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普遍感性、男人普遍理性",真的這麼不容置疑嗎?這個結論是怎麼得出的?

「感性」,應該是天生的、屬於「直覺」吧,絕大多數小孩子(性發育之前)都很感性啊,男人都有感性的一面啊;
「理性」,應該是後天形成的吧,受教育、經歷、環境的影響巨大,應該與「思考」緊密相連,生活中、電視上,女律師、女領導、女強人、在理性上,看起來並不輸給男性,男女皆可理性啊!

感性理性,在人群中,怎麼慢慢分化的啊?

感性、理性,到底是什麼?


這是習慣性的誤解。Daniel Gilbert在《Stumbling Happiness》一書中解釋了這個問題:
男性和女性的認知、情緒、判斷、行為等沒有差異。
但是受習慣影響,男性更容易回憶起自己「男性化」的情緒和行為,而女性則更容易回憶女性化的。

實驗是請一堆男女參加一些複雜的集體活動,並在活動中隨機檢查參與者的情緒、感覺和行為。
發現沒有顯著差異。
但在時候一段時間請他們回憶,男性則大多回憶起自己「帶有男性特質」的想法和行為,如勇敢、自豪等,而女性則大多回憶起自己「帶有女性特質」的,如富有愛心和同情心等。


個人認為這牽扯到的是社會角色與角色期望的事。
回顧歷史,女性的社會角色被長期定義為」照顧者」,也因此而從小受到諸如家務技能、取悅他人的能力、體察他人情緒能力、順從的性格等方面的培養。而被定義為」工作者」的男性,則被大量地灌輸確切知識(論據)、思維邏輯(論證結構)、決斷力(決策;擺出論點)、挑戰與統治等內容。只是這沒有阻止理性的女人與感性的男人的出現。
非但教育如彼,文學作品塑造的典型人物亦然。當然文學史上不乏真假柔情感性的男人和巾幗豪邁的女人,但那些都被以帶有」傳奇色彩」的方式呈現出來,人們在心中默認的男女形象不因此更章。
還需要提到的是性別的自我認同。這由社會觀點內化而來:作為男/女孩子,我應該……這個自我認定同個體所受教育相關,是其行為的前提。
然後現代社會男女變得同質化,雖然教育內容一致了,父權主義的角色期望則尚殘存,性別認同也停留在舊有性別區分方式上。於是提問者這樣的朋友產生了困惑:雙兔傍地走,安辯雄雌?
不禁想到知乎上的性別混亂:)如邀我前來的昕妍妹子(thx:)就因純理性的答題風格被當作爺們,同樣逃不開的還有照雪姐姐。又比如我家陽妹子,其實是個滿爺們的人,但因為太會撒嬌賣萌而被叫作妹子。
男女區分的社會成因,拿自己為例,有時我稍微雄壯一下就成了」丁爺」(表示怨念),對我來說這是種社會性的懲罰,在以後我會抑制類似言論行為的出現(還好神經粗壯沒退化成小細娘……),於是越來越符合社會期望。但人是複雜的~在自我期望驅動下,悄悄保有異性特質也很正常。
註:以上答案僅屬自圓其說,不具有科學性。本人持溫和女權主義態度(基本反大男子主義同時承認女性弱勢這樣吧),歡迎討論觀點,噴子一律拉黑。


MBTI 性格類型,將人們做判斷的方式分成兩類,一類是根據人們的情緒感受,一類是根據理性思考。
例如,一艘軍艦中彈了,感性的指揮官會首先關心士兵受傷情況,——嚴重不嚴重,疼不疼~~~
理性的指揮官首先關心的整艘軍艦的戰鬥力損失百分比!難怪中國有句古話,「慈不掌兵」。

根據MBTI,女性里大約69%(記不清了,反正是60%多)以感性的方式做出判斷;男性里,69%的人以理性的方式進行判斷。

確實如大家所說,女性比較感性,但也有少部分31%女性是以理性做判斷,女性sheldon也是有的。
男性里有69%以理性方式做判斷,但也有少部分感性的男性。


看你在什麼背景來看待這個問題,如果你是搞心理學的科研,那可能不是
但如果你真的問一個生活常識,那麼答案就是這樣的,折騰概念沒有意義,回歸常識是王道


其實我覺得大部分男女都比較感性。包括我也是。比如美國黑人鬧事,裡面很多都是男的吧,你見過裡面有幾個能冷靜看待問題的。還有網路噴子,很多都是男的吧。不過同時我也承認有一些理性的男士女士們。但卻是少數。
PS:這個純屬自己的人生經驗回答。
對了,我還可以再舉個例子:3年前的權志龍吧被爆事件也可以給你一個答案。或者你吐槽一下處女情節,保證有一大堆男的炸出來。


今晚在肯德基吃聖代,突然一個男聾啞人走過來,他示出他聾啞證明書,我看著上面的重要字眼「獻出您的幾十塊錢的愛心」本來我左手已經在摸口袋了,朋友說,不理他,我再看看面前這個男聾啞人,我搖搖頭。他拚命指著聾啞人三個字給我看。我還是搖搖頭。聾啞人離開了,我看著他離開,他向每張桌子走去。最後他離開了肯德基,沒有誰給他錢。這時候,我深思了。為什麼我就不能給他點錢?這就是感性?


反正做我們這行的,凡是做得好的,不管男女,1)必須理性 ,2)第六感靈敏而且以此為驕傲。


男人也有感性的


有此種區分的人本身就存在著根深蒂固的二元對立思維,也即邏輯中心主義(在女權主義批評中被解讀為男權中心主義)。難道你不認為感覺經驗是理性分析的基礎么?


在我小的時候,父母吵架,家庭暴力。在我初中的時候他們離婚了。我是一個男孩,長大後,我發現自己是一個感性的人。


女性在同件事情,同種情況下比男性更容易受干擾


有一定的統計學數據基礎。但也跟成長的環境和需要做判斷的事發時的場景有關,從大眾上看,敏感、和多愁善感會更貼近女性,冷靜、思考更貼近男性。
感性理性沒有明確的劃分,只是一種思維的方式,建議你不要給自己灌輸這種概念,這無疑會成為日後左右你行事風格的因素。過分的感性跟過分的理性,都不是好的。順從自己的直覺,就足以。


推薦閱讀:

女人是不是潔身自好,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來?
你覺得你最激動的一刻,是什麼時候?
5萬塊錢是買個二手車好還是買個國產車好?
三個月寶寶臉上紅而且粗糙,大家遇到過這種情況嗎?
有什麼食物是你一直想吃,真吃到卻很失望的?

TAG:生活 | 心理學 | 邏輯 | 兩性關係 | 女性 | 男性 | 女性心理 | 戀愛 | 社會 | 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