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經濟史研究團隊最新研究表明,公元1300年前中國經濟已落後歐洲。對此你怎麼看?


這研究就搞笑了。

1750年中國已經事實上落後,這個結論沒問題。感謝大清,感謝偉大的康熙大帝、乾隆大帝,歐洲都從手工業向近代工業發展了,在為工業革命準備條件了,天朝還在想法設法限制人口流動。

但之前的就是胡說了。1300年的時候,義大利在哪兒呢?還是一堆商業城市國家,義大利也就是個地理名詞而已,生活水平怎麼就比中國高了?

不知道這個研究是怎麼算的,如果以1300年的時候算,那麼當時是元朝,這個人均得有多大範圍,整個元朝(不是蒙古)版圖上的都計算在內,來算平均生活水平?

如果就和英國、義大利這種歐洲的經濟發達地區比,合適的比較對象也不應當是整個元朝版圖,而是長三角,哪怕就是北宋時期的漢族聚居地區,也比用元朝版圖比較來得合適。

就算是要按經濟結構來算,不要說北宋,就是南宋也甩歐洲N條街。到元朝的時候,雖然有倒退,但是整體上超過歐洲仍然不成問題。商業,手工業的發展水平也遠超過歐洲。

到1400年的時候,正是明朝洪武到永樂時期,雖然財政收入整體上不高,但經濟恢復和發展已經非常充分了。即使沒有達到萬曆時期的水平,但是整體上仍然遠比西歐高得多了。

中國和歐洲的發展水平真正拉開差距,也就是明末清初那段時間。之前宋明時期手工業和商業都很發達,城市經濟和文化也都已經發展起來了,尤其是明朝中後期的長三角,怎麼可能比歐洲落後?

在這個意義上,爾灣學派的彭慕蘭、王國斌等人以長三角的範圍來和西歐作比較,要比現在李稻葵這個團隊的研究靠譜多了。

要這麼比的話,那麼同樣的,已今天京滬兩地的房價算,城市家庭平均資產規模都已超過歐美髮達國家應該沒有問題,是否可以得出今天的中國已經遠遠超過歐美的經濟發展水平的結論?這個結論有意義嗎?

經濟史研究都服從於一定的經濟理論和意識形態鬥爭需要,歷來如此。

早期關於中國為什麼沒有產生資本主義的討論,是建立在歐洲中心主義的基礎上的,即把歐洲尤其是西歐的道路當作普遍性的道路,而且是唯一正確的道路。也是在這個意義上,中國沒有發展出資本主義和工業革命,才被當成是一種失敗。

《白銀資本》之類的著作過分誇大古代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其實目標是為了解構歐洲中心主義。這是為了間接的論證,西歐的道路並不是唯一正確的,並不是普遍的,中國為中心的貿易體系意味著另一種道路。

爾灣學派以長三角和西歐發達地區做對比,目的是為了把中國為什麼沒有爆發工業革命的問題轉變為西歐為什麼爆發了工業革命,從而解構西歐資本主義發展道路的普遍性,將其還原為一個意外的、獨特的道路,在此基礎上,再否定資本主義道路的普遍性。

那麼,李稻葵和他的團隊的研究重新論證,中國從1300年開始,就已落後於中國,目的是什麼,重建資本主義是人類歷史唯一正確的道路,還是歐洲的道路是人類歷史的最終歸宿?


雖然在理論上我也算是某個」清華團隊「的成員(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某中心),但對於這個所謂研究成果,個人是不太敢苟同的。

首先,不管用生產法或什麼法系統去測量,在前工業社會採用GDP這個工業化時代獨有的經濟概念去核算經濟總量,就是一件荒腔走板的事。事實上就中國而言,確立用GDP概念替代舊的工農業生產總值概念,還是改革開放以後的事,所謂「北宋明清的GDP」不是開國際玩笑么?在同一時期的歐洲,正是中世紀最混亂的時代,民族國家的概念只在部分國家出現萌芽,義大利、德國境內諸侯林立,西班牙還被阿拉伯人佔領著一大半,英法兩國為了前諾曼底公爵領地齜牙,各國王公因為莫名其妙的十字軍東征勞民傷財……我不知道該團隊是何以計算出一個花好桃好的「歐洲GDP」來的——如果是我來看,當時根本就不存在所謂歐洲、甚至所謂歐洲的某個大國,又談何GDP?兩邊被用來比較的主體都不存在,所謂誰比誰落後,又從何說起?

其次,整個歐洲中世紀除了巴黎、威尼斯、塞維利亞、倫敦等屈指可數的幾個較大都市,絕大多數王侯管轄內的城市都萎縮不堪,工商業極度不發達,農業則因為層層領地和貢賦制度受到極大制約,以至於堂堂王侯都不能保持一支人數較多的常備軍,為進行一次遠征而債台高築、甚至把領地都抵押掉的王侯數不勝數,而與此同期的中國,維持幾十萬常備軍基本上是穩定王朝的底線,政府也有能力實施較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比如北宋北方的水網工程,明代對府州縣城池的統一修築(俗稱「明打圈」),等等,看看明代留下的南京城,再看看中世紀留下的歐洲城堡,不覺得「清華團隊」的斷語荒唐滑稽么?

第三,正因為陷入貧弱瓶頸,西歐各國才不得不在奧斯曼崛起後轉而「向大海要財富」,更在海上開發、劫掠進入高風險時代,又已積累相當殖民紅利後在本土展開工業革命;正因為對中世紀的邦國林立、教權獨大導致積貧積弱不滿,西歐才相繼出現了法國的王權政治和大革命,德國的統一呼聲和南歐的民族復興思潮,出現了讓歐洲歷史為之轉折的文藝復興。如果原本就既富且強,歐洲人卻還要下海、「復興」甚至革命,還要去折騰蒸汽機和羊毛,他們吃多了撐的么?

個人覺得,該「團隊」是先有了「1300年西歐就比中國經濟全面領先」這個主觀結論,再為這個結論不顧削足適履之嫌,生拉硬拽了一些所謂「論據」,嚴肅說,這樣的學術風氣,是非常不可取的。


恰好和這個團隊某位成員認識,來聊幾句想法。

建議大家讀李稻葵先生的一篇文章。《北宋領先世界,清代落後西歐——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研究告訴我們什麼?》,就會大概了解這個所謂的問題來自哪裡。研究是和牛津大學史蒂芬·布勞德伯利(StephenBroadberry)教授進行的合作,目的是比較了歷史上中外的經濟發展水平。研究得出以下三個結論:

第一,中國古代的經濟發展水平按當今的標準看是十分落後的。

第二,從北宋初年(公元980年)到明代,中國人均GDP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波動,清代則呈現出下降的趨勢。

第三,宋代中國的生活水平世界領先,但1750年(清乾隆十五年),雖然中國的部分地區和歐洲最富裕地區的生活水平相距不遠,但是作為整體的中國,人均GDP已經落後於西歐。

關於這些結論,我覺得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

第一,用現代的水平去衡量古代的發展水平,是不公允的。這個研究揭示了一點,古代的人均GDP,遠低於現代。就結論而言,應該是沒有錯的。但是這個結論本身並沒有太大的意義,現代社會的生產力水平也好,生產的效率也好,不管在中國還是西方,都遠遠超過了中世紀。即使算上人口的增長,現代社會創造的財富,在人均的層面上也遠遠超過了古代。這一點無論在中國還是西方都是一樣的。

第二,用宋代的人均GDP,和世界同時間段的文明來比,宋代的人均GDP遠超過世界同時段的其他國家,這也不是新鮮的研究結果。而且文明的判斷標準,不只是人均GDP,用宋代產生的,生產組織方式,金融運行手段,文化和文明的高度,來看公元980年前後的世界其他國家,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而到了明末清初,整個經濟水平開始下降,以及西方在工業革命時期,中國反而轉向了以農耕和鄉村經濟為主,從而在生產的效率方面拉開了距離,這也不是新鮮的結論。

而第三點比較有意思的是,認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在公元1300年前後,就已經落後於義大利,這個比較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公元1300年的中國實際上處於戰亂之中,而義大利某些國家,比如威尼斯,比如佛洛倫薩,因為位於地中海的商道之上,那些小國家在經濟發展方面處於一個所有的資源集於一身的巔峰狀態!因此無論是商業水平還是物資的豐富程度,都不是世界上的其他國家或城市可以比較的。

另一方面,1400年前後的英國,實際上,在很多區域還是很野蠻的。確實這個階段有一些城市,特別是一些港口城市,比如利物浦,曼徹斯特,這些城市的生產組織方式,和物資的集聚程度,都迅速的隨著航運行業發展了起來。而且在這些城市也出現了一些商人團體和商業組織。新的技術和新的資金組織形式,都被發展出來,金融行業也初見端倪。但是用這一個點和中國的人均GDP來進行比較,實際上是不公允的。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在15世紀之後,中國長期沉浸於農業為主的生產方式和穩定結構。而西方社會迎來了航海大發現,工業革命,生產效率的爆炸,以及城市生活取代鄉村生活的根本性的轉變,而差異就在這個時間點之後慢慢的被拉大。

因此我們不能直接只看這個研究團隊的結論,說中國不如外國,或者15世紀之後中國開始落後,我們要看的是,雙方差異拉開的重要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很簡單事,是日漸落後的農業的生產方式,和,不斷促進資源向更有效率的地方配質的商品經濟生產方式之間的差異。

而放到今天,如果我們,還是走將資源全都凝固在固有階層上面的老路,走計劃經濟的老路,而不允許用商品經濟的運行模式,金融的方式,去提升資源配置的效率,讓物盡其用,讓人的智慧創造新的財富,那麼這個差距,很可能會重新回來。

以上是一點拙見,供題主參考。


近年來跨學科研究很火熱,歷史學的研究同樣也與各種學科交叉,出現了諸多名目的研究方向,如歷史人類學、心理史學、法制史、社會史、計量史學、科技史、經濟史等等,名目非常繁多。

但跨學科研究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研究時無法做到兩個學科或者多個學科的綜合考量。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史籍有浩如煙海的說法,就歷史學本學科而言,深入到史料里做研究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一來收效甚微(有時候有皓首窮經無所得的悲慘結果),二來對研究者本身的要求很高,唐代史家劉知幾曾言史學研究講求「才、學、識」三長。

這樣自然而言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歷史學出身的學者無法深入掌握別的學科的研究方法,其他學科用本學科方法去研究歷史問題又往往出現諸多紕漏。比如筆者所見法制史這門學科,往往出現兩派,一是歷史學出身學者研究歷史中的法律,二是法律出身的學者用現代法的思路去研究中國古代的法律問題。這二者自然無法完全融合到一起,當然二者的爭論促進學科進步自然是一件好的事情,但就僅當前而言,對某一問題的認識不盡如人意也是不可避免的了。

當前跨學科研究火熱,筆者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對西方史學研究的借鑒。二、當前研究者出於生存的壓力和科研任務的逼迫(跨學科研究可以申請到項目,而且出成果快)。因此,我們越來越發現歷史學者、歷史專家多了,但出現不了歷史學家了。

經濟史研究,筆者是個門外漢,不敢做什麼評價,但深知經濟史研究的瑣碎與艱辛,對於經濟史研究團隊最新研究的成功十分敬佩。

傅斯年就說過「史學即史料學」,他主張「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雖然對歷史的解釋也不盡然,但史學必須基於史料是毋庸置疑的。但經濟史研究就出現幾個問題,如材料足夠嗎?材料確實嗎?

我們都知道經濟研究也要靠數據建模,但數據不具有代表性,或者數據本身就存在問題,那研究的結論有很值得懷疑了。雖然該團隊作出了結論,但結論很顯然無法使我們信服,我們又沒有辦法再做一個模型進行研究,得出另外一個結論。對於歷史學者而言,每一朝代的政府收入和人口都是無法確定的兩個部分,那麼GDP和人均GDP就只能是一個模糊的區間。

下面補充筆者朋友圈兩位教授的評論:

教授1

李伯重:由於中國歷史變亂相循,資料散失,社會調查不易進行,所以不必強尋歷史全貌。而量化學派統計數據來綜合各方面的資料,這是可行的,只是必須要有足夠的數據。而當前研究中國歷史不能採用的原因,在於數據不足。GDP研究這種對於數據要求很高的研究來說……
史料是史學的研究基礎。劉子健先生說:「年鑒學派收集資料,加以排比,試尋其關聯與背景。但往往花了莫大力氣,卻無從判斷所以然。」

教授2

努力方向值得肯定,具體結論還需商榷。工作做得細緻無疑是對的,但是很多數據先天不足,結論很容易陷入自我想像。對中國古代經濟史研究受限於材料,這點不同於近現代的經濟史研究。數據不系統研究很難說系統。

筆者愚見,可參看該團隊研究過程中的方法與相關論證,但結論存疑。


雖然我對經濟缺乏研究,但站在歷史的角度上看,我個人認為這個說法並不確切。

首先,我們從時間上來看:公元1300年,也就是公元14世紀初期,中國正處於元朝成宗統治時期。當時是元朝一個比較混亂的時期,元成宗忙於停止對外戰爭,政治內政,限制諸王勢力,擊敗叛亂,雖緩解了社會矛盾,但國家財政消耗巨大,濫增賞賜,入不敷出,導致鈔幣貶值。同時期的歐洲也發生了一件大事,那便是文藝復興運動。

雖然文藝復興是歐洲近代一次重要的思想啟蒙運動,但在此之前,歐洲經濟發展平穩,人民生活水平有一定提高,但卻沒有經歷大航海時代的原始資本積累,歐洲各國基本還處於封建社會時代,資本主義僅僅出於萌芽狀態。中西兩種情況的對比下,我認為將1300年作為經濟發展的分水嶺,是不確鑿的。

如果要找西方經濟超過中國的一個時間點,我認為選擇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這個時間段更加合適。首先,歐洲各國資本主義發展已具備重大影響力,在接連的資產階級運動下,歐洲各國的封建統治根基逐漸動搖。15世紀末,歐洲興起大航海運動,開始從海外殖民地掠奪財富,實現了早期的財富積累。接踵而來的工業革命更是將歐洲經濟進一步騰飛,也徹底在歷史進程上超越了遠在東方的中國。

相比之下,人口基數巨大的中國,一直在封建統治下延續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模式。雖然總量上仍然處於絕對優勢地位,在一定時期內有穩定提升,但卻無法與歐洲經濟的質變向抗衡了。

個人觀點難免有欠缺之處,如有不妥,歡迎各位朋友批評指正!


清華經濟史研究團隊要麼腦袋壞了,要麼心腸壞了。不知道1300年當時義大利有什麼經濟?1400年英國又有什麼經濟?一直到明末清初,鋼鐵質量他們不行,產量不行,到中國買他們需要的一切,從天工開物中剽竊他們能剽竊的所有技術。那他們的經濟比中國先進在哪裡?

這個問題需要什麼團隊研究嗎?看大歷史就知道。宋代是經濟文化繁榮有名的,這個經濟科技與文化發展期帶來的元、明帝國時代是東方的近代文明擴散。蒙元就算有破壞性,經濟總量可以下降,但科技與經濟水平不可能比義大利落後,否則馬可波羅遊記又怎麼可能在西方引起注意甚至震撼呢?又怎麼可能引起西方在海路尋找到東方的航路而引起大航海並完成全球航行呢?有學者研究所謂文藝復興也是因為中國經濟繁榮與阿拉伯人經濟往來傳遞到義大利一帶的,那麼你一個被引動的經濟自己又不生產什麼先進的豐富的物產,你怎麼就可以先進?

1400年是明初。不要說明代前期宋代經濟科技文化的勢能發展到帝國正態是地球文明那時的最亮點。就算到明代後期,隆慶開海以後是你西方在美洲挖了搶了銀子到中國來買你們需要的東西,而你們西方尤其所說的英國能賣給中國什麼?

「東西方貿易的發展14—16世紀,亞洲的東西方貿易十分興旺。東西方貿易發展的標誌:一是改變了進出口商品結構。15世紀中葉以前,東西方在貿易中主要是供應貴族所需的奢侈品和特產。自15世紀末以後,西方國家除從東方進口奢侈品外,還進口中國的絲綢、陶瓷、茶葉,印度的紡織品、地毯、藥材、藍靛、珠寶,東南亞的香料、胡椒、丁香、肉桂等商品。西方國家向東方國家輸出的商品有羊毛、呢絨、金屬製品等。亞洲各國的外貿都處於順差地位,取得了大量的金銀。」
我搜索英國工業革命前西歐有什麼東西與中國做貿易,結果如上。西方與中、印比是不是沒什麼東西可賣?而且這裡面還有不實之處,因為金屬製品那時西歐也沒什麼東西。明代中國鋼鐵產量為世界之最,而生鐵鍊鋼西方到19世紀才由英國人凱利從中國學到。對鋅的提煉中國在十五世紀初以前就已成熟。西方到十八世紀中期才注意到鋅的存在,並開始提煉。那麼,西方有什麼金屬製品可以遠洋貿易銷售到中國?
英國所謂工業革命重要內容除了創造一系列機器是革命性的,是科技積累的勃發。其它主要內容不就是紡織、鍊鋼鐵和煤炭採礦嗎?這些東西原來都是中國的優勢,甚至中國早開採了石油。英國歷史學家約翰·霍布森在《西方文明的東方起源》中寫道:「工業大師是中國,而不是英國。中國『工業奇蹟』的發生有1500多年歷史,並在宋朝大變革時期達到了頂峰——這比英國進入工業化階段早了約600年。正是宋朝中國許多技術和思想上的重大成就的傳播,才極大地促進了西方的興起。」那麼,怎麼能說西方在工業革命之前就有什麼工商業?又怎麼能把中國社會發展固定定義在農業上? 至於羊毛、呢絨,中國的絲綢和棉布發展早有歷史,同樣對西方這種產品沒有什麼需求。所以,不是我們不與他們做生意,實在是他們也賣不了什麼東西過來。工業革命以後他們有其它國家生產不了的東西了,但你要把它變成貿易優勢也還得再遲一些時間。所以,到乾隆時代末期之前,中國不是什麼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而是比世界其他地區(包括西方)手工業發達的經濟,是萬國不能生產,而中國可以生產的發達工農業經濟體。在這個發達經濟意義上,我們國內進行貿易而自給自足。所以,中國不那麼需要與西方貿易,而西方對中國發達經濟產品有大量需求。於是他們只好用不正當手段____賣鴉片。鴉片在乾隆時輸入中國,本在工業革命之前,至嘉慶時也才工業革命不久。這麼容易看到的歷史邏輯,為什麼我們的歷史課本都看不到?為什麼把西方描述成自古的工商業?為什麼說我們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什麼把中國幾千年文明只是定義在農業社會?至少中國宋、明時代的煤炭、造船、紡織、陶瓷、冶煉、火器軍工以及《天工開物》中諸多的工業製造,歷史學家們都看不到嗎?天工開物出版的世界文明意義不就是在東方有發達的手工業嗎?那個時候世界其他地方怎麼可能有這樣的手工業製造著作?

近些年中國學界和網上有一些怪現象,就是不斷有人製造西方自古行,中國不行的論調,甚至不顧基本史實。在上古史方面他們廣泛推銷所謂古埃及、蘇美爾,企圖把中華文明起始點壓縮在商代。而對中華考古的諸多早期文明證據視而不見。如6700年的城市城頭山,如陝西臨潼姜寨遺址出土的一個距今6500年以上的黃銅片,如7000年的600多個青墩刻符,如6000多年的玉禮器。這都足以證明按西方史學觀中華文明應至少在六千多年前。但就是有那麼些學者堅持中華文明從商代開始算起。而對古埃及、蘇美爾卻有人企圖吹到7000年前去,你問他那古埃及、蘇美爾那時有什麼?在什麼遺址?遺址是城市嗎?多大面積?文字啥樣?在哪個遺址找到的?他們就啞了。

從這個所謂經濟史團隊的所謂研究看,有些人看來不僅想壓縮中華上古文明史,對中古、近代史也在下手企圖貶低。無非就是想打壓中國文明史的優秀表現,壓縮中華文明史優越西方的時間段,從而在史觀上為西方文明優越張本吹捧。甚至到了不顧基本史實的地步。可恥!


從專業角度談幾點質疑。

第一,這個結論在學術領域並不新鮮。西方學者有不少就堅持認為中國在中世紀晚期就已經落後於西方。中國也有學者呼應。反倒是作為反對者的加州學派,才是近年來興起的新學派。普通人不了解學術界的發展狀況,才會覺得非常奇怪。這個結論本質上不過是把西方一些學者的觀點重述了一遍。

第二,採用國民生產總值作為比較的依據是不合適的。國民生產總值是西方學者上世紀才完善的宏觀經濟統計數據體系,只適用於商品經濟時代。在自然經濟和半自然經濟的傳統社會,將所有產品以貨幣計量方式進行統計,是不合適的。舉例而言,中國古代社會中農產品大部分是不進入市場的,且價格有顯著的地域差異,這種情況下以貨幣統計產出顯然是不合理的。

第三,對體量問題欠缺考慮。中國體量巨大,內部差異也非常巨大。規模上講與整個歐洲大體相當。如果要進行比較,以中國某一區域和歐洲某一國家比較較為合理。另外,義大利在19世紀後期才統一,因此不能作為一個整體參與比較。如果不是新聞稿的錯誤,那就是研究者的嚴重失誤。

第四,中國經濟史料中的數據與現代統計數據的口徑不一致,並且還可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特殊問題。以明實錄的數據為例,存在著多處明顯照抄前文數據的現象。人口和土地都存在著謊報現象。古代人口統計特別偏重男丁,對老弱婦孺的統計是不重視的,這必然導致數據失真。直接利用這些數據進行研究,肯定是不可行的。而如何修正這些數據,各位學者之間觀點爭議巨大,至今沒有形成統一意見。這個團隊無論是直接利用,還是自行修正數據或者沿用其他學者的修正數據,事實上都不可能獲得整個學界的全面認可。在沒有牢靠的數據基礎的情況下,所有推演結論都是沒有價值的。

結論:這種宏觀性的經濟史研究,無論是誰來做,結果除了千瘡百孔之外不會有第二種可能。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專業的經濟史學者在具體從事研究時會盡量迴避宏觀性的研究,而主要從事行業和企業類型的研究。很多時候,這種研究只是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考方式而已。但此研究除了重複西方學者的一些結論之外,方法上也沒有創新,並沒有什麼真正意義上的貢獻。

另外從民族主義角度多說幾句。西方學者對中國的態度,從啟蒙運動之後就有了明顯的變化。以孟德斯鳩為代表的西方學者,開始嚴厲批判中國。之後的黑格爾更是將中國作為人類社會的蒙昧時期的典型代表。而這兩個人的觀點,成為了其他西方學者在思想上的基本指導。而這一時期恰恰是西方社會高速發展的上升時期。他們的觀點無論如何確實起到了為西方在世界擴張提供理論基礎的作用。隨著中國在近30年的高速崛起和西方的相對衰落,才有了反思西方對華傳統觀點的加州學派的興起。這是西方人在實力變化下進行思想調整的具體體現。某種角度上講,中國學者受西方近代思想家的影響過於深刻,反倒沒有跟上西方人的思想調整步驟。在研究結論未得整個學界統一支持的情況下,大力宣傳並不明智。


剛才查了一下以前曾經回答過的問題,貼在這裡,很符合回答這個問題。


本人確實對經濟史一無所知,但是本人明白一個道理,現在哪個國家都在吹噓他們祖上如何如何厲害,到處在東拉西扯各種著名人物做自己的祖先,而此團隊閑來沒事,竟然推翻中外史學家的結論,得出我國實際上1300年就落後西方,得到的結果只不過是我上面畫框框的結果。或許這才是真實的目的吧??。

歷史的「較真」者,如果不是為了講歪理出名,就只能理解為受了資助,受制於人,為兩斗米折腰。

希望我國不要反覆出現文化領域的混亂製造者。這個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是禍不是福。


這個清華經濟史研究團隊,不敢苟同,在清朝以前中國一直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鄭和下西洋時歐洲還在玩毛蓬船呢,歐洲的中世紀就是一個分散的領主體制經濟,生產規模與生產關係還是半奴隸制,後來的歐洲是經過文藝復興才從文藝振興到政治復興、再到科技復興、最後是經濟復興,中國從春秋戰國時就進入封建社會,文化、科技、政治上全方位領先歐洲上千年,中國落後也就400年的事,任何一個研究都不能從歷史的隻言片語得出結論,而是宏觀上去了解,如大明朝萬曆皇帝十年不上朝,國家是內閣制,就如現在的西方議會,我們就能據此得出結論中國在明朝的政治制度就和現在的西方國家一樣先進么?歷史上哪個國家法律最完善最先進,就看誰刻在石碑上,石碑上流產下來的就是最先進的,沒留下來的就是落後的么?國家的強大必須有先進的經濟,從馬可波羅遊記在西方的強大反響就知道中國強大到什麼程度,西方那時就像一個沒見過世面的人,嚮往中國,歷史就是一個小姑娘就看你怎麼打扮,你想如何打扮就能打扮成什麼樣,找個歷史現代曲解的片段,作為支撐「證據」最主要看你們是為誰服務的,支撐現代中國人自信的就是中國古代5000年文化,清王朝以前都是世界在強大的國家,無論經濟科技軍事都是在影像世界,西方人以美國為主一個策略就是打壓中國文化自信,網路上僱傭水軍否定中國傳統文化,污衊自己的民族是醜陋的中國人、民族文化劣根性、從各方面抹黑國人,一個戰狼就讓很多洋奴不舒服了違背美國人打壓國人意志所以就受到洋奴打壓,就是要樹立西方文化至上,仰視西方,永遠做精神奴隸!!!清華團隊不求你粉飾中國經濟史最起碼你的研究要客觀,在中國人要全力發展、民族偉大復興時刻你們在做什麼?知道你們很多人從美國留學回來,在美國學的經濟學,找點史料就成歷史經濟學了,中國農業轉基因是有美國人的基金支持的,你們這研究美國人的基金又支持了多少?


我覺得這個問題容易讓人誤解,我特地去搜了一下官方報道,截圖之後,在此和大家分享。

仔細閱讀上邊的兩幅截圖,大家會發現,在這位李博士的結論中,劃紅線的關鍵部位,都是「人均GDP」、「生活水平」等字眼,這就很有意思啦!

其實「清華經濟史研究團隊最新研究表明,公元1300年前中國經濟已落後歐洲」。這個結論中的中國經濟」並不是指經濟總量,只是說人均GDP以及百姓生活水平。

當然我不是專家,不清楚這些古代GDP數據是怎樣得來的。不過我知道第一個對外發布「清華經濟史研究團隊最新研究表明,公元1300年前中國經濟已落後歐洲」這條消息的人,以偏概全,很不地道。


推薦閱讀:

如果給你1000萬,你有什麼辦法一定增值?
怎麼看待「印度再不努力,孟買就要被上海超過了」這句話?
32創業失敗,欠百萬債務,如今工資4000,怎麼翻身?
浙江省和廣東省,哪個省經濟實力更強?
怎樣在一個星期之內賺1000元?

TAG:科學 | 歐洲 | 歷史 | 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