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孟京輝、廖一梅的《柔軟》?
如何評價孟京輝、廖一梅的《戀愛的犀牛》?
如何評價評價孟京輝、廖一梅的音樂話劇《琥珀》?
如果只把《柔軟》看作愛與欲的探討,那就太過簡單了。
悲觀主義三部曲討論的其實是人生。《戀愛的犀牛》是談「求不得」,這是最低一級的「求不得」,因為馬路像犀牛一樣到了愛情的傍晚就看不清楚;《琥珀》也是談「求不得」,但高轅的「求不得」是懼怕分手失去而不開始的戀愛;《柔軟》也是「求不得」。
年輕人想要什麼?變成女人,愉快生活。在變成女人之前,他有人生目標,生活得積極樂觀;變成女人之後,她擔心丈夫和家人識破,提心弔膽,緊張惶惑。
裁縫是一個底層的諷刺者,鄙視名利最後卻名利雙收,自認女性卻最後只敢以男性形象出現,他從頭到尾都在不滿,都在破壞,直到最後還在破壞女醫生和年輕人的心情。
女醫生呢?她頹廢,沮喪,不抱希望,好容易從年輕人身上嘗到生命的甜美,轉天卻要把年輕人變成一個女人,都他媽倒霉到家了!
可是最後只有女醫生最開心,因為她看開了。
年輕人和裁縫都太想要改變現狀,實際上改變得太激進卻於事無補,因為他們實際上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麼,像馬路一樣看不清楚,女醫生知道;女醫生是漂亮的,她可以有大把優質男人挑選,像高轅,但她也沒有,而是默默等待自己愛著的那個男人,琢磨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最後她想清楚了,所以她曠達,洒脫,她靜靜吻了年輕人。
這並不是悲觀主義,那是掩飾,這是保守主義三部曲;
三部都在說愛情,那是偽裝,其實都在說人生態度。
我們在現代社會沒有什麼驚濤駭浪的冒險,只有在愛情之海中探索,探索真實的自己。用愛情來體會人生,這是現代人一種普遍的生活和思考方式。
以上。
為什麼我這兒能看到好多感謝但是沒幾個贊!你們這是幾個意思!
看到感謝的人里有久仰的@大果 !好激動!雖然只是感謝……
後來大二的時候無知者無畏,從社團里接了《柔軟》來導,實在看不懂,暑假裡琢磨很累,最後幾個月艱難,三個演員定了又換,換了又定,畢竟一個非專業的大學社團,把活兒拿得出來就算大功告成,何況當時我們似乎也是唯一一個試水的大學非專業團體。雖有遺憾,那是另一段故事了。
我對孟廖的看法,自「假哲學狂躁派」到「保守主義三部曲」,其實是自己一點一滴的成長。像我前面說的,沒有驚濤駭浪,沒有豐功偉績,我們的成長方式就是一粥一飯之瑣碎,看書、戀愛、寫作、上課、吃飯,都是修行。
扯淡扯遠了。
以上。
樓上諸位說柔軟講的不只是情和欲,非常贊同。
沒有看過柔軟這部戲,但是讀過劇本,就只說說劇本吧。
我覺得《柔軟》裡面處處都是廖一梅自己的影子。年輕人向自己宣戰,不惜一切要改變自己。這樣的熱情像極了馬路。醫生欣賞年輕人卻對他想要做的改變持悲觀態度,而她自己也是覺得自己的靈魂需要手術。對現狀無感對改變悲觀,這正是「完美主義者」廖一梅自己的人生態度。而醫生與年輕人的看起來不算正常的關係,在廖一梅自己看來,是「超越於世俗界線和性別界線的人類更本質的善意和慾望」。這也是反映了廖一梅的人生態度吧。
碧浪達討厭徐一凡的整日獻媚,更討厭所有的虛假,可他就是徐一凡,碧浪達只是每周二兩小時的臭皮囊之下的自我的短暫釋放。他似乎討厭一切得不到的,所以他開始諷刺一切,並且安於悲劇的人生。
最後,年輕人獲得了並不完美的新性別終於和自己和解開始新生活,醫生繼續缺憾的人生,徐一凡的漫不經意和應對缺憾的一剪刀卻給他帶來了名利和讚美。帶著缺憾的人生,三個女人笑成一團。接受了缺憾的世界,和不完美的完美主義者——自己和解了。
每個角色都有廖一梅的影子,他們的觀念和狀態很多都是廖一梅的觀念和狀態。
這部劇本的大概想表達的意思就是「接受缺憾的世界」,二十多年了,結束了悲觀主義三部曲,廖一梅和世界和解了。
這是一部很狀態的劇本,廖一梅放棄了講故事,就用了變性手術這根線串起了自己的心路和路上遇見的人。讓艱難的生活和掙扎的靈魂兩個擰到極致的東西碰撞、衝突,這是很有表現力的設定。
但是狀態戲很容易陷入空洞,說教和自我感動之中,初讀劇本時就對大段的說教和幾近媚俗的悲觀情緒和一些不必要的炫耀感到厭煩。劇本能打動人的還是年輕人和醫生之間的純粹的情感。
本人不喜歡廖一梅的悲觀,但還是能感受到廖一梅對自己的作品滿滿的誠意,這是我最感動於廖一梅的一點。我尊重劇作家的態度觀念,就劇本而言,是不錯的。希望有機會能看到排成戲的《柔軟》。參見我在關於戀愛的犀牛問題下的回復。請看這篇文章:《悲觀三部曲 默契夫妻店》。
廖一梅就是個喜歡將腦袋深深埋進自己的胸膛,將自個兒剖析個透,與自個兒較勁兒的偏執女人!熱衷於描述愛情和情慾,想要尋找一切疑惑的根源。《柔軟》就是廖一梅試圖弄明白慾念與愛的根源的思想鬥爭史,想法犀利且尋根究底,結論常常刺得人生疼。
看《柔軟》自序和手記,她對自己、對這部作品的定位都很精準。
個人而言,《柔軟》的受眾畢竟是少數,廖一梅就是這個較真地神經質,如果附庸風雅喜歡上了她,陷進去就出不來了。她一針見血的風格讓人又愛又恨。
嗯,決定把《柔軟》作為自己的知乎首答。不會面面俱到,單從我能想到最深處的角度回答。
在中國當代女劇作家中,廖一梅是非常有靈氣的。在中國當代女性戲劇中,《柔軟》也是非常先鋒的。相比之下,田沁鑫的劇作雖然能造就表面宏大的格局,但國家、父權話語也隨之而來,做不到廖一梅對個體生命經驗的深入剖析。也非厚此薄彼,廖經常被批評作品格局小,看個人口味了。
在我看來,《柔軟》的目標是從性別角度來探討愛和人性。
先拋出了一個性別錯亂者的問題。碧浪達和年輕人都是生而為「男性」,但心理認同為「女性」。可是,憑什麼一個人生下來就要受到為男為女的規訓?到底什麼是男性,什麼是女性?性別由什麼決定?學界的主要說法有兩種:生理決定論和社會建構論。極端本質主義認為一切都是生理決定的,決定的因素包括染色體性別、荷爾蒙性別、內生殖器性別、外生殖器性別和腦性別。而社會建構論又可以細分為文化建構論、社會角色理論和心理分析理論(嗯不展開了,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看看李銀河介紹的女性主義著作)。
目前為止,我個人比較傾向的是美國性別研究學者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別規範理論。她認為,我們所說的「身體」其實是重重社會規範依賴社會強制反覆書寫、引用自己的結果。其中「性別規範」指的是在社會運行過程中為性彆氣質、性別化的身體、性向、慾望、快感方式等涉及性別的方方面面設定的常態機制。(劃重點)
很多人都認為《柔軟》中的年輕人非常樂觀勇敢,對生命充滿信心,我同樣承認這一點,但也想另提一點:按巴特勒的理論,性別倒錯的年輕人相對於社會主流來說是屬於「異常」的性別實踐,所以年輕人堅定地想要通過變性手術追求「身心統一」也許只是潛意識裡對「正常」的性別實踐的模仿,而所謂「正常」的性別實踐只是對性別規範的模仿,所以很有可能,年輕人追求的只是徒勞。因為性別規範本身不是性別事實,而只是一種為性別戲仿實踐設定各種參數的圖紙。你可以反駁說TA就是要用這個決定把握自己的生命,但事實上,年輕人在劇終將和一名男子結婚,TA拒絕了異裝癖碧浪達想在婚禮上為TA唱歌祝福的提議,這裡已經可以看出TA仍然沒有完全超越社會主流的性別規範,變性手術只是為了讓TA自己的矛盾得到解脫而已。
碧浪達認為年輕人變性沒有意義,他不會選擇這樣做,而是維持每周兩個小時的女裝時間,做自己的歌姬,唱自己的歌。很顯然,從他最後對年輕人的酸言酸語可以看出,他並不是那種超越了性別界限的豁達人士,只是一個悲觀的怯懦者。
女醫生在與年輕人接觸的過程中,被TA打動,最後釋懷,性別不再是問題,他們相擁而吻,抵達人性中最柔軟之地。廖一梅給出的定義是:他們之間的愛是超越世俗界線和性別界線的人類本質的善意和慾望。
愛和人性,超越性別。
--------我是-終於馬完了的歡快的分割線---------
《柔軟》最大的特點是語言出彩,大膽個性有震撼力,但缺憾是廖一梅雖然試圖想從性別差異去探討愛和人性,終究是有點浮於表面。其中也有話劇表達本身的桎梏,畢竟不能寫成長篇枯燥的說教文(比如像我上面巴拉的那些。。)嗯,以後有機會的話會想自己寫寫先鋒劇本的。
在移位中體驗,在現實中獲得圓滿。
我個人認為柔軟是廖一梅最鋒利的作品。因為它最能刺痛我,最讓我感到震撼,並且回味無窮。
我就是喜歡廖一梅,
我就是想做圖拉深深愛著它的母犀牛,
你打我呀。
推薦閱讀:
※這張圖片是手辦還是繪畫?
※為什麼男性畫家總喜歡畫女性裸體?
※藝術作品的解讀權是作者的還是觀眾的?為什麼?
※鬼步舞怎麼才能快速學會?
※當代中國有哪些個性的雕塑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