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以前港台劇背景粗製濫造都被我們忽略,現在卻拚命吐槽新劇摳圖?


今年古裝劇摳圖頻頻被吐槽,其實早在20年前,tvb就開始摳圖,比如《倚天屠龍記》里就有大量摳圖戲份。目前摳圖被瘋狂吐槽的原因主要是:


原因之一:演員演技在線

tvb最經得起評價的就是演員的演技,裡面隨隨便便一個龍套角色,放到內地都可以是藝術家的存在,演技在線,各種角色信手捏來,精湛的演技已經讓人忽略了布景的粗製濫造。

原因之二:演員片酬低 敬業度高

現在的演員摳圖,替身多,卻拿著天價的片酬,而tvb的演員雖然摳圖,可人家拿的只是基本工資,何況人家業務水平在線,沒有遲到早退耍大牌。

原因之三:好故事才是根本

tvb早年電視劇好看,都是以故事取勝,好的故事足以讓人忽略掉一部戲其他的缺點。

不得不說的是,近年的TVB改革獲得很大的成就,發展迅速的同時為觀眾帶來非常精彩的電視劇,《使徒行者》就是一個現象級的電視劇,過去的TVB回來了!


網曝這部劇的主角拍戲用替身、摳圖,導致人像比例失調,色調古怪。不僅如此,網友稱劇中的集體鏡頭裡,幾乎看不到張藝興的正臉,甚至還會被打上馬賽克!

這美圖秀秀畫風果然隨意,不引起關注也很難吧……

所謂摳圖,或者說摳像,也稱綠幕拍攝,其實是影視拍攝的一項後期技術,也被認為是偉大的發明。類似《神奇女俠》這樣具有魔幻色彩的好萊塢大片,就是在這項技術的基礎上實現的。

不過,正如製片人何靜曾經在一篇文章中所說:這類技術使用的比例一般控制在5%至10%,在正常拍攝無法實現或是不能呈現最佳效果的情況下才會使用。

「摳圖劇」之所以能成為「新劇種」,實際上是帶有諷刺意味的,所指往往是不顧內容質量和觀眾感受,大量使用摳圖的影視劇。

張藝興這次的摳圖風波還只是個例,這段國產摳圖劇的吐槽史,可能比我們想像的要更長一些,幕後的原因也錯綜複雜。

摳圖劇吐槽史:摳圖電視劇時代來臨?

說到摳圖劇,很多人應該都會想起2017年開年的IP大劇《孤芳不自賞》,這部劇開創了一種新的拍攝方式——摳圖演出(後來被網友戲稱為「摳圖不自賞」)。

劇中大量使用摳圖表演和倒模替身,男女主的戲份主要拍攝了近景和特寫,通過後期製作硬坳。背景里的群演和男女主完全不像在一個世界裡,群演的眼神渙散,不知道看向哪裡,場面十分詭異。

這部原本受到高期待的IP劇播出後,豆瓣評分從8.2分跌至3.1分,遭到網友的洶湧吐槽,成了國產劇史上首個因摳圖引發的現象級笑話。

令人尷尬的是,《孤芳不自賞》還遭到水軍討薪風波。雖然官方很快出面澄清,但效果就不得而知了。

也因此,2015年孫堅主演電影《魔鏡》中諷刺摳圖演技的視頻橋段,也被翻出來小火了一把。片中女演員身體不舒服,劇組隨便找了個男替身,後期再把女演員的臉P上去:

更誇張的還有《刁蠻俏御醫》,這部電視劇在播出片段直接出現了綠幕,簡直一言難盡……

雖然這些摳圖劇一度遭到網友惡評,但仍然有眾多影視劇沿襲採用。昨晚剛開播的《楚喬傳》,先是深陷抄襲門,如今又被稱為《楚·摳圖替身·傳》。

電視劇一開始的獵場就是摳圖,男女主不在一個畫風,被網友吐槽「後期水平太差,這摳圖摳得,真還不如孤芳,連開始幾個男配的對話口型也對不上」。

此外,由黃曉明主演的《上古情歌》雖然僅播出了一個片花,也還是沒能逃脫網友的火眼金睛。

這些原本都稱得上是播出前就受到不少粉絲期待的大製作,影視劇宣傳營銷也還算走心,偏偏到實戰環節,卻逃不掉「摳圖劇」的大BUG。觀眾更為氣憤的是,這些演員其實並沒有在一起演戲,而是全靠後期拼湊,想想就很令人齣戲。

目前唯一比較例外的可能要屬《大秦帝國之崛起》。這部劇在2014年完成拍攝,卻因主演問題無法播出,239分鐘戲份全刪。當時劇組花費整整14個月請邢佳棟在沒有其他演員配合情況下補拍所有白起(主演)戲份,但所幸合成效果毫無違和感,廣受好評。

拍攝過程也很不容易,邢佳棟一個人默默在片場拍攝了幾個月,不僅要無對手表演獨角戲,更要由攝像師擺布,以求跟原來王學兵拍攝的部分「完美對上」。

比較有趣的是,由於補拍的邢桂東部分都是1080P的畫質,之前拍攝的是720P的畫質。B站介紹白起這個角色的技能時,直接稱其為1080P超高清!

雖然整個主角的戲都是摳圖完成的,但這部劇在豆瓣高達8.5分,不少自媒體主動撰文推薦。同樣是「摳圖」,網友差別對待背後最重要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首先是演技的落差。

這也是最致命的。雖然整部戲都靠「摳」,但邢桂東貢獻了出神入化的教科書演技,即便是「旁邊演員」說話時,眼神也會剛好跟著動。細節見真章。

但張藝興、Angelababy等新晉偶像的演技就比較欠火候了。一個人的綠幕獨角戲,表現出不少格格不入的尷尬。

其次是後期效果和前期宣傳效果大相徑庭。

比如《孤芳不自賞》,改編自IP網路小說,原本就有原著粉絲基礎,但實際播出效果與前期宣傳大相徑庭,撐不起粉絲的期待值。與好萊塢大片不同,《孤芳不自賞》《求婚大作戰》這類影視劇,基本可以實景拍攝,按理說並沒有太多綠幕出現的必要性。

其實網友最在意的還不是摳圖本身,引用豆瓣網友朝隮給《孤芳不自賞》的一段評論:

作為一個觀眾,其實我並不在乎影片摳沒摳圖,我在乎的只有最終的觀影體驗。這麼說吧,就算現在告訴我《琅琊榜》也是摳圖完成的,我仍然會覺得它是一部萬里挑一優中之優的五星好片。而這部電視劇,情節不連貫無邏輯,男主角配音噁心,女主角毫無演技,武打場面矯揉造作,色調服裝道具艷俗無質感,而比起以上所有更令人難以忍受的,是永遠都虛化著的背景。視力好的朋友們,如果你們忽略掉鏡頭中的男女主角,只看背景畫面的話,你甚至可以體驗到近視眼是一種什麼感覺。

「摳圖劇」背後折射出的行業亂象

為什麼會有「摳圖劇」的存在?

據「影視熱播」發文稱,《求婚大作戰》劇組對張藝興的職業態度很認可,並提出問題出在《求婚大作戰》的創作周期縮短造成時間不足。文中稱:

據了解,《求婚大作戰》原本是定在暑期檔,但因為《鬼吹燈之精絕古城》突然被廣電總局緊急叫停,才不得不進行調檔。接到調檔消息後,《求婚大作戰》劇組只能加快效率,趕拍攝進度。為此,劇組啟用了A、B兩個攝影組和燈光組同時進行拍攝,作為主角的張藝興就算再努力,也分身乏術了。

《孤芳不自賞》拍攝時,還有網友爆料,主演鍾漢良和Angelababy因各自當期繁忙軋戲,同組拍攝的時間只有十幾天。為替偶像洗白,當時兩者的粉絲還曬出兩人的行程單。(似乎有點耳熟,曬行程單已經成套路了?)

綜上也能看出「摳圖劇」盛行的一些原因。

1. 首先是製作周期、投入成本不足。

據北京晨報報道,《大秦帝國之崛起》改的200多分鐘,「比整部戲拍的時間還長,做了整整14個月,最後把4個特技公司累得人仰馬翻,很多人打地鋪在後期間睡覺,比拍戲還費勁。」

再比如特效震撼的《西遊伏妖篇》,後期製作就花了一年多時間。而《求婚大作戰》整個製作周期還不到半年。

2. 其次是鮮肉價格高,檔期滿,甚至軋戲。

編劇宋方金和史航在一次對談中就提到,「中國一線流量明星已經正式進入兩億時代」。此前熱播的《人民的名義》,據說劇中40位老戲骨的片酬加起來才4000萬(當然這其中或許與這部劇的屬性有關),有些流量小生的片酬竟高達2億之多。

製片人何靜曾爆料某劇組男女主演一人拿走一億片酬,為趕時間兩主演在一起搭戲時間只有兩天,狂用替身。檔期滿,出場費高,很難不令製作團隊望而卻步,從而退而求其次,選擇多用替身。

此外,很多鮮肉偶像為了擴大影響力,忙於參加綜藝,奔波於各地粉絲見面會,留給影視劇拍攝、研究劇本的空間可想而知。由此而來的到處軋戲、「數字小姐」,也就見怪不怪了。

演員張光北曾在某節目里稱,自己和一位年輕演員演對手戲,到劇組殺青了,他都沒見過這位演員,和他演對手戲的全部是替身。

3. 特殊情況造成的臨時搶救

類似上文提到,因主演、檔期改動等特殊情況,也會造成不得不用一些「摳圖」這樣的特殊手段來臨時搶救的現象。

就像《求愛大作戰》和《大秦帝國之崛起》,但究竟花了多少心力,觀眾是門兒清的。如果最後呈現的效果是不顧觀感的粗製濫造,也就不能怪觀眾苛刻了。

4. 粉絲經濟影響市場評價體系

粉絲經濟的效應,目前主要還集中在以鹿晗、吳亦凡、楊冪、李易峰、TFBOYS等當紅鮮肉身上。這些鮮肉受到億量級粉絲的追捧,實際上擁有很強的的市場資源的主導和議價能力,受到劇組、品牌的青睞,甚至成為爭搶的對象。

多年流行文化研究的《寶島眷村》主編張嬙曾定義過粉絲經濟這個詞:

以情緒資本為核心,以粉絲社區為營銷手段增值情緒資本。粉絲經濟以消費者為主角,由消費者主導營銷手段,從消費者的情感出發,企業借力使力,達到為品牌與偶像增值情緒資本的目的。

這種情緒資本帶來的,是粉絲對偶像的無底線寬容,並逐漸影響了整個影視劇市場的評價體系和價值觀。編劇史航也曾聊到類似的話題,他認為粉絲經濟的盛行會讓演員失去自我,淪為被貼上各種人設標籤的商品。

5. 導演中心制到演員中心制

編劇宋方金曾談到,如今導演的地位已不如前:

原來是導演中心制,現在是演員中心制。只有一些特彆強勢、有藝術創造力的導演,像張黎、鄭曉龍、柳江、郭靖宇等,才能在團隊中佔據核心地位。一個角色誰來演,平台、投資方說了算,現在拍影視劇選角,能說了算的導演,(估計)不出三五個。

即便是這些能說了算的導演,想要以一己之力扭轉行業怪象也絕非易事。不久前,郭靖宇翻拍的《射鵰英雄傳》就大膽起用全新陣容,並將省下的經費投入到大量實景拍攝中,然而播出後卻收視平平。一來,時代變了,年輕人可以為白淺與夜華三生三世的愛情肝腸寸斷,卻未必能懂郭靖與黃蓉之間的感情。二來,沒有流量擔當,粉絲就是不買賬。

前不久重播的《白鹿原》良心精良,也不敵《歡樂頌2》搶戲的樊勝美一家來得熱度高。面對收視慘淡,導演劉進更也只能感慨一句:觀眾不喜歡看,我也沒辦法。

不過,在《孤芳不自賞》播出37天後,全國網、CSM52、CSM32衛視晚間電視劇收視數據顯示,其中有23天都是收視第一,而在網路播出平台,截至2月9日總點擊量已經逼近150億。

這不禁讓人想到了影視行業觀察者林森森的悲觀預言:

最後吃到上桌飯菜的,是已經買了單的廣告商、網路平台、電視台,以及沒有決定權的觀眾,這個產業鏈環早就完成,開播之後不被砍,網路平台不下架,恐怕這一事件對製作方來說無傷大雅。

對了,據說《孤芳不自賞》第二部已經不遠了。


近日,鄧超在微博上曬出一段視頻,並配了這樣一句話:「一個笨演員的自我修養。」而視頻中的內容里,在拍攝吃避孕套的戲份時,劇組準備了可以食用的假避孕套,但對待演戲認真的鄧超,為了電影效果,提出了吃真避孕套。

據悉,超哥為了畫面真實,還不止吃了一次「避孕套」,和平時在綜藝微博上不正經的超哥判若兩人,十分敬業了。

演員這個行業看似光鮮亮麗,實則背後付出的辛酸永遠是你想像不到的,很多影視劇都要適應不同的環境,有的是大冬天拍水下戲,有的大熱天穿棉襖拍攝,而且有的劇組為了趕戲,連夜拍攝,尤其是老一輩的演員們,對待演戲都非常認真,能不用替身都不用替身。

先上一張成龍大哥受傷圖,全身上下沒有一處完好的部位。

出道到現在,成龍大哥極少使用替身,幾乎所有的危險動作戲都是親自上陣,拍完每一場電影都會多多少少受一點傷。

拍攝《戰狼》的時候吳京新加舊疾,他腿部經歷了一場大手術,雙腿被繃帶纏成木乃伊,很多人都不相信他會再拍動作片。

今年最火的《戰狼2》,吳京專門去特種部隊訓練了18個月,為了野外生存,每天吃饅頭夾蚯蚓,還練習了半年的坦克。

在拍攝《神鞭》的時候陳寶國用扣子做眼珠,幾乎玩命,把扣子拿到眼鏡廠給磨薄了,然後拿一個小吸子,每天裝到眼鏡裡面,視網膜還給磨破了,留下了後遺症。

電影《玉觀音》中有一場槍林彈雨的爆炸戲,拍攝該戲份時,趙薇遭誤傷。當時,與趙薇配戲的演員的槍火近距離擦傷趙薇的眼睛,差點使趙薇成為「瞎眼妹」。

吳尊最近很活躍,大家都羨慕吳尊一家是拯救了地球的人生贏家,生活里吳尊是好男人,吳尊在拍戲的時候也是相當認真。在拍攝《錦衣衛》的時候,爆炸場面,有硬物射到他的眼睛,差點成盲人,幸好過了一段時間後視力漸漸恢復。

趙麗穎拍攝《宮鎖沉香》墜馬視頻,當時馬受驚,騎在馬背上的她因而被重重摔出去,由於事發突然,現場並沒有保護措施跟墊子一樣的東西供她休息跟調整,趙麗穎在冰涼的地面上趴了半天起不來。

TFBOYS三小隻和群演們一同拍攝《我們的少年時代》時,由於動作沒協調好,難以控制達到整齊劃一,三人紛紛失去重心重重跪地。

粉絲還曝光了一組易烊千璽摩腰部的圖片,看來這一跤不僅把他的腿摔傷,還引得易烊千璽的腰傷複發,易烊千璽在片場的時候只能撐著腰坐著。

其實敬業精神在老演員們身上都表現的淋漓盡致,為拍戲受傷、毀容的太多了。

然鵝,在這個流量時代,片酬過高導致行業亂象,演員的不認真、甚至是濫用替身,摳圖、軋戲等導致了大量影視劇的粗製濫造。此前就有很多老戲骨爆料所謂的大腕不敬業的現象。

李保田曾爆料:有些所謂的腕,不看劇本,帶著助理,今天拍哪一齣戲,助理幫抄場記,助理把台詞給翻出來,一筆一畫畫出來,大爺們一看劇本,好的,拍戲。我真不明白他們怎麼混下去。

更霸道的是,劇組裡有演員遲到,直接砍他的戲。李保田說:「我就較真,天天有人遲到,你怎麼辦?砍他的戲,咱們不用吵架。」

金星還曾在節目上提到數字小姐,就是那種不背台詞直接念數字和別人對戲。

影視演員摳圖這件事給觀眾帶來陰影,導致現在觀眾只要一看到摳圖劇就頭疼。

最後,希望現在的年輕演員們能多一點敬業精神,拍更多的好劇出來。


回答問題之前,想先吐槽一句。

真的要拿《圓月彎刀》這部1997年首播的電視劇,和2017年播出的摳圖劇比場景製作嗎?

(萬一真被比下去,多尷尬啊......)

《圓月彎刀》是香港無線電視翡翠台在1997年7月3日首播的古裝武俠劇。

這是一部二十年前的劇了。

敲黑板,畫重點啦,這是一部二十年前的劇。

場景製作和特效這種技術,原本就極度依賴硬體設施和科技發展水平。

更何況TVB的劇,從來不是靠特效、華服堆起來的,而是靠演員和劇本。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演員和劇本!演員和劇本!演員和劇本!

中國乃至世界電影電視業的發展,從綠幕、特效、數字製作,從場景布置、道具製作,飛速發展的二十年過去,幾乎一天一個樣。

中國建設起被稱為「中國好萊塢」的橫店影視城,近年來綠幕技術的應用也很廣泛。

1996年始對外開放的橫店影視城

所以,用今天的劇去和20年前的劇去比場景製作,是不是有點太欺負人了啊。

這就像在科技飛速發展黑科技層出不窮的今天,你拿起一款排名墊底兒的智能手機,去對比以前質量好的能砸核桃的老款「諾基亞」。

然後感慨一句,「你看,現在的手機都能觸屏了還不滿意,用戶要求是不是太高了。」

比演員,比演技,比編劇,比敬業

1997年的《圓月彎刀》和同年代的《倚天屠龍記》(2001年),《金裝四大才子》(2000年)《鹿鼎記》(1998年),《神鵰俠侶》,《尋秦記》等佔據我們童年時光的經典劇,不會輸給任何一個當今的「摳圖劇」。

雖然TVB和港劇的黃金期已經過去,很難再重現那個優質劇和好演員源源不斷湧現的巔峰時代。

但是在當時他們輸出了如古天樂、歐陽震華、梁家輝、吳啟華、林家棟、陳小春、關詠荷、黎姿、宣萱、佘詩曼等等出演過多部劇挑大樑的優質演員,和一系列看見就很親切卻叫不上名字的配角和龍套們。

觀眾對於「摳圖」的抵觸,更多源於對劇組和演員態度的不滿

摳圖也就是綠幕技術,是一項原本很正面,用於拍攝危險場景或製作特效時應用的。

在拍攝《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時,飾演「巴博薩」的澳大利亞老演員傑弗里·拉什曾經在採訪中感慨過,「這次拍戲沒有想到居然根本不用出海,在攝影棚完成了他那部分戲的全部拍攝。」

成龍出演的《鐵道飛虎》電影中,特效公司根據一整個1:1比例的火車進行了大量的建模和計算,模擬出了火車脫軌、爆炸、從橋上落下的場景。
這兩部電影,有人吐槽過它們是摳圖電影么?

對於問題中所提到的「樹葉不動」這個現象,我想說的是,如果一個外景能解決的問題,偏偏要用摳圖來解決,就別怪觀眾們挑剔。

畢竟,為了不出外景而摳圖,和劇組為了降低演員工作危險性和成本而做的處理,完完全全是兩碼事。

回歸問題,那麼真的是觀眾越來越刁鑽了嗎?

吃過糖果的觀眾, 自然無法滿足於麵包的甜度

早在二十年前,觀眾們就已經看過了大量的優質劇,從TVB的大量經典劇,到大陸的《西遊記》,《大宅門》,《鐵齒銅牙紀曉嵐》《康熙王朝》等經典。

見識過了好的演員和劇本,很難再去接受那些製作上看似運用了現代科技,本質上還是粗製濫造的流水線電視劇。

雖然不可否認的是,摳圖劇也有自己的粉絲市場。

但是近年的幾部「現象級」好劇的出現,如琅琊榜、偽裝者、人民的名義、白日追兇、那年花開月正圓,軍師聯盟等等。

他們用收視率證明了觀眾的審美從來沒有變化:
認真飆戲的演員,邏輯自洽、燒腦更好的劇本,如同攝影構圖般的鏡頭,還有一顆尊重觀眾的心。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本文由「硬核八卦」首發於悟空問答,禁止轉載,已維權,如有侵權,追究法律責任」


為何觀眾對以前粗製濫造的港台劇背景熟視無睹,卻對現在的新劇拚命吐槽呢?

一、時代變了,見多識廣後要求高了。

以前看的是皮影戲,後來有了無聲電影,皮影戲就沒人看了。後來電影有聲音了,無聲電影就被淘汰了。後來陸續出現了黑白電視機,彩色電視機,高清電視機,2D電影、3D電影,MAX電影,4D、5D、6D等等高體驗度的影視作品都出現了,觀眾的口味自然越來越叼,要求自然越來越高。以前黑白電視看得津津有味,現在不看藍光的清晰度都接受不了。

這個是藍光

這個是標清

以前看標清很爽,現在看標清無法接受,這就是吃慣了好的,吃不習慣壞的了。

二、以前的演員演技比較好,觀眾注意力集中在演員身上。

以前的演員,要上訓練班,從跑龍套做起,跑龍套好多年才能做主角,演技都得到了鍛煉,因為成功得來不易,所以格外珍惜。以前的演員紅得很不容易,也格外敬業。現在的很多藝人,紅得太快,底子沒有打好。很多所謂的演員,表情只有那麼幾個,看著真齣戲。以前的電視劇電影,演得很好,看劇是種享受,現在很多電視劇電影看著是種折磨。

這叫什麼演技?

三、觀眾更願意接受實拍的東西。

現在明明是假的卻想讓觀眾當真的來看,觀眾自然反感。雖然以前的背景是假的,但都是實拍的,不像現在是用技術合成的。《戰狼2》中真獅子比《爵跡》超級昂貴的獅子更受歡迎就是證據。以前拍劇處於當時所在的應有水平,自然不會被吐槽。現在很多資金都給演員了,後期跟道具自然就窮了。

而且,重點是演技,不是特效,也不是後期。電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特效可以給滿分,只是演技、故事性不行,被吐槽得很慘。現在很多是為了圈錢,請流量擔當,請大咖,卻忽略了作品的好壞。


古天樂,楊過打倒了金輪法王,把衣服搶過來一穿,就變成項少龍了。

吳鎮宇,拍衝上雲霄時穿的長外套,是拍難兄難弟時穿過的。

其它就不說了。TVB就是在這種「寒酸」的狀態拍了無數經典。我們現在的片,演員和扣圖等下再說,本來從劇本就已經爛到渣了,爛片能怪演員么?到底哪一部爛片真的是因為演員演爛的?

到演員和扣圖。演員演成怎樣,導演要有要求。導演沒辦法要求,是單單演員的職業道德造成的?錯了,再摳錢的演員,都希望有人認可他們的演技。可給他們的時間在哪裡?合同是經紀公司簽的,流量明星價格高,但維持流量也是要成本的,就是說這是條產業鏈,鏈上每一環都在算計著粉絲的錢包,到明星手上的那部分也不會少,因為他們也是出賣大量的時間去跑流量。應付商業安排。所以流量明星費用就是高吖!那為什麼老闆不換演員呢?流量吖!劇本爛,劇組準備不充分,老闆指導思想就是扣圖,那就成摳圖片了。可是,演員雖然是摳了個頭,有些是摳全身,但還是付出了時間去演的!所以他們除了沒在片場駐點之外,藍幕綠幕前的工作其實是沒少多少。演技嘛,如果對手都沒看到,只在藍綠幕前一個人演,要求太高好像也不好吧。效果差,是片商沒像hbo那樣投錢做後期!TVB也扣圖,不過TVB是扣場景,人都是「完整」的,那是都棚攝,人家是有個拍攝城的,不是我們國內這些劇組想拍了才去租的,人家是建好了自己的拍攝城,外景絕大部分就是香港一天來回的。當然不會去扣人。人家還是跟看重效果的。我們這裡的老闆只看中錢,播片的只看中明星,內容領導不會看,因為明星已經拉來廣告了。都決定要播了,你下面的人還審個啥?

TVB特別大的片呢,有投資,預算夠的,南極都能去。不過經費是用得其所,對比國內,那太寒酸了。拍片是很講組織的。內地的劇組不懂。

不吹不黑,我只是陪老婆的時候看過幾集爛劇,從頭到尾我都認為國內最高的就是TVB,ATV第二,可惜倒閉了。就看大家一直在噴摳圖明星,突發有感,覺得大家搞錯方向了。問題其實是在這個國內的市場,資本市場太興旺了,電影也好,電視劇也好,已經成了資本運作的底層業務了。形象些比喻,這等於是在傳銷運作里,產品重要嗎?觀眾就是終端用戶,除了你自己,誰會關心你的感受呢?哦還是有的,其實應該很多劇組和演員會care的,他們是傳銷產品的生產者,可他們能怎樣?不生產了,他們工作怎麼辦?觀眾就連爛片都沒得看?中國人多,1%流量就夠養活一部劇的產業鏈了,所以這個現象可能也就中國能有。大家別噴了,都理智些,讓小朋友們多看經典片。他們長大了才有對比,才會判斷,才能慢慢讓明星流量化情況消失。

說到最後,總結出來其實這現象是個教育問題。是僵化的教育思想造成的。我不是說學校,是說家長。小朋友們就是需要娛樂的,現在就是大人們把娛樂限制在「寓教於樂」的項目上,其實並不樂!打遊戲不準,看電視不準,或者說只讓看喜洋洋。或者說有些家長根本沒時間帶小孩,像留守兒童。小朋友都很孤獨,沒有人引導,所以很容易被商人帶節奏。就是香港,近十年怪獸家長那麼多,現在也流量化,因為小朋友長到了這「去人慾」的教育不能完全管制的時候,只要有出口,那是毫無理性可言的宣洩吖!這時候你想管得住?你能在三峽大壩泄洪的時候,不靠大壩設備就能止住那洪流再說吧。

所以不要噴了,做好家庭教育再說吧!不是讓小朋友全天上課就是教育,陪他玩,陪他真正的娛樂才是正道!


港台劇是內容精彩、表演到位,大家作為營生、事業去做的......

而,當下的新劇摳圖是一些所謂大牌糊弄觀眾、全劇替身的結果......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美國有個非常低成本的電視劇形式:情景劇。早年被英達引進到國內來,曾經很長一段時間火遍大江南北......

港台的娛樂產業因為地域狹小,很少製作大型場面的影視作品。但我們看起來依然津津有味,原因很簡單:

1.背景粗製濫造,但編劇、導演、音樂、特效、表演並沒有任何粗製濫造,而是精益求精、高效敬業。

給我們的感覺港台都是快餐文化:周星馳曾經1年拍5部電影,但各個精品、片片大賣。

港台影視從業者各個能力超強,身兼多職。而且,在大陸市場沒有火起來的時候,即便明星的費用也不是很高。像天王黎明買一樁千呎大屋都會被媒體爭相報道:但所謂千呎只不過90幾個平方而已。

2.港台從業者的敬業程度超高,對市場的把脈也超級準確:台灣的娛樂節目、香港的無厘頭搞笑都是基於本地超級工作壓力需要搞笑釋放的內容,而脫穎而出的......

至於現在被吐槽的各種瞪眼、面癱、摳圖,則是過分追星,而造成的敷衍了事的結果。


真心vs真忙

以前港台劇好看的原因是俊男靚女真心的演繹出編劇精心的劇情,那時大家都是真心喜歡自己的職業的,編劇,導演,演員,等等人員一起齊心協力。年輕的心在一堆假道具裡面演出了世間百態,即使打鬥場景有些幼稚,那都是要演員自己冒著或大或小的危險憑著自己年輕的感染力把觀眾引到本身就是好的劇情中。即便有時略顯尷尬,也會關注演員本身的氣場,真的看到瑕疵也會原諒的。順便說一句,那時內地觀眾是真窮,可以自動理解為預算不夠。

現在呢?多少演員能靜下心來單純的演戲不去想功名利祿?大製作的壓力也會使有些新人要哭的時候哭不出來,進入角色也比以前更難,因為社會現在帶給人的就是浮躁,站在浪尖的人老實說不暈都難了。

焦慮的不僅僅是演員了,還有其他合作夥伴。投資商要求回報率了,編劇因為回報壓力開始隨大流了,做流水線劇本了,導演開始沒那麼多時間研究怎麼拍好了,有時還嫌不夠「假」,還用a,b兩組導演,不是要逼死主角就是逼死替身了……投資方是有多缺錢?時間+金錢才可能有好質量,觀眾好買單呀!

演員不走心,編劇不給力,替身拍半集,摳圖沒道理,觀眾……抗議!


不是我們忽略了,是現在的演員很多演技太渣渣了。摳圖技術太渣。

你直接用個布景也可以,演技好那也行。

演技演技不行,摳圖摳圖不行,

你說我們咋辦?

幸虧還是有幾個認真表演,認真編劇,認真負責的導演,認真的化妝師,等等

不然真沒得看。

不是我們挑剔,隨著媒體的發達,閱歷的提升,知識儲備增多,我們的審美真不是你隨意就可以買賬的幾十年前了。演技不行真浪費時間。

觀眾還是希望看到有演技認真的電視節目的。


我認為原因有三點

第一點,是從當時的環境來說,當時的時代背景下,中國的民眾大多剛從「革命神劇」的狀態下走出來,對於新新進入市場的港台劇集來說,新鮮感大於對背景的觀感,更何況,對於第一次見到「電視劇」這種形態的觀眾來說,大部分人都並沒有一個對「優質電視劇」的標準。而現在,大批的優秀國產電視劇如《琅琊榜》、《偽裝者》、《甄嬛傳》等相繼出爐,就如同吃慣了大餐不想吃饅頭一樣,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所以,也難怪現在的觀眾再看到這些粗製濫造的電視劇之後從內心中發出嫌棄。

第二點,當時的TVB是他們的黃金時期,古天樂、佘詩曼、黎姿等等一眾顏值和演技起飛的演員們,不僅演技極佳,長相也十分漂亮,並且最重要的是,他們的漂亮並非現在的人造的漂亮,而是純天然的美麗,非現在的「不求同年同日死,但求同眼同鼻同醫生」。再有,當時由於拍攝器材的相對簡陋,演員的演技就被磨鍊的十分精湛。

第三點,劇本,當時劇集的劇本都經過很長時間的推敲打磨,一環扣一環,縱使是改變也非常引人入勝,讓觀者能夠沉浸在劇情中,而忘記布景的簡陋。


推薦閱讀:

2017金馬獎頒獎典禮上,誰的禮服更耀眼?
孫英雄為何敢稱帝師?
為什麼《小李飛刀》現在沒有人翻拍?
《獵場》的女主演是什麼來頭?
如果雪中悍刀行拍成電視劇,焦恩俊出演徐鳳年如何?

TAG:電視劇 | 古天樂 | 圓月彎刀 | 娛樂 |