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這句「人只因承擔責任才是自由的,這才是生活的真諦。」應當如何理解?
卡夫卡 哲學
現有的答案有說到社會價值的,我覺得這就難免有些自作多情了。
懶得去挖卡夫卡作品的思想淵源了,這句話本身沒有什麼誤導性。
讀過一兩本存在主義相關著作的同學都不難發現,這句話簡直就是存在主義哲學的教條——如果存在主義有教條的話。
「自由地承擔責任」、「只因承擔責任才是自由的」,這樣的話在薩特的書里能翻出一堆來。
當然我並不是說,卡夫卡一定是個存在主義作家,而是這句話反映的人生態度與存在主義哲學相契合。
自由從來都不是什麼福利和享受,而是詛咒,人生而自由、自由是人的命運,人不得不去承擔這自由、不得不去為自己負責。基督徒認為自己不需要對自己負責、穆斯林也覺得不需要對自己負責,有上帝給他們擦屁股。
沒有一肩挑起自由的覺悟,就不能算是本真生活的人。
人不是因為完全的無拘無束,不是因為毫無念頭,才是自由的。也許,有的人說,自己總是為這為那而生活和存在,從沒有自由做自己的事。可是,真正的自由不是真的自由自在,毫無牽掛。真正的自由是能做自己喜歡的事,並且賦予它價值。當你明白自己能有價值和存在的意義,整個人會十分愉悅和充實。而自由的價值不就是希望自己快樂和自在?
所以,生活的真諦是實現自己的價值和存在,這樣才不虛此生。
「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
海有岸承,飲有杯裝
水只有束縛才能實現其價值
自由同水
對於卡夫卡的印象,文學大師里哲學最好的 哲學大師里文學最好的 我覺得很恰當
對於這類模稜兩可的事情 沒必要通過一大堆邏輯去分析
一萬個人眼中有一萬個哈姆雷特
讀過幾本卡夫卡的書,從我的理解來看
首先卡夫卡的一生是曲折和不幸的 作品也是在死後 好友私自發出來火了一把
對於他 我眼前的詞就是——失敗主義 這是他的信條
所以對這句話的理解 我是從悲觀角度出發的 人這一生極其不幸 總是會被世俗的條條框框所禁錮 你的一生在不斷的履行、背負責任 但這也是實現自己價值的必要條件 這樣的生活才是真實的也同樣是讓我絕望的
我愛她,不便與她相遇——卡夫卡
目的雖有,卻無路可尋,被稱之為路的,只是彷徨而已——卡夫卡
在巴爾扎克的手杖上寫著:我在粉碎一切障礙。在我的手杖上寫著:一切障礙粉碎我。共同的是:一切 ——卡夫卡
我們唯一能逃避的就是逃避本事——卡夫卡
其實也都可以看出卡夫卡的內心節奏是失敗主義、自卑的
對於他的身份我覺得文學是大於哲學的 對於句子的理解 不必去價值觀世界觀什麼的 就靠著自己心境去字面拆分理解也有屬於自己的卡夫卡
這句話其實沒必要從哲學角度理解,德國有些卡夫卡專家認為,所謂存在主義和卡夫卡關係也沒那麼大。因為卡夫卡本身是法學專業出身,而且一生供職於工傷事故保險協會。法律一直認為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而自由本身就是法律的最高價值;自由在可能性、現實性和必然性方面分別表現為任意的選擇、自由感和自律。
有錢才是自由。
人的價值體現於社會,而責任是完成社會價值的主要手段。承擔責任是完成社會賦予人價值的媒介,同樣的也是意義的體現。承擔責任是人才是有價值的,所以是快樂的,也是自由的(狹義的)
就像權利與義務,你履行的義務決定你所享受的權利。當然,在卡夫卡所處的時代,以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腐化來說,可能顯得理想化了一些。其實無論在何時何地,你所承擔的責任就會決定你佔有的社會資源,較多資源會決定你會有更多的選擇,擁有多的選擇,就意味著你有更多的自由。
推薦閱讀:
※卡夫卡有什麼讓你感動警醒的名言?
※怎樣理解卡夫卡的「善在某種意義上是絕望的表現」?
※從另一個角度看待卡夫卡筆下的飢餓藝術家?
※卡夫卡在某篇日記中寫到: 「我就是中國人,並在回家。」這句話寫於哪一年?是在什麼背景下寫下的?
※《海邊的卡夫卡》中涉及哪些音樂?
TAG:哲學 | 弗朗茨·卡夫卡FranzKafka | 人生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