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長子李承乾身為太子,為何卻要謀反得天下?


唐太宗李世民

漢武帝和李世民都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他們都給中國留下了寶貴的遺產,但他們也是不幸的,因為他們所立的太子最終都選擇了謀反。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嫡長子,他自幼深受李淵和李世民的寵愛,八歲時就被立為太子,但是卻在太宗末年選擇了造反,失敗後被廢,流放黔州,抑鬱早亡。一個皇太子不老老實實等著接班,卻選擇了造反,到底是為了啥?

眾望所歸

李承乾劇照

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即李唐開國的第二年,李世民與長孫氏的嫡長子李承乾出生於太極宮承乾殿,有人說他的名字是李淵給取的,意思是「繼承皇業」,其實這種說法有點不符實際,畢竟當時李淵並沒有傳位給李世民的意思。但是李承乾確實非常受李淵與李世民的寵愛,他出生的第二年就被封為恆山王。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接受李淵的禪讓,稱為李唐第二任皇帝,八歲的李承乾被立為太子。貞觀四年(公元630年),李世民下令:「「自今以後,訴人惟尚書省有不伏者,於東宮上啟,令承乾斷決。」此時李承乾才十二歲!此後,李世民每次外出都會讓「太子監國」,可見李世民的確是對李承乾寄予厚望。而李承乾在大臣中也非常有威望,張玄素、房玄齡、魏徵等老臣都是他的恩師。

太子不易

李承乾當太子不容易也不老實

李承乾貴為皇位繼承人,他的壓力也真是不小,尤其是那些以「帝王師」自居的老臣們。比如有一個叫于志寧的,見李承乾蓋新房了,就給李世民打報告,說太子太奢侈;見李承乾和太監玩耍,又給李世民打報告,說李承乾簡直就是秦二世。孔穎達也經常當面批評李承乾,連李承乾的乳母都看不過去了,說人家又不是小孩了,別老是這麼不留情面,孔穎達的回答是「死無所恨!」所謂「三人成虎」,李世民漸漸地也對李承乾有點意見了。有一次得知李承乾有一位「同卧起」的男寵,李世民直接把他給殺了……李承乾非常痛心,一連幾個月都稱病不朝。

決議造反

李泰劇照

李世民殺李承乾的男寵之時,其實李承乾已經有危險了。因為此時李世民很看好魏王李泰,李泰是李世民的第四子,也是長孫皇后所生,他博學多能,漸漸得李世民寵愛。李泰漸漸有了奪嫡之心,李世民也漸漸有了廢立之心。這實在是讓李承乾接受不了,於是他與漢王李元昌,杜如晦之子、城陽公主駙馬都尉杜荷等人決議造反。計劃是先稱病(李承乾身體肥胖,身體也不太好,而且腿腳也不利索),等李世民來探望的時候乘機先殺李泰,再殺李世民。但消息很快就走露出去,李世民震怒。

太子末路

李承乾墓

李承乾被廢為庶人之後,李世民對他還是很有感情,並且非常擔心他的安危。李世民心想,如果真的立李泰為太子,那麼李承乾以及晉王李治都活不成了,但是如果立李治為太子,則李承乾和李泰都會安然無恙。於是性格溫和的李治被立為太子,李承乾於次年(公元644年)在黔州去世。

唐高宗時期,唐朝版圖達到最大

其實與漢武帝衛太子劉據相比,李承乾被廢其實不算冤枉,畢竟真的是有造反的企圖。而這種企圖的來源又非常的幼稚——嫉妒!從李承乾當太子時的一些作為來看,他如果真的當了皇帝,可能遠遠不如後來的唐高宗李治。


唐太宗李世民的長子李承乾很早就被立為太子,他之所以後來選擇"謀反",其實是被逼的。


太子李承乾原本是個聰明伶俐、忠厚老實的人。再加當太子後,唐太宗給他安排了最好的老師調教。結果使李承乾老師更加知書達理,禮貌待人。這也很得唐太宗的喜愛。在高祖守孝期間,唐太宗便讓太子處理政務,以檢驗他的才能。結果,李承乾沒讓他失望,展現了超人一等的治國才能,唐太宗大為讚賞。以後每次出宮,都讓太子監國,而每一次李承乾都沒有讓唐太宗失望,把朝中大臣處理的有條不紊,把國家處理的井井有條。唐太宗因此時常當著文武大臣的面誇獎表揚太子。


然而,事實證明,李承乾是個"扶不起的阿斗"。因為太子地位固若磐石,李承乾得意忘形起來,具體體現為:由老好人變成了老壞人。經常干一些胡作非為的壞事來,比如說花天酒地,比如說姦淫民女,比如說強買強賣。長此一往,他的名聲壞了,臭名昭著。


多年來贏造的良好口碑毀於一旦後,李世民的二兒了魏王李泰不幹了,他不甘屈居「千年老二」,把目光瞄準在了太子一位上。,爭奪太子之位是項技術活,為此,聰明的李泰辦了個文學館,以低姿態高待遇為誘餌,以交流學識建設國家為理由,以重金招天下文人異士於館中,暗中密謀太子一位。


文學館整天書聲琅琅,往來文人異士成群,引得唐太宗側目不已。李泰見文學館起到了效果,沒有小富即安,而是立馬再下了一劑猛葯,集手下這些文人異士全體之力,編寫了一本叫《括地誌》的書籍。結果當他把《括地誌》獻給唐太宗時,病榻上的唐太宗高興不已。之後,唐太宗讓李泰移居武德殿,並且以後每月都從國家財政之中下拔專項資金給李泰用於研究學識,編書立著所用。而這筆專項資金,居然遠遠超過了東宮李承乾的「辦公費」,引人側目。


多管齊下,李泰名聲大震。隨後李泰把駙馬都尉柴令武、房玄齡之子房遺愛、黃門侍郎韋挺、工部尚書杜楚客等拉入麾下,伺機對太子動手。

機會很快來了。一日,李世民上朝,諸王都在,唯獨不見太子,便問太子去向。朝中大臣都選擇了三緘其口,李泰卻挺身而出,說太子帶一個叫稱心的侍人去狩獵了,並說兩人日夜廝守在一起。


身為太子做如此荒唐的斷袖之癖的事。震怒之下的李世民馬上下令處死稱心。稱心死了,李承乾悲怒之下,找來封師進、張師政、紇干承基等心腹之人,商議對付李泰的事,最終達成了這樣的一致:與其坐以待斃,日後受他的凌毒,不如先下手為強,先把這個死對頭一窩端了再說。

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李承乾發動宮廷政變,想一舉奪得王位。然而,就在即將要反動叛亂的關鍵節骨眼上,原本一直站在李承乾支持他的紇干承基卻來了個「懸崖勒馬」——告密。結果徹底把李承乾送上了不歸路。結果被李世民一鍋端。本著人道主義,李世民並沒有直接把李承乾送上斷頭台,而是廢了他的太子之位。李承乾在入地獄時,也沒有忘了拉一把李泰,揭露了他的"罪刑"。結果李泰也被貶為庶民。這場太子之爭以雙敗告終。


這個奇葩事例,充分說明了古代皇族的反人性教育方法+特殊政治環境能結出什麼樣的惡果。

和歷朝較常見的廢太子不同,李承乾和他爹李世民並沒有在治國理念、政治派別上有什麼大的分歧,也沒能自己拉起一番可觀的勢力集團來威脅他爹的皇位。李世民對李承乾到最後也沒討厭反感到想廢了他的地步,事實上李承乾謀反的事出來以後,李世民整個人都不好了,全然懵逼……

李承乾他爹媽養育他的方式,應該說是非常遵循《周禮》為代表的傳統。這娃10歲左右開始自己住東宮,與父母異宮分居,由保姆下人撫養,到年齡了也給精心選擇師傅大儒教育上課,父母每年帶著他弟妹跑首都外面去避暑,留他監國看家,他去避暑離宮探親一次史官都要鄭重記一筆「皇太子來朝」。這樣長大的娃,與父母關係不夠親密,明顯缺乏安全感,特別是對父親的感情毫無信心(他母親死得較早)。所以進入青春中二期以後,小吵小鬧逐漸發展成很大的裂痕,李世民也不是個會教育兒子的,對長子的想法是「你不聽話我就寵別的兒子(李泰)來嚇唬你讓你更有危機感……"Orz

然後那個特殊的政治環境,皇太子位本來就招搶,又有他們爹的光輝榜樣在前,李泰也動了歪心思,他們這些人,身後又永遠不缺乏煽風點火的狗腿子。李承乾危機感本來就很深重了,連接趕上倒霉事(身體殘疾等),中二青年拉了侯君集等幾個腦袋也不清楚的大臣,再加上一幫二代,有模有樣地討論怎麼幹掉老爹自己上位的計劃……只是討論而已,並沒有什麼實際行動。但是謀反這事,討論下也就夠定罪了,後來曝出聊天紀錄,皇帝想抹平這事都不可能抹的,只能換太子了。


「第一句,皇上是明君,在位三十七年,於國家大政,從來是慎獨專斷。」

「第二句,太子溫和有禮,向來謹守本分,可惜的是樹欲靜而風不止,他在太子位時間太長了。

「第三句,六皇子是賢王,才識宏博,雅量高致,禮賢下士,卻賢過了位份了。」

「第四句,王爺不尚賢,不尚人,卻能作事,要是再能孝順些,這點就是皇上和王爺的福運了。

說穿了,大凡明君殺戮太子和賢子,就是因著獨掌乾坤的本能,但這股心氣終會泄去,垂垂老死之間,自會清醒。

不過這時,太子和賢子已去,只能在餘下的兒子中選個好一點。

地球上,唐太宗李世民,有十四個兒,李承乾8歲即封太子,當了十七年太子,而魏王李泰心懷奪嫡之計,深受太宗喜愛,抬起來和太子打擂台。

結果這兩人都出格了,不滿足明爭暗鬥,要動用兵權政變,一個充軍到黔州,二年後死去,一個被幽閉起來,35歲就死了。

餘下兒子,或廢或死,最後只有一個李治,原因就是溫和孝順:「辭習射,願得奉至尊,居膝下,太宗大喜」

而康熙眾子爭鬥,罷黜太子,圈禁八阿哥,雍正脫穎而出,就是因為他不結黨,於實事。

說的更徹底點,要是遇到明君,有幾個原則。

第一:估計著皇帝的壽命,要是大概還有十年以上,必辭太子之位,不然幾乎必死無疑。

第二:在明君眼皮下,要是結黨營私,只是取死之道,明君特反感這個,但又不能一點也沒有,一點也沒有,明君會認為此子沒有輔助,不能登基。

第三:坐看太子和賢王爭鬥,認真作事,時時孝順,這就算有著裝作矯情嫌疑,可人哪能是完人,只要太子和賢王一死,皇帝垂垂老矣,眾子中只能選此子了。

這就是明君治下的爭龍秘術,葉青並不依靠著先知,而是對皇帝的心性洞察,至於風水、暗殺、招攬人心、政變,在這種情況下,都是小道。

…………摘自《青帝》第一百六十一章 爭龍秘術


李世民得位不正,自然希望自己的太子平安即位,所以很早就封李承乾為太子,派大儒精心教育,但李承乾爛泥扶不上牆,人品惡劣,李世民十分反感,數次斥責。加上魏王李泰咄咄逼人。李承乾以為李世民要廢掉自己。迫使李承乾有樣學樣,想來個二次玄武門兵變。但最終失敗。也導致自己被廢。


推薦閱讀:

李淵是怎麼大權旁落的,為什麼沒人幫李淵?
玄武門之變,為什麼沒有外地勤王救駕的軍隊?

TAG:唐朝 | 唐太宗 | 中國古代史 | 中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