:
※有哪些國產動畫片佳作?
※美國CG動畫片如果追求極致的逼真效果,那麼為什麼不直接找找人或者真實場景拍呢?
※為什麼一些成年人會喜歡天線寶寶?
※動畫片/漫畫 HunterxHunter中的x是什麼意思?
※《喜羊羊和灰太狼》是使用 Adobe Flash 製作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