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和明朝打戰,失敗百次能崛起百次,為何一次就被清朝滅亡?
明朝之亡,常用的說法叫天命已亡。說明白一點就是一個組織運行到一定時候,積累的污垢太多,積重難返。
比如國民政府著名的上海經濟整頓,揚言無論多大老虎都要打。封了諸多杜月笙為代表上海頭面人物的倉庫,杜月笙倒不是沒水平的去鬧,而是去舉報。舉報四大家族裡的宋家也囤貨,這樣尼上海的整頓不得不放棄。因為宋家是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的四大支柱之一,砍了宋家就是砍了國民政府的經濟命脈。雖然也是國家的蛀蟲,但確是蔣家最主要的命脈之一。所以無論如何都不能殺死自己。不能動最大的老虎宋家,而去動上海的幾個頭面人物,這就是逼著人家鬧事。上海是當時中國經濟的心臟,上海亂了全國經濟就亂了。所以不得不虎頭蛇尾。
明朝也是的,統治者內部已經腐化嚴重。皇權衰弱,大臣們結黨營私,皇帝的話下面陽奉陰違,不能貫徹執行。各級官吏不能全心做事,而是要結黨自保。從劉邦殺韓信以來,各朝各代都有對功臣屠戮。各軍事將領都喜歡養寇自重,不權力剿匪,而絕對內部賞罰不明,軍心不穩,戰鬥力低下,各將領之間內鬥不止,不能齊心協力。崇禎帝沒有能力,剿扶不定,對農民起義認識不清。剿的時候死的大都是普通農民,扶的時候利益都給了叛亂的骨幹。這分明就是滋養骨幹們的野心,又加上明朝政治腐敗,陝西,河南連年受災,饑民遍地,讓明朝的剿匪最終功虧一簣。在軍事上全部包圍主要叛亂骨幹的時候很多,每次都因為將領作戰不積極,讓包圍圈失去作用,叛亂骨幹得以逃出。包括滿清的崛起,也是遼東系將領長期養寇自重的惡果,說到底是明朝黨爭的惡果,不管你能不能做事首先你要是我的人,不然沒有外患你的位置就坐不穩。而皇帝對養寇自重者的獎賞又鼓勵其它人養寇自重,導致軍隊整個腐敗下去,戰鬥力全無,沒有保家報國之心,臨戰都求自保。根本原因是中國漢文化歷史上不斷屠戮功臣,對中國文化人心造成了不可改變的惡果。
李自成和明朝打說到底並沒有真要了他一命,不是他能打而是明軍不想打。
到了清朝,政治清明,清朝軍隊獎罰分明,軍心穩定,經過一系列戰爭清朝鐵騎戰鬥力很強,而且打李自成是真打,趕盡殺絕的打,直到李自成死亡。如果明朝將領也一直全力打,直到把幾個樹旗全殺了。起碼可以威懾天下,再安撫饑民天下可定。然而,這一切看似簡單。對腐敗的明朝來說,都已經做不到了,因為組織糜爛了。要改革很可能要了自己的命,不改革就沒有活力和戰鬥力,最後還是滅亡。國民政府也是這樣,知道經濟需要整頓,但是又不能整,因為可能動搖統治根基。這也是歷朝歷代發展大一定時候,就變得腐化無力的原因。因為包括皇帝在內的各受益勢力,坐吃山空,腐化自私,家族越來越大,對國內民眾的掠奪越來越多,利益集團之間內部鬥爭越來越嚴重,用人越來越用聽話的無能之輩,以為這樣安全,也確實安全對他們來說但是對國家來說就很危險。
就像寄生蟲,人心嗜利,慾海無涯,直到把寄主吃死方罷。
從世界發展規律來說,沒有任何一種秩序可以長久的適應世界新生的事物。而秩序的既得利益者,又絕對不會打破這種秩序,因為他們的利益靠現有的秩序保障。所以只能讓自己越來越弱,直到滅亡。明朝當時正是到了舊秩序發展到不得不滅亡的時候,將死之人,根本無力打擊敵人,消滅新生秩序。然而滿清做為一種新秩序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正是穩定強大的時候,所以吳三桂引入清兵的時候,農民起義軍仍然沒有整合好力量應對強敵。就像一個小孩欺負卧床不起的將死之人還是可以,但真要和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打就只有挨打份。
所以這都是天命,符合人心,符合規律。
李自成屢敗屢戰的根源
李自成屢敗屢戰的根源是因為大清存在。
舉幾個時間點:
1629-1630年,己巳之變,皇太極入關。各地明軍紛紛調入北京,陝西五鎮精銳17000全部東調,也就造成陝西空虛,流寇肆虐。甚至流竄到山西。
1632年,隨著明軍紛紛回撤,陝西流寇被剿滅殆盡,餘下逃入山西;但這時候山東孔有德叛亂焦頭爛額。
1634年,山東叛亂剛平,皇太極西征林丹汗,又擺了一刀,宣大防禦體系迅速瓦解,重兵援救宣大。農民軍渡過黃河,在年底進入鳳陽。
1636年,明軍設置總理、總督分區剿匪,議兵72000,邊軍勁旅紛紛南下,在盧象升指揮下節節勝利,然後皇太極派阿濟格入關。諸將紛紛北調防衛京師。
1638年,在楊嗣昌的四正六隅計划下,議兵12萬、餉280萬,陝西在洪承疇、孫傳庭指揮下作戰大勝,在中原也被圍困在豫西一帶。然後年底阿濟格、多爾袞入關,明軍有戰鬥力的部隊紛紛北調防衛京師。
(1640年左右的形勢,喀爾喀、準噶爾、大清、大明鹿死誰手有未可知;李自成能崛起就得益於大明的內外環境)
總之,明軍作戰剛有點起色,皇太極給來一下,誰也頂不住哈。你說這怪誰?
要不是皇太極幾次入關,李自成能保證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但清軍真要入主中原就又沒機會了。
機會怎麼來那李自成有機會沒機會東山再起呢?
(大順打不過大清,只能等待內亞局勢變動)
答案是有的:
第一:俄國哥薩克擴張快點,沿松花江騷擾到開原附近。剛入關的順治不能不管。
第二:蒙古蘇尼特部騰機思、騰機特等叛奔喀爾喀,反出清廷。提前一年半。
(可惜沒等到)
第三:1640年,巴圖爾琿台吉在蒙古世界會盟後,幫顧實汗打下青海,然後集結蒙古諸部東征漠南,與清軍決戰。提前烏蘭布統
總之內亞局勢變動晚了點,沒有機會拯救李自成了。比如騰機思叛亂在1646年,哥薩克引起清朝注意在1653年,顧實汗佔了青海、關注的是西藏和西康的白利土司;葛爾丹東徵到了1689年。
李自成趕上了第一次內亞格局變動;但沒趕上第二次內亞格局變動
三藩都沒抓住內亞局勢的變動,何況李自成呢?也是天命吧。
當時的明朝如同快要傾覆的大廈,李自成和滿清則好比是兩隻拆遷隊,分別拆著這座大廈的西牆和東牆。在西邊拆牆的李自成,之所以被明朝無數次打跑後還能回來接著拆,那是因為有拆東牆的滿清在,明朝在東、西兩面牆上的抗拆都無法用盡全力。
等到李自成僥倖拆掉西牆,接管這座破敗的大廈後,滿清正在拆的那面東牆,就變成了李自成的東牆。所以,在西牆被拆掉的情況下,滿清在山海關拆掉這座大廈另一面的東牆後,強拆明朝的工程就完成了。於是,先行拆完西牆、躲進危房歇腳的李自成拆遷隊,便被倒塌的大廈一起埋葬。
以上當然是戲謔的說法,但李自成也無疑是農民起義界奇葩中的奇葩。明朝搞垮了他那麼多次,都沒能阻止他對悲催命運的不懈追求。而等到他僥倖搞垮了實際上一直「庇護」著他的明朝後,已經讓明朝越來越搞不定的滿清,一次性地就搞定了他。
再直白一點講,被曹文昭追著打的李自成,被盧象升追著打的李自成,被洪承疇追著打的李自成,孫傳庭坐牢三年一出獄就揍得他滿地找牙的李自成,就像是明朝這個龐大宿主身上的寄生蟲。在他把宿主折騰垮了之後,自己也徹底失去了容身之地。所以,滿清打垮他一次,他就滅亡了。
據說朱元璋當時建都之時卜過一卦,那位算命的半仙拈著山羊鬍想了很久說出八個字:始於東南,終於西北。如果這個傳說是真的,一定要把這位半仙的"半"去掉。因為最後打進北京,逼崇禎皇帝自殺的人叫李自成,陝西米脂人。
老天確實對崇禎不公平,17歲登上皇位,小心翼翼地除掉了魏忠賢為首的閹黨,朝堂一清,本指望奄奄一息的朱明王朝在自己手中重新勃發生機,卻趕上天災,連續四年,陝西旱災,樹皮都吃完了,吃人也不是什麼新鮮事,接下來,明朝滅亡的大戲拉開了序幕。
沒飯吃,造反,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等陝西出來的好漢,短間時內聚集了十幾萬流民,到處掠食,作為皇帝的崇禎不是不願賑災,是沒錢,真沒錢。只好派兵剿匪。
逼到這份,開始打吧,老實巴交的農民當上流寇,李自成等人只是想混口飯吃,沒想到搞這麼大,不打也是死路一條,打了才發現職業軍人與業餘的區別,洪承疇在陝西幾千人追著幾萬農民軍打,曹文詔的關寧鐵騎在山西殺的農民軍屍橫遍野,跑到河南被左良玉又追的屁滾尿流,流民卻越打越多,不是朝廷無能人,是流寇生存能力強,官軍打仗是發工資的,吃飯是要等糧草的,李自成這些流寇不需要募集糧草,走到哪搶到哪機動靈活。官軍也是人,不可能追賊兵時肚子餓了,就搶老百姓的,那不也與土匪無異,所以只能停下來等糧草,吃飽才能接著打。
李自成等率流民從陝西搶到全國,原先的比較富裕的百姓家產也被搶完了,自然也成流民,隊伍是越打越多,不是李自成有多能打,是這種惡性循環造成的這種惡果,天下都是賊了還怎麼打?崇禎也只能仰天長嘆,天亡我也!
人窮的時候膽子大,反正爛命一條,等有錢的時侯就開始小心翼翼了,生怕一下掛了沒法享受富貴美女。當李自成這幫亡命徒進北京以後,一個個從窮光蛋變得要什麼有什麼,姦汙婦女,飲酒賭博,一個個暴發戶嘴臉一展無遺,什麼"闖王來了不納糧"的義軍形象,在北京城中珍寶美女面前丟的乾乾淨淨,當清軍打進來關的時候,指望這些在溫柔鄉不知今夕是何年的烏合之眾,去抵抗訓馳騁遼東的八旗鐵騎,簡直痴心妄想,幾十萬的大順軍剛嘗到榮華富貴的滋味,誰不想保命回去繼續享受,那肯為國死戰,與清軍交接一觸即潰,把諾大個北京拱手讓給清人。
這麼簡單,明朝有滿清牽制雙線作戰顧此失彼,李贏得再次崛起時間。後來滿清和明朝投降官僚一起同仇敵愾一起鎮壓結果李就完蛋了。這裡滿清用了非常微妙一招,就是打跑李自成佔據北京給崇禎發喪並祭祀明朝皇陵,並承接保留明朝官中下級僚體系所謂清承明制。這樣給漢族士大夫一個假象或者說是一個大家都看懂卻又不願面對的事情,滿清入關是替崇禎報仇雪恨借兵戡亂功成列土封疆,誰都覺得滿清不可能統治中原,無非多要土地財務而已。即便當時有能人志士看出來也不在權力中樞,即便在隨著越來越多明朝兵馬導向清朝,也無回天之力。總之,趙烈文一句話,本朝入主中原太易,200多年了上天夠厚待的了。
明朝中後期由於皇族繁衍茂盛,大肆圈奪國家資源,到最後國家的負擔不停轉向自由民,農民破產走向造反,稅收減少,再增加稅收,農民破產走向造反。明朝末年已經成了一個死胡同。所以歷史殺死李自成,肯定還有王自成、張自成出來。大家只看到清朝入關軍事上打敗李自成,殊不知其政治非常老到。多爾袞入京之後,發現京城破敗、中原疲敝,他做了兩個重要的決定,奠定了清朝兩百多年的江山。第一就是免除三響;第二就是力排眾議將瀋陽搬空,所有的錢糧都運進關內用來救濟老百姓。這兩招徹底消除了李自成死灰復燃的土壤。李自成最後非敗於軍事,實際是敗在多爾袞比他更有戰略目光上。不管政治還是軍事,當時沒有一個人是多爾袞的對手,尤其在政治上,多爾袞可謂天才。
因為窮人暴富。
以前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只要老子不死逃到那裡都能扯起一桿造反大旗,那時候連年大旱滿地饑民,拉只隊伍去搶糧食太簡單了,真被打的不行了就投降,過幾天再拉人造反。
定都西安後三個月打到北京,其實真不應該用「打」這個字,這時明朝的軍事力量在松山之戰後基本就被打空了,再加上崇禎也沒錢發軍餉,李自成其實也就是三個月「走」到北京,崇禎自縊。
進入北京那還不是齊天大聖進了蟠桃園啊,能搶什麼搶什麼,然後就把搶來的東西往關中老家運,這時候李自成想的是怎麼回家享福,不是怎麼打仗。老大都是這樣下面的人當然是有樣學樣。
以前打不過是隨便跑,能跑一個算一個,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現在就不一樣了,大家苦了這麼久終於撈了一票大的,當然要保住;以前是隨便跑,哪裡能活命就往哪裡跑,現在又不一樣了,就往關中跑。
這樣的軍隊遇到當時無敵的後金鐵騎當然是被窮准猛打、圍追堵截,最後全軍覆沒。
這是李自成農民軍的局限性所致,當勢如破竹的攻進北京城,似乎勝利來的太容易,絕沒想到等待李自成農民軍的將是一場血雨腥風,很多李自成的農民軍將士都想著過紙醉金迷、花天酒地的生活,一向忍受饑寒交迫之苦的農民軍將士,想過榮華富貴的日子象火山一樣噴發,雖然有少數將領保持清醒頭腦,但擋不住多數人的行動,他們私闖民宅,巧取豪奪,這樣很快民心就失掉了,而失掉民心的軍隊,是不可能有戰鬥力的,所以清軍一進攻,李自成的軍隊就一敗塗地。這個歸根結底是民心在註定了李自成的失敗。
明朝的時候,崇禎說「賊亦我赤子」,把投降的起義流民當成百姓,所以李自成雖然失敗了,但是他的軍隊被安置了,而且由於明朝後期稅收問題,一直有赤字,而且沒有辦法解決。所以招撫的流民也不可能得到妥善安置,因為明朝的軍人都沒辦法吃飽,流民怎麼可能安置好。這樣一來流民很容易就降而復叛,而吃不飽的軍隊都有可能加入反叛軍,這樣一來李自成失敗後可以召集舊部,有舊部就有了骨幹,加上一些吃不飽的政府軍骨幹,有骨幹又有流民,這樣有領袖有骨幹有兵源自然能屢仆屢起。再看清朝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你就知道他是怎麼對待反抗者的,失敗的時候,你是沒辦法重來的,失敗就是屠滅,所以只要失敗就全死。李自成失敗後他的舊部死的差不多了,沒有骨幹,有流民也難以組織起來,自然就悲劇了
明朝後期的皇帝祟禎是溜背肩,他並不想承擔任何責任,失敗的決策責任往往向大臣將軍們身上推,因此很難得到眾人支持。在他向大臣借錢籌軍費時連他的丈人也不願意支持他,只想他快點滅亡,所以沒想過要進京當皇帝的李自成竟然進京當幾十天的皇帝。李自成畢竟是草冦,沒想過要改朝換代,進城的本性就是對全城燒殺掠搶,被另一個那怕並不是很強的武裝消滅也是情理之中。
推薦閱讀:
※張居正與李太后真的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嗎?
※朱元璋一百多萬子孫,為何會被李自成和清朝屠殺殆盡?
※東林黨之於王守仁,更多的是對心學的繼承還是變異?
※朱厚照是個好人么?
※為什麼王陽明被稱為明朝第一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