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國,春秋戰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分裂的地緣政治在中國不能穩定?

為什麼中國必然會統一?為什麼分裂不能長久的保持?北齊北周陳,以及魏蜀吳這兩種三國的格局在地緣政治上有什麼異同?
——————
【我看評論然後得出了一個答案, 是因為華夏文明在「中國」的主體性, 歐洲雖然也有過羅馬帝國,但歐洲是很多民族,事實上它後來的相對統一也是因為羅馬帝國後期引入了基督教,並且是不是,是什麼樣的基督教可以作為區分是不是「歐洲」自己人的標誌。印度的統一版圖好像大抵跟民族分布類似?當今的阿拉伯人最初也是很多民族吧?】
【所以是對炎黃堯舜禹對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對這種「華夏文明主體性」的認同維持了首先是在中國本部,然後是包括周邊民族的全中國的統一。 為什麼朝鮮越南日本等次中華文明沒有統一進來?因為他們只崇拜先進的文明,而不認同炎黃堯舜禹等等。你看他們現在都背離中華文明了,就是你行就跟你,你不行跟別人,所以古代中國皇帝在古代朝鮮日本人眼中可能就是類似今天他們看美國總統,尤其是日本,他算是利用中國文明要素相對構建了一套自己的民族認同,甚至文明體系?】


因為強大
很簡單,首先如果軍力強大,可以打下一個大大的疆土,這點羅馬人做到了,蒙古人做到了,亞歷山大也做到了。但是我們看到的各大帝國,從中東開始的亞述,到蒙古帝國,都維持不了多久,有的例如亞歷山大帝國,人主一死,立馬分崩離析,各個總督將軍們就開始分割帝國,被短暫征服的國家,地區又紛紛獨立建國。

某位說秦始皇給了中國一次高潮,結果大家都喜歡這高潮的答主,你站出來,看我不抽死你?按你這說法,中東的帝國換代,橫跨中東三大洲的帝國一個接一個,那麼多高潮呢,為什麼還是難以統一,高潮頂多維持短暫的時間?有你這麼扯淡的?

守業更比創業難,守天下比打天下要難的多。我曾經算過自秦統一,直到清亡,近兩千年的中國歷史中,統一的年份依然比分裂的時間多個幾百年,所有加起來的話。你再去算算中東?中東那麼多帝國,一個接一個,統一的時間佔了多少?
而且是不同的文化,民族。

守天下靠的是強大的文化,造成的向心力。因為中國把漢地十八省的人,都同化了,基本形成了漢族,一家人(長江以南在周朝還是蠻夷,嶺南直到宋,蘇東坡被貶時依然是蠻荒,最後被同化的是東北,滿人的功勞,藏疆因為同化不足,加入中國版圖的時間較短,所以離心力很強)。
中國從周始,靠宗法制維繫,漢以後有強大的儒家文化。歐洲也有基督教文化,有教皇,但是教皇的軍力明顯不足,也就是類似周天子的地位,自己的直屬部隊,那基本沒有,整個歐洲都很鬆散。(英倫島,德國,義大利那不大的地方都難以統一,他們統一都是近代的事,更妄談整個歐洲了。)
而一旦軍力提升,文藝復興後整個西歐的國力提升,大家就沒放棄過統一的步伐,拿破崙和希特勒是明證,今天是歐盟。因為本來就是一個文化共同體,有來自一個母體的文化,歐洲是跟希臘羅馬一脈相承的。
而中華帝國是周秦漢,一脈相承的。
日本也是一樣,為什麼很難統一?明治維新後,廢藩置縣,立馬做到統一了。因為生產力上去了,國力強大了,有軍隊可以完成統一的任務,有能力了。。。最根本的還是,大家是一種文化的,都是日本人,一樣的天下,一樣的價值觀。(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都只是名義上的統一,)

強大的軍力是表象,直接原因,而統一,強大的文化是根本原因。就拿蒙古高原上來說,也是一樣,蒙古最早只是一個部落的名稱,草原上有很多部落,今天蒙古依然有方言,語言也不盡相同。從周開始,就有匈奴,鮮卑,鐵勒各路人馬統治草原,最後是成吉思汗統一了草原各部,才形成這一個民族。換言之,如果是他的死對頭,蔑兒乞特部,統一的草原,今天就不叫蒙古族,改叫蔑兒乞特族了。

要問統一,我不妨再舉個反例,斯拉夫人。斯拉夫人分為南斯拉夫,西斯拉夫(例如波蘭),東斯拉夫。即便東斯拉夫的羅斯公國,依然分為大毛二毛三毛,最後大家的語言都互不相同,完全不認識了。比如俄國人今天跟波蘭人還認識,還認得他們的字?即便最近的烏克蘭也沒法認同了。。。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古斯拉夫人不行,不夠強大,軍力不行,所以只能不斷的分家,不斷的被削弱,最後兄弟倆誰都不認識誰了。直到幾百年前,羅斯人又崛起。所以你覺得分裂是好事?那歐洲人搞歐盟幹嘛

再回答你第二個問題,為什麼中國不把日本朝鮮囊括進來?知乎有過其他類似的問題,其實也是因為實力。中國的漢地十八省,已經到了農業文明擴張的極限。即便西藏,新疆,東北也是蒙元,和滿清帶來的。西藏是世界屋脊,他從樓梯上下來打你,很簡單,然而你去仰攻?高原作戰,唐李靖打吐谷渾(今青海一帶),已經是難得的勝利。唐中期後一直被吐蕃吊打,幾次打進長安。
西北方向,漢掌握了河西走廊,然後對西域進行羈縻統治。唐代高仙芝一敗後,漢人王朝的觸角再也伸不到西域,甚至宋明連河西走廊都保不住,這導致西域很長一段時間不在治內,伊斯蘭教得以泛濫,離心力日強。
越南北部自宋朝開始獨立。

記得有個多少度等溫線來著。這就是農耕文明和草原游牧文明的分界線,因為降水量少的地方,根本不適合耕種。所以也就沒有擴張的慾望,即便打到那裡,也很難長時間駐守(以古代的能力),都得從內地送物資過去。
而日本離得太遠,古代受航海技術所限,蒙古人倒是嘗試過,一個颶風直接把你船刮翻了

明朝萬曆朝鮮戰爭時,也有過這種想法,直接登陸日本抄他老巢,因為朝鮮半島的戰事太順利了,也就不了了之了。你想想看,鄭和下西洋那種 和平的事,都被罵成是勞民傷財,還花那麼多錢去打人家?跟儒家的「仁義道德」不符,仁主怎麼會去幹這種事,長時間的對外征伐的隋煬帝,看看他被罵成什麼樣,雖然征高麗只是罪狀之一,但依然是污點。
「中國人是愛好和平的「很多人噴這個觀點,只是不了解罷了。我認為,中國人真的是愛好和平的,從兩點分析。第一,我們的儒家文化,強調的就是仁義道德,」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這是由我們的文化決定的。第二,宋以後,中國就變得更加保守,內斂型,更加關心內部事務。你想想看,東北西北都擺平不了,邊患都解決不了,還有心思去開什麼疆擴什麼土,能把他守住就不錯了。另一個方面講,這是由農耕文明的本質決定的,因為我們已經達到了農耕文明擴張的極限,再往前去,得不償失,朱棣不就深陷征越泥潭嘛。又是由這種文明,導致了愛好和平的文化。
不然鄭和大舉下西洋,浩浩蕩蕩,如果不愛和平的話,那還不得打幾仗,征服幾個國家搶些金銀珠寶回來啊?西方不就是以征服者的方式出現的,他們自己都覺得倍有面子。。。中國人不會覺得打人家有面子,反倒覺得暴虐。一來是我們佔據了東亞最富饒的土地,覺得自己特有錢,周邊的小兄弟們多麼窮,還搶什麼,搶也搶不到什麼,還是我們給你們補貼點,送點東西吧。物質基礎決定的。二來是儒家道德,覺得別人仰慕你,抱你大腿才叫有面子,打打殺殺叫什麼。正是這種心態,導致了愛好和平。 當然,其中也有缺陷,比如因為好面子,就到處亂送人家東西。


考察歷史上的農耕文明,我們發現大部分的農耕文明都沒有如華夏文明一樣強烈的大一統思想。而緣何我們的祖先獨獨要求得「天下」而「大同」,是一個頗耐人尋味的問題。
梁惠王問政於孟子,在陳述自己盡心治國的時候,是這樣說的:「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曾九合諸侯,其中最盛大的一次盟會,在我們的歷史書上曾出現過其名號——葵丘之盟,葵丘之盟得盟約是什麼呢?「不準把水禍引向別國;不準因別國災荒而不賣給糧食;不準更換太子;不準以妾代妻;不準讓婦女參與國家大事。」
我們不得不承認,在文明開端時,文明的走向為何,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是天註定的——亦即是說環境決定的。可以不那麼嚴謹地說,當華夏文明誕生在黃河流域時候,就已經註定了其最終將走向大一統。
我們的黃河母親,不僅賦予了我們生命,也賦予了我們秉性。
在8000年前左右,在現今的中國版圖內的土地上,分別在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馴化出了稻和粟,從此進入了農耕文明。
首先要澄清一個事實,在華夏文明發端時候,現在中國版圖內的地形地貌並非是今天這般景象,整體要更「濕」。在黃河流域內,農耕文明發端之時,是一片尚待開發的沃土。而長江流域內,尤其是江漢平原及其以南地區,是以雲夢澤為名的廣袤的沼澤(或者說濕地),而南方茂盛的植被覆蓋導致對土地的改造難度大且緩慢,水稻一時間難以大面積展開,所以「南夷」在春秋時期還是以「子」楚為首呢數百「化外」小國。

第一
發端於黃河流域的華夏族,一方面,因為粟較強的適應能力和起初肥沃的土地,迅速在黃河流域中下游地區繁衍擴張。而另一方面,黃河,作為一個喜怒無常的母親河,持續不斷的大範圍水患和乾旱就導致了分布在黃河流域的華夏族民,無論哪一個局部區域,都無法獨立支撐文明的進程。所以我們看到,先秦時代的諸侯國們,最重要的一件政事就是應對水患。我們也看到,僅憑一個諸侯國的轄區是無法應對不定期的水患與乾旱或者蝗災導致的饑饉的,常常需要諸侯國以盟約的形式互相協同作用,但這種跨國協同是不穩定的,要獲得穩定的協同,最好的辦法就是統一,統一是一種高效而低成本的協作方式。

第二
光是大範圍調配並不足夠。人的特點在於主動改造自然,「治水」才是更加主動和釜底抽薪的方式,華夏族在傳說時代就流傳著偉大的大禹治水的故事,而且因為治水的功績成為第一個統一國家——大夏國的創始。
我們摘取幾個朝代黃河水患的大事年表,比如漢以前兩次/西漢八次/東漢兩次/西晉十次/唐十次/宋四十八次/明六十一次/清七十三次。我們有理由相信,宋以前較低的頻次與記錄的詳細程度不無關係。按照明二百七十六年的國祚,平均每4.5年就有一次大的黃河水患。
我們來看幾處史料:

西漢

元封二年(109BC):初,河決瓠子,後二十餘歲不復塞,梁楚之地尤被其害。是歲,天子使汲仁、郭昌二卿發卒數萬人塞瓠子河決。天子自泰山還,自臨決河,沉白馬、玉璧於河,令群臣、從官自將軍以下皆負薪,卒填決河。築宮其上,名曰宣房宮。導河北行二渠。復禹舊跡,而梁楚之地復寧。

(若非以全國之力,梁楚之地尚為獨立政權的話,其水禍不知何時可治,其民不知何時可解,其國亦無所恃而存)


西晉

晉武帝泰始四年(268):九月,青、徐、兗、豫四州大水。

泰始五年(269):青、徐、兗三州大水。

咸寧三年(277):兗、豫、徐、青、荊、益、梁七州大水。

咸寧四年(278):司、冀、兗、豫、荊、揚四州大水,螟傷稼。

太康四年(283):河南及荊、揚等六州大水。

晉惠帝元康五年(295):荊、揚、兗、豫、青、徐六州大水。

元康八年(298):秋,九月,荊、豫、徐、揚、冀五州大水。


金始克宋,兩河悉畀劉豫。豫亡,河遂盡入金境。數十年間,或決或塞,遷徙無定,

而對黃河的治理,非通盤考慮而不能為,其跨度之大,對人力物力的耗費之繁之重,非黃河流域之內一統而不能為,也就是說,相對於黃河的體量,要有與之相應的國力。

第三
中國的王朝自始自終都是「天子守國門」,都城設在游牧民族首當其衝的位置上,中國游牧民族的聚居地除了草場的影響外,另一個重要的因素還是跟隨著中原農耕文明的中心移動。這是一個老鷹捉小雞的遊戲,需要中原腹地源源不斷地向雞頭輸血,以維持整個農耕文明在面對游牧民族的界面上有足夠的阻力。
在有唐一朝,因為歷史的慣性,以及關隴集團的自我堅持,都城依舊設置在長安,而來自游牧民族的威脅也主要來自西北方。此時,以小米(粟)為主要作物的關中地區的糧食產量已遠遠不足以維持都城及北戍的需求,而自南向西北的糧食運輸損耗非常。特別是安史之亂後,唐中央政府全靠東南糧運支撐。史載,唐德宗時,「關中蝗,食草木都盡,旱甚,灞水將竭,井多無水。」百姓嗷嗷待哺,「聚泣田畝。」德宗曾因長安糧盡,得不到犒餉的禁軍醞釀嘩變,與太子相擁而泣。當得知發自揚州而中途受阻的運船已接近長安,德宗喜不自禁地跑到東宮對太子說:「米已至陝,吾父子得生矣!」。
自宋始,關中被徹底放棄,但是游牧民族也開始活躍在北和東北部,「天子守國門」的格局也重新開始。中原王朝的戰略縱深以依託北部山脈修建的長城為第一級,以黃淮之間為第二級,以江淮之間為第三級,至長江而天下亡。南北朝的拉鋸集中第二/三級之間,北宋起手就丟失了第一級,南宋的拉鋸與集中在二三級之間。

回到以水稻為主要作物的長江流域來,雖然長江流域的文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中華文明「天下大同」的大一統思想是由黃河流域的華夏族形成的。長江流域的重要性,是從有晉一朝「衣冠南渡」時候開始逐步顯現和提升的。長江和漢江攜泥沙對江漢平面的持續堆積使得水稻的種植範圍逐步擴大並連成一片,南渡的北人使得南方的人口密度大幅度提升,加速了對江漢平原地域的農耕化改造。原始森林的範圍在一輪一輪的毀林造田中逐步南移,煙瘴之地也逐漸成為連陌的良田。
準確地來說,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是可以獨立存在的。而仔細考察歷史,也確實有將近一半的時間裡真實發生了,從東漢末至隋唐前,從晚唐割據到陳橋兵變,從南宋始至元朝創,以及其他朝代輪替的間隙。但是,在南北方關係中,北方是主導的,而南北方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南方的獨立政權都不是農耕文明內部的南北對峙,而是北方的游牧民族殺死了母雞,侵略到中原腹地,開啟了江淮之間的拉鋸。所謂「守江必守淮」,依靠著江淮之間的戰略縱深,而江淮之間一旦丟失,南方的政權也無法長期維繫了。
跳脫人類視角固有的局限,站在更高處去看的話,一種民族就是文明發端之初隨著其所處環境亦步亦趨而求得最優化生存策略的載體。
綜上所述,筆者以為,是黃河的特定自然條件(頻繁的水患,廣袤的流域範圍和治理的需求),導致了華夏族這一支農耕文明在其發端時期便形成了大一統的文明思想,而其特定的地緣環境(持續不斷的游牧民族的邊患,保護其腹地的需求),更加鞏固了大一統的思想。而我們「天下」概念之所以是個無邊界的概念,就是我們的文明有個圓心,是以這個圓心堆積起來的「谷堆式」的文明。


中國延續千年,得以延續在於:1。書同文,中國用的是象形文字,秦朝以後更是統一了各種文字,且應用廣泛,而歐洲是拼音文字,而拼音文字由於語言的改變,會改變文字,而文字和語言都改變了,交流就不同2。羅馬是奴隸共和,不羅馬人就會被捕捉當奴僕,而從漢開始奴隸就不是中國的勞動力來源 3。中國智慧 中國文明和西方文明存在很大差異 西方的中國通在中國待上一段就會明白 思想 精神 都和同時期的西亞 歐洲不一樣 而中國自古就沒有宗教問題,這也是一個說明 4。中國不是沒有被分過和被佔領過,南北朝 由於中國沒有採取羅馬那樣的奴隸 游牧部落通過武力進入中原沒有做大規模報復的 而出於政治 文化 技術的需求做了改革 融入中國文明 成為了中國人,符堅就是個很好的說明 五代十國 宋 元 元統一中國以後希望憑藉軍事優勢並進行人群分割,和各種經濟,政治政策長期維持不被中國化的統治,但在南方聚居地區原來的經濟,政治由於這些政策發達的城市變成了一片荒野,引起了反抗,蒙古由於長期離開草原,生活腐化,政治鬥爭等,戰力大不入前,退回了草原,明在元之上 承認元之前統治授命於天 而明推翻暴虐的元是革命又是合法繼承 而大大的擴展了對於中國的認同 5。清做為一個漁獵部落 武力進入中原 吸取了元的教訓 繼承了明 又同過剃髮 消除了外表上的差異 吸取原有人群進入經濟 政治 沒有和元一樣產生荒蕪地帶 但清做為一個在文明 政治 技術個方面都滯後的漁獵經濟 為了維持統治 各方面都滯後 並由於此緣由引起了後面的事情 5。中國文明 和政治緣由引起中國長期以來行政 地理 人心 都便於統一


因為農業文明體量越小越容易被周期律消滅。只有不斷變大才能扛住。

大了有很多好處:

鬧了饑荒可以從別的地方調撥賑災糧。
游牧民族優勢很大時我們可以往南戰略性撤退。
人力資源充足。
由於以上幾條內戰取勝幾率更大,即大國政權更穩定。
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他們各自內部的技術增長速度都很緩慢,因此微小的制度或技術革命都可以讓一個小政權突然爆發。那麼分裂即難以長久也不會讓有優勢者停止統一步伐。


結合中國實際就是,漢文化讓民眾渴望統一;治水運河等社會工程需要大政府;各地經濟需要合作由於前兩條導致合作前提就是統一。

很多看似分裂的時期並不是分裂。

周王室被滅之前,諸侯混戰只是一國之內的內戰。這一下子就大大縮短了分裂時間。

假如我們參考當事人史觀。南北朝的對立更像是我國與祖國淪陷區敵對政府的對立,而不是中國自身的分裂。

所以,起碼在我看來的分裂時代並不長。


根本原因:
當時沒有化肥,沒有土豆,全國糧食只夠6000萬人口吃喝(漢開始,之前還不夠)~
北方游牧民族,草場只夠養活幾十萬人~
和平久了,大家安居樂業,雖然死亡率很高,但是出生率更高!人口膨脹,飯不夠吃了……
政府的本質,是社會財富的分配機構,耕地就那麼些,作物就那幾種,糧食總產量有限,人多了,自然不夠分,饑民大規模出現,戰爭開始。
北方游牧民族更甚,天天過著苦日子,趕上凜冬草場銳減,牛羊凍死,大批人就會在不遠的將來餓死,只好去南方搶了,要是能定居到那裡,就更好了。於是戰爭開始。
糧食危機使人意識到,必須有儘可能多的土地。人性有貪婪的一面,而農耕時代最大的財富就是耕地,於是當權者無不置地,擁有更多資源的人通過現有資源的盈餘置地,趕上災荒,一般人家為了不餓死拿土地換取糧食,土地被大戶兼并,所以土地兼并是個必然事件。這個事件又加劇了財富分配的不平衡,縮短了人口和糧食賽跑的周期。
一般而言,人口小於糧食,和平統一。人口大於等於糧食,開始戰亂,分裂。當然,還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叛亂政變昏君天災外族入侵等等,限於篇幅先不談了。
戰亂過後,人口銳減土地荒蕪,幾個分裂的中央政府,都想做唯一的財富分配人,不僅能利益最大化,還能消滅外部威脅!力量越大的,野心越大。所以統一在所難免。好了,現在統一了,農民還耕,糧食增產,人口增長,財富增加,百年歌舞昇平,人越來越多,慢慢的又不夠吃了,繼續開片。
後來土豆傳入中國,救了大清一命~大清最後死在鴉片上,那是後話。
後來化肥又出現了,糧食產量暴增,夠十幾億人吃了,還能無限制吃肉吃到膩歪,所以說,現在的文明,是化肥文明,沒有化肥,吃都吃不上,還上知乎?
另外妄圖改朝換代的可以洗洗睡了,你都不知道古人為啥放著和平的日子不過非得造反,人家為了填飽肚子活命,那種決心和戰鬥力豈是爾等貪生怕死之輩可以比的~


中國之所以能保持統一的趨勢,始皇帝居功至偉。焚書坑儒,統一文字,度量衡,修馳道。使得在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文化差異被消除。
等到武帝獨尊儒術,中國想再形成類似西歐那樣的局面已然不可能,因為讀書人都想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恩,還有一個小原因,漢族人大多不信教,信的教也都沒有要消滅異己的。所以也就沒了西歐那樣因為信仰不同而產生差異的情況。


首先,前面有人說過中國歷史合一半分一半,不過其實元朝以來都是合的,所以合久必分已經在現實中不成立了。

正文——
1為什麼能合
什麼是合?先看什麼是合,什麼是分,合就是黃河+長江流域的農耕文明區名義統一(經常時候也是事實統一)。不包括珠江?是的,秦以前不包括珠江。不包括東北?是的,元明清以前不包括遼寧省以北。不包括河西走廊和西域綠洲?好吧甘肅算十八省我錯了,西域就算了吧,不是正兒八經的農耕文明區。
所以,合的是「華夏農耕文明可消化其地力的東亞適農區的『大兩河流域』」。關鍵詞:農耕文明、大兩河。其中大兩河是重中之重。
自春秋以來,長江黃河間的水運就連通不止,而陸路通道更是四通八達。溝通起來了,物流就跟進了,殖民流就過去了,行政權就通達了。恩,所以秦修了靈渠啊,修完之後,珠江也難獨立了,漢時就合起來了。
同樣是適農區,為什麼朝鮮、雲南、越南、西域綠洲、日本、東南亞,就長期不屬於華夏?就因為水陸通道問題。海運不靠譜大家都清楚,所以日本東南亞先out;水運不在一個水系、陸路需要翻大山的越南朝鮮,」自古以來「也沒用;雲南在一個水系,終於吞下來了;河西走廊離關隴太近,陸上吞下來了;西域太遠,吞不下來,留給韃子好好消化;西藏太高,水陸不好去,留給偉光正好好消化,適農區也太遙遠;蒙古……啊蒙古不是適農區。
再看國外,歐洲羅馬帝國是地中海(地中之海,水運風險小於大洋)商貿帝國,靠海運。這個是不穩定的,為什麼呢?因為各個板塊沒有陸地相連,無論是殖民聯絡、統一集權、文化同化等都比」海中地「難很多,最後羅馬帝國也就是因為沒有形成穩定成熟的集權制度、生生不息的強大文化/血統」國族「而亡國。其他帝國……啊?其他帝國存在嗎?對不起近代以前不存在國運數百年的其他帝國了。阿拉伯、蒙古、波斯、馬其頓等等等等,不是修了」秦直道「就能搞定一個帝國的,沒有靜水溝通都是渣交通,百年必分。至於以大陸為基礎的」歐洲「?現在都沒合。
所以,華夏分久必合,首先是地理大勢上相比地球上其他版塊更加」能合「,這是治國的物流交通瓶頸所決定的。

2為什麼非要合
一個個來——秦:搞一個大新聞。漢:我也學著搞一個大新聞,然後更重要的,幾百年洗腦灌輸「劉家統一就是天命,大家都得服」。晉:不統一怎麼好意思讓別人服?隋:好不容易大華夏在世,不統一華夏怎麼好意思讓華夏服?宋:不統一怎麼好意思讓野心家都服?元:(事情起變化了!)雖然我不是華夏,但是統一了我就可以光明正大變華夏!明:不趕走韃子我怎麼讓華夏服?清:不統一我怎麼光明正大變華夏?民國:不統一我好意思自稱華夏正統么?兔子:不統一我好意思自稱華夏復興么?
看懂關鍵了吧。因為有」能合「,所以秦漢開創統一之後,既然有數百年可以鞏固統一共識,那在有共識、有可行性的前提下,上下數千年分裂之時的野心家和政治家當然無不把統一當成稱霸的必經之路。因為」統一「自漢以來,已經在意識形態上成為了」帝王必選任務「,甚至到元之後還成了外族入主華夏的必選任務。學項羽當聯合國主席已經拿不到」稱霸天下「的必要分數了!必須統一才能達成!
因此,如果分裂了,因為有這個意識形態在,所以一旦華夏族得勢,必然要搞統一,晚期甚至外族得勢也要搞統一。

3我幾個割據政權都不合會怎樣?
首先,如上一條,不合數十幾百年,總歸有人強,強了就要吞、合。
如果真達成均勢,例如蒙元不出現(也就是說草原沒那麼快統一或說統一後沒那麼強大,草原沒有成為滅亡女真西夏的決定性力量),宋金夏大理延續,會怎樣?沒有蒙元,大理、新疆、西藏,說不定就難合了。草原亂多年,終究要有雄主再起;女真外族政權,終究要崩;南宋說不準向海上發展,但是勢難轉為海上霸主;西夏國亂,待中原有變,難以自立。女真崩了之後,中原必有漢人政權,也可能有其他草原政權南下,但是內亂導致的金崩,會類似五代,草原勢力不會一統北方(這是預設)。和南北朝不同,這時候的南更強北更弱,到最後,要不然中原出雄主(既然無草原,必是漢),要不然南宋軍閥自立(請參見劉裕),如果並存,就是繼續打一百年,如果只有一個大咖,那這個大咖必然攜」漢胡「兩立之分已除的大勢,必須要統一華夏的另一半。至於統一成北宋,還是統一成漢唐,那就看他們的本事了。
如果你問永久北宋怎麼辦?或者加一個西夏,長城之外和雲南再也不屬於中國?那我只能說,那就沒辦法了,因為長城之外不屬於」分久必合「概念中,雲南也類似。
又例如近代中國分裂,日英蘇法等除鼓搗蒙疆藏滿獨立外,還把三馬、雲南、兩廣、華北搞獨立了,會怎樣?那這就是國際政治問題了。怎麼樣?請看阿拉伯和非洲,內亂不斷的火藥桶。阿拉伯因為意識形態總有人想」統一「,但是首先地理難統一(造成實際歷史進程中合不久也必分),其次各國國界是列強所定,犬牙交錯,紛爭不斷,無一國有大潛力。如果中國被這樣分裂,那中國就是內亂不斷的火藥桶,全球玩家的煉獄級棋盤。為什麼呢?因為」分久必合「深入人心(何況剛剛還合了600多年),不管你是分50年還是分500年,所有」有實力「的華夏人必然追求」合「,人心思動。而且分了之後,你國想分,我國還想合,列強各有狼子野心,或拉或打,這個」分「勢,怎麼可能確立呢?即使南北朝、終究還會朝韓、兩德統一的,只是時間問題。當然話說回來,如果二戰導致的是十八省之外全獨立的最終形態,那或許不是華夏族佔主流的領土就拿不回來了(台灣、東北還是可以的,華夏分久必合嘛,華夏在哪兒合到哪兒)。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


我們先來看一下題主的問題:為什麼中國必然會統一?為什麼分裂不能長久的保持?


現在我們把問題反過來問:為什麼中國必然會分裂?為什麼統一不能長久保持?這樣問是不是看起來很可笑?


我們把中國古代史梳理一下。如果至少從西周滅商之後算起,一直到1912年清王朝覆滅為止,我國所謂的古代封建社會(外加1840年之後的近代部分)大概有3000。而我們不妨把其中統一的王朝臚陳一番,它們分別是:

秦(15年)

西漢(210年)

新(15年)

東漢(196年)

西晉(52年)

隋(38年)

唐(290年,其中包含武周15年)

北宋(168年,我們姑且算它是統一的,雖然是相比於南宋來說)

大元(98年)

大明(277年)

大清(267年)


一共有1596年處於所謂的統一的王朝時期,而其中中央政府能夠較為有效掌控全國大部分領土的時間不超過1500年。比如西晉,我們是按司馬炎未滅孫吳時算的。


一共3000年,其中統一的時間有1500,意思就是說剩下的那1500年是全國處於分裂割據狀態。我是否可以舉個例子:我擲了一枚硬幣,然後你問我為什麼硬幣必然是1朝上,菊花朝上不可能保持長久呢?


因此我說,古代中國不具備統一的必要性。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古代中國既有統一的必然性,也有分裂的必然性。


我們不妨先將馬克思的唯物史觀的那一套暫時放一放,我們來看看文明板塊理論。按照文明板塊理論,中國可以劃分為四個文明板塊,即:


草原文明板塊、黃河文明板塊、長江文明板塊、海洋文明板塊。


每一個強大王朝的興起,都因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文明板塊碰撞摩擦而成。


當然明眼人一眼就看出我前面的例子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西周東周將近八百年,我們是將其定義為統一好呢還是分裂好呢?我個人認為,應當將其劃分為分裂階段。因為西周仍是建立在氏族基礎上的王國,而
東周則是出於氏族社會向中央集權社會轉型的時期,中國範圍內存在著許多政治獨立的強大勢力,不應算是統一在周天子名義下的統一王朝,我想這點是沒有疑問的。


我們先來看一看題主說的春秋戰國吧。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問題,就是春秋時期,齊桓晉文雖稱霸中原,但並無掃清六合席捲八荒之心。而楚國卻一心想問鼎中原,取代周室。我們可以將其歸結為文明的不同。齊、晉在宏觀上屬於黃河文明板塊,在春秋時期其特徵是典型的貴族文化,即霸主說了算,但說的內容需要大家協商;國君說了算,但說的內容需要卿大夫們協商,這個規矩並沒有什麼法律法規來規定,靠的是大家的政治理性,也就是孔子大為推崇的禮。而楚則不然,楚屬於長江文明板塊,在春秋時其文化發展被黃河文明甩了一條街

三十五年,楚伐隨。隨曰:「我無罪。」楚曰:「我蠻夷也。

以至於春秋中後期的多數戰爭可以視為長江文明板塊與黃河文明板塊之間的較量。然而假如春秋時期楚國一個不小心消滅了中原各國,完成了幾百年後秦國完成的任務,成了楚朝,那麼這將會使中國的文明滯後數百年,因為當時不僅楚國,放眼神州各國都不具備發達的經濟及政治文明,春秋時期黃河文明板塊產生的貴族政治文化也將被長江文明板塊的蠻夷楚國一掃而空,楚國成不了秦,只能成周。此時來看,統一反而不利於中國的政治文明發展

經過戰國時期250餘年的發展,長江文明的楚國成長了不少,而黃河文明的秦國則具備了掃清六合的力量。秦國靠暴力征服了六國,而包括楚國在內的各國的政治勢力仍然活躍,秦國遂亡。而漢則聰明得多,它在暴力的基礎上與長江文明融合,形成了強盛的漢朝。與其說是秦始皇漢高祖的功勞,倒不如說是春秋戰國數百年來大大小小數百場戰爭使得長江板塊文明水平逐漸向黃河板塊靠攏,同時黃河板塊內部諸國硬實力差距拉大,使得強國能吞併弱國,同時也能兼容不同文明板塊的政權。


至於漢朝如何瓦解,如果再用板塊理論分析不免有些牽強,因為經過數百年的發展,此時江河兩文明板塊的衝突已沒有漢初那麼明顯,這是客觀事實。地方豪強勢力在板塊分屬上的衝突也沒有其在經濟、政治上的衝突激烈。然而以江東孫氏為代表的長江文明卻借群雄割據的機會站了出來公開與黃河文明對抗,只不過這個嗶裝的十分有水平。可以說這是長江文明板塊與黃河板塊對立的偶然因素,其必然因素則是兩漢時期對長江流域的大規模開發。


魏晉南北朝大分裂時期,宏觀上最初是長江黃河兩大文明板塊的相互對抗,值得注意的是,三國時期的蜀漢政權,在地理上屬於長江文明板塊,其與黃河板塊的典型代表曹魏政權之間的矛盾也是最大,但是真正的離心力卻在孫吳政權,因為蜀漢政權的立國方針在於「克複中原」,而孫吳的立國方針卻是「限江自保」。而西晉以後,北邊草原板塊與黃河板塊碰撞融合,形成了強大的十六國北朝諸政權,南朝對其無可奈何;南邊則是黃河板塊的精英階層帶來的文明與長江板塊本土文明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割據江東的南朝諸政權,東晉劉宋輝煌一時,對北方政權作戰時皆有不錯的戰績。


此次分裂,自220年曹丕代漢始,至589年隋統一中國為止,歷時369年,是中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建立以來最大的一次分裂,而此後的隋唐的強大則是建立在草原板塊、黃河板塊、長江板塊三大主要文明板塊相互碰撞融合的基礎上的。這一時間段的主要板塊矛盾有三處,即:


長江文明板塊與黃河文明板塊之間的矛盾


黃河文明板塊與草原文明板塊之間的矛盾


以及草原文明板塊+黃河文明板塊與黃河文明板塊+長江文明板塊之間的矛盾。

兩漢時期對江南的開發,使得江南地區政治經濟文明得到了質的提升,其開發潛力巨大,加之遭受戰亂較少,足以與黃河文明板塊分庭抗禮。而草原文明譬如前秦在不斷吸收黃河文明的營養之後變得強大起來,形成了強大的軍事優勢,大有當年楚國一統天下之勢。然而虧它有秦之名而無秦之實,在兩大板塊剛剛碰撞出火花之後居然妄圖燃起大火,就像蠻夷楚國一樣,圖樣。而隋文帝在兩大甚至三大板塊幾百年的碰撞融合後,輕鬆統一中國,這才是佔盡天時地利人和。按照這個思路,後面五代十國和遼宋金的板塊碰撞很容易就能推導出來,此處不表。宋代之後地方割據的基礎被消滅,板塊之間的矛盾再也無法借地方割據的形式表現出來,但巧的是它藉助了民族矛盾的形式表現了出來,元明清三代民族矛盾一直是時代的主題,我們可以說它們形式上是統一的,畢竟無力割據,但其內部的分裂因素卻強過此前任何一個朝代。被中央集權壓抑已久的板塊內部力量如果爆發出來,那就是一次政治地震。


如果沒有這三百多年的大分裂時期,中國將喪失許多的政治活力,看看東漢中後期政壇的一潭死水。這此大分裂可以說是皇權發展初期的一次大挫折,就像一個小學生到了初中後發現考試並不像小學時候那麼簡單了,於是考了一次試,掛了好幾門。這也就使得文明板塊的矛盾暴露得越來越明顯,此後的統治者就要正視這種矛盾,並且不斷地探索如何平衡板塊之間的矛盾,然而直到民國時期,這種矛盾都始終伴隨著王朝的更迭。


因此中國古代的王朝並沒有趨於統一的大趨勢,分裂也未必不能長久,只能說君主專制與中央集權有加強的趨勢,而四大板塊不可能完全地融合,矛盾也不可能完全消弭,因此一旦某一個或某幾個文明板塊快速發展起來,那便會構成分裂因素,一旦板塊之間的發展趨於平衡之後,又會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一個新的統一體。但值得注意的是,分裂不等於反動,偏安不等於無為,如果中國廣闊的領土上一直是一家獨大,那才是真正的反天下之大動。


為什麼沒人考慮地理地形因素?


始皇帝當著全天下高潮了一次你覺得後來的王侯將相還捨得練童子功?


因為,在古代,國不是最大,最大是天下。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分裂的地緣政治不能穩定。


看到很多人的答案,地理上的,歷史上的,包括宗教上的,都很有道理,澤然史觀想從另一個角度作答,那就是文字!
如果沒有秦始皇統一漢字,各個國家仍舊沿用各國的字體,那麼中國的道路也必然和歐洲一樣,是分裂的。
中國以象形方塊漢字為紐帶緊緊拴住各個地區的人民,儘管各地方言千差萬別,發音亦不相同,然而由於同用漢字,就存在強烈的認同和歸屬感,如果我們也用的是拼寫文字,那麼方言發音的差異,定會逐漸改變同一個詞的拼寫,那麼就會瓦解文字對民族的向心力。但由於使用相同的文字,這樣才會使中國所以為中國,而不是分裂的歐洲。


中華文明自古就嚮往統一,原因主要就是經常說的文字,治水,板塊,文化的原因,統一意味著安定,自然人人嚮往統一。中國分裂的原因自秦漢以來除了災害流民,我感覺很大因素是北方民族不斷的衝擊和滲透,第一次長時間大分裂五胡亂華一直到隋大一統,第二次從安史之亂藩鎮割據(很大是民族問題)一直到五代十國到宋一統(也有說宋遼夏三分)之後又不斷受到蒙古女真衝擊。北方民族從匈奴到鮮卑到突厥到契丹到女真到蒙古到後金,一波比一波戰鬥力強,滅掉一個來一更強的,最終直接或間接打碎了一個又一個王朝,中華民族幸好文化程度高融合力強,反爾一次次復興又一次次走向統一!中華民族還是很有生命力的!


因為國家本來是統一的。
就好比你有一百萬的家財,後來分家了,你覺得必須再攢夠這一百萬,才能滿足自己的慾望。
否則總覺得缺了點什麼。


正好最近做了一個讀書分享

魏晉南北朝,光是分清五涼、四燕、三秦、二趙、一成、一夏,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東晉,宋,齊,梁,陳,這些朝代和建國者都不容易。所以主要回答三個問題。

1.為何魏晉南北朝會被視為大分裂時期?

2.為何被分裂?

3.為何會統一?

其中參考黃仁宇先生的《中國大歷史》《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川本芳昭的《講談社·中國的歷史05·中華的崩潰與擴大:魏晉南北朝》,以及費正清、崔瑞德先生主編的《劍橋中國史:秦漢》《劍橋中國史:隋唐》。

其中《中國大歷史》在讀書會分享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翻出來看看。《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很薄的一本,幾乎無閱讀門檻。講堂社也可當入門讀物。至於《劍橋史》非發燒友慎入。


言歸正傳。


南北朝作為中國歷史上大分裂時期,因其政權更替過為頻繁,常被人忽略。但是大分裂就當時的歷史發展時段來說並不見得。畢竟大統一時代如唐宋元明清未開啟,誰也不敢說今後千餘年我們會以大一統帝國的形式存在。那時的人們回望一千餘年,從春秋至晉朝統一全國,分裂是常態,而統一才是非常態。無論是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或是三國鼎立,中國這個地域範圍內,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存在多個政權。

那為什麼南北朝仍然被認為是大分裂呢?

筆者認為,不在於起地理上分割,也不在於起政權分割,更不在於起時間之長,而在於其道統的分割。思想為何六國對強秦指手畫腳,不僅在於其強大的軍事對中原構成威脅,更在於其出於西戎,民風與中原大有不同,難以被華夏所認同。

同理,南朝對北朝的指點也多少帶有道統之爭的色彩。中華意識的形成從周開始,民眾可以接受天下不是一個政權統治,如戰國時期。只要列國還在一套話語行為體系內即可。就猶如當今社會,人們可以接受不同國家的存在,但認同自由,平等,民主,法制等成為主流價值,那些無法做到不到的國家也會宣稱做到,比如隔壁的金家王朝。

為何被分裂?

《三國演義》里的卷首語「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精鍊的概括了中國歷史。難道說我們的歷史像是一場麻將,胡了之後在再開一局嗎?

關於分裂的原因,一種宏觀上的說法是,古代時期南方多為農耕形式的文明社會,北方為游牧形式的」野蠻「社會」。每當小冰期來臨,北方生存狀態不佳,游牧民族南下侵略南方文明社會。這也很好解釋了為何五胡亂華和羅馬帝國遭受日耳曼蠻族入侵在同一時間段。這種說法也被概括為文明的大鎚,每隔幾百年,游牧民族就像是上帝賜予的大鎚敲打農耕文明一下。從匈奴、、鮮卑如此,契丹如此,蒙古、滿清亦如此。這樣看來,上帝不是在玩麻將,更像是打地鼠。

從相對微觀角度來說,東漢以來,分布在西、北邊疆的少數民族已陸續向內地遷徙,孫吳對江南的開發為分裂創造了條件。若不是孫大大在南方經營,也就沒有南朝什麼事了。

三國之前,中國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均在北方,統一北方就約等於統一全國了。至於南蠻之地,說句玩笑話,在地圖上畫個圈圈就算佔領了。東晉衣冠南渡,進一步開放南方,才有後南朝宋齊梁陳與北方對抗的實力。所以南北朝分裂,並不是一塊蛋糕一分為二,而是中華這塊蛋糕在這個時期不斷做大,最後出現了兩塊蛋糕。至於這塊蛋糕還是不是原來那個味,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在筆者看來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不是個黑暗的時代,而是一個融合開放,進取的時代,開僵拓土最高層次不是文明的擴大嗎?當然,落到個人身上也可能就是家破人亡,顛沛流離。

為何會統一?

對於南方,統一是道統的要求。統一全國整一個繼承者之戰嘛。

作為文明繼承者,收復失地理所當然。後世南宋詩人陸遊一句。「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很好的概括了這點,即為王師就當北定中原。

。有「七分天下,而有其四」的南朝政權宋(史稱劉宋),宋武帝劉裕,在422年,也就是取代東晉2年之後,便出兵北伐,曾一度收復河南北部。

那對於北方呢?

主管上還是追求正統。經濟開發,文化的發展已經讓南方成為中華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道統上得到了承認。北魏以後,北朝開始認為自己是中華的繼承者。中華思想的仰慕者孝文:「國家興自北土,徒居平城,雖富有四海,文軌未一。」

客觀上,南朝發展讓北朝同時面臨著北方少數民族(雖然自己也是少數民族,但北朝並不認為)兩面夾擊的風險。畫圈圈佔領南方已經行不通了。加上北朝連年征戰,人口南遷,再也負擔不起獨自防禦游牧名族的重擔,攘外必先安內統一全國也是情非得已。這也解釋了為何楊廣同學那麼勤快修運河,滅了南陳,我當然要你輸血防禦北方啊!!!

著名南征事件,莫過於十六國之一前秦第一次作為少數民族統一北方之後,國家統一戰線締造者,偉大領袖開國皇帝苻堅同志親率百萬雄師南征,最終敗於淝水之戰,誰叫對手是謝安!

最後,用狄更斯在《雙城記》第一句作為總結: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


地理板塊上,大陸國家比海洋國家在古時更易統一。且我國在政治上空前早熟,有孔子奠定的思想基礎與秦始皇奠定的政治基礎。


因為「自強不息」。

不息,沒有終止的,永不停息的自強,意味著華夏文明一直在追尋自強的極限、不斷突破自強的極限。

華夏文明早已超脫了「私」,私慾、私利,華夏文明早已明白「公」、「勢」,華夏文明謀求的是功、業,而不是「征服」、「榮耀」、「遂欲的享受」。

這些,決定了華夏文明一直在追求在更廣袤的範圍整合資源、實現更廣大的「力」與「勢」。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對於一個文明而言,何嘗不是如此。


參照系的問題吧,分合交替的情況貌似也可以描述為「為什麼大一統的狀態不能穩定?」。


書同文,車同軌


反對所有從文化角度進行分析的答案,在我國古代,由於交通不便,各地的文化差異比想像中要大的多,所謂十里不同音。而在歐洲,即使是同樣的天主教文化圈,也可以分成好幾個國家,所以文化絕非我國版圖固定的決定性因素。
此外,對治理水患是統一的原因的說法我也有所懷疑。這一說法我最早是讀黃仁宇的書時看到的,但我一直沒有看到一些詳細對此原因進行論證的文章。治理黃河是中華人民的共同需求是沒錯的,一個統一的國家能夠更好的完成治理水患的任務也是正確的。但只有這二者並不能推導出國家必然統一的結論。舉例來說就是比爾蓋茨把錢分給非洲窮人必然可以讓大多數人幸福,但並不意味著未來比爾蓋茨就肯定會這麼做,或者有什麼冥冥之中的力量能讓比爾蓋茨這麼做。而且如果這個推理成立的話,我國曆來的統一路徑也應該是沿著河流的東西方向的統一而非我們經常看到的南北方向的統一。所以我認為這一觀點還需進一步論證。
個人認為,我國傾向統一的原因可能與官僚制有關,根據馬基雅維利的說法,官僚體制國家難以被打敗,但由於缺少貴族階層只要被打敗就難以翻身。而我國進入官僚體制比歐洲要早很多,因此我國有更強的統一趨勢。
另外,地理因素可能是另一個促進統一的原因,比如中原地勢平坦因此易攻難守,巴蜀常常存在割據勢力等等。但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所以不敢妄言呢。
一些拙見,望大家不吝賜教。


推薦閱讀:

三國演義里的曲阿小將最有可能是誰?
關羽在襄樊之戰中的部署是否存在戰略失誤?如果存在,那劉備在取漢中後該怎麼辦?
袁紹只是太守,怎麼推為盟主,而其他牧或者刺史都不是盟主啊。按理太守不就是市長級的,而州牧可是省長啊?
諸葛亮死後,司馬懿為何終生不敢伐蜀?
為什麼孫皓聰明又殘暴?

TAG:三國 | 地緣政治 | 春秋戰國東周 | 魏晉南北朝 | 五代十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