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是否過譽?

比如有一句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我看聊齋志異里多是帶有淫邪色彩的故事。。


《聊齋志異》的語言水平不說了,一直認為是中國文言小說的巔峰。
列幾個篇目說說內容,看看是不是只有淫詞艷語,是否夠得上「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

《張鴻漸》
盧龍縣的秀才們喜歡打抱不平,幫受了冤屈的人打官司。結果一個書生被縣令杖斃,眾同學相約替他上訪鳴冤,結果反被判了個結黨,紛紛被捕入獄。男主因捉刀寫了狀紙,也在通輯之列。逃亡途中,被一狐仙收留,還結了段露水姻緣。即便有狐仙相助,最後還是一家人離散十餘年後兒子成了孝廉才得以團聚。
當時男主被眾秀才推舉寫狀紙時,妻子曾勸他:

大凡秀才作事,可以共勝,而不可以共敗:勝則人人貪天功,一敗則紛然瓦解,不能成聚。 今勢力世界,曲直難以理定;君又孤,脫有翻覆,急難者誰也。

可以聯想一下現實中的世道人心。這樣的故事,至今不為過時。

《紅玉》
廣平馮相如,與狐女紅玉私會,被父親撞見罵得分開。後來馮生娶妻生子,因妻子貌美為有背景的大戶看中,妻子自殺,老父被毆至死。有一俠士替馮生殺了仇人全家,馮生被懷疑為兇手,孩子被衙役扔在深山,自己被捕入獄受盡刑訊,後來總算被放回,家徒四壁,這時紅玉突然帶著以為已死的孩子出現——悲歡離合曆盡,人世已再無牽掛之人,人生已再無可戀之事,這時候突然與當年的初戀情人重逢,是什麼樣的心情。小時候看這一段匆匆翻過,現在每次看到會忍不住想流淚。

《嬌娜》
「色授魂與,尤勝於顛倒衣裳」。
異性之間有純潔的友誼嗎?答案其實很複雜。

《封三娘》
封三娘與范十一娘的同性之愛。

《局詐》《念秧》
古代防騙大全。

《雲翠仙》
嫁了個渣男怎麼辦?

《珊瑚》
婆媳關係。(對這個故事的主旨並不認同)

《羅剎海市》
花面逢迎,世情如鬼。顯榮富貴,當於蜃樓海市中求之。

《畫皮》
這個不用說了吧。

隨手摘了幾篇,情節不複述了,大家自行百度吧。


有時候也會覺得聊齋是屌絲守著破店聽故事yy的產物。但這也只是一時戲言。自覺如果有一定文言基礎,讀聊齋不妨讀一讀三會評的本子,讀評本的妙處不用多說。

再就是這個淫字。題主怎麼看金瓶梅呢,看的是惠蓮燉豬腳還是那蹄子怕西門凍著的那段,還是正兒八經當個北宋民風經濟摹本。您隨意。

聊齋故事四面八方,人鬼神佛無一不奇。即便不看故事,語言也是很有看頭。鬼不見地猶魚不見水。別只盯著換馬零件和不怕繡鞋濕,只恐郎無伴。


總是有人啊,妄圖在知乎用一個個是否過譽的問題試圖推翻整個經典系統


「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呵呵
郭老哪裡是捧聊齋,他小瞧了聊齋, 也把後來人跩溝里了
聊齋有不可磨滅的核心,它有自己的世界觀
人鬼狐怪和平共存,宛如洪荒初辟的天真
針砭時弊什麼的,末節而已
聊齋於我,就是魔戒一般的神作


今天剛看了聊齋志異 覺得裡面有些故事傳達的思想也挺奇葩的(以現在的眼光來看)不過裡面有時候的確人比狐鬼更可怕


引用我在別處的回答:如果中國有五大古典名著,你認為第五本應該選誰? - 臣平木的回答

如果要在四大名著之外選出第五本,我覺得應該是《聊齋志異》。《金瓶梅》因為本身的局限,只能算是「奇書」,不能算是名著。

選擇《聊齋志異》的原因
第一:取材範圍廣泛。

鄒濤的《三借廬筆談》記載,蒲松齡作此書時,常設茶煙於道旁,「見行者過,必強與語,搜奇說異,隨人所知」,「偶聞一事,歸而粉飾之」。


第二:創作態度認真。

《聊齋自志》載:「集腋為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

而不是為了湊字數,什麼故事都記錄下來。


第三:主題思想深刻。

1.推崇愛情自由,反對專制約束。代表如《蓮香》。

2.科舉制度腐敗,埋沒優秀人才。代表如《葉生》。

3.諷刺社會現實,同情人民疾苦。代表如《促織》。

4.記載社會風貌,說明人文精神。代表如《口技》。

第四:藝術手法鮮明。
能吸引讀者,津津有味。這裡就不一一舉例。

第五:影響文學發展。
袁枚認為自己可以寫的更好,故編《子不語》。
紀曉嵐在模式上有意和蒲松齡不同,故編《閱微草堂筆記》。
莫言:「在我的家鄉高密,《聊齋志異》中的很多故事都在民間口口相傳,從小深入我的骨髓。」

第六:少有貶低評價。
王士禎:「數奇其才,謂非尋常流輩所及也」。
紀曉嵐:「留仙之才,余誠莫逮其萬一」。
馮鎮巒於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評點《聊齋》,並稱「當代小說家言,定以此書第一」。
陳廷機《聊齋志異》序:「亦以空前絕後之作,使唐人見之,自當把臂入林,後來作者,宜其擱筆耳。」
魯迅:「清蒲松齡作《聊齋志異》,亦頗學唐人傳奇文字,而立意則近於六朝之志怪,其時鮮見古書,故讀者詫為新穎,盛行於時,至今不絕。」

郭沫若:「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老舍:「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


以上幾點是其他古典小說所不能同時達到的,故認為《聊齋志異》可為第五部古典名著。

—————————2015.11.29日修訂——————————————
關於《聊齋志異》中的性描寫:

明清時期,社會環境開放,所以很多當時小說都會有情色的筆墨。比如《水滸》《西遊》《紅樓》皆有性描寫,有些還夾雜著血腥暴力,但是依然瑕不掩瑜。

《聊齋》因為因為取材廣泛,所以會保留一些大眾口味。所以有一些性描寫是為了小說服務,推動故事發展(如《巧娘》)。但是性描寫不是作者的目的,所以描寫時情大於性,不著力筆墨,點到即止,有的更是一個直接描寫性的語言都沒有(如《阿綉》)。

外部鏈接:《聊齋志異》里關於性生活的的雅描述。

不像有些小說,大量繁瑣地描寫色情,不僅大大降低了小說的文學價值,並且為以後的小說開啟不好的先例。


《聊齋志異》顯然和四大名著一樣,並不是致力於其中的性描寫,也不是因為其中的性描寫而著名。


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 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國人的想像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

——魯迅而已集


題主應該再問個問題:《十日談》是否過譽。

《聊齋》里不光有你所謂的「淫邪」之物。地理人情,趣聞奇談,科舉官場,應有盡有。

即使是男女感情這方面,也有許許多多自由戀愛的故事,也有感人的純潔的愛情故事,用我挨個舉例嗎?

「淫邪」,何為淫邪?私以為像《荷花三娘子》這樣「大尺度」的應該夠得上淫邪二字了?然而全書像《荷》這樣上來就是一番不要臉的不可描述的內容多嗎?

放眼至現實生活當中,男女間的非夫妻關係的性行為數不勝數,這就是生活啊。

更何況《聊齋》裡面滿足你所說的「淫邪」二字的內容,真的不多。


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同意。
刺貪刺虐入木三分-----不同意,這方面沒感覺出來。


聊齋志異一點也不過譽!我覺得是中國古代短篇小說的巔峰之作。
可以對比同時期同題材大清第一才子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聊齋讀來清新婉麗!草堂有腐臭之感!當官的還是沒老百姓自由自在!
十多年在深圳南山區買一本聊齋,中間輾轉多地,一直帶在身邊,現在仍在床頭!


你是什麼樣的人,你看到就是什麼。


不知道她好的人仍是不知道


聊齋的確過譽了。聊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個猥瑣男意淫的故事。

聊齋的故事套路基本是,一個百無一用窮困潦倒書生,被美貌無比的狐仙倒追。狐狸精往往自薦枕席,主動獻身,而且不求任何回報,招之則來,揮之則去,全方位滿足書生需要。狐仙不僅要身體上服務書生,而且還要幫他打理一切家務,幫他賺錢,幫他懲治惡人出氣。女主所做一切的原因通常是愛慕公子才華,這恰恰是那些自命不凡、懷才不遇的落魄書生們最為得意的。

聊齋中的書生往往極端猥瑣,毫無道德底線。比如《蓮香》裡面,書生就在幹了蓮香之後又喜歡另一個女鬼,被蓮香救命之後仍然繼續,最後還高興告訴蓮香他終於可以倒插門和女鬼結婚啦,無恥嘴臉無以復加。《荷花三娘子里》的宗生,看到三娘子之後,直接上上去亂摸,和流氓無異。「宗近身啟衣,膚膩如脂。於是挼莎上下幾遍,女笑曰:「腐秀才!要如何便如何耳,狂探何為?"

聊齋的所有思路都是緊緊圍繞著其廣大書生讀者展開的。所以他們看了很happy。聊齋自然得到讀書人的追捧。
-----------------------------

補充:小孩的時候,看到電視里放聊齋,只是覺得怕,長大一些,則發現聊齋裡面還有一些尺度比較大的成人元素,再到後來,走出象牙塔,接觸社會之後,才開始反思知識分子這個群體的局限性。

文藝作品都是人寫的,難免會帶上那個人的局限。蒲松齡就是個落魄書生。現實生活中,考場失意,社會黑暗,女人勢利。小說中就出現的恰恰是社會現實中最缺的,女狐,就是一種契合書生需要的專屬產品,功能強大,無副作用,最大限度滿足書生群體從肉體到心靈的全方位需要。這樣的作品再加上一些控訴社會黑暗、反映階級矛盾等等宏大主題,廣大處境相似的書生讀者肯定是讀著讀著就拍案叫絕,回味無窮,難以釋卷啊!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各類武俠小說中,哪個大俠周圍不是三四個姑娘圍著轉,個個對大俠愛得不行。拳頭枕頭齊全,看到多少少年熱血沸騰。

當然,隨著時代進步,婦女解放,《甄嬛傳》、《步步驚心》、《羋月傳》之類的女權主義作品也應運而生啦!開掛女主成為核心,各類帥哥都圍著她轉,她在中間好糾結,好痛苦,好享受。而要問,男人為什麼偏要喜歡女主,其理由往往是因為她好有個性,好愛讀書,好有修養。這不就是廣大外形齷齪的宅女的真實寫照嗎?這種愛的理由和什麼「愛慕公子才華」不都是一回事嗎?

《聊齋》總體而言就是一個廣大書生群眾喜聞樂見的俗物。


《紅樓夢》就不邪淫么?《紅樓夢》原先還叫《風月寶鑒》呢!《聊齋》雖有糟粕,但瑕不掩瑜,這本書好的地方比不好的地方多多了。


最開始看聊齋的時候,覺得每一篇都差不多,不就是書生夜讀,遇見狐狸精的故事嗎?
逐漸發現每一篇都不一樣,隨著 閱讀的深入,逐漸地被書中的真情所感動。
這種感情可以跨越生死,時間,種類,而作者在文後的批判,表達了起內心的長鳴。
聊齋是真誠的著作,絕對不可多得。


西方的某些油畫還多是光身子的呢~


最近在看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聊齋志異》,書中講的都是人和鬼狐妖怪的故事,五百多篇目,幾百字就是一個故事。雖然看到後來,覺得故事有些大同小異,但文筆詼諧、故事有趣,讀下來依然是饒有趣味。

說到聊齋,電視劇《聊齋》簡直是小時候的一場噩夢。詭異的音樂,造型怪異嚇人的妖精,張著血盆大口的鬼怪,總能把年幼的自己嚇得不輕。每當電視台里放聊齋的電視劇,正眼都不敢看一下,便急急忙忙換台了。

看書本的《聊齋志異》的時候,倒一點都不覺得恐怖。雖然書里通篇都是靈異鬼怪的故事,雖然也有害人的鬼、魅惑人心的狐,但那些鬼和狐狸精,好像一點都不令人覺得可怕,沒有超強的法力,沒有張牙舞爪樣子、也不殘暴和恐懼,就像一個有愛恨情仇的普通人一樣。

書里的鬼狐,有好有壞,有專門害人的,也有有情有義的。書中有很多義氣相投、相談甚歡的鬼報答人類的友情,也有很多愛慕人類的女狐狸精為愛情不屈不撓。

名篇《嬰寧》《聶小倩》,就是狐狸、女鬼與人類的愛情。入選高中語文課本的《促織》寫的是小孩精魂化身促織,讓貧困家庭擺脫厄運。愛情和友情,恩怨分明、善惡終有報,是書中最多的主題。

關於《聊齋志異》的由來,有好事者編排,說作者蒲松齡,因久試不第,乾脆絕了讀聖賢書、考取功名的念想。在往來的交通道上開了一家茶館,只要顧客講一個怪異的故事,茶錢分文不收。聊齋先生就把這些聽來的故事,寫成了這本書。

但實際上,蒲松齡從未開過茶館。年少便負有才名,但卻屢試不第,貧困潦倒,一生給別人做家教和幕僚。妻子在家中,自己一個人久居異鄉,獨自寄人籬下。夜晚的時候,孤燈一盞,對影愁眠,這樣的生活是最凄苦的。所以聊齋先生,一個人幻想、搜集、寫下太多這樣的鬼怪故事。

深夜苦讀的文人書生,從外面翩翩走進一位狐狸精幻化的美女,紅袖添香。在行道的旅人在路上遇到相談甚歡的野鬼,成為知己好友。郊野荒涼雜草叢生的別院住著狐狸一家人,荒山墓地常有艷絕的野鬼出沒……通過這本書、這些故事,讓寂寞、不得意人生有了一絲慰藉。

讀《聊齋志異》的感覺,就像小時候聽老奶奶講故事,會覺得這世界上其實有很多的鬼狐妖魅,在那些輕易不被我們看見的地方存在著,有時不小心被人類碰到了,就會發生很多故事。

如今,科技的發展,已經很少再有什麼科學解釋不了的靈異。夜晚城市的光太過明亮,也不會再有留給鬼狐的黑暗。人們也有了太多消遣的方式,不再會去編造那些故事。好像都已經沒有故事可講了。


從一場艷遇說起.一聊齋志異中的美
大概故事都開始於此。
燈闌珊,下弦彎,一盞月,皎潔。也許只是落魄書生獨自的一段寒窗苦吟或許是他無聊時的一次夜中踱步,也許是在某個寒山古寺或許一家漂泊客棧,他突然與某個略帶神秘卻又無比裊娜女子相逢,這一逢便是一見鍾情,顛倒衣裳的美妙。好一場驚人的艷遇!
翻閱《聊齋志異》四百多篇故事,你會驚訝的於多少開始如此相似。那驚鴻一瞥的艷遇宛如黑夜裡忽放的明光照亮了士子們的情愫。這種相遇如此美。然而這種超越時間,乾淨純粹的美卻不只是限於金枝玉露的相逢。正如郝譽翔博士曾說 聊齋是一本被誤讀的書。聊齋不只是志怪獵奇,由於作者的一生經歷坎坷,所以與《閱微草堂筆記》這樣的純粹志怪小說相比,《聊齋志異》更有一種厚重的美感。
蒲松齡愛美,善寫美是有原因的。他一直對佛教前世因緣有著不可思議的感應,就連他的出生都帶著幾分因緣的神秘。
松懸弧時,先大人夢一病瘠瞿曇,偏袒入室,藥膏如錢,圓黏乳際,寤而松生,果符墨志。
其父夢僧入室,胸有藥膏,留仙生,胸口果有胎記。所以,日後,蒲松齡蹇厄困頓時,每每憶起出生,他就頓悟般知曉自己一生也會如僧侶般清苦寂寂。
他不禁感到疑惑,此生我是誰?是前生失落的造化,追隨一束月光的降落,輾轉在污濁的人世,無根?是往昔未盡的因緣,曾拈花一笑,卻今生化作雪夜裡一道沉默的輪廓?
此生誰知我?破檐滲冷雨,蘿草圍滿牆,妻衣舊,兒食糠。一生奔波科考,留仙飲下的卻只是貧窮落魄,失意孤獨的毒液。
他重重的嘆氣,又沉沉的低首。他是如此矛盾。他是一名標準的儒生,心繫功名,卻又雅好搜神,鍾情於孔子不恥的怪力亂神。這兩種極端在他身上表現的如此明顯,如此激烈,卻又和諧的存在於他的身上。他看慣了科考場上的腐朽,人生途中的醜陋,他多麼嚮往一個逍遙美妙的世界。終於他在一個 子夜瑩瑩,燈昏欲蕊 的深夜開始勾勒心中絕美的超脫世界,又在絕美之中狠狠的鞭笞了真實世界中人性的種種醜惡。
蒲松齡善言美,美景,美人,美情。人間百態,皆可點化為仙境。《鞏仙》中道士的袖袍竟可以是光明洞徹的仙府,無天災人禍,飢餓受凍;《嬰寧》中他只用了 亂山合杳,空翠爽肌 便寫盡了秀雅幽靜之美。不過令我驚訝的是蒲松齡一生喜浪遊,然所去之地寥寥,他僅僅通過臆想和一些少得可憐的經驗,便用藝術的筆觸勾勒出一幕幕武陵人夢中的世外桃源。
《聊齋志異》喜歡寫美人,麗人,佳人。這種皮囊的美被蒲松齡無限放大。一花一草皆可幻化,一狐一鬼皆為楚楚。嬰寧,鴉頭,葛巾等等她們是花妖狐魅,可依然美的不可方物,妍姿巧笑,羅襪生塵。在《聊齋》中妖嫗皆是賢妻良母,妖女不改顧盼生輝。萬物皆可美,蒲松齡對美的追求早已經超越了俗世的眼光,跨過了身份的界限,豈不大膽又有趣?
美好的愛情是書中的重頭戲。蒲松齡對愛的美好沒有任何界限,他的定義是如此純粹簡單。他肯定 桑上陌間 鑽穴逾牆 春風一度的杯水之歡,更讚賞矢志不渝的魂魄相隨。這種開放的尺度不免讓我咋舌。關於死生契闊的例子,他寫的實在太多,也實在太感人。《連城》中喬生為救愛人不惜割肉;《阿寶》中阿寶以死殉情等等。
很容易看出,書中的愛意由一見鍾情到生死相隨,從有限的身體吸引到無限的內心意志。這難道不是一種包含一切的美?從皮囊到精神,蒲松齡對每一種美都竭力讚美。正如郝玉翔博士所說《聊齋志異》是呼喚芸芸世相之中所流傳的美。這不僅令我想起屈原,我以為他比孔子更貼近蒲松齡的心。早在千年之前,他在汨羅江畔走走停停時,吟唱的 若有人兮山之何,披薜荔兮蒂女蘿 不也是對超越俗世之美的歌頌嗎?他們都叩問蒼天,下訪幽冥。他們都創造了一個青林黑塞的世界,又從這個不真實的世界中燃起熊熊烈火照亮另一個更黑暗的真實世界。
蒲松齡說《聊齋志異》是一本孤憤之書,他悲痛又疑惑的說 知我者 其在青林黑塞間乎?當世怕是無真正的知音了吧。最後他在同樣一個燈闌珊,下弦彎,一盞月,皎潔的夜晚,端坐書齋,安靜而又孤憤的離去,卻留下了充滿美感與純粹的《聊齋志異》。
他筆下的很多愛情故事竟然也是如此,書生春風得意,妖女終會離去,或礙於俗世或拘於命運,最終一切都歸於一種幻滅的空寂。
故事裡那些美景,美人,美情似曾相識,似曾相知,是真是幻?都成了幽冥世界枝頭上懸掛的一道永恆的搖曳的風景。
弱水替滄海,故人月下去。
大概故事都結束於此。


聊齋是否過譽?
我覺得是否。
誠然,聊齋里的故事,有很多意淫的成分,情節之謬,如同《知音》。
但是這些並不是作者要表達的觀點,蒲松齡寫下這些故事,很容易傳達出他的精神狀態,子不語怪力亂神,那為什麼偏蒲松齡要寫一些虛無縹緲的,光怪陸離的東西?那種孤憤之感是全書都流露出來的。
這種共鳴來得太強烈了:是聊以自慰,或者映射現實,這些都是一顆壓抑的心在掙扎的動作。
讀者如果只看到《知音》的一面,那真是沒有去理解作者的心了。


雖是鬼魅,往往比人還要親切。情節曲折離奇,又在情理之中,寓意深刻,回味無窮。


推薦閱讀:

《聊齋志異》中寧采臣說「生平無二色」最後為什麼不光娶了聶小倩還納了妾?
你認為《聊齋》中最精彩的是哪篇?為什麼?
有哪些類似《浮生六記》《聊齋志異》的有趣的古文書?
聊齋中你覺得最有趣好玩的一篇 太有名的就不要提了什麼阿寶嬰寧聶小倩 說一些不那麼有名的?

TAG:歷史 | 中國古代文學 | 聊齋志異書籍 | 過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