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西川劉璋有兵將眾多,為何不攻取城池呢?


劉璋相比父親劉焉來說,他只是合格的繼承者,並不是具有野心的好主子。在劉焉平定蜀中的叛亂後,劉焉致力於蜀中休養生息,在劉璋時候蜀中已經是天府之國,安居樂業的好地方。

劉璋位於益州方向,向北是張魯天師,向東則是劉表大表哥,向南則是西南的少數民族。劉璋本人就像諸葛亮說的「暗弱」,他沒有多少稱霸的野心,只適合安心坐在其位等手下治理。

北方的張魯與劉璋有大仇,而漢中又有兩道關口作為天然屏障。東邊的劉表雖然也是守戶之犬,可自身的實力並不弱,要想向東動手的話,還不如向北擴張,要是惹急了大表哥,估計自身也沒什麼好處。南邊南蠻之地,過於荒蕪,況且那些蠻人教化太難,只需守住邊境不受侵犯便好了,南邊濕熱地形崎嶇,就諸葛亮遠征孟獲都多有不便。再加上四川特有的盆地地形,北有劍閣阻擋,根本不需要劉璋攻取城池。

像後面劉璋求援劉備,也只是擋不住馬超的進攻,並非擋不住張魯的部隊。法正和張松都是為了選擇明主而拋棄劉璋,是因為劉璋不適合亂世生存,不過對於這種叛徒,我還是很反感的。


謝謝邀請。

我覺得原因主要有三點。

其一,從劉璋自身來講。他生性諳弱,實無人主之質。他老爹劉焉絕對是個人物,有野心有手段。可惜劉璋一點也不隨他。本來就是幼子,能繼承基業一是兄長們死得差不多了,二是益州本土勢力豪強看他年幼懦弱好欺,有意擁立的這麼一個差不多傀儡一樣的主公。所以劉璋年幼無才,又沒有忠心且有才能的臣屬輔佐教導。導致他優柔寡斷,耳根子又軟,無識人之明。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有進取之心,逐鹿之志?

其二。劉璋所謂兵多將廣,其實壓根能為他所用的寥寥無幾。劉焉死的時候其實給劉璋留下的是一個爛攤子。劉焉生前是用強勢的兵威壓制益州本土豪強的,借用的還是外來自己收編的東洲兵。劉璋從繼位之初就不太平,擁立他的本土豪強派各懷異心,甚至起兵作亂,得虧他爹劉焉留下的東州兵感念恩德玩命幫助劉璋才平定禍亂。而劉璋手下的文臣更多都是來自益州本土,那也是各自有各自算盤,各有各的利益訴求。劉璋如此懦弱不堪,屬下文臣武將又怎麼可能真心服他,為他所用呢。所以看似兵將人才眾多,實則根本不能為劉璋所用,攻城略地又從何談起。

其三,要從蜀地特殊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說起。蜀地向來多豪傑人才,而且相當的排外。就看劉備收川,玩命死磕的多是本土豪強勢力的將領。因為至少劉備是位梟雄,標準的強龍外來戶,一旦他入川,必然損害到本土強大的地方勢力利益,所以起初的抵抗非常激烈。這其中其實壓根沒劉璋啥事。後來抵抗失敗,劉備建國,正面硬剛轉成軟抵抗內部瓦解,蜀亡根本也在此。西蜀之地固然是天府之國,帝王之資,但從來多半淪為一方割據,內外交困而亡。究其原因是缺乏一個將資本實力輸出的口子,所以有蜀必有關中,秦據此而掃六合,漢高祖劉邦由此而滅項羽平天下。公孫述、劉備諸葛亮均欲得一出路而未遂,終至困亡。更別說劉璋,區區一個張魯都屢被破之,談何攻城略地。

因此,我認為,劉璋雖兵多將廣。但天時不與,天下紛亂,群雄並起。劉璋無人主相,懷璧其罪,據寶地而無自守之力。地利不與,蜀地偏安一隅,與外來戶劉璋格格不入。人和更無,劉璋不能安其民,統服其眾。是故,從歷史來看劉璋似乎就沒攻城略地的進取心,即使有也沒這能力和條件。


出不去。

地理上講,益州基本是盆地,周圍是險峻山地。無法大規模出軍。

軍事上講,當時軍事活動主要在北方,而北方主要騎兵為主。益州步兵,弓弩兵挺不錯,但出了益州根本不行。

人口素質上,北方人比較高大魁梧。南方人身體素質上相對差點。

歷史因素,益州的發展狀況,人口,文化,法律,軍事相對落後於其它州。

益州相對於其它諸侯地區優點只有兩個:1是成都平原。2是地勢險峻,易守難攻。

其它都處於劣勢,加上劉璋集團暗弱,沒什麼進取之心。可即便這樣,劉備,諸葛亮,姜維都努力走出益州,也都沒成功。


因為漢中難攻。北面漢中之外又要直接面對曹操。東面荊州劉表是同宗皇族,實力並沒有比他強,而且沒有討伐的名義。西,南面都是蠻族,羌族,路途遙遠,行路艱難,瘴氣很多,不熟悉地形,一不小心就是全軍覆沒。在沒有比曹操強大的兵力之前,出漢中就是自尋死路。


劉璋並不是一個能開疆擴土的主子,但是他老爹倒是個厲害的人,把川蜀打造成了一個小王國,北邊派著張魯守著,漢朝的人來了進不了川蜀直接就讓張魯給咔嚓了。


推薦閱讀:

《三國演義》中嚴顏投奔劉備後,為什麼基本再沒有啥作為了?
古時候戰爭擊鼓會不會鼓舞敵人的士氣?
偶得一上聯: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下聯是什麼?
如果諸葛亮未出世,曹魏最終能否一統天下?
如何對比馬伯庸小說《三國機密》和《長安十二時辰》?

TAG:東漢 | 三國 | 劉璋 | 張任 | 吳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