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式的知識是無用的嗎?應該如何看待?
比如刷新聞,微博,知乎和聽脫口秀。
《天龍八部》里有個薛神醫,醫術通神,武功卻稀鬆平常。他一大愛好是為武林人士治病時與人交換武功,東一招西一招,記了一肚皮各門各派的奇招絕技。他本人以此為傲,別人因為要治病也順嘴恭維他幾句。於是薛神醫自以為是天下一流的武學高手,直到親眼目睹喬峰力戰群雄,才清醒地認識到自己與真正高手的差距,當時臉如死灰,雙手顫抖,連話也說不出了。
《射鵰英雄傳》里的洪七公,年輕時所學頗雜,各種稀奇古怪的拳法掌法學了不少。這些武功有時會當作獎賞,教給立了功勞的丐幫弟子。後來遇到郭靖黃蓉時,將真正的絕學降龍十八掌傳了郭靖,卻把花樣百出的各種武功教給黃蓉,黃蓉也只圖好玩,並不認真學。他老人家面對強敵時,從沒用過這些花架子招數,都是拿出真本事來對敵,也包括降龍十八掌和打狗棒法這種壓箱底的絕招。
《天龍八部》里的慕容復,家傳一招「斗轉星移」,又藏有天下各門各派武功秘籍,拳法、掌法、指法、腿法、十八般兵刃樣樣精通不說,比原幫派的高手還更懂自家武功的精要。而且融會貫通,不拘一格,劍被打斷了改成暗器,判官筆被打彎了改使鉤法,招招精妙。但儘管如此,面對天下最頂級的幾個高手時,還是被人家專一而深湛的功夫製得服服帖帖。
《神鵰俠侶》里的楊過,從小迭逢奇遇,碰到的全是武林中一流的人物,機緣巧合之下也學到了各家武功的精妙之處。然而貪多嚼不爛,在從二流高手邁向一流高手的門檻時卻猶猶豫豫,覺得專精哪門放棄別的都十分可惜。直到在神鵰面前領悟了「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精義,才靠著十餘年的勤學苦練成了新一代的五絕高手。而年輕時學到的那些各家武學精要也沒有浪費,逐一化入了他自創的黯然銷魂掌。
如果說碎片式的知識就像各家雜傳的散碎招式,而專業的、深入的知識就像武林各大門派從打熬筋骨、修身鍊氣開始循序漸進的各套功夫一樣;
那麼碎片式的知識是否有用,有什麼用,完全取決於你如何對待它;消耗了多少時間精力在它上面;有沒有喧賓奪主,沉迷於大量碎片知識導致耽誤了自己本該做的事情,還在為自己「學習」的成果而沾沾自喜。
你將來會成為薛神醫、慕容復、楊過還是洪七公?就取決於如何對待碎片知識和真正成體系的專業知識了。
碎片式的知識當然有用。不僅有用,獲取也快,效用還不低——
- 碎片式的新聞類知識是微波爐,它能讓一個陌生飯桌熱熱鬧鬧不冷場;
- 碎片式的技巧類知識是擴音器,它能讓你吸引大家的注意讓別人銘記;
- 碎片式的科學類知識是准入證,它能讓你迅速和另一個行業的人靠近;
- 碎片式的八卦類知識是粘合劑,它能迅速讓大家達成共識並增進友誼;
…………
總而言之,用 「碎片式知識」 來 「破冰」 或用其作為 「談資」,是非常合適的。
然而,碎片式知識的局限性在於,它終究只能在知識的表層上閃耀,而無法支撐深入的探索。
為什麼大家都喜歡碎片式知識呢?因為效用高,並且直接和生活聯繫。為什麼太多的碎片式知識不好呢?請看下圖(僅是示意圖,並不嚴謹):
如果我們採用系統化的學習——
- 在最初給我們一個基本體系概念,雖然沒有碎片化知識那麼高效(實用性不強),但效率也不算太低;
-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在整個體系各個分支中中添加基本的知識點,進入一個枯燥的積累階段,效率稍稍降低——這段時間最難熬,卻也十分必要;
- 到了一定的積累量後,體系形成,我們突然找到了知識和知識之間聯繫,俗稱「開竅了」,學習效率反而提升;
- 但知識積累最終也會遇到瓶頸,到了後期,獲取的效率還是會緩慢下降……
但如果我們採用碎片式學習——
- 在初期往往讓人不明覺厲,興緻盎然,看起來特別有收穫;
(比如,剛上知乎時,我們會覺得自己開啟了新的世界,為此興奮不已)
- 時間長了以後,儘管獲取它的成本依然不高,但由於沒有知識體系的支撐,隨著新鮮感的褪去,效益會迅速的衰減;
(當興奮勁過去以後,我們發現知乎上的回答似曾相識,偶有收穫,但效率不太高了)
- 更長的時間過後,沒有體系的劣勢更加明顯,我們所遇到的碎片知識大都看起來差不多了,零碎的知識形態堵死了我們觸類旁通的腳步,最終讓我們停滯不前。
(當我們刷了很長很長時間知乎,會覺得什麼回答都彷彿在哪兒看到過似的,最終覺得了無生趣)
最後結果:
系統學習的人逐漸變成了領域大牛,而碎片式學習的人到了一定的水準後便停滯不前。
用碎片時間刷,有用;用整片時間刷,無用。
謝邀
之前在一年讀完 1000 本書會收穫到什麼? - 李石的回答中詳細談過知識和讀書。
本題稍作補充。為什麼碎片式的知識是無用的?(比如刷新聞,微博,知乎和聽脫口秀)
因為有用的知識必須具備如下3個要素:
- 有用的知識必須圍繞客戶需求。無論你刷多少微博、知乎,本質上你都是在滿足自己的需求。滿足自己的需求沒有錯,但是卻不會有客戶願意為此付出成本。
- 有用的知識必須承擔責任。刷微博、知乎的關鍵問題不是獲得碎片化知識,而是獲得無保證的知識,這些知識可能真,也可能假,可能在某個前提下真,在某個前提下假。平時吹牛聊天無所謂,但是當你需要憑藉這些信息來決策,並且需要為這些決策負責任的時候,碎片化信息我們自己都不信。
- 有用的知識必須面對競爭。可能通過大量的碎片知識,我們可能對某個領域有了一些了解,但是這種了解的效率非常低。而從職場到商業世界,我們競爭的從來不是知道什麼,而是怎麼用更低的成本知道什麼。
十萬年的進化本能賦予了我們對信息的貪婪,畢竟不願留意周圍風吹草動過於專註的猴子,難以生存繁衍。
幸運的是,今天的我們不用擔心因為過於專註而被野獸吃掉;
不幸的是,知識爆炸的今天我們必須學會過濾信息。
參考答案:
一年讀完 1000 本書會收穫到什麼? - 李石的回答
領導講的關於客戶需求的雞湯有道理嗎? - 李石的回答
我前陣子出去面試的時候,是一家外企,面試官很牛氣,在清華讀的碩士研究生。我開始自我介紹的時候,說了沒一會兒面試官就打斷我了,直接就問我:「你現在與這個崗位相比最欠缺的是什麼?」
我不假思索的說:「專業性!」
「好,你既然知道專業性是你欠缺的東西,那你為了這個專業性去做了哪些功課呢?
我整個聽下來完全沒有看到你為了填補專業知識的空白而做出的努力。
你只是不斷的說,你聽了一些大牛的話,看了一些大V寫得東西,然後覺得很澎湃,覺得學到了很多。
我說句不客氣的話,我覺得他們說的都是廢話,我們公司招的很多都是北大清華的學生,這些所謂的大V寫的東西,我們這邊能寫的人一抓一大把,我在中國排名前十的大學裡隨便找個相關專業的學生,啃一本書就能寫出花兒來。
有用麽?除了讓你看著爽之外,有什麼用,大道理誰都會說,我們面試也看到很多人說什麼思維方法之類的,但是能拿出手的東西就捉襟見肘。你知道啥原因麽?」
我還沒來得及搖頭,他又說了:「就是因為你從來沒有一套體系化的思維方式和做事方法,你每天接受那麼多碎片化的知識,可曾想過這些都是很淺層次的東西,都是對於你個人的做事沒有半點的幫助,反而會讓你的思維受到局限,而你卻並沒有察覺到。
你自嗨的認為這些人很牛,其實很多人生活中不見得很厲害,也許是從哪兒看到的東西搬到了網上,你看到了就覺得對方很牛,覺得跟對方學到了很多。
但你真正學到了什麼呢?網上那些各種各樣的雞湯不斷的給你講概念,講目標,講管理,講經驗,你真正有幾樣能夠上手呢?能上手的你是不是做了呢?而那些能夠持續不斷提供優質內容的人,也許他們自己有一套體系化的思維和工作方法,這才是支撐他們不斷輸出優質內容的原因。
你應該做的是系統化的去學習專業知識,而不是整體迷在網上,看到人家寫的,哎呀,好牛啊,又學到新知識了,你這自娛自樂還好,當真了就不好了。好好努力吧,兄弟!」
最後我當然沒有面試成功,但是他確實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課,雖然話當時有點不愛聽,後面一琢磨確實是這個道理,我們在這裡看的再過癮,終究吸收不到自己的體系里,反而會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思維越來越僵化,聽風就是雨的。所以說,大V的話少聽啊,人家說不定就是瞅准了你愛聽啥,於是就說啥,一起努力吧,少年!有用無用,不取決於是否碎片化。
而取決於接收的人大腦中是否有知識的存儲框架,是否對知識進行了結構化。
如果沒有結構化框架,碎片無處安放,碎片就只是碎片,很快散落於無形。
如果有結構化框架,碎片就是填充骨架並使之豐滿的材料。
這是一個關於建立知識框架的回答,供參考。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808356/answer/64036989
我一直以為,碎片化的知識是一個偽命題。
我們從小學的每一個類別的知識,本來不就是一個領域中的碎片嗎?
我們能舉出和碎片化知識對應的「完整的」知識嗎?
自從有了微博,知乎等新媒體,似乎很多人就開始糾結知識碎片化的問題,可是問心自問,我們的知識儲備何曾真正完整過?知識,或者具體來說,信息,本身就有天然的時空的局限性,哪怕1+1=2在多元宇宙的假設中也是存在變化的。在這個意義上講,知識的碎片化就是其本質的屬性。另一方面,回顧一下我們之前學過的教科書上的「系統的」知識,還有多少人能夠記得?由於我們記憶力的局限性,再系統的知識也有被遺忘的可能,因此碎片化的記憶自然會導致碎片化的知識儲備。
更進一步,可以探究一下對碎片的知識的焦慮的根源。我的理解是,這源於我們之前太過於依賴教科書的系統,而產生了一種知識本身就應該被體系化的錯覺。事實上,除非是每天都要用到的工作和專業領域的知識,或者是真正的興趣愛好,否則構建知識體系是非常艱巨的記憶負擔,並且始終存在著上述的時空局限性。在生活中,知識不應該被負擔著記憶。你可以因為愛好明史而熟知皇帝的名諱,但是你並不一定要同時能夠推導出熱力學三定律之間的關係。
也許更多的時候,這種對於知識碎片化的焦慮,只不過是我們給自己沒有能夠繼續閱讀大部頭的教材而產生的負罪感的具現。我們腦中還固化著一個陳舊的概念:真正學習知識,必須是端坐在課桌邊,一天八個小時捧著厚重的教材。除此之外一切形式的學習,都是浪費時間,都是「不完整的」學習。我們對於碎片化知識的批判,根源就是我們對於碎片化學習的恐懼,而我們對於碎片化學習的恐懼,根源是我們始終無法拜託課桌和教室,老師和作業的陰影,使得我們無法有效的在一個擺脫了學校的知識爆炸的環境中,調整和切換自己的學習模式。
說白了,我們就是太恐懼「自學」這件事。是時候祭出這篇文章了!
新聞有毒
——《衛報》
新聞有害健康,它能引發恐懼和欺凌,阻礙創造力,並抑制你深入思考的能力。解決方案是什麼?是徹底放棄消費新聞。
在過去幾十年,我們之中的幸運者,及早地意識到了食物過剩帶來的危害(肥胖、糖尿病等),並讓我們改變飲食習慣。但大多數人卻並不知道,新聞之于思想,正如糖分之於身體。
新聞容易消化,媒體用雞毛蒜皮、以及與我們生活無關並且無需思考的花邊新聞填入我們口中,所以我們從來不會感覺到飽。而不像讀書以及讀長篇雜誌文章(這些需要你去思考),我們能吞下無盡的新聞,而它們對於思想正像閃閃發光的糖果。
今天,我們與信息的關係,正如20年前我們與食物的關係一樣。我們正逐漸認識到,新聞可以毒害人們。
新聞存有誤導性
以下面的事故為例。一輛轎車路過一座橋,橋塌了。媒體會聚焦於什麼?是汽車,車裡的人,他來自哪裡,要到哪裡去,事故怎麼發生的(如果他幸運的活下來)。但實際上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那麼緊要的是什麼?是這座橋的結構穩定性。這是隱藏的潛在風險,也是其他橋樑可能遇到的。但這裡汽車是很引人注目的,事故牽扯活生生的人(非抽象),聚焦於它可以廉價地生產的新聞。
新聞導致我們在腦海中存著錯誤的風險地圖,因而恐怖主義是被誇大的,慢性的壓力被忽視,雷曼兄弟(0, 0.00, 0.00%)倒閉的影響被高估,財政的不盡責被忽視,宇航員被高估,護士被忽視。
面對媒體,我們總是不夠理性。在電視上看見飛機墜毀,會影響你對這一風險的判斷,不管飛機墜毀真實的可能性是多大。
如果你覺得,自己可以通過自身的看法抵消這種影響,那你就錯了。例如銀行家和經濟學家,他們有很強的動力去消弭新聞因素帶來的災難,而事實證明他們無法做到。
唯一的解決方案是什麼:讓你自己與新聞消費完全斷絕。
新聞與你自身無關
從過去12個月中,你讀到的大約1萬條新聞中,說出在影響你生活、事業或者生意的事情上讓你作出更好決定的一條新聞來!
事實是:新聞的消費,與你自身無關。但是人們總是很難認清什麼是「有關」,而識別什麼是「新的」,卻更為容易。「有關」 與「新的」之間的鬥爭,是當前年代最基本的衝突。
媒體希望讓你相信,新聞讓你具有某種比較優勢。而很多人就上了這種當。當我們與新聞隔絕時,會感到焦慮。而在現實中,新聞消費卻是一種比較劣勢。你對新聞消費的越少,你所佔的優勢越大。
新聞沒有解釋力
新聞是深層世界表層冒出的泡泡。累積起來的事實能否助你理解世界?不幸的是,答案是否定的。這一關係被倒置了。重要的故事都不是故事:在記者關注之外但是擁有變革效果的緩慢、有力的運動。
你消費的新聞越多,對大格局的理解就越少。如果知道的信息越多意味著經濟上更成功,那麼記者當成為其中的塔頂。而現實並非如此。
新聞對你的身體有毒
它們持續觸發邊緣系統。令人緊張的故事會促使腎上腺皮質醇的分泌,這會讓你的免疫系統紊亂,並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換句話說,你的身體處於慢性壓力的狀態中。皮質醇水平高,會導致消化問題,生長變慢(細胞、頭髮和骨質等),緊張以及容易感染。
其他的副作用包括,令人產生恐懼、暴躁、視覺狹窄以及感覺遲鈍。
新聞增加認知偏誤
新聞是所有認知偏誤的來源——確認偏誤的助推力。用股神巴菲特的話來說:「人類最善於做的事是,去解讀所有的新信息,以便他們之前得出的結論不受影響。「而新聞則加重人性的這一缺陷。我們變得易於過度自信,甘冒愚蠢的風險,誤判機會。
新聞也會放大另一認知偏誤:對事件的偏見。我們的大腦希望得到「說得通「的故事,即便它們不代表事實。任何敢於去寫」市場因為XXX因素而變動「以及」該公司因為XXX因素而破產「的記者,都是二逼。對於這種廉價的解釋世界的方式,我已經受夠了。
新聞阻礙思考
思考要求注意力集中,而注意力集中則又需要不受打擾的時間。而新聞正是用來不斷打擾你的。他們就像病毒,從你原本的目的上偷走你的注意力。
新聞讓我們變成膚淺的思考者,而且不止於此。
新聞嚴重影響記憶力。記憶力有兩種:長期記憶力幾乎能讓記憶永久儲存,而動態記憶則限於一定量的活動數據。從短期記憶變為長期記憶,是大腦的阻塞點,但也是你理解任何事情的必經之路。如果這一通道受到影響,就無法完成轉換。因為新聞擾亂注意力,勢必減弱理解力。
而網路新聞尤為如此。在2001年的一份研究中,兩名加拿大的學者指出,隨著一份文檔中超級鏈接數量的增加,對這份文檔的理解能力也在減弱。為何?因為當鏈接出現時,你的大腦就至少要決定點擊還是不點,這本身就擾亂注意力。新聞是一個蓄意的擾亂體系。
新聞就像毒品
隨著事情的發展,我們希望知道它會如何繼續。隨著大量的事件進入我們的腦海,這種渴望就變得愈發強烈,難以忽視。
科學家們過去認為,我們大腦中1千億神經元之間形成的緊密聯繫,會在成年後基本固定。如今我們知道,這不是事實。神經細胞經常會切斷舊有聯繫,形成新的聯繫。我們消費的新聞越多,我們的神經環路用來掃描和多任務處理的精力就越多,從而忽視本該用來深度閱讀和思考的精力。
絕大多數新聞消費者——即便他們之前是忠實的書籍閱讀者,已經喪失了消化長篇文章和書籍的能力。讀了四五頁之後,他們會感到厭煩,注意力消散,坐立不安。這不是因為他們年紀變大,或者事務繁忙,而是因為他們大腦物理結構的改變。
新聞浪費時間
如果你每天早上閱讀15分鐘新聞,午飯時間閱讀15分鐘,睡前再讀15分鐘,工作期間這看看那看看花5分鐘,算上注意力分散和重新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你每周至少要浪費半天時間。
信息不再是稀缺品,而注意力是。你不會對你的錢財、聲譽和健康不負責,那麼為何要放棄對思想的責任?
新聞讓人消極
新聞故事都是關於你無法施加影響的事情,每日重複的我們無法施加影響的新聞,讓我們變得消極。它打磨地我們直至接受消極、遲鈍、尖刻和宿命論的世界觀。對此的科學名詞是「習得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可能這樣表達有些過,但如果說新聞消費(至少部分地)促進了如此大範圍的抑鬱症,我也不覺得奇怪。
新聞扼殺創造力
終於,我們發現了限制我們創造力的東西。這是為何技師、小說家、作曲家和企業家通常在年幼時產出他們最有創造力作品的原因之一。那時他們腦中有開闊的空間,助他們產生和追求偉大的想法。
在我認識的人中,真正具有創造思維的人沒有一個著迷於新聞的,不管是作家、作曲家、技師、醫生、科學家、音樂家、設計師、建築師還是畫家。
從另一方面來說,我也認識很多不具有創造思維的人,他們消費新聞就像消費毒品。如果你想尋找解決問題的舊思路,那麼就去讀新聞。但如果你想尋早新思路,那就不能讀新聞。
社會需要新聞業,但應該是以另一種不同的方式。調查性新聞一直都是重要的。我們需要那種監督社會機構和揭露真相的報道,但重要的發現並不必須以新聞的形式呈現,長篇報道性文章以及深度書籍也是不錯的形式。
迄今我已經在隔絕新聞的狀態下渡過了四年,因此我能夠以第一手的形式看見、感受並講述這種自由所帶來的效果:干擾減少、焦慮減少、思考更深、時間更多、見解更多。這並不簡單,但是值得。·
碎片知識有用嗎?看似有用,其實無大用。
我們都愛打麻將。
碎片知識就像單張。好的碎片知識就是二五八萬,誰都能用上。
但是你光有幾個單獨的二五八萬,能胡嗎?胡個屁。
二五八萬最有用的是你報聽了之後,缺一張,來一個就點炮了。那肯定好。
也就是說你得手上有一副完整的牌,當成基礎。
體系化的知識就不一樣了。什麼東西一旦體系化,就牛逼了好多倍。
箭牌(中發白)、風牌(東西南北)單論價值肯定不如二五八,
但是來個體系大三元你怕不怕?一堆字牌邊張來個十三幺你怕不怕?
(大三元和十三幺)
不說這些稀有的牌型,就拿普通的一條龍、清一色、七對來說,那得分也比不成體系的平胡等等大多了。
成體系的知識就像這些牌型,裡面也許缺一門甚至好幾門,不全面。但是牛逼。
實際上不光知識是這樣,很多領域都是這樣。比如行軍打仗,你部隊裡面東一下西一下,每樣兵種來10個人,另外一邊整齊劃一來個體系,哪怕人數一樣,對方的規模優勢也把你打了。
所以總結一下,絕大部分時候,沒有深度的廣度,約等於屁。
·不成體系的知識有小用,卻有大害。
碎片化的知識最大的用處是什麼呢?吹牛逼——能在各種場合和各種人侃侃而談,讓別人覺得自己很牛逼,或者自己覺得自己很牛逼。
莊子有句話說得好: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也就是說,知識是無窮無盡的,如果我們試圖去掌握無窮無盡的知識,那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我們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想要掌握每個專業的知識,那必然對每個專業都只能做到蜻蜓點水一般。尤其是現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被迫接受大量的知識碎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如果不懂得拒絕知識,那我們勢必會被淹沒在嘈雜的、無用的知識的汪洋里。現在很多綜藝節目都在展示這樣的知識達人,能背出很多冷門的歷史知識,或者能背一本字典,這樣的知識能有多大的用處呢?
另外一個很大的危害是,不成體系的知識,往往是割裂的、片面的,對知識做了簡單化處理,這也勢必會影響我們對事物的判斷。
我對知識的定義是:
- 有明確的下一步;
- 指明預期結果的信息。
碎片化的只是信息,不是知識,沒有行動,沒有明確預期結果。有何用處?!
很早以前看過喬布斯在斯坦福的演講—《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他在演講中講了三個故事,其中第1個故事是關於如何把人生中的點點滴滴串連在一起。希望能對你有用
我在Reed大學讀了六個月之後就退學了,但是在十八個月以後——我真正的作出退學決定之前,我還經常去學校。我為什麼要退學呢?
故事從我出生的時候講起。我的親生母親是一個年輕的,沒有結婚的大學畢業生。她決定讓別人收養我, 她十分想讓我被大學畢業生收養。所以在我出生的時候,她已經做好了一切的準備工作,能使得我被一個律師和他的妻子所收養。但是她沒有料到,當我出生之後,律師夫婦突然決定他們想要一個女孩。 所以我的養父母(他們還在我親生父母的觀察名單上)突然在半夜接到了一個電話:「我們現在這兒有一個不小心生出來的男嬰,你們想要他嗎?」他們回答道:「當然!」但是我親生母親隨後發現,我的養母從來沒有上過大學,我的父親甚至從沒有讀過高中。她拒絕簽這個收養合同。只是在幾個月以後,我的父母答應她一定要讓我上大學,那個時候她才同意。
在十七歲那年,我真的上了大學。但是我很愚蠢的選擇了一個幾乎和你們斯坦福大學一樣貴的學校, 我父母還處於藍領階層,他們幾乎把所有積蓄都花在了我的學費上面。在六個月後, 我已經看不到其中的價值所在。我不知道我想要在生命中做什麼,我也不知道大學能幫助我找到怎樣的答案。 但是在這裡,我幾乎花光了我父母這一輩子的所有積蓄。所以我決定要退學,我覺得這是個正確的決定。不能否認,我當時確實非常的害怕, 但是現在回頭看看,那的確是我這一生中最棒的一個決定。在我做出退學決定的那一刻, 我終於可以不必去讀那些令我提不起絲毫興趣的課程了。然後我還可以去修那些看起來有點意思的課程。
但是這並不是那麼羅曼蒂克。我失去了我的宿舍,所以我只能在朋友房間的地板上面睡覺,我去撿5美分的可樂瓶子,僅僅為了填飽肚子, 在星期天的晚上,我需要走七英里的路程,穿過這個城市到Hare Krishna寺廟(註:位於紐約Brooklyn下城),只是為了能吃上飯——這個星期唯一一頓好一點的飯。但是我喜歡這樣。我跟著我的直覺和好奇心走, 遇到的很多東西,此後被證明是無價之寶。讓我給你們舉一個例子吧:
Reed大學在那時提供也許是全美最好的美術字課程。在這個大學裡面的每個海報, 每個抽屜的標籤上面全都是漂亮的美術字。因為我退學了, 沒有受到正規的訓練, 所以我決定去參加這個課程,去學學怎樣寫出漂亮的美術字。我學到了san serif 和serif字體, 我學會了怎麼樣在不同的字母組合之中改變空格的長度, 還有怎麼樣才能作出最棒的印刷式樣。那是一種科學永遠不能捕捉到的、美麗的、真實的藝術精妙, 我發現那實在是太美妙了。
當時看起來這些東西在我的生命中,好像都沒有什麼實際應用的可能。但是十年之後,當我們在設計第一台Macintosh電腦的時候,就不是那樣了。我把當時我學的那些傢伙全都設計進了Mac。那是第一台使用了漂亮的印刷字體的電腦。如果我當時沒有退學, 就不會有機會去參加這個我感興趣的美術字課程, Mac就不會有這麼多豐富的字體,以及賞心悅目的字體間距。那麼現在個人電腦就不會有現在這麼美妙的字型了。當然我在大學的時候,還不可能把從前的點點滴滴串連起來,但是當我十年後回顧這一切的時候,真的豁然開朗了。
再次說明的是,你在向前展望的時候不可能將這些片斷串連起來;你只能在回顧的時候將點點滴滴串連起來。所以你必須相信這些片斷會在你未來的某一天串連起來。你必須要相信某些東西:你的勇氣、目的、生命、因緣。這個過程從來沒有令我失望(let me down),只是讓我的生命更加地與眾不同而已。
碎片化的知識如果不在學習中化為已有知識樹的一部分,那麼在學習過後很快就會忘掉……
你說的那些,恐怕不能稱之為知識。
什麼叫知識?你不僅要知,還要識,懂得識別。你得對相關問題有判斷力,才叫知識,否則只能叫信息。
比如美元匯率漲了,這叫信息,搞明白為什麼漲,需要的是完整的經濟學、金融學素養,這叫知識。如果你沒有這些素養,要麼,你停留在聽說美元漲了這個層次,要麼別人隨便說個道理把美元和別的什麼風馬牛不相及的事關聯在一起說因果,你就信了。
再比如你在知乎上看到的東西,你知道別人說的對不對嗎?對方有沒有假數據,分析過程是否嚴密,有沒有隱瞞事實刻意誘導,你都不知道,無非是記住若干「懶人包」結論。在這種情況下,你敢用這些支撐自己做決策嗎?
哪怕對方是真心誠意的,比如,知乎上有很多談互聯網軟體架構的文章,你如果是外行,都看一遍,敢不敢去應聘架構師?如果你理智的話,應該是不會對吧。
學知識,不一定非得長篇大論,但是一定是知九學一,你在知乎、微博、脫口秀里看到的東西,哪怕是可靠的,如果不是你的專業,那就相當於在知一學九。這是不會有什麼幫助的,頂多能幫你侃大山泡妞。看「碎片化」是指的獲取知識,還是吸收知識。
大家說的碎片化,大多數時候指獲取知識。比如在吃飯間隙、睡覺前、通勤路上看看各種內容,這其實都是碎片化的獲取知識。我覺得很無奈,這已成為主流的趨勢,隨著生活節奏的提速,已無法避免。
但吸收知識(知識的內化)可以不是碎片化的。
我覺得人的知識體系的形成特別像蓋一個動物園:首先你要蓋一個動物園,然後你要把各個科的動物都養進來,這兩步才構成一個完整的動物園。
上面的意思是:你要先形成一個儲存各種知識的框架,然後有新的知識來的時候,放到對應的地方去。
比如幼兒學習說話,這一過程就不是按部就班,而是在不斷地實踐和失敗中,不知不覺學會的。我更願意稱這種方法為『滲透』型學法,這是中國傳統教育不喜歡的,卻是非常必要的……在聯大我有了一個紮實的根基,學了推演法。到了芝加哥受到新的啟發,學了歸納法。掌握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兩個地方的教育都對我以後的工作有決定性的作用。
——楊振寧
碎片式知識是有用的,但只有碎片式知識肯定是遠遠不夠的。更何況新聞、微博、知乎、脫口秀里很大一部分內容最多能算段子和人生感悟,根本稱不上知識。獲取所謂「碎片化知識」就像抽SSR
一、- 在信息過載時代,你接觸到的絕大部分內容難以稱之為知識。只看標題黨,你完全沒法想像內里是怎樣的歪理邪說。所謂「碎片化知識」大都是發言人的主觀認識,當不得真。
- 想通過碎片時間從龐大的信息流中獲取知識,一如遊戲抽SSR卡。你可以孜孜不倦慢慢堆時間換免費兌換券(微博、微信、公號…);也可以迷信權威一擲千金付費抽卡(得到、知乎live、分答…)。可SSR是你抽了,就非得塞你的嗎?所以你就默默候著吧。
- 想從無序信息流中來淘取知識,是短期低風險高期待(總覺得自己下一秒就能從某看起來很牛逼的人/機構/公號里弄來些不明覺厲的玩意兒);但長期不效率(在成長階段,通過篩選信息來獲得知識的成果,不如穩定學習的收益)的事情。
二、
- 蘭鵝、抽到了SSR你就牛逼了嗎?你拿一手SSR,全一級,好意思出門?你當SSR是乾坤一擲,走嘴炮一把沒、全靠名詞密度唬人?兄弟你得練啊。
- 子曾經曰過:學而不思不如王者榮耀。程咬金同學也說,雖然我才三張SSR,但我等級高。SSR比R牛逼,不只是畫面好看,而是成長空間高呀。所以拿了個SSR,只是得到顆種子,您就安心練吧,老花時間了。
- 沒得到知識前,需要找,找不找得到是方法和機遇的問題;但掰著玉米了,還繼續一路掰一路丟,那大概只能是物種的問題了吧。
三、
- 看完這幾百字廢話,你覺得有道理嗎?有道理,那你基本白看了。
- 覺得似乎哪裡不對?那是你拿我當素材卡練級。
- 感覺可以一試?少年我看你骨骼清奇,還是好自為之吧。
怎麼學的,姿勢好不好看,都是其次的。
具體看你怎麼用,哪個好用,你就順著心意去做。
畢竟也不是人人都能吃下系統學習的苦的,恰好又絕大部分的事情犯不著系統去學。刷微博看的是段子手,裝逼技能,無用。刷知乎看到一個答案,不去查明真假,不去閱讀體系書籍探討為什麼是這個結論,無用。聽脫口秀,為了消磨時間,不去思考換個場景自己該怎麼隨口秀,無用。
反覆看了嗎?
做筆記了嗎?
跟行家討論了嗎?
節目里出現名詞得百度一下吧?
百度完了試過翻牆谷歌一下了嗎?
谷歌出來的學術文獻看了嗎?英語不好?那摘要看了嗎?
看完了寫總結和綜述了嗎?
總結和綜述每周能至少翻閱瀏覽一次嗎?
以上都是用多個碎片時間能做的事。
學習知識和浪費時間是兩碼事,也是一碼事。
關鍵在於心。
推薦閱讀:
※小公司如何管理好團隊?
※中國目前的律師執業與生存現狀?
※知乎上的高質量回答提供者們是怎樣搜集資料的?
※如何成為一個人緣超級好的人?
※每天學習一點經濟、財經知識,能否形成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